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誰發明史上首台3D列印機
全世界第一台3D列印機是由Charles (Chuck) Hull在1983年3月9日發明的。
當時還沒有「3D列印」這個名字,Hull將這台機器命名為「SLA-1」,對其的功能描述為快速成型,Hull發明它主要是為了縮短創建產品原型所需要的漫長時間,當時使用一次性模具工藝大約要花6-8周。
三年後,即1986年,Hull成立了一家名為3D Systems的公司開始在市場上銷售他的「快速成型」機器,這時候它已經開始被人們稱為「3D列印機」或者「增材製造」機器。
Ⅱ 世界上的第一台3d列印機是誰、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是美國科學家查克·赫爾(Chuck Hull),在1986年開發了第一台商業印刷機。
查克·赫爾(Chuck Hull),1939年5月12日出生於美國。3D列印技術的發明者,也是3D System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兼執行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
1983年,查克·赫爾發明了SLA 3D列印技術,並將它稱作立體平版印刷,3D列印技術也由此正式誕生。
1984年,查克·赫爾申請美國專利。
1986年,查克·赫爾也在加州成立了3D Systems公司。
2014年5月,查克·赫爾進入美國專利商標局的發明家名人堂;還獲得歐洲發明家大獎提名。
(2)鎮雄3d列印發明人擴展閱讀:
人物經歷
1983年,查克·赫爾在一家公司工作時突然萌生了3D列印的想法,同年,便發明了SLA(Stereolithography,液態樹脂固化或光固化)3D列印技術,查克·赫爾將它稱作立體平版印刷,3D列印技術也由此正式誕生。1984年,查克·赫爾申請美國專利。
1986年,查克·赫爾獲得有史以來第一件結合電腦繪圖、固態激光與樹脂固化技術的3D列印技術之專利證書(US 4,575,330)。同年,查克·赫爾也在加州成立了業界知名的3D Systems公司,大力推動相關的業務。
2014年5月,查克·赫爾進入美國專利商標局的發明家名人堂。同月,查克·赫爾獲得歐洲發明家獎提名。
人物評價:查克·赫爾被稱為3D列印技術之父。
Ⅲ 中國奪得3d列印建築技術的發明者是誰
盧秉恆、王華明、顏永年、黃衛東、史玉升。除了這幾位在國內3D列印行業有一些威望,其他就不知道了。
Ⅳ 3D列印機技術發展歷史能簡單概括一下嗎
3D列印是一種快速成型的技術,利用數字建模軟體,通過列印噴嘴把原材料逐層堆積成型,從而實現三維藍圖文件到3D實物的神奇轉變。2D印刷技術和3D列印技術原理基本相同,只是列印材料有所區別,普通列印機使用的材料是墨水和紙張,3D列印機使用的原材料是塑料、金屬、陶瓷、木屑、砂等粉末狀可粘合性物質。
Pi-Top
2015年,全球首座由3D列印的模塊新材料別墅在中國西安搭建完成。
21世紀,3D列印這項技術已經跨領域應用於教學教育、醫療行業、工業設計、模具製造、土木工程和施工、地理信息系統等各個領域,並取得斐然成績。
Ⅳ 3D列印機是什麼時候發明的,發明者姓名
3D列印源自100多年前美國研究的照相雕塑和地貌成形技術,上世紀80年代已有雛形,其學名為「快速成型」。
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SLS被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卡爾Deckard博士開發出來並獲得專利,項目由DARPA贊助的。1979年,類似過程由RF Housholder得到專利,但沒有被商業化。
1995年,麻省理工創造了「三維列印」一詞,當時的畢業生Jim Bredt和Tim Anderson修改了噴墨列印機方案,變為把約束溶劑擠壓到粉末床的解決方案,而不是把墨水擠壓在紙張上的方案。
說到3D列印,就不得不提3D列印機。3D列印機又稱三維列印機,是一種累積製造技術,通過列印一層層的粘合材料來製造三維的物體。現階段三維列印機被用來製造產品。 2003年以來三維列印機的銷售逐漸擴大,價格也開始下降。
該技術可用於珠寶,鞋類,工業設計,建築,工程和施工(AEC),汽車,航空航天,牙科和醫療產業,教育,地理信息系統,土木工程,和許多其他領域。
最早的3D列印出現在上個世紀的80年代,價格極其昂貴且所能列印的產品數量也少得可憐。
3D列印技術的核心製造思想最早起源於19世紀末的美國,到20世紀80年代後期3D列印技術發展成熟並被廣泛應用。3D列印是科技融合體模型中最新的高「維度」的體現之一,據報道,美國科學家發明了一種可列印出三維效果的列印機,並已將其成功推向市場。普通列印機能列印一些報告等平面紙張資料。而這種最新發明的列印機,它不僅使立體物品的造價降低,且激發了人們的想像力。未來3D列印機的應用將會更加廣泛。
在此之前,三維列印機數量很少,大多集中在「科學怪人」和電子產品愛好者手中。他們主要用來列印像珠寶、玩具、工具、廚房用品之類的東西。甚至有汽車專家列印出了汽車零部件,然後根據塑料模型去訂制真正市面上買到的零部件。
人們可以在一些電子產品商店購買到這類列印機,工廠也在進行直接銷售。不過物以稀為貴,一套三維列印機的價格從一般的750美元到上等質量的27000美元不等。
科學家們表示,三維列印機的使用范圍還很有限,不過在未來的某一天人們一定可以通過3D列印機列印出更實用的物品。
3D列印帶來了世界性製造業革命,以前是部件設計完全依賴於生產工藝能否實現,而3D列印機的出現,將會顛覆這一生產思路,這使得企業在生產部件的時候不再考慮生產工藝問題,任何復雜形狀的設計均可以通過3D列印機來實現。它無需機械加工或模具,就能直接從計算機圖形數據中生成任何形狀的物體, 從而極大地所縮短了產品的生產周期,提高了生產率。盡管仍有待完善,但3D列印技術市場潛力巨大,勢必成為未來製造業的眾多突破技術之一。
Ⅵ 鎮雄縣范春潮3d列印機多少錢一台
那種小型的3v列印機是非常便宜的,市場上1萬左右一台的,還有更便宜8000、5000之類的。不過行業發展到現在,都已經使用更高性能、更大幅面、更快速度的原裝uv3d列印機了。
兩種設備的外觀對比圖:
明顯可以看到原裝的尺寸是改裝小型那種體積5倍以上的。
Ⅶ 3d列印機是誰發明的
3D列印機的起源很早,有各種不同的技術,沒有具體誰發明的。但是第一台工業的3D列印機是Charles W. Hull在1986年發明的。
80 年代初,美國 3M 公司的 Alan J.Herbert、日本名古屋市工業研究所的小玉秀男、美
國UVP公司的Charles W. Hull、日本大阪工業技術研究所的丸谷洋二,4 位研究員各自獨立
地提出了快速成型的技術設想,實現的材料和方式各有差異,但都是多層疊加固化來成型物
體。
1984 年,Michael Feygin提出了分層實體製造(Laminated Object Manufacturing,簡稱LOM),
利用薄片材料、激光、熱熔膠來製作物體。並於 1985 年組建了 Helisys 公司,1990 年前後
開發了第一台商業機型 LOM-1015
1986 年,選擇性激光燒結(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SLS)技術被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
分校的卡爾Deckard 博士(DTM公司創始人)開發出來並獲得專利,該技術利用高強度激光
將粉末材料烤結,直至成型。這種技術的特點在於選材范圍廣泛,比如尼龍、臘、ABS、金
屬和陶瓷粉末等都可以作為原材料。1992年開發了SLS技術的商業成型機。
1986 年,Charles W. Hull(3D system 公司創始人)發明的立體光成型技術
(StereoLithography, SLA)被授予了專利。該技術利用紫外激光,對液態樹脂進行逐點掃描,
使被掃描的樹脂薄層產生聚合反應,由點逐漸形成線,最終形成零件的整體模型。並且推出
了第一款工業化的3D 列印設備。
Ⅷ 3d列印機的發展簡史
1.19世紀末,美國研究出了的照相雕塑和地貌成形技術,隨後產生了列印技術的3D列印核心製造思想。
2.20世紀80年代以前,三維列印機數量很少,大多集中在「科學怪人」和電子產品愛好者手中。主要用來列印像珠寶、玩具、工具、廚房用品之類的東西。甚至有汽車專家列印出了汽車零部件,然後根據塑料模型去訂制真正市面上買到的零部件。
3.1979年,美國科學家RF Housholder獲得類似「快速成型」技術的專利,但沒有被商業化。
4.到20世紀80年代後期,美國科學家發明了一種可列印出三維效果的列印機,並已將其成功推向市場,3D列印技術發展成熟並被廣泛應用。普通列印機能列印一些報告等平面紙張資料。而這種最新發明的列印機,它不僅使立體物品的造價降低,且激發了人們的想像力。
Ⅸ 雲南省昭通市鎮雄縣范春潮發明的萬能列印機多少錢一台
萬能列印機的價位由印刷的幅面和配置決定的,改裝的那種機器1-2萬之間的,10年左右的時候,行業內就已經有廠家再做了,用4880、7880改裝而成的,也就是俗稱的A2、A3型號的萬能列印機。
行業發展到現在,市場上90%以上都使用原裝型號的萬能列印機了,淘汰了那種小型、改裝的機器的。原裝的萬能列印機都有哪些型號:
1、小型6090萬能列印機,搭配1-2個愛普生噴頭。市場售價5-7萬之間;
2、普通1610萬能列印機,搭配2-4個愛普生噴頭。市場售價8-10萬之間;
3、高端2513萬能列印機,搭配5-14個精工gs508噴頭或者5-14個精工gs1024噴頭。市場售價16-60萬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