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發明航海

發明航海

發布時間:2021-08-18 15:53:16

⑴ 中國古代誰的發明開啟遠洋航海時代

希望對你有幫助:指南針的發明開啟了遠洋航海時代,但是指南針發明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漫長的發展。 指南針的發明不是一蹴而成的,而是經過了漫長的辛勤研究和不斷的改進,逐漸發展而製成的。據史書記載,最初人們發現天然的磁石能吸鐵,繼而又發現磁鐵利用地磁吸引,總是指向南端,從而在公元前三世紀的戰國年代,人們用天然磁鐵礦琢磨成當時稱為「司南」的指南針。還發明了一種車上安裝木頭人,車子里邊有許多齒輪,無論車子如何轉動,木頭人的手總是指向南方的「指南車」。公元一世紀初,即東漢初年,王充在《論衡》中記述了磁勺柄指南的史實。但「司南」等由於是用天然磁石製成的,容易失去磁性,使用起來既不方便,效果又不很好。在北宋時,著名的科學家沈括總結了前人的經驗,在物理方面又發現地磁偏角的存在,利用人工磁化法製成了使用方便、效果較好的指南針,就是用天然磁石上磨擦後帶磁性的鋼針來指南。此法製成的各種指向性的儀器,雖然在形狀上和裝置方法上有新的發展和差異,但其原理基本上是一樣的。 到了宋代,勞動人民掌握了製造人工磁體的技術,又製造了指南魚。指南針的發明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結果。由於生產勞動,人們接觸了磁鐵礦,開始了對磁性質的了解。人們首先發現了磁石引鐵的性質。後來又發現了磁石的指向性。經過多方的實驗和研究,終於發明了極具實用價值的指南針。 指南針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對磁現象有了深刻的認識。古代中國人認為,磁石吸鐵,有如慈母懷子,因此在先秦的許多文獻中,多將「磁石」寫作「慈石」。戰國後期的哲學家韓非的著作中,不但有關於磁現象的記載,而且有把磁性用於辨別方位的記載。這表明,在那時人們已開始用磁石來製造最初的羅盤。 到了西漢時期,中國古代磁學有了進一步發展。東漢哲學家王充在其著作《論衡》中曾有過這樣的記述:「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這說明,作為指南針前身的司南在當時已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指南龜是當時流行的一種新裝置,將一塊天然磁石放置在木刻龜的腹內,在木龜腹下方挖一光滑的小孔,對准並放置在直立於木板上的頂端尖滑的竹釘上,這樣木龜就被放置在一個固定的、可以自由旋轉的支點上了。由於支點處摩擦力很小,木龜可以自由轉動指南。當時它並沒有用於航海指向,而用於幻術。但是這就是後來出現的旱羅盤的先聲。 磁石吸鐵是因為每塊磁石兩頭都有不同的磁極,一頭叫正極,另一頭叫負極。人類居住的地球也是一塊天然大磁鐵,地球的南北兩頭也有不同的磁極,地球的北極是負磁極,地球南極為正磁極。根據同性磁極相排斥,異性磁極相吸引的原理,拿一根可以自由轉動的磁針,無論站在地球的什麼地方,它的正極總是指北,負極總是指南。 戰國時期,人們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製成了指南工具──司南。但是,戰國時期的司南是什麼樣子無法考證。《中國歷史》課本插圖──「司南」,是根據中國歷史博物館展品「漢代司南模型」繪制的。這個模型是後人根據史書記載以及地下出土的漢代地盤實物製成的。地盤是青銅做成的,內圓外方,中心圓面磨得非常光滑,以保證勺體指示方向的准確性。中心圓外圍依次布列八卦、天干、地支和二十八宿,共計二十四個方位。地盤中心的小勺是用整塊的天然磁鐵磨成的,磁鐵的正極磨成司南的長柄,勺頭底部是半球面,非常光滑。使用時先把地盤放平,再把司南放在地盤中間,用手撥動勺柄,使它轉動,等到司南停下來,勺柄所指方向就是南方。這種勺形司南直到八世紀時仍在應用。

⑵ 歐洲人有哪些航海大發明

蓋倫船:16世紀中葉,英國造船家開始發展輕型蓋倫船,為了使之更適合與版遠距離炮戰,改善操作性能,他權們把首部上層建築降低,移入船體之內,甚至置於首掛之內。此類船的標准長度50米,排水量500-600噸。這類新型蓋倫船的快速性、操縱性明顯優於舊式船。

六分儀:六分儀用來測量遠方兩個目標之間夾角的光學儀器。通常用它測量某一時刻太陽或其他天體與海平線或地平線的夾角﹐以便迅速得知海船或飛機所在位置的經緯度。六分儀的原理是牛頓首先提出的。

望遠鏡:望遠鏡是一種利用透鏡或反射鏡以及其他光學器件觀測遙遠物體的光學儀器。利用通過透鏡的光線折射或光線被凹鏡反射使之進入小孔並會聚成像,再經過一個放大目鏡而被看到。由荷蘭人發明

蒸汽船:蒸汽輪船是用蒸汽機作動力的機械推進船舶。蒸汽機的出現使船舶動力發生了革命性變化,從而完成了船舶動力的革命。船舶的推動力從人力、自然力轉變為機械力,船舶用蒸汽機提供的巨大動力,使人類有可能建造越來越大的船,運載更多的貨物。

⑶ 宋代的哪些發明宣告了原始航海的終結,計量航海時代的開始

嗯,造紙術的發明宣告了原始航海的宗介嗯,計量航海時代的開始嗯,宋兆時的指南針也是羅盤針,指南針就是羅盤針的發明

⑷ 我國發明的航海羅盤具體是怎樣的

我國古代地文航海技術的成就,包括航行儀器如航海羅盤、計程儀、測深儀的發明和創造,以及針路和海圖的運用等。

航海羅盤是我國發明的。我國發明指南針後,很快使用到航海上。航海羅盤上定24向,我國漢代就有24向的記載。北宋地理學家沈括的地理圖上也用到過24向。把羅盤360度分作24等分,相隔15度為一向,也叫「正針」。但在使用時還有縫針,縫針是兩正針夾縫間的一向,因此航海羅盤就有48向。大約南宋時已有48向的發明了。48向的每向的間隔是7.3度,這要比西方的32向羅盤在定向時精確得多。關於32向的羅盤知識在明末雖從西方傳進來,但是我國航海家一直用我國固有的航海羅盤。

⑸ 宋朝發明了什麼應用了航海

(1)北宋時,製成了指南針,指南針一經發明,很快就運用到航海上.
(2)英國工程師史蒂芬孫利用蒸汽機發明了火車機車,1814年,他研製的第一輛蒸汽機車「布拉策號」試運行成功.
(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03年,美國人萊特兄弟成功製造人類歷史上第一架飛機,取名「飛行者1號」.被譽為「航空飛行器的先驅」,幫助人們實現了在天空翱翔的夢想.
故答案為:
(1)指南針.
(2)史蒂芬孫.
(3)飛機.

⑹ 中國航海四大發明是什麼

造紙是蔡倫,、火葯來源於練丹術的副產品 活字印刷 畢升。 雕版不好考正,指南針司南

⑺ 中國古代發明了哪些航海儀器

指南針
指南針一經發明很快就被應用到軍事、生產、日常生活、地形測量等方面,特別是航海上。指南針在航海上的應用有一個逐漸發展過程。成書年代略晚於《夢溪筆談》的《萍洲可談》中記有:「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這是世界航海史上最早使用指南針的記載。文中指出,當時只在日月星辰見不到的時候才使用指南針,可見指南針剛開始使用時,使用還不熟練。二十幾年後,許兢的《宣和奉使高麗圖經》也有類似的記載:「惟視星斗前邁,若晦冥則用指南浮針,以揆南北。」到了元代,指南針一躍而成海上指航的最重要的儀器了。不論晝夜晴陰都用指南針導航了。而且還編制出使用羅盤導航,在不同航行地點指南針針位的連線圖,叫做「針路」。船行到某處,採用何針位方向,一路航線都一一標識明白,作為航行的依據。

⑻ 宋代時還有發明了什麼航海技術

宋代已經有針路的來設計。航海中主源要是用指南針引路,所以叫做「針路」。有的古籍中叫「針經」,或「針譜」、「針策」。凡是針路一般都必寫明某地開船、航向、航程和船到某地等。

至於海圖,北宋徐兢《宣和奉使高麗圖經》上已有海道圖,這是我國航海海圖最早的記載。我國現存最早的海道圖是明代初期《海道經》里附刻的《海道指南圖》。明末時期有些古籍註明海上危險物,比如「有草嶼」、「有蘆荻」等,還有淺灘、暗礁、沙州以及岩石的記載。這些和近代海圖上的要求大致符合。

⑼ 帆船的發明是人類航海史上的一大什麼發明

1
、帆船的發明,來是人類航海源史上的一大創舉。

探究活動



材料:准備空瓶一個、筷子一根、兩塊長條形的硬紙板、幾張厚紙片、一根彩繩、膠帶及剪刀。



1
.首先,把空瓶的瓶口剪去。將瓶身豎著剪開,接著,將兩塊硬紙板粘貼在瓶身的內側。



2
.將厚紙片的一邊剪成斜邊,在筷子的頂端系好彩繩,將筷子的下端貼在硬紙板上。



3
.最後,把彩繩分別向瓶身的兩端拉緊,並粘貼好。



提示:在製作的過程中,每個部分都必須粘貼牢固。彩繩一定要拉緊粘牢才能使船體平衡,否則,帆
船很難立穩。

⑽ 在航海上產生重大影響的發明最早被利用在什麼時期

(1)材料中的「三種東西」分別是指什麼?(3分)
(2)這「三種東西」再加上東內漢發明的什麼合稱為容四大發明?(1分)
(3)其中在航海上產生重大影響的發明最早被利用是在什麼時期?當時被製成的儀器叫做什麼?(2分)如何評價它?(1分)
(4)四大發明由中國在向外傳播過程中,誰的貢獻最大?(1分)請你用一句話評價四大發明。(1分)
答案
(1)印刷術、火葯、指南針
(2)造紙術
(3)戰國;司南;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
(4)阿拉伯人;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發展的重大貢獻。

閱讀全文

與發明航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
2010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答案 瀏覽:259
3系馬年限量版價格 瀏覽:952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
產權年限到期後怎麼辦 瀏覽:83
銅川58同城轉讓 瀏覽:477
著作權使用許可範本 瀏覽:846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瀏覽:414
火石創造筆試題 瀏覽:545
河南醫院轉讓 瀏覽:798
工商局法制工作總結 瀏覽: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