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個體創造性的標志有

個體創造性的標志有

發布時間:2021-08-19 00:58:25

創造性人格有哪些特徵

1、感覺、知覺、感情都極其敏銳,心扉開放,總想開拓自己的內心世界和對外部世界的經驗,不拘泥細枝末節和既存事物,而憑直覺抓住意義,對不存在的事物感興趣。

2、對非合理的事物、無秩序的東西是寬容的;所感興趣的不是單純的、明快的事物,而是復雜的和標准不明的事物。

3、不屈於壓力,不因循守舊,思考行動有獨立性。具有自信,討厭妥協,不介意他人的想法。

4、內向、缺乏社交、好孤獨。在集體活動的場合起妨礙作用。

5、好奇心強,好冒險。好找現狀的缺陷,不滿於現狀。保持首創精神和創造力,立足於真實的生活。人人都需要學習和思考。

創造性人格的優點

在創造活動中表現和發展起來,對促進人的成才和促進創造成果的產生起導向和決定作用的優良的理想、信念、意志、情感、情緒、道德等非智力素質的總和。創造性人格對個人的成才,對創造活動的成功和創造成果的產生能起導向作用、內在動力作用、長期堅持最終成功的作用。

創造性人格,如高尚的理想和信念、堅強的意志,能夠在一個人的成才過程中起導向作用。某些創造人格的素質能對創造者的創造歷程起到內在動力作用。

在科學和藝術史上,有一類重大成果,需要創造者數十年的奮斗才能夠獲得。在這一類長時間的創造過程中,持之以恆、堅持到底的創造性人格.對於創造活動起到了促使它最終成功的作用。

② 創造性思維的特徵包括哪些

創造性思維的特徵包括:

1、原創性:

對「原創」一詞不難理解;做到「原創」,就需要有自己獨特的思維和思考方式,能夠體現獨樹一幟的想法和觀點;面對事物的時候,能夠打破常規的思維方式,及循規蹈矩的束縛,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維度進行思考、認識事物、表達見解等。
2、發散性

我想,「發散思維」這一名詞,很多人都聽說過,發散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核心思維方式!如果能夠培養和鍛煉發散思維呢?在面對一個問題和想法時,盡可能的提出和想像出多種可能性,從一個詞、一個點向四周發散去思考,盡量尋找多咱答案!比如:說到「蘋果」你能到什麼?喬布斯、牛頓、手機、伊甸園、蛇、亞當、紅色……等等,你還能想到更多……
擁有創造性思維的5種特徵
3、逆向性

對與逆向思維方式,很多人在生活中會常常遇到。在思考和解決一個問題時,當一種方式和方法行不通時,總不能一條路走到黑吧!無論是孩子還是成人,通過逆向思維的思考方式,在解決問題時,不僅用直面問題的方式正面思考,還要善於變換思考角度,從反面去想,從更多的角度和立場去思考,將會帶來全新的視角,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4、質疑性

對於很多成年人,對於生活中的很多事物,或許會少了一份質疑性。很多事物的存在,會讓我們感覺,這是理所當然,本來就應該是這樣,就會保持固有的想法!創造性思維的基礎能力,就是對一些事物保有質疑的態度,沖破「理所當然」而提出新的想法!對孩子來說,沒有經驗和理所當然作為基礎,很多事物,在他們的眼中,還會有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孩子們總會問出,很多讓大人們匪夷所思的問題,這就是孩子們比大人們更具有創造性思維!
5、重組性

對於重組這一點,我想,對於很多人都會有這種經歷。我們會看到自己的孩子,或回想在自己小的時候,將家中很多小電器、小玩具等進行拆卸後,然後,重新組裝,成為一個新的東西,這個重組的過程給我們和孩子帶來了無窮的奇趣。一定有很多人,在小時候曾把家中的收音機、鬧鍾、電子表等進行拆卸並重新組裝過,這個重組的過程,就是創造性思維的一種體現和能力。

③ 產生創造力的三要素是什麼

創造力主要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知識(我們在小學、中學、大學中,從專書本中、電影里、圖書館獲屬得的一切),思維(使用不同的思維工具使我們的念頭轉化為思考)和自我意識。所以,知識、思維和自我意識構成了創造力的基本要素。

④ 什麼是創造性,創造性的基本特徵有哪些

創造性
一般認為創造性是指個體產生新奇獨特的、有社會價值的產品的能內力或特性,容故也稱為創造力。新奇獨特意味著能別出心裁地做出前人未曾做過的事,有社會價值意味著創造的結果或產品具有實用價值或學術價值、道德價值、審美價值等。

創造性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發明,二是發現。發明是製造新事物,例如瓦特發明蒸汽機,魯班發明鋸子。發現是找出本來就存在但尚未被人了解的事物和規律,如門捷列夫發現元素周期律,馬克思發現剩餘價值規律等。
理解創造力這一概念要把握以下幾點:
①創造力是一種有別於智力的能力,創造力測驗的內容是智力測驗內容上沒有的,是智力測驗測不出來的能力;
②創造力指在各種創造性活動中的能力,既有科學創造活動,又有技術創造和藝術創造活動,還有其他方面的創造活動;
③新穎獨特是指前所未有、與眾不同,這是創造力的根本特徵;④創造產品(包括物質的和精神的)有社會或個人價值。
發散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核心。其主要特徵有三個:流暢性、變通性、獨創性。

⑤ 具有高創造性個體的人格特徵有哪些

具有高創造性個體的人格特徵有:獨立性、自信、對復雜問題感興版趣、冒險精神。權

創造型人格是指相當於天才型人格(genius type personali-ty),特徵是高度的敏感性,精神平衡失調,易於形成固定觀念。根據鈴狀曲線的數學原則而確定的智力正常范圍(智商86~115),天才(超常的智商在115以上)是屬於不正常的一端。

(5)個體創造性的標志有擴展閱讀:

人格分類特點:

九型人格與當今各種性格分類法的最大區別在於,九型性格揭示了人們內在最深層的價值觀和注意力焦點,它不受表面的外在行為的變化所影響:

一、深入觀察發現「我是誰」

二、你的思維模式及怎樣影響你的決策

三、你的價值取向及怎樣影響你的事業

四、你的情緒反應及怎樣影響你的人際

五、你的行為方式及怎樣影響你成長

六、你個性的優勢與局限

七、你在事業發展中的個性障礙及突破的方向

八、你在人際關系中的個性沖突及改善的技巧

九、你在親密關系中的個性困擾及解決的方法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創造型人格

網路—九型人格

⑥ 如何區別創造性的特徵

如何區別創造性的特徵?
各位同學大家好,我們又見面了。相信很多的小夥伴在復習教招考試時都對「創造性的特徵」這個知識點有很深的印象,這部分的知識點在我們教育心理學部分一直以來屬於考察的重點。接下來就帶著大家來一探究竟!
創造性是指個體產生新奇獨特的、有社會價值的產品的能力或特性。而作為創造性的核心——發散思維有三個重要的特徵,這三個重要特徵也即創造性的特徵。它們分別是:流暢性,變通性和獨創性。
1.流暢性
流暢性是指個人面對問題情境時,在規定的時間內產生不同觀念的數量的多少。所以看完定義以後,我們可以找出這些關鍵詞:「規定時間」、「數量」。也即如果一個人在解決問題時想到的答案數量越多,則說明其流暢性越佳。如:小明在回答麵粉可以干什麼時,回答到可以做饅頭、做面條、做餃子等等。
2.變通性
變通性也稱為靈活性,是指個人面對問題時,不墨守成規,能隨機應變,觸類旁通,即對同一問題所想出不同類型答案越多者,變通性越高。故從定義中我們依舊可以找出這樣的關鍵詞「類型多」。如:小明在回答麵粉可以干什麼時,答出:可以做漿糊、可以捏麵人,還可以用來做食物等等。那麼這次則體現出其變通性較強。
結合我們所舉的例子,不難發現流暢性和變通性的區別:流暢性強調的是答案數量多,但這些數量大都屬於同一個類型,而變通性則強調答案的類型多樣,各不相同。
3.獨創性
獨創性是指個人面對問題情境時,能獨具慧心,想出不同尋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前輩的意見。從定義看,獨創性更多強調的是「新穎、與眾不同」。如小明在回答麵粉的作用時,說利用麵粉可以為大家下一場雪。這樣的答案就是大家不易想到,不同尋常的。可以列為獨創性。
接下來大家可以通過題目加深這三者的區別:
1.在飛花令游戲中,選手可以快速接出古詩,無論是有「花」字的詩句還是帶有數字的詩句,都是信手拈來。根據創造性的基本特徵,可知這位選手的( )較好。
A.流暢性 B.變通性 C.獨創性 D.適應性
【答案】A。解析:題干中,提到選手在規定時間內能想到很多關於花字的詩句,表明回答問題的數量多,因此符合流暢性的特徵。
2.「知人所不知,見人所不見」屬於創造性的( )特徵。
A.流暢性 B.變通性 B.獨創性 D.精細性
【答案】C。解析:題干描述的是能夠知道別人不知道的,能夠看見別人看不到的,體現與眾不同的特徵,因此符合獨創性的要求。

⑦ 創造力高的個體具有什麼樣的個性特徵

創造性人格也稱創造性個性,是指與個體創造性活動有關的個性傾向性( 需要回、動機、興趣、信念、答理想) 、自我意識和個性心理特徵( 氣質、性格、能力等) 的總和。從人格結構的角度看,創造性人格具有如下主要特徵:
(一) 個性傾向具有創新性
1.有崇高的創新志向與求新慾望。表現為總是渴望創造出新生事物,有強烈的成就需要、發展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不甘心或不滿足於默默無聞。
2.廣泛的興趣愛好和濃郁的好奇心。表現為對任何事物都好奇好問,愛追根究底,對自己特長的領域更是興趣盎然,情有獨鍾,時常達到痴迷的程度。
3.有科學的世界觀和崇高的創造動機與價值取向。表現為實事求是,追求真理,能夠為集體、為國家、為社會、為人類而創造,有「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之豪情,又具有安貧樂道、寧靜致遠之境界。
(二)自我意識具有復雜性
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能夠立足現實自我,借鑒過去自我,掌握他人心中自我,創造未來自我。具有較高的自我體驗和自我控制水平。在自我評價方面,往往出現偏高或給人造成「狂氣」的印象,但不會大起大落。

⑧ 創造力和創新的關系是什麼

創造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基本特性和標志之一。培養、開發創造力的重要意義和最終目的在於使人類創造力的發展從自發走向自覺,從而盡可能挖掘出人類的創造潛力,造福人類。隨著現代社會科學技術與經濟的快速發展,對科技人才創造力的培養與開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開發人的創造力,培養大批出類拔萃、思維敏捷、勇於創造的人,已經成為一個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性問題。1999年6月13日頒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提出: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經濟已初見端倪,國力競爭日趨激烈。而教育在綜合國力的形成中處於基礎地位,國力的強弱越來越取決於勞動者的素質,取決於各類人才的質量和數量,這對中國培養和造就21世紀的一代新人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有鑒於此,必須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在該《決定》中,除對學校教育明確提出了要培養學生「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堅韌不拔的意志、艱苦奮斗的精神」、「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的能力」、「競爭意識、合作精神」等核心技能與素質要求之外,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在這種大背景下,本文就創造的性質與創造力的培養問題作了簡要討論。
二、創造是一種復雜的心理整合
(一)創造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結晶
智力是人們在認識客觀事物的過程中所形成的認知方面的穩定心理特點的綜合,它與創造力的關系,研究結果並不完全一致。如有的發現創造力與智力不相關,有的則發現有高相關;有的發現創造力高者智力未必高,或智力高者創造力未必高;有的發現智力低則創造力必低;還有的發現創造力與智力的相關高低隨著測量性質的變化而變化。這些結果表明,智力與創造力的關系是十分復雜的。智力高的人雖然可能比智力低的人更有創造性,但高的智力並不是創造力的充分必要條件。雖然創造力高的人一般也有高的智力水平,但也有相當一部分人並非如此[1],很多智力水平高的人也沒有不同尋常的創造力。高的智力水平可能在某種程度上促進創造力,但卻並不能保證總是如此[2]。
非智力因素則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的角度說,凡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甚至於道德品質都是非智力因素;從狹義的角度看,常常只把動機、興趣、情感、意志、性格五個心理因素包括在非智力因素之內。如果說智力因素是保證人們有效地進行認知活動的穩固的心理特點的綜合,那麼非智力因素則是保證人們成功地進行種種活動的心理條件的總和。許多研究表明,創造力與某些非智力因素是高相關的。創造力高的人常常具有一定的個性特徵,如獨立性強、自信、常常被復雜性所吸引、富有責任感、感情豐富、有決心、勤奮、富於想像、依賴性孝幽默、愛自行學習、願意嘗試困難工作、好冒險、有強烈的好奇心、能自我觀察、有高度的獨特反應、興趣廣泛、愛好沉思、不盲從,等等[3~6];而膽怯、過分的自我批評、懶惰、從眾、狹隘、刻板、驕傲等許多消極個性因素則不利於創造力的發展。顯然,取得卓越成就所要求的不僅是較高的智力,更重要的是非智力因素。
個體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發展,總是緊密聯系、互相制約的。它們都以人的創造實踐為基礎,並在實踐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智力因素可以促進非智力因素的發展,例如觀察力發展中敏銳性的提高,思維力發展中探索性的培養,想像力發展中獨特性與靈活性的增強等等。反之,非智力因素也可以促進智力活動過程,它可以強化創造意識,激發創造熱情,排除種種干擾,穩定情緒,從而為智力活動的順利進行提供動力,為智力因素的發展創造條件。事實上,一切具有高度創造力的傑出人才,他們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高水平的和諧發展。因素可以說,創造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結晶。
(二)創造是顯意識和潛意識的交融
精神分析學派認為,人所意識到的僅僅是人的整個精神活動中位於心理表層的一個很小的部分,即顯意識,而人的大部分精神活動則存在於心理的深層,往往意識不到,屬於潛意識范疇。顯意識是主體能夠清楚地意識到的、有目的、能控制的意識;潛意識則是主體自身意識不到並不能加以控制的意識,它包括各種各樣的先天的本能和後天的長期積累起來的儲存在頭腦中的知識經驗。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創造是顯意識和潛意識高度統一的產物。在人類整個創造活動中,總是有目的在支配著,創造的機遇總是光臨那些有準備的頭腦。因此,整個創造過程都由意識控制著。但是,在創造過程中,創造者長期的學習、經驗的積累、環境的影響以及對創造的強烈追求和思考,雖然沒有形成直接的可以明確顯示出來的結果,可它確實也會在心理深處潛意識地累積起來,積淀為創造的某種基矗可以說,在創造活動還在進行而無明確結果時,在創造的苦思冥想尚未獲得某種啟示而豁然頓悟之前,確實存在著一種「潛意識」狀態。在一定條件下,當創造成果出現時,這種潛意識狀態就過渡到顯意識了。可見創造是顯意識與潛意識的交融過程。
潛意識是人類重要的信息庫,人的絕大部分信息,就以這種形式深藏在潛意識的汪洋大海里。人們可以在潛意識水平上處理並理解所見到的現象,潛意識能阻礙來自客觀的大多數刺激,而讓少數經過選擇的刺激信息進入潛意識思維過程。在顯意識思維過程中......

⑨ 什麼是創造性

心理學解釋
創造性(creativity):是指人們應用新穎的方式解決問題,並能產生新的、有社回會價值的產品的答心理過程。
創造性的心理成分及測量:輻合思維與發散思維(在發散生成測驗中,用發散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獨特性的好壞來衡量創造性的高低),遠距離聯想能力,非智力因素,如人的堅持性、自信心、意志力、責任感、勤奮、熱情、善於形象、興趣廣泛、獨立性等。
其他解釋:(發明專利的創造性)
創造性是指:同申請日以前已有的技術相比,對於發明專利應具有突出的實質特點性和顯著的進步;對於實用新型專利,應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閱讀全文

與個體創造性的標志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
2010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答案 瀏覽:259
3系馬年限量版價格 瀏覽:952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
產權年限到期後怎麼辦 瀏覽:83
銅川58同城轉讓 瀏覽:477
著作權使用許可範本 瀏覽:846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瀏覽:414
火石創造筆試題 瀏覽:545
河南醫院轉讓 瀏覽:798
工商局法制工作總結 瀏覽: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