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歷史上工匠的祖師爺魯班到底都發明過哪些工具呢
近些日子,一則“歷史上工匠的祖師爺魯班到底都發明過哪些工具呢?”的問題,有不少的人都在問,我來說下我的看法。魯班發明過的工具非常的多,比如鐵鋸、斧頭、曲尺、墨斗這類砍伐和測量的工具都是魯班發明的。魯班,尊稱公輸子,是魯國人。他也是出自於工匠世家,從小就受到這些東西的熏陶。魯班先是在自己家裡學技藝,後面覺得這樣學遠遠不夠,於是又出去外面拜會了其他的師傅。那麼具體的情況是什麼呢?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一.發明過的工具魯班發明過的工具非常的多,比如鐵鋸、斧頭、曲尺、墨斗這類砍伐和測量的工具都是魯班發明的。還有兵器類的大型器械“雲梯”也是魯班發明的,能夠站在高處指點戰場,還有石墨,雨傘的原型等等,都是魯班發明的。
以上就是我對於這個問題所發表的看法,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大家有什麼不同的看法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討論一下。大家看完,記得點贊,加關注哦。
⑵ 中國古代的傳奇匠人
1.有巢氏——中國第一名建築師與他的「原始屋」
知識鏈接 人類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房屋
議論一 「中國為什麼沒有金字塔」及木、石之爭
2.姬旦、彌牟——中國第一對都城規劃師與建造師搭檔
知識鏈接 西方第一位官方建築師——伊姆霍特普
3.魯班——中國民間匠師(建築師)的總代表
知識鏈接 西方建築師始祖——代達羅斯
4.贏政、蒙恬——中央集權國家建築文化的開創者
知識鏈接 路易十四的「太陽王」宮殿
5.蕭何、楊城延、劉徹——西漢建築風格的奠基者
知識鏈接 羅馬帝國的公共建築
哈德良別墅
6.曹操、拓跋(元)宏、穆亮、李沖——曹魏鄴城和北魏洛陽城的規劃(建造)者
知識鏈接 君土坦丁堡的規劃與建設
7.綦母懷文,郭安興——中國佛塔建造技術的先驅者
知識鏈接哈吉亞·索菲亞的建造
8.劉伶,陶淵明——魏晉文人對建築的影響
知識鏈接自然主義思想
議論二 中國有沒有文藝復興?
9.字文愷——中國第一次「文藝復興」的建築師
知識鏈接伊斯蘭的建築文化——清真寺
10.閻立德、梁孝仁——唐代「豪勁」風格的興起及其衰落
知識鏈接卡洛林王朝的基督教堂
11.王維、白居易——唐代文人以及民間匠師的建築功績
知識鏈接西方田園詩人與建築
12.張擇端——《清明上河圖》與北宋汴京
知識鏈接11世紀的威尼斯
13.王禹偁、蘇軾、蘇舜欽——北宋文人建築師和民間匠師
知識鏈接建築的「意境」
14.喻皓、李誡——宋代兩位傑出的建築理論家
知識鏈接西方的建築理論家
15.遼代無名匠人存世的著名建築
知識鏈接歐洲「羅馬風」時期的「游牧」匠師
16.朱熹、張浩、賀承珍——新「三國」(南宋、金、西夏)建築師的創造
知識鏈接哥特式建築與職業建築師的出現
17.劉秉忠、郭守敬,也黑迭兒一生態城市元大都的規劃師和建築師
知識鏈接 西方生態城市——尼德蘭
18.阿尼哥、張留孫,阿老丁——元代,跨文化」建築的締造者
知識鏈接世界各地的塔(樓)功能
19.朱棣、蒯祥,吳中、阮安一明都城和宮殿的建造師
知識鏈接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建築表現
20.三羅喇嘛,班丹藏布,郭瑾——明代「御敕」宗教建築的建造者
知識鏈接 中西宗教建築的社會功能
21.盧溶,計成,張漣——明代民宅和私家園林的設計師
知識鏈接歐洲人的造園思想
議論三中國有沒有第三、第四次文藝復興?
23.梁九、雷發達(樣式雷)——為清廷服務的職業建築師
知識鏈接倫敦「玻璃宮」
23.李漁,戈裕良、姚承祖、黎巨川——清代的民間建築師與園林師
知識鏈接工業革命後英國的城市與住宅
⑶ 古代自學成才的匠人叫什麼
1、蔡倫
《後漢書.蔡倫傳》:「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後世傳為我國造紙術的發明人。
2、魯班
木工師傅們用的手工工具,如鑽、刨子、鏟子、曲尺、畫線用的墨斗,據說都是魯班發明的,魯班的名字已經成為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象徵。
3、孫臏
皮匠和鞋匠以孫臏為祖師。他是戰國時的軍事家,在齊國任軍師。相傳齊國士兵本來都穿草鞋、木鞋,行軍作戰極為不便,孫臏下令改穿皮製及布制的鞋。
因此,他被製革、製鞋行業奉為祖師。
4、黃帝
縫紉業以傳說中的黃帝為祖師。
上古時,人們不會縫制衣服,而將樹葉、獸皮串在一起披在身上禦寒。相傳黃帝在位期間,中國有許多重要發明,其中之一是衣裳。這樣一來,黃帝便成了縫紉鋪的開山祖師。
5、蒙恬
制筆匠以蒙恬為祖師。他是秦朝的大將,曾主持監修萬里長城,相傳毛筆是他發明的。其實在他之前,中國已使用毛筆。
6、李春
趙州橋凝聚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結晶,開創了中國橋梁建造的嶄新局面。
它是中國第一座石拱橋,在漫長的歲月中,雖然經過無數次洪水沖擊、風吹雨打、冰雪風霜的侵蝕和8次地震的考驗,卻安然無恙,巍然挺立在清水河上。
⑷ 三國著名的工匠.發明家有哪些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卧龍(也作伏龍),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專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屬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
馬鈞,字德衡,扶風(今陝西興平)人,三國時期人物,是中國古代科技史上最負盛名的機械發明家之一。馬鈞年幼時家境貧寒,自己又有口吃的毛病,所以不擅言談卻精於巧思,後來在魏國擔任給事中的官職。指南車製成後,他又奉詔制木偶百戲,稱「水轉百戲」。接著馬鈞又改造了織綾機,提高工效四五倍。馬鈞還改良了用於農業灌溉的工具龍骨水車(翻車),此後,馬鈞還改制了諸葛連弩,對科學發展和技術進步做出了貢獻。
裴秀(224年—271年4月3日),字季彥。河東聞喜(今山西省聞喜縣)人。東漢尚書令裴茂之孫,曹魏光祿大夫裴潛之子。魏晉時期名臣,著名地圖學家。裴秀作《禹貢地域圖》,開創了中國古代地圖繪制學。李約瑟稱他為「中國科學制圖學之父」,與古希臘著名地圖學家托勒密齊名,是世界古代地圖學史上東西輝映的兩顆燦爛明星。
⑸ 為啥中國古代一些發明在當時被稱為「奇技淫巧」
奇技淫巧,《辭源》中指「新異的技藝及製成品」;《語言大典》中解釋為「出奇的技藝,極端的精巧。也指奇異而精巧的製品。可見,奇技淫巧包羅的范圍極廣,諸如精思巧構的古玩寶器、匪夷所思的奇門技法、功效獨特的給累方術等等,都可稱為奇技淫巧。
所以在古代發明之所以不受人待見,之所以被稱為奇技淫巧,皆是因為不受領導層和主流觀念的喜好。
⑹ 中國古代著名工匠的偉大故事有哪些
魯班 (中國建築鼻祖木匠鼻祖)
魯班(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春秋時期魯國人,姬姓,公輸氏,名班,人稱公輸盤、公輸般、班輸,尊稱公輸子,又稱魯盤或者魯般,慣稱「魯班」。魯班的名字實際上已經成為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象徵。
歐冶子,鑄劍師
歐冶子(約公元前514年前後),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越國人,中國古代鑄劍鼻祖,龍泉寶劍創始人。一說為古代甌江流域生活著的閩族匠人。福州古稱冶城,市北的冶山和歐冶池,是歐冶子鑄劍的地方。另福建北部的湛盧山、浙江龍泉七星井,均有歐冶子鑄劍遺跡。
歐冶子誕生時,正值東周列國紛爭,先是吳國攻破楚國,後吳越先後吞並長江以南45國。少年時代,他從母舅那裡學會冶金技術,開始冶鑄青銅劍和鐵鋤、鐵斧等生產工具。他肯動腦筋,具有非凡的智慧;他身體強健,能刻苦耐勞。他發現銅和鐵性能的不同之處,冶鑄出第一把鐵劍「龍淵」(後改名龍泉劍),開創中國冷兵器之先河。
丁緩 西漢時代著名工匠、發明家。曾有不少發明創造,其中重要一項就是發明了「被中香爐」,類似於今的空調。
魏伯陽 會稽上虞(現浙江省上虞縣)人。生活在距今1800年前,東漢時代的煉丹家(煉丹即冶煉),被後人尊稱為「萬古丹經王」。積多年實踐經驗寫成《周易參同契》,這部不朽著作是世界上現存的第一部冶煉著作。
戴逵 東晉時著名的石刻雕塑家。為人謙和,技法高超,傳說洛陽龍門大佛像為其所雕。
裴秀 魏晉時河東聞喜人(今山西省聞喜縣),中國優秀的地圖學家。曾主持完成了中國最早的歷史地圖集《禹貢地域圖》和《地形方丈圖》。在實踐中創立的「制圖六體」,成為世界上最早的地圖學理論。
⑺ 古代有哪些著名的工匠
1、工匠鼻祖——魯班
魯班,姓公輸,名班,又可稱為公輸子。他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出身於一個世代工匠的家庭。所謂「時勢造英雄」,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動盪不堪,這樣的社會背景,給了魯班施展自己才能的機會。
他能製造「宮室台榭」,也能製作攻城用的「雲梯」。他能創制「機關備制」的木馬車,也能發明曲尺、墨斗、刨子等木作工具,所以建築工匠一直把他尊為「祖師」。
2、隋匠作大師——宇文凱
宇文凱是隋代城市規劃和建築工程專家,他主持建造了隋朝新都大興城和東都洛陽城,為以後各代都城的建築樹立了範本。隋大興城佔地84.1平方公里,堪稱世界第一城。
不止是城市建築,宇文凱還精通水利工程,他開鑿的廣通渠,全長300餘里,連接了大興城、渭水和黃河,既方便了漕運,又灌溉了農田。
3、丁緩
西漢末(公元1世紀)巧工,他的「被中香爐」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常平支架,其構造精巧,無論球體香爐如何滾動,其中心位置的半球形爐體都能始終保持水平狀態。鏤空球內有兩個環互相垂直而可靈活轉動,爐體可繞三個互相垂直的軸線轉動。其原理與現代陀螺儀中的萬向支架相同。
4、馬鈞
馬鈞,字德衡,扶風(今陝西興平)人,生活在漢朝末期,是中國古代科技史上最負盛名的機械發明家之一。指南車製成後,他又奉詔制木偶百戲,稱「水轉百戲」。
5、雷威造琴
雷威是唐代著名的古琴製作家,雷家世代造琴傳說他的技藝經神人指點,他常在大風雪天去深山老林,狂風震樹,聽樹之發聲而選良材,這些傳說說明了雷家選材的精良。
⑻ 中國古代著名工匠的偉大故事
龍泉寶劍與歐冶子的傳說
綠水青山好江南,有座縣城叫龍泉;:
龍泉能出龍鳳劍,削鐵如泥天下傳。
龍泉寶劍,又名「龍鳳劍」、「七星劍」,始於春秋戰國時期,距今有二千六百多年。我國古代的諸多寶劍中,龍泉劍無疑是最有名氣,影響力最大的。這把劍傳說是由春秋時期的歐冶子和其女婿干將這兩大劍師聯手所鑄。
干將和歐冶造出了很多有名的寶劍。據《越絕書》記載,歐冶子曾為越王允常鑄了五柄寶劍:湛盧、巨闕、勝邪、魚腸、純鈞。歐冶子等鑄了大批寶劍之後,又為楚昭王鑄了三柄名劍:龍淵、泰阿、工布。
民間故事說,有一年,春秋時有劍匠歐冶子和弟子干將,為楚昭王(約前523-前489)鑄造寶劍。
浙閩邊境的打鐵老司歐治子聽到這消息,興奮異常,對家人說:「我雖已年邁,但依然可鑄劍傳世呵!」便不顧自己年事已高,毅然和干將等人一起搭起寮棚,築起爐灶,鑄起劍來。
歐受楚王命後,就和妻子朱氏、女兒莫邪、女婿干將商量。他們當時一方面要鑄造大批兵器供前方使用,另一方面要為楚王鑄造寶劍,按當時的湛盧山的資源是不夠用的,要完成這項艱巨任務,必須開辟新的鑄劍場所,但要轉場到何處去呢?'
這時,只見有位白發童顏老人,站在雲間,高聲叫道:「歐冶子,你鑄劍報國,任務艱難,你可到秦溪山麓去,那裡有取之不盡的五金之英,用之不竭的寒冽龍水;還有亮石坑發光洞的寶石供你磨劍。」
歐冶子忙作揖曰:「請問仙翁,秦溪山麓在何處?」
白發老人手往白雲深處一指,只見一雙白鶴飛到歐冶子身邊,白發老人道:「騎上白鶴去吧!」
歐冶子騎上白鶴,像流星般飛去,最後在括州府黃鶴(今浙江龍泉)停下,這就來到了秦溪山旁。歐冶子舉目眺望,湖水清澈,環境幽靜,四周古木參天。山下有七口水井,布若北斗七星,井水甘寒清冽,宜於造劍。不覺大叫一聲:「好地方,好地方。」
朱氏聞聲,忙把他推醒,歐冶子方知是一場美夢,於是把夢中的境況,一五一十告訴妻子。第二天早晨,歐冶子夫婦攜女兒莫邪和女婿干將,挑著行李,按白發老人指點的方向出發。
歐冶子幾個人遍訪江南名川,走了很多地方,日行夜宿,翻過八十一座山,渡過六十四條溪,才找到秦溪山。他們來到一個山明水秀、環境幽靜的地方,見了連連稱贊,覺得這里是鑄劍的好地方。
這里的山叫秦溪山,位於今天的浙江省麗水市龍泉(縣級)市境內。這就是浙江最高峰風陽山的山麓,青山綠水,蒼松翠柏。這里環境幽靜,附近無雞鳴犬吠,在兩棵千年樹下面,果真排列著七口井,像天上北斗星座,泉水甘冽。歐冶子一看,這正是鑄劍用的好水呀,就決定在這里製作寶劍。
於是歐冶子和干將等人結廬砌灶,他以當地鐵英為料開爐煉劍。當錘打出第一枚劍,用取來的井水淬火時,劍「轟」的一聲一下子不見了,化成幾條龍鳳飛上天空。
原來有一年這里大旱,百姓生活十分困苦。天上的七仙女看到了,就各自從雲間拋下了一個龍鳳金釵,落到地上化為那七口水井,像天上的北斗星一樣排著。幾口井裡都住著龍和鳳呢,那龍鳳最怕劍,一驚便飛上了天。
歐冶子見了這情形,非但沒有害怕,反而興奮異常。他說:「這里出龍出鳳,也一定能出鋒利無比的龍鳳劍。」
但沒想到的是,他們叮叮當當忙了幾個月,卻沒有打制出一把好劍,不是太硬斷掉,就是太軟不鋒利。歐冶子心裡好急呀,急得吃不下東西睡不著覺。!
然而有一天,七口井裡突然冒出了縷縷霧氣,就在這一次,歐冶子的寶劍練成了。
原來,自從歐冶子一行開始鑄劍以後,七位仙女便每天在天上觀看,她們被歐冶子堅毅執著、百折不撓的精神所感動,於是每個人又各自向井裡投了一個寶珠,這樣一來,那井水就成了淬劍用的最好最好的寶水了。
當歐冶子他們又煉出了一把寶劍,用這井水淬火時,突然間烏雲四起,狂風大作,雷電交加,又見七條金龍從井口鑽出,沖出雲霄,爾後齊向劍坯上噴了口水就騰雲駕霧而去。這時雨過天晴,只映得那枚劍五彩繽紛,一口上好的劍坯就此煉成了。'
歐冶子記得夢中白發老人指點的「亮石坑石可供你磨劍。」
亮石坑在何處?後來到九姑山訪問一位采葯老翁,告訴他:「離城四十里處,有個發光洞,存亮石數以萬計,若能得石磨劍,光亮無比;只是洞邊有雙巨鷹把守,無人敢取。」
歐冶子聽後回家和妻商量,朱氏說:「不用怕,我們幾人齊心協力就能戰勝巨鷹。
於是他們各執一把寶劍,奔赴發匿光洞。歐冶子舉劍向巨石劈去,只聽「啪」地一聲,巨石被劈成兩塊,果見洞內有雙巨鷹,平時抓虎吃豹為生,力大無比,一見生人來拍動翅膀兇猛撲來,一雙利爪就攔腰把莫邪抓住,飛向天空。歐冶子夫婦執劍殺來,搏鬥幾回合。這時莫邪雖被抓,但她一邊掙扎一邊持寶劍朝巨鷹的翅膀亂刺,結果鷹傷墜地,歐冶子上前補上一劍,結果了巨鷹的性命。幾個人齊進匿洞取回亮石磨劍,果然鋒利無比,斬鐵如泥,就把這枚寶劍取名為「龍淵」。
(註:歐冶子一家三口斬鷹時所造的寶劍應該是湛盧劍,制龍淵劍時,歐冶子的夫人可能已不在人世。)
歐冶子和干將把最先打造出來的寶劍命名為龍淵,並在劍的一面刻上龍和鳳,另一面刻了北斗七顆星,所以又叫「龍鳳劍」或「七星劍」。另外他們又造了「泰阿」和「工布」兩口寶劍,共是三口。其中,泰阿劍又被命名為太阿劍,工布劍也叫工市劍。
歐冶子他們前後耗時兩年,鑄成三口寶劍,一口叫「龍淵」,一口叫「泰阿」,一口叫「工布」,一起獻給了楚昭王。
楚昭王見到寶劍非常高興,他拿起劍一把一把仔細端詳,看劍光閃閃、極其鋒利,果真都是天下難得的好劍,心中大喜。
昭王找了幾塊銅幣疊在一起,放在桌子上,一手抄起龍淵寶劍一劍揮過去,結果幾枚銅幣都被砍成兩半,連堅硬的桌子也被砍去一角,真是削鐵如泥。
昭王越發滿意,又抓著劍向一個柱子刺去,結果刺偏了,刺在一塊鐵上,劍被彎成一個圓圈。昭王急壞了,趕緊鬆手,那劍便立刻彈直,還微微發顫、嗡嗡鳴響,原來這是把剛柔相濟的名劍。
昭王樂得合不攏嘴,連連稱贊:「好劍,好劍,真不愧是名副其實的龍淵寶劍。」
接著昭王又試了泰阿和工布二劍,果然都非常出眾。
從此龍淵、泰阿、工布三劍成為楚國的鎮國之寶。
到了唐代,為了避諱唐高祖李淵的名字,「龍淵」被改名為「龍泉」,並一直沿用了下來。從此龍泉寶劍盛譽天下。"
⑼ 古代有哪些巧工匠,像魯班發明了傘一樣的巧工匠
張衡:渾天儀和地動儀
魯班:鋸子,雲梯
畢升:活字印刷術
蔡倫:造紙術
諸葛亮:木牛專流馬,八陣屬圖,連弩,饅頭
馬鈞:龍骨水車
黃道婆:棉紡織能手,
庖丁:解牛,游刃有餘.(超級廚師)
祖沖之:南朝宋人,天文學和數學家,推算圓周率,比歐洲人早了1000年。
李時珍:明人,名葯物家,著有《草本綱目》
徐光啟:明人,著有《農政全書》
徐霞客:明人,著有《徐霞客游記》,是著名的地理及地質學作品。
劉微:魏晉時期,發明了割圖術
郭守敬:元代 ,發明高表、玲瓏儀、觀象台計
莘七娘:10 世紀 ,發明孔明燈,走馬燈
墨子:公元前 400 年 ,提出光是直線傳播的論點
⑽ 中國古代工匠精神的代表性人物有哪些
1、蔡倫
《後漢書.蔡倫傳》:「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回為紙。縑貴而簡答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後世傳為我國造紙術的發明人。
2、魯班
木工師傅們用的手工工具,如鑽、刨子、鏟子、曲尺、畫線用的墨斗,據說都是魯班發明的,魯班的名字已經成為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象徵。
3、孫臏
皮匠和鞋匠以孫臏為祖師。他是戰國時的軍事家,在齊國任軍師。相傳齊國士兵本來都穿草鞋、木鞋,行軍作戰極為不便,孫臏下令改穿皮製及布制的鞋。
因此,他被製革、製鞋行業奉為祖師。
4、黃帝
縫紉業以傳說中的黃帝為祖師。
上古時,人們不會縫制衣服,而將樹葉、獸皮串在一起披在身上禦寒。相傳黃帝在位期間,中國有許多重要發明,其中之一是衣裳。這樣一來,黃帝便成了縫紉鋪的開山祖師。
5、蒙恬
制筆匠以蒙恬為祖師。他是秦朝的大將,曾主持監修萬里長城,相傳毛筆是他發明的。其實在他之前,中國已使用毛筆。
6、李春
趙州橋凝聚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結晶,開創了中國橋梁建造的嶄新局面。
它是中國第一座石拱橋,在漫長的歲月中,雖然經過無數次洪水沖擊、風吹雨打、冰雪風霜的侵蝕和8次地震的考驗,卻安然無恙,巍然挺立在清水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