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電音是哪國發明的

電音是哪國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1-08-17 21:21:37

『壹』 電子音樂發展史

【 1876年 】 1876亞歷山大·貝爾發明了可以將聲音轉化成電子信號的電話。把1876年作為電子音樂元年其實一點都不牽強附會。如果我們到現在都拿著兩個中間穿了線的玻璃杯來作遠程交流的話,那麼電子遇到音樂,將還是遙遙無期的事。
【 1877年 】 愛迪生發明留聲機,盡管愛迪生的留聲機只是由齒輪傳動的手搖機械裝置,但拿著自己發明的土炮錄制的「Mary Had a Little Lamb」還是宣告了機械復制時代的來臨。不管聽起來是否殘忍,電子音樂史本身就是部技術史,沒有機器就沒有電子音樂
【 1913年 】 義大利未來主義者Luigi Russolo發表了他最著名的「噪音的藝術」宣言。他號召所有未來主義音樂家都用噪音來取代交響樂隊樂器聲音的限制。要知道那時候連打擊樂都屬於「噪音」的范疇。
【 1939年 】 John Cage寫作了他的《想像的風景/第一號》。這首曲子用的是電子音符。盡管John Cage不是純粹的電子音樂家,但他每次搞搞新意思,現代音樂的發展就往前跨一大步。
【 1949年 】 法國人Pierre Schaeffer利用自己在法國國家廣播公司的職位便利創造了他的《為一個孤獨者所作的交響樂》。這是第一件具象音樂作品,也是第一個利用磁帶的可能性創作的作品。「具象音樂」說穿了就是「剪刀加糨糊」(cut n' paste)的音樂。今天所有搞電子音樂的都遵循這種前衛法則。封Pierre Schaeffer為電子音樂的老祖奶奶絕對貼切。
【 1951年 】 Les Paul的名字對搞搖滾的肯定很熟,電吉他就是這廝發明的。一架電子合成器與電子琴的區別就在於合成器里裝了許多塊效果器。
【 1956年 】 Stockhausen錄制了《Gesang Der Juenglinge》(青年之聲)。從此一位電子音樂巨星誕生了,到現在那些做電子音樂的小屁孩還尊他為電子音樂大師,他也無比臭屁地告訴他們:「你們玩的我早在幾十年前就全玩過了,你們歇菜吧。」
【 1958年 】 在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上,應建築師柯布西埃的邀請,法國音樂家Edgard Varese把電子噪音和飛機的聲音拼貼在一起,創作出了電子音詩,在柯布西埃設計的菲利普展館里播放。這可能是最早的ambient音樂,沒有人會到處找演奏者在哪,走進建築便是走進了音樂。
【 1963年 】 具象音樂開始走進大眾。BBS電台長篇科幻劇「Dr. Who」,大膽啟用具象音樂作配樂,把數百萬英國家庭主婦嚇得要命。隨後整個60年代便是電子音樂入傾流行音樂的小打小鬧過程。The Beatles在白色專輯里運用了具象音樂;the Grateful Dead樂隊在《Anthem of the Sun》磁帶拼貼;Miles Davis和Herbie Hancock也把Stockhausen看作是幫助他們創造fusion爵士的重要影響……
【 1974年 】 德國樂隊Kraftwerk發表了《Autobahn》。這首24分鍾的長曲,完全用了電子聲音模擬了汽車在高速公路上的一段旅程,成了當年的熱門金曲。Kraftwerk最大的貢獻是讓電子樂徹底與搖滾樂為代表的流行音樂脫離了關系,在音樂分類上獨立了出來。
【 1975年 】 Brian Eno遭遇車禍。這絕對是「塞翁失馬」的現代詮釋。躺在床上無所事事的Brian Eno在雨聲與蚊樣的豎琴音樂的交響中悟到Ambient的真諦。隨後才有了他發氣功一樣的唱片《Music For Airport》。
【 1977年 】 Donna Summer發表了《I Feel Love》這算得上第一支完全用電子樂器製作的流行小調,用來當口水歌也可,用來跳舞也可。Donna Summer在電子音樂的背景上,假裝高潮迭起,於是張揚「性即是權利」的Disco音樂便從這首歌開始了。
【 1979年 】 當所有人都開始厭倦朋克的時候,一眾歐洲藝術院校出來的青年將Kraftwerk式的電子音樂和流行小調混在一起,便有了Synth-pop(合成器流行曲)。Gary Numan的出現算是這種風格誕生的標志。以後像Human League、Heaven 17、Depeche Mode都算是集大成者。
【 1981年 】 Grandmaster Flash激動人心地發現其實唱機並非只是唱片回放設備,通過意外在唱片上進行scratch(亂刮),獲得了全新的音樂。是他讓唱機獲得了新生。他便是歷史上第一位Hip Hop DJ。
【 1982年 】 日本人大發飈的一年。雅馬哈的DX-7合成器使用了數碼技術。同時日本合成器製造商Roland無可比擬的TR-808鼓機和TB-303貝司機發行。從此,日本機器開始了在電子音樂領域里漫長的統治生涯。
【 1983年 】 House音樂誕生了。美國的芝加哥Warehouse俱樂部,DJ叫Frankie Knuckles。他把Donna Summer催情的Disco音樂加上廉價鼓機製造出來的節奏混在一起,把舞池裡的男同性戀者搞得興奮異常。第二天,所有人都跑到唱片店去對老闆說:「我要他們在Warehouse里播的那種唱片。」House就這么叫開了。直到這年Jesse Saunders發表了「On and On」才宣告第一張House唱片的誕生。
【 1985年 】 底特律人Juan Atkin發表的《No UFOs》被認為是第一張Techno唱片。其實Techno這個名字借用了未來學家Alvin Toffler在那本《第三浪潮》里的小標題「Techno Rebels」。其實Techno也不是他發明的,1981年,Juan Atkin老聽Kraftwerk的《Computer World》,一心要做這樣的音樂。於是和Derrick May以及Kevin Saunderson克隆了一把,便有了日後洶涌澎湃的Techno音樂。
【 1988年 】 英國的Summer of Love上,許多參加跳舞派對的人因為磕葯的緣故,對原先House音樂的節奏已感到不滿足。所以部分DJ便開始把原來的House舞曲唱片故意增加每分鍾33轉的速度播放。因此便誕生了Hardcore,它被定義為「終極快樂」的音樂,由於原始唱片被速度加快播放後,人聲產生變形,聽起來滑稽而有趣。
【 1989年 】 由於毒品泛濫,英國許多俱樂部被政府控制。跳舞音樂派對不得不挪到戶外,便有了銳舞文化。銳舞的核心有兩個,一個是drug,另一個播放音樂的DJ成了明星,製作音樂的音樂家反倒沒DJ有名了。
【 1990年 】 Happy Mondays樂隊在銳舞文化上受到啟發,將電子和搖滾融合到一起。
【 1991年 】 Massive Attack憑借《Blue Line》作為首支Trip Hop樂隊正式登場。以歐陸club音樂趣味去改造美國Hip hop便是Trip Hop的初衷。那候trip hop這個詞都還沒有被發明出來。
【 1992年 】 Goldie的「Terminator」一曲融合了Hip hop和Hardcore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倒意外發明了Jungle音樂。當代的Trance音樂亦在這一年出現,當時德國的柏林和法蘭克福的銳舞正如火如荼之中,在Techno的節奏里加進優美動聽的旋律便成了Trance音樂標准範本。
【 1993年 】 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辦了Sonar音樂節,於是每年就像米蘭之於時尚界一樣,最新款的電子音樂都會跑到Sonar去發布。這一年,英國的Warp唱片公司發行了Aphex Twin以Polygon Window的化名所發表的《Surfing on the Sinewaves》唱片算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系列音樂,把一批跳脫出跳舞功能的實驗電子音樂家收羅旗下。
【 1994年 】 第一張Café del Mar的店堂音樂精選唱片灌錄成CD公開發售。Ibiza島上的chill out之音獲得了全世界的認同。以往只是Jose Padilla自己關起門來挑選一些Jazz、Downtempo、Classic音樂播放,他把那些最舒緩香艷的篇章拿出來襯托Café del Mar銷魂蝕骨的落日。
【 2000年 】 整個2000年的夏天都是UK Garage的天下。BBC Radio 1從英國那些地下電台把專門播放界於Jungle和Soul之間的UK Garage舞曲DJ挖過來大肆鼓吹,整個UK Garage音樂便蔚然成風。
參考資料:http://www.midi168.com/bbs/showthread.php?t=752 http://www.wuya.org/forum/showthread.php?s=&threadid

『貳』 電音和DJ是從哪一年開始的,起源於哪裡

電子音樂(Electronic Music),簡稱電音、電子樂。廣義而言,只要是使用電子音色所創造的音樂,都可屬之。任何以電子合成器、效果器、電腦音樂軟體、鼓機等「樂器」所產生的電子聲響的音樂,都可合理地稱為電子音樂。極狹義而言,電子音樂指涉科技(Techno)、出神(Trance)等種類的樂曲。電子音樂,其范圍相當廣泛,電影配樂、廣告配樂,某些流行歌、搖滾樂中都經常會出現,只是常人不易發覺。
實際上所謂的DJ是這些音樂的製作者。通常人們都會把電子音樂和DJ與國內的土嗨音樂連接到一起,實際上這是一種誤解。DJ是隨DISCO發展起來的。DJ發展到現在,意思已經完全清晰化了,DJ是職業名詞,是Disc Jockey的縮寫,並不是音樂曲風,那些歌曲實際為電子音樂或電子舞曲。起源於80年代的歐美,有用採納

『叄』 電音技術流傳於哪個國家

電音音樂包含了上百種曲風,例如:house、trap、trance、techno、bstep、disco、jungle、rave、electropop、hardstyle、wonky、future bass等許多許多曲風,不知道樓主想要知道哪種?如果純粹了解電音起源看下面。

轉自網路:
起源
電子音樂(Electronicmusic,也稱TECHML),簡稱電音、電子樂。
20世紀50年代興起的一種新音樂。1951年西德科隆廣播電台最初進行電子音樂試驗,而影響最大的是西德的斯托克豪森,他於1954年製作了《習作Ⅰ、Ⅱ》並灌成唱片。以後電子音樂開始流行。電子音樂的製作,是用電子技術獲得各種音源。它用正弦波造成無泛音的即所謂的純音。或用打擊樂器、嘈雜樂器發出的雜器發出的雜音,也用人聲和具體音樂相結合,通過聲音濾波器和反響設備,使之變形、變質、變數,再經其它電子儀器和錄音技術加以剪結處理,使之再生、復合,組成作品。在50年代前期,電子音樂是經過計算後才製作的。50年代末產生的電子音樂合成器,可以直接控制音調、節奏、力度和音色,製作者選擇應用電鈕就能產生各種奇妙的音樂。

樓下那個,Hardstye曲風電音才是起源於荷蘭!
望採納!

『肆』 電子音樂是怎麼創作出的

不完全是由樂器演奏的~~

比如一些效果或者旋律是由真實的樂器演奏錄制後,經過後期處理所完成~

還有一些是通過軟體採集合成的,這更像是復制與粘貼~

像你所說的鼓聲就完全可以靠電子鼓機----一種軟體----來完成~

電子音樂屬MIDI音樂製作的一種,本人通常製作搖滾類音樂,對電子舞曲不是很了解,但相信所用到的軟體大體相同,比如有個鼓機叫「水果」的,我通常用它來編制架子鼓效果(因為我在房間里,沒有真鼓),這個軟體就包含舞曲的鼓點製作及其他效果製作,基本可以做出我們通常聽到的舞曲的全部效果,如果需要你可以在BAIDU搜一下~~

回答完畢!

『伍』 DJ是誰發明的

DJ分兩大類:一大類是媒體DJ,這種DJ多半是在電視台或電台做主持工作(DJ:Disc Jockey的簡稱,又稱「唱片騎師」,是指選擇並且播放事先錄好的音樂來為他人帶來娛樂的人),英文:Radio Disc Jockey。 第二大類是夜店DJ,也是要介紹的重點。 夜店DJ,英文:Night of Shop DJ 或者叫 Disco Music Jockey,可以理解成夜店的主持或唱片騎士! 早在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就已經有DISCO存在,不過那時候沒有現在這么瘋狂、這么HIGH,也只不過是一些節奏強勁一些的音樂,DJ那時候只是在幕後的節目主持,就好像現在Radio DJ一樣! 1972年"Cherry Lips"樂隊的一首"Play the Funky Muisc"才能算是舞曲的真正起源。這種音樂風格在當時的時代環境下馬上受到廣大青年朋友的青睞,後來被命名為 「Funky」,一直到現在還深受人們的喜愛。而「DJ」則從幕後轉到了半幕後,參與了一些演唱、音樂製作和演唱會的主持等幕前工作,還不能稱為專業的「DJ」。 到了1981年,一個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時代出現了--霹靂舞的時代。霹靂舞的一直風格延續至今變成了大家知道的一種風格。他們同樣源自黑人街頭音樂,有著同樣的特點--就是在97年風靡一時的「RAP」。「DJ」在1981年便正式有幕後轉到前台,負責在各種音樂中挑選出適合的音樂放給客人們聽。當時還沒有CD啦、LD啦,DJ只是在玩一些叫做「Record」就是我們稱之為膠木碟或唱片(我們專業叫大盤)的東西。 在八十年代初,DJ們還不會充分發揮唱機的優點,只是機械的操作。到了八十年代末期,不知誰發明了一種叫做scratching(或稱skratching) records即所謂「搓碟」。就是現在你們見到DJ在不斷搓一張唱盤,配合節拍發出吱吱吱的聲音。)的玩法,把DISCO推向了它第一個高潮。 八十年代,公元1983年英國王子Tony創建了DMC聯盟組織正式的把DJ從幕後推向了幕前,最初只是出音樂雜志來介紹當時的音樂文化和舞池文化。然後,每個月泡製一些最新的音樂唱片,推介最新的跳舞音樂,當時約有二萬多名DJ接受它所提供的服務。 在1984年開始,舉辦了首個DMC世界DJ大賽,比賽地點在英國倫敦當時最大的「Hippodrome」內進行,大約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最好的DJ前往參加。 籍此,DMC每年都舉辦一次「DMC世界冠軍DJ大賽」,並且在英國倫敦和美國紐約都設有總部。而它的分部就分別在三十五個不同國家內設立。 DMC的跨國發展,令到DMC的賽事更加令人注目,1992年著名的「MTV」音樂頻道的積極參與,令到DMC賽事更為豐富。 1998年萬眾期待的DMC世界DJ大賽在法國巴黎體育館內進行,賽事由下午二點一直到晚上九點,來自法國各地的DJ已經有六千名了。 而這次的DMC世界DJ大賽更加吸引了十二個來自不同國家的電視台前往報道,當然也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台和文字玩者,而這次活動亦都一時的佳話。 近些年來有不少出色的dj把流行pop歌曲改版成DISCO舞曲 或者直接原創一些舞曲 在各種場合播放直接的引領了中國的電音文化,導致你在什麼場合都可以聽到DJ舞曲,無論你是在網上還是在車上以及很難想像的鄉下都能很容易感覺到DJ的存在,因為DJ實在是太好聽了!所以你在那裡都有可能被舞曲那強勁的節奏灌滿你的耳朵即使你很不願意聽!但是舞曲還是會灌進你的耳朵,因為這就是前衛、這就是流行、這就是時尚! 籍此DJ新行業也得到了全球的認可,DJ是什麼呢?DJ就是潮流,DJ就是嚮往前衛引領大家走向時尚的電子音樂DJ很普通,在沒音樂的時候DJ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當音樂響起來的時候DJ就是眾人心目中的神!(轉載請著名此資料來自 www.36dj.com ) DJ,也是網路語言:待見,惦記 ,DJ是一種震撼的音樂,它帶給人的全新的感受。 基本概念 作為一名合格的DJ應學習哪些內容? (1) 聽懂音樂節奏 (2) 聽懂音樂旋律 (3) 聽懂音樂風格 (4) 感覺速度(BMP) (5) 遵循從慢到快,從冷到熱,逐步深入 (6) 做好DJ記號,做到多聽、多練、多分析、多實踐 一、怎樣聽懂音樂節奏 1、HIP-HOP(嘻嘣樂)源於黑人文化,它是庸懶雅緻音樂,得名於一句最初的RAP歌詞"SAY HIP YOU DON′T STOP"。分為RAP(說唱、饒口令),REGGAE(雷鬼,源於雅買加),TRIP-HOP(迷茫、凄慘),FUNKY(緊湊、節奏強勁、歡快的),R&B(節奏藍調),BLUE(純藍調),JAZZ(爵士音樂), ROOK(搖滾),SOUL(靈魂樂),POP SLOW(通俗),FUNK(放克<木吉他>),RAP FUNKY FUNK(統稱HIP-HOP)。 如(1)REGGAE(雷鬼)特點:比較輕松活潑,記號R2(2)RAP(說唱)特點:硬朗,乾爽,記號R1(3)R&B特點:風格與前兩者較近,音樂表現更抒情化,節奏藍調節,記號R3 以上三種BPM在125拍以內,節奏表現形式: A.V^.VV^(嘭啪嘭嘭啪) B.VV^.VV^ 2.HOUSE:具有神秘、安靜,善於節奏,鼓點和旋律的變化表現它的內涵。 BPM在120拍以上。 HOUSE類型有:ENERGY ATTEMATIVE HOUSE,DISCO HOUSE (有歌聲,融合了70年代DISCO和FUNK樂風), TECHNO HOUSE(工廠),SOFE HOUSE(柔軟,溫柔),SOFE HOUSE(硬),TRANCE HOUSE(比較流行、高尚),DREAM HOUSE (夢),TRIBAL HOUSE(部落家,以電子合成鍵盤的強勁電子聲,比利時風格的貝司聲,結合男性饒舌,怎樣聽懂音樂節奏女性唱腔,感覺很現代,很"太空",節奏充滿爆炸力,並加進了鼓樂及金屬樂。)HAPPY HOUSE(歡快,開心),DRUM′S&BASS, DREAK BEAT,POP HOUSE,RAVE(快速),SONG OF HOUSE(唱歌)。 3.TECHNO:科技舞曲,感覺很神秘,機械化,中間大量運用現代化科技設備混音,與TECHNO HOUSE相似,如重金屬。 4.TRIP-HOP:以電子與音樂為基調結合音色采樣,並結合成為處理等手段,配及具詭異,凄迷,色彩演唱風格,音樂聽起來迷散的,淡淡的,心理輕微異常,神經質的情調。 5.FUNKY:節奏強勁,歡快的,節奏比較緊湊。節奏表現形式:VV^.VV^,與HIP-HOP節奏相似,但間隔緊湊 6.POP:流行歐陸節拍,人聲表現很多,與HIP-HOP節奏相似,但BPM在125拍以上。 7.DRUM"N"BASS:電子音樂(JUNGLE)、鼓點變化更快,是JUNGLE電子音樂的一種。跳舞會劣感顛狂,但音樂無限可及。 8.BREAK BEAT:傳統的4/4拍HOUSE的第三拍變成兩個快而細小的"噼"拍

『陸』 DJ是誰發明的啊

DJ分兩大類:一大類是媒體DJ,這種DJ多半是在電視台或電台做主持工作(DJ:Disc Jockey的簡稱,又稱「唱片騎師」,是指選擇並且播放事先錄好的音樂來為他人帶來娛樂的人),英文:Radio Disc Jockey。 第二大類是夜店DJ,也是要介紹的重點。 夜店DJ,英文:Night of Shop DJ 或者叫 Disco Music Jockey,可以理解成夜店的主持或唱片騎士! 早在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就已經有DISCO存在,不過那時候沒有現在這么瘋狂、這么HIGH,也只不過是一些節奏強勁一些的音樂,DJ那時候只是在幕後的節目主持,就好像現在Radio DJ一樣! 1972年"Cherry Lips"樂隊的一首"Play the Funky Muisc"才能算是舞曲的真正起源。這種音樂風格在當時的時代環境下馬上受到廣大青年朋友的青睞,後來被命名為 「Funky」,一直到現在還深受人們的喜愛。而「DJ」則從幕後轉到了半幕後,參與了一些演唱、音樂製作和演唱會的主持等幕前工作,還不能稱為專業的「DJ」。 到了1981年,一個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時代出現了--霹靂舞的時代。霹靂舞的一直風格延續至今變成了大家知道的一種風格。他們同樣源自黑人街頭音樂,有著同樣的特點--就是在97年風靡一時的「RAP」。「DJ」在1981年便正式有幕後轉到前台,負責在各種音樂中挑選出適合的音樂放給客人們聽。當時還沒有CD啦、LD啦,DJ只是在玩一些叫做「Record」就是我們稱之為膠木碟或唱片(我們專業叫大盤)的東西。 在八十年代初,DJ們還不會充分發揮唱機的優點,只是機械的操作。到了八十年代末期,不知誰發明了一種叫做scratching(或稱skratching) records即所謂「搓碟」。就是現在你們見到DJ在不斷搓一張唱盤,配合節拍發出吱吱吱的聲音。)的玩法,把DISCO推向了它第一個高潮。 八十年代,公元1983年英國王子Tony創建了DMC聯盟組織正式的把DJ從幕後推向了幕前,最初只是出音樂雜志來介紹當時的音樂文化和舞池文化。然後,每個月泡製一些最新的音樂唱片,推介最新的跳舞音樂,當時約有二萬多名DJ接受它所提供的服務。 在1984年開始,舉辦了首個DMC世界DJ大賽,比賽地點在英國倫敦當時最大的「Hippodrome」內進行,大約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最好的DJ前往參加。 籍此,DMC每年都舉辦一次「DMC世界冠軍DJ大賽」,並且在英國倫敦和美國紐約都設有總部。而它的分部就分別在三十五個不同國家內設立。 DMC的跨國發展,令到DMC的賽事更加令人注目,1992年著名的「MTV」音樂頻道的積極參與,令到DMC賽事更為豐富。 1998年萬眾期待的DMC世界DJ大賽在法國巴黎體育館內進行,賽事由下午二點一直到晚上九點,來自法國各地的DJ已經有六千名了。 而這次的DMC世界DJ大賽更加吸引了十二個來自不同國家的電視台前往報道,當然也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台和文字玩者,而這次活動亦都一時的佳話。 近些年來有不少出色的dj把流行pop歌曲改版成DISCO舞曲 或者直接原創一些舞曲 在各種場合播放直接的引領了中國的電音文化,導致你在什麼場合都可以聽到DJ舞曲,無論你是在網上還是在車上以及很難想像的鄉下都能很容易感覺到DJ的存在,因為DJ實在是太好聽了!所以你在那裡都有可能被舞曲那強勁的節奏灌滿你的耳朵即使你很不願意聽!但是舞曲還是會灌進你的耳朵,因為這就是前衛、這就是流行、這就是時尚! 籍此DJ新行業也得到了全球的認可,DJ是什麼呢?DJ就是潮流,DJ就是嚮往前衛引領大家走向時尚的電子音樂DJ很普通,在沒音樂的時候DJ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當音樂響起來的時候DJ就是眾人心目中的神!(轉載請著名此資料來自www.36dj.com) DJ,也是網路語言:待見,惦記 ,DJ是一種震撼的音樂,它帶給人的全新的感受。 基本概念 作為一名合格的DJ應學習哪些內容? (1) 聽懂音樂節奏 (2) 聽懂音樂旋律 (3) 聽懂音樂風格 (4) 感覺速度(BMP) (5) 遵循從慢到快,從冷到熱,逐步深入 (6) 做好DJ記號,做到多聽、多練、多分析、多實踐 一、怎樣聽懂音樂節奏 1、HIP-HOP(嘻嘣樂)源於黑人文化,它是庸懶雅緻音樂,得名於一句最初的RAP歌詞"SAY HIP YOU DON′T STOP"。分為RAP(說唱、饒口令),REGGAE(雷鬼,源於雅買加),TRIP-HOP(迷茫、凄慘),FUNKY(緊湊、節奏強勁、歡快的),R&B(節奏藍調),BLUE(純藍調),JAZZ(爵士音樂), ROOK(搖滾),SOUL(靈魂樂),POP SLOW(通俗),FUNK(放克<木吉他>),RAP FUNKY FUNK(統稱HIP-HOP)。 如(1)REGGAE(雷鬼)特點:比較輕松活潑,記號R2(2)RAP(說唱)特點:硬朗,乾爽,記號R1(3)R&B特點:風格與前兩者較近,音樂表現更抒情化,節奏藍調節,記號R3 以上三種BPM在125拍以內,節奏表現形式: A.V^.VV^(嘭啪嘭嘭啪) B.VV^.VV^ 2.HOUSE:具有神秘、安靜,善於節奏,鼓點和旋律的變化表現它的內涵。 BPM在120拍以上。 HOUSE類型有:ENERGY ATTEMATIVE HOUSE,DISCO HOUSE (有歌聲,融合了70年代DISCO和FUNK樂風), TECHNO HOUSE(工廠),SOFE HOUSE(柔軟,溫柔),SOFE HOUSE(硬),TRANCE HOUSE(比較流行、高尚),DREAM HOUSE (夢),TRIBAL HOUSE(部落家,以電子合成鍵盤的強勁電子聲,比利時風格的貝司聲,結合男性饒舌,怎樣聽懂音樂節奏女性唱腔,感覺很現代,很"太空",節奏充滿爆炸力,並加進了鼓樂及金屬樂。)HAPPY HOUSE(歡快,開心),DRUM′S&BASS, DREAK BEAT,POP HOUSE,RAVE(快速),SONG OF HOUSE(唱歌)。 3.TECHNO:科技舞曲,感覺很神秘,機械化,中間大量運用現代化科技設備混音,與TECHNO HOUSE相似,如重金屬。 4.TRIP-HOP:以電子與音樂為基調結合音色采樣,並結合成為處理等手段,配及具詭異,凄迷,色彩演唱風格,音樂聽起來迷散的,淡淡的,心理輕微異常,神經質的情調。 5.FUNKY:節奏強勁,歡快的,節奏比較緊湊。節奏表現形式:VV^.VV^,與HIP-HOP節奏相似,但間隔緊湊 6.POP:流行歐陸節拍,人聲表現很多,與HIP-HOP節奏相似,但BPM在125拍以上。 7.DRUM"N"BASS:電子音樂(JUNGLE)、鼓點變化更快,是JUNGLE電子音樂的一種。跳舞會劣感顛狂,但音樂無限可及。 8.BREAK BEAT:傳統的4/4拍HOUSE的第三拍變成兩個快而細小的"噼"拍

『柒』 電聲音樂的起源是什麼答得好的另追加加分。跪求答案。

古希臘的哲學家和數學家畢達哥拉斯開始研究聲音和物理的關系,這些理論對文藝復興以後的音樂以至電子音樂都有重大影響。在十七世紀,英國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在著作《新亞特蘭蒂斯》里描寫一個幻想的國度里,有獨特的房間可以將任何聲音製造或復制出來。在此以後,不少科幻小說都曾描述類似的音樂設備。

1857年法國科學家史考特發明了錄音技術,可以將聲音紀錄,但尚未能將之播放。1878年愛迪生發明了留聲機,以滾筒錄音,並以喇叭將聲音放大播放。1887年埃米爾·貝林納發明以唱片錄音並放大的留聲機。大約1900年出現以磁帶紀錄聲音的技術,但尚未成熟。1901年李·德佛瑞斯特發明真空管,自此以後,錄音技術可以廣泛地用於電子音樂、收音機廣播等等。

音樂盒是影響電子音樂的前身之一。1815年出現了第一個以彈簧控制的音樂盒。1876年美國的艾奧利安公司(AeolianCompany)發明了自動彈放鋼琴(PlayerPiano),和音樂盒一樣,以鋼琴卷簾紙(PianoRoll)紀錄音符的時間。在錄音技術尚未成熟之前,不少當時的鋼琴家都曾經透過鋼琴卷簾紙紀錄了演奏。而這種鋼琴卷簾紙的紀錄方法,後來被應用到樂器數位介面(MIDI),至今很多數碼音樂軟體(DAW)都有採用。

1897年泰岱斯·卡希爾(ThaddeusCahill)發明了第一台電子鍵盤樂器Telharmonium,但體積龐大,直至1912年技術才稍為完善。義大利鋼琴家及作曲家費盧西奧·布索尼看到卡希爾的發明後極之推崇,在1907年的著作《新音樂審美概論》,預言電子音樂是未來音樂發展的路向,它可以製造任何傳統樂器無法製造的聲音,甚至演奏比半音更微小的音階。他的想法影響了學生埃德加·瓦雷茲,日後成為電子音樂的重要先驅。這時期的義大利藝術家,常被稱為未來主義,除了布索尼,不少音樂家推崇電子聲音和噪音可以是音樂。

1912年俄羅斯科學家李昂·特雷門發明了特雷門(Theremin),以手控制無線電波來製造聲音。1929年約翰·斯凌格(JosephSchillinger)創作了《特雷門與樂隊組曲》,由發明家特雷明親自演奏。1926年法國人馬特諾(MauriceMartenot)發明了馬特諾琴(OndesMartenot),既是一個鍵盤樂器,亦可以演奏滑音,在法國作曲家梅湘的《圖蘭加里拉交響曲》(1948年)廣泛應用。1929年美國作曲家喬治·安太爾(GeorgeAntheil)首次在樂曲中應用電動機和各種電動機械的噪音。

1927年美國發明家奧奈爾(J.A.O'Neill)發明以磁帶紀錄聲音,並以鍵盤控制。1929年發明家勞倫斯·哈蒙德以此技術發明了哈蒙特風琴,這是第一部大量生產並暢銷的電子鍵盤樂器。

1935年德國的柏林收音機展覽中,AEG公司展示了磁帶錄音。磁帶比唱片在錄音技術上有更大的彈性,可以重新再錄,亦可以剪接。自此以後,磁帶被廣泛應用於收音機廣播及有聲電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德國,華特·韋伯發展了交流偏磁(ACBias)的技術,令音頻的范圍更廣闊。1942年德國AEG公司發明了立體聲。1944年當時仍是學生埃及的音樂家哈利姆·埃爾-達巴開始利用磁帶創作電子音樂。

1956年艾默特(HerbertEimert)的《樂曲五首》、施托克豪森的《青年之歌》等陸續問世。

五十年代電子音樂是計算就緒後再進行製作的,音的頻率、時值、音量、起音、衰減、混響等均記於一定的座標紙上,再用磁帶經過多次分錄及混錄而成。

1956年左右羅伯特·穆格(RobertMoog)發明包括振盪器、放大器、程序控制器等在內的功能相當復雜的「電子發聲合成裝置」,使電子音樂的製作過程大為簡化;製作者不但可以隨意獲取所需的聲音,細微控制其波形、包括曲線等,而且能聽到最後的音響。

YMO、DepecheMode、Devo等樂團成功打造出非常流行的電子音樂,當時尚未有如此強調科技感的音樂類型,使得現在許多樂手以及樂迷還是非常懷念。

電音的分類是歸在搖滾底下的,比較可信的起源是從80年代末的一家黑人Disco舞廳流行開來,大致上音樂作法採取鍵盤與合成器采樣的聲音編排而成,搭配電子鼓,重復小節循環而成,再細分就要以節拍數區分,非常多,但是電音中Ambient這類型是從古典樂→現代室內樂→Ambient演變而來的,但不一定要用到電子樂器,也不完全以節奏帶動曲調的走向。至於搖滾如果是1996年以前是不重視電音這部份的發展,有的話指的是電子音樂,NewWave時期,如NewOrder,DepecheMode諸如此類,到2000年後搖滾流行起加入電音模式。


『捌』 DJ是誰發明的

DJ分兩大類:一大類是媒體DJ,這種DJ多半是在電視台或電台做主持工作(DJ:Disc Jockey的簡稱,又稱「唱片騎師」,是指選擇並且播放事先錄好的音樂來為他人帶來娛樂的人),英文:Radio Disc Jockey。

第二大類是夜店DJ,也是要介紹的重點。

夜店DJ,英文:Night of Shop DJ 或者叫 Disco Music Jockey,可以理解成夜店的主持或唱片騎士!

早在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就已經有DISCO存在,不過那時候沒有現在這么瘋狂、這么HIGH,也只不過是一些節奏強勁一些的音樂,DJ那時候只是在幕後的節目主持,就好像現在Radio DJ一樣!

1972年"Cherry Lips"樂隊的一首"Play the Funky Muisc"才能算是舞曲的真正起源。這種音樂風格在當時的時代環境下馬上受到廣大青年朋友的青睞,後來被命名為 「Funky」,一直到現在還深受人們的喜愛。而「DJ」則從幕後轉到了半幕後,參與了一些演唱、音樂製作和演唱會的主持等幕前工作,還不能稱為專業的「DJ」。

到了1981年,一個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時代出現了--霹靂舞的時代。霹靂舞的一直風格延續至今變成了大家知道的一種風格。他們同樣源自黑人街頭音樂,有著同樣的特點--就是在97年風靡一時的「RAP」。「DJ」在1981年便正式有幕後轉到前台,負責在各種音樂中挑選出適合的音樂放給客人們聽。當時還沒有CD啦、LD啦,DJ只是在玩一些叫做「Record」就是我們稱之為膠木碟或唱片(我們專業叫大盤)的東西。

在八十年代初,DJ們還不會充分發揮唱機的優點,只是機械的操作。到了八十年代末期,不知誰發明了一種叫做scratching(或稱skratching) records即所謂「搓碟」。就是現在你們見到DJ在不斷搓一張唱盤,配合節拍發出吱吱吱的聲音。)的玩法,把DISCO推向了它第一個高潮。

八十年代,公元1983年英國王子Tony創建了DMC聯盟組織正式的把DJ從幕後推向了幕前,最初只是出音樂雜志來介紹當時的音樂文化和舞池文化。然後,每個月泡製一些最新的音樂唱片,推介最新的跳舞音樂,當時約有二萬多名DJ接受它所提供的服務。

在1984年開始,舉辦了首個DMC世界DJ大賽,比賽地點在英國倫敦當時最大的「Hippodrome」內進行,大約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最好的DJ前往參加。

籍此,DMC每年都舉辦一次「DMC世界冠軍DJ大賽」,並且在英國倫敦和美國紐約都設有總部。而它的分部就分別在三十五個不同國家內設立。

DMC的跨國發展,令到DMC的賽事更加令人注目,1992年著名的「MTV」音樂頻道的積極參與,令到DMC賽事更為豐富。

1998年萬眾期待的DMC世界DJ大賽在法國巴黎體育館內進行,賽事由下午二點一直到晚上九點,來自法國各地的DJ已經有六千名了。

而這次的DMC世界DJ大賽更加吸引了十二個來自不同國家的電視台前往報道,當然也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台和文字玩者,而這次活動亦都一時的佳話。

近些年來有不少出色的dj把流行pop歌曲改版成DISCO舞曲 或者直接原創一些舞曲 在各種場合播放直接的引領了中國的電音文化,導致你在什麼場合都可以聽到DJ舞曲,無論你是在網上還是在車上以及很難想像的鄉下都能很容易感覺到DJ的存在,因為DJ實在是太好聽了!所以你在那裡都有可能被舞曲那強勁的節奏灌滿你的耳朵即使你很不願意聽!但是舞曲還是會灌進你的耳朵,因為這就是前衛、這就是流行、這就是時尚!

籍此DJ新行業也得到了全球的認可,DJ是什麼呢?DJ就是潮流,DJ就是嚮往前衛引領大家走向時尚的電子音樂DJ很普通,在沒音樂的時候DJ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當音樂響起來的時候DJ就是眾人心目中的神!(轉載請著名此資料來自www.36dj.com)

DJ,也是網路語言:待見,惦記 ,DJ是一種震撼的音樂,它帶給人的全新的感受。
基本概念
作為一名合格的DJ應學習哪些內容?
(1) 聽懂音樂節奏
(2) 聽懂音樂旋律
(3) 聽懂音樂風格
(4) 感覺速度(BMP)
(5) 遵循從慢到快,從冷到熱,逐步深入
(6) 做好DJ記號,做到多聽、多練、多分析、多實踐
一、怎樣聽懂音樂節奏
1、HIP-HOP(嘻嘣樂)源於黑人文化,它是庸懶雅緻音樂,得名於一句最初的RAP歌詞"SAY HIP YOU DON′T STOP"。分為RAP(說唱、饒口令),REGGAE(雷鬼,源於雅買加),TRIP-HOP(迷茫、凄慘),FUNKY(緊湊、節奏強勁、歡快的),R&B(節奏藍調),BLUE(純藍調),JAZZ(爵士音樂), ROOK(搖滾),SOUL(靈魂樂),POP SLOW(通俗),FUNK(放克<木吉他>),RAP FUNKY FUNK(統稱HIP-HOP)。
如(1)REGGAE(雷鬼)特點:比較輕松活潑,記號R2(2)RAP(說唱)特點:硬朗,乾爽,記號R1(3)R&B特點:風格與前兩者較近,音樂表現更抒情化,節奏藍調節,記號R3
以上三種BPM在125拍以內,節奏表現形式:
A.V^.VV^(嘭啪嘭嘭啪) B.VV^.VV^
2.HOUSE:具有神秘、安靜,善於節奏,鼓點和旋律的變化表現它的內涵。
BPM在120拍以上。
HOUSE類型有:ENERGY ATTEMATIVE HOUSE,DISCO HOUSE
(有歌聲,融合了70年代DISCO和FUNK樂風),
TECHNO HOUSE(工廠),SOFE HOUSE(柔軟,溫柔),SOFE
HOUSE(硬),TRANCE HOUSE(比較流行、高尚),DREAM HOUSE
(夢),TRIBAL HOUSE(部落家,以電子合成鍵盤的強勁電子聲,比利時風格的貝司聲,結合男性饒舌,怎樣聽懂音樂節奏女性唱腔,感覺很現代,很"太空",節奏充滿爆炸力,並加進了鼓樂及金屬樂。)HAPPY HOUSE(歡快,開心),DRUM′S&BASS, DREAK BEAT,POP HOUSE,RAVE(快速),SONG OF HOUSE(唱歌)。
3.TECHNO:科技舞曲,感覺很神秘,機械化,中間大量運用現代化科技設備混音,與TECHNO HOUSE相似,如重金屬。
4.TRIP-HOP:以電子與音樂為基調結合音色采樣,並結合成為處理等手段,配及具詭異,凄迷,色彩演唱風格,音樂聽起來迷散的,淡淡的,心理輕微異常,神經質的情調。
5.FUNKY:節奏強勁,歡快的,節奏比較緊湊。節奏表現形式:VV^.VV^,與HIP-HOP節奏相似,但間隔緊湊
6.POP:流行歐陸節拍,人聲表現很多,與HIP-HOP節奏相似,但BPM在125拍以上。
7.DRUM"N"BASS:電子音樂(JUNGLE)、鼓點變化更快,是JUNGLE電子音樂的一種。跳舞會劣感顛狂,但音樂無限可及。
8.BREAK BEAT:傳統的4/4拍HOUSE的第三拍變成兩個快而細小的"噼"拍

『玖』 電子音樂的起源原理

一、電子音樂的起源

電子音樂起源於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早期,最早的聲音記錄裝置外表上可以記錄聲音,但是無法回放,是1857年由法國人愛德華-里昂·史考特·迪馬丁維爾發明的聲波記錄儀。

李·德富雷斯特於1906年發明的三極真空管,是第一個熱電子閥或者稱真空管,導致電路可以創造且放大音樂訊號、放送廣播波形、計算數值,並且進行其他各種功能。1954年,史托克豪森創作了他的《研究2》,這是第一部以樂譜形式出版的電子音樂作品。

二、電子音樂的原理

電子音樂是用打擊樂器、嘈雜樂器發出的雜器發出的雜音,也用人聲和具體音樂相結合,通過聲音濾波器和反響設備,使之變形、變質、變數,再經其它電子儀器和錄音技術加以剪結處理,使之再生、復合,組成作品。

(9)電音是哪國發明的擴展閱讀

電子音樂的空間布局與轉換:

在電子音樂的靜態音響空間布局基礎上, 聲音的運動體現了多種多樣的特性, 從而構成方式多樣軌跡多樣等運動空間從聲音運動方向來看, 有同向運動(聲音向同一個方向運動)反向(聲音向相反的反向運動)運動等。

從聲音運動方式來看,有飛越過渡式的運動、水平環繞式的運動(聲音在相鄰的音箱中以環繞的形式運動)、垂直升降式的運動(在三維音響空間布局中,聲音在兩個平面的垂直運動)等; 從聲音的組合形態來看,有點運動線運動、帶運動等,這些運動空間思維體現在不同的電子音樂作品中。


『拾』 電子音樂是在什麼背景下產生的

【 1876年 】 1876亞歷山大·貝爾發明了可以將聲音轉化成電子信號的電話。把1876年作為電子音樂元年其實一點都不牽強附會。如果我們到現在都拿著兩個中間穿了線的玻璃杯來作遠程交流的話,那麼電子遇到音樂,將還是遙遙無期的事。
【 1877年 】 愛迪生發明留聲機,盡管愛迪生的留聲機只是由齒輪傳動的手搖機械裝置,但拿著自己發明的土炮錄制的「Mary Had a Little Lamb」還是宣告了機械復制時代的來臨。不管聽起來是否殘忍,電子音樂史本身就是部技術史,沒有機器就沒有電子音樂
【 1913年 】 義大利未來主義者Luigi Russolo發表了他最著名的「噪音的藝術」宣言。他號召所有未來主義音樂家都用噪音來取代交響樂隊樂器聲音的限制。要知道那時候連打擊樂都屬於「噪音」的范疇。
【 1939年 】 John Cage寫作了他的《想像的風景/第一號》。這首曲子用的是電子音符。盡管John Cage不是純粹的電子音樂家,但他每次搞搞新意思,現代音樂的發展就往前跨一大步。
【 1949年 】 法國人Pierre Schaeffer利用自己在法國國家廣播公司的職位便利創造了他的《為一個孤獨者所作的交響樂》。這是第一件具象音樂作品,也是第一個利用磁帶的可能性創作的作品。「具象音樂」說穿了就是「剪刀加糨糊」(cut n' paste)的音樂。今天所有搞電子音樂的都遵循這種前衛法則。封Pierre Schaeffer為電子音樂的老祖奶奶絕對貼切。
【 1951年 】 Les Paul的名字對搞搖滾的肯定很熟,電吉他就是這廝發明的。一架電子合成器與電子琴的區別就在於合成器里裝了許多塊效果器。
【 1956年 】 Stockhausen錄制了《Gesang Der Juenglinge》(青年之聲)。從此一位電子音樂巨星誕生了,到現在那些做電子音樂的小屁孩還尊他為電子音樂大師,他也無比臭屁地告訴他們:「你們玩的我早在幾十年前就全玩過了,你們歇菜吧。」
【 1958年 】 在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上,應建築師柯布西埃的邀請,法國音樂家Edgard Varese把電子噪音和飛機的聲音拼貼在一起,創作出了電子音詩,在柯布西埃設計的菲利普展館里播放。這可能是最早的ambient音樂,沒有人會到處找演奏者在哪,走進建築便是走進了音樂。
【 1963年 】 具象音樂開始走進大眾。BBS電台長篇科幻劇「Dr. Who」,大膽啟用具象音樂作配樂,把數百萬英國家庭主婦嚇得要命。隨後整個60年代便是電子音樂入傾流行音樂的小打小鬧過程。The Beatles在白色專輯里運用了具象音樂;the Grateful Dead樂隊在《Anthem of the Sun》磁帶拼貼;Miles Davis和Herbie Hancock也把Stockhausen看作是幫助他們創造fusion爵士的重要影響……
【 1974年 】 德國樂隊Kraftwerk發表了《Autobahn》。這首24分鍾的長曲,完全用了電子聲音模擬了汽車在高速公路上的一段旅程,成了當年的熱門金曲。Kraftwerk最大的貢獻是讓電子樂徹底與搖滾樂為代表的流行音樂脫離了關系,在音樂分類上獨立了出來。
【 1975年 】 Brian Eno遭遇車禍。這絕對是「塞翁失馬」的現代詮釋。躺在床上無所事事的Brian Eno在雨聲與蚊樣的豎琴音樂的交響中悟到Ambient的真諦。隨後才有了他發氣功一樣的唱片《Music For Airport》。
【 1977年 】 Donna Summer發表了《I Feel Love》這算得上第一支完全用電子樂器製作的流行小調,用來當口水歌也可,用來跳舞也可。Donna Summer在電子音樂的背景上,假裝高潮迭起,於是張揚「性即是權利」的Disco音樂便從這首歌開始了。
【 1979年 】 當所有人都開始厭倦朋克的時候,一眾歐洲藝術院校出來的青年將Kraftwerk式的電子音樂和流行小調混在一起,便有了Synth-pop(合成器流行曲)。Gary Numan的出現算是這種風格誕生的標志。以後像Human League、Heaven 17、Depeche Mode都算是集大成者。
【 1981年 】 Grandmaster Flash激動人心地發現其實唱機並非只是唱片回放設備,通過意外在唱片上進行scratch(亂刮),獲得了全新的音樂。是他讓唱機獲得了新生。他便是歷史上第一位Hip Hop DJ。
【 1982年 】 日本人大發飈的一年。雅馬哈的DX-7合成器使用了數碼技術。同時日本合成器製造商Roland無可比擬的TR-808鼓機和TB-303貝司機發行。從此,日本機器開始了在電子音樂領域里漫長的統治生涯。
【 1983年 】 House音樂誕生了。美國的芝加哥Warehouse俱樂部,DJ叫Frankie Knuckles。他把Donna Summer催情的Disco音樂加上廉價鼓機製造出來的節奏混在一起,把舞池裡的男同性戀者搞得興奮異常。第二天,所有人都跑到唱片店去對老闆說:「我要他們在Warehouse里播的那種唱片。」House就這么叫開了。直到這年Jesse Saunders發表了「On and On」才宣告第一張House唱片的誕生。
【 1985年 】 底特律人Juan Atkin發表的《No UFOs》被認為是第一張Techno唱片。其實Techno這個名字借用了未來學家Alvin Toffler在那本《第三浪潮》里的小標題「Techno Rebels」。其實Techno也不是他發明的,1981年,Juan Atkin老聽Kraftwerk的《Computer World》,一心要做這樣的音樂。於是和Derrick May以及Kevin Saunderson克隆了一把,便有了日後洶涌澎湃的Techno音樂。
【 1988年 】 英國的Summer of Love上,許多參加跳舞派對的人因為磕葯的緣故,對原先House音樂的節奏已感到不滿足。所以部分DJ便開始把原來的House舞曲唱片故意增加每分鍾33轉的速度播放。因此便誕生了Hardcore,它被定義為「終極快樂」的音樂,由於原始唱片被速度加快播放後,人聲產生變形,聽起來滑稽而有趣。
【 1989年 】 由於毒品泛濫,英國許多俱樂部被政府控制。跳舞音樂派對不得不挪到戶外,便有了銳舞文化。銳舞的核心有兩個,一個是drug,另一個播放音樂的DJ成了明星,製作音樂的音樂家反倒沒DJ有名了。
【 1990年 】 Happy Mondays樂隊在銳舞文化上受到啟發,將電子和搖滾融合到一起。
【 1991年 】 Massive Attack憑借《Blue Line》作為首支Trip Hop樂隊正式登場。以歐陸club音樂趣味去改造美國Hip hop便是Trip Hop的初衷。那候trip hop這個詞都還沒有被發明出來。
【 1992年 】 Goldie的「Terminator」一曲融合了Hip hop和Hardcore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倒意外發明了Jungle音樂。當代的Trance音樂亦在這一年出現,當時德國的柏林和法蘭克福的銳舞正如火如荼之中,在Techno的節奏里加進優美動聽的旋律便成了Trance音樂標准範本。
【 1993年 】 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辦了Sonar音樂節,於是每年就像米蘭之於時尚界一樣,最新款的電子音樂都會跑到Sonar去發布。這一年,英國的Warp唱片公司發行了Aphex Twin以Polygon Window的化名所發表的《Surfing on the Sinewaves》唱片算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系列音樂,把一批跳脫出跳舞功能的實驗電子音樂家收羅旗下。
【 1994年 】 第一張Café del Mar的店堂音樂精選唱片灌錄成CD公開發售。Ibiza島上的chill out之音獲得了全世界的認同。以往只是Jose Padilla自己關起門來挑選一些Jazz、Downtempo、Classic音樂播放,他把那些最舒緩香艷的篇章拿出來襯托Café del Mar銷魂蝕骨的落日。
【 2000年 】 整個2000年的夏天都是UK Garage的天下。BBC Radio 1從英國那些地下電台把專門播放界於Jungle和Soul之間的UK Garage舞曲DJ挖過來大肆鼓吹,整個UK Garage音樂便蔚然成風。
參考資料:http://www.midi168.com/bbs/showthread.php?t=752 http://www.wuya.org/forum/showthread.php?s=&threadid

閱讀全文

與電音是哪國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
2010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答案 瀏覽:259
3系馬年限量版價格 瀏覽:952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
產權年限到期後怎麼辦 瀏覽:83
銅川58同城轉讓 瀏覽:477
著作權使用許可範本 瀏覽:846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瀏覽:414
火石創造筆試題 瀏覽:545
河南醫院轉讓 瀏覽:798
工商局法制工作總結 瀏覽: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