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最早期的電腦發明家

最早期的電腦發明家

發布時間:2021-08-20 15:49:30

⑴ 電腦是誰發明

是約翰·馮·諾依曼。

馮·諾依曼(John von Neumann,1903年12月28日-1957年2月8日),原籍匈牙利,布達佩斯大學數學博士。世紀最重要的數學家之一,在現代計算機、博弈論、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等領域內的科學全才之一,被後人稱為「計算機之父」和「博弈論之父」。

1944~1945年間,馮·諾依曼形成了現今所用的將一組數學過程轉變為計算機指令語言的基本方法,當時的電子計算機(如ENIAC)缺少靈活性、普適性。馮·諾依曼關於機器中的固定的、普適線路系統,關於「流圖」概念,關於「代碼」概念為克服以上缺點作出了重大貢獻。

(1)最早期的電腦發明家擴展閱讀:

計算機發展歷史

1、第1代:電子管數字機(1946—1958年)

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的是真空電子管,主存儲器採用汞延遲線、陰極射線示波管靜電存儲器、磁鼓、磁芯;外存儲器採用的是磁帶。軟體方面採用的是機器語言、匯編語言。應用領域以軍事和科學計算為主。

特點是體積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一般為每秒數千次至數萬次)、價格昂貴,但為以後的計算機發展奠定了基礎。

2、第2代:晶體管數字機(1958—1964年)

硬體方面的操作系統、高級語言及其編譯程序應用領域以科學計算和事務處理為主,並開始進入工業控制領域。特點是體積縮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運算速度提高(一般為每秒數10萬次,可高達300萬次)、性能比第1代計算機有很大的提高。

3、第3代:集成電路數字機(1964—1970年)

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中、小規模集成電路(MSI、SSI),主存儲器仍採用磁芯。軟體方面出現了分時操作系統以及結構化、規模化程序設計方法。

特點是速度更快(一般為每秒數百萬次至數千萬次),而且可靠性有了顯著提高,價格進一步下降,產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標准化等。應用領域開始進入文字處理和圖形圖像處理領域。

4、第4代:大規模集成電路機(1970年至今)

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LSI和VLSI)。軟體方面出現了資料庫管理系統、網路管理系統和面向對象語言等。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處理器在美國矽谷誕生,開創了微型計算機的新時代。應用領域從科學計算、事務管理、過程式控制制逐步走向家庭。

⑵ 電腦是誰發明的

電腦的發明者是約翰·馮·諾依曼,其為研製電子數字計算機提供了基礎性的回方案,第一台計算機的誕答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是美國軍方為了解決計算大量軍用數據的難題,成立了由賓夕法尼亞大學莫奇利和埃克特領導的研究小組,開始研製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

其原籍是匈牙利人,作為20世紀最重要的數學家之一,在現代計算機、博弈論、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等領域內的科學全才之一,被後人稱為「計算機之父」和「博弈論之父」。

(2)最早期的電腦發明家擴展閱讀:

馮·諾依曼對人類的最大貢獻是對計算機科學、計算機技術、數值分析和經濟學中的博弈論的開拓性工作。

馮·諾依曼根據電子元件雙穩工作的特點,建議在電子計算機中採用二進制,也就是電子計算機的核心,他的報告提到了二進制的優點,並預言二進制的採用將大簡化機器的邏輯線路。計算機基本工作原理是存儲程序和程序控制,它也是由世界著名數學家馮·諾依曼提出的。

⑶ 世界上第一台電腦是誰發明的

美國人約翰·阿塔那索夫(Atanasoff)教授。

1、大多數書上說,美國籍匈牙利裔科學家馮·諾依曼(John Von Neumann , 1903-1957)是電子計算機的發明人,他歷來被譽為「電子計算機之父」。但是,馮·諾依曼本人卻不認為自己是「電子計算機之父」。美國物理學家、曾在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擔任過馮·諾依曼助手的弗蘭克爾在一封

信中這樣寫道:「許多人都推舉馮·諾依曼為『計算機之父』,然而我確信他本人從來不會促成這個錯誤。

2、第一台計算機的誕生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軍方為了解決計算大量軍用數據的難題,成立了由賓夕法尼亞大學莫奇利和埃克特領導的研究小組,開始研製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

經過三年緊張的工作,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終於在1946年2月14日問世了。它由17468個電子管、6萬個電阻器、1萬個電容器和6千個開關組成,重達30噸,佔地160平方米,耗電174千瓦,耗資45

萬美元。這台計算機每秒只能運行5千次加法運算,僅相當於一個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ENIAC即"埃尼阿克")。

3、在1973年以前,大多數美國計算機界人士認為,電子計算機發明人是賓夕法尼亞大學莫爾電氣工程學院的莫奇利(J. Mauchiy)和埃科特(P.Eckert),因為他們是第一台具有很大實用價值的電子

計算機ENIAC(埃尼阿克)的研製者。 現在國際計算機界公認的事實是: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的真正的發明人是美國的約翰·文森特·阿塔那索夫(John V. Atanasoff ,1903-1995)。他在國際計算機

界被稱為「電子計算機之父」

(3)最早期的電腦發明家擴展閱讀:

電子計算機之父:

在很長時間內,阿塔那索夫及其ABC機默默無聞,不為世人所知。究其原因大約有以下幾點。

1、是艾奧瓦地處美國中西部,當時還比較閉塞,艾奧瓦州立大學(當時還叫學院)也沒有什麼名氣,其研究工作不為世人所關注

2、是阿塔那索夫的研究工作沒有得到美國政府和軍方的資助,完全屬於「自擬課題」

3、是阿塔那索夫1942年9月應徵人伍,到海軍裝備實驗室工作(Naval Ordnance Laboratory),中止了在ABC上的工作,連機器後來也給學校拆掉了。

⑷ 計算機最早的發明者是誰

而第一部真正可以稱得上計算機的機器,則誕生於1946年的美國,毛琪利與愛克特發明的,名字叫做ENIAC。這部計算機使用真空管來處理訊號,所以體積龐大(占滿一個房間)、耗電量高(使用時全鎮的人都知道,因為家家戶戶的電燈都變暗了!),而且記憶容量又非常低(只有100多個字),但是,卻已經是人類科技的一大進展。而我們通常把這種使用真空管的計算機稱為第一代計算機。

⑸ 電腦發明家是誰

首先電腦只是口語的叫法
我們通常所謂的電腦是微型計算機
不要因為微就小看他 小型計算機一個省也難得有幾部 大型計算機就只有國家才有屈指可數的幾部了
微機的發明者應該是 馮·諾依曼博士 是他構想出現在的微機 然後經過後人的不懈努力才有的今天的結果 我們現在的微機都是按照 馮·諾依曼博士 提出的模型來製造的~!
http://www.sofalife.cn/Cyclopaedia/2/24/1176566.html

⑹ 電腦的發明者是誰

發明者約翰·馮·諾依曼。

計算機(computer)俗稱電腦,是一種用於高速計算的電子計算機器,可以進行數值計算,又可以進行邏輯計算,還具有存儲記憶功能。是能夠按照程序運行,自動、高速處理海量數據的現代化智能電子設備。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所組成,沒有安裝任何軟體的計算機稱為裸機。可分為超級計算機、工業控制計算機、網路計算機、個人計算機、嵌入式計算機五類,較先進的計算機有生物計算機、光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等。
計算機發明者約翰·馮·諾依曼。計算機是20世紀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發明之一,對人類的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並以強大的生命力飛速發展。它的應用領域從最初的軍事科研應用擴展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已形成了規模巨大的計算機產業,帶動了全球范圍的技術進步,由此引發了深刻的社會變革,計算機已遍及一般學校、企事業單位,進入尋常百姓家,成為信息社會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⑺ 世界上第一台計算機的發明者是誰

1930年,美國科學家范內瓦·布希造出世界上首台模擬電子計算機。1946年2月14日,由美國軍方定製的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And Calculator)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問世。

電子計算機的產生是在自動理論的發展、電子技術的日益成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緊迫的計算任務的背景下的綜合結果。1943年正是世界大戰緊張進行的一年。

美國阿伯丁炮擊場和賓夕法尼亞大學一起承擔了為美國陸軍計算炮擊表的任務。當時只有一台原始的模擬計算機和一百多名計算員用手工計算,結果當然很糟。

差不多在同一時候,賓夕法尼亞大學電工系的工程師埃克特和物理學家莫齊利提出了一篇用電子元件造計算機的報告,這份報告送到了當時負責計算炮擊表的領導人----數學家戈德斯坦中尉手裡。

戈德斯坦慧眼識珠,大力爭取了美國軍方支持埃克特和莫齊利的方案,1943年4月6號報告獲得批准,研製計算機的工作開始了。

(7)最早期的電腦發明家擴展閱讀

公認的人類歷史上第一台現代電子計算機是1946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的ENIAC。盡管它比前面提到的那些機器晚誕生了一段時間,但它擁有了今天計算機的主要結構和功能,是通用計算機,並且是第一台與通用圖靈機等效的計算機。

雖然在今天看來,ENIAC的計算能力恐怕連小小的計算器、智能手機都比不上,但當時稱得上是功能強大。ENIAC體積非常龐大,占滿好幾個房間,全身上下擁有一大堆纏繞的電線和真空管。

它的耗電量也非常驚人,工作的時候,全城的人都知道,因為家家戶戶的電燈都變暗了。最初ENIAC的程序設置需靠人工移動開關、連接電線來完成,改動一次程序要花一星期時間。

為了提高效率,工程師們設想將程序與數據都放在存儲器中。數學家馮·諾依曼將這個思想以數學語言系統闡述,提出了存儲程序計算機模型,後人稱之為馮·諾依曼機。

⑻ 歷史上第一台電腦是誰發明的他是哪國人

最早的電子計算機遠遠不同於如今強有力的台式機。它們的重量達到好幾噸,可是僅能存儲少量的數字和字母。這類首批計算機之一是約翰·莫奇利與約翰·埃克爾特領導的一群科學家在美國研製出來的。他們在1942年~1946年間建造了該計算機,並給它取名為「ENIAC」(即電子數值積分計)
ENIAC的極小存儲量意味著它很難使用。另外它還非常不可靠,因為它裝有約1.8萬個電子管。這些電子管很容易過熱,並且經常需要更換。但那是一個開端。ENIAC能在0.2毫秒內算出兩數之和,這意味著它1天能做的計算相當於人類一個數學家花1年時間所做的。
後來計算機的發展是從使它用起來更為方便著手的:存入了「程序」,或者說一系列告訴計算機做什麼的指令;尋找到了增加計算機存儲量的途徑;加上了諸如鍵盤這樣的器械,使所需數據的輸入更為容易。
也許計算機的突飛猛進是與晶體管在1947年發明出來分不開的。這項發明為電子管提供了較小的替代物,它是一種不會變熱的東西。
很快,計算機變得更小、更可靠。現代「信息時代」真正開始了!
另附:19世紀時,英國發明家查爾斯·巴貝奇曾得到洛夫萊斯伯爵夫人埃達(亦以埃達·奧古斯塔而出名)的協助,設計了一部巨大的機械「計算發動機」。它滿是控制桿和嵌齒輪。有些人把這部機器看作第一台計算機。

閱讀全文

與最早期的電腦發明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
2010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答案 瀏覽:259
3系馬年限量版價格 瀏覽:952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
產權年限到期後怎麼辦 瀏覽:83
銅川58同城轉讓 瀏覽:477
著作權使用許可範本 瀏覽:846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瀏覽:414
火石創造筆試題 瀏覽:545
河南醫院轉讓 瀏覽:798
工商局法制工作總結 瀏覽:359
貝倫斯發明 瀏覽:242
馬鞍山匯通大廈地址 瀏覽: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