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鋸發明

鋸發明

發布時間:2021-08-21 14:57:39

⑴ 電鋸的發明

電鋸,又名「動來力鋸」,由德國自人安德雷阿斯。斯蒂爾於1926年發明,極大的節省了切割材料所耗費的時間和人力。電鋸以電作為動力,用來切割木料、石料、鋼材等的切割工具,邊緣有尖齒。分手固定式和手提式,鋸條一般是用工具鋼製成,有圓形的,條形以及鏈式等多種。
中文名
電鋸
別稱
動力鋸
發明人
安德雷阿斯.斯蒂爾
發明時間
1926年

⑵ 你知道鋸是怎麼發明的嗎講講它背後的故事吧!

魯班上山砍柴,不小心被一種頁面邊緣鋸齒狀的植物葉子劃傷,而且傷口很深,結合在工作中的經驗魯班想到,既然小小的葉子因為這種齒狀的頁面把人劃傷,如果換成鐵的,那切割木頭豈不是啊很好用。於是魯班經過摸索,以鋸齒狀頁面為啟發發明了現在的鋸

⑶ 鋸是誰發明的關

一、傳說魯班因為被草葉劃破手指獲得靈感,從而發明了鋸。但根據歷史研究發現,魯班並不是鋸發明者,但他可能是鋸的重大改進者。鋸的真正發明者已無從考證。其實是誰發明的並不重要了,每一項發明都凝結著許多勞動者的智慧,都是他們對人類的貢獻。
二、鋸的歷史

1、位於河南嵩山周圍的裴李崗文化距今約七八千年,在各遺址出土的石鐮,其刃部有細密的鋸齒,這是把鋸和鐮合而為一了。很明顯,這種工具是用於農業生產的。與裴李崗文化同時期的白家文化(位於陝西臨潼)遺址,則發掘出了骨鋸。淮河中游的雙墩文化(位於安徽蚌埠)距今約7300年,在雙墩文化遺址中發掘出土大量文化遺物中包含有骨鋸。長江下游的馬家浜文化距今7000年至6000年,在草鞋山遺址中發掘出了木柱和木柱下的木墊板,有的木板上砍劈、截鋸的痕跡十分清晰,許多遺址中出土的獸骨都有經過劈削、鋸割的痕跡,說明當時鋸已經用於木器和骨器的加工。與馬家浜文化同時的河姆渡文化遺址中出土了骨鋸。龍山文化分布於山東中部、東部和江蘇省的淮北地區,距今約4400年至4000年。在龍山文化遺址中出土了帶鋸齒的蚌鐮。在石器時代,鋸的使用地域分布較廣,用途也較廣泛,所以在後來失傳的可能性不大。
2、銅的出現大約是5000年前的事情,但直到商、西周時,銅仍然沒有廣泛應用到農業生產中。在甘肅武威縣曾發掘出一個玉器作坊,屬於四千年前齊家文化遺址,作坊里有一塊30厘米見方的玉板,厚度3厘米以上,橫截面的一端留有鋸子切割一半的痕跡,而齊家文化的冶銅業在當時很先進,有紅銅器、青銅器出土,人們可能利用銅鋸加工玉器。在安陽北辛庄殷墟的發掘中,曾發現一個骨料坑,坑內除骨料、骨器的半成品、成品外,還發現一些製作加工骨器的青銅刀、鋸、鑽等。甲骨文中的「我」字,就象一把長柄的刀鋸(「我」作為第一人稱可能只是借其音),「戮」字象以鋸(「我」)截割人的雙臂,「陵」字象以鋸截人腿,使之一長一短(見康殷《文字源流淺說》)。可見,鋸也被用以殘酷的肉刑。商代中期的盤龍城遺址,在湖北黃陂境內,也有青銅鋸出土。這說明鋸的使用地域較廣,不存在突然滅絕的條件。到了西周時,甚至出現了用於祭祀時作禮器用的玉鋸,則鋸的形象對很多人來說必然不陌生了。
三、魯班是春秋末期人,離西周時期不遠,作為一名技術高超的工程大師,肯定也是鋸的使用者。可能對鋸進行了改造,改善了鋸的功能,使之更加耐用、高效,加之鐵器已經用於農業生產,從而使一般的民間工匠得以使用上性能良好且廉價的鐵鋸,於是人們以為鋸是魯班發明的。盡管魯班不是發明者,但他可能是重大改進者。

⑷ 魯班是靠什麼受到啟發發明鋸子的

相傳有一年,魯班接受了一項建築一座巨大宮殿的任務。這座宮殿需要很多木料,魯班就讓徒弟們上山砍伐樹木。由於當時還沒有鋸子,他的徒弟們只好用斧頭砍伐,但這樣做效率非常低,工匠們每天起早貪黑拚命去干。累得精疲力盡,也砍伐不了多少樹木,遠遠不能滿足工程的需要,使工程進度一拖再拖,,眼看著工程期限越來越近,這可急壞了魯班。為此,他決定親自上山察看砍伐樹木的情況。上山的時候,由於他不小心,無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長的一種野草,卻一下子將手劃破了。魯班很奇怪,一根小草為什麼這樣鋒利?於是他摘下了一片葉子來細心觀察,發現葉子兩邊長著許多小細齒,用手輕輕一摸,這些小細齒非常鋒利。他明白了,他的手就是被這些小細齒劃破的。後來,魯班又看到一條大蝗蟲在一株草上啃吃葉子,兩顆大板牙非常鋒利,一開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這同樣引起了魯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隻蝗蟲,仔細觀察蝗蟲牙齒的結構,發現蝗蟲的兩顆大板牙上同樣排列著許多小細齒,蝗蟲正是靠這些小細齒來咬斷草葉的。這兩件事給魯班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也使他受到很大啟發,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想,如果把砍伐木頭的工具做成鋸齒狀,不是同樣會很鋒利嗎?砍伐樹木也就容易多了。於是他就用大毛竹做成一條帶有許多小鋸齒的竹片,然後到小樹上去做試驗,結果果然不錯,幾下子就把樹皮拉破了,再用力拉幾下,小樹桿就劃出一道深溝,魯班非常高興。但是由於竹片比較軟,強度比較差,不能長久使用,拉了一會兒,小鋸齒就有的斷了,有的變鈍了,需要更換竹片。這樣就影響了砍伐樹木的速度,使用竹片太多也是一個很大的浪費。看來竹片不宜作為製做鋸齒的材料,應該尋找一種強度、硬度都比較高的材料來代替它,這時魯班想到了鐵片。於是他們立即下山,清鐵匠們幫助製作帶有小鋸齒的鐵片,然後到山上繼續實踐。魯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樹上拉了起來,只見他倆一來一往,不一會兒就把樹鋸斷了,又快又省力,鋸就這樣發明了。在魯班之前,肯定會有不少人碰到手被野莫劃破的類似情況,為什麼單單只有魯班從中受到啟發,發明了鋸,這無疑值得我們思考。大多數人只是認為這是一件生活小事,不值得大驚小怪,他們往往在治好傷口以後就把這件事忘掉了。而魯班卻有比較強烈的好奇心和正確的想法,很注意對生活當中一些微小事件的觀察、思考和鑽研,從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甚至獲得某些創造性發明。這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留意生活中許多不起眼的小事,勤干思考,會增長許多智慧。
鋸發明以後,魯班又發明了許多木工工具,古書對此有很多記載。

⑸ 中國現存最早的鋸發明於哪個朝代

傳說,魯班因為被草葉劃破手指獲得靈感,從而發明了鋸。據說2007年的七月十二日是魯班的2514歲誕辰,那麼鋸的發明距今還不到2500年嗎?但是根據考古發現,鋸的發明時間要遠遠長於這個時間。
下川是山西中條山主峰歷山東麓的一個山間盆地,位於這里的下川文化遺址距今2.4 萬至 1.6萬年,考古工作者在此發掘出了石鋸。這種鋸是在石片的一側或兩側作出幾個尖齒,有的鋸帶有短柄,有的柄還用木、骨等鑲嵌,這種復合工具的出現標志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也說明鋸的產生可能比這個時間更早。當時的下川人過著以狩獵為主,採集為輔的經濟生活,石鋸具體做什麼用並不清楚。那麼,鋸會不會失傳,直到被魯班重新發明呢?
位於河南嵩山周圍的裴李崗文化距今約七八千年,在各遺址出土的石鐮,其刃部有細密的鋸齒,這是把鋸和鐮合而為一了。很明顯,這種工具是用於農業生產的。與裴李崗文化同時期的白家文化(位於陝西臨潼)遺址,則發掘出了骨鋸。長江下游的馬家浜文化距今7000年至6000年,在草鞋山遺址中發掘出了木柱和木柱下的木墊板,有的木板上砍劈、截鋸的痕跡十分清晰,許多遺址中出土的獸骨都有經過劈削、鋸割的痕跡,說明當時鋸已經用於木器和骨器的加工。與馬家浜文化同時的河姆渡文化遺址中出土了骨鋸。龍山文化分布於山東中部、東部和江蘇省的淮北地區,距今約4400年至4000年。在龍山文化遺址中出土了帶鋸齒的蚌鐮。在石器時代,鋸的使用地域分布較廣,用途也較廣泛,所以在後來失傳的可能性不大。
銅的出現大約是5000年前的事情,但直到商、西周時,銅仍然沒有廣泛應用到農業生產中。在甘肅武威縣曾發掘出一個玉器作坊,屬於四千年前齊家文化遺址,作坊里有一塊30厘米見方的玉板,厚度3厘米以上,橫截面的一端留有鋸子切割一半的痕跡,而齊家文化的冶銅業在當時很先進,有紅銅器、青銅器出土,人們可能利用銅鋸加工玉器。在安陽北辛庄殷墟的發掘中,曾發現一個骨料坑,坑內除骨料、骨器的半成品、成品外,還發現一些製作加工骨器的青銅刀、鋸、鑽等。甲骨文中的「我」字,就象一把長柄的刀鋸(「我」作為第一人稱可能只是借其音),「戮」字象以鋸(「我」)截割人的雙臂,「陵」字象以鋸截人腿,使之一長一短(見康殷《文字源流淺說》)。可見,鋸也被用以殘酷的肉刑。商代中期的盤龍城遺址,在湖北黃陂境內,也有青銅鋸出土。這說明鋸的使用地域較廣,不存在突然滅絕的條件。到了西周時,甚至出現了用於祭祀時作禮器用的玉鋸,則鋸的形象對很多人來說必然不陌生了。
魯班是春秋末期人,離西周時期不遠,作為一名技術高超的工程大師,他肯定也是鋸的使用者。他可能對鋸進行了改造,改善了鋸的功能,使之更加耐用、高效,加之鐵器已經用於農業生產,從而使一般的民間工匠得以使用上性能良好且廉價的鐵鋸,於是人們以為鋸是魯班發明的。盡管他不是發明者,但他可能是重大改進者。其實是誰發明的並不重要了,每一項發明都凝結著許多勞動者的智慧,都是他們對人類的貢獻。我們應該向每一個為人類發展作出貢獻的人致敬。

⑹ 鋸子發明人是誰

相傳有一年,魯班接受了一項建築一座巨大宮殿的任務。這座宮殿需要很多木料,魯班就讓徒弟們上山砍伐樹木。由於當時還沒有鋸子,他的徒弟們只好用斧頭砍伐,但這樣做效率非常低,工匠們每天起早貪黑拚命去干。累得精疲力盡,也砍伐不了多少樹木,遠遠不能滿足工程的需要,使工程進度一拖再拖,,眼看著工程期限越來越近,這可急壞了魯班。為此,他決定親自上山察看砍伐樹木的情況。上山的時候,由於他不小心,無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長的一種野草,卻一下子將手劃破了。魯班很奇怪,一根小草為什麼這樣鋒利?於是他摘下了一片葉子來細心觀察,發現葉子兩邊長著許多小細齒,用手輕輕一摸,這些小細齒非常鋒利。他明白了,他的手就是被這些小細齒劃破的。後來,魯班又看到一條大蝗蟲在一株草上啃吃葉子,兩顆大板牙非常鋒利,一開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這同樣引起了魯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隻蝗蟲,仔細觀察蝗蟲牙齒的結構,發現蝗蟲的兩顆大板牙上同樣排列著許多小細齒,蝗蟲正是靠這些小細齒來咬斷草葉的。這兩件事給魯班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也使他受到很大啟發,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想,如果把砍伐木頭的工具做成鋸齒狀,不是同樣會很鋒利嗎?砍伐樹木也就容易多了。於是他就用大毛竹做成一條帶有許多小鋸齒的竹片,然後到小樹上去做試驗,結果果然不錯,幾下子就把樹皮拉破了,再用力拉幾下,小樹桿就劃出一道深溝,魯班非常高興。但是由於竹片比較軟,強度比較差,不能長久使用,拉了一會兒,小鋸齒就有的斷了,有的變鈍了,需要更換竹片。這樣就影響了砍伐樹木的速度,使用竹片太多也是一個很大的浪費。看來竹片不宜作為製做鋸齒的材料,應該尋找一種強度、硬度都比較高的材料來代替它,這時魯班想到了鐵片。於是他們立即下山,清鐵匠們幫助製作帶有小鋸齒的鐵片,然後到山上繼續實踐。魯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樹上拉了起來,只見他倆一來一往,不一會兒就把樹鋸斷了,又快又省力,鋸就這樣發明了。在魯班之前,肯定會有不少人碰到手被野莫劃破的類似情況,為什麼單單只有魯班從中受到啟發,發明了鋸,這無疑值得我們思考。大多數人只是認為這是一件生活小事,不值得大驚小怪,他們往往在治好傷口以後就把這件事忘掉了。而魯班卻有比較強烈的好奇心和正確的想法,很注意對生活當中一些微小事件的觀察、思考和鑽研,從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甚至獲得某些創造性發明。這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留意生活中許多不起眼的小事,勤干思考,會增長許多智慧。鋸發明以後,魯班又發明了許多木工工具,古書對此有很多記載。魯班,姓公輸,名般。又稱公輸子、公輸盤、班輸、魯般。魯國人(都城山東曲阜,故里山東滕州),「般」和「班」同音,古時通用,故人們常稱他為魯班。大約生於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於周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出身於世代工匠的家庭,從小就跟隨家裡人參加過許多土木建築工程勞動,逐漸掌握了生產勞動的技能,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魯班是我國古代的一位出色的發明家,兩千多年以來,他的名字和有關他的故事,一直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流傳。我國的土木工匠們都尊稱他為祖師。

⑺ 是誰發明了鋸子

魯班,姓公輸,名般。又稱公輸子、公輸盤、班輸、魯般。魯國人(都城山東曲阜,故里山東滕州),「般」和「班」同音,古時通用,故人們常稱他為魯班。 大約生於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於周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出身於世代工匠的家庭,從小就跟隨家裡人參加過許多土木建築工程勞動,逐漸掌握了生產勞動的技能,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魯班是我國古代的一位出色的發明家,兩千多年以來,他的名字和有關他的故事,一直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流傳。我國的土木工匠們都尊稱他為祖師。
相傳有一年,魯班接受了一項建築一座巨大宮殿的任務。這座宮殿需要很多木料,魯班就讓徒弟們上山砍伐樹木。由於當時還沒有鋸子,他的徒弟們只好用斧頭砍伐,但這樣做效率非常低,工匠們每天起早貪黑拚命去干。累得精疲力盡,也砍伐不了多少樹木,遠遠不能滿足工程的需要,使工程進度一拖再拖,,眼看著工程期限越來越近,這可急壞了魯班。為此,他決定親自上山察看砍伐樹木的情況。上山的時候,由於他不小心,無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長的一種野草,卻一下子將手劃破了。魯班很奇怪,一根小草為什麼這樣鋒利?於是他摘下了一片葉子來細心觀察,發現葉子兩邊長著許多小細齒,用手輕輕一摸,這些小細齒非常鋒利。他明白了,他的手就是被這些小細齒劃破的。後來,魯班又看到一條大蝗蟲在一株草上啃吃葉子,兩顆大板牙非常鋒利,一開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這同樣引起了魯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隻蝗蟲,仔細觀察蝗蟲牙齒的結構,發現蝗蟲的兩顆大板牙上同樣排列著許多小細齒,蝗蟲正是靠這些小細齒來咬斷草葉的。這兩件事給魯班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也使他受到很大啟發,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想,如果把砍伐木頭的工具做成鋸齒狀,不是同樣會很鋒利嗎?砍伐樹木也就容易多了。於是他就用大毛竹做成一條帶有許多小鋸齒的竹片,然後到小樹上去做試驗,結果果然不錯,幾下子就把樹皮拉破了,再用力拉幾下,小樹桿就劃出一道深溝,魯班非常高興。但是由於竹片比較軟,強度比較差,不能長久使用,拉了一會兒,小鋸齒就有的斷了,有的變鈍了,需要更換竹片。這樣就影響了砍伐樹木的速度,使用竹片太多也是一個很大的浪費。看來竹片不宜作為製做鋸齒的材料,應該尋找一種強度、硬度都比較高的材料來代替它,這時魯班想到了鐵片。於是他們立即下山,清鐵匠們幫助製作帶有小鋸齒的鐵片,然後到山上繼續實踐。魯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樹上拉了起來,只見他倆一來一往,不一會兒就把樹鋸斷了,又快又省力,鋸就這樣發明了。在魯班之前,肯定會有不少人碰到手被野莫劃破的類似情況,為什麼單單只有魯班從中受到啟發,發明了鋸,這無疑值得我們思考。大多數人只是認為這是一件生活小事,不值得大驚小怪,他們往往在治好傷口以後就把這件事忘掉了。而魯班卻有比較強烈的好奇心和正確的想法,很注意對生活當中一些微小事件的觀察、思考和鑽研,從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甚至獲得某些創造性發明。這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留意生活中許多不起眼的小事,勤干思考,會增長許多智慧。 鋸發明以後,魯班又發明了許多木工工具,古書對此有很多記載

閱讀全文

與鋸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海信濮塘 瀏覽:376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報告制度 瀏覽:747
現在電影版權誰最多 瀏覽:566
邵陽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553
馬鞍山德偉 瀏覽:231
創造豐盛傳銷2016 瀏覽:787
公共衛生服務年度工作報告 瀏覽:921
石獅城管投訴電話 瀏覽:538
武漢環保局投訴電話 瀏覽:87
伊成果個人資料 瀏覽:25
軟體著作權可以賺錢嗎 瀏覽:481
作業誰發明的名字 瀏覽:633
獅山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542
廈門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74
農民大爺發明秸稈爐 瀏覽:210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