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是誰發明電話的
如今,電話走進了千家萬戶,你知道電話是誰發明的嗎? 貝爾,就是發明電話的人。他1847年生於英國,年輕時跟父親從事聾啞人的教學工作,曾想製造一種讓聾啞人用眼睛看到聲音的機器。 1873年,成為美國波士頓大學教授的貝爾,開始研究在同一線路上傳送許多電報的裝置——多工電報,並萌發了利用電流把人的說話聲傳向遠方的念頭,使遠隔千山萬水的人能如同面對面的交談。於是,貝爾開始了電話的研究。 那是1875年6月2日,貝爾和他的助手華生分別在兩個房間里試驗多工電報機,一個偶然發生的事故啟發了貝爾。華生房間里的電報機上有一個彈簧粘到磁鐵上了,華生拉開彈簧時,彈簧發生了振動。與此同時,貝爾驚奇地發現自己房間里電報機上的彈簧顫動起來,還發出了聲音,是電流把振動從一個房間傳到另一個房間。貝爾的思路頓時大開,他由此想到:如果人對著一塊鐵片說話,聲音將引起鐵片振動;若在鐵片後面放上一塊電磁鐵的話,鐵片的振動勢必在電磁鐵線圈中產生時大時小的電流。這個波動電流沿電線傳向遠處,遠處的類似裝置上不就會發生同樣的振動,發出同樣的聲音嗎?這樣聲音就沿電線傳到遠方去了。這不就是夢寐以求的電話嗎! 貝爾和華生按新的設想製成了電話機。在一次實驗中,一滴硫酸濺到貝爾的腿上,疼得他直叫喊:「華生先生,我需要你,請到我這里來!」 這句話由電話機經電線傳到華生的耳朵里,電話成功了!1876年3月7日,貝爾成為電話發明的專利人。 貝爾一生獲得過18種專利,與他人合作獲得12種專利。他設想將電話線埋入地下,或懸架在空中,用它連接到住宅、鄉村、工廠…… 這樣,任何地方都能直接通電話。今天,貝爾的設想早已成為現實。
㈡ 誰發明了電話
關於電話的發明者尚存爭議但是爭議在安東尼奧·梅烏奇和貝爾身上。
安東尼奧·梅烏奇(Antonio Meucci,1808.4.13-1889.10.18)電話的發明者,義大利人。2002年6月15日,美國議會議定議案,認定安東尼奧·梅烏奇為電話的發明者,梅烏奇因而被稱為「電話之父」。
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Alexander Graham Bell,1847年3月3日-1922年8月2日),美國發明家、企業家。
他獲得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用的電話機的專利權,創建了貝爾電話公司(AT&T公司的前身)。加拿大國會則於2002年6月21日通過決議,重申貝爾是電話的發明者,另外一部分人則認為伊萊沙·格雷是電話的發明者。
電話專利權爭奪
梅烏奇是電話的發明者,最初是美國的一項決議通過的。2002年6月11日,美國眾議院的269號決議稱,梅烏奇於1860年在紐約展示的名為teletrofono的機械已經具備了電話的功能,從而證明了電話的發明者應該是梅烏奇而不是貝爾。
只是後來貝爾從各種渠道獲取了梅烏奇的成果,才在16年之後申請了專利。決議說:「眾議院認為安東尼奧·梅烏奇的一生及其成就應該得到肯定。他在發明電話過程中的工作也應該得到承認。」
經過這項決議,貝爾被永遠的定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決議一經公布立刻引起多方強烈反應,義大利裔美國人紛紛歡呼這一遲來了一個多世紀的「公正判決」。
加拿大方面則指責美國國會為了政治目的篡改歷史。為了給美國一點顏色瞧瞧,加拿大眾議院效仿美國國會於6月21日正式通過決議,重申貝爾是電話的發明者。
㈢ 電話是誰發明的
另外的發明者格雷和穆奇
然而,貝爾並不是唯一發明電話的人。一個名叫格雷的人就曾與貝爾展開過關於電話專利權的法律訴訟。他們在同一天申報了專利,但格雷比貝爾晚了兩個小時左右,最終敗訴。
值得一提的是,到21世紀才被正名的「電話發明者」安東尼奧·穆奇,他跟貝爾為電話發明權打了一場馬拉松式的官司。
穆奇於1808年4月13日生於義大利的佛羅倫薩,1845年移居美國。為了改善生活環境,他開始研究自己很感興趣的電生理學。不久,他研究出了一種用電擊治療疾病的方法。人們不知道這種非正規的治療方法是否真的取得了成功,但是就在1849的一天,當他准備好一套器械要給在另外一個房間的朋友治療時,意想不到的奇跡出現了,通過連接兩個房間的一根電線,他清楚地聽見了從另外一個房間里傳出的朋友的聲音。當時,他把一塊與線圈連接的金屬簧片插入了朋友的口中,線圈又與在另一個房間的一個導體相連。實際上,金屬簧片在這里起到了感測器的作用,正是由於與線圈相連接,從而把它的振動轉變成了一種電流。穆奇馬上意識到這一現象有著不尋常的意義,並立即著手研究被他稱之為「會說話的電報機」裝置。那時,他未來的競爭對手貝爾才只有2歲。
1854年,穆奇已製造出第一部像電話機一樣運行的樣機,他曾這樣描述道:「這是一種會振動的膜片,這種振動使一塊通電磁鐵上的電流發生改變。這種電流的變化在傳到電線的另一端時就將相同的振動傳遞給接受膜片,並還原成話語。」
第二年,穆奇的電話機被命名為「遠距離傳話機」。與此同時,這套設備還在進一步的完善:起初,粗糙的線圈已被由磁鐵線圈和膜片連成的組合件替代。此外,穆奇還構思了沿線路加強信號的倍增器,以避免遠距離的傳輸信號會逐步衰減。
最新的研究結果證明,電話是美籍義大利人安東尼奧,穆奇發明的。
1860年,穆奇在紐約的義大利語報紙上發表了關於電話雛形的介紹,然而他卻沒有申請發明專利,因為當時在美國申請專利需要250美元,穆奇窮困潦倒,又不懂英語,未能融入美國社會。1870年,已過花甲之年的穆奇身患重病,不得已將自己費盡心思製作的電話設備以6美元的價格賣掉以治病。1873年,穆奇的生活拮據到了要靠領取社會救濟金度日。1874年,穆奇將自己製作的電話設備寄到美國西聯電報公司,以圖出售,不想設備卻被西聯公司弄丟了。後來貝爾與西聯公司簽約,穆奇去法院提起訴訟,因證據不足受到長期拖延。1889年,正當有傳言稱穆奇要贏得電話發明權時,可憐的他卻撒手人寰。直到113年後,穆奇才獲得美國國會對他發明權的追認。
㈣ 固定電話發明人是誰
公眾曾就世界上第一部電話機究竟是誰發明的進行激烈的爭論。一部分人認為,眾所周知,從一開始,電話的發明者就是蘇格蘭人亞歷山大·格雷翰姆·貝爾;另一部分人則認為電話機的發明者另有其人,但是他們卻苦於拿不出證據。如今這場爭論終於可以因為一個50歲的老者的出現而平息,這名老者就是英國倫敦科學博物館的館長,他提供的證據可以有力地證明,電話機的確不是貝爾發明的。然而,貝爾為何被確認為電話機的發明者呢?這其中有一段鮮為人知的隱情。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人就在一部非常原始的電話機上試驗成功,而這要比貝爾的發明整整早13年,這部德國人發明的原始電話機之所以沒有公布於世,一名商人在其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不僅如此,這名商人還向公眾保證,蘇格蘭人貝爾被稱為「現代通訊之父」是毫無疑問的。
而英國倫敦科學博物館的館長約翰·利芬發現的多達400頁的從未公布於世的文件表明,貝爾1947年所做的電話機發明試驗實際上是以一個名叫菲利普·萊斯(1834至1874)的德國人早在1863年就發明的電話機為基礎。
當時,英國標准電話電纜公司(STC)的工程師發現,萊斯1863年發明的電話機雖然聲音微弱,但是卻已經能夠傳遞語音,而且語音的接收者也能產生出高質量的語音,只不過是效率比較低。然而,英國標准電話電纜公司的總裁弗蘭克·吉爾卻下令對萊斯的發明予以保密。
那時候,英國標准電話電纜公司正試圖與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贏得一場生意,美國的這家公司正是從貝爾公司演化而來的。弗蘭克覺得,他所在公司的工程師們的這個驚人發現會對公司帶來不良影響,進而破壞與美國公司的這場生意。於是這份文件就被冠以「機密」字樣被封存起來,直到幾個星期前被利芬館長發現,這個被隱藏了大約半個世紀的秘密才被公之於眾
㈤ 是誰發明了電話
通常的說法是,電話的發明者是英裔美國人亞歷山大·貝爾,他在1876年獲得電話發明專利.然而,也有一些其他說法認為貝爾不是第一個發明電話的人。 一些人認為,根據英國標准電話電報公司在1947年的試驗顯示,德國人菲利浦·雷斯早在1863年發明的裝置已經具備了電話的功能。 在貝爾獲得發明專利的美國,眾議院的決議剝奪了貝爾的電話發明者資格,而認為義大利人梅烏奇才是電話發明者.梅烏奇為了與生病的妻子聯系而發明了電話裝置,並在1860年已經公開展示.由於叫不起永久專利費,才被同實驗室的貝爾搶先申請了專利,不管電話的發明人是誰,可以知道的是,這個小小的裝置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的聯系方式。
㈥ 剛發明電話的時候誰收話費呢
貝爾收費唄。開始的時候,設備商同時也是運營商。
㈦ 電話是什麼人發明
1845年移居美國的安東尼奧·梅烏奇先生因偶然靈感,與朋友合作時發生意外,歪打正著發明了電話。 初三《歷史與社會》第75頁關於「19世紀的科技與文化」中提到:「美國人貝爾發明電話,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的通訊方式。」關於電話的發明人,教材由於編寫時間的關系,仍採用傳統的說法,把電話的發明權歸結於貝爾。然而歷史上關於電話的真正發明者是存在爭議的,它涉及到三個相關人物:貝爾、格雷還有梅烏奇。下面給同學們提供的這段材料,並不是說要顛覆我們的教材,而只是希望大家通過對這一問題的深入探究,能對此有一個更全面和細致的了解。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每當提到電話的發明,一定會聯想到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貝爾進行了大量研究,探索語音的組成,並在精密儀器上分析聲音的振動。在實驗儀器上,振動膜上的振動被傳送到用炭塗黑的玻璃片上,振動就可以被「看見」了。接下來,貝爾開始思考有沒有可能將聲音振動轉化成電子振動。這樣就可以通過線路傳遞聲音了。幾年下來,貝爾嘗試著發明了幾套電報系統。漸漸地,貝爾萌生了一個想法,發明一套能通過一根線路同時傳送幾條信息的機器。他設想通過幾片銜鐵協調不同頻率。在發送端,這些銜鐵會在某一頻率截斷電流,並以特定頻率發送一系列脈沖。在接收端,只有與該脈沖頻率相匹配的銜鐵才能被激活。實驗中,貝爾偶然發現沿線路傳送電磁波可以傳輸聲音信號。經過幾次實驗,聲音可以穩定地通過線路傳輸了,只是仍然不清晰。由於貝爾繁重的教學任務,很長時間里他的研究都沒有進展。1876年,在貝爾30歲生日前夕,通過電線傳輸聲音的設想意外地得到了專利認證。貝爾重新燃起了研究的熱情。1876年3月10日,貝爾的電話宣告了人類歷史的新時代的到來。 然而貝爾並不是惟一致力於發明電話的人。一個叫伊萊沙·格雷的人就曾與貝爾展開過關於電話專利權的法律訴訟。格雷與貝爾在同一天申報了專利,但由於在具體時間上比貝爾晚一點(只晚了2個小時左右),最終敗訴。 其實,關於電話的發明我們還應該想到另一個默默無聞的義大利人,1845年移居美國的安東尼奧·梅烏奇。梅烏奇痴迷於電生理學研究,他在用電療給患者治療時發現電波可以傳輸聲音。1850年至1862年,梅烏奇製作了幾種不同形式的聲音傳送儀器,稱作「遠距離傳話筒」。可惜的是,梅烏奇生活潦倒,無力保護他的發明。當時申報專利需要交納250美元的申報費用,而長時間的研究工作已經耗盡了他所有的積蓄。梅烏奇的英語水平不高,這也使他無法了解該怎樣保護自己的發明。隨後,命運又給了梅烏奇一個更大的打擊。1870年,梅烏奇患上了重病,不得不以區區6美元的低價賣掉了自己發明的通話設備。為了保護自己的發明,梅烏奇試圖獲取一份被稱作「保護發明特許權請求書」的文件。為此他每年需要交納10美元的費用,並且每年需要更新一次。3年之後,梅烏奇淪落到靠領取社會救濟金度日,付不起手續費,請求書也隨之失效。 1874年,梅烏奇寄了幾個「遠距離傳話筒」給美國西聯電報公司。希望能將這項發明賣給他們。但是,他並沒有得到答復。當請求歸還原件時,他被告知這些機器不翼而飛了!兩年之後,貝爾的發明面 世,並與西聯電報公司簽訂了巨額合同。梅烏奇為此提起訴訟,最高法院也同意審理這個案件。但是,1889年梅烏奇過世,訴訟也不了了之了。 直到2002年6月15日,美國議會通過議案,認定安東尼奧·梅烏奇為電話的發明者。如今在梅烏奇的出生地佛羅倫薩有一塊紀念碑,上面寫著「這里安息著電話的發明者——安東尼奧·梅烏奇」。 目前,大家公認的電話發明人是貝爾,他是在1876年2月14日在美國專利局申請電話專利權的。其實,就在他提出申請兩小時之後,一個名叫E·格雷的人也申請了電話專利權。 在他們兩個之前,歐洲已經有很多人在進行這方面的設想和研究。早在1854年,電話原理就已由法國人鮑薩爾設想出來了,6年之後德國人賴伊斯又重復了這個設想。原理是:將兩塊薄金屬片用電線相連,一方發出聲音時,金屬片振動,變成電,傳給對方。但這僅僅是一種設想,問題是送話器和受話器的構造,怎樣才能把聲音這種機械能轉換成電能,並進行傳送。
最初,貝爾用電磁開關來形成一開一閉的脈沖信號,但是這對於聲波這樣高的頻率,這個方法顯然是行不通的。最後的成功源於一個偶然的發現,1875年6月2日,在一次試驗中,他把金屬片連接在電磁開關上,沒想到在這種狀態下,聲音奇妙地變成了電流。分析原理,原來是由於金屬片因聲音而振動,在其相連的電磁開關線圈中感生了電流。現在看來,這原理就是一個學過初中物理的學生也知道,但是那個時候這對於貝爾來說無疑是非常重要的發現。 格雷的設計原理與貝爾有所不同,是利用送話器內部液體的電阻變化,而受話器則與貝爾的完全相同。1877年,愛迪生又取得了發明碳粒送話器的專利。同時,還有很多人對電話的工作方式進行了各種各樣的改進。專利之爭錯綜復雜,直到1892年才算告一段落。造成這種局面的一個原因是,當時美國最大的西部聯合電報公司買下了格雷和愛迪生的專利權,與貝爾的電話公司對抗。長時期專利之爭的結果是雙方達成一項協議,西部聯合電報公司完全承認貝爾的專利權,從此不再染指電話業,交換條件是17年之內分享貝爾電話公司收入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