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世界最早發明是什麼
最先發明的愛心
㈡ 世界上最早發明酒的國家是哪個呢
我國是酒的故鄉,也是酒文化的發源地,是世界上釀酒最早的國家之一。酒的釀造,在我國已有相當悠久的歷史。在中國數千年的文明發展史中,酒與文化的發展基本上同步進行。
據有關資料記載,地球上最早的酒,應是落地野果自然發酵而成的。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認為,酒的出現,不是人類的發明,而是天工的造化。一般來說,有了酒,才能有酒器,因此,人工釀酒的先決條件,應該先從陶器的製造開始,否則,便無從釀起。考古學證明,在近現代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陶器製品中,已有了專用的酒器。這說明在我們的祖先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和酒發生了關系,而且當時我國釀酒技術已經開始盛行。以後經過夏、商兩代,飲酒的器具也越來越多。在仰韶文化遺址中,既有陶罐,也有陶杯。在出土的商殷文物中,青銅酒器占相當大的比重,說明當時飲酒的風氣確實很盛。而且,我們可以從《史記·殷本紀》關於紂王「以酒為池,懸肉為林」,「為長夜之飲」的記載,以及《詩經》中「十月獲稻、為此春酒」和「為此春酒,以介眉壽」的詩句等中推知,約在六千年前,人工釀酒就開始了。
酒,是人類各民族民眾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的一大飲料。世界上最古老的實物酒是伊朗撒瑪利出土的葡萄酒,距今三千多年,仍芳醇彌人;中國最古老的實物酒是西安出土的漢代御酒,據專家考證系糧食酒(也有專家認證為黃酒,作為黃酒工作者聞之為之躍呼、幸哉至善!)至今仍香醇可飲,可謂奇也!中國甲骨文中早就出現了酒字和與酒有關的醴、尊、酉等字。從中可以佐證酒的存在之久。至於文史中的記載更是枚不勝舉,如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有「即醉以酒,即飽以德」(《大雅·即醉》)的詩訊《周易》、《周禮》、《禮記》、《左傳》等典籍中,關於古代酒俗的記載更多,如「酒者可以養老也」(《禮記》)、「酒以成禮」(《左傳》)等。這說明酒存在著多種用途。是生活習俗中必不可少的。
㈢ 世界上最早發明印刷術的是哪個國家
北宋慶歷間(1041-1048)中國的畢升(約970年—1051年)發明的泥活字標志活字印刷術的誕生。他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人,比德國人約翰內斯·古騰堡活字印術早約400年。
㈣ 世界最早發明的是什麼
最早的發明是火,然後才有其他的
㈤ 世界上最早發明槍的國家
4、現在槍械
自21世紀以來,槍械技術發展迅猛,不僅槍械的種類多種多樣,而且用途各異。現在步槍以突擊步槍、狙擊步槍。自動步槍和卡賓槍為主,機槍以重機槍、輕機槍和通用機槍為主,而沖鋒槍在軍事中的用途已經逐漸被突擊步槍和卡賓槍所取代,目前主要裝備特種部隊和警察。然而人們對槍械的探求仍未停止,始終再探求現代槍械更多未知的一面,以滿足未來戰爭的需要。
㈥ 世界上最早的「太陽歷」是那個國家的人發明的
世界上最早的「太陽歷」是古埃及發明的。
公歷最早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的太陽歷。尼羅河是埃及的命根子,正是由於計算尼羅河泛濫周期的需要,產生了古埃及的天文學和太陽歷。
七千年前,他們觀察到,天狼星第一次和太陽同時升起的那一天之後,再過五、六十天,尼羅河就開始泛濫,他們就以這一天作為一年的開始,於是他們就推算起來,這一天是7月19日。
太陽歷又稱為陽歷,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周期為墓礎而釗定的歷法。太陽歷的歷年近似等於回歸年,一年12個 月,這個「月」,實際上與塑望月無關日歷的月份、日期都與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笠較好地符合,根據陽歷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顯看出四季寒暖變化的錆況。
如今世界通行的公歷就是一種陽歷,平年365天,閏年366天,每四年一閏,每滿百年少閏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閏,即每四百年中有97個閏年。公歷的歷年平均長度與回歸年只有26秒之差,要累積3300年對差一日。
目前通行世界的公歷,是浸透了人類幾千年間所創造的文明,是古羅馬人向埃及人字得,並隨著羅馬帝國的擴張和基督教的興起而傳播於世界各地。
(6)世界最早發明擴展閱讀:
陰歷、陽歷、農歷的區別
辛亥革命之後,中國開始引進西方的公歷,俗稱"陽歷",「新歷」,名稱與中國原有的歷法相對應,新中國成立後則正式採用公元紀年,也就是公歷(陽歷)。
而陰歷也叫太陰歷,主要是以月亮圍繞地球轉動的規律制定的。
陰歷的一個月叫做「朔望月」。每月初一為朔日,十五為望日,「朔望月」是月相盈虧的平均周期。所謂「月有陰晴圓缺」,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很多人認為農歷就是陰歷,其實二者還是有差別的。其實古代歷法是一種陰陽合歷,已陰歷(月亮)為主,但也考慮了太陽的活動規律(二十四節氣),所以嚴格講應該是陰陽合歷,中國歷法獨有的二十四節氣對農業生產是重要的參考,所以人們又把陰歷稱為「農歷」;
陰歷的是按照月亮運行規律,陽歷按照太陽運行規律,由於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周期不能匹配,這就造成了,陰歷與陽歷每年大約差十一天,如果完全按照陰歷來,可能不出十五年,我們就要在夏天過春節了。
然而這種情況並沒有發生,因為中國的歷法中有一項偉大的發明叫「置閏法」,大約每19年中設置7個閏月,有閏月的年份一年383天或384天,稱為閏年。比如2016年、2020年都是閏年。
中國的傳統節日都是根據陰歷設置的。
如今,屬於漢文化圈的人們每年仍要慶祝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節日,它用置閏法填補了陰、陽歷的時間差,又用陽歷的規律制定了安排農事的二十四節氣,在農歷的時序中,人們的生活更加和諧一致,春耕秋收也得到了有條不紊的規劃。
日月相合的農歷,其實用價值遠遠超過了其他歷法。它不僅僅是一種歷法,更是上下求索的炎黃子孫們,千百年來生活經驗與智慧的化身。
㈦ 世界上最最早發明起源馬鐙哪個國家
1965年,考古專家在朝陽北票市馮素弗墓發現了一對馬鐙。
這對馬鐙高23厘米、寬16.8厘米,材質是桑木條包釘鎏金銅片,桑木有一定的彈性,
馮素弗卒於415年,這是世界上出土最早的的馬鐙,比歐洲至少早300年。
至於雕塑形象上的馬鐙更早一些:
20世紀50年代,在湖南長沙金盆嶺出土了一件釉陶馬,人們在這匹陶馬左側鞍下,發現一隻懸掛著的泥塑三角形小鐙,右側則沒有。由於該墓出有模印「永寧二年五月十日作」的陽文篆書墓磚,考古專家認定這是西晉惠帝永寧二年的文物,即公元302年。其後在南京、新疆、陝西等地出土的西晉、十六國時期的陶馬上都發現了馬鐙。
㈧ 世界上最早的發明是什麼
石器!
如果你認可除了人類,動物是不會發明創造的話;
如果你認可人核心屬性是
會製造並使用工具的話;
如果你認為人類最早製造的工具石制的話;
那麼答案就只能是石器了。
㈨ 世界上最早發明的文字是什麼
蘇美爾Sumerian的楔形抄文字,是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古代西亞所用,距今大約有5000—6000年。「楔形文字」也稱「丁頭文字」或「箭頭字」。「楔形文字」這個名稱,是英國人取的,叫cuneiform,來源於拉丁語,是cuneus(楔子)和forma(形狀)兩個單詞構成的復合詞。這個名稱表達了古代美索不達米亞文字最本質的外在特徵。而中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距今只有30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