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指導幼兒創造性游戲
創新能力是由人的創造性思維品質與創造性個性品質綜合而形成的一種能力。創新性思維品質主要包括思維的流暢性、變意性;創造個性品質主要包括好奇心、想像力、挑戰性和冒險性,為此創新能力的培養必須從娃娃抓起。孩子們2歲半到3歲半進入幼兒園,要在幼兒園生活、學習3到4年的時間,這正是幼兒腦細胞增值快、大腦皮層發育旺盛,創新思維發展迅速的時期。心理學研究證明:」3歲半到5歲的孩子十分富於幻想,創造萌芽時有顯現,表現出不受習慣約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這期間孩子們興趣十分廣泛,好奇心很強,思維定勢少,求知慾望強烈。細心的教師和家長會發現這一年齡的幼兒常會喋喋不休地問:」這是什麼?那是什麼?這是為什麼?那是為什麼?常使教師們應答不暇。
每個孩子都有創新的潛質,他們對未知世界充滿嚮往對任何事物都想探個究竟,所以這時各種各樣的玩具自然成了孩子們的親密夥伴,更是孩子們開展各種游戲的基礎,而結構游戲則是利用許許多多的成品或半成品玩具為孩子提供自由探索、大膽想像的空間,有利於孩子創新能力的培養,下面我就談談在結構游戲中培養幼兒創新能力的點滴體會。
一、提供豐富的成品、半成品玩具,給幼兒創造能夠創新的氛圍與機會
幼兒園的學習形式主要是活動,尤其是游戲活動。游戲活動是教師根據幼兒的興趣和發展需要,設置一定的教育環境,讓幼兒在特定的環境中通過與材料、同伴、教師相互作用的活動得到全面發展。因此教師必須提供有利於發展幼兒創造力和想像力的各種結構游戲玩具,如:積木、積塑片、膠粒、插塑、橡皮泥、飲料瓶、毛絨玩具、各種紙箱、廢紙盒、剪刀、玉米皮等,這些材料最大特點是孩子們不受任何約束,根據自己的想像進行構建活動,如:用積木、紙箱可搭建各式各樣的房子或構建自己心目中喜歡的汽車、飛機、輪船等,用橡皮泥可創造出形態各異的動物、人物等,用飲料瓶、紙盒、剪刀等各種廢舊物品可粘貼各種花籃、紙娃娃、拉力車等,通過這些構建活動,孩子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二、鼓勵幼兒大膽想像和創造,發展創新能力
教師要積極創造條件,鼓勵幼兒多實踐,大膽想像和創造。同時教給他們創造的方法,在構思上則是更多地鼓勵那些獨特的想像和創造,從而發展孩子的創新能力。
引導幼兒圍繞中心主題內容進行構建
在結構游戲中幼兒構建的內容是否生動、形象,是否豐富,往往反映了幼兒的思維水平和創新能力,在以「美麗的城市」為主題的游戲中,先引導幼兒說說「美麗的城市」應構建哪些物體,幼兒的思維立刻活躍起來,說:「有寬敞的大街、高樓大廈、超市、動物園、、學校、橋、公園」等,然後孩子們像玩角色游戲一樣進入自己喜歡的區域,進行構建。他們幾個人圍在一起,動腦筋,發揮想像,設計出自己心目中的「高樓大廈」、「動物園」、「超市「等。教師是城市的總設計師,將孩子們的作品放入合理的區域,通過孩子們自己的辛苦勞動和創造,一座富有想像力的城市誕生了。像這樣的構建活動,孩子們的建構作品有豐富完整的特點,孩子的創造性能力得到了很大發展。
引導幼兒根據材料的結構功能、造型特點建構物體形象
結構游戲的材料種類繁多,結構功能也不盡相同,通過孩子們自己想像、創造,用同一種結構材料可建構出同一物體形象。在這樣的結構游戲中,教師的指導重點是打破幼兒思維定勢,引導幼兒從可以選擇一種結構材料到選擇多種結構材料,從構建單一的物體形象到構建豐富的物體形象,如:在構建大橋時,我們可讓幼兒欣賞圖片或影像資料,啟發幼兒大腦想像,巧妙構思,在此基礎上構建出懸索橋、雙層橋、高架橋、立交橋、浮橋、跨海大橋、隧道等各式各樣的大橋,這時幼兒的創造能力、創新能力在這一過程中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三、表揚鼓勵、點燃創新精神的火把
多思好問是創新力的萌芽。在實踐中幼兒的思維方式是從提問開始,在解答問題中得到鍛煉和發展。由於孩子意志薄弱,還不能正確對待各種困難和挫折,教師要鼓勵他們動腦思考、動口提問、動手操作,因此,當孩子在結構游戲中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時,教師要多鼓勵、多表揚,增加孩子克服困難的信心。
此外,教師對幼兒正在進行的構建活動不斷提問,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這對幼兒的思維會產生積極的效應,有利於幼兒的創造發展。
幼兒在創造過程中。只要有點滴創新,老師要充分肯定和贊揚,使孩子體驗到創造的樂趣,從而激發孩子更強烈的創造意願。如:在指導孩子用各種廢舊紙盒拼裝汽車的活動中,我鼓勵幼兒大膽想像,自由發揮,啟發他們用紙盒做車身,用橡皮泥和飲料瓶做車輪,剛開始孩子們熱情很高,但由於材料較硬,需要用剪刀剪、拆、拼、粘等技法,有一定難度,因此孩子們失去了信心,這是我及時對孩子進行鼓勵和表揚,幫助他們克服困難,經過不懈努力,孩子們終於完成了「小轎車」、「大客車」、「貨車」「吊車」等各種造型,看著自己親手構建的玩具,孩子們高興極了,這樣的構建活動,不僅可發展孩子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還可培養孩子勇於探索,百折不撓的創新精神。
❷ 下列游戲中,屬於創造性游戲的是() A智力游戲B音樂游戲C角色游戲D體育游戲E結構游戲
創造性游戲包括角色游戲、結構游戲、表演游戲,所以答案應該是有兩個才對,答案是C、E
❸ 建構游戲可以發展幼兒的哪些能力
一、 建構區的特點及教育作用
在建構區中幼兒利用各種建築結構材料,如積木、插塑玩具、沙土、金屬部件、廢舊材料等進行建築、構造的游戲。在游戲中,幼兒將可以根據自己的想像、意願進行構思、構造來表現一定的事物的形態,如建樓房、架橋、鋪路、拼搭動物園等。也就是說建構區中的游戲是通過幼兒的想像,創造性的反映周圍的生活,通過建構和構造各種建築物或物體來反映他們對周圍生活的印象的。
(一) 建構區活動的基本特點
1. 建構區中有幼兒的智力發展水平緊密相關
幼兒不同智力發展水平會在建構區中表現出不同的游戲水平。小班幼兒一開始往往是對單一結構材料的擺弄,對材料進行各方面的認識,然後是對多個結構材料的堆放、擺列,最後才能進行簡單的造型活動。在建構區游戲中能較好的鍛煉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水平,增強對物體的顏色、形狀、大小、功能的認識水平、空間認知水平。
2. 建構區活動是以建構與構造為基本活動的及物活動
首先,游戲必須有物質對象。沒有建築結構材料也就沒有建構區的結構游戲,多種多樣的結構材料是游戲的物質基礎。其次,建構、構造是該區的基本活動,也就是造型活動。在游戲活動中,幼兒必須通過直接動手操作,通過自己的建構和構造活動來反映對周圍生活的認識和感受。也正是這種親手操作的造型活動可以是幼兒的活動要求的到滿足,給幼兒帶來愉快。
(二)建構區活動的教育作用
建構區的而活動對幼兒的發展有特殊的意義。
首先,游戲的過程就是幼兒動手動腦、創造性的、自由的再現物質的形象的過程。它既提供了發展感知動作技能的機會,有培養了手眼協調和手腦並用的能力,也是使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得到充分的表現。幼兒在對結構材料的直接操作中,不僅獲得了關於結構材料性質、大小、顏色的知識,而且獲得了一些空間方位概念和數學概念,可以說建構區的活動室發展幼兒智力和豐富知識的重要手段。
其次,建構區的游戲又是幼兒的一種藝術造型活動。幼兒再現周圍事物是,在顏色,形狀,各部分比例中都體現了對稱、協調和美觀的要求,這是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和表現、創造美的能力的一種重要手段。
最後,一個成功的作品,需要幼兒有較強的目的性,並勇於克服在游戲中遇到的困難,善於和同伴互相配合、協作。因此,通過建構區的活動,可以培養幼兒的目的性、堅持性和與同伴祥和合作以及與他人分享的品德。
❹ 如何引導幼兒進行創造性地建構活動
學前教育專家提出「在自由游戲中,教師必須提供適時、適當的幫助,只有這樣,游戲的教育作用與價值才能充分地實現與發揮。」正如《幼兒園游戲指導》一書中指出的那樣:「游戲活動要成為有益的活動,有賴於老師對游戲的組織與指導。」 實踐中我認為:建構游戲中老師的指導既要讓幼兒學習結構的技能,又要保證幼兒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地發揮,還要注重幼兒之間協商、合作能力的培養,從而使游戲的教育價值和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對大班幼兒建構游戲進行指導,我們嘗試著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指導幼兒學會使用輔助材料裝飾建築物 案例一: 屋頂花園 柯柯用實心積木專心地搭好了一座高樓,高樓搭建得很高,用了很多積木,造型也很別致,我鼓勵他:「柯柯,這高樓造得太好了,一會兒我請大家來參觀參觀,你還可以請別的朋友幫你想想法,讓這幢高樓更漂亮,好嗎?」柯柯聽了點點頭,忙喊正在修高速路的胡可欣來看,幫忙出主意,胡可欣建議在屋頂中插花,修成屋頂花園會更漂亮。柯柯看了看他搭出的清一色高樓,想了想,感覺欣欣說得對,就急忙到材料筐找來一把花、一塊泡沫板一枝一枝地插花,插了四五枝花時,他好像沒有興趣了便叫道:「胡可欣你來插花吧,我幫你修路」胡可欣堅決地答道:「不,我會修路,你自己插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