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joyo柏格森的創造進化論

joyo柏格森的創造進化論

發布時間:2021-08-17 12:11:03

⑴ 相對論被認為是最偉大的理論之一,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獎

1922 年 4 月 6 日,愛因斯坦遇到了一個他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人。這個人是 20 世紀最著名的哲學家之一,尤以擁護一套時間理論著稱。這一理論向我們解釋了時鍾無法解釋的東西:記憶、預感和期望。他使我們知道,如果想控制未來,首先要改變過去。那麼,為什麼一個事件的發生並不總會導致下一個事件?

總的來說,以上三點都與「時間膨脹」這一全新的效應相關。這一效應深深震撼了科學界和大眾。通俗來講,時間膨脹是指在高速條件下時間會變慢;更戲劇性的是,當速度達到光速時,時間會靜止。如果將兩個時鍾的相對時間設在同一點,將其中一個分離出這個系統,並以另一恆定速度移動,兩個時鍾將顯示不同的時間,而這取決於它們各自的速度。

盡管與時鍾一同移動的觀察者意識不到他們所處系統內部的任何變化,但其中一個人的時間相對於另一個變慢了。研究人員計算發現,一個靜止時鍾指示的「時間點1」與一個移動的時鍾指示的「時間點2」之間存在著顯著差異。那麼這兩個值哪個才代表「時間」呢?根據愛因斯坦的理論,它們都是時間,即所有參考系都是等價的。

⑵ 簡單的歷史題

辛亥革命瓦解了傳統的道德秩序和封建的政治秩序,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但隨著革命的失敗,尊孔復古聲浪又甚囂塵上。魯迅曾說:「從二十世紀的開始以來,孔夫子的運氣是很壞的,但到袁世凱時代,卻又被重新記得,不但恢復了祭典,還新做了古怪的祭服,使祭祀的人們穿起來……而孔夫子之被利用為或一目的器具,也重新看得格外清楚起來,於是打倒他的慾望,也就愈加旺盛。」 魯迅:《在現代中國的孔子》,《魯迅全集》第6卷,第317頁,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 針對當時社會上愈演愈烈的尊孔復古逆流,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以新的思想武器沖擊封建精神羅網,掀起一場「打倒孔家店」的文化浪潮,為現代文化觀念推波助瀾。1916年,《新青年》連載了被稱為「反孔第一炮」的易白沙的《孔子評議》一文,切中要害地分析和評價了孔子思想的流弊,引起了思想界的很大震動。「打倒孔家店</B>」的急先鋒陳獨秀先後撰寫了《一九一六》、《吾人最後之覺悟》、《駁康有為致總統總理書》、《憲法與孔教》、《孔子之道與現代生活》、《再論孔教問題》、《復辟與尊孔》、《偶像破壞論》等討孔檄文,推動思想啟蒙運動。李大釗也發表了《孔子與憲法》、《自然的倫理觀與孔子》等文反對列「孔教」入憲法,不過區別了孔子的某些進步作用,表明自己掊擊孔子並不是掊擊孔子本身而是掊擊「歷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權威」、「專制政治之靈魂」李大釗:《自然的倫理觀與孔子》,《甲寅》日刊1917年2月4日。">。作為沖決封建羅網的「兇猛的闖將」,魯迅發出了「掃盪食人者,掀掉人肉的筵宴,毀壞這廚房」的呼喚,他以雜文、小說為武器揭露了以孔教為核心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的罪惡,使新文化運動反封建主義精神達到更大的深度。被譽為打倒孔家店的老英雄」的吳虞,發表了《家族制度為專制主義之根據論》、《儒家主張階級制度之害》、《吃人與禮教》等文,直斥封建禮教為「吃人的禮教」,他那悲壯的呼聲相當大地沖擊了封建禮教。
由於新文化運動如此批判傳統觀念、否定封建禮教,「覆孔孟,鏟倫常,禽獸行」的罪名便接踵而至,這在新文化運動大本營——北京大學里非常明顯。但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並沒有屈服,陳獨秀執筆的《本志罪案之答辯書》"陳獨秀:《本志罪案之答辯書》,《新青年》第6卷第1號(1919年1月15日)。回答了封建勢力的各種非難,有力反擊了封建勢力,表示若因為「擁護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賽因斯(Science)兩位先生」,那麼「一切政府的壓迫,社會的攻擊笑罵,就是斷頭流血,都不推辭」。李大釗在《新舊思想之激戰》中也表示「真正覺醒的青年,斷不怕你們那偉丈夫的摧殘」。這實際上是新文化運動同人主張的簡要概括,表明了輸入現代文化觀念的堅決性和徹底性。
打倒孔家店」的斗爭中,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對盧梭的民約論、彌爾的自由論、叔本華的自我意志說、尼採的超人說、柏格森的創造進化論以及其他許多西方資產階級學說採取了兼收並蓄、全盤肯定的態度,並主要以資本主義上升時期的人權、自由、平等學說對儒家倫理道德思想進行了全方位的對比和剖析。他們對孔子學說這樣一份豐厚的文化遺產的評價,不能說是完全科學的,甚至還存在著相當偏激的態度和看法,但是,其主流方面促進了思想自由、學術民主,以及新學說、新思想的廣泛傳播,動搖了儒學在政治倫理道德領域的指導地位,結束了儒學在思想學術領域的統治地位,造成了全國規模的思想解放運動,為中西文化的進一步融合和各種新文化、新思想在中國的傳播開辟了道路。

⑶ 偉人著作注記的要求

與其問這個問題,還不如去看一本西方哲學史。
以下精簡出一個列表:
柏拉圖:柏拉圖對話集。其中的名篇有:《理想國》,《蒂邁歐篇》,《會飲篇》等
亞里士多德:亞里士多德全集。包括:《形而上學》,《物理學》,《工具論》,《尼各馬克倫理學》 等
聖奧古斯丁:《上帝之城》等
托馬斯·阿奎那:《神學大全》等
鄧·司各脫:《論第一原理》等。
弗朗西斯·培根:《新工具》
笛卡爾:《第一哲學沉思錄》,《方法談》
斯賓諾莎:《倫理學》,《知性改進論》
萊布尼茨:《單子論》,《神正論》等
維科:《新科學》
洛克:《人類理智論》
貝克萊:《視覺新論》
大衛·休謨:《人性論》,《人類理智研究》等
康德:《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等
費希特:《知識論原理》等
謝林:《先驗唯心論體系》等
黑格爾:《哲學全書》等
叔本華:《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
尼采:《權利意志》等
亨利·柏格森:《創造進化論》等
胡塞爾:《現象學通論》,《第一哲學》等
羅素與懷特海合著:《數學原理》
懷特海:《過程與實在》等。
以上以一定標准精選了一個哲學偉人著作列表。

⑷ 亨利.柏格森的文章《笑》怎麼理解

亨利柏格森的文章 笑 怎麼理解
微笑最重要。笑一笑,十年少,笑可以美麗容顏,裝點生活,促進健康;笑可以驅散心頭的陰霾,揮去眼角的淚水,治癒心靈的傷痕;笑可以感染他人,溫暖受傷的心靈,拉近彼此的距離。
這種給人帶來溫暖的笑容隨處可見,隨時可見,只要用心去發現,不要感嘆生活中出現的風雨,不必惋惜自己的落寞,在平常的生活中,總會發現那溫馨不需要回報的愛。這就是愛的哲學。

⑸ 探索者的目錄

致讀者
第一卷古代的遺產
第一編先知的道路:崇高的權威
1從先見到先知:摩西的順從考驗
2立約的上帝:以賽亞的信仰考驗
3信仰者的掙扎:約伯
4自我闡釋的世界:東方的惡
第二編哲學家的道路:奇妙的內心工具
5蘇格拉底發現「無知」
6口述言語的生命力」
7柏拉圖:理念的彼岸世界
8通往烏托邦的道路:放大了的美德
9亞里士多德:在雅典的外來人
10在常識的道路上
11亞里士多德的變化世界的上帝
第三編基督教的道路:共同體的實驗
12信仰者的團體:教會
13信仰的島嶼:隱修院
14辯論的方式:大學
15新教的三種不同方式:伊拉斯漠,路德,加爾文
第二卷共同的探求
第四編發現的方式:探求經驗
I6荷馬的遺產:神話和英雄時代
17希羅多德和歷史的誕生
18修昔底德創建一種政治科學
19從神話到文學:維吉爾
20托馬斯・莫爾的通向烏托邦的新道路
ZI弗蘭西斯・培根展現舊偶像和新領地
22從靈魂到自我:笛卡爾的內在島嶼
第五編自由的方式
23馬基雅弗利對於民族國家的追求
24約翰・洛克界定知識和政府的界限
25伏爾泰對文明的召喚
26盧梭尋求逃遁
27傑斐遜的美國的探求
28黑格爾轉向「地上的神的理念」
第三卷通向未來的道路
第六編歷史的動力:社會科學的方式
29福音書和進步的科學:從孔多塞到孔德
30卡爾・馬克思對命運的追求
31從國家到文化:施本格勒和湯因比
32一個在革命中的世界?
第七編疑問的聖殿
33「一切歷史皆為傳記」:卡萊爾和愛默生
34克爾愷郭爾從歷史轉向存在
35威廉・詹姆斯:從真理到意識流
36多樣性的慰藉和驚奇
37困惑的文學
第八編進行中的世界:探索的意義
38阿克頓的「未來的聖母馬利亞」
39馬爾羅:反命運的魅力
40重新發現時間:柏格森的創造進化論
41界定神秘:愛因斯坦對統一性的探求
參考汪釋
致謝

⑹ 有關 達爾文 進化論 與 社會形態 的問題。

既然你這是在哲學領域內提出的問題,那麼我就用哲學中的內容來回答你。以上一些人的回答太泛泛,可以說沒有回答到問題的關鍵點上。
Q1:試想,如果小靜不用殺蟲劑(這對於蚊子來說是一種生存壓力),蚊子就沒有進化。這是符合進化論的。一旦使用了殺蟲劑,蚊子,作為一個整體的物種,是進化了。但是小靜的所作所為並沒有使得敵人強大,因為小靜的敵人是某幾個具體的蚊子,而不是整個蚊子的物種,而那幾個蚊子已經被殺死了,所以小靜的敵人已經死了。這是從純粹思辨的角度對你的疑問的一個解答。這個解答也顯示,小靜的所作所為對蚊子來說,不是「好事」。因為蚊子面臨殺蟲劑這種生存壓力時,就要有能力去克服它,一旦蚊子無法克服,那麼蚊子就會在生存競爭中被淘汰。也就是說,蚊子在殺蟲劑面前的進化的實現,不是必然發生的。沒有人能在蚊子進化之前就百分百肯定蚊子會進化成功。所以小靜使用殺蟲劑並不是「明知道蚊子會更強大」,而是我們作為事後諸葛亮而得出的結論,是主觀的。
Q2:在哲學上,矛盾雙方是對立統一的,對立雙方相互依存,矛盾也分為內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它們也是一直存在的。對於原始人類群落而言,其外部矛盾是與其他物種或其它部落之間的生存競爭;其內部矛盾是內部成員之間的生存競爭。這兩種矛盾一直存在,缺一不可。沒有內部矛盾,人類群落里的個人就不會強大,因而整體也不會強大,不會進化;沒有外部矛盾,人類群落整體就不會進步。所以,社會中的競爭不是人想要建立的,而是必然要存在的東西。你要知道,人類群居的目的不是為了讓群落里的每個人都很好的活下來,而是為了讓整體活下來。生存壓力必然使得人類群落中繼續進行生存競爭。社會中的競爭不是人建立的,而是自然規律使然的。
Q3(問題的補充):共產主義社會中已經包含了社會競爭的目的,這就是說已經包含了社會競爭。具體分析如下:社會中有競爭,這種競爭的積極意義是什麼?如果你說對了,那麼就是提高社會的自然競爭力,那麼就是為了只留下人類中的強者。但每個強者都曾經是弱者,所以,社會競爭的目的是為了讓弱者在具體的生存壓力之下,積極地使得自己變強大,不能懈怠。共產主義社會的人如果意識到這一點,那麼他們就會積極地使得自己強大,而不必要在有了生存壓力之後才去試圖強大。因而社會競爭的目的在共產主義社會中並不被排斥。
另外,你可以完全不去考慮上面的論證。因為按照共產主義者的觀點,共產主義並不是人類的目標,而是「無產階級」的目標。資本家也喜歡共產主義么?地主也喜歡共產主義么?不是的。所以,為共產主義而奮斗,可以看做是無產階級為了提高自己的生存競爭能力,而提出的一個方向,一個動力。共產主義沒必要是現實,它完全可以只是人類的一種理解,一種設想。作為方向,是不需要實現的,就像一條直線在理論上是無窮的,但在現實中卻不存在,但我們卻可以理解。你能說理論中的直線不現實就說它不是方向,不值得追求么?共產主義就是這樣一條直線,或者射線,總之,只是一種方向。

另外,用生命哲學的一些東西來解決你的疑惑。哲學家亨利·柏格森的創造進化論可以顯示,進化的發生,只是生物的「生命沖動」使然。你所看到的理性的結果,其實是你的設想,對於生命沖動而言,並不一定為真。所以,不會因為理性認為蚊子會進化就阻止生命沖動去殺死蚊子。生命沖動是一種超越理性的力量。

⑺ 求《暢銷書的故事》中1900-1919的美國暢銷書名

歐文·巴切勒《埃本·霍爾登:北國的傳說》、查爾斯·梅傑《鐵劍柔情》、
貝莎·朗克爾《納瓦拉的銀盔》、丘吉爾《危機》、柯南道爾《巴斯克維爾的獵犬》、艾麗斯·考德威爾·赫根《甘藍菜地的威格斯太太》、歐文·威斯特《英豪本色》、漢弗萊·沃德夫人《羅斯夫人的女兒》、喬治·賀瑞斯·洛里默《白手起家的企業家爸爸給兒子的信》、凱特·道格拉斯·威金《桑得布魯克農場的麗貝卡》、伊迪絲·沃頓《歡樂之家》、笑托馬斯·迪克遜《同宗者》、厄普頓·辛克萊《屠場》、歐文·華萊士《金賽報告》、《諾貝爾獎》、亞瑟·黑利《大飯店》、亨利·莫頓·魯賓遜《生命之水》、瑪麗·羅伯茨·萊因哈特《10號卧鋪下鋪的男人》、瑪麗·約翰斯頓《擁有與扶持》佛羅倫斯·巴克利《玫瑰花》、《白貓俱樂部》、《當男人結婚時》、吉恩·斯特拉頓·波特《收獲者》《哥哥》、瑪麗亞·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教學法》、艾伯特·畢格羅·派恩《馬克·吐溫》、阿諾德·貝內特《如何善用你的24小時》、奧利弗·施賴納《女人與勞動力》、亨利·柏格森《創造進化論》、普萊斯·科里爾《德國和德國人》、埃莉諾·波特《寶琳娜》、雨果·文斯特博格《心理學與工業效率》、霍爾·凱恩《女人》、尤金·百里歐《三出戲》、金頓《小紳士》,《寶琳娜的豆蔻年華》、贊恩·格雷《孤星騎警》》《太平洋聯邦鐵路的小徑》、塔金頓《17歲》、韋爾斯《明眼人》、《艾倫·西格詩集》,《我和死亡有個約會》,《花少錢享大餐》,《匹茲堡訓練手冊》,奧利弗·洛奇爵士《雷蒙德》、菲利普·奧本海姆《棋卒的移步》,艾倫·西格《戰爭詩詞精選》《紅十字會人的詩》,《光輝的戰壕》,《智取德軍》,《與獨裁統治者面對面》,《吟遊詩人在法國》,《末日4騎士》,《亨利·亞當斯的教育》,《那幾年》,《共產主義》,《錫兵》

⑻ 亨利·柏格森的人物生平


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年—1941年),法國哲學家,1859年10月18日生於巴黎,父親是波蘭猶太血統的英國公民、音樂家,母親是愛爾蘭血統的猶太人。他的幼年在倫敦度過,9歲時全家遷居巴黎。他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孔多塞中學。
1878年,亨利·柏格森進入巴黎高等師范學校文學系讀書,做過班級的圖書管理員,畢業後獲哲學教師資格。
1881年,起在中學任教。
1889年,柏格森發表了他的第一部哲學專著《時間與自由意志》,並獲得博士學位。
1896年,柏格森他出版第二部哲學論著《物質與記憶》而一舉成名。
1897年,被聘為巴黎高等師范學校哲學教授。
1900年,他進人全國最高學術機構—法蘭西學院任教授。
1907年,他出版代表作《創造進化論》全面闡述了其生命哲學體系,名聲為之大振,許多人都擁入法蘭西學院來聆聽他講授哲學,在法國甚至出現了「柏格森熱」。
1914年,當選為道德與政治科學院年度主席和法蘭西科學院院士。
1928年,柏格森因他的《創造進化論》一書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這在西方哲學史上是罕見的。
20年代中期,由於健康狀況惡化,卧床不起,他辭去了各種職務。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年邁的柏格森反對納粹政權對猶太人的迫害,拒絕與侵法德軍合作。
1941年1月4日,他因病在巴黎逝世,享年82歲。

⑼ 在新文化運動中「民主」和「科學」的具體內涵是什麼

在新文化運動中「民主」和「科學」的具體內涵是什麼?

答:民主,既是指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制度,也是指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思想。
科學,有廣狹二義:「狹義的是指自然科學而言,廣義是指社會科學而言」。陳獨秀強調要用自然科學一樣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來研究社會,可是,詹姆士的實用主義、柏格森的創造進化論和羅素的新唯實主義這類用某些自然科學成果裝飾起來的資產階級唯心主義思想體系,當時在他心目中也被認為是科學。提倡民主和科學,是為了實現在中國「建設西洋式之新國家」即西方式的資產階級現代國家這個目標。

⑽ 有人說柏格森證了初果,請問有沒有出處

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年-1941年),法國哲學家,文筆優美,思想富於吸引力,曾獲諾貝爾文學獎。從中學時代起便對哲學、心理學、生物學發生興趣,尤其文學。他反對科學上的機械論,心理學上的決定論與理想主義。他認為人的生命是意識之綿延或意識之流,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成因果關系的小單位。他對道德與宗教的看法,亦主張超越僵化的形式與教條,走向主體的生命活力與普遍之愛。其寫作風格獨特,表達方式充滿詩意。代表著作有《創造進化論》、《直覺意識的研究》、《物質與記憶》等。

閱讀全文

與joyo柏格森的創造進化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
2010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答案 瀏覽:259
3系馬年限量版價格 瀏覽:952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
產權年限到期後怎麼辦 瀏覽:83
銅川58同城轉讓 瀏覽:477
著作權使用許可範本 瀏覽:846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瀏覽:414
火石創造筆試題 瀏覽:545
河南醫院轉讓 瀏覽:798
工商局法制工作總結 瀏覽: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