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我國的四大發明分別有什麼作用

我國的四大發明分別有什麼作用

發布時間:2021-08-21 06:21:05

Ⅰ 我國的四大發明是什麼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分別是:造紙術、指南針、火葯、活字印刷術。

一、造紙術

東漢和帝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在總結前人製造絲織晶的經驗的基礎上,用樹皮、破漁網、破布、麻頭等作為原料。

製造成了適合書寫的植物纖維紙,改進了造紙術,才使紙成為人們普遍使用的書寫材料。被稱為「蔡侯紙」。

二、指南針

指南針是用以判別方位的一種簡單儀器。前身是司南。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可以自由轉動的磁針。磁針在地磁場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

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南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常用於航海、大地測量、旅行及軍事等方面。

三、火葯

火葯一種黑色或棕色的炸葯,由硝酸鉀、木炭和硫磺機械混合而成,最初均製成粉末狀,以後一般製成大小不同的顆粒狀,可供不同用途之需,在採用無煙火葯以前,一直用作唯一的軍用發射葯。

四、印刷術

印刷術據載是北宋時期畢升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術。

但四大發明中的活字印刷術並非現代印刷術的前身,而據李約瑟所論北宋制的膠泥活字印刷術有許多劣勢的地方。

宋代雖然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但是普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術。畢升曾嘗試木製活字,但木製活字一直要到元朝(1271年–1368年)王禎(活躍於1290年至1333年)的木模才趨完善。王禎亦將文字按照音韻組合置於有小隔間的轉輪排字盤以方便撿字。

(1)我國的四大發明分別有什麼作用擴展閱讀:

1、指南針最初並不可用

指南針最早叫做司南,出現在戰國時期,後代的很多人物都對司南進行了描述,通過將天然的磁石來進行製作,一般是做成勺子造型,然後放置在光滑的器物上,由於地球磁場的作用,勺子永遠都會指向南方,因此叫做司南。

但是在歷史上由於天然的磁體並不容易找到,並且加工過程中會使得磁石失去磁性,並且底盤的接觸需要光滑條件,並且司南有一定的體積和重量,攜帶並不方便,因此司南長期以來並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在後人發明了指南魚之後,指南針的作用才被逐漸的發掘。

2、火葯最早其實是一種葯

火葯的發明是煉丹家在煉丹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孫思邈,當時孫思邈結合古人的煉丹經驗,最後提出了硫磺伏火法來製作火葯,於是就發明了火葯。

由於火葯製作之後能夠發生燃燒以及爆炸,並且製作的過程中使用的是硝石、硫黃和木炭,而當時的人們都稱這三樣東西為治病的葯物,因此取名火葯。

3、沒有造紙術就沒有印刷術

在造紙術出現之後,對於推進文明的發展提供了極大的作用,人們可以非常容易的將文字記錄在薄薄的紙張之上,對於留下文明遺跡傳播文明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但是印刷術的出現能夠將這一進程再次加快,讓文明傳播的更文廣闊,不過印刷術是在造紙術和墨的發明基礎上產生的,因此可以說沒有造紙術的出現就沒有印刷術的出現。

4、四大發明對世界的影響:

中國的四大發明在歐洲近代文明產生之前陸續傳入西方,對西方科技發展產生一定影響。火葯和火器的採用摧毀了歐洲中世紀天主教的思想枷鎖。

指南針傳到歐洲航海家的手裡,使他們有可能發現美洲和實現環球航行,為西方奠定了世界貿易和工場手工業發展的基礎。

而李約瑟對這四大發明的贊美和強調,使得這一說法獲得了中國的很大認同,並被寫進了教科書。

恩格斯在1857年發表的《炮兵》中寫道:「在中國,還在很早的時期就用硝石和其他引火劑混合製成了煙火葯,並把它使用在軍事上和盛大典禮中」

火葯最早在公元9世紀晚唐時期的煉丹書籍中就有記載。

公元904年,楊行密軍圍攻豫章(今江西南昌),部將鄭璠命所部「發機飛火,燒龍沙門,率壯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體」,這是火葯最早使用於軍事記載,最早的火葯武器則出現在五代時期的敦煌壁畫。

十世紀五代時期的敦煌(時屬歸義軍)壁畫,目前所知最早的關於火槍和手榴彈的描繪。世界上最早的金屬火銃出土於中國黑龍江,製作年代為1288年,現藏黑龍江省博物館。

Ⅱ 我國四大發明各自的作用是什麼

指南針:以前歐洲人沒有指南針,對大海視為畏途,只能沿著海岸航行,跨不出歐洲大陸這個框框。中國發明的指南針傳到歐洲以後,哥倫布才敢於向大海挺進,去尋找傳說中文明富庶的中國,結果中國未找到卻發現了美洲新大陸,從而改變了歐洲發展的進程,改變了世界發展的格局。可見指南針這一發明對世界的影響是何等深遠。

火葯:中國是發明黑火葯的國家,也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煙火生產國與出口國。中國的煙火行業不僅每年為國家創造了大量外匯,而且也以其精湛的煙火燃放技術,將中國特色的藝術煙花表演推向世界,並為國家贏得了許多榮譽。
煙火可為高空禮花彈類,中低空盆花類,地面煙火類,架子煙花類及舞台煙火類等,品種達幾十萬種。
煙火燃放共有三大類:音樂煙火燃放(又稱火的交響樂),傳統煙花燃放,舞台煙花表演(配合舞台表演施放煙花)。
音樂煙花,傳統煙花可以在大型體育場,海灘,江邊,水面上,公園內燃放,也可以特殊地形,特殊場所進行特殊編排,以獲取特殊效果。
我們運用中華民族音樂的優美旋律,搭配色彩絢麗,夢幻多姿,質量一流的中國煙火,在世界許多城市奉獻了幾十場具有中國韻味的「火的交響樂」,征服了海外觀眾。
在國內,我們出色地完成了建國45周年北京地區慶典燃放,九七年香港回歸的北京,上海等地的煙花燃放,同時我們在九九年昆明世博會開幕式,九八年大連服裝節開幕式等大型文藝活動中,成功的表演了舞台煙花。目前,我們已光榮地承接了建國50周年北京地區的慶典燃放任務。一九九九年,我們將迎來世紀之交,建國50周年及澳門回歸三大慶典。在這千載難逢的時刻,為了讓神州大地的良宵月夜處處輝映煙花的奇光異彩,為節日營造喜慶氣氛,我們為您承諾:一定以優質的產品,一流的服務,為您的活動成功增添光彩。

造紙術:造紙是一項重要的化學工藝,紙的發明是中國在人類文化的傳播和發展上,所做出的一項十分寶貴的貢獻,是中國化學史上的一項重大的成就。
在紙還未發明之前,甲骨、竹簡和絹帛是古代用來供書寫、記載的材料。但由於西漢的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甲骨和竹簡不能滿足發展的需求,從而促使了書寫工具的改進。
當時人們已開始應用小塊的絲綿製成的紙,因為考古學家於1933年在新強羅布淖爾發現了一張古紙,它是"麻物、白色,作方塊薄片,四周不完整,長約40厘米,寬約100厘米,質甚粗糙,不勻凈,紙 面尚有麻筋,蓋初做紙時所做,故不精細也″由於古漢時的紙張是由麻縷和絲綿,加上製法粗糙,所以紙張的質量不太好。而麻縷和絲綿都有其本身的作用,如要把它們用作造紙的原料,就必然會受到很大的限制,而難以得到迅速的發展,來滿足文化生活上對紙張的要求。
在新的客觀形勢要求下,蔡倫的出現便為造紙術帶來新突破,在《東漢觀記》卷二上記載:"蔡倫··有才學,盡忠重慎,每次休沐,閉門以絕賓客,曝體田野。典作尚方,造意用樹皮及敝布、魚網作紙。元興元年奏上,帝善其能,自是莫不用,天下咸稱蔡侯紙″。從以上看來,蔡倫是用樹皮、破布、魚網造紙的。
雖然在蔡倫之前也有紙的存在,但是原料左身就有很大的局限,而蔡倫對新原料的發現,解決了這個問題。因為破布、破魚網早已結束了它們本身的任務,成了廢物而又用作做原料,對造紙工業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活字印刷術: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它的發明和推廣應用,對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考證和捍衛中國印刷術發明權有著重要的意義,是向世界人民介紹中國文化文明的重要環節。

Ⅲ 我國四大發明有哪些

四大發明是指造紙術、指南針、火葯及印刷術。
簡介如下:
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
人們都知道蔡倫造紙,實際上,在東漢蔡倫大規模造紙之前,中國人就已經發明了造紙術。造紙術(也稱蔡侯紙)蔡倫改進。東漢和帝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在總結前人製造絲織晶的經驗的基礎上,用樹皮、破漁網、破布、麻頭等作為原料,製造成了適合書寫的植物纖維紙,改進了造紙術,才使紙成為人們普遍使用的書寫材料。被稱為「蔡侯紙」。對紙的概念有個統一認識。什麼樣的物品叫「紙」。
指南針是用以判別方位的一種簡單儀器。
前身是司南。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可以自由轉動的磁針。磁針在地磁場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北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常用於航海、大地測量、旅行及軍事等方面。指南針的N指北方,E指東方,W指西方,S指南方 。中國是世界上公認發明指南針的國家。指南針的發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結果。
火葯是中國古代煉丹家發明於隋唐時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
火葯在適當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進行迅速而有規律的燃燒,同時生成大量高溫燃氣的物質。在軍事上主要用作槍彈、炮彈的發射葯和火箭、導彈的推進劑及其他驅動裝置的能源,是彈葯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成就。火葯是以其殺傷力和震懾力,帶給人類消停戰事、安全防衛的作用,成為了人類文明重要發明之一。

印刷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
印刷術源自道家的雕版印刷,它活躍於唐朝的雕版印刷 ,經宋仁宗時代的畢升發展、完善,產生了活字印刷,並由蒙古人傳至了歐洲,所以後人稱畢升為印刷術的始祖。中國的印刷術是人類近代文明的先導,為知識的廣泛傳播、交流創造了條件。印刷術先後傳到朝鮮、日本、中亞,西亞和歐洲地區。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後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

Ⅳ 我國四大發明分別是什麼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分別是:造紙術、指南針、火葯、活字印刷術

四大發明是中國古代創新的智慧成果和科學技術,包括造紙術、指南針、火葯、印刷術。四大發明的說法,源自英國漢學家李約瑟。四種發明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經各種途徑傳至西方,對世界文明發展史產生巨大的影響力。

歷史起源

盡管中華文明有很多重要的成就都以「四大」「五大」等命名,如四大美人、四大古典小說、四書五經,四大發明的概念卻來源於西方學者,並在之後被中國人接受。

義大利數學家傑羅姆·卡丹早在1550年就第一個指出,中國對世界所具有影響的「三大發明」:是司南(指南針)、印刷術和火葯。並認為它們是「整個古代沒有能與之相匹敵的發明。」

1621年,英國哲學家培根也曾在《新工具》一書中提到:「活字印刷術、火葯、指南針這三種發明已經在世界范圍內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況都改變了。」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四大發明

Ⅳ 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是什麼它們對於推動社會的發展起到了哪些作用

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分別是造紙術,印刷術,火葯,指南針

  1. 造紙術的出現,使紙從此成為傳播文化、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為人類提供了經濟、便利的書寫材料,是人類文字載體的革命;

  2. 印刷術的出現,加快了文化的傳播,改變了過去只有上等人才能讀書的狀況;極大的促進了文體的傳播。

  3. 指南針發明及應用於航海,促進了中國航海事業的發展,為歐洲航海家進行發現美洲和環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條件,促進了世界貿易的發展;

  4. 火葯武器的使用,改變了軍事作戰方式,幫助歐洲資產階級摧毀了封建堡壘,加速了歐洲的歷史進程。

Ⅵ 我國四大發明是什麼分別是誰發明的

我國四大發明分別來是造紙源術、指南針、火葯及印刷術。

造紙術是由東漢蔡倫改進的。

指南針是由欒大(雛形),指南針的始祖大約出現在戰國時期,具體人不詳。

火葯是由孫思邈發明的。

活字印刷術是由畢升發明的。

(6)我國的四大發明分別有什麼作用擴展閱讀:

四大發明,是關於中國科學技術史的一種觀點,是指中國古代對世界具有很大影響的四種發明,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重要創造。

中國的四大發明在歐洲近代文明產生之前陸續傳入西方,對西方科技發展產生一定影響。火葯和火器的採用摧毀了歐洲中世紀天主教的思想枷鎖。指南針傳到歐洲航海家的手裡,使他們有可能發現美洲和實現環球航行,為西方奠定了世界貿易和工場手工業發展的基礎。

資料來源:網路—四大發明

Ⅶ (1)我國古代四大發明及意義(或影響或作用)分別是什麼

指南針,火葯,造紙術,活字印刷術
後世歐洲的航海時代三角貿易時期,都因指南針得以航行。火葯使戰爭從冷兵器到熱兵器。活字印刷造紙都影響了文化的傳播與流傳。

閱讀全文

與我國的四大發明分別有什麼作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海信濮塘 瀏覽:376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報告制度 瀏覽:747
現在電影版權誰最多 瀏覽:566
邵陽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553
馬鞍山德偉 瀏覽:231
創造豐盛傳銷2016 瀏覽:787
公共衛生服務年度工作報告 瀏覽:921
石獅城管投訴電話 瀏覽:538
武漢環保局投訴電話 瀏覽:87
伊成果個人資料 瀏覽:25
軟體著作權可以賺錢嗎 瀏覽:481
作業誰發明的名字 瀏覽:633
獅山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542
廈門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74
農民大爺發明秸稈爐 瀏覽:210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