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漢武帝創造了一個民族的尊嚴

漢武帝創造了一個民族的尊嚴

發布時間:2021-08-21 09:32:29

㈠ 誰知道漢武帝歷史

公元前157年7月14日(農歷文帝後七年六月丁未日)出生,漢景帝第十子。
景帝前元四年(前153年)四月,漢景帝立寵妃栗姬子劉榮為太子,史稱「栗太子」(約十歲);封劉徹為膠東王,時年四歲。
景帝前元七年(前150年)四月,漢景帝廢太子劉榮為臨江王;王夫人封為皇後,七歲的劉徹封為太子。
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臨江王劉榮不慎觸法入獄,不久自殺;九月,梁王劉武刺殺袁盎等十餘人。
景帝後元三年(前141年)正月,漢景帝駕崩,十六歲的劉徹即位。
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派遣張騫出使西域。
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竇太後病死,二十二歲的劉徹正式執政。
武帝元光二年(前133年)六月,馬邑之戰未能伏擊匈奴而失利;開始與匈奴大規模交戰。
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年)車騎將軍衛青大破龍城,取得了自漢朝開國以來對匈戰役的首次勝利,從此,進入對匈戰爭的轉折點。
武帝元朔元年(前128年)衛子夫生漢武帝長子劉據;三月,封衛子夫為皇後;武帝時年二十九歲。
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主父偃上書武帝,建議實行《推恩令》;不久正式實行;同年,衛青擊敗匈奴右賢王,開河朔之地,從此解決了長安的匈奴之患,築朔方城。
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張騫出使西域歸來,歷時十三年。
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春夏之際,大將軍衛青大戰匈奴於漠北,伊稚斜單於逃走;霍去病的東路軍擊敗左賢王,左賢王敗逃而去,徹底解決了匈奴之患,從此漠南無王庭。
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大司馬驃騎將軍霍去病薨。
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正式建立年號,以本年為元鼎四年,追改以前的年號。
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大司馬大將軍衛青薨。
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改顓頊歷為太初歷,正月為首(原以十月為首)。
武帝天漢二年(前99年)秋,李陵戰敗於浚稽山而投降;漢武帝殺李陵一家,腐司馬遷。
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七月,太子劉據因「巫蠱案」被陷害,殺江充,不得不起兵,引發「巫蠱之亂」,皇後衛子夫自殺;八月,太子自殺,其子女皆被害。
武帝征和四年(前89年)漢武帝為巫蠱之禍中被陷害致死的太子平反,建「思子宮」「歸來望思之台」以寄託哀思,天下聞而悲之;發布《輪台罪己詔》,反省自己的過錯。
武帝後元元年(前88年)七月,殺鉤弋夫人,為幼子劉弗陵即位鋪路。
武帝後元二年(前87年)二月,漢武帝駕崩,終年七十歲,在位共五十四年,葬於茂陵,廟號世宗;遺命霍光、金日磾、上官桀輔佐幼子劉弗陵(時年八歲)即位。

㈡ 漢武大帝是如何成功的_漢武帝威名天下靠人才

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 4歲被冊立為膠東王,7歲時被冊立為太子,16歲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建立了西漢王朝最輝煌的功業之一。曾用年號:建元、元朔、元光、元封、元狩、元鼎、征和、後元、太始。謚號「孝武」,後葬於茂陵。《謚法》說「威強睿德曰武」,就是說威嚴,堅強,明智,仁德叫武。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漢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他也因此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皇帝之一。 漢武帝創造了六個「第一」;第一:第一個用儒家學說統一思想的皇帝。第二:第一個創立太學培養人才的皇帝。第三:第一個大力拓展中國疆土的皇帝。第四:第一個開通西域的皇帝.第五:第一個用皇帝年號來紀元的皇帝。第六:第一個用罪己詔形式進行自我批評的皇帝。諸葛長青:作為領導者,必須為國家、為企業創造一些業績。 漢武帝具有著明確的人才規劃,他在重用衛青時就著手鍛煉霍去病,「不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不斷更新和提高人才的戰略思維和整體素質。同時,漢武帝還注重引進外部人才,正是原匈奴小王趙信給漢朝騎軍帶來了先進的戰術。足見其「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人才觀。難怪《漢書》中稱,「漢之得人,於茲為盛」。諸葛長青:一流的人才,鑄就了漢武帝的輝煌。你必須思考如何培養你的人才。 正如歷史正劇所雲:他建立了一個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他給了一個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國號成了一個民族永遠的名字. 漢武帝創立年號同時也是中國第一個使用年號的皇帝。他登基之初,繼續他父親生前推行的養生息民政策,進一步削弱諸侯的勢力,頒布大臣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以法制來推動諸侯分封諸子為侯,使諸侯的封地不得不自我縮減。同時他設立刺史,監察地方。在軍隊和經濟上則加強中央集權,將冶鐵、煮鹽、釀酒等民間生意編成由中央管理,同時禁止諸侯國鑄錢,使得財政權集於中央。他採用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儒學成為封建正統地位地位鋪平了道路。不過事實上漢武帝時期從來不曾缺少法治思想,在宣揚儒學的同時漢武帝亦採用法規和刑法來鞏固政府的權威和顯示皇權的地位,因此漢學家認為這更應該是以法為主以儒為輔,內法外儒的一種體制,對廣大百姓宣揚儒道以示政府的懷柔,而對政府內部又施以嚴酷的刑法來約束大臣。而宣儒並不等於棄法,法依然是漢武帝時期的最終裁決手段,當時積極啟用的汲黯和對司馬遷用宮刑即是其中著名的例子。諸葛長青:管理無定法,一切方式都是成功的方法途徑,我們要運用各類方法途徑。 春節始於太初改歷,漢武帝改正朔。漢武帝時期,衛青霍去病三次大規模出擊匈奴,封狼居胥。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絲綢之路。從此西域成為幾大文明交匯之地,漢武帝被稱為「冠於百王」。 在漫長的人類歷史長河中,凡是有作為的皇帝,基本上都能做到知人善任、唯才是舉,漢武帝即位後,首先做的就是不拘一格廣招人才,並於長安首設太學,於是他的麾下集聚了濟濟英才,兩位彪炳史冊的將軍,一個是衛青,一個是霍去病。兩人在擊討匈奴中戰績顯赫,衛青帶領漢軍多次取得對匈奴做戰的巨大勝利並最終消滅匈奴主力,他的出身只是一個騎奴(為漢武帝的姐姐駕車)。然而漢武帝慧眼識人才,看中了他的武藝、膽識和忠心,讓他追隨身邊,最終造就一代名將,而霍去病成為將軍才二十歲。雖然他年齡不大,但具備大將之才,就果斷啟用。不受祖制制約。諸葛長青:發現人才、使用人才、儲存人才,是漢武帝留給我們的寶貴經驗財富。你的手下有多少人才呢? 在冷兵器時代,戰馬、弓箭、利刀都是戰爭取得勝利的重要條件,但是人才同樣是戰爭能否取勝的關鍵因素,以至於劉徹講自己敢如此對匈奴開戰,是因為有衛青。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奴隸社會地位極低,想進入上層社會簡直就是奢望。而劉徹卻不管衛青的社會地位,唯才是舉,大膽重用衛青。這不得不令人佩服。諸葛長青:英雄不問出處,要放開眼光看人才。 漢武帝藉助人才實現了政治的飛躍----- 政治:在政治方面,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布「推恩令」,削弱漢初分封的諸侯國勢力,加強監察制度等。漢武帝還變古創制,包括收相權、設刺史、立平準均輸等重大改革與創制,建立了一套系統完整的政治制度。這種法制傳統,成為此後二千年間中華帝國制度的基本範式。軍事,對外友好:在軍事方面,主要是集中兵權,充實了中央的軍事力量;改革兵制。派衛青,霍去病出擊匈奴,使北部邊郡得以安定,派張騫出使西域,開括了西北邊疆:開通了西漢聯系西域以至中亞給地通道 經濟:在經濟方面,採取重農輕商,整頓財政,頒布「算緡」、「告緡」令,徵收商人資產稅,大力打擊奸商;又採取桑弘羊建議,將冶鐵、煮鹽收歸官營,禁止郡國鑄錢,統一鑄造五銖錢;設置平準官、均輸官,由官府經營運輸和貿易,大大增強了國家經濟實力。同時興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實行「代田法」,有利於農業生產的發展。在經濟方面還有一條重要的舉措,就是將當時的貨幣進行統一。 思想:在思想方面,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使儒學成為了中國社會的統治思想,大力推行儒學,在長安設太學。儒家學說成為中國封建統治正統思想,一直延續了兩千多年,對後世中國政治、社會、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人事:漢武帝也非常注重人才的開發,他確立了察舉制度,是中國有系統選拔人才制度之濫觴,對後世影響很大。漢武帝進行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人口統計。

㈢ 漢武帝是一個怎樣的皇帝

漢武帝劉徹(前157年—前87年),漢族,生於長安,幼名彘,是漢朝的第7位皇帝。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漢武帝是漢景帝劉啟的第十個兒子、漢文帝劉恆的孫子、漢高祖劉邦的曾孫,其母是皇後王娡。4歲被冊立為膠東王,7歲時被冊立為太子,16歲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建立了西漢王朝最輝煌的功業之一。曾用年號:建元、元朔、元光、元封、元狩、元鼎、征和、後元、太始。謚號「孝武」,後葬於茂陵。《謚法》說「威強睿德曰武」,就是說威嚴,堅強,明智,仁德叫武。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漢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他也因此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皇帝。
漢武帝創造了六個「第一」;第一:第一個用儒家學說統一思想的皇帝。第二:第一個創立太學培養人才的皇帝。第三:第一個大力拓展中國疆土的皇帝。第四:第一個開通西域的皇帝.第五:第一個用皇帝年號來紀元的皇帝。第六:第一個用罪己詔形式進行自我批評的皇帝。
正如歷史正劇《漢武大帝》所雲:他建立了一個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他給了一個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國號成了一個偉大民族永遠的名字.
漢武帝創立年號同時也是中國第一個使用年號的皇帝。他登基之初,繼續他父親生前推行的養生息民政策,進一步削弱諸侯的勢力,頒布大臣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以法制來推動諸侯分封諸子為侯,使諸侯的封地不得不自我縮減。同時他設立刺史,監察地方。在軍隊和經濟上則加強中央集權,將冶鐵、煮鹽、釀酒等民間生意編成由中央管理,同時禁止諸侯國鑄錢,使得財政權集於中央。他採用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儒學成為封建正統地位地位鋪平了道路。不過事實上漢武帝時期從來不曾缺少法治思想,在宣揚儒學的同時漢武帝亦採用法規和刑法來鞏固政府的權威和顯示皇權的地位,因此漢學家認為這更應該是以法為主以儒為輔,內法外儒的一種體制,對廣大百姓宣揚儒道以示政府的懷柔,而對政府內部又施以嚴酷的刑法來約束大臣。而宣儒並不等於棄法,法依然是漢武帝時期的最終裁決手段,當時積極啟用的汲黯和對司馬遷用宮刑即是其中著名的例子。
春節始於太初改歷,漢武帝改正朔。漢武帝時期,衛青霍去病三次大規模出擊匈奴,封狼居胥。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絲綢之路。從此西域成為幾大文明交匯之地,漢武帝被稱為「冠於百王」。

㈣ 漢武帝為發展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創造了什麼有利條件

在對外政策及措施方面,漢武帝雄才大略,他開疆拓土,威震四方,鞏固和發展了多民族統一帝國。漢初實行「無為」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漢族與少數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上的聯系,為以後發展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創造了有利條件,但這種政治也助長了西北邊疆和蒙古高原匈奴貴族的貪婪性和掠奪性,給西漢邊疆的吏民帶來了很大的災難,也給西漢的政權造成了很大威脅。從漢高祖在白登受包圍以後,漢朝對匈奴一直採取「和親」政策。這種「和親」,實際上是一種妥協,不但要把漢朝皇室的女兒嫁給匈奴單於,每年還得送給匈奴許多財物。但是,即使這樣做,匈奴貴族還是經常侵犯中原,殺害百姓,掠奪糧食和牛羊,使北方地區不得安寧。漢武帝劉徹當然不能視之為平常,一心要想改變這種屈辱的地位。

公元前135年,漢武帝採納將軍王恢的建議,派王恢、韓安國、公孫賀、李廣等將軍帶領三十萬人馬,在馬邑襲擊匈奴。又派人去引誘匈奴進攻馬邑。匈奴單於親自帶領十萬騎兵來犯,到了離馬邑大約一百多里地的武州地方,匈奴單於打下一座亭堡,抓住守在那裡的亭尉,威脅他說:「你把情況老實告訴我!要是說半句謊話,我馬上把你的頭砍了。」那亭尉嚇得要命,就把漢兵布置的埋伏全都告訴了單於。單於一聽,大吃一驚,趕快命令全軍撤退。出了武州地界,他才喘口氣說:「幸虧我抓到亭尉,真是好險哪。」埋伏在馬邑的漢軍只好空手而歸。

漢武帝的謗擊戰沒有成功。但是,打那以後,漢朝和匈奴的和親關系破裂,接連發生了大規模的戰爭。

匈漢戰爭中,漢武帝手下接連出現幾位著名的將軍:李廣、衛青和霍去病。李廣號稱「飛將軍」,在對匈奴的作戰中,李廣留下了一個流傳千年的故事。

有一次,李廣回來晚了,天色朦朧,他和隨從一面走,一面提防著老虎,忽然瞧見前面山腳下草叢里蹲著一隻斑斕猛虎。他連忙拿起弓箭,使盡全力射了過去。憑他百發百中的箭法,自然射中了。

手下的兵士見他射中老虎,拿著刀槍跑上去捉虎。他們走近一瞧,全愣了,原來中箭的不是老虎,竟是一塊大石頭,而且這支箭陷得很深,幾個人想去拔也拔不出來。大夥兒真是又驚奇,又佩服。

李廣過去一看,自己也納悶起來,石頭怎麼能射得進去呢?他回到原來的地方,對准那塊石頭又射了幾箭,箭碰到石頭,只迸出火星兒,卻再也射不進去了。

衛青和霍去病更是在征伐匈奴的戰爭中,為漢武帝立下了汗馬功勞。

公元前124年,衛青率領騎兵三萬,一路追擊匈奴,一直追到長城外。匈奴以為漢軍離他們還很遠,一點兒也沒防備。衛青在夜色的掩護下,急行六七百里,包圍了匈奴。漢兵從四面八方沖進匈奴營地,打得匈奴部隊四面逃竄,亂成一團。這一仗,衛青的人馬一共俘獲了一萬五千多個俘虜,其中匈奴的小王十多人。

第二年,漢武帝又派衛青和霍去病攻打匈奴。匈奴聽到漢朝大批人馬來攻,立即逃走。霍去病當時只是個校尉,立功心切,帶了八百人追擊,不久就發現了匈奴的營地。初生牛犢不怕虎,霍去病帶領這八百壯士沖進匈奴大營,將幾千匈奴兵沖得個稀巴爛,順便還殺掉了匈奴一個大王,俘虜了單於的叔叔和匈奴相國,戰斗結束,霍去病被封為冠軍侯。之後,漢武帝麾下這幾員大將把匈奴打得撤退到大沙漠以北,出現「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的局面,使中國北部地區得到開發。

打通了西域後,漢武帝派張騫、蘇武等人出使西域,結果留下了蘇武牧羊的佳話,張騫還打通了中原通往歐洲的「絲綢之路」,使中華民族與其他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往日益頻繁。說起來,這功勞還是得歸功於漢武帝的開拓疆土。

㈤ 漢武帝的事集

漢武帝劉徹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7年7月14日[1]—公元前87年3月29日[2]),字通,漢朝第七位皇帝,西漢時期的皇帝、政治家、戰略家、詩人、民族英雄、文學家。漢族。漢武帝是漢景帝劉啟的第十個兒子、漢文帝劉恆的孫子、漢高帝劉邦的曾孫,太上皇劉太公的玄孫,其母是皇後王娡。公元前157年7月14日生於猗蘭殿,公元前87年3月29日崩於五柞宮,享年70歲。漢武帝4歲時被冊立為膠東王,7歲時被冊立為太子,16歲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建立了西漢王朝最輝煌的功業。曾用年號:建元、元朔、元光、元封、元狩、元鼎、征和、後元、太始。謚號「孝武」,後葬於茂陵。《謚法》說「威強睿德曰武」,就是說威嚴,堅強,明智,仁德叫武。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漢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他也因此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皇帝。
漢武帝創造了六個「第一」;第一:第一個用儒家學說統一思想的皇帝。第二:第一個創立太學培養人才的皇帝。第三:第一個大力拓展中國疆土的皇帝。第四:第一個開通西域的皇帝。第五:第一個用皇帝年號來紀元的皇帝。第六:第一個用罪己詔形式進行自我批評的皇帝。
正如歷史連續劇《漢武大帝》所雲:他建立了一個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他給了一個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國號成了一個偉大民族永遠的名字。
漢武帝創立年號同時也是中國第一個使用年號的皇帝。他登基之初,繼續他父親生前推行的養生息民政策,進一步削弱諸侯的勢力,頒布大臣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以法制來推動諸侯分封諸子為侯,使諸侯的封地不得不自我縮減。同時他設立刺史,監察地方。在軍隊和經濟上則加強中央集權,將冶鐵、煮鹽、釀酒等民間生意編成由中央管理,同時禁止諸侯國鑄錢,使得財政權集於中央。他採用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儒學成為封建正統地位地位鋪平了道路。不過事實上漢武帝時期從來不曾缺少法治思想,在宣揚儒學的同時漢武帝亦採用法規和刑法來鞏固政府的權威和顯示皇權的地位,因此漢學家認為這更應該是以法為主以儒為輔,內法外儒的一種體制,對廣大百姓宣揚儒道以示政府的懷柔,而對政府內部又施以嚴酷的刑法來約束大臣。而宣儒並不等於棄法,法依然是漢武帝時期的最終裁決手段,當時積極啟用的汲黯和對司馬遷用宮刑即是其中著名的例子。
春節始於太初改歷,漢武帝改正朔。漢武帝時期,衛青霍去病三次大規模出擊匈奴,封狼居胥。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絲綢之路。從此西域成為幾大文明交匯之地,漢武帝被稱為「冠於百王」。

㈥ 漢武帝北伐匈奴是打出了民族尊嚴還是窮兵黷武

漢武帝北伐匈奴的措施是正確的,解決了匈奴長久以來對漢王朝北方的侵擾和威脅。

㈦ 為什麼漢武帝在中華民族中的聲望遠高於宣帝

漢宣帝和漢武帝做對比得考慮他們登基時所處的社會環境,並且漢武帝給漢宣帝創造了相對穩定的統治環境,外患不在那麼嚴重,諸侯王的勢力已無法和皇權對抗,也是在這樣的基礎上,漢宣帝才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抱負。

漢武帝為大漢打下了遼闊的疆土,讓大漢的影響擴散到今天的雲貴,兩廣,朝鮮半島等地,為後世之中國奠定疆域版圖,開啟了中原和西域交流的先河。漢宣帝在這基礎上,進一步增強了大漢的影響力,所以究其源頭,漢武帝聲望高於漢宣帝也在情理之中。

㈧ 誰知道漢武帝的歷史

漢武帝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民族英雄,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有成就的帝王之一。
其主要成就:
政治上:削藩平亂,頒布推恩令,加強監察制度,政治大一統
思想上:推行儒學教育,實現了思想上的大一統
軍事上:北擊匈奴,解除北部邊患
疆域上:使西域歸屬西漢版圖。加強對南方的經營,加強與西南少數民族聯系

----擊匈奴
派名將衛青、霍去病三次大規模出擊匈奴,收河套地區,奪取河西走廊,打通西域,封狼居胥,將當時漢朝的北部疆域從長城沿線推至陰山甚至更遠。解除了匈奴對漢朝的侵蝕和威脅。

----遣使出西域。
漢武帝派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獲得了大量前所未有的西域資料,打通了著名的絲綢之路,進一步加強了與西域的聯系,促進了西域社會的進步,豐富了中原的物質生活,並發展了中西經濟文化的交流。中國傳出了冶鐵術、鑿井術、絲綢製造、漆器製造等技術,西方(域)傳入胡(黃)瓜 胡豆 胡麻 石榴胡蘿卜 葡萄 汗血馬 核桃 天馬等。中原大量的絲織品和金屬工具向西輸送,鑄鐵技術,井渠法也傳到西域 歷史意義重大 。

----尊儒術。
聽取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創中國傳統主流文化之正統,在中華傳統文化舞台上獨領風騷兩千餘年,受到歷代統治者所推崇。

漢武帝在任期間,總共開啟了設年號、改政體、治黃河等中國帝王史上的二十五項歷史性首創,功績卓著,傳沿千年,為後世稱頌。

㈨ 漢朝漢武帝打匈奴,打窮國家,贏取了尊嚴,而宋朝國家是治理富了國家,但卻失去了名族尊嚴

我們來看看。宋朝經濟沒的說、國庫充足、軍事實力那也不弱。為什麼還每年還進供給外幫呢?主要的還是執政者的懦弱、加上饞臣的耳邊風。漢、在劉徹登基初期大漢對匈奴的政策依然是妥協、安撫。漢能在幾年裡盪平匈奴、只搗黃龍。主要還是劉徹的英明絕斷。

閱讀全文

與漢武帝創造了一個民族的尊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海信濮塘 瀏覽:376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報告制度 瀏覽:747
現在電影版權誰最多 瀏覽:566
邵陽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553
馬鞍山德偉 瀏覽:231
創造豐盛傳銷2016 瀏覽:787
公共衛生服務年度工作報告 瀏覽:921
石獅城管投訴電話 瀏覽:538
武漢環保局投訴電話 瀏覽:87
伊成果個人資料 瀏覽:25
軟體著作權可以賺錢嗎 瀏覽:481
作業誰發明的名字 瀏覽:633
獅山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542
廈門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74
農民大爺發明秸稈爐 瀏覽:210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