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到底是誰發明的家庭作業
據相關資料顯示,家庭作業的發明者是一位義大利的老師在1905年的時候所發明的,他名叫羅伯特·納維利斯,這一發明也成功引發了全球學生對他的「仇恨」。
據說羅伯特·納維利斯當時也是為了懲罰自己的學生,所以給其布置了大量的作業,將其當做是一種懲罰學生的手段,卻沒想當在死之後竟然成為了「全民公敵」。
(1)究竟是誰發明擴展閱讀
家庭作業一般可以分為三類
1、閱讀作業,包括預習或復習而閱讀教科書,以及為擴大學生的知識領域、開闊眼界,加深學生對教材的理解,閱讀相關參考書和課外讀物等;
2、口頭或書面作業,包括熟讀、背誦、復述、書面回答問題、演算習題、繪制圖表、作文以及其他創造性作業等;
3、實際活動作業,包括實習、實驗、觀察、測量、製作標本模型等。
B. 究竟是誰發明了計算機
手工復計算機,現代公認最制早是中國古代的算盤,大約出現在東漢,成形於北宋,發明人不詳。
機械計算機,又稱為加法機,發明人帕斯卡,發明時間1623年。
萊布尼茨於1674年改進帕斯卡的加法機,並提出二進制。
1822年,巴貝奇發明差分機。
1944年,美國人霍德華·艾肯發明機械/電動方式計算機馬克1號。
以莫希利、埃克特(John Eckert)為首的研製小組在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二台電子計算機,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計算機 埃歷阿克」(ENIAC,譯成中文是「電子數字積分和計算機」)誕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這是現代意義上的第一台計算機。
1945年6月,馮·諾依曼提出「101頁報告」,奠定了現代電腦體系結構堅實的根基。現代所有計算機均被稱為「諾依曼機」,馮·諾依曼也被稱為「計算機之父」。
C. 到底是誰發明了等於號
現在數學上用的符號「=」最初是公元1540年由英國牛津大學教授考爾德開始使用的版。16世紀法國數學家權維葉特也使用過「=」,但在他的著作中,這個符號不表示「相等」,而表示兩個量的差加。到公元1591年,法國數學家韋達在著作中大量使用這個符號後,才逐漸被人們所接受,直到17世紀,符號「=」才真正為世界公認。
D. 文字究竟是誰發明的
相傳倉頡造字
傳倉頡在黃帝手下當官。那時,當官的可並不顯威風,和平常人一樣,只是分工不同。黃帝分派他專門管理圈裡牲口的數目、屯裡食物的多少。倉頡這人挺聰明,做事又盡力盡心,很快熟悉了所管的牲口和食物,心裡都有了譜,難得出差錯。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儲藏在逐漸增加、變化,光憑腦袋記不住了。當時又沒有文字,更沒有紙和筆。怎麼辦呢?倉頡犯難了。
倉頡整日整夜地想辦法,先是在繩子上打結,用各種不同顏色的繩子,表示各種不同的牲口、食物,用繩子打的結代表每個數目。但時間一長久,就不奏效了。這增加的數目在繩子上打個結很便當,而減少數目時,在繩子上解個結就麻煩了。倉頡又想到了在繩子上打圈圈,在圈子裡掛上各式各樣的貝殼,來代替他所管的東西。增加了就添一個貝殼,減少了就去掉一個貝殼。這法子頂管用,一連用了好幾年。
黃帝見倉頡這樣能幹,叫他管的事情愈來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數,回回狩獵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減,也統統叫倉頡管。倉頡又犯悉了,憑著添繩子、掛貝殼已不抵事了。怎麼才能不出差錯呢?
這天,他參加集體狩獵,走到一個三岔路口時,幾個老人為往哪條路走爭辯起來。一個老人堅持要往東,說有羚羊;一個老人要往北,說前面不遠可以追到鹿群;一個老人偏要往西,說有兩只老虎,不及時打死,就會錯過了機會。倉頡一問,原來他們都是看著地下野獸的腳印才認定的。倉頡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個腳印代表一種野獸,我為什麼不能用一種符號來表示我所管的東西呢?他高興地拔腿奔回家,開始創造各種符號來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頭頭是道。
黃帝知道後,大加贊賞,命令倉頡到各個部落去傳授這種方法。漸漸地,這些符號的用法,全推廣開了。就這么,形成了文字。
倉頡造了字,黃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稱贊他,他的名聲越來越大。倉頡頭腦就有點發熱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頭頂心裡去了,什麼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馬虎起來。
這話傳到黃帝耳朵里,黃帝很惱火。他眼裡容不得一個臣子變壞。怎麼叫倉頡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呢?黃帝召來了身邊最年長的老人商量。這老人長長的鬍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個結,表示他已是一百二十多歲的人了。老人沉吟了一會,獨自去找倉頡了。
倉頡正在教各個部落的人識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後,和別人一樣認真地聽著。倉頡講完,別人都散去了,唯獨這老人不走,還坐在老地方。倉頡有點好奇,上前問他為什麼不走。
老人說:「倉頡啊,你造的字已經家喻戶曉,可我人老眼花,有幾個字至今還糊塗著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
倉頡看這么大年紀的老人,都這樣尊重他,很高興,催他快說。
老人說:「你造的『馬』字,『驢』字,『騾』字,都有四條腿吧?,而牛也有四條腿,你造出來的『牛』字怎麼沒有四條腿,只剩下一條尾巴呢?」
倉頡一聽,心裡有點慌了:自己原先造「魚」字時,是寫成「牛」樣的,造「牛」字時,是寫成「魚」樣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教顛倒了。
老人接著又說:「你造的『重』字,是說有千里之遠,應該念出遠門的『出』字,而你卻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過來,兩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該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遠門的『出』字。這幾個字真叫我難以琢磨,只好來請教你了。」
這時倉頡羞得無地自容,深知自己因為驕傲鑄成了大錯。這些字已經教給各個部落,傳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連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懺悔。
老人拉著倉頡的手,誠摯地說:「倉頡啊,你創造了字,使我們老一代的經驗能記錄下來,傳下去,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會記住你的。你可不能驕傲自大啊!」
從此以後,倉頡每造一個字,總要將字義反復推敲,還行拿去徵求人們的意見,一點也不敢粗心。大家都說好,才定下來,然後逐漸傳到每個部落去。
E. 究竟是誰發明數學
數學,其英文是mathematics,這是一個復數名詞,「數學曾經是四門學科:算術、幾何、天文學和音樂,處於一種比語法、修辭和辯證法這三門學科更高的地位。」
麻煩採納,謝謝!
F. 電腦網路究竟是誰發明出來的
互聯網起源於1969年,最初只是一個由美國國防部設立的名為ARPANET的軍用網路.他們提出了一種把回信息答分成數據包進行傳輸的系統.這系統允許數據包自由地在這個網路中傳輸,這意味如果該網路中有一台電腦壞了,數據仍能從另一途徑到達目的地.
1982年,美國軍方從ARPANET中抽離,剩下的部份稱為Internet,當時主要是學術機構連接作研究用途,科學家能夠藉以分享數據,接達遠方的電腦和發放電郵訊息.本港的學術機構也在80年代設立了一個名為HARNET的網路,促進學院之間的通訊和學術研究交流,並於1991年開始與互聯網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