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融創新產品的創新的著力點
一般認為,金融創新是將金融領域內部的各種不同要素進行重新組合的創造性變革所創造和引進的新事物。主要包括金融制度創新、金融機構創新、金融市場創新、金融產品創新、金融監管創新。這幾種創新是一個整體,對完善提高金融體系的綜合效能缺一不可。這作為一個國家的整體金融改革無疑是正確的,但是對於具體一家商業銀行而言,完全應該而且也可能避開屬於宏觀管理、高層決策范疇的創新問題,從自身具體特點的實際出發,抓住商業銀行自己可以掌控的金融創新切入點,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必然會事倍功半。我們認為,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的著力點在於金融產品創新。其理由是:
1.金融制度創新不是商業銀行創新的范圍。一個國家的穩定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國家經濟的穩定,而經濟的穩定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金融的穩定,這是不言而喻的。金融制度創新主要涉及三個方面:一是股份化改造和法人治理結構問題,二是混業經營問題,三是用工制度和分配製度問題。這些都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涉及面廣、影響力大、後果嚴重。這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只要正確理解,認真貫徹落實就行了。
2.金融機構創新也不是商業銀行應該過分關心的范圍。金融機構創新,主要是指多種所有制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發展,以及外資銀行的進入問題。包括民營銀行在內的各種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發不發展、如何發展以及發展到什麼程度和規模等問題,這些同樣是黨中央、國務院以及中央銀行高層的決策問題。這些競爭對無憂論文 手應該引起商業銀行的關注,但還輪不到商業銀行來操心它們具體的創新事宜。而跨國銀行的進入,在加入WTO的條款早已明確,商業銀行需要關心的是如何抓緊五年保護期,練好內功適應競爭的問題。
3.金融監管是人民銀行的職責,商業銀行是接受監管的對象,金融監管創新顯然不是商業銀行的任務。
4.金融市場創新不是某一家商業銀行能夠造就的。金融市場作為金融產品交易的場所,它必須依賴於眾多金融機構的參與和監管機關的管理。在金融市場的發展和完善中,依賴於所有商業銀行的積極參與,活躍交易,某一家銀行的突出表現也可以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但是獨木不是林,一家商業銀行可以做成「金融百貨公司」,但畢竟不是金融市場。當然商業銀行也應該有所作為,開發創新自己的金融產品積極參與金融市場的交易。這里說的是,金融市場的創新是眾多銀行合力所致,不是某一家商業銀行可以完成的。
5.金融產品創新是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的著力點。如前所述,商業銀行要進行利潤空間的擴張,提高收益率,可以用為客戶提供特殊的個性化服務的方法獲得。客戶願意出高價格購買的當然是商業銀行的功能性服務,而提供這些功能性服務的就是銀行的產品。因此,銀行金融產品的特殊功能,是銀行獲取競爭優勢和高額利潤的源泉。
商業銀行是通過金融產品為客戶提供服務的,所以對金融產品的創新屬於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業務范圍,銀行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和市場的發展,在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自主地進行產品的開發和創新,本著平等互利的原則與客戶商量量身定製金融產品。
相對於金融體制等創新而言,金融產品創新無論從創新難度、涉及面、影響力都較小,也不需要其他銀行齊頭並進,各個銀行可以獨立進行。並且,金融產品創新與商業銀行的其他改革和創新的聯系較弱,可以不受其他諸多方面改革滯後的影響而率先進行。因此,金融產品創新是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的先導和著力點。
6.金融產品創新有巨大的空間。國際金融界的產品是上萬種,而我國商業銀行的金融產品不過百來種,進行借鑒性創新大有作為,充分挖掘這巨大的空間能夠滿足我國商業銀行一段時間的創新需要。而且借鑒型創新可以利用後發優勢規律,既可少走彎路,又可在借鑒中學習模仿創新提高。隨著金融市場的創新和發展,在基礎和條件成熟時,大力發展符合我國實際情況的原創型創新也是必不可少的。
2. 哪些是金融產品
金融產品指的是各種具有經濟價值,可進行公開交易或兌現的非實物資產,也叫有專價證券,如現金、匯票、股屬票、期貨、債券、保單等。比如:我們可以用現金購買任何商品,包括金融產品;我們可以到銀行承兌匯票(變成現金):我們可以在相應的金融市場任意買賣(交易)股票、期貨等;我們持有的債券、保單等到期可以兌現(變成現金)。
金融產品分類:
1、金融產品可分為基礎證券如股票、債券等,和衍生(高級)證券如期貨、期權等兩大類;
2、根據所有權屬性,金融產品又可分為產權產品如股票、期權、認股證等,和債權產品如國庫券、銀行信貸產品等兩大類。前者是產權關系,後者是債權關系。
3、根據預期收益判斷,金融產品又可分為非固定收益產品如股票、期權、基金等,和固定(也叫結構型)產品如各種債券和信貸產品。
4、根據時間長短,風險程度和交易場所等,金融產品又可分為短期產品、長期產品、低風險產品、高風險產品、貨幣(市場)產品和資本(市場)產品等很多類別。
3. 談談金融產品的創新趨勢
我國學者對此的定義為:金融創新是指金融內部通過各種要素的重新組合和創造性變革所創造或引進的新事物。並認為金融創新大致可歸為三類:(1)金融制度創新;(2)金融業務創新;(3)金融組織創新。
從思維層次上看,"創新"有三層涵義:(1)原創性思想的躍進,如第一份期權合約的產生;(2)整合性將已有觀念的重新理解和運用,如期貨合約的產生;(3)組合性創性,如蝶式期權的產生。
按照這個觀點,創新包括技術創新(產品創新與工藝創新)與組織管理上的創新,因為兩者均可導致生產函數或供應函數的變化。具體地講,創新包括五種情形:(1)新產品的出現;(2)新工藝的應用;(3)新資源的開發;(4)新市場的開拓;(5)新的生產組織與管理方式的確立,也稱為組織創新。
4. 有影響力的金融人物有哪些
NO.1如果說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金融人物那麼就非上世紀的華爾街大空頭傑西·利弗莫爾 莫屬了。他的生平可謂一部傳奇。他的一生是瘋狂的。上世紀30年代美國股市大崩盤引無數美國人傾家盪產,而他卻靠做空一戰成為幾乎華爾街最富有的人之一。道瓊從350的高位被打到45點。跌幅將近90%。美國股市大崩潰。盈利數億美元。被稱之為華爾街最大空頭。後來因為兒子自殺,妻子背叛各方面的因素,導致無法理性的從事交易,被市場打敗。最後自殺。
NO.2 查理丹尼斯。商品期貨發家,400美元經歷15年時間神奇的變成2億美元的傳奇。後在股市上遭遇挫折。
NO.3。喬治。索羅斯,吉姆。羅傑斯、這兩位可是曾經的量子基金的黃金搭檔。對他們的事跡我就不用多說了。
NO.4美國股神 巴菲特。 日本股神 傳銀藏。
NO.5彼得。林奇 在彼得·林奇出任麥哲倫基金的基金經理人的13年間,麥哲倫基金管理的資
產由2,000萬美元成長至140億美元,基金投資人超過100萬人,成為富達的旗艦基金,基金的年平均復利報酬率達29.2%。
NO.6朱利安。羅伯遜。 這位大家應該不陌生,上世紀老虎基金創始人,是當時最大的對沖基金,量子基金在它面前都顯得遜色。戰績卓越。後來因為風險管理等各方面投資錯誤導致巨額虧損被迫清盤。
NO.7 約翰。保爾森 億萬富翁,是美國次貸危機中的最大贏家,在這次2008年金融危機中大肆做空而獲利,因此被人稱為「華爾街空神」。
我重點說一下傑西·利弗莫爾。為啥把他放在第一。因為索羅斯之流跟傑西·利弗莫爾幾乎沒啥可比性。
財富:在1914年傑西利弗莫爾破產了,但是在1929年他就賺到了1億美金(當年美國稅收才42億)
理論:突破新高思想、逐步加倉思想等全都是源自他
著作:《股票作手回憶錄》都快過100年了,這本書還是穩坐股市經典書籍第一把交椅。
大銀行家摩根以私人身份請求他不要在賣空了(相當於說你別在賺錢了)。
美國總統羅斯福要求他到白宮,請他把棉花期貨平倉以救國急。
而且還要說一點,傑西利弗莫爾在60多歲就自殺了,他的財富都是十幾年內聚集的。巴菲特和索羅斯都奮斗大半個世紀了。而且索羅斯之流是用基金來賺錢,用投資人的錢去生錢。而傑西利弗莫爾是真正的白手起家,是一匹孤狼。靠明銳的洞察力。孤軍奮戰。百戰不殆。
5. 個人可以利用或參與的金融工具有哪些
常見的金融工具有股票、期貨、黃金、外匯、保單等,也叫金融產品、金融資產、有價證券。
金融工具是指在金融市場中可交易的金融資產。金融工具指的是人們可以用它們在市場尤其是在不同的金融市場中發揮各種「工具」作用,以期實現不同的目的。比如:企業可以通過發行股票、債券達到融資的目的。股票、債券就是企業的融資工具等。
在資產的定性和分類中,屬於金融資產,故稱金融資產;它們是可以證明產權和債權債務關系的法律憑證,故稱有價證券。絕大多數的金融工具或稱產品、資產和有價證券具有不同程度的風險。
金融工具創新不僅能增強金融市場上金融商品的種類,完善中國金融市場類型,也能增加金融市場主體規避風險、投資盈利的機會和手段,擴大中國金融市場的規模;能夠為中國金融市場與國際接軌創造條件。
不同的金融工具,由於其在償還期、流動性、安全性以及收益率等方面各不相同,因而可以滿足市場參與者不同的金融需求。通過金融工具創新,金融市場主體能夠有更多選擇的餘地,以形成自己的資產組合,大大地增強了他們規避風險,投資盈利的機會和手段,進而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加入到金融市場中來,不斷地擴大金融市場的規模。近二十年來,中國金融市場已獲得了較大的發展,金融工具種類不斷增加。
6. 金融產品創新的金融產品創新的原理
金融資產的本質特性是其收益性、流動性和安全性的組合,不同的組合,代表了不同的資產。金融產品創新的結果,從其實質來看,或是新產品能以更低的成本達到其他資產能夠達到的目標,或是新產品能夠實現已有的產品無法實現的目標,從這個意義上講,這些產品都能真正創造價值。前者使市場更有效率,後者使市場更加完全。
遠期合約的出現,就能夠實現鎖定資產價格、規避市場風險的目的,而在此之前,沒有任何工具能夠實現這個目標。遠期合約的出現,使市場更加完全。
而指數基金、交易所交易基金等,可以滿足投資者以較低的成本購買股票指數的目的。如果沒有指數基金、交易所交易基金,投資者必須在市場中進行很多次交易才能購買到指數,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都很高,而指數基金、交易所交易基金的出現,極大地方便了投資者購頭股票指數的需求,降低了交易成本,使市場更有效率。
從概念上講,金融產品創新,就是創造不同流動性、收益性和安全性的金融產品的組合,滿足企業和投資者需求,比如降低代理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和便捷性、增加金融產品流動性、重新配置風險等。投資者的各種偏好,比如規避金融管制、合理避稅等,也應得以滿足。而金融創新的目標,就是滿足企業和投資者的需求。
(1)規避風險:機構規避風險的需求。機構規避風險的目的是為了減少損失,使將來可能的損失限定在一定范圍之內。但這不等於完全避免損失。規避金融風險即管理風險。我們不能夠控制風險,因為風險的發生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但是,我們希望能夠管理風險,使風險發生的後果能夠被接受,而不至於徹底輸掉生存的機會。為了管理風險,我們就需要金融工具。
(2)利用市場缺陷:金融理論告訴我們,當市場有效時,市場不存在套利機會。雖然現實的市場套利機會存在的時間確實不長,但是,資產的市場價格並不總是能夠保證市場不存在套利機會。利用市場缺陷獲利的金融創新,需要開發必要的交易手段和交易產品。
(3)克服市場摩擦:市場存在摩擦,通常是因為存在金融管制,或者是因為交易成本很高。金融產品創新,就是希望能夠提供克服市場摩擦的產品。
產品創新,就是滿足需求。設計新的金融產品,可以創造新價值。產品創新可以是從無到有的創新,也可以是對已經存在的金融產品進行適當的分解或組合,創造出新的金融產品。
7. 金錢是誰發明的
金錢,或者說貨幣,並不是誰發明的,而是經過長時間慢慢演化來的。
從原始社會專就開始出現一種以物易物的簡單交屬易方式,比如一隻雞換一袋米這樣。
後來,有些東西在直接交換上存在障礙,就以最常用的必需品來做中間環節,比如一隻雞先換回一袋鹽或米,在用鹽或米來換其它物品。
再後來,這樣的交易模式也出現了障礙。就出現了【一般等價物】,比如稀有的貝殼或石頭等,用來充當交易的中間環節,它的好處是,它的價值固定。這樣一來,你不必為了換一頭牛而帶上相當於一頭牛的價值的米,只需要按照規定的價值度帶足貝殼錢/石頭錢,賣家隨時可以用這些「錢」來交換需要的物品。
之後隨著人類文明發展,貨幣也不斷發生變化,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是用金屬來充當。直到南宋時候,我國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往後就這么一直發展下去,直到今天。
8. 金融創新產品有哪些
金融創新就是新產品,通常來說不會告訴你的,告訴你了就成老產品了。金融產品沒有著作權,復制方式簡單。
9. 那些搞金融的、搞證券的,創造了什麼價值
金融證券之類都是虛擬經濟,但是也能夠創造財富,只要在可控范圍虛擬經濟也可以同實體經濟一樣產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