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電窯發明時間

電窯發明時間

發布時間:2021-08-17 16:09:17

Ⅰ 電窯素燒陶器,800度燒多少時間,素燒怎麼設定電窯謝謝!

很榮幸能為你解答!
800度以上就可以

可以燒到850然後關掉,讓它慢慢降溫,第二天打開
希望能幫到你!

Ⅱ 電窯燒瓷器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上世紀九十年代!

Ⅲ 陶器是什麼時候發明

參考資料來自:博寶藝術網。
由於考古學的蓬勃發展,以及中國與世界各地早期陶器的不斷發現,陶器起源的研究取得了長足的進展,許多歷史的謎團相繼解開。

最早的陶器出現在距今約1.5萬年—1萬年前。起初在日本的愛媛縣上黑岩陰遺址出土了距今約1.2萬年前的陶器,有些人不相信年代會如此久遠。近年來,在日本除北海道和沖繩以外的其他地區,相繼發現了早期陶器,於是,在日本考古學分期上單獨劃分出了一個繩紋草創期。最近在長野縣下茂內和鹿兒島縣簡仙山,都出土了經測定約為距今1.5萬年前的陶片,其中鹿兒島的陶片燒成溫度只有400度—500度,質地疏鬆,還沒有完全陶化,可謂名副其實的土器。1999 年,日本青森縣大平山元一號遺址出土了無紋飾陶器,其陶片附著碳化物的碳測校正年代為1.6520萬年—1.4920萬年,在國際考古界引起了轟動。這些處於繩紋草創期的陶器,大多為圜底和近圜底的小平底,最初階段皆為素麵無紋飾,後來有的陶器加飾隆起的線紋、豆粒紋或爪形紋。在俄羅斯遠東至西伯利亞地區的一些重要遺址中,同樣發現了早期陶器,如烏斯奇諾夫卡、格羅馬圖哈、嘎夏、富米等地,它們的年代大體在距今1.3萬年—1萬年之間,比日本列島的發現年代略遲。遠東地區的陶器多平底,素麵或飾刮條紋,西伯利亞南部的早期陶器則多為圜底。

從上個世紀60年代以來,尤其是近10年間,在 國的南方和北方陸續發現了一批距今萬年左右,甚至約1.4萬—1.3萬年前的遺址以及古老的陶器遺存。毫無疑問,中國已經成為探討陶器起源的重要地區。南方的重要發現有江西的萬年仙人洞、吊桶環,廣西桂林附近的甑皮岩、廟岩、大岩和湖南道縣的玉蟾岩等遺址。北方的重要發現主要集中在華北一帶,如河北陽原於家溝、徐水南庄頭與北京懷柔的轉年遺址等。南方的早期陶器大多為圜底的罐和釜形器,其中以道縣的陶釜最為引人注目。該遺址於1993年發掘時意外地發現了 3塊較大的原始陶片,1995年又在相距前發掘地1米左右的地方發現了一堆一碰即碎的陶片,陶胎厚達2厘米。經考古工作者在室內整理,將陶片精心拼對粘合,竟出人意料地復原出兩件燒煮食物的炊器——陶釜。其中較大的1件口徑31厘米、高29厘米,形制為侈口、圓唇、斜弧壁、尖圜底,通體飾繩紋。這些陶片及其附著物經北京大學考古系進行質譜加速器碳14年代測定,結果為距今1.232萬年±120年和1. 481萬年±230年。無疑,這是 國迄今出土年代最早的兩件復原陶器。北方的早期陶器則多以平底的罐形器為主,其中以陽原虎頭梁遺址群中於家溝1995 年~1997年發現的數塊夾砂罐片的年代最早,距今約1.2萬年。在時代稍晚的轉年遺址,還出土了盛放食物或水的盂形器,這表明了原始陶器不斷發展的進程。

從世界范圍來看,發明陶器的時間存在著較大的差距。美洲的陶器最早距今只有5 000多年;西亞地區最早的陶器不早於距今9 000年前,這里是先產生農業,進入新石器時代後才發明了陶器,因此西亞兩河流域與埃及一帶,在考古學上有一個前陶新石器階段;巴勒斯坦的印度河流域,也存在著所謂的前陶新石器,即先有農業後有陶器;印度恆河中游的陶器出土情況與巴勒斯坦略有不同,這里最古老的陶器大約出現在距今1.1萬年~9000年,當時農業尚未出現。

上述發現說明,世界各地的陶器發明並沒有一個大致統一的時間,最早的與最晚的前後相差萬年左右,這同時表明,各地有著不同的陶器發展歷程,因此,陶器的起源應該是多元化的。

Ⅳ 瓷器在中國是什麼時候被發明的

原始瓷在商代出現,後經過西周、春秋戰國到東漢,歷經了1600-1700年間的變化發展,由不成熟逐步到成熟。至宋代時,名瓷名窯已遍及大半個中國,是瓷業最為繁榮的時期。

瓷器表面的釉色會因為窯爐內溫度的不同從而發生各種化學變化,而產生不同色彩,即窯變。燒結的瓷器胎一般僅含3%不到的鐵元素,且不透水,因其較為低廉的成本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廣為世界各地的民眾所使用。

原料純凈度高的瓷器,在相互碰撞時,會發出類似金屬相撞的清脆聲音。高級瓷器擁有遠高於一般瓷器的製作工藝難度,因此在古代精美瓷器常為皇室所收藏。作為中國特產奢侈品之一,千百年來瓷器通過各種貿易管道,傳到各個國家。精美的古代瓷器,會被視作具有收藏價值的古董,而受到大量收藏家所收藏。

(4)電窯發明時間擴展閱讀

歷史

考古驗證瓷器最早的產地是在中國。人們將發掘自河南鄭州商代(約前15世紀—前9世紀)的高嶺土彩釉器皿作為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瓷器(陶器)。中國在其東漢時期發展出較為成熟的青瓷製法。

中國在歷史上很長的一段時間中,是世界上最大的瓷器生產國及出口國。宋以前高檔瓷器主要用於皇室的生活,在中國陝西省法門寺出土的越窯青瓷名品——秘色瓷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中國瓷器制藝的顛峰。

宋代有五大名窯,北宋後中國瓷器製作工藝不斷上升,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將大量瓷器出口至東南亞、南亞乃至歐洲、北非。成為中國出口的主要代表工藝品之一。

與之相對的日本,也在平安時代開始出現陶瓷藝術製造,結合日本發揚的茶道文化,不斷地出現瓷器的著名產地,先後有六古窯、遠州七窯等瓷器名產地。而在安土桃山時代一段繁榮的茶道文化中,很多茶人如利休七哲中的牧村兵部、瀬田掃部、古田織部、芝山監物同時也就是著名茶道瓷器的製作者。

Ⅳ 電窯燒制 紫砂壺,常說的幾號幾號的溫度 具體是多少度啊

紫砂,為江蘇宜興黃龍山,礦脈所開挖出來的紫砂原礦提練而成, 當時因礦脈里鐵質成份較高、所生產的茶壺會產生火疵、小熔點, 泥料內所含顆粒較大結構疏鬆器身明顯成雙氣孔結構,空氣對流順暢氣孔對流較好; 日久使用,漸露鋒芒,養成變化甚大為養壺之最佳教材。泡茶好喝,評價好!
礦區:江蘇宜興丁山黃龍山
窯溫:約1150度C / 收縮比:約11%
適合沖泡: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特好、普洱茶各種系列。

紅泥,早期是最常用之泥料,為江蘇宜興黃龍山紅泥原礦提練而成;當時因礦脈里鐵質成份較高、所生產的茶壺會產生火疵、小熔點,日久使用,漸露鋒,深獲早期壺識者深愛、贊賞。養壺者之最愛。新壺初用,茶湯略現砂氣,,經使用壺身展現出朱紅,泡茶鋉數日則如朱-泥,贊不絕口!
礦區:江蘇宜興丁山黃龍山
窯溫:約1100度C / 收縮比:約13%
適合沖泡: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鐵觀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普洱茶各種系列。

緞泥,團泥即緞泥
天然團泥是紫泥和綠泥的共生礦.宜興方言"團"和"段"同音.天然團泥"骨多肉少",燒成質感,砂粒豐富.用綠泥和紫泥配製團泥質感較差,用後無滋潤感,易"吐黑".近期在黃龍山和青龍山的交會處因為作路,挖出了一些團泥原礦.
團泥料相對要比紫泥和朱泥更為直觀。好的團泥礦料是天然的紫泥和綠泥共生礦料,但紫泥偏多,顏色就偏紅,高溫下偏青,偏灰,相反綠泥成分高,燒成顏色偏黃,高溫下偏灰白。顆粒結構的特徵是「骨多肉少」砂感強烈,表面質感十分豐富。劣質「團泥」燒成後顏色發暗,有晦澀感或者特別艷麗但沒有質感,幾乎看不見砂質。典型的就是市面上「黃朱泥「敲擊聲音清脆,透氣性很差,表面沒有砂質感。
出自黃龍山的礦料稱之為本山泥,如本山甲(夾)泥,本山綠泥等。「段」和「團」在丁山方言中發音一樣,所以團泥也有人寫成「段泥」,通常天然團泥是紫泥和綠泥的共生礦。所以只要產於黃龍山的礦料稱作「本山團泥」是完全可以的。呵呵
天然的團泥只要燒結,不會"吐黑".
徐秀棠大師在書中的表述方法上不是很清楚.第一"團山"無從考證,古籍上的零星記載,均非當地陶人編撰,有一可能性就是丁山有一座土丘稱作"台山"台(tai)在丁山方言和團山相似.該處有沒有泥礦.歷史上是否有泥礦過,目前尚無資料.
團泥礦料中紫泥和綠泥共存狀態是片狀結構.不是星點式的.
本山綠泥假如不加拼制,直接成泥效果是很不理想的。因此一個經驗豐富的藝人會少許假如紫泥,這樣就成為現在的拼制「團泥」了。
團泥中的紫泥料軟化,在製作時被"明珍"壓碎,造成"拖尾"現象.團泥中的紫泥顆粒在不同燒成溫度,會呈紅色或紫色.
拖尾現象主要是因為不同顆粒軟化度不一,在製作時"明真"打來時將其壓碎,造成拖尾現象.一般配製團泥相對比較容易出現此類現象.
「吐黑」主要是指質地疏鬆「團泥」壺泡養以後表面因為吸附黑色素。一般質地堅密的泥料,做功到位,燒結度合適。就不會出現此類問題。
造成配製團泥吐黑主要是,燒結度不夠,形成因素主要是選礦不好泥料緻密度差,結構疏鬆等原因。優質的天然原礦團泥通常不會出現此類的情況。
這比較難以說明白。一般好的泥料表面質感砂性重,俗稱「骨多肉少」。這類的團泥相對比較好,泡養以後顏色愈來愈「沉」。不會吐「黑」。
早期最常見通用之泥料,為江蘇宜興黃龍山?本山綠泥原礦提練而成;泥料內所含顆粒較大結構疏鬆器身明顯成雙氣孔結構,空氣對流順暢;日久使用,漸露鋒芒,養成變化甚大為養壺之最佳器材。泡茶好喝,贊不絕口!早期泥料調配跟早期窯爐所升溫度較低溫,在一般緞泥產品會「吐黑」;近期來所用窯爐為高溫窯,所燒成之緞泥壺,可輕易提升至所須溫度,而真正達到較高的結晶,絕不吐黑!
礦區:江蘇宜興丁山黃龍山
窯溫:約1150度C / 收縮比:約13%
適合沖泡: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

黑鐵砂,為早期最常見通用之泥料之一;為江蘇宜興黃龍山原礦提練再加入錳而成,當時因礦脈里鐵質成份較高、所生產的茶壺會產生火疵、小熔點,日久使用,深獲早期壺識者深愛、贊賞。養壺者之最愛。新壺初用砂土氣重,茶湯略現砂氣,經使用壺身展現出灰黑,泡茶鋉數日則如墨黑,泡茶好喝,評價好贊不絕口!
礦區:江蘇宜興丁山黃龍山
窯溫:約1130度C / 收縮比約12%
適合沖泡: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特好、鐵觀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普洱茶各種系列。

內紫外紅,壺胚乃以清水泥為泥料,成型後再以紅泥漿上漿「壺表」,再讓壺壞陰干入窯燒成;此作法在當時為早期壺很常見之泥料工藝 壺身泡茶多日顏色變朱紅色,現代壺已甚少見此作法。
礦區:江蘇宜興丁山黃龍山
窯溫:約1100度C / 收縮比:約11%
適合沖泡: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普洱茶各種系列。

大紅袍泥,宜興市洑東鄉西面,在任途村與紅衛村交介處小煤窯礦區,所開採的夾層嫩泥。含氧化鐵,在煉泥過程加入天然鐵紅粉提升紅色,經過窯燒會變成大紅色,泥質細膩密度高、高結晶,泡茶柔順好喝,經過泡茶養成色澤艷紅非常討喜,此種泥料非常稀有,泡茶好喝,評價特好。
礦區:宜興市洑東鄉西面
窯溫:約1040度C / 收縮比:約45-55%
適合沖泡: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 特好、鐵觀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普洱茶各種系列。

小紅泥,宜興市洑東鄉東面的礦區所開採的嫩泥,因含大量的氧化鐵經過窯燒會變成朱紅色(又稱小紅泥),泥質細膩密度高高結晶跟一般紅泥含礦量不同泥質較多,此種泥料非常稀有,泡茶好喝,評價特好。
礦區:江蘇宜興市洑東鄉
窯溫:約1080度C / 收縮比:約20-28%
適合沖泡: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特好、 鐵觀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特好、普洱茶各種系列特好。

紫茄泥,紫茄色澤溫潤討喜,泥中極品。泥性:黏性佳,含石英、雲母、鐵量高,在黃龍山脈紫砂中挑選提煉出來的特殊紫砂泥礦,泥色:茄紫胎骨堅潤,此種泥料非常難得稀有,泡茶好喝,評價特好。
礦區:江蘇宜興丁山黃龍山脈。
窯溫:約1150-1200度C / 收縮比:約12%
適合沖泡: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 特好、 鐵觀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特好、普洱茶各種系列特好。

墨綠泥是紫砂泥色配比之一。將著色金屬氧化物氧化鈷、氧化錳,加入本山綠泥中配製而成的一種紫砂色泥。經燒成後, 呈深綠色至墨綠色,是人工配製為數不多的紫砂色泥之一。墨綠泥呈色的深淺,隨氧化鈷、氧化錳加入量的多少而定。
窯溫:約1150度C / 收縮比:約15%
適合沖泡: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

拼紫泥,是用不同泥調配而成,簡稱「拼紫泥」也稱調和泥為較常用的紫砂泥料,燒成呈棕色,在市場接受接受度很高的泥料,礦區:江蘇宜興丁山黃龍山。泥性:穩定性特佳,容易掌控,結構緊密,可廣泛利用,成型容易。
窯溫:約1150~1200度C / 收縮比:約11%
適合沖泡: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 、 普洱茶各種系列。

清水泥,為原礦紫砂,赤鐵礦、雲母多早期較常見的泥料,被廣泛使用,俗稱「紅紫砂」成色溫和高雅玩家倍賞。礦產地:江蘇宜興丁山黃龍山。泥性:容易掌握,穩定性高,成型容易,泡茶好喝。
窯溫:約1150度C / 收縮比:約11%
適合沖泡: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 、 普洱茶各種系列。

紫皂青,為原礦紫砂,產於江蘇宜興丁山黃龍山系四號井,由於產於紫砂最底層,質地特純,泥質細膩、成色嬌艷,呈紫紅色,為稀有泥料,在近代制壺名家廣泛使用。
窯溫:約1170度C / 收縮比:約11%
適合沖泡: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

黃龍山石黃,開產於黃龍山的嫩泥礦,近代用來做朱泥壺的原料,嫩泥礦中含砂量重,坊間常用來做仿古朱-泥壺,頗受歡迎。
窯溫:約1100度C / 收縮比:約18%
適合沖泡: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
底槽青,底皂青即底槽青底皂青泥料在長時間陳腐後,假如使用時藝人不注意,很可能在燒成成品上產生黑色暈紋.因此藝人在用陳腐時間較長的底皂青原料時一定要重新杵打充分,才可以製作.
紫泥是一個"泛"概念!,底皂青礦也屬於紫泥礦中優質礦料.清水泥原指成泥方法.現在確指沒加它料的紫泥類.沒加它料的底皂青可以是清水泥,但清水泥不一定就是底皂青礦料.目前市場經常混淆兩個概念.紫泥的燒成顏色,主要因素是玻化程度.
「當地所謂的"皂青"是指用稻草灰和石灰混成的一種青灰顏色.」主要是用作建築物上的塗料
底皂青原礦的顏色很接近「皂青」色。這也是我把「底槽清」寫成「底皂青」的原因。
弱還原氣氛中比較容易燒出此效果.底皂青礦料應該和古籍中記載的天青泥是同一種礦料.現代窯爐基本上都是氧化焰因此看不見"淡墨"色效果.
底皂青是優質紫砂礦料.黃龍山四號井是和其他黃龍山礦井一樣僅僅是夾(宜興土話讀ga)泥礦,而且四號井早已廢置.底皂青礦料也不僅僅出在四號井,黃龍山其它礦井都可以出優質的底皂青礦料.
底皂青也是屬於紫泥類礦料.
底皂青礦料相對比較容易分清,細看壺表內有不均勻的細小金黃色或灰黃色砂粒。
底皂青礦料中的綠色「雞眼」粉碎後呈現的是黃色顆粒,
為原礦紫砂,產於江蘇宜興丁山黃龍山系四號井,由於產於紫砂最底層,質地特純,泥質細膩、成色穩重,呈棕色,在近代制壺名家廣泛使用。
窯溫:約1160度C / 收縮比:約11%
適合沖泡: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

甲子年紫砂,為1984年在江蘇宜興黃龍山,礦脈所開挖出來的紫砂原礦提練而成,當時因礦脈里鐵質成份非常高、所生產的茶壺會產生火疵、小熔點,泥料內所含顆粒較大,礦物含量豐富結構疏鬆,器身明顯成雙氣孔結構,空氣對流順暢氣孔對流較好;日久使用,漸露鋒芒,養成變化甚大為養壺之最佳教材。泡茶好喝,評價好!
礦區:江蘇宜興丁山黃龍山
窯溫:約1150度C / 收縮比:約11%
適合沖泡: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特好、鐵觀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普洱茶各種系列。

鐵星泥,此泥料在早期做壺使用較多深紫茄色、色澤溫潤討喜,礦中極品。泥性:黏性佳,含石英、雲母、赤鐵礦的含量特別多,所生產的茶壺會產生非常密集的小熔點,器身明顯成雙氣孔結構,空氣對流順暢氣孔對流較好;沖泡使用,漸露鋒芒,養成變化甚大為養壺之最佳教材在,黃龍山脈紫砂中挑選提煉出來的特殊紫砂泥礦,泥色:深茄紫胎骨堅潤,此種泥料非常難得稀有,泡茶好喝,評價特好。
礦區:江蘇宜興丁山黃龍山脈4號井。
窯溫:約1150-1200度C / 收縮比:約13%
適合沖泡: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 特好、 鐵觀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特好、普洱茶各種系列特好。

細黑星,此泥料在早期做壺使用較多,淺棕色含細黑色顆粒、色澤溫潤討喜,礦中極品。泥性:黏性佳,含石英、雲母、赤鐵礦的含量特別多,所生產的茶壺會產生非常密集的小熔點,器身明顯成雙氣孔結構,空氣對流順暢氣孔對流較好;沖泡使用,漸露鋒芒,養成變化甚大為養壺之最佳教材在,黃龍山脈紫砂中挑選提煉出來的特殊紫砂泥礦,泥色:淺棕色,此種泥料非常難得稀有,泡茶好喝,評價特好。
礦區:江蘇宜興丁山黃龍山脈4號井。
窯溫:約1150度C / 收縮比:約11%
適合沖泡: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特好、普洱茶各種系列

Ⅵ 電窯燒制紫砂的升溫曲線,分幾個階段

(1)常溫~200℃,為紫砂坯體的脫水階段,這段時間內主要是排除坯體內的結合水(機械水),要求升溫緩慢均勻。我們知道100 ℃為水的沸點,當窯溫升至105℃時,坯體內大量水分開始蒸發。為了有效而完全的排除水分,105℃時應保溫30分鍾,即30分鍾時間內窯溫始終控制在105℃左右。脫水階段必須緩慢升溫,否則坯體極易開裂或炸裂。
(2)200℃~500℃是紫砂坯體排除結晶水的階段,結晶水又叫結構水,它不同於泥料的結合水,必須在450℃-500℃時才能從Al2O3•2SiO2 •2H20 (高嶺土)中分解,這時只要平穩的正常升溫即可。
(3)500℃~600℃為石英晶型轉變階段。石英(即SiO2)在573℃時,從ß-Si02—〉α-SiO2,其體積增加0.84%,而紫砂泥料中含有大量的SiO2成份,特別是段泥(或本山綠)含量更大。所以這一階段燒成操作要特別當心。雖然整個反應過程很快,只需短短幾分鍾時間,但如處理不當,就有可能出現坯體開裂。這一時間段必須確保窯內溫度均勻,盡可能的減少窯內各處的溫差,這是相當關鍵的。(4)600℃~1050℃,氧化分解階段,在這階段碳酸鹽得到分解,氧化鐵、氧化錳等著色氧化物開始顯示本色。
(5)1050℃~1200℃,燒結階段(這是指紫泥溫度),當窯溫達到這個溫度時,尚需保溫一段時間,因紫砂壺為薄壁產品,一般保溫3O分鍾即可,保溫的目的是為了減少窯內上下溫差。當上下溫度相同時,可以停止加溫,關閉燒嘴。
(6)1200℃~700℃,急冷階段,這一階段窯內製品還處在熔融的有塑性的狀態,可以快速急冷而不至於開裂。採用快冷有兩個好處,一是可以縮短燒成周期,提高窯爐工作效率;二是由於急劇快冷,製品表面光澤度極好,茶壺的水色可以顯現。
(7)700℃~400℃為緩慢冷卻階段,這一階段很重要,操作時尤應注意。因為573℃為石英晶型轉化溫度,製品中石英成分將由僅α-Si02—〉ß-SiO2 ,體積縮小0.84% ,特別是段泥(本山綠)產品更應當心,要確保窯內緩慢而又均勻的冷卻,否則製品極易驚裂報廢。
(8)400℃~90℃為正常冷卻,也可快也可慢,反正此時的冷卻已不會對產品產生負面影響。

Ⅶ 求愛迪生重要發明按時間排序

1868年10月11日,發明「投票計數器」,獲得生平第一項專利權

1869年10月,與友人合設「波普——愛迪生公司」。

1870年,發明普用印刷機,出讓專利權,獲4萬美元。在紐約克自設製造廠。

1872—1876年,發明電動畫機電報,自動復記電報法,二重、四重電報法,製造蠟紙炭質電阻器等。

1875年,發明聲波分析諧振器。

1876年,在新澤西州的門羅公園建立了一個實驗室——第一個工業研究實驗室。它是現代的「研究小組」這一概念的創始。發明碳精棒送話器。申請電報自動記錄機專利。

1877年,在門羅公園改進了早期由貝爾發明的電話,並使之投入了實際使用。獲得三項專利:穿孔筆、氣動鐵筆和普通鐵筆。8月20日發明了被證實為愛迪生心愛的一個項目——留聲機。

1878年,愛迪生宣稱要解決電照明的問題。英國皇家學會舉辦留聲機展覽。改良留聲機,設計微音器,擴音器,空中揚聲器,聲音發動機,調音發動機,微熱計,驗味計等。2月19日獲留聲機專利。7月與賓夕法尼亞大學派克教授赴懷俄明觀察日全食,並用他發明的氣溫計測量太陽周圍全體的溫度。8月返回門羅公園,重新投入科研實驗當中。英國批准愛迪生「錄放機」專利申請。9月訪問康涅狄克州的威廉·華萊士。開始進行發明電燈的研究。10月5日提出等一份關於鉑絲「電燈」的專利申請。

1879—1880年,經數千次的挫折發明高阻力白熾燈。改良發電機。設計電流新分布法,電路的調准和計演算法。發明電燈座和開關。發明磁力析礦法。

1879年8月30日,愛迪生和貝爾在薩拉托加溪市的市政廳各自演示了電話裝置,結果愛迪生的電話比貝爾的清晰。10月21日發明高阻力白熾燈,它連續點燃了40個小時。11月1日申請碳絲燈專利。12月21日《紐約快報》報道了愛迪生的白熾電燈。12月25日,對來自紐約市的3000名參觀者在門羅公園作公開電燈表演。

1880年,研究直升機。獲得電燈發明專利權。製成磁力篩礦器。1月28日提出「電力輸配系統」專利書。2月18日《斯克立柏月刊》發表了《愛迪生的電燈》一文,正式發表了電燈的發明。5月第一艘由電燈照明的「哥倫比亞號」輪船試航成功。

12月,成立紐約愛迪生電力照明公司。

1881年,紐約第五大街總部設立。成立一個白熾燈廠於紐約克。設立發電機,地下電線,電燈零件的製造廠。在門羅公園試驗電車。

1882年,發明電流三線分布制。申請專利141項。9月4日成立第一所中央廠。12月底美國各地建立了150多個小電站。

1885年5月23日,提出無線電報專利。

1887—1890年,改良圓筒式留聲機,取得關於留聲機的專利權80餘份。經營留聲機,唱片,授語機等製造和發售事業。

1888年,發明唱筒型留聲機。

1889年,參加巴黎百年博覽會。發明電氣鐵道多種。完成活動電影機。

愛迪生

1890—1899年,設計大型碎石機,研磨機。在奧格登礦地親自指揮用新方法大規模開發鐵礦。

1891年,發明「愛迪生選礦機」,開始自行經營采礦事業。獲得「活動電影放映機」專利。5月20日第一台成功的活動電影視鏡在新澤西州西奧蘭治的愛迪生實驗室向公眾展示。

1893年,愛迪生實驗室的庭院里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座電影「攝影棚」。

1894年4月14日,在紐約開辟第一家活動電影放映機影院。

1896年4月23日,第一次在紐約的科斯特—拜厄爾的音樂堂使用「維太放映機」放映影片,受到公眾熱烈歡迎。

1902年,使用新型蓄電池作車輛動力的試驗,行程為5000英里,每充一次電,可走100英里,獲得成功。

1903年,愛迪生的公司攝制了第一部故事片《列車搶劫》。

1909年,費時十年的蓄電池研究,終於成功。製成傳真電報。獲得原料機、加細碾機、長窯設計專利。

1910—1914年,完成圓盤式留聲機,不損唱片和金鋼石唱片。完成有聲電影機。

1910年,發明「圓盤唱片」。

1912年,發明「有聲電影」。研製成傳語留聲機。

1914—1915年,發明石碳酸綜合製造法,並合留聲機和授語機為遠寫機,一方電話機可自動紀錄對方說話。自行製造苯、靛油等。

1915—1918年,完成發明39件之多,其中最著名的是魚雷機械裝置,噴火器和水底潛望鏡等。

1927年,完成長時間唱片。

1928年,從野草中提煉橡膠成功

1931年10月18日,愛迪生在西奧倫治逝世,終年84歲,1931年10月21日,全美國熄燈以示哀悼。

Ⅷ 愛迪生對電的發明以及具體時間

愛迪生是美國發明家。以創辦工廠實驗室、開辟使技術開發與科學研究緊密結合的途徑而名垂史冊。1847年 2月11日生於俄亥俄州的邁蘭的一個荷蘭移民家庭。1931年10月18日於新澤西州西奧蘭治逝世。幼時只受過 3個月正規教育。12歲起做過報童、小販、報務員等以自謀生計。因受M.法拉第的影響,一生從事電學實驗研究和發明。1868年他發明了一台選票記錄儀想推銷給國會,但沒有被採用。愛迪生的第一項發明沒有找到市場使他更注意發明的實用性。1869年,愛迪生由波士頓移居紐約。他改進了金指示器電報公司的電報機,得到公司經理的賞識,受聘月薪300美元(這在當時是很高的月薪)。1870年,愛迪生移居新澤西州,開始他的高效發明時期。1874年他改進了打字機。1876年,他給A.G.貝爾發明的電話加裝了炭粒話筒,提高了受話的聲響。
1876年,愛迪生創辦了他著名的實驗室。在這個實驗室里,他打破了以往科學家個人獨自從事研究的傳統,組織一批專門人才(包括N.特斯拉等人),由他出題目並分派任務,共同致力於一項發明,從而開創了現代科學研究的正確途徑。1877年,他發明了留聲機,這使他名揚四海。1878年,他開始白熾燈的研究,在十幾個月中經過多次失敗後,於1879年10月21日成功地點亮了白熾炭絲燈,穩定地點亮了兩整天。1882年,他在紐約珍珠街創辦世界第二座公用火電廠,建立起紐約市區電燈照明系統,成為現代電力系統的雛型。電照明的實現,不僅大大改善了人們生產勞動的條件,也預示著日常生活電氣化時代即將到來。1883年,愛迪生在試驗真空燈泡時,意外地發現冷、熱電極間有電流通過。這種現象後來稱為愛迪生效應,成為電子管和電子工業的基礎。1887年,愛迪生移居西奧蘭治,並於同年在該市創建規模更大、裝備也更新的實驗室,即著名的愛迪生實驗室(後人稱之為發明工廠)。在這里,他根據G.伊斯曼的發明,製作了自己的照相機。1914年,愛迪生用留聲機和照相機製成了最早的有聲電影系統。
晚年,他的發明和革新包括蓄電池、水泥攪拌機、錄音電話、雙工式和多工式電報系統、鐵路用制動器等。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任海軍技術顧問委員會主席,指導魚雷和反潛設備研究,發明了幾十種武器。為此,美國政府於1920年授予他卓越服務獎章,法國政府授予他軍團榮譽勛位。1928年,美國國會授予他榮譽獎章。終其一生,愛迪生共獲1093項發明專利權。
愛迪生一生發明眾多,但他畢竟缺乏系統的科學知識,因而對現代技術的發展不能作出正確判斷。19世紀末,交流輸電系統已經出現,但他仍堅持直流輸電,並在與G.威斯汀豪斯發生的激烈競爭中喪失了承建尼亞加拉水電站的合同;他的實驗室盲目試制磁力選礦設備,耗盡了發明電燈所得的資金,最後不得不放棄。但是,愛迪生在電力開發、電器製造和推廣電能應用等方面所作的貢獻,使他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家之一。
愛迪生發明創造年表:
1868年10月11日發明「投票計數器」,獲得生平第一項專利權。
1869年10月與友人合設「波普——愛迪生公司」。
1870年發明普用印刷機,出讓專利權,獲4萬美元。在紐約克自設製造廠。
1872—1876年發明電動畫機電報,自動復記電報法,二重、四重電報法,製造蠟紙炭質電阻器等。
1875年發明聲波分析諧振器。
1876年在新澤西州的門羅公園建立了一個實驗室——第一個工業研究實驗室。它是現代的「研究小組」這一概念的創始。發明碳精棒送話器。申請電報自動記錄機專利。
1877年在門羅公園改進了早期由貝爾發明的電話,並使之投入了實際使用。獲得三項專利:穿孔筆、氣動鐵筆和普通鐵筆。 8月20日發明了被證實為愛迪生心愛的一個項目——留聲機。
1878年愛迪生宣稱要解決電照明的問題。英國皇家學會舉辦留聲機展覽。改良留聲機,設計微音器,擴音器,空中揚聲器,聲音發動機,調音發動機,微熱計,驗味計等。2月19日獲留聲機專利。7月與賓夕法尼亞大學派克教授赴懷俄明觀察日全蝕,並用他發明的氣溫計測量太陽周圍全體的溫度。8月返回門羅公園,重新投入科研實驗當中。英國批准愛迪生「錄放機」專利申請。9月訪問康涅狄克州的威廉·華萊士。開始進行發明電燈的研究。10月5日提出等一份關於鉑絲「電燈」的專利申請。
1879—1880年經數千次的挫折發明高阻力白熾燈。改良發電機。設計電流新分布法,電路的調准和計演算法。發明電燈座和開關。發明磁力析礦法。
1879年8月30日愛迪生和貝爾在薩拉托加溪市的市政廳各自演示了電話裝置,結果愛迪生的電話比貝爾的清晰。10月21日發明高阻力白熾燈,它連續點燃了40個小時。11月1日申請碳絲燈專利。12月21日《紐約快報》報道了愛迪生的白熾電燈。12月25日對來自紐約市的3000名參觀者在門羅公園作公開電燈表演。
1880年研究直升機。獲得電燈發明專利權。製成磁力篩礦器。1月28日提出「電力輸配系統」專利書。2月18日《斯克立柏月刊》發表了《愛迪生的電燈》一文,正式發表了電燈的發明。5月第一艘由電燈照明的「哥倫比亞號」輪船試航成功。
12月成立紐約愛迪生電力照明公司。
1881紐約第五大街總部設立。成立一個白熾燈廠於紐約克。設立發電機,地下電線,電燈零件的製造廠。在門羅公園試驗電車。
1882發明電流三線分布制。申請專利141項。9月4日成立第一所中央廠。 12月底美國各地建立了150多個小電站。
1885年5月23日提出無線電報專利。
1887—1890年改良圓筒式留聲機,取得關於留聲機的專利權80餘份。經營留聲機,唱片,授語機等製造和發售事業。
1888年發明唱筒型留聲機。
1889年參加巴黎百年博覽會。發明電氣鐵道多種。完成活動電影機。
1890—1899年設計大型碎石機,研磨機。在奧格登礦地親自指揮用新方法大規模開發鐵礦。
1891年發明「愛迪生選礦機」,開始自行經營采礦事業。獲得「活動電影放映機」專利。5月20日第一台成功的活動電影視鏡在新澤西州西奧蘭治的愛迪生實驗室向公眾展示。
1893年愛迪生實驗室的庭院里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座電影「攝影棚」。
1894年4月14日在紐約開辟第一家活動電影放映機影院。
1896年年4月23日第一次在紐約的科斯特—拜厄爾的音樂堂使用「維太放映機」放映影片,受到公眾熱烈歡迎。
1902年使用新型蓄電池作車輛動力的試驗,行程為5000英里,每充一次電,可走100英里,獲得成功。
1903年愛迪生的公司攝制了第一部故事片《列車搶劫》。
1909年費時十年,蓄電池的研究,終於成功。製成傳真電報。獲得原料機、加細碾機、長窯設計專利。
1910—1914年完成圓盤式留聲機,不損唱片和金鋼石唱片。完成有聲電影機。
1910年發明「圓盤唱片」。
1912年發明「有聲電影」。研製成傳語留聲機。
1914—1915年發明石碳酸綜合製造法,並合留聲機和授語機為遠寫機,一方電話機可自動紀錄對方說話。自行製造苯、靛油等。
1915—1918年完成發明39件之多,其中最著名的是魚雷機械裝置,噴火器和水底潛望鏡等。
1927年完成長時間唱片。
1928年從野草中提煉橡膠成功。

Ⅸ 電冰箱是什麼時候發明出來的

第一台用電動機帶動壓縮機工作的冰箱是由瑞典工程師布萊頓和孟德斯於1923年發明的。後來一家美國公司買去了他們的專利,1925年生產出第一批家用電冰箱。

最初的電冰箱其電動壓縮機和冷藏箱是分離的,後者通常是放在家庭的地窯或貯藏室內,通過管道與電動壓縮機連接,後來才合二為一。

在20世紀30年代以前,冰箱使用的製冷劑大多不安全,如醚、氨、硫酸等,或易燃,或腐蝕性強,或刺激性強等等。

後來開始探尋比較安全的製冷劑,結果找到了氟里昂。氟里昂是無毒、無腐蝕、不可燃的氟化合物,很快它就成為各種製冷設備的製冷劑了,一直沿用了50多年。

(9)電窯發明時間擴展閱讀

發展過程

17世紀中期,「冰箱」這個詞才進入了美國語言,在那之前,冰箱只是影響到美國普通市民的飲食。隨著城市的發展,冰的買賣也逐漸發展起來。它漸漸地被旅館、酒店、醫院以及一些有眼光的城市商人用於肉、魚和黃油的保鮮。

內戰(1861-1865)之後,冰被用於冷藏貨車,同時也進入了民用。 到1880年以前, 已經有半數在紐約、費城和巴爾的摩銷售的冰箱, 三分之一在波士頓和芝加哥銷售的冰箱開始進入家庭使用,因為一種新的家庭設備——冰箱——即現代冰箱的前身,被發明了。同類產品還有冰櫃。

1910年世界上第一台壓縮式製冷的家用電冰箱在美國問世。1925年瑞典麗都公司開發了家用吸收式冰箱。1927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研製出全封閉式電冰箱。

1930年採用不同加熱方式的空氣冷卻連續擴散吸收式電冰箱投放市場。1931年研製成功新型製冷劑氟利昂12。50年代後半期開始生產家用熱電冰箱,中國從50年代開始生產電冰箱。

閱讀全文

與電窯發明時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
2010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答案 瀏覽:259
3系馬年限量版價格 瀏覽:952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
產權年限到期後怎麼辦 瀏覽:83
銅川58同城轉讓 瀏覽:477
著作權使用許可範本 瀏覽:846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瀏覽:414
火石創造筆試題 瀏覽:545
河南醫院轉讓 瀏覽:798
工商局法制工作總結 瀏覽: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