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在美術課上培養學生創造力
小學美術學習興趣學習空間美術教學是對學生實施美譽熏陶的一門學科,通過教學的實踐,培養學生的美術學習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提升審美品味等。隨著時代的發展,素質教育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被戰斗在教學前沿的教師真正落實到了實際行動上,如何在新課程理論的指導下,挖掘出學生的閃光點與藝術潛力,使美術課堂教學要面對的一個實際性問題。以課堂教學方式的改革為突破口,形成自由開放的教學模式,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切口。
一、和諧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親其師,信其道」,在學生眼裡,教師的愛最有吸引力,無論什麼學校層次的學生,在內心深處都希望得到教師的關注,希望自己在教師心理的地位要高於其他同學。因此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之中,一定要注意營造師生相處的和諧氛圍,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基礎之上進行教學活動,效果會事半功倍。
1.塑造人格魅力
學生的學習是帶有感情色彩的,他們因為喜歡一個老師才會喜歡這門課程。美術教師在教學中首先要贏得學生的好感,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學生喜歡自己,那麼教學效果才會提高。對於學生來說,教師的一個溫暖眼神、一個安慰的手勢,一句鼓勵的話語甚至一個溫柔的動作都能夠在學生的心理掀起漣漪,激發學生的情感變化。所以教師在平時一定要注意自身人格魅力的養成,在著裝方面,力求整潔大方,言談舉止要文明優雅,教師的外邊和言談要有新引力,學生才會尊敬和親近你,才會喜歡和教師進行交流。
2.關心愛護學生
以往的教師總是高高在上,注重自己在學生當中的權威性。而新課程的理念讓我們明白教師要蹲下身子,走入學生的心裡,和學生做朋友,才會縮短師生之間的心裡差距,順利地進行教學活動。所以,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雖然美術課時不多,但是教師一定要在最短的時間之內記住學生的名字,表現自己對學生的尊重,同時教師還要經常置身於學生之間,接近學生,關心學生,和他們一起玩,幫助學生解決生活和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學生自然會樂於親近教師,有了這樣的情感基礎,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影響和作用就會更深。
二、開放課堂,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法國作家雨果說:「想像就是深度。沒有一種精神機能比想像更能自我深化,更能深入對象,這是偉大的潛水者。科學到了最後階段,便遇上了想像。」想像力是創造力的基礎,在任何一門基礎學科的教學中,都要把挖掘學生的想像力作為教學的主要目的之一,藝術學科更是如此,因此,在美術課堂上進行開放式教學,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尤為重要。
1.開放式提問,激發學生想像力
在美術教學中,學生細致的觀察和豐富的直觀感受相當重要。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首先鼓勵他們積累生活中的實際素材,為培養他們的想像力做基礎;同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設計問題的時候,以促進學生聯想、發展學生的路基思維和想像力為原則,因為人類能夠學到的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是無限的,想像力推動著人類的發展,因此,在課堂中訓練學生把邏輯思維和藝術思維結合起來,才能鍛煉學生健全的思維方式。比方說對於北方的學生來講,大多數沒有見過杭州西湖的美景,於是教師讓學生憑借自己的想像描繪一下自己心目當中的西湖,在學生的作品有了雛形之後,我在通過放幻燈片的形式讓同學們觀察西湖的特點,並鼓勵形式:「大家看西湖的最大特點是什麼,你能畫出她秀麗的湖光山色嗎?」在教師的激發下,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畫出了屬於自己的具有個性特色的西湖。
2.開放式教學,培養學生創造力
在小學階段,形式的思維方式以形象思維為主所以教學中學生創造力培養要以激發形式的形象思維為出發點。在教學中,採用生動、形象的掛圖教學時培養形式形象思維的重要手段,利用掛圖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出具有個性色彩的美麗圖畫。同時,富有趣味的故事也能夠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通過生動的故事情節,激發學生對故事中主人公的形象的想像,然後用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通過故事的形式讓學生感受到生動的形象,不僅具有濃厚的趣味性,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只有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才能激發學生的一切潛在能力,才能使學生獲得個性化的發展,使學生在追尋藝術的道路上綻放自己的出色才華!
Ⅱ 美術學科中怎樣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與想像力
小學美術學習興趣學習空間美術教學是對學生實施美譽熏陶的一門學科,通過教學的實踐,培養學生的美術學習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提升審美品味等。隨著時代的發展,素質教育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被戰斗在教學前沿的教師真正落實到了實際行動上,如何在新課程理論的指導下,挖掘出學生的閃光點與藝術潛力,使美術課堂教學要面對的一個實際性問題。以課堂教學方式的改革為突破口,形成自由開放的教學模式,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切口。
一、和諧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親其師,信其道」,在學生眼裡,教師的愛最有吸引力,無論什麼學校層次的學生,在內心深處都希望得到教師的關注,希望自己在教師心理的地位要高於其他同學。因此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之中,一定要注意營造師生相處的和諧氛圍,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基礎之上進行教學活動,效果會事半功倍。
1.塑造人格魅力
學生的學習是帶有感情色彩的,他們因為喜歡一個老師才會喜歡這門課程。美術教師在教學中首先要贏得學生的好感,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學生喜歡自己,那麼教學效果才會提高。對於學生來說,教師的一個溫暖眼神、一個安慰的手勢,一句鼓勵的話語甚至一個溫柔的動作都能夠在學生的心理掀起漣漪,激發學生的情感變化。所以教師在平時一定要注意自身人格魅力的養成,在著裝方面,力求整潔大方,言談舉止要文明優雅,教師的外邊和言談要有新引力,學生才會尊敬和親近你,才會喜歡和教師進行交流。
2.關心愛護學生
以往的教師總是高高在上,注重自己在學生當中的權威性。而新課程的理念讓我們明白教師要蹲下身子,走入學生的心裡,和學生做朋友,才會縮短師生之間的心裡差距,順利地進行教學活動。所以,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雖然美術課時不多,但是教師一定要在最短的時間之內記住學生的名字,表現自己對學生的尊重,同時教師還要經常置身於學生之間,接近學生,關心學生,和他們一起玩,幫助學生解決生活和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學生自然會樂於親近教師,有了這樣的情感基礎,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影響和作用就會更深。
二、開放課堂,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法國作家雨果說:「想像就是深度。沒有一種精神機能比想像更能自我深化,更能深入對象,這是偉大的潛水者。科學到了最後階段,便遇上了想像。」想像力是創造力的基礎,在任何一門基礎學科的教學中,都要把挖掘學生的想像力作為教學的主要目的之一,藝術學科更是如此,因此,在美術課堂上進行開放式教學,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尤為重要。
1.開放式提問,激發學生想像力
在美術教學中,學生細致的觀察和豐富的直觀感受相當重要。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首先鼓勵他們積累生活中的實際素材,為培養他們的想像力做基礎;同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設計問題的時候,以促進學生聯想、發展學生的路基思維和想像力為原則,因為人類能夠學到的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是無限的,想像力推動著人類的發展,因此,在課堂中訓練學生把邏輯思維和藝術思維結合起來,才能鍛煉學生健全的思維方式。比方說對於北方的學生來講,大多數沒有見過杭州西湖的美景,於是教師讓學生憑借自己的想像描繪一下自己心目當中的西湖,在學生的作品有了雛形之後,我在通過放幻燈片的形式讓同學們觀察西湖的特點,並鼓勵形式:「大家看西湖的最大特點是什麼,你能畫出她秀麗的湖光山色嗎?」在教師的激發下,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畫出了屬於自己的具有個性特色的西湖。
2.開放式教學,培養學生創造力
在小學階段,形式的思維方式以形象思維為主所以教學中學生創造力培養要以激發形式的形象思維為出發點。在教學中,採用生動、形象的掛圖教學時培養形式形象思維的重要手段,利用掛圖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出具有個性色彩的美麗圖畫。同時,富有趣味的故事也能夠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通過生動的故事情節,激發學生對故事中主人公的形象的想像,然後用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通過故事的形式讓學生感受到生動的形象,不僅具有濃厚的趣味性,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只有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才能激發學生的一切潛在能力,才能使學生獲得個性化的發展,使學生在追尋藝術的道路上綻放自己的出色才華!
Ⅲ 在美術教育中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有什麼研究意義
一、問題的提出 (一) 本研究是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只有具有創造能力的人才符合21世紀對人才素質的要求。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要從娃娃抓起,孩子熱愛繪畫,通過美術活動開起孩子想像的大門,是一種很好的方法。作為幼教工作者,我們應該給孩子一片繪畫的天空,讓他們在想像的世界裡自由馳騁。 (二) 本課題研究是適應《新綱要》的實施素質理念的需求。 《幼兒園教育綱要》中明確指出把培養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作為幼兒園美術教育的主要任務和認知目標之一。素質教育要求改變灌輸方式做法,允許幼兒在活動中表現自己想法,允許他們大膽的把想法表現在畫面上,有創新精神。 (三)是適應幼兒身心發展特點: 在孩子的世界裡,一切都是有生命的,有感情的,這就是他們與生俱來的想像能力。兒童想像畫是孩子最喜歡的繪畫形式。也是想像與創造力的最佳表現方式。在他們的繪畫世界裡,蘋果會做夢,書包會旅行,有浪漫的色彩,荒誕的內容,孩子們的思想奇妙而微妙得組合在一起,正是因為兒童想像畫的天真,率直,使矛盾與沖突單一化,整體化,想像畫獨具魅力的形體和艷麗的色綵帶給我們的視覺沖擊,這正是兒童想像畫它獨特的地方,也是孩子這個年齡段所特有的。兒童時期是想像最豐富的時期。他們常常憑借自己的想像把許多不相關的事物組織在一起,也不考慮時空關系和合理性,畫出奇妙、怪誕的作品,往往具有構思大膽奇異、形象生動有趣、構圖活潑等特點,想像畫創作教學是培養學生獨創精神和能力的重要手段。 參照以上《新綱要》內容和素質教育的理念,應時代發展的要求、以及幼兒的年齡發張特點,深思我園組內美術教育的問題。所以我們大班年級組確定了"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即《想像畫》"為本次的教研課題,培養幼兒初步的美術興趣,發展幼兒形象思維,大膽想像,勇於創新的能力。 二、課題的界定與基本依據。 幼兒想像畫是指幼兒在已知經驗的基礎上,通過想像活動,將頭腦中的原始材料重新加工、改造、組合,產生新的形象,新的構思和新穎題材的圖畫。兒童想像作為一種心理過程,它的發展與兒童心理發展的總趨勢是一致的。兒童的想像,受整個認知水平的影響是一個從直覺行動到具體形象進而到抽象邏輯的發展過程。大班幼兒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和繪畫基礎,但思維還沒什麼定勢,最不受外界影響和束縛,往往會出現異想天開的現象,這點正是最寶貴、最難得的。 三、找出問題的困惑: 在平時的《想像畫》教學活動中,我們經常會碰到這樣尷尬的局面:幼兒作品反應千篇一律,缺乏創造性和繪畫個性,介紹自己作品時也說不出繪畫思路,和想表達的內容,完全達不到想像畫的課堂教學要求。歸根結底就是孩子的興趣沒被調動,創作慾望不強,因而創造性思維沒有得到開發,像無頭蒼蠅在畫面上亂撞,效果當然很不理想了。其實,兒童是很有創造天賦的,在他們的頭腦中沒有太多的條條框框,太多的定勢。孩子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好奇,有著他們自由的,無拘無束的,大膽離奇的想像,他們不會像我們成年人一樣以常規的思維方式想問題,看待事物。在孩子們的畫中流露出的使他們對生活觀察感受後內心的奇妙想法。在學校教育中,要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的學生關鍵就在於教師對孩子創造性思維的導向。這就要求教師要有創新意識,隨時隨處都可以創新,讓創新觀念在孩子心中漸漸潤化。 兒童自己去探索、去發現,自己所求來的知識才是真知識,他自己所發現的世界才是真世界。」因此:我們不能再簡單的將幼兒美術教育簡單的理解為: 1、教孩子學畫畫:「由不會畫到會畫、由畫不像到畫得像。」 2、教條思想:「抄襲兒童畫教材形象,以簡筆畫為甚,造型刻板、表現平淡,忽略了個性表現,缺少真情實感及想像。」 3、機會思想:「你畫我也畫」,為「得獎」而畫、為成為「星星」而畫,那裡熱鬧那裡畫。」 4、照搬思想:「照抄生活現象,感受、體驗缺少升華、提高,表現往往刻板單薄、缺少想像和藝術誇張手段的運用,就事論事、味同嚼蠟,缺少創意。」 5、改良思想:「忽視生活感受、從里核到表皮通通拿來,先找命題、再找資料,生搬硬套、霸蠻組合。」 結果培養出的都是一些技能型、模仿型、重復型的小大人,一味地模仿成人的畫或生搬硬套,缺乏創造性,遮掩了想像力,孩子畫得很累,美術活動成了一種照抄的課程,喪失了童趣,喪失了歡樂。心理學研究表明,幼兒往往是通過看、摸、聽、嗅等一些初級認識手段來了解事物,了解世界的。黑格爾在他的《美學》中指出:「最傑出的藝術本身就是想像。」所以在美術教學活動中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是一件意義重大的工作。 四、研究目標: 想像則以平日的生活積累和形象積累為基礎,經過想像,畫出沒有見過而又合乎規律的形象既可以有適當的誇張,也可以有大膽的幻想。從想像畫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發揮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激發他們感受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情感。 五、實踐中的指導(解決問題) 為了從小更好地培養幼兒想像、聯想、創新、求異的能力和多角度思維的意識,我們大班年級組,對《幼兒想像畫》教學進行初步的研究、探索來激發幼兒想像的翅膀。 (一) 在日常生活中逐漸豐富幼兒的內在儲存。 因為儲存的圖示越多,幼兒可想像的內容越豐富。因此,我們經常通過組織聽故事、看動畫片、欣賞各種動物的圖片、卡通圖案、組織外出參觀、散步等,不斷積累幼兒的內在儲存,提高他們觀察美、發現美、表現美的能力。如:幼兒在看過「建築藝術」圖片展後畫出了各種《有趣的房子》;看了動畫片《貓和老鼠》後畫出了《小老鼠的故事》等。這些畫線條簡單,但有各種動態和情節,幼兒的想像得到了充分地表現。 (二) 建立新方法 l、線 齊白石說過:「學我者生,似我者死」尖銳地指出了模仿繪畫的害處,有個性的線畫出風格迥異的作品。以往教學方式提倡幼兒畫直線來表示物體,越直越美,孩子們的創造意識被控制,同時也出現了許多問題。因此,在孩子創作中,教師要以線作為創作訓練的重點,一個事物不要給予框死,應用以誇張、變化、添加、裝飾等方法來處理,讓幼兒創作出一個個新穎的形象。因此,在孩子創作中,教師要以線作為創作訓練的重點,一個事物不要給予框死,應用以誇張、變化、添加、裝飾等方法來處理,讓幼兒創作出一個個新穎的形象。提倡幼兒用賦有質感的線條來刻畫所描繪的事物。一位老師在繪畫活動《未來的房子》中,孩子們喜歡用直線畫長方形樓房。然而,同年級的另外一位老師則鼓勵幼兒用另外的線條來,繪畫更多形狀的樓房。這樣,幼兒的創造意識被激活了於是:「蘑菇房、兩用房、樹屋、空中房等等」在幼兒的筆下誕生了。 2、形 在幼兒非常喜愛的美術活動中,他們具有純真的想像和豐富的創造力。如今,幼兒觀察物體最大的特點就是把它誇張、變形。這是孩子們特有的感覺,為他們的創造想像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孩子什麼都急於去嘗試,非常願意表現,沒有束手束腳的顧慮,所以很多幼兒不會去考慮物體比例的正確與否,只會通過自己的創造想像把眼前所見的物體進行誇張、變化出來。如畫《快樂的小丑》幼兒會把手、腳都畫得很長、很細,身體很小、頭很大、衣服、五官畫得很誇張等等。因此,我們教師要根據幼兒自由大膽的特點,讓他們運用誇張的造型變化,進行想像畫創作。通過教師提問,鼓勵,幼兒展開了豐富的想像,並畫出了誇張、與眾不同的物象。因此,在繪畫活動中教師應多提問、多肯定幼兒,引
Ⅳ 怎樣利用美術課堂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力
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教學標准)的《美術教學標准》中明確指出:「通過美術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形象記憶能力、想像能力和創造能力。」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是四種能力之一。只有想像力提高了,學生的創作靈感就會不斷增加,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我們很可能把這些科學的想像變成現實,為祖國多培養一些創新性的人才。因此要從兒童的身心特點出發、從親近生活,激發創作慾望,擴展思維空間,正確評價,注重過程,給孩子想像的藝術空間。那麼,如何提高學生的想像力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增加情感教育,啟發學生的想像力。 新《課標》提出,「加強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關聯,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像力和創造力,提高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增強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及責任感,發展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望與能力。」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既有性格各異的人物,美麗詩意的風景,又有活潑可愛的動物。但是只有人物才有典型的情感傾向和個性特點。我們可以通過變化多端的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判斷人物的特點。這一點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把這些不同的表情和動作移植到動物和植物上。在進行《太空里的植物》這一課時,我先讓同學們搜集一些網路全書知識,比如豬籠草會吃掉小昆蟲,含羞草遇到觸摸會收縮葉片等。然後讓學生回答到了神奇的太空,植物又會怎樣呢?學生就可以根據教師先前讓他們看得圖片想到會唱歌的樹,會笑的花朵,形狀像章魚一樣的大樹,樹里的汁液可以擠來做飲料等。植物有了像人類一樣的情感,學生帶著這些美好的情緒進行創作,美術課變得既生動又富有變化。二、注重發散思維的訓練,拓展學生的想像力。 世界萬物是聯系在一起的,如果概括為幾何特徵,有圓形,長方形,菱形等。有了形狀上的區別,物象的外在才得以區分。發散思維指從事物的一方面聯想到多種方面,教師對學生進行發散思維的訓練有利於提高他們的專業推理能力,頭腦的靈活性得到極大程度的提高。通過綜合學習和探究學習,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探究與發現,找到不同知識之間的關聯,發展綜合實踐能力,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三、運用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教師應引導學生多方面感受、全身心去體會、充分調動視覺、聽覺、觸覺以豐富自己的想像力。在美術活動中,我經常採用美術活動與多種領域活動相結合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情緒體驗,讓學生聽音作畫,把繪畫與音樂、散文、故事、詩歌相結合,調動學生的聽覺,根據聽到的引起聯想和想像,啟動孩子想像的翅膀。四、實踐活動為提高想像力創造素材。 教師鼓勵學生多參加課外的實踐活動,比如參觀美術館,學習陶藝手工課、家務勞動、體育鍛煉、文藝演出、旅遊等。讓學生從各類途徑中獲得豐富的形象認識,積累繪畫素材,從而豐富想像力,為創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只有眼界拓展了,想像力才不斷得到發展。
五、積極地評價方式促進學生自由的發展想像力。 小學生特殊的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非常注重教師對他們的評價。首先我覺得該鼓勵他們作品的獨特之處,比如顏色漂亮在用色鮮艷,對比明顯。或者構圖飽滿大氣、筆觸生動有感染力等。我們先從學生的角度欣賞這幅作品,贊揚其中的細節,不必追求畫面的完美,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先讓學生自己解說他的獨特的想法,然後學生對他的畫進行點評,這當然需要鍛煉學生品評欣賞作品的能力,最後教師加以點評補充。這樣學生之間,師生之間評說的反式促進了課堂的活躍的氣氛和學生對別人的畫的理解。我們還要為孩子提供展示作品的空間,引導學生相互交流,相互欣賞,相互評價,相互激勵,共同提高,從而使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 在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指導下,通過自己不斷的實踐,學生探索新知識的願望加強了,表現時更大膽了、更積極了、更主動了,學生的想像力、創新能力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而且還有許多學生在課下利用業余時間進行藝術表現,使美術教育得到進一步延伸。我們只有在懂得尊重兒童的個性發展,充分了解兒童的成長特徵的基礎上,伴隨著新的課改之風,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才能使小學美術教育有更快的發展,更大的提高。
Ⅳ 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1.教師示範,激趣嘗試
為了激起學生對創作的興趣,教師還運用潑墨和吹墨兩種繪畫方法激發學生的創造慾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潑墨顧名思義就是將墨潑在紙上作畫。起初學生掌握不好,墨潑在紙上學生還來不及晃動,墨已經在紙中央形成了一個大餅,黑乎乎的一團。「老師這是什麼呀?」「你慢慢想想,如果在這添上幾筆會像什麼呢?」在一來一去的兩個問號中,學生得到了啟示。寥寥幾筆,一隻毛茸茸的小雞誕生了。吹墨就是把墨或顏料沾一些在紙上用嘴吹來代替畫筆作畫,一般線條都是用吸管來吹墨珠。不僅非常簡單易學,而且作畫過程也趣味盎然,與此同時,畫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創意喜好等即興地作畫。孩子們在老師的講解中也慢慢地創作了起來。從幾點墨——散開——構圖——添加,每個孩子都沉浸在創作之中。充滿趣味性的教學形式,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慾望。
2.現場表演,生動出題
寬松、愉快的教學氛圍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求知慾,激發學生的創造慾望。現場表演就能製造這樣的教學氛圍。如《人的面部表情》一課,教師帶來酸、甜、苦、辣、咸五種味道的水,請同學到講台上分別品嘗,要求嘗後做出誇張的表情,老師讓同學們注意觀察,然後畫出來。同學們在輕松、歡樂的氣氛中完成了任務,畫的神態各異,生動有趣。
3.范畫展示,鼓勵超越
小學生好勝心強,有較強的表現欲。因此,教師不妨利用這種心理特點,激發學生的創作慾望。比如,上課一開始,教師向同學們展示一張兒童畫,並大加誇贊,然後鼓勵同學們:看誰比這幅畫畫得更好。學生不甘示弱,就會竭盡所能努力去畫。
二、名畫賞析,範例引領,教會學生觀察
美術作品賞析是美術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引導學生對作品的認識與欣賞,領悟作品的深厚內涵,同時也是培養學生觀察力的有效途徑。名畫凝聚著畫家多年的心血,是畫家對繪畫藝術的認識與理解,也是精於觀察的結晶。更為重要的是我們當下正處於一個「視覺時代」,視覺素養的缺失會影響學生未來發展。因此在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觀察力,以及善於搜集、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就變得尤為重要。
三、精心設計,浮想聯翩,培養學生想像力
「興趣是求知的源泉, 學習的內動力。」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學習、掌握知識和技能的重要條件。因此,在教學中要選擇有利於觸動學生好奇心,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應力求構思新穎、趣味性強,利於培養和保護學生學習興趣和信心,運用科學合理有趣味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讓他們大膽想像,激發起對美好事物的表現慾望和創作沖動。
四、課外活動,豐富多彩,提供創造廣闊天地
除了課堂教學,豐富多彩、形式各異的美術課外活動也是美術教育的重要手段。實踐證明,開展這些活動會在激發學生的藝術創造力上發揮積極的作用。
1.組織「未來小畫家小組」.將喜歡美術又比較擅長的學生組織在一起,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自由創作,美術教師給以指導,參加繪畫比賽獲得大獎。
2.建立「小美工坊」。裡面除了學校提供的美工材料外,主要是由學生搜集來的可作美工的材料,而且多是廢舊物品,象廢紙、碎布、塑料瓶、牛奶盒、沙子、石子、樹葉等,對美工製作有興趣的同學課外時間可以到這里來,製作自己喜歡的美術作品。
3.組織學生自製故事繪本。組織學生自製繪本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又一途徑。這樣,不僅會提高繪畫水平,而且會有效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五、結語
美術教育是不可缺少的,美術教育應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也是不容忽視的。因此,我們應重新認識美術教育的功能,全面貫徹美術課程的目標,特別是對美術教育培養學生創造力的作用給予充分的評價。我們的這些策略也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完善。我們堅信,只要堅持改革,堅持創新,在美術教育中學生創造力的發展將會結出豐碩的成果。
Ⅵ 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造力
一、問題的提出
(一) 本研究是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只有具有創造能力的人才符合21世紀對人才素質的要求。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要從娃娃抓起,孩子熱愛繪畫,通過美術活動開起孩子想像的大門,是一種很好的方法。作為幼教工作者,我們應該給孩子一片繪畫的天空,讓他們在想像的世界裡自由馳騁。
(二) 本課題研究是適應《新綱要》的實施素質理念的需求。
《幼兒園教育綱要》中明確指出把培養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作為幼兒園美術教育的主要任務和認知目標之一。素質教育要求改變灌輸方式做法,允許幼兒在活動中表現自己想法,允許他們大膽的把想法表現在畫面上,有創新精神。
(三)是適應幼兒身心發展特點:
在孩子的世界裡,一切都是有生命的,有感情的,這就是他們與生俱來的想像能力。兒童想像畫是孩子最喜歡的繪畫形式。也是想像與創造力的最佳表現方式。在他們的繪畫世界裡,蘋果會做夢,書包會旅行,有浪漫的色彩,荒誕的內容,孩子們的思想奇妙而微妙得組合在一起,正是因為兒童想像畫的天真,率直,使矛盾與沖突單一化,整體化,想像畫獨具魅力的形體和艷麗的色綵帶給我們的視覺沖擊,這正是兒童想像畫它獨特的地方,也是孩子這個年齡段所特有的。兒童時期是想像最豐富的時期。他們常常憑借自己的想像把許多不相關的事物組織在一起,也不考慮時空關系和合理性,畫出奇妙、怪誕的作品,往往具有構思大膽奇異、形象生動有趣、構圖活潑等特點,想像畫創作教學是培養學生獨創精神和能力的重要手段。
參照以上《新綱要》內容和素質教育的理念,應時代發展的要求、以及幼兒的年齡發張特點,深思我園組內美術教育的問題。所以我們大班年級組確定了"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即《想像畫》"為本次的教研課題,培養幼兒初步的美術興趣,發展幼兒形象思維,大膽想像,勇於創新的能力。
二、課題的界定與基本依據。
幼兒想像畫是指幼兒在已知經驗的基礎上,通過想像活動,將頭腦中的原始材料重新加工、改造、組合,產生新的形象,新的構思和新穎題材的圖畫。兒童想像作為一種心理過程,它的發展與兒童心理發展的總趨勢是一致的。兒童的想像,受整個認知水平的影響是一個從直覺行動到具體形象進而到抽象邏輯的發展過程。大班幼兒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和繪畫基礎,但思維還沒什麼定勢,最不受外界影響和束縛,往往會出現異想天開的現象,這點正是最寶貴、最難得的。
三、找出問題的困惑:
在平時的《想像畫》教學活動中,我們經常會碰到這樣尷尬的局面:幼兒作品反應千篇一律,缺乏創造性和繪畫個性,介紹自己作品時也說不出繪畫思路,和想表達的內容,完全達不到想像畫的課堂教學要求。歸根結底就是孩子的興趣沒被調動,創作慾望不強,因而創造性思維沒有得到開發,像無頭蒼蠅在畫面上亂撞,效果當然很不理想了。其實,兒童是很有創造天賦的,在他們的頭腦中沒有太多的條條框框,太多的定勢。孩子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好奇,有著他們自由的,無拘無束的,大膽離奇的想像,他們不會像我們成年人一樣以常規的思維方式想問題,看待事物。在孩子們的畫中流露出的使他們對生活觀察感受後內心的奇妙想法。在學校教育中,要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的學生關鍵就在於教師對孩子創造性思維的導向。這就要求教師要有創新意識,隨時隨處都可以創新,讓創新觀念在孩子心中漸漸潤化。
兒童自己去探索、去發現,自己所求來的知識才是真知識,他自己所發現的世界才是真世界。」因此:我們不能再簡單的將幼兒美術教育簡單的理解為:
1、教孩子學畫畫:「由不會畫到會畫、由畫不像到畫得像。」
2、教條思想:「抄襲兒童畫教材形象,以簡筆畫為甚,造型刻板、表現平淡,忽略了個性表現,缺少真情實感及想像。」
3、機會思想:「你畫我也畫」,為「得獎」而畫、為成為「星星」而畫,那裡熱鬧那裡畫。」
4、照搬思想:「照抄生活現象,感受、體驗缺少升華、提高,表現往往刻板單薄、缺少想像和藝術誇張手段的運用,就事論事、味同嚼蠟,缺少創意。」
5、改良思想:「忽視生活感受、從里核到表皮通通拿來,先找命題、再找資料,生搬硬套、霸蠻組合。」
結果培養出的都是一些技能型、模仿型、重復型的小大人,一味地模仿成人的畫或生搬硬套,缺乏創造性,遮掩了想像力,孩子畫得很累,美術活動成了一種照抄的課程,喪失了童趣,喪失了歡樂。心理學研究表明,幼兒往往是通過看、摸、聽、嗅等一些初級認識手段來了解事物,了解世界的。黑格爾在他的《美學》中指出:「最傑出的藝術本身就是想像。」所以在美術教學活動中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是一件意義重大的工作。
四、研究目標:
想像則以平日的生活積累和形象積累為基礎,經過想像,畫出沒有見過而又合乎規律的形象既可以有適當的誇張,也可以有大膽的幻想。從想像畫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像
Ⅶ 如何發展孩子的美術創造力
兒童有一種與生俱來的繪畫表現能力,很多時候都看到不同年齡的孩子在地板上、家裡的牆壁上畫畫寫寫。他們通過一雙雙稚嫩的小手,畫出了眼中五彩斑斕的世界,透過那些形狀多變的、造型各異的、像模像樣的色彩畫面,我們都可以看出,畫面上一定程度表達了他們生理、心理狀況和願望,這些都是兒童的內心所在,所以繪畫是兒童表達自己內心世界的工具。如果孩子們在這個階段缺少應有的正確引導、開掘和培養,那麼他們的畫畫就會停滯在簡單、重復的低級階段。因此,在兒童的美術教育中,我們要根據兒童特點,有的放矢,善於挖掘孩子的美術潛能,發展、開掘兒童美術天賦,激勵其無限想像力和創造力。
一、在藝術的氛圍里放飛童心童趣。
對孩子們來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對兒童的學習是十分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發現,很多人家裡的地板上、牆壁上都畫有很多奇形怪狀的符號、圖形,反映都說是孩子的塗鴉。那是兒童到了一定的年齡(有的孩子一歲多就開始),都喜歡塗塗畫畫,這是他們的天性。進入小學校門的一二年級學生,他們對美術喜愛的程度並不亞於幼兒園時期,雖然他們並不知道什麼叫藝術,也並不把自己的塗鴉行為寫畫當作是一種藝術行為,但他們有著對周圍的任何事物都充滿著好奇、好問、好動的心理特點,把自己所見所想用畫筆畫下來,就感到好玩、有趣。因此,美術教師在這個階段要巧妙地抓住兒童純潔稚拙的童心和容易被新鮮事物吸引的特點,依據其興趣和繪畫技巧特點進行有計劃、有成效的挖掘和培養。孩子們都喜歡聽故事,我們在美術課堂上可以根據教材的內容,穿插進故事的情節,創設引人入勝的情景調動學生的思維和情緒,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有效地引導他們參與到美術創作中去。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還要注意正確有效的啟發引導,發現繪畫好的學生,應該不斷激發其繪畫的熱情和興趣,培養和提高作畫技巧。對兒童畫好的作品,我們可以聯系家長,或指導他們把自己的作品收集保存起來,一方面使兒童懂得這是有意義的活動,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為孩子們積攢起來的作品在學校里舉辦個人的小畫展讓校內的學生互相欣賞、互相講評,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在欣賞和講評中學會自我提高,起到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的作用。這樣不但讓參展的學生施展了才華,使他看到自己一天天的進步,體會成功的喜悅,又影響帶動了其他同學,還活躍了學校的文藝生活增添藝術的氛圍。我們學校的「丑小鴨」展廊就多次成功地舉辦了學生個人或多人的書畫展覽。
課余,我們還可以要求孩子們多看一些圖文並茂的少兒圖書或到書店去購買各種繪畫入.門的雜志,或組織孩子們去觀看各種書畫展、文藝節目,或多到大自然中去郊遊寫生。小孩子就象花圃中的幼苗,他們需要有自由發展的空間,所以老師和父母要為他們的成長提供良好的藝術學習氛圍,不要束縛他們的思想,不要損害、扼殺孩子創造能力的發展。
二、實施分層評價、鼓勵,增強自信心。
一般兒童畫畫都是憑著興趣愛好亦師亦我地來畫,是畫其所想畫其所愛,他們並不在意自己畫什麼像什麼。作為家長和老師,不要以成人的眼光去評論孩子們的作品,其實兒童畫中最美的地方恰恰是我們成人認為「不好看」「不像樣」的地方,而這也正是兒童創造能力的一種體現。兒童不同於成人,他們意志脆弱,心理挫折承受的能力差,他們很在乎旁人對自己行為的贊賞與批評,因此對他們的作品,要根據不同兒童的不同特點來對待。要從具體情況出發,提出啟發性的要求。在繪畫學習中,如果盲目地認為他們畫得不好,而加以指責,會給在學畫過程中的兒童造成心理壓力和障礙。在一年級,「老師,我不會畫」、「老師,請您教教我畫」的語言是在課堂中經常出現的。其實,兒童從不敢畫到願意畫,再到大膽繪畫,就是心態上的很大進步。自信心對每個人的終身發展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可以幫助一個人逐漸建立人格魅力,擁有健康人生,走向成功。對自信心不強的學生,要從肯定表揚方面進行鼓勵,使他們對自己的繪畫作品有信心,促其不斷進步;對自信心很強的學生,則要指出不足之處,不能過分表揚。避免造成盲目自滿,滋長不求奮進的情緒,使得孩子失去繪畫興趣。一(4)班的小李同學是個接受能力較低、表現能力差又沒有自信的孩子,所以只要是她能夠拿起筆畫畫,不管畫出的是什麼形狀,我都適當地給予表揚和鼓勵。而對其他的孩子則可以再根據其作畫的內容,提出適當的建議:怎樣畫才能使畫面合理,色彩如何搭配等。教師要做到經常鼓勵和引導學生,而決不可壓抑或強制他們。對小孩子來說,家長和老師的關心、支持和鼓勵,很大程度上能啟發他、幫助他,使其有一種有進步的、成功的喜悅感,這樣他就會越來越喜歡畫畫,而且畫得更有創意。
三、善於誘導,發展想像思維、創新能力。
兒童的美術題材,來源於生活,來源於對生活世界的感知。現實生活中美麗的大自然,在兒童幼小的心靈里留下許多美好的印象,形成了他們獨特的體驗和感受,獲得成人所體驗不到的生活情趣。繪畫是幫助兒童通過觀察這一渠道去感知豐富的世界,而興趣是觀察的動力,會使兒童積極主動去觀察。作為教師,在兒童畫教學中,應善於引導、鼓勵兒童多觀察,把生活中看到的,聽到的,最感興趣、印象最深的事情用畫筆表現出來。這樣培養了兒童觀察事物的習慣,使兒童有意識、有目的地去認識世界,發現生活中的美。在兒童作畫時,依照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去引導他們用自己的眼光去觀察世界,用自己的繪畫語言去表達心中的感受,讓他們用自己的意願去畫自己心中想畫的東西。學生階段是思維和認識活動最活躍的時期,他們善於接受和吸收新生事物,熱情大膽,敢作敢為。在他們身上,創新意識往往處於潛在狀態、萌芽狀態,這個時候只要教師及時地引導,根據不同年齡的學生鼓勵其動手大膽繪畫自己最熟悉的、最感興趣的對象。繪畫創作是培養兒童發展想像力和創造力的有效途徑之一,老師還應在輔導活動中,逐步培養他們的想像和創造精神,對於專愛臨摹別人作品的兒童,一定要注意幫助他糾正這個缺點。在教師的鼓勵下,學生充分發揮其創造力和想像力,促使形成寶貴的藝術個性,學生有富於創造力的表現,這能逐步提高他們對自然美和社會生活美的感知和認識能力。
記得有一句電視廣告語說: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同樣,世界有多大,童心就有多大,創造的舞台就有多寬。對家庭教育很有經驗的張老師說:孩子時期的興趣,可能關繫到孩子未來的發展方向,當孩子長時期全身心地投入到某一件事情的時候正是其心智充分發展的契機,因此形成的專注力更是今後成功的重要基礎。因此,我們只要善於引導和挖掘,讓孩子處在萌芽狀態的美術創作得到無限延長,使孩子在美術創造力方面的能力定能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