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歐體書法是誰創的
歐體書法是(歐陽詢)創的。
歐陽詢(557年一641年),字信本,漢族,唐朝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唐朝著名書法家,官員,楷書四大家之一,南梁征南大將軍歐陽頠之孫,南陳左衛將軍歐陽紇之子,南朝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年)出生於衡州(今湖南衡陽),祖籍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
歐陽詢與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並稱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歐陽通亦通善書法,故其又稱「大歐」。
B. 歐體創作作品
歐體創作作品
每秉筆必在圓正,氣力縱橫重輕,凝思靜慮。當審字勢,四面停均,八邊俱備;長短合度,粗細折中;心眼准程,疏密被正。最不可忙,忙則失勢;次不可緩,緩則骨痴;又不可瘦,瘦當枯形,復不可肥,肥即質濁。細詳緩臨,自然備體,此是最要妙處。貞觀六年七月十二日,詢書付善奴授訣。
丶[點]如高峰之墜石。 L[豎彎鉤]似長空之初月。 一[橫]若千里之陣雲。 丨[豎]如萬歲之枯藤。 [斜鉤]勁松倒折,落掛石崖。 [橫折鉤]如萬鈞之弩發。 丿[撇]利劍截斷犀象之角牙。 \[捺]一被常三過筆。
歐體是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創作的一種楷書字體,其特點是方圓兼施,以方為主,點畫勁挺,筆力凝聚。既欹側險峻,又嚴謹工整。欹側中保持穩健,緊湊中不失疏朗。歐陽詢的書法最初仿效王羲之,但不囿於一家:據說有一次歐陽詢騎馬外出,偶然在道旁看到晉代書法名家索靖所寫的石碑。他騎在馬上仔細觀看了一陣才離開,但剛走幾步又忍不住再返回下馬觀賞,贊嘆多次,而不願離去,便乾脆鋪上氈子坐下反復揣摩,最後竟在碑旁一連坐卧了3天才離去。歐陽詢篤好書法達到痴迷的程度,由於勤學苦練,故能獨辟蹊徑自成一家。
歐陽詢(557一641年),字信本,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之一。隋時官太常博士,唐時封為太子率更令,也稱「歐陽率更」。與同代另三位(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並稱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歐陽通亦通善書法,故其又稱「大歐」。歐陽詢楷書法度之嚴謹,筆力之險峻,世無所匹,被稱之為唐人楷書第一。他與虞世南俱以書法馳名初唐,並稱「歐虞」,後人以其書於平正中見險絕,最便初學,號為「歐體」。
C. 歐體,顏體,柳體的創始人是誰
1、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
2、歐陽詢(557-641)統一了楷書風格,顏真卿(709-785)開創雄渾的顏體字,柳公權創立柳體字則以骨力取勝。
3、書法是中華民族最具特色的藝術形式,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四千年來,產生了無數傑出的書法家和珍貴的書法藝術作品.這些書法家在作品上形成了不同的風格,並且被後世推崇和繼承,對中國書法藝術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在字體大的分類上存在楷體、行書、草書等主要類型.因為楷體字易於辨認,通用性強,所以在使用中較多出現.楷書經鍾繇首創,二王發展,魏碑創新,到了唐代,把魏晉時期風格截然不同的南北風格的楷體統一起來.這種統一工作在被譽為初唐四大家的歐陽詢(557-641)、虞世南(558-638)、褚遂良(596-658)、薛稷(649-713)那裡得以完成,真正的楷書直到唐代才最終成熟.主要的楷體有:歐體、顏體、柳體、魏碑體等.顏真卿(709-785)開創顏體字.顏楷用筆藏頭護尾,線條骨肉豐腴,結子端莊雄麗,篇章朴茂充實,把楷書之美推向了極致.其總體風格是森嚴大度,雄渾剛健,堂堂正正,氣勢磅礴.柳公權(778-865)的楷書形成了另一種風格.與顏真卿齊名,俗稱「顏筋柳骨」,說明柳公權以骨力取勝.柳公權的楷書工整規范,深得帝王喜愛。
4、在社會上影響很大.現在漢字的形體結構基本脫胎於柳體、魏碑體,在魏晉南北朝的北方地區流行,這一時期保存下來的書法作品,主要在一大批的石碑上,並以北魏最多,所以就把這種書體稱為「魏碑體」。魏碑體多用方筆,結體橫肩,內圓外方,給人以粗獷豪放之感。
D. 歐陽詢是怎麼創造的新式書體
歐陽詢,字信本,潭州臨湘人。他在唐太宗時,為太子率更令、弘文館學士,封渤海男。他是古代十大書法名家之一。
歐陽詢從小就聰慧絕倫,讀書能數行俱下,博覽經史,尤精三史。他最早學習東晉書法大家「書聖」王羲之及北齊著名書法家劉珉的書法。
《仲尼夢奠帖》共78字,無款印。此帖書法筆力蒼勁古茂,曾入南宋內府收藏,鈐有南宋「御府法書」朱文印記兩方,「紹」、「興」朱文連珠印記。
後經南宋賈似道,元郭天錫,明項元汴,清高士奇等名士以及清內府等遞藏。
元代書法家郭天錫曾說:此本勁瞼刻厲,森森然若武庫之戈戟,向背轉摺,渾得「二王」風氣,世之歐行書第一書。
到了後來,歐陽詢開始逐漸嘗試著改變他書法的字體,變得筆力險勁,自成面目,終於自成一家,人們稱這種字體為「歐體」。
歐陽詢練字曾經因為學習篆隸書而從中學習到了筆法的應用技巧,臨晉帖得到了書法之神韻所在,臨摹隋碑最終得到了書法的靈魂。歐陽詢經過長時間地總結和創新,在前人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他獨創的以筆力遒勁、結構險峻的「圓暢方挺」為特點的新式書體。他把兩晉和南北朝以來興起、演變的楷、行、草書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
歐體的出現稱為當時書法的一絕,歐陽詢與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並稱為「初唐四大書法家」。人們只要得到歐陽詢所書的尺牘文字,都會以為楷范,進行臨摹,所以他的書法,對後世影響很大。
E. 楷書是誰創造
楷書不是某一個人創造的,是在長時間的使用中逐漸演變而成的。楷書是由隸書演變而來,從南北朝時期楷書開始出現,在唐朝時期演變成熟。
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由隸書逐漸演變而來,更趨簡化,橫平豎直。《辭海》解釋說它「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這種漢字字體端正,就是現代通行的漢字手寫正體字。
(5)歐體創造擴展閱讀:
楷體書法最為著名的四大家是:
1、唐歐陽詢(歐體)
書學在唐代為鼎盛時期,凡及楷書,言必稱虞、歐、褚、顏。顏真卿即是其中最富革新精神的大書法家。
2、唐顏真卿(顏體)
顏真卿的楷書,反映出一種盛世風貌,氣宇軒昂;而他的行草,使宋代米芾也心儀斯書,原因是那些書帖往往是在極度悲憤的心境中走筆疾書的,讀者可從本文中領略個中滋味。情溶於藝,藝才生魂,歷史上大凡優秀的藝術,均不違背此一準則。
3、唐柳公權(柳體)
柳公權初學王羲之並精研歐陽詢、顏真卿筆法,然後自成一家。所寫楷書,體勢勁媚,骨力道健。較之顏體,柳字則稍清瘦,故有「顏筋柳骨」之稱。
4、元趙孟頫(趙體)
趙氏書法早歲學「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趙構)書,中年學「鍾繇及羲獻諸家」,晚年師法李北海。此外,他還臨撫過元魏的定鼎碑及唐虞世南、褚遂良等人,集前代諸家之大成。
F. 歐體的書法發展歷史
歐體始祖歐陽詢
G. 「歐體」(書法)的創始人是誰
歐體」(書法)的創始人是(歐陽詢)。
歐體始祖歐陽詢生於南朝陳武帝永定元年(557),卒於唐太宗貞觀十五年(641),字信本,潭州臨湘人(今湖南)。以楷書和行書著稱。為書法史上第一大楷書家,其字體被稱為"歐體",與顏(真卿)體,柳(公權)體,趙(孟頫)體並駕齊驅。
歐體是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創作的一種楷書字體,其特點是方圓兼施,以方為主,點畫勁挺,筆力凝聚。既欹側險峻,又嚴謹工整。欹側中保持穩健,緊湊中不失疏朗。
H. 從軍行王昌齡歐體創作
《從軍行七首》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組詩作品。第一首詩刻畫了邊疆戍卒懷鄉思親的情景;第二首詩描寫征戍者在軍中聽樂觀舞所引起的邊愁;第三首詩描寫古戰場的荒涼景象,寫將軍上表請求歸葬戰死將士骸骨,表現將帥對士卒的愛護之情;第四首詩表現戰士們為保衛祖國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第五首詩描寫奔赴前線的戍邊將士聽到前方部隊首戰告捷的消息時的欣喜心情,反映了唐軍強大的戰鬥力;第六首詩描寫將軍欲奔赴邊關殺敵立功的急切心情;第七首詩主要描寫山巒疊嶂、烽火遍布的邊塞景觀。全組詩意境蒼涼,慷慨激昂,充分顯示出盛唐氣象。
從軍行七首⑴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秋⑵。
更吹羌笛關山月⑶,無那金閨萬里愁⑷。
【其二】
琵琶起舞換新聲⑸,總是關山舊別情⑹。
撩亂邊愁聽不盡⑺,高高秋月照長城。
【其三】
關城榆葉早疏黃⑻,日暮雲沙古戰場⑼。
表請回軍掩塵骨⑽,莫教兵士哭龍荒⑾。
【其四】
青海長雲暗雪山⑿,孤城遙望玉門關⒀。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⒁。
【其五】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洮(tao)河北⒂,已報生擒吐谷(yu)渾⒃。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⒄,碎葉城西秋月團。
明敕星馳封寶劍⒅,辭君一夜取樓蘭。
【其七】
玉門山嶂幾千重⒆,山北山南總是烽⒇。
人依遠戍須看火,馬踏深山不見蹤。
注釋
⑴從軍行:樂府舊題,屬相和歌辭平調曲,多是反映軍旅辛苦生活的。
⑵羌笛:羌族竹製樂器。關山月:樂府曲名,屬橫吹曲。多為傷離別之辭。
⑶獨上:一作「獨坐」。
⑷無那:無奈,指無法消除思親之愁。一作「誰解」。
⑸新聲:新的歌曲。
⑹關山:邊塞。舊別:一作「離別」。
⑺撩亂:心裡煩亂。邊愁:久住邊疆的愁苦。聽不盡:一作「彈不盡」。
⑻關城:指邊關的守城。
⑼雲沙:像雲一樣的風沙。
⑽表:上表,上書。掩塵骨:指屍骨安葬。掩,埋。
⑾龍荒:荒原。
⑿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唐朝大將哥舒翰築城於此,置神威軍戍守。長雲:層層濃雲。雪山:即祁連山,山巔終年積雪,故雲。
⒀孤城:即玉門關。玉門關:漢置邊關名,在今甘肅敦煌西。一作「雁門關」。
⒁破:一作「斬」。樓蘭:漢時西域國名,即鄯善國,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鄯善縣東南一帶。西漢時樓蘭國王與匈奴勾通,屢次殺害漢朝通西域的使臣。此處泛指唐西北地區常常侵擾邊境的少數民族政權。終不還:一作「竟不還」。
⒂前軍:指唐軍的先頭部隊。洮河:河名,源出甘肅臨洮西北的西傾山,最後流入黃河。
⒃吐谷渾:中國古代少數民族名稱,晉時鮮卑慕容氏的後裔。據《新唐書·西域傳》記載:「吐谷渾居甘松山之陽,洮水之西,南抵白蘭,地數千里。」唐高宗時吐谷渾曾經被唐朝與吐蕃的聯軍所擊敗。
⒄胡瓶:唐代西域地區製作的一種工藝品,可用來儲水。
⒅敕:專指皇帝的詔書。星馳:像流星一樣迅疾賓士,也可解釋為星夜賓士。
⒆嶂:指直立像屏障一樣的山峰。
⒇烽:指烽火台。
I. 歐陽修創造的詞是什麼體
歐陽修創造的詞是什麼體?
不是歐陽修,是歐陽詢。
歐陽詢與虞世南俱以書法馳名初唐,並稱「歐虞」,後人以其書於平正中見險絕,最便於初學者,號為「歐體」。
J. 歐陽詢創造的書法八決分別是什麼
其「八訣」為:
(點)如高峰墜石;
(橫戈)如長空之新月;
(橫)如千里之陣雲;
(豎)如萬歲之枯藤;
(豎戈)如勁松倒折,落掛石崖;
(折)如萬鈞之弩發;
(撇)如利劍斷犀象之角牙;
(捺)一波常三過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