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藝術創造來源於生活

藝術創造來源於生活

發布時間:2021-08-17 14:39:43

1. 「藝術來源於生活」此話由誰說的

俄文藝理論家,尼古拉·加夫里諾維奇·車爾尼雪夫斯基。

「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

藝術,之所以說來源於生活,是因為所謂的生活給予了創作者以經歷。貝多芬耳聾後而作命運交響曲,李白放逐後而作將進酒,不朽的名篇背後必有不凡的人生。

而多數人,縱使命運坎坷,經歷豐富,也難以通過藝術加以訴說。

所謂藝術源於生活,不如說藝術源於人對於生活的感觸。體會,思想而高於生活,正是因為創作是一個凝聚升華的過程。

是圍繞一個主題不斷發散,而又最終聚攏的過程對象是不固定的,每個人都擁有創造的能力,而能否成為藝術則取決於其感知力與掌控力。

(1)藝術創造來源於生活擴展閱讀

尼古拉·加夫里諾維奇·車爾尼雪夫斯基的人物評價

車爾尼雪夫斯基是繼貴族革命家之後登上歷史舞台的第二代俄國革命戰士,即平民知識分子革命家中最傑出的代表,一生為真理而奔走呼號,戰斗不止。

他把俄國革命民主主義思想發展到空前的高度,被列寧譽為「未來風暴中的年輕舵手」,普列漢諾夫則把他比作俄國的普羅米修斯。

他的光輝著作和威武不屈的品質,為他贏得了崇高的威望,成為俄國一代進步青年所景仰的英雄人物,對俄國革命運動發生了巨大的影響。

2. 藝術源於生活,生活源於什麼呢

羅學正;藝術源於生活,生活源於感悟。

藝術,之所以說來源於生活,是因為所謂的生活給予了創作者以經歷。貝多芬耳聾後而作命運交響曲,李白放逐後而作將進酒,不朽的名篇背後必有不凡的人生。而多數人,縱使命運坎坷,經歷豐富,也難以通過藝術加以訴說。

所謂藝術源於生活,不如說藝術源於人對於生活的感觸。體會,思想而高於生活,正是因為創作是一個凝聚升華的過程。是圍繞一個主題不斷發散,而又最終聚攏的過程對象是不固定的,每個人都擁有創造的能力,而能否成為藝術則取決於其感知力與掌控力。

(2)藝術創造來源於生活擴展閱讀

藝術是否高於生活,主要看創造藝術的人,或者說是什麼樣的藝術。高級的藝術高於生活,它取之生活中的一點,藝術家把它捕捉放大,它不僅僅是生活的組成了,而是變成心靈的震撼,包涵了廣闊的思想,人的精神的享受。

「文學總需有趣味,有一個結構和審美的目的,有一個整體的連貫性和效果。當然,它和生活之間必須要有可以認知的關系,但是,這種關系卻是非常復雜的;生活可以被提高,被滑稽地模仿或對照;文學在任何時候都是為了某種特殊目的而從生活中選擇出來的東西。

3. 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是什麼意思

藝術它是來源於生活的,也就是說我們生活的東西產生藝術,但是藝術又是在生活的基礎上進行的升華,是生活各種美的一種寫照,他並不是指那一些生活中普普通通的東西,而是指高於它本身的功能的一些價值

4. 為什麼藝術源於生活

藝術素材來自生活,生活素材需要藝術家篩選,再創造,這個升華的過程就是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

具體含義大體意思是這樣的:沒有生活原形或者現象就沒有藝術創作的源頭和靈感.也就是說生活中的所有點滴小事或者發生過的事是藝術素材的提供者和原形.

而作家通過藝術手段的加工,精練的語言描述,有序的故事情節排列,渲染,誇張,集中矛盾等故事情節的等等描繪,就使一本小說或者是其他的文學作品更加的生動,耐人尋味.所以說,藝術來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

藝術源於生活有高於生活的例子:藝術就是生活的濃縮與提煉,它有時會把一些生活中的東西做的更純粹,更極致。

它是美的,純粹的,帶著創作者的個人傾向,必定是展現,提取他認為有價值的東西。就這一點說,比起日常的紛繁復雜,良莠不齊是高了。

打字不易,望採納謝謝!

5. 「藝術來源於生活」此話由誰說的

北漂詩人無錢治病 幾乎因感冒喪命
畫家胡月朋稱何路是「死磕詩人」,他在博客里寫道:「何路是一位真誠的詩人,從圓明園到宋庄他一直窮困潦倒,生活沒有保障,但在困苦的生活中他一直在堅持創作,創作了幾百首詩和一部以圓明園為背景的長篇小說。」[詳細]
老外藝術家給豬搞紋身
在北京順義區小店村,瑞士藝術家威姆德沃伊創建了一個「藝術農場」:給一群豬紋身,然後將之作為威姆德沃伊的「作品」高價賣出。每頭豬能賣到70萬到100萬元人民幣。這種「創作」因此引來了爭議。[詳細]
藝術家不等於楷模
「藝術家」只能說明他在藝術上的造詣,不能說明一個人的人品。尤其身為一個能影響大家的公眾人物,更應明白自己的作為產生的影響,以「藝術家」自居來證明自己「無罪」,似乎有些欠妥。 [詳細]
做人和藝術不沖突
別被藝術玩弄
真正的藝術不會是在病危的情況下造就的。我們承認世界上很多藝術家在經濟窘迫的情況下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還是要在滿足溫飽的情況下才好,這樣也免得成為社會的負擔。不具備藝術天賦而盲目玩弄藝術,還是趁早另謀出路吧。[詳細]
藝術存在於生活
藝術在人們的一切生活中,在工作謀生的同時,藝術營養也在被你悄悄地吸收。藝術家一旦脫離了生活實際,也就不會有什麼好的藝術成果。何況是搞文學的,更應該去生活實踐中汲取涵養,為什麼不找一份工作,既能從中獲得素材,又能養家糊口。[詳細]
文藝和生活不沖突
非要脫產專業才能寫出好作品?恰恰相反,自古以來一些優秀的好作品都出自有豐富生活經驗的作家之手。問題是有一些所謂的藝術家往往自恃才高而不肯下就,還美其名曰「不為五斗米而折腰」。其實勞動是光榮的,爭錢並不是折腰,而是升華。[詳細]
創作不是擋箭牌
辯論:藝術家是否該執著下去不去謀生
有人說藝術家身處在困窘但是精神上卻是活在美好的世界中;也有人認為不應如此逃避,畢竟人始終身處現實的社會中,要在保障自己能夠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上再去發展自己的所長才是現實客觀的。你的看法是什麼?[辯論]

6. 藝術源於生活 高於生活是誰說的,出自那部書

藝術來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是俄文藝理論家車爾尼雪夫斯基提出的較早較多較完整的概念,出自《藝術對現實的審美關系》。

含義是沒有生活原形或者現象就沒有藝術創作的源頭和靈感。也就是說生活中的所有點滴小事或者發生過的事是藝術素材的提供者和原形。

作家通過藝術手段的加工,精練的語言描述,有序的故事情節排列,渲染、誇張、集中矛盾等故事情節的等等描繪,就使一本小說或者是其他的文學作品更加的生動,耐人尋味。所以說,藝術來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

(6)藝術創造來源於生活擴展閱讀:

車爾尼雪夫斯基作為一個革命民主主義者在文藝理論上的建樹具有開創性。《藝術對現實的審美關系》一書繼承和發展了別林斯基的文藝觀點,批評了當時流行的黑格爾派的唯心主義美學,提出了「美是生活」的定義。

認為美不是主觀自生的,美存在於現實之中。人們所處的社會地位和生活環境不同,他們對於生活的理解和關於美的觀念也就不同。他強調文藝的認識功能和教育功能,堅決反對「為藝術而藝術」;提出文藝的主要任務是「再現生活」,「對生活下判斷」。

文藝的最高目的是成為「生活的教科書」。他認為藝術的特點「不是用抽象的概念而是用活生生的事實去表現思想」,該書也存在某些偏頗之處,如對藝術中美的價值重視不夠等。

7. 請簡述為什麼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

最初說這句話的人無法考證,但俄文藝理論家車爾尼雪夫斯基對這句話有較完整的闡述。藝術素材來自生活,生活素材需要藝術家篩選,再創造。 含義大體意思是:沒有生活原形或者現象就沒有藝術創作的源頭和靈感.也就是說生活中的所有點滴小事或者發生過的事是藝術素材的提供者和原形。

一切的所謂「藝術」都是人眼中的藝術,而人是生活的產物,人的全部鑒別標准當然也是生活的產物,所以說完全脫離生活的所謂藝術不可能與人的鑒別標准接軌,逆而論之,人類藝術必來源於人類生活。

8. 藝術來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這句話是誰說的

最初說這句話的人無法考證,但俄文藝理論家車爾尼雪夫斯基對這句話有較完整的闡述。藝術素材來自生活,生活素材需要藝術家篩選,再創造。
含義大體意思是:沒有生活原形或者現象就沒有藝術創作的源頭和靈感。
也就是說生活中的所有點滴小事或者發生過的事是藝術素材的提供者和原形。
一切的所謂「藝術」都是人眼中的藝術,而人是生活的產物,人的全部鑒別標准當然也是生活的產物,所以說完全脫離生活的所謂藝術不可能與人的鑒別標准接軌,逆而論之,人類藝術必來源於人類生活。
(8)藝術創造來源於生活擴展閱讀
對這句話的引申理解:
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它們相互依存,相互促進.藝術是指人在自然界的一切活動中,對自然現象進行的體驗、感悟、提煉、加工,並用藝術的形式去表現它.生活是指人在自然界中的一切活動。
1、
生活中充滿著藝術.在生活中,到處都是藝術.我們能從生活中感悟出美好,感悟出藝術無處不在。
2、生活不全是藝術.現實生活不全是藝術.藝術的形成是需要選擇、需要取捨的,而不是純粹地照搬自然。
3、藝術來源於生活.藝術中到處都體現著生活、體現著自然.藝術來源生活,生活來源自然.生活是千姿百態的,自然是變化無窮的,因此,藝術也是豐富多彩的。
參考資料:搜狗網路-藝術來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

9. 「藝術來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這句話是誰說的

俄文藝理論家車爾尼雪夫斯基

藝術生活是俄文藝理論家車爾尼雪夫斯基提出的較早較多較完整的概念。其大概意思是:沒有生活原形或者現象就沒有藝術創作的源頭和靈感。也就是說生活中的所有點滴小事或者發生過的事是藝術素材的提供者和原形。

而作家通過藝術手段的加工,精練的語言描述,有序的故事情節排列,渲染,誇張,集中矛盾等故事情節的等等描繪,就使一本小說或者是其他的文學作品更加的生動,耐人尋味。所以說,藝術來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

(9)藝術創造來源於生活擴展閱讀:

藝術作品是藝術家深入生活,觀察生活,把對人生、自然、生活的思考融於藝術作品中,體現超越現實物象的藝術價值,使作品更具有了集中性、典型性、藝術性。

而生活中處處都是美的存在,只要我們好好學習,對未來生活充滿激情,在生活中去發現美、創造美,高於生活的藝術作品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在我們手中產生。生活中處處都有美,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

閱讀全文

與藝術創造來源於生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
2010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答案 瀏覽:259
3系馬年限量版價格 瀏覽:952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
產權年限到期後怎麼辦 瀏覽:83
銅川58同城轉讓 瀏覽:477
著作權使用許可範本 瀏覽:846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瀏覽:414
火石創造筆試題 瀏覽:545
河南醫院轉讓 瀏覽:798
工商局法制工作總結 瀏覽: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