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如何培養想像力創造性復述課文

如何培養想像力創造性復述課文

發布時間:2021-08-19 02:47:35

① 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想像能力

素質教育的終極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而影響創造能力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想像力。想像的主要方式是聯想和幻想。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可以運用類比法、提示法、突發奇想法等實現。
關鍵詞:想像 幻想 聯想 創造力
素質教育的內容之一,是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即學生走向社會後在某一領域有所創新或對現有的工具有所改進,使個人對社會有所貢獻。決定一個人此種創造能力大小的前提因素很多,而想像力是否豐富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很難想像,一個缺乏想像力的人會有較大的發明創造。而一個人想像能力的大小又與幼年所受教育有直接的聯系。所以素質教育應重視學生想像能力的培養,以便增強學生將來的創造能力。
心理學認為,想像是指在知覺材料的基礎上,經過新的組合而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是對於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像出它的具體形象,其主要方式是聯想和幻想。
聯想是由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關的人和事物,是由眼前所感知的事物回想或延伸想到其他事物。聯想不是記憶表象的簡單連接,而是表象群的創造性的重新組合,是藝術創作的重要方式。黑格爾說:「如果談到本領,最傑出的藝術本領就是想像。」黑格爾所說的想像便是聯想。聯想的依據是事物的相似或近似之處,如中國古代文學傳統的修辭手法「比興」便是。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彼物與此物之所以能構成比,是因為二者有相似之處,而相似之處恰是通過聯想找到的,沒有聯想,眼見著此物也想不起不在眼前的彼物。興者,先言他物引起所誦之詞,他物與所敘之事相似與相近,同樣是運用聯想工具找到的。
幻想則是以社會和個人的想像和願望為依據,對還沒有實現的事物有所想像,是構想出現實中不曾有的甚至不可能有的東西,比聯想有較大的自由。如人類早期曾幻想著像鳥一樣在天上飛(飛機),像魚一樣在水中游(輪船),能一個斤斗十萬八千里(孫悟空),能永遠健康(長生不老)。
在人的想像思維中,聯想的同時也在幻想,幻想的同時也在聯想,二者不可區分,共同構成了想像,既幻想、聯想出事物的外部表象,又想像出事物的本質規律。高爾基說:「想像在其本質上是對世界的思維。」這種思維形式,有感性的思維成份,也有理性思維因素。
在科學思維中,想像起輔助作用,科學家用想像來推測研究對象的性質,來猜測人類尚未達到的領域。科學真理的發現是收集現象,在眾多現象的基礎上推測、聯想形成假說,從而接近真理的過程。如魯班受竹葉邊細齒的啟發,發明了鋸;魏格納面對醫院牆上的世界地圖,提出了板塊漂移學說;門捷列夫用自己創造的元素周期表推測尚未發現的元素的性質……
在形象思維中,想像是藝術創作的關鍵之一。藝術家要設身處地地展開想像,甚至把自己想像成表示的對象加以體驗,不是對生活現象簡單記憶的表現,而是把握生活本質規律的基礎上通過想像的途徑,創造出比生活更具有表現力、更能體現出生活本質規律的生動的藝術形象。比如明代戲曲湯顯祖的《牡丹亭》,在一種夢幻一般的情境中,表現了少女杜麗娘與書生柳夢梅之間為情而死、為情而生的愛情故事。這種故事情節如果從現實的角度來看,顯然是缺乏生活真實性的。但正是依靠豐富的瑰麗的想像能力,才造就了這部輝煌的藝術作品。
創造性想像是更加獨立更加新穎的一種想像,如中國古代文學中由月的陰晴圓缺聯想到人的悲歡離合,由朝陽聯想到少年,由夕陽聯想到老年,由落日聯想到死亡,由秋聯想到人的成熟、衰老,由葉落聯想到生命的消失,由歸雁聯想到思念,由楊柳聯想到送別,由兵器聯想到戰爭……
人類社會早期,人與自然的矛盾中,自然力量過於強大,處處威脅著人類的生存,為了增強人類戰勝自然的信心,首先必須在心理上戰勝了自然,先哲們便藉助想像,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於是產生了原始神話和傳說:因乾旱而產生了後羿射日,因地震而產生了女媧補天,因水災而產生了大禹治水,誇父逐日則是對地球引力的挑戰,而那位盜天火給人間以光明和溫暖的普羅米修斯則是贊美了人類發明火的偉大功績……所以劉勰在《文心雕龍》中將想像視為跨越時(思載千載)空(視通萬里)的思想與形象的統一體(神與物游)。
歐洲資產階級革命的人權思想,將人從神的奴役中解放出來,自由民主思想喚醒了人的想像意識,因而帶來了科學的大發展和文藝復興的藝術高潮,產生了一大批文化巨人。
改革開放以來,人們放眼世界,外界信息的湧入,解放了思想,增強了活力,不僅是經濟的解放也是民族精神的解放,從而發展了民族的想像力,增強了民族的創造力。
中國漢字的特點是象形,當初定型後,對書寫有一套嚴格的規定,筆畫順序不能亂,一點一橫不能增加也不能減少,否則視為錯誤。而目前父母們望子成龍心切,早早讓孩子識字,嚴重阻礙了孩子們想像力的培養,不利於將來創造能力發揮。而應試教育要學生們讀死書,不注意培養學生的想像力,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創造力嚴重缺乏。為改變現狀,必須從以下幾點著手:
首先用類比思考法,既將眾多的事物聯系起來,從它們的相似中突出某一個或幾個特點,即讓學生尋找相似的東西,在此過程老師可先舉一個例子加以說明。如:讓學生把想到的圓的東西說出來,開始學生不一定能說好,但老師可以先說出許多圓的東西,如車輪、碗、硬幣等,接著讓學生繼續說出其他圓的東西。這樣通過這些例子,學生在進行相似訓練時,不僅能趣味盎然,而且在游戲中培養了創造思維能力。
二是提示法。進行相似想像教育對學生來說,也不是那麼容易,因此可以採取適當提示的方法並不斷地加以鼓勵,使學生不斷開拓思路。如問學生:「蘋果和橘子這兩樣東西有哪些相似之處?」當學生說出它們是吃的、有皮、帶甜味等幾種相似之處後,再深下去得老師鼓勵它們:說的對,你可以想到它們都有籽、都有營養等。通過提示還可以再說出相似之處來。這樣不斷地提示和鼓勵,學生的腦子可以不斷地馳騁聯想,從而得到極為有益的鍛煉。
三是突發奇想法。心理學專家認為,相似想像的跨距愈大,其創造思維的成份也愈大。因此,應當鼓勵學生突發奇想,引導學生追求與眾不同、新穎的、獨特的答案,即使答案中存在問題也應鼓勵,而不放棄或否定,如此長期靈活地運用,才能增強學生的創造能力。
培養了想像力便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潛力,這對於學生的進一步發展和終身學習都有著重要意義。

②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性復述

新課標明確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應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吸收古今中外優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養,促進自身精神成長。」語文教材中的選文文質兼美,無論是謀篇布局,還是作品形象、意蘊等,都值得學生去品味欣賞。指導學生積累名篇佳作,是豐富學生語言倉庫、提升思想文化修養的有效方式。根據選文的特點,指導學生進行復述也是一個十分有效的語言積累方式。
復述課文,就是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對課文內容進行綜合、概括,然後在自己創新的基礎上作適當取捨,再通過自己的講述把課文的精神實質、作者的愛憎褒貶等生動地表達出來。這不僅有助於加深學生對語言材料的理解、鞏固、積累,還能提高學生的想像能力、思維能力及系統、連貫的說話能力。
復述課文一般分為詳細復述、簡要復述和創造性復述三種。它們有著各自的特點和要求,教師要根據教材的內容、學生的特點和訓練計劃,選擇相應的復述方式。創造性復述要求學生在深刻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展開合理想像,充實內容。這有利於培養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思維、想像能力。
那麼,教師該如何指導學生創造性復述呢?
一、 改變結構,變化復述
小學語文課本里涉及的敘事性文章,大多採用了順敘的結構,也有一些採用了倒敘的結構。我們在指導學生復述時,可刻意要求學生更改文章原來的結構,將課文中的順敘改為倒敘,或者將倒敘改為順敘進行復述。這樣的變化使得學生創造的本能得以驅動,復述的興趣大大提升,也培養了學生從整體上去把握一篇文章的能力。
例如《錢學森》一文採用的是倒敘寫法,復述課文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按照時間順序進行復述,變倒敘為順敘,即先復述錢學森的求學經歷,再復述他決定回國報效祖國以及回國時受到的阻撓,最後簡要復述他回國後取得的偉大成就。又如《窮人》一文,可以嘗試讓學生先復述漁夫回家看到西蒙家的孩子睡在自己家裡,然後通過桑娜的回答把為什麼收養孤兒的前因後果交代清楚。
二、 變化體裁,創造復述
這種改變文體的復述最適合古詩教學。《春夜喜雨》一詩中,詩人敏銳地抓住了這場雨的特徵,從各個方面進行描摹。復述時,我要求學生以第一人稱的形式,從雨的樣子,大地的變化以及喜悅的心情等幾個方面用優美生動的語言進行敘述性的復述。又如,《大自然的語言》是一篇說明文,學習課文後,我讓學生用敘述的方式(表述得不清楚)復述課文《大自然的自述》,類似的多次嘗試都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此外,常見的改變體裁進行復述的還有:詩歌體改為記敘體,說明體改為童話體等。
三、 課本演繹,表演復述
表演可以增加孩子復述課文的興趣,還可以提高學生創造性復述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想像力,使學生靈活地運用各種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達到培養創造性思維的目的。
《林沖棒打洪教頭》一文,節選自《水滸傳》,故事性很強。為了調動學生復述的興趣,我讓學生當一回「說書人」,用說書表演的形式來復述,孩子們興趣盎然。學生上台
,一拍驚堂木:「話說,林沖發配滄州,來到柴大官人家中……」孩子們在練習欣賞喜聞樂見的說書表演中鍛煉了自己的復述能力。
所舉的課例除了要講清自己怎麼做的以外,還需要描述這樣做所達到的效果。不能沒有沒有描述,而且描述也不能太籠統。
創造性復述課文就是在復述中尋找創新,它要求學生更多的創新思維、想像思維的參與。這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細讀文本,鑽研教材,調動學生積極性,合理展開復述,最終實現語言文字的有效積累。

③ 如何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在此,我對《閃光的煙花》從以下幾方面培養學生的藝術想像力和創作回力。 一、作品欣賞引導學生答欣賞教材上的佳作。接觸好的作品,是激發學生想像力的另一個好方法。在美術課上,結合作品分析、創設情景、讓學生討論,分析作品的構思、構圖、表現手法和作者的情感。通過接觸、欣賞、使學生感受到優秀作品的內容和表現形式美,以及作家的精神氣質感情表達的手段;使學生在審美中拓寬想像的思路。 二、想像是靈魂,是主觀靈性的東西,想像的空間是無限的。教學中讓學生觀看煙花的圖片,讓學生腦中對煙花有一個「痕跡」,從而讓學生把腦中的「煙花」通過作品表現出來,指導學生可以畫,也可以做剪貼畫。 三、增強學生創造的自信心,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自信心是創造性思維的力量源泉。任何學生的創造產物都具有存在的價值。通過作業,善於發現學生身上的創造性潛能,並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增加創新的慾望和自信心。學生有了信心,激發了學生的想像力,從而潛移默化的為創作力打下了基礎。

④ 如何創造性復述

創造性復述是學生對語言材料吸收、存儲、內化、整理和表達的過程。創造性復述是學生對語言材料吸收、存儲、內化、整理和表達的過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改組課文,用自己的言語表達課文。這不僅有助於加深學生對語言材料的理解、鞏固、積累,提高學生的想像能力、思維能力及系統、連貫的.

⑤ 簡述如何培養小學生創造想像的能力

教師在教學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培養小學生創造想像的能力。

  1. 教師要回引導學生學會觀察,豐富學生的表答象儲備。

  2. 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思考,打開學生想像力的大門。

  3. 教師要引導學生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擴大學生的知識經驗以發展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

  4. 教師要注意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想像在語言的調節下進行,並通過語言來表現。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想像水平。

  5. 教師要結合學科教學,有目的地訓練學生的想像力。

  6. 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幻想。

⑥ 如何培養學生的想像力作文500字15篇

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知識中的一切」。而且想像力是一種根據口頭語言或文字的描繪形成相應事物的形象的認識活動,故時刻與語言打交道的語文教育最容易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培養想像力就要不斷打破習慣思維對頭腦的束縛,給思維插上翅膀,讓他在廣闊無限的世間中自由馳騁。[本文轉自:lunwen.1kejian.com]
想像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思維活動,是在頭腦中創造出沒有遇到過的事物的現象。或者將來才能實現的事實的形象活動。因而我們說想像是創造力。一切創造性活動都離不開想像。
創造想像力的培養首先要求教師善於從生活和教學活動中捕捉能夠激發學生創造慾望,發展他們想像力的契機,藉以調動他們學習語文的熱情,創意出新,學生的語文能力是高是低,主要通過閱讀和寫作表現出來的,那麼,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我就著重從閱讀、寫作兩方面入手,精心設置環節,培養學生的創造想像力。
一、 調動注意,鼓勵學生大膽想像
想像要以豐富的知識,特別是感性知識為基礎。在教學中,使用掛圖、幻燈、事物教具、靈活而充分的運用多媒體,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促進他們激發多種情感進行語文學習。上《沁園春•雪》,時讓學生看一段與詞的內容相配合的錄像片,那大雪紛飛的天安門廣場,被白雪覆蓋了的長城,堅冰封凍的黃河,蜿蜒起伏銀蛇般的群山,霜凌冰掛的玉般透明的樹林……優美的畫面宏偉的氣魄深深吸引了每一個學生,然後我又配樂朗誦此詞,同時要求學生閉上眼睛,放飛想像的翅膀,彷彿自己就置身於一個白雪世界中,那該是一幅怎樣的圖畫呀!課件上多種多樣的字體、生動悅耳的音樂、學生們情趣盎然,熱烈的氣氛充滿整個課堂。
二、推測性填補,發展想像力
推測性填補,就是在已有故事結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展開想像,推測填補可能產生的新奇結局,通俗地說,就是給故事加新的結尾。學生發揮想像,認真思考,寫出很多精彩的結尾,有的同學寫奧楚蔑洛夫越過市場的廣場後突然遇到了將軍的哥哥,他立刻上前,阿諛奉承,拍盡馬屁,而將軍的哥哥卻官氣十足,根本不理他。通過這個情節的設置,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想像力,而且使他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本文的主旨。
學習《故鄉》這一課時,我要求學生設想「二十年後的水生與宏兒」。學生們思維活躍,積極發言,想像那時的水生與宏兒都已大學畢業,有了自己的事業,而且時常聯系,是非常好的朋友。他們經常聊到自己的父親與大伯,慨嘆封建等級觀念給人與人之間造成的隔膜。
三、指導學生進行傳奇性編創,創造想像力
傳奇性編創,是根據指定的材料,編寫創作出時間和空間限制的傳奇性故事片段。做這個練習,最主要的手段是創造想像,因此它對發展創造想像力的作用很大。
在學習《愛蓮說》時,我設計這樣一道創造性的口頭表達題——陶淵明與周敦頤穿越時空進行對話。陶淵明是晉末宋初的一位傑出詩人。他不滿士族把持的黑暗統治,不願與其同流合污,不願為「五斗米折腰」,長期歸隱田園,以酒遣懷,以菊花為伴侶,表現出不苟隨時俗的高潔品質。
四、細節描寫中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引導學生把某些精煉的文字展開,詳盡細致地描述具體的情形。再把簡單扼要的陳述、說明、抒情、議論展開變得具體詳盡,這就需要藉助想像。上《女媧造人》這一課時,我選取了其中一個片段
「想著,她就順手從池邊掘起一團黃泥,摻合了水,在手裡揉團著,揉團著,揉團成了第一個娃娃模樣的小東西。」
她把這個小東西放到地面上。說也奇怪,這個泥捏的小傢伙,剛一接觸地面,就活了起來,並且開口就喊:
「媽媽!」
接著一陣興高采烈的跳躍和歡呼,表示他獲得生命的歡樂。」
讓學生從形狀(外貌)、動作描寫、聲音、語言、歡快的場面、熱烈的氣氛心理、神態描寫等方面想像、豐富其細節。
這樣的練習學生很感興趣,也有利於想像力的發展。
律師、絕句或古體敘事詩,內容含蓄,跳躍性強,給人留下很多想像的餘地,是可以進行擴寫和細節描寫的重要材料。
五、為課文畫插圖發展想像力
抓住文章重點,充分發揮想像是指導學生畫課文插圖的主要方面。畫插圖前,指導學生領會文章內容,抓住文章重點,理解中心思想。畫插圖時,要啟發學生發揮想像。畫插圖的關鍵就在於如何把可感的文字轉化為可視的畫面,最好的辦法是想像。如果是以人物為中心的插圖,必須指導學生透過文字信息捕捉人物的感情性格,在想像出最能夠表現人物感情性格的表情(包括臉部、動作、姿勢等)、服飾、環境等,合情合理地加以勾勒,以求神似;如果畫以景物為中心的插圖,就要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抓住景物特徵,潛心體會文章意境,想像出其中最富有詩意的主體、背景等,細細地加以描繪,以求神似。
學習〈〈故鄉〉〉時,畫楊二嫂、閏土,同學們選擇的角度不一樣,有的畫20年前的他們,有的畫20年後的他們,把課文中描繪他們外貌的文字盡可能用線條勾勒出來。雖然畫技很一般,但是看的出是精心構思、精心完成的。課上把這些圖片展示出來,對比鮮明、形象,學生情緒高昂之餘,不禁感慨萬千:帝國主義的侵略、封建主義的壓榨給人民帶來了多大的苦難呀!
六、寫作中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學生作文,內容往往單一貧乏,寫法往往單調粗糙,這說明了他們的思想方法還不夠靈活,思路比較閉塞。只有引導學生突破感覺經驗的局限,開展想像和聯想開拓思路才能逐步克服這種常見的毛病。多讓學生進行想像作文,將學生的視野、感受引向與他們的生活相溝通的廣闊天地,有助於他們發現作文的新的表現角度,使內容豐富、充實起來。
我認為,具有正常智力的學生都有創造潛能,但這種潛能不會自發地轉化而成為現實的能力,只有通過有計劃的培養才能得到現實的開發。學生的創造想像力則發展、不培養則萎縮,通過對學生創造想像力的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一定會有較大提高。

⑦ 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想像力

愛因斯坦曾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的源泉。」教育是一項培養人才的活動,況且當前我們要培養有創新能力的人才,這樣,培養學生具有豐富的想像力就更顯重要了。既然如此,怎樣發揮語文學科的優勢,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四個方面通過多種形式加以努力:

一、教給學生展開聯想和想像的辦法。

學生的聯想力、想像力差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不知道怎樣去想,這就需要教師教給學生聯想的辦法。具體的方法有:相似聯想,即由事物的某一方面特徵出發想到與之相似的其他事物。如由在戈壁灘挺立的白楊樹聯想到邊疆建設者;由凌霜傲雪的梅花聯想到頑強不屈的革命者。相關聯想,即由一事物聯想到與之關聯的事物。如由鮮艷的紅領巾想到烈士的鮮血,想到革命事業,自己的職責;由種樹聯想到育人。對比聯想,即由事物的特徵聯想到與其相反的方面。如幸福與苦難,成功與失敗,光明與黑暗,凡卡的童年與自己的童年,小羊的溫馴善良與狼的兇殘。再造想像,即根據文字語言描述再創造新的形象,如根據古詩畫出一幅美麗的山水畫,根據課文《清明上河圖》想像其畫面等。把這些聯想的方法教給了學生,至少為他們提供了想像的方法與思路。

二、延伸課文內容,訓練學生的想像力。

創新離不開想像,想像離不開假設。一個事件可以有多種辦法,一個故事可以有多種結局。教師要善於用假設延伸課文內容,來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聯想力。例如列夫·托爾斯泰的小說《窮人》,主人翁桑娜因鄰居西蒙死後留下兩個孩子無人撫養,而不顧自己一貧如洗的困境毫不猶豫把兩個孩子抱回家中。小說至此嘎然而止,沒有了下文,為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像空間。教師可以這樣假設:桑娜把孩子抱回家後,生活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有哪幾種可能?有的學生說隨著生活負擔的加劇,桑娜和漁夫不堪重負相繼病死;有的說桑娜寧可送自己的孩子去當學徒也要撫養西蒙的孩子;也有的說正當他們生活困窘時,漁夫出海打魚發生了奇跡:打到了一條會說話的魚……這樣的討論無疑會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激發了學生的想像力。讓他們把自己的想像說出來或寫出來,為故事續個結尾,既深化了對原文的理解,又開拓了學生思維,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而在小學語文教材中,許多課文都可用類似的方法,如《狼和小羊》、《凡卡》等。

三、運用延伸相關知識啟發學生的聯想力和想像力。

文學是生活的反映。語文知識、課本知識與生活、科學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利用這樣的聯系,把相關的知識進行延伸,啟發學生進行相關的聯想和想像,就可以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例如,《西遊記》中的孫悟空用自己身上的汗毛變出無數個小孫悟空,從那時起,人類就有了克隆復制自身幻想。學習課文《猴王出世》時,可引出「假如我會克隆」這一話題。學生們熱烈討論,展開了聯想和想像:有的想克隆人類的翅膀,減輕交通的壓力;有的想克隆樹木、河流、新鮮的空氣,改善地球的環境;有的想克隆人類的各種器官,減輕病人的痛苦……誰又能斷言在這豐富的想像中,不會有新的發現呢?

四、用作文訓練激發學生的聯想力和想像力。

寫文章本身就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因此,作文最能激發和訓練學生的聯想力和想像力,體現其創造力的一種訓練方式。但令人悲哀的是,學生的作文往往是千篇一律。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原因有二:我們沒有引導他們把目光投向生活;我們沒有設計出好的題目,給他們留下聯想和想像的空間。這兩年來,小學語文教材有了新的突破,《假如我會克隆》、《未來的……》、《二十年後的我》,《假如我是神筆馬良》……一個個多麼好的題目!讓學生的思維在無限廣闊的天地里縱橫馳騁,浮想聯篇。

⑧ 怎樣才能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指導孩子豐富頭腦中表象的儲存.
因為表象是想像的基礎材料,所以,誰頭腦中的表象積累得多,誰就有更多的進行想像的資源.在日常生活中,要啟發孩子多觀察、多記憶形象具體的東西.去博物館參觀,到郊區游覽,參觀各種公益活動,走親訪友等,都可以記住許許多多的表象.為了記得多,記得准,記得牢,可以請孩子用語言描述,或者家長與孩子相互描述.還可以通過寫日記,把頭腦中的表象再現出來.
文學作品、電影、電視,形象化的東西特別多,讓孩子有意識地留心各種各樣的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有利於增加表象的積累.
指導孩子擴大語言文字的積累.
想像以形象形式為主,但離不開語言材料,特別是需要用口頭語言或書面語言將想像的內容表述出來時,語言材料起重要作用.因此,要讓孩子擴大語言文字積累.比如,背誦的課文要記牢,要有一個文學名句、名段摘記本,隨時把閱讀中遇到的名句、名段摘抄下來,而且利用休閑時間翻閱.這樣在想像時,可以拓寬想像的天地,增加想像的細密程度和豐富程度,從而促進想像力的發展.
支持孩子參加課外興趣小組活動.
課外興趣小組活動是馳聘想像的廣闊天地.不論是音樂、舞蹈、美術、體育、書法,還是天文、地理、生物、化學、航模、艦模、電腦,每一種興趣小組活動都有大量的形象化的事物進入腦海,而且需要進行創造性想像才能完成活動任務.這對於提高孩子的想像力十分有益.當孩子們的興趣小組成果得到展示或者獲得表彰獎勵時,他們的積極性會更高,想像力會突飛猛進地發展.
鼓勵孩子編故事、講故事.
孩子在小時候,喜歡編故事、講故事,有時講給小朋友聽,有時講給爸爸媽媽聽,有時還自言自語.家長應該看到這既是鍛煉表達能力的好機會,也是發展想像力的好機會.要積極鼓勵孩子,不要冷言冷語,更不能隨便阻止.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按照某個主題去編去講,適時地給以贊揚,指出不足.好的故事,讓孩子用筆記錄下來,不斷修改.天長日久,孩子的想像能力會越來越強.
總之,為了發展孩子的智力,必須重視想像力的培養,當孩子的頭腦插上想像翅膀時,他會飛翔得更高更遠.

⑨ 【原創】淺談如何培養學生復述課文的能力

課文復述是指學生在認真閱讀和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把閱讀內容加以整理,用自己的語言,有重點、有條理、有感情的敘述出來。復述不是簡單、機械、不加思考的背誦,它熔理解、記憶、表達於一爐,是構成小學生聽說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大綱》明確指出:中年級學生要能清楚明白地講述一件事。要重視復述,復述要講究方法,要在理解課文內容、理解敘述順序的基礎上進行。 緊湊的課堂教學常常忽視對學生復述能力的培養,殊不知,課文復述是學習語文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一種創造性的綜合思維訓練,它能有效地將理解、分析、表達統一起來,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記憶、總結、表達、理解和創新能力,在語文教學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對於學生復述課文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要根據教材和學生的具體情況來,筆者認為在指導學生復述課文時應該遵循一定的原則和掌握一定的方法,事半功倍地起到對學生復述能力的培養。 一、指導學生復述課文時要遵循一定得原則,因為遵循原則才能保證正確的方向。 1.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復述課文要求學生對文章能深入理解和整合,所以在初始階段,教師要指導理解課文的方法,教給學生如何理清文章脈絡,如何抓要點、找主題句、概括大意;學生能夠在掌握這些方法的基礎上提取有效信息。 2.面向全體學生,營造平等、和諧、寬松的課堂氣氛,鼓勵與贊賞相結合的原則。課堂上要讓每個同學都有機會復述,因此,可以採用先自己單獨復述、再小組內復述,後班內復述的方法,擴大學生復述的面。還要讓學生願意說、敢於說,允許學生在復述的過程中犯錯誤;有時還給予提示;特別是一些口頭表達能力不好的孩子,教師更應給予鼓勵與支持。 3.鼓勵學生進行創造性復述。復述分為詳細復述、簡要復述和創造性復述。創造性復述是改變形式的復述。這種復述拘泥於課文敘述順序,最能鍛煉學生的想像能力和思維能力,尤其是中高年級學生,應該鼓勵他們大膽想像,進行練習。 二、根據不同的復述形式,指導學生使用正確的方法,因為正確的方法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詳細復述 詳細復述就是接近原文的復述。這要求我們能詳細、系統、正確地掌握文章的內容。文章中的每個情節和畫面都要清晰地保留在頭腦中,我們本身也要受到文章的熏陶感染。所以認真閱讀是進行復述的基礎。詳細復述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把文章中的主要意思搞清楚。比如《九色鹿》,這篇文章雖然較長,但敘述很清晰,全文主要圍繞九色鹿救調達,調達出賣九色鹿這兩個部分來展開,當我們把最主要的內容和情節抓到以後,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之上,就能夠力爭 80 %都用文中的語言表達出來了,這樣就比較好地完成一次復述了。詳細復述的時候,很重要的就是要把表現主要意思的句子和詞語運用起來。一般來說,詳細復述的時候應該和原文相差不是太大。 2. 簡要復述 簡要復述就是根據情節的發展來復述文章中最重要的內容。它不僅要求我們按照課文的順序復述,而且要求我們抓住整篇課文中最重要的內容。表達文章主要意思的時候,可以先看一看文章一共有幾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講的是什麼。如果有幾個自然段的意思是一樣的,還可以進行合並。這樣,把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合並在一起就成了簡要復述的內容了。 3. 創造性復述創造性復述是在尊重原文的基礎上,在復述中加入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它能夠鍛煉我們的思維,加深我們對課文的理解。 創造性復述具體有下列方法: ①變換人稱復述一般文章描寫的時候用的都是第三人稱。在復述的時候,我們可以嘗試改第一人稱「我」來敘述。這樣同學們就可能把作者或文中人物的經歷和感受轉化為自己的,同時也可能把自己的一些感受融入復述中。 ②續編故事 續編文章就是給文章增添內容——可以在文章中間加,也可以在文章的結尾加。因為有些文章留有一定的空白讓我們展開想像,擴充理解。例如《普羅米修斯盜火》這篇課文,復述時可以加上想像人們獲得火種後歡欣鼓舞的場面,這在課文中並沒有提及,但是可以結合文中描述的人類沒有火種前的困苦生活加以對比聯想,人們在獲取火種後生活上得到的便利。 總之,在實際教學中,結合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還有其他很好的方法可以去探索,無論採取哪種方法復述課文,目的都是要學生學會自己的語言去組織,為學生提供訓練語言的實踐機會,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提高課堂效率。

閱讀全文

與如何培養想像力創造性復述課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
2010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答案 瀏覽:259
3系馬年限量版價格 瀏覽:952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
產權年限到期後怎麼辦 瀏覽:83
銅川58同城轉讓 瀏覽:477
著作權使用許可範本 瀏覽:846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瀏覽:414
火石創造筆試題 瀏覽:545
河南醫院轉讓 瀏覽:798
工商局法制工作總結 瀏覽: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