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節能減排的科技創新
目前,中國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加快發展的關鍵階段,加上人口眾多和各地發展不平衡,特別是現行的能源結構仍以煤炭與石油為主,因此,高碳排放問題在短時間內將難以得到解決,減排的壓力將是巨大的。在這種情況下,推行低碳行政 、低碳生產和低碳生活,可能是現在最符合中國國情,且立即可行的減排方案。
辦公電腦所消耗的能源和產生的碳排放往往被忽略。來自全球最具權威的IT研究與顧問咨詢公司Gartner的一項調查顯示,電腦及其外置設備的花費幾乎占據了信息和通訊技術能源消費的31%。Gartner在《2009年IT十大戰略技術報告》——之綠色IT技術(Green IT)中提到,「這已經是一個戰略性的技術了,而且其重要性不會迅速弱化。對於IT行業來說,綠色意味著一切,包括減少能源消耗,減少燃料使用等等。點評:2008年中國才大力推動綠色IT戰略。但是,從目前來看,這方面做的已經不錯,最關鍵的是,有沒有綠色管理的概念,只有管理層和決策層普遍擁有綠色管理的概念,那麼綠色IT技術的應用就顯而易見。如果沒有綠色管理的理念,那麼,綠色IT所起到的作用可以說是微乎其微。」據權威機構數據顯示,政府機構電腦用電占政府機構總用電的50%,且政府一年的用電量相當於三個核電站的供電量。
現在,網路上電腦節能的軟體有很多。大致分為兩類:
一類是通過降低電腦CPU來降低電腦能耗(也稱物理節能)。它的弊端很明顯,你花那麼多錢買一台配置很高的電腦,為了節能不得不降低CPU的運行速度。不是有病嗎?
另一類是通過對電腦閑置時間的管制。但網路上供免費下載的,大都適用於個人用戶,不適用於企業用戶。弊端:1 它不能集中統一管理 2 往往下載下來,卻發現自己的電腦不能用,沒有保障的來源,搞不好還會染上病毒!
被Gartner經常提到的EventZero公司推出了一款針對辦公節能減排的解決方案Greentrac。繼2009年3月的全球停電一小時活動之後,EventZero隨即推出了「節省能源 減少碳排放全球綠色辦公」活動。這套解決方案主要是針對企業及政府機關的用戶,能夠做到快速無縫集成,且採用了自身研發的碳稅理論架構模型,及高端的EDA、CEP、DMA技術平台。在全民低碳熱潮的而推動下,他們更希望有更多的企業和國家能夠加入到低碳辦公中來,為減速全球氣候變暖,拯救像馬爾地夫一樣美麗的島國及整個地球,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對電腦使用習慣的一些微小改變,將足以影響整個世界!
❷ 科技論文『節能減排,低碳生活』600~800字
淺談「低碳生活」 對生活的影響
這2009年年底的氣候大會中「低碳生活」是個新概念,提出的卻是世界可持續發展的老問題,它反映了人類因氣候變化而對未來產生的擔憂,世界對此問題的共識日益增多。
目前的主流看法是,導致氣候變化的過量碳排放是在人類生產和消費過程中出現的,要減少碳排放就要相應優化和約束某些消費和生產活動。筆者以為,對佔主流、有共識的「低碳生活」理念主旨可以概括為「適度吃、住、行、用,不浪費,多運動」。如以中國傳統文化來解釋這一理念的主要內涵,還可再簡化為「勤、儉」二字。
「低碳生活」這一理念著眼於人類未來。近幾百年來,以大量礦石能源消耗和大量碳排放為標志的工業化過程讓發達國家在碳排放上遙遙領先於發展中國家。當然也正是這一工業化過程使發達國家在科技上領先於其他國家,也令它們的生產與生活方式長期以來習慣於「高碳」模式,並形成了全球的「樣板」,最終導致其自身和全世界被「高碳」所綁架。在首次石油危機、繼而在氣候變化成為問題以後,發達國家對高耗能的生產消費模式和「低碳生活」理念才幡然覺悟,有了新認識。盡管仍有學者對氣候變化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但由於「低碳生活」理念至少順應了人類「未雨綢繆」的謹慎原則和追求完美的心理與理想,因此「寧可信其有,不願信其無」,「低碳生活」理念也就漸漸被世界各國所接受。
世界被氣候問題所困擾,但世界是由不同地理環境、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和地區組成,我們必須各自做出努力在這一理念上達成共識,共同行動。在目前階段,我們還必須在全面、公正、有區別的原則下處理如下難題:短期與長遠利益的協調,國家與全球利益的沖突與共贏,行業經濟與整體經濟利益的博弈與調整,國家意志與社團利益的對立統一,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資源共享與互助等。由此足見,要將「低碳生活」理念真正轉化為現實,會帶來怎樣的挑戰。
「低碳生活」最根本的挑戰是,它要求人類改變自工業化以來形成的生產消費理念,特別是那種消費至上的消費文化。現有世界流行的主流經濟理論基本建立在消費至上、消費者至上、競爭優先的基礎上,它提高了社會生產的高效率,卻也一度導致了生產與消費領域不受控制的高碳排放。雖然消費至上看起來是美好的目標,但以「低碳生活」理念看來,它卻是犧牲人類長遠利益和整體利益的短視行為。所以,選擇「低碳生活」理念,就意味著我們必須拿出足夠的政治勇氣來進行一次資源和利益的再協調和再分配,而且我們還必須要有足夠的能力,並准備相應的行動手段來審視我們的消費習慣。
「低碳生活」向人類提出的是前所未有的問題,沒有現成的經驗、理論與選擇模式,我們唯一的選擇就是創新,創新我們的生活模式,以保護地球家園、為人類未來造福為宗旨。
❸ 有關於節能減排的科技論文
節能減排,從我做起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環境保護也日趨重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一棟棟高樓大廈拔地而起,但是為此我們付出了巨大的資源和環境代價,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日趨尖銳。這種狀況與經濟結構不合理、增長方式粗放直接相關。不加快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資源支撐不住,環境容納不下,社會承受不起,經濟發展難以為繼。只有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才能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同時,溫室氣體排放引起全球氣候變暖,備受國際社會廣泛關注。進一步加強節能減排工作,也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迫切需要。
節能減排指在的是減少能源浪費和降低廢氣排放。由於人們對工業高度發達的負面影響預料不夠,預防不利,導致了全球性的 三大危機 : 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破壞 . 人類不斷的向環境排放污染物質。但由於大氣、水、土壤等的擴散、稀釋、氧化還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污染物質的濃度和毒性會自然降低,這種現象叫做 環境自凈 。如果排放的物質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環境質量就會發生不良變化,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存,這就發生了環境污染 。近年環境污染日趨嚴重,因此當前實現節能減排目標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1989年對全國代表大會854個城鎮進行調查,每天的排放量達365.3億噸.其中工業廢水達成協議5.5億噸。 這些廢水絕大部分未經處理就直接排放, 污染了江河湖海。2004年一季度,全國已有24個省市區嚴重缺電,缺電問題面臨20年來最嚴重時刻。全國煤炭供應存在巨大缺口,各地用煤緊張。全國600多個城市,存在供水不足問題的有420多個。水資源相對不足日益成為制約發展的突出矛盾,電、煤、水全面告急,節約能源迫在眉睫。
我國「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十一五」期間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這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舉措;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必然選擇;是推進經濟結構調整,轉變增長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維護中華民族長遠利益的必然要求。
要做到節能減排,就要從小事做起,人人動起手來,創建美好的家園。我們可以採取如下幾點可行的建議:
一、節約電能。要注意隨手關燈,可以使用高效節能燈泡。據美國的能源部門估計,使用高效節能燈泡代替傳統電燈泡,就能避免四億噸二氧化碳被釋放。除了電燈,在使用其它電器方面也要注意,盡量選擇低消耗節能產品,不用電器時要切斷或關掉電源,冰箱則讓它處於無霜狀態。夏季天氣不算十分炎熱時,最好用扇子或電風扇代替空調。使用空調時,不要把溫度調得太低,26℃左右就行了。
二、節約水資源。許多廢水都可以循環使用。洗臉、洗手、洗菜、洗澡、洗衣服的水都可以收集起來擦地板、沖廁所、澆花等。淘米水則是很好的去污劑,可以留下來洗碗筷。沾了油的鍋和盤子要先用用過的餐巾紙擦乾凈,洗起來節水有方便,還可以少用洗潔精,減少水污染。
三、節約用紙。紙張的循環再利用,可以避免從垃圾填埋地釋放出來的沼氣,還能少砍伐樹木。據統計,回收一噸廢紙能產生800千克的再生紙,可以少砍17棵大樹,節約用紙就是保護森林資源,保護環境。
四、減少廢氣排放。交通廢氣和工業廢氣是生活廢氣的主要來源。我們出門盡量乘坐公共汽車或計程車,還可以騎自行車,盡量少乘坐私家車。工廠里的燃燒垃圾、生產商品等而產生的大量滾滾的濃煙彌漫在城市裡。他們應該把廢氣經過加工和過濾,再排放出來就可以減少污染。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然後釋放出氧氣,所以我們要大量的種樹,尤其是在公路旁。
五、垃圾分類處理。垃圾分類可以回收寶貴的資源,同時減少填埋和焚燒垃圾所消耗的能源。例如:廢紙被直接送到造紙廠,用以生產再生紙;飲料瓶、罐子和塑料等一次性物品也可以送到相關的工廠,成為再生資源;家用電器可以送到專門的廠家進行分解回收。家裡可以准備不同的垃圾袋,分別收集廢紙、塑料、包裝盒等,每天進行垃圾分類和回收,盡量做到「變廢為寶」。
有人說得好:社會的主體是人,節能減排的主體也必須是人,節能減排必須從每一個來抓起。是的,要想使我們生活在一個美妙而和諧的世界,我們不僅只是認識到環保的重要性,更要付諸於行動。所以,我們應該攜起手來,共同創造我們的美好生活;讓我們行動起來,節能減排,挽救地球家園的命運,維護人類的一個繼續生存的未來!
❹ 科技創造美好生活
科技創造美好生活——地鐵里的虛擬商店
很多上班族有工作沒生活。為此,tesco(樂購)在韓國的地鐵站內開通了虛擬超市,在地鐵站台門的兩側,巨大的廣告版上印製了超市的各種商品,乘客利用手機拍下所需商品的QR碼,放入手機「購物車」內,結算過的商品將在一天之內送達客戶家中,既省時又省力。
❺ 求一篇科技小論文。活動主題:節能減排 低碳生活 愛我新武昌
節能減排 力創輝煌
「一種文明的進步、停滯或衰退,或者是人均能源消耗的增加、持平或減少;或者是能源開發利用效率的提高、持平或下降;或者是能源開發利用對環境和社會造成的沖擊的減少、持平或增加」。 突出節能減排的現實意義,並把它作為促進科學發展的重要手段,作為檢驗科學發展觀是否落實的重要標准,表明了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這一任務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中國能源問題,已經到了牽一發而動全身,不改革沒有出路,很難委曲求全的時候了。」
20世紀90年代初期,我國的能源尚可自給自足,因為我國有自己的煤,自己的油田,豐富的水能資源以及生物能源。目前比較普遍的看法是,油價上漲也並不會影響中國經濟的總體平穩增長。然而, 若無遠慮,必有後患。 目前我國的單位GDP能耗高出世界平均水平70%, 單位建築面積採暖能耗比發達國家高出2至3倍,石油對外依存度接近50%,石油進口量僅次於美國。根據國研中心的研究報告,到2020年,中國的石油需求量的下限為4.5億噸,上限為6.1億噸,而預計屆時國內的產量只有1.8億到2億噸,這就意味著中國石油對海外資源的依存度至少將達到55%以上,與目前美國58%的對外依存度大體相當。顯然中國的能源和部分礦產資源對外依存度很高,已經嚴重約束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可是,在基本國情教育方面,我們做的還遠遠不夠。前不久,一個日本學者就「中國的資源總量與人均佔有量在世界上的排名」問題問了中國的大學生、研究生和工作人員,竟無一人能准確回答。但同樣就日本的此類情況問及日本人,就連小學生也能給出准確的答案。這種情況,發人深省,也凸現了加強基本國情教育,讓節能意識深入人心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嚴峻的「節能」形勢之外,「減排」重任的完成也不容樂觀。事實上,依據當前的經濟增長慣性,我國對化石能源的需求還會不斷增長,企業或機構的排放量也很難立馬降低。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國現有的發展模式已無法回應二氧化碳減排的壓力。因此,要樹立良好的國家形象和企業品牌,我們就必須勇於承擔相應的具有約束力的減排責任,而這不可避免地需要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嚴格控制企業的能源使用和污染排放,加快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應用,淘汰落後的生產能力。
當前,節能減排的形勢之所以依然十分嚴峻,主要原因就是科學的幹部政績考核體系尚未完全建立,科學的企業發展理念尚未真正確立。一些地方對幹部的考核仍將GDP增長作為硬任務,而把節能減排作為軟指標;一些企業仍然只注重經濟效益的獲取,而忽視環境成本的控制和資源能源的損耗。正是基於此,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實現「又好又快,好字優先」的發展,這既為節能減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為我們突破能源和環境瓶頸提供了更大的動力。無法做到節能減排,就不可能實現科學發展。
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國家,不能盲目地跟隨西方工業化國家利用化石能源發展工業,不能盲目地加速地增加私家汽車……,否則,中國必將提前遭受能源危機的沖擊!只有實施清潔生產和大力提倡文明消費,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才是我們必然的選擇。
公眾既是消費者,又是生產者,也是環境的管理者。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意味著一場深刻的變革,是人們世界觀、價值觀和道德觀的變革,是人們行為方式的變革,公眾是否願意接受並積極參與,是實施這些變革的必要條件。如果13億中國人每人少用一雙一次性木筷,一張白紙,一張賀年卡,全國加起來將是多麼巨大的數字,相當於保護多大的一片森林!如果全國照明燈具全部改換成節能燈,那麼全國一年可節電約600億度,而要生產這么多電,則需要300億公斤煤炭。推進節能減排,僅有政府的積極推動和引導,廣大企業的落實是不夠的,還需要社會各界,特別是全體城鄉居民的支持和參與!
讓我們每一個公民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點滴著手、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為實現國家的節能減排目標作出自己的貢獻,共同創造更加節約、更加潔凈、更加文明的可持續發展的美好生活。
❻ 求一篇以「節能減排、低碳環保」為主題的科技小論文。初一水平
節能減排 力創輝煌 「一種文明的進步、停滯或衰退,或者是人均能源消耗的增加、持平或減少;或者是能源開發利用效率的提高、持平或下降;或者是能源開發利用對環境和社會造成的沖擊的減少、持平或增加」。 突出節能減排的現實意義,並把它作為促進科學發展的重要手段,作為檢驗科學發展觀是否落實的重要標准,表明了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這一任務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中國能源問題,已經到了牽一發而動全身,不改革沒有出路,很難委曲求全的時候了。」 20世紀90年代初期,我國的能源尚可自給自足,因為我國有自己的煤,自己的油田,豐富的水能資源以及生物能源。目前比較普遍的看法是,油價上漲也並不會影響中國經濟的總體平穩增長。然而, 若無遠慮,必有後患。 目前我國的單位GDP能耗高出世界平均水平70%, 單位建築面積採暖能耗比發達國家高出2至3倍,石油對外依存度接近50%,石油進口量僅次於美國。根據國研中心的研究報告,到2020年,中國的石油需求量的下限為4.5億噸,上限為6.1億噸,而預計屆時國內的產量只有1.8億到2億噸,這就意味著中國石油對海外資源的依存度至少將達到55%以上,與目前美國58%的對外依存度大體相當。顯然中國的能源和部分礦產資源對外依存度很高,已經嚴重約束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可是,在基本國情教育方面,我們做的還遠遠不夠。前不久,一個日本學者就「中國的資源總量與人均佔有量在世界上的排名」問題問了中國的大學生、研究生和工作人員,竟無一人能准確回答。但同樣就日本的此類情況問及日本人,就連小學生也能給出准確的答案。這種情況,發人深省,也凸現了加強基本國情教育,讓節能意識深入人心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嚴峻的「節能」形勢之外,「減排」重任的完成也不容樂觀。事實上,依據當前的經濟增長慣性,我國對化石能源的需求還會不斷增長,企業或機構的排放量也很難立馬降低。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國現有的發展模式已無法回應二氧化碳減排的壓力。因此,要樹立良好的國家形象和企業品牌,我們就必須勇於承擔相應的具有約束力的減排責任,而這不可避免地需要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嚴格控制企業的能源使用和污染排放,加快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應用,淘汰落後的生產能力。 當前,節能減排的形勢之所以依然十分嚴峻,主要原因就是科學的幹部政績考核體系尚未完全建立,科學的企業發展理念尚未真正確立。一些地方對幹部的考核仍將GDP增長作為硬任務,而把節能減排作為軟指標;一些企業仍然只注重經濟效益的獲取,而忽視環境成本的控制和資源能源的損耗。正是基於此,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實現「又好又快,好字優先」的發展,這既為節能減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為我們突破能源和環境瓶頸提供了更大的動力。無法做到節能減排,就不可能實現科學發展。 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國家,不能盲目地跟隨西方工業化國家利用化石能源發展工業,不能盲目地加速地增加私家汽車……,否則,中國必將提前遭受能源危機的沖擊!只有實施清潔生產和大力提倡文明消費,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才是我們必然的選擇。 公眾既是消費者,又是生產者,也是環境的管理者。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意味著一場深刻的變革,是人們世界觀、價值觀和道德觀的變革,是人們行為方式的變革,公眾是否願意接受並積極參與,是實施這些變革的必要條件。如果13億中國人每人少用一雙一次性木筷,一張白紙,一張賀年卡,全國加起來將是多麼巨大的數字,相當於保護多大的一片森林!如果全國照明燈具全部改換成節能燈,那麼全國一年可節電約600億度,而要生產這么多電,則需要300億公斤煤炭。推進節能減排,僅有政府的積極推動和引導,廣大企業的落實是不夠的,還需要社會各界,特別是全體城鄉居民的支持和參與! 讓我們每一個公民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點滴著手、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為實現國家的節能減排目標作出自己的貢獻,共同創造更加節約、更加潔凈、更加文明的可持續發展的美好生活。
❼ 科幻畫(節能減排,科技創造美好生活)
有很多呢(還要的話去網路hi找我)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F%C6%BB%C3%BB%AD&in=24924&cl=2&cm=1&sc=0&lm=-1&pn=5&rn=1&di=2608150480&ln=1413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F%C6%BB%C3%BB%AD&in=911&cl=2&cm=1&sc=0&lm=-1&pn=25&rn=1&di=2393021300&ln=1413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F%C6%BB%C3%BB%AD&in=19061&cl=2&cm=1&sc=0&lm=-1&pn=31&rn=1&di=2273717248&ln=1413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F%C6%BB%C3%BB%AD&in=8189&cl=2&cm=1&sc=0&lm=-1&pn=95&rn=1&di=1972673648&ln=1413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F%C6%BB%C3%BB%AD&in=27252&cl=2&cm=1&sc=0&lm=-1&pn=118&rn=1&di=778058884&ln=1413
❽ 幫忙構思一下有關科技創造美好生活的科幻畫或者節能減排的科幻畫。 好的加分
我又一次畫的是,最後一株綠色植物在吸收從各個地方收集過來的新鮮氧氣。背景是一棵很大的枯樹 上面掛著形形色色的垃圾袋,風沙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