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珍妮紡紗機的發明

珍妮紡紗機的發明

發布時間:2021-08-21 02:09:49

A. 珍妮紡紗機的發明者是

最早期的紡紗工具十分簡單,只包括一個紡錘和一根卷線棒。使紡錘象陀螺那樣旋轉,就可以把鬆散的纖維捻緊成紗,然後纏繞在卷線棒上。這種原始的工具經印度人改良後製成了紡車,以機械替代手工旋轉紡錘,但還是只能紡出一根紗。

現代紡紗機最先出現在英國。1764年的一天,英國紡織工哈格里沃斯夫婦正在家中勞作,一個紡紗,一個織布。當時他們使用的就是手搖紡車。哈格里沃斯無意中碰翻了紡車,只見那紡錘由水平狀態變為直立,卻依然轉動不停。這個現象引起哈格里沃斯的思索:既然紡錘能垂直轉動,那就讓幾具並排的紡錘同時轉動,不就可以紡出好幾根紗嗎?於是,哈格里沃斯按照自己的設想,親自動手製作,經過反復試驗,改進,終於造出了一部由4根木腿組成,機下有轉軸,機上有滑軌,帶有8個豎立紡錘的紡紗機。

哈格里沃斯以愛女 「珍妮」的名字為這台新機器命名。以後,又經多次改進,使紗錠從8個逐步增加至18個、30個、80個、效率極大地提高了。 「珍妮紡紗機」很快被 各工廠採用,從根本上緩解了一度困擾著英國紡織業的 「紗荒」。 「珍妮紡紗機」的發明在紡織史上佔有重要,恩格斯曾把它稱之為 「使英國工人的狀況發生根本變化的第一個發明」。

B. 珍妮紡紗機是誰發明的

18世紀中期,英國商品越來越多地銷往海外,手工工場的生產技術供應不足。為了提高產量,人們想方設法改進生產技術。在棉紡織部門,人們先是發明了一種叫飛梭的織布工具,大大加快了織布的速度,也刺激了對棉紗的需求。18世紀60年代,織布工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機」的手搖紡紗機。「珍妮機」一次可以紡出許多根棉線,極大的提高了生產率。
珍妮機的出現是英國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珍妮機的出現,使大規模的織布廠得以建立。
珍妮機比舊式紡車的紡紗能力提高了8倍,但仍然要用人力.

影響世界歷史進程的英國工業革命,是被一個男子「一腳踢出來」,然後才開始的。這個故事還是真實的呢!
事情要從1764年裡的一天說起。英國蘭開郡有個紡織工詹姆斯·哈格里夫斯,那天晚上他回家,開門後不小心一腳踢翻了他妻子正在使用的紡紗機,當時他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趕快把紡紗機扶正。但是當他彎下腰來的時候,卻突然愣住了,原來他看到那被踢倒的紡紗機還在轉,只是原先橫著的紗錠現在變成直立的了。他猛然想到:如果把幾個紗錠都豎著排列,用一個紡輪帶動,不就可以一下子紡出更多的紗了嗎? 哈格里夫斯非常興奮,馬上試著干,第二年他就造出用一個紡輪帶動八個豎直紗錠的新紡紗機,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1764年製成以他女兒珍妮命名的紡紗機。這是最早的多錠手工紡紗機,裝有8個錠子,以羅拉喂入纖維條,適用於棉、毛、麻纖維紡紗。珍妮紡紗機的出現引起當時人數很多的手工紡紗者的恐慌,他們沖進哈格里夫斯的家裡搗毀機器。1768年J.哈格里夫斯在諾丁漢與別人合資開辦一家紡紗作坊,用珍妮紡紗機生產針織用紗。由於當年他沒能申請到專利,因此只能自己生產「珍妮機」來賺錢。「珍妮機」不但效率高,而且紡出的紗質量也比較好,因此哈格里夫斯的生意不錯,「珍妮機」也漸漸流傳開來了。
這天夜晚,哈格里夫斯夫婦晚餐後正在談論「珍妮機」給他倆帶來的日漸富裕。突然一陣雜亂的腳步聲出現在他家門口,然後,門被粗暴地撞開,一群怒氣沖沖的男男女女沖進來。他們不由分說,將房裡製作好的「珍妮機」通通搗毀:「你製作的害人機器見鬼去吧!」甚至有人還放火,點燃了哈格里夫斯的房屋。他們夫婦倆被趕出了蘭開郡的小鎮。
原來,英國工業革命發生後,大量失去土地的農民湧入城市,為工場主打工謀生。當時英國佔領了印度作為殖民地,印度生產的棉紡織品價廉物美,熱銷一時,引發了英國本土棉紡業的繁榮。但是,織布機械由於機械工人凱伊發明飛梭技術,生產率大大提高。織布需要的棉紗,卻還是依靠眾多家庭手工業的紡車慢慢紡出來。所以棉紗供不應求,收購價格較高。「珍妮機」的發明使棉紗產量上升,於是,織布廠收購棉紗價格下跌。那些沒有使用「珍妮機」的紡紗工人不但產量低,而且棉紗又賣不出好價錢。日子久了,他們的怒氣爆發,才有搗毀機器那一幕的發生。
哈格里夫斯夫婦不得不流落諾丁漢街頭,但他倆還是努力改進「珍妮機」。
1768年,哈格里夫斯獲得了專利;到了1784年,「珍妮機」已增加到八十個紗錠。四年後英國已有兩萬台「珍妮機」了。
工業革命不斷地催生出新的發明。1769年,理查德·阿克萊特發明了卷軸紡紗機。它以水力為動力,不必用人操作,而且紡出的紗堅韌而結實,解決了生產純棉布的技術問題。但是水力紡紗機體積很大,必須搭建高大的廠房,又必須建在河流旁邊,並有大量工人集中操作。於是,1771年,他建立起有三百名工人的工廠;十年後工人增加到六百名。紡織業就這樣逐漸從手工業作坊過渡到工廠大工業,到1800年,英國已有這樣的工廠三百家。但這種機器紡出的紗太粗,還需要改進。
童工出身的塞繆爾·克隆普頓於1779年發明了走錠精紡機。它結合「珍妮機」和水力紡紗機的特色,又稱「騾機」。這種機器紡出的棉紗柔軟、精細又結實,很快得到應用。到1800年,英國已有六百家「騾機」紡紗廠。
英國紡紗業的大發展,使織布業反倒顯得落後了。1785年,牧師卡特賴特發明水力織布機,使織布工效提高了四十倍。到1800年,英國棉紡業基本實現了機械化。
紡紗機、織布機由水力驅動,使工廠必須建造在河邊,而且受河流水量的季節差影響,造成生產不穩定,這就促使人們研製新的動力驅動機械。1785年,瓦特的改良蒸汽機開始用做紡織機械的動力,並很快推廣開來,引起了第一次技術和工業革命的高潮,人類從此進入了機器和蒸汽時代。到1830年,英國整個棉紡工業已基本完成了從工場手工業到以蒸汽機為動力的機器大工業的轉變。
蒸汽機作為動力,從紡織業開始,逐漸被廣泛應用於采礦、冶金、磨面、製造和交通運輸等各行各業。1807年,美國人富爾頓發明汽船。1814年,英國人斯蒂文森發明火車。當進入十九世紀四十年代,英國的主要產業均已採用機器,完成了工業近代化,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的資本主義國家。
就這樣,從工場手工業過渡到機器大工業的工業革命,是先從英國的紡織業開始的。繼而,工業革命的先進技術又被美、法、德、俄等歐美列強廣泛吸收和採用,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力,又促進了商業和運輸業的發展,加速了城市化的進程,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的生活。

C. 珍妮機的發明過程

18世紀中期,英國商品越來越多地銷往海外,手工工場的生產技術供應不足。為了提高產量,人們想方設法改進生產技術。在棉紡織部門,人們先是發明了一種叫飛梭的織布工具,大大加快了織布的速度,也刺激了對棉紗的需求。18世紀60年代,織布工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機」的手搖紡紗機。「珍妮機」一次可以紡出許多根棉線,極大的提高了生產率。 事情要從1764年裡的一天說起。英國蘭開郡有個紡織工詹姆斯·哈格里夫斯,那天晚上他回家,開門後不小心一腳踢翻了他妻子正在使用的紡紗機,當時他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趕快把紡紗機扶正。但是當他彎下腰來的時候,卻突然愣住了,原來他看到那被踢倒的紡紗機還在轉,只是原先橫著的紗錠現在變成直立的了。他猛然想到:如果把幾個紗錠都豎著排列,用一個紡輪帶動,不就可以一下子紡出更多的紗了嗎? 哈格里夫斯非常興奮,馬上試著干,第二天他就造出用一個紡輪帶動八個豎直紗錠的新紡紗機,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1764年製成以他女兒珍妮命名的紡紗機。這是最早的多錠手工紡紗機,裝有8個錠子,以羅拉喂入纖維條,適用於棉、毛、麻纖維紡紗。珍妮紡紗機的出現引起當時人數很多的手工紡紗者的恐慌,他們沖進哈格里夫斯的家裡搗毀機器。1768年J.哈格里夫斯在諾丁漢與別人合資開辦一家紡紗作坊,用珍妮紡紗機生產針織用紗。由於當年他沒能申請到專利,因此只能自己生產「珍妮機」來賺錢。「珍妮機」不但效率高,而且紡出的紗質量也比較好,因此哈格里夫斯的生意不錯,「珍妮機」也漸漸流傳開來了。 這天夜晚,哈格里夫斯夫婦晚餐後正在談論「珍妮機」給他倆帶來的日漸富裕。突然一陣雜亂的腳步聲出現在他家門口,然後,門被粗暴地撞開,一群怒氣沖沖的男男女女沖進來。他們不由分說,將房裡製作好的「珍妮機」通通搗毀:「你製作的害人機器見鬼去吧!」甚至有人還放火,點燃了哈格里夫斯的房屋。他們夫婦倆被趕出了蘭開郡的小鎮。 原來,英國工業革命發生後,大量失去土地的農民湧入城市,為工場主打工謀生。當時英國佔領了印度作為殖民地,印度生產的棉紡織品價廉物美,熱銷一時,引發了英國本土棉紡業的繁榮。但是,織布機械由於機械工人凱伊發明飛梭技術,生產率大大提高。織布需要的棉紗,卻還是依靠眾多家庭手工業的紡車慢慢紡出來。所以棉紗供不應求,收購價格較高。「珍妮機」的發明使棉紗產量上升,於是,織布廠收購棉紗價格下跌。那些沒有使用「珍妮機」的紡紗工人不但產量低,而且棉紗又賣不出好價錢。日子久了,他們的怒氣爆發,才有搗毀機器那一幕的發生。 哈格里夫斯夫婦不得不流落諾丁漢街頭,但他倆還是努力改進「珍妮機」。 1768年,哈格里夫斯獲得了專利;到了1784年,「珍妮機」已增加到八十個紗錠。四年後英國已有兩萬台「珍妮機」了。

求採納

D. 發明珍妮紡紗機的人是誰

詹姆斯·哈格里夫斯 (1721年——1778年4月22日),英國蘭開郡工人,珍妮機發明者。 詹姆斯·哈格里夫斯是一位紡紗工人,同時又是一個木工,1764年裡的一天,他在一次紡紗時不小心紡紗機弄翻了,當時他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趕快把紡紗機扶正。但是當他彎下腰來的時候,卻突然愣住了,原來他看到那被踢倒的紡紗機還在轉動,只是原先橫著的紗錠現在變成直立的了。他猛然想到:如果把幾個紗錠都豎著排列,用一個紡輪帶動,不就可以一下子紡出更多的紗了嗎? 哈格里夫斯非常興奮,馬上試著干,經過多次試驗,他在1765年成功的製造出能夠同時紡出多根棉紗的紡紗機,大大提高了紡紗機的功率(大概提高了八倍),他用自己女兒的名字把這種紡紗機命名為「珍妮機」(Spinning Jenny)。由於當年他沒能申請到專利,因此只能自己生產「珍妮機」來賺錢。「珍妮機」不但效率高,而且紡出的紗質量也比較好,因此哈格里夫斯的生意不錯,「珍妮機」也漸漸流傳開來了。 珍妮機成為真正近代意義上的機器。後來更多的工作機被發明出來。這些工作及的應用,使人類直接參加勞動的「手」被解放出來,完成了人類在物質生產領域中的一次巨大飛躍。

E. 珍妮紡紗機是由誰發明的

隨著手工紡織技術的不斷完善發展,到了18世紀中期英國海外市場不斷得到擴張,手工工場的生產技術遠遠無法滿足日益增大的棉紡織品需求。為了提高產量獲取更多的利潤,人們想方設法改進生產技術,但是都沒有起到明顯提高產量的效果。直到18世紀60年代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機」的手搖紡紗機,才使得棉紡織品的產量得以快速的提高,並引發了英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工業革命。

哈格里夫斯所發明的珍妮紡紗機也是純屬一個偶然的巧合,據說1764年裡的一天晚上,開辦有一個紡紗廠的哈格里夫斯回到家中,在開門後不小心將他妻子正在使用的紡紗機踢翻了,當他彎腰下來想把紡紗機扶正時,奇跡出現了:他看到那個被踢翻的紡紗機並沒有停止運轉,只是原先橫著的紗錠現在變成直立的了。這個現象激發了他的靈感,他想到如果在一個紡輪帶動下將幾個紗錠都豎著排列,應當可以紡出更多的紗。在經過不斷的試驗後,第二年他就造出了用一個紡輪帶動八個豎直紗錠的新紡紗機,使得紡紗機的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1764年,影響世界歷史的紡紗機——珍妮紡紗機誕生了。由於珍妮紡紗機大大提高了效率,給其他手工業者們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引起了很多手工紡紗者的恐慌,於是他們沖進哈格里夫斯的家裡搗毀機器。但是手工紡紗者的破壞活動並沒有阻止哈格里夫斯繼續使用珍妮紡紗機的決心,反而使得他更加堅定了大規模使用的信念。1768年哈格里夫斯人合資開辦了第一家用珍妮紡紗機生產針織用紗的工廠,由於「珍妮機」不但效率高,而且紡出的紗質量也比較好,因此哈格里夫斯的生意不錯,「珍妮機」也漸漸流傳開來了。

但是,一些小手工業者對格里夫斯所製造的珍妮紡紗機的破壞活動並沒有停止。當時大量失去土地的農民在英國工業革命發生後紛紛湧入城市為工場主打工謀生,由於英國佔領了印度作為殖民地,刺激了英國棉紡織業的發展,但是「珍妮機」的問世打破了一些小手工業者獲取更多利潤的美夢。隨著使棉紗產量不斷上升,棉紗的收購價格自然下跌,那些沒有使用「珍妮機」的紡紗工人產量低加上手工紡織出來的棉紗又賣不出好價錢,於是便對格里夫斯產生了深刻的仇恨心裡。

哈格里夫斯終於在1768年獲得了專利,十幾年後的珍妮紡紗機已增加到八十個紗錠,紡紗機的數量在英國也不斷增加,逐漸一場從棉紡織業開始的工業革命迅速席捲了整個英國。

F. 最早的紡紗機為什麼叫「珍妮機」

創造思維中獲得靈感有很多形式,其中由偶然的、突發的事件受到啟發,是一種常見的形式。1764年,在英國蘭開夏的一個村莊里,木匠哈格里夫斯為了增加收入,家中還兼搞紡紗織布。那時織布用的飛梭剛發明不久,紡紗與織布之間的生產平衡被打破了,出現了「棉紡飢荒」。多織布才能多收入。哈格里夫斯看見拚命紡紗的妻子忙碌緊張的樣子,心裡琢磨著尋找快速紡紗的方法。

一天,哈格里夫斯偶然發現家中的紡車被妻子無意中碰翻了,原來橫著的紡錘直豎起來,卻仍在轉動著。「噢,這可真有意思!」哈格里夫斯驚叫起來。妻子要扶起紡車,哈格里夫斯趕忙阻攔說:「別動,讓它轉,不要動。」哈格里夫斯從這意外的發現中受到了啟發,從此,他試著將紡錘改為豎裝,並將1個紡錘改成7個、8個,以後又增加到16個、18個。於是,世界上第一台紡紗機終於問世了。

望著研製成功的紡紗機,夫婦倆相對而笑,他們共同分享著勝利的喜悅。哈格里夫斯指著紡紗機對妻子珍妮說:「為了紀念我們的成功,就用您的名字叫它『珍妮紡紗機』吧!」

G. 珍妮紡織機是怎麼發明出來的

1764年,木匠哈格里夫斯為了增加收入,在家中還兼作紡紗織布。那時織布用的飛梭剛發明不久,紡紗與織布之問的生產平衡被打破了,出現了「棉紡飢荒」。一天,哈格里夫斯偶然發現家中的紡車被妻子無意中碰翻了,原來橫著的紡錘豎直起來,卻仍然在轉動著,哈格里夫斯從這意外的發現中受到了啟發,他試著將紡錘改為豎裝,並將一個紡錘改為7個、8個,後來又增加到18個。於是世界上第一台紡紗機問世了。並取名為「珍妮紡織機」。

H. 珍妮機是誰發明的

18世紀60年代,織布工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機」的手搖紡紗機。

I. 珍妮紡紗機的發明在英國工業革命歷史上有什麼標志性意義

珍妮機的出現是英國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珍妮機的出現,使大規模的織布廠得以建立。
珍妮機比舊式紡車的紡紗能力提高了8倍,但仍然要用人力.

反映19世紀晚期「全球化」趨勢增強。19世紀末的科技革命為「全球化」趨勢增強提供了條件。工業革命推動了工業生產的發展,為世界市場的發展奠定物質基礎;科技革命中發展起來的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訊手段,為世界市場的發展提供技術手段。

(1) 變化:開辟了以歐洲為中心,向其他地區的海上航線;大西洋成為世界上最繁忙的交通要道;西班牙、葡萄牙等西歐國家成為商路的中心地區等。原因:新航路的成功開辟;西班牙、葡萄牙等國家的殖民擴張等。 (2)現象:英國成為世界工廠,成為世界貿易中心。產品行銷世界各地。原因:英國首先完成工業革命,工業生產發展迅速;英國打敗其他殖民國家,建立了世界范圍的海外殖民地。 (3)新現象:世界被西方列強瓜分完畢,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影響:列強爭奪殖民地,加劇了列強間矛盾;激化了被瓜分地區的民族矛盾。 (4)過程:新航路開辟後,西方列強的殖民擴張,結束了世界各地的孤立狀態,使世界各地間聯系加強,揭開了形成世界市場的帷幕。第一次工業革命,進一步增強了西方列強的實力,加快了西方列強殖民擴張的步伐,使世界市場初步形成。第二次工業革命後,西方列強掀起瓜分世界狂潮,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J. 珍妮紡紗機的發明是解放什麼的發明

這是一個不怎麼確切的問題,我不知道原題是什麼,你最好把它貼出來,這樣更方便別人回答。

【1】從最宏觀的角度來說(也是在中學歷史學習階段不會錯的一個答案):解放了生產力。
【2】具體一點來說,我認為可以說是「解放了勞動力」,珍妮紡紗機作為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的一個重要的標志,它的出現,使得原本需要很多紡織工去做的事情,可以由機器來完成。這樣,原來從事紡織工作的工人們,他們這些勞動力就被解放了出來,可以成為自由勞動力,再去從事別的工作,為其他不發達的、還需要人工的工作去做出貢獻。

閱讀全文

與珍妮紡紗機的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海信濮塘 瀏覽:376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報告制度 瀏覽:747
現在電影版權誰最多 瀏覽:566
邵陽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553
馬鞍山德偉 瀏覽:231
創造豐盛傳銷2016 瀏覽:787
公共衛生服務年度工作報告 瀏覽:921
石獅城管投訴電話 瀏覽:538
武漢環保局投訴電話 瀏覽:87
伊成果個人資料 瀏覽:25
軟體著作權可以賺錢嗎 瀏覽:481
作業誰發明的名字 瀏覽:633
獅山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542
廈門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74
農民大爺發明秸稈爐 瀏覽:210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