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創作一篇童謠怎麼創造

創作一篇童謠怎麼創造

發布時間:2021-08-17 09:48:29

㈠ 童謠創作

校園文明童謠 升國旗要敬禮,奏國歌要肅立; 上課參與要主動,積極評價和補充; 下課游戲有秩序,遵守紀律別亂跑; 同學團結又和氣,歡歡喜喜真親密; 老師教導記心中,從小是非要分明; 對人對事要真誠,交往誠實守信譽; 求人做事不說謊,為人辦事有始終; 說到做到不落實,說話做事靠得住; 長大養成好作風,人人信任受歡迎。

㈡ 各位幫忙創作一篇童謠啊~急~謝謝啊~

《小時候》
陪著盛開的花朵
伴著七彩的光潔
蝴蝶翩翩起舞
給予那美麗的烘托

可愛的女孩
穿著粉色的連衣裙
對著小花兒
輕輕地訴說

花兒輕輕點頭
柳樹緩緩招手
小草低頭含笑
一片欣欣向榮

竹林沙沙作響
溪水潺潺流淌
泡沫漫天飛舞
笑聲隨風飄盪

小女孩一笑
笑聲清脆美好
蒲公英飛向遠方
朝著她的夢想起航

風車還在旋轉
永恆的美好瞬間
女孩的幸福笑臉
清晰浮現眼簾。。。。。。

啊!美好的童年!

********************************************************************

㈢ 童謠創作 急!!!


愛闖天涯
百家號-16 06:22
關注
「樹枝搭鳥窩,鳥窩靠樹托。沒樹哪有枝,沒枝哪有窩。鳥兒愛大樹,也愛它的窩。我們好孩子,愛家更愛國。」
在滄州市運河區麗景小區,82歲的武春章老人可是位名人,總也閑不住。他一生熱愛並堅持創作童謠,還在社區里負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室」「黨史國史教育室」的宣講工作,利用自己幹了一輩子教師工作的優勢,堅持傳播正能量。
放下粉筆,拿起鋼筆

童謠是武春章一生的摯愛。
武春章老人做了一輩子教師。小學、中學、師范學校,他全教過。1995年退休後,他如此形容自己退休後的生活:「我放下粉筆,拿起鋼筆,一天也沒閑著。」
武春章老人「拿起鋼筆」寫的,是他一直摯愛的童謠。武春章老人說,他與孩子們打了一輩子交道,雖然退休了,但孩子們那天真可愛以及純凈美好的童心,一直讓他沉浸其中。所以在退休後,他就用創作童謠的方式來保持自己的那顆「童心」,繼續活在孩子們的世界。
所以,即便已經創作並出版了兩部個人散文集,武春章的作品仍舊圍繞著童謠的主題。到目前為止,他還創作並出版了8部童謠作品集。其中,有的聚焦趣味知識,有的關注環境保護。而且,更多的作品還是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他通過創作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童謠,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熏陶與教育。
童謠一般寥寥數語,貌似簡單,其實對知識性、趣味性、文學性和藝術性有著很高的要求。武春章的每首童謠,都凝聚著他的心血。
「大地球,不知倦,圍著太陽滾滾轉。翻個跟頭是一日,繞日一圈是一年。迎著太陽是白日,背著太陽是夜間。」
「大蘿卜,白肚皮,怕人笑話鑽土裡。頭上扎著小青辮,迎風擺動笑嘻嘻。」
……
生活是武春章創作童謠的靈感源泉。
在公園里,他看到喜鵲搭窩,而遠處正好有樓房施工,他感受到勞動的偉大,於是便寫出了一首童謠:「小喜鵲,叫喳喳,要在樹上安個家。叼干枝,架樹杈,千枝萬枝往上搭。來來往往不知累,勤勞換來一個家。」
看到一位媽媽給孩子剝香蕉吃,結果小小的孩子卻舉著香蕉喊:「媽媽吃,媽媽吃。」母親就欣慰地笑著「空咬」了一口,隨後是母子的歡笑聲。這個場景讓武春章深受觸動,他有感而發創作一首童謠:「媽剝香蕉給寶寶,寶寶先讓媽媽咬。你咬咬,他咬咬,咬來咬去不見少。要問這是為什麼,母愛子孝樂陶陶。」
武春章的童謠不僅歌頌生活和童心,還有一份責任感。他把童謠當作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良好載體,他的童謠集多次成為滄州市文明辦以及運河區委宣傳部的宣傳教材,並在孩子們的吟誦中傳播開來。
喜歡學習,補充精神營養

武春章講課十分投入。
除了創作童謠,武春章老人還有一個一直堅持著的愛好,那就是利用自己「講了一輩子課」的優勢,在生活中用通俗易懂、富有感染力的講解,向身邊人宣講黨的方針政策,幾乎每天下午都要去公園里宣講。而且,他還能根據聽眾的不同選擇不同的主題:走進小學,他給孩子們講孝道;走進大學,他給青年學生說理想、講奮斗精神……
更令人感動的是,武春章的宣講不是憑著一時熱情,他每次宣講都像當年備課一樣,准備非常充分,有時不僅專門寫出講稿,還會聽取相關部門的意見進行修改、完善。這讓他每進行一次宣講,都像又回到年輕時,走進課堂,上了一課。
提起自己堅持宣講的事,武春章老人說,即使已經退休了,他也沒有放棄學習。每天上午,他會雷打不動地讀書看報。因為長年讀書看報,他的毛衣袖子總是磨損得特別厲害,以至於老伴兒不得不專門給他重新「縫個新袖子」。
武春章老人說,他喜歡學習,喜歡每天補充不同的精神營養的感覺。但是,他也看到,現在人們的工作生活節奏很快,被電腦、手機佔去了大量時間,讀書看報的氛圍不濃。於是,他想做點兒什麼,便想從所在的小區里「走出去」,與更多的人分享自己學習的成果,將自己學習的快樂分享給更多的人。所以,他開始堅持到公園里宣講。要是他哪一天沒去,公園里的老人們都會問:「老武今天怎麼沒來?」
此外,武春章老人還擔任著多所學校的校外輔導員,「進學校」是他給自己定下的非常重要的一個任務。他除了走進學校,走進機關,甚至還利用社區里的「兒童之家」,義務給家長們宣講教育的學問。從「當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到如何培養孩子的好習慣,他的講座最多時能引來數十位孩子家長。武春章老人說,哪怕有一位家長接受了這些教育理念,重新審視家長在教育上的定位與責任,他的宣講就沒白費。
年過八旬,豪情滿懷
武春章82歲了,但與他聊天,你能感受到他那火熱的激情。說到動情處,他會熱淚盈眶。老人家說,因為自己是從戰亂與艱難時期走過來的,所以格外珍惜現在的好生活、好時代。他說,有一天,老伴兒打開冰箱一看,裡面是各種各樣的食品,又說起當月的退休金也打到卡上了,他們老兩口很是感慨了一番。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武春章在社區的幫助下,利用社區里的「兒童之家」和其他活動場所,成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室」和「黨史國史『兩史』教育室」。
在社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室」里,主要教材就是武春章出版的多部童謠作品集,還有相關展牌掛在牆上。此外,還有一塊小小的黑板,上面還有武春章上一堂課的板書,也是一首童謠:「樹枝搭鳥窩,鳥窩靠樹托。沒樹哪有枝,沒枝哪有窩。鳥兒愛大樹,也愛它的窩。我們好孩子,愛家更愛國。」
「兩史」教育室主要依託牆上的展牌。對一些重要的歷史節點,武春章用詩歌或歌謠進行了宣講,形式靈活,通俗易懂。
「活不夠。」武春章用這三個字形容他目前的生活。這裡面,既有他歷經滄桑終於安享幸福晚年的滿足感,還有他要繼續發揮余熱、做更多事情的緊迫感。
武春章老人說,他正在創作一部以社區工作和生活為主題的長篇小說,目前已經寫下了30萬字。他會繼續堅持創作童謠,會繼續服務社區,還想著將「師德建設」納入自己的宣講范圍,通過講述他的親身經歷和感悟,激發更多的教師對「師德」進行思考……
說著自己一項又一項的計劃,82歲的武春章老人豪情滿懷,也許只有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才是最合適的:「生理年齡八十二,心理年齡二十八!」

㈣ 大家好! 童謠創作怎麼寫呀

童謠自古有之,而且幾乎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童謠。不論童謠的內容是否有教育意義,每一段童謠,都充滿了美好的童趣,每一段童謠都會帶給人們童年的回憶。可以說,孩子們都是伴著童謠長大的,沒有童謠就沒有童年。
童年是一生中記憶的黃金時代,到底該把什麼樣的東西印在孩子的腦海里?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有趣好玩的童謠給我們每一個人都留下了永遠的記憶。我永遠懷念童年那些美好的童謠。
一、 我與童謠不解之緣
我對童謠的接觸是從兒時開始的。記得小時候,一群小夥伴經常一邊做游戲,一邊說童謠:「編、編、編花籃,花籃裡面有小孩,蹲下,起來,……」還有個喊著說的:「急急令,跑馬城,馬城開,打發小姐送信來,要哪個,……要你家乾草垛,乾草垛,插兵刀,我的兵馬任你挑。」這類童謠挺古老,也很好玩,但沒思想教育意義。
有思想性的也記得幾個。你像「報告司令,你媽有病,今天不死,明天立正。」這顯然是痛恨國民黨的。
也有俗不可耐的。像「禿腦亮,摸電棒,摸到北京搞對象……」
更有小夥伴之間罵仗用的。「小報告小報告,叫你屁股起大泡;起大泡找你爸,你爸踢你一百下。」這個應該是我的童謠處女作吧。
大約上個世紀80年代末,縣文聯華景玉同志到興隆鎮來徵集民間故事和「瞎話」,意在搶救民間文化。那個時候,我當班主任,在這方面發動學生和家長做了一些工作。除了收集與整理,我也是做了一些創作的,因為我看到了童謠的優點。
童謠也稱兒歌,歷史淵源久遠。有些是打油詩、順口溜,有些是民謠、民歌,也有些是正統的古詩詞。童謠流傳於兒童之間,以說為主,也有連說帶唱的,還有一唱到底的。之所以易於流傳,除了淺顯生動、韻律響亮、詼諧風趣,主要原因是特別適合兒童心理。
因為童謠易記,我就把一些學法方法編成了順口溜,像《作業歌》、《作文歌》,再就是《分段八法》、《外貌描寫九招》什麼的,反正挺多的,用鐵筆刻蠟紙,用油印機印,訂成小冊子發給學生人手一份。如《作業歌》:
「抄題對題抄對題,讀題審題試答題,定好格式寫答案,檢查驗算要仔細。根據題型找題理,會了一題會百題。」
也有關於識字的長短句,用「有子享清福,老了當大亨」區分「享、亨」。還有順口溜:「一顆象牙口外翹,卡在喉里快扣掉。白紙不用沒污點,黃土包從田中冒。」分別用來記憶「象」中是「口」、「喉」中無「丨」、「紙」下無「丶」、「黃」中是「由」。
琅琅上口,易記易誦,一用就見效。但,實行范圍,僅僅是自己的班級,受益的僅僅是五六十個學生。
後來我調入得權小學任教導主任,2003年教育體制改革,教導處只有我和一位大隊輔導員。教育、教學、教研、科研、師訓、督導、檔案室建設……都我一個人具體負責。校長楊文琴同志對我說:「你能寫,就寫點新鮮東西,讓孩子背,光靠我們四個人執周,不行。」「我們四個」指的是正副校長、我、還有一位大隊輔導員。說「不行」是因為當時得權小學有學生1400多人,這年又搬上了新教學樓。有太多的事要做,也做不過來。要是寫點東西,讓孩子們自覺約束行為豈不是更好?
在這種情況下,確實要想出一些辦法才行,我就開始創作《一日行為歌》。從此一腳踏上了童謠創作的里程。
後來,我的工作有了變動,我不再介入德育工作,便停止了德育類童謠的創作,而轉寫內容與教學相關的童謠了,如《上課行為歌》、《讀書歌》、《作文歌之過五關》、《作文歌之作文很簡單》等等。
為了創作,我也開始研究中華民謠,也就是舊童謠。
二、 如何看待舊童謠
舊童謠大都反映一些生活場景。除了逗小孩子樂兒,再就是教說話、數數,也有明辨是非的,鞭笞丑惡的,但不多。像這首:
「小小子兒,坐門墩兒,哭著喊著要媳婦兒。要媳婦兒干嗎呀?點燈,說話兒;吹燈,做伴兒;明天早晨給你梳小辮兒。」
它是正經八北的童謠,但不是我們想要的。
我們想要的,是對學生有教育意義的童謠。那種「直指人心、直導行為」的童謠,那種對孩子有很大教育用處的童謠。我們讓孩子們傳唱童謠,不是為了取樂。我們要的是「益心利行」,給的是思想,是為孩子們的成長提供保駕護航的方法,是滋養心靈的雞湯!
盡管過去的一些老童謠已不適合現在的社會,沒有時代氣息,但舊童謠對新童謠的創作有極強的借鑒作用,可以讓人在因循中發展,在繼承中提高。
由於舊童謠的作者就是小孩子或深諳兒童心理的成年人,加之祖祖輩輩口耳相傳,經過一代代人的潤色補充,漸臻完美。這些童謠深深地植根於生活的土壤之中,和兒童的實際生活最為貼近,在表現兒童情趣上尤為突出。
因此,貼近兒童實際生活,應該是童謠創作的最基本的准則。
另外,借鑒舊童謠創作新童謠,還要力爭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力求表意生動,形象鮮明,語言樸素率真。
二要手法多樣。可用擬人、誇張、起興、問答、排敘、比喻、迭沓等手法。
三要布局靈變。我基本上採用三言、五言、七言,或者三者交換著用。
四要盡力包蘊哲理、傳知知識。
五要力求自然天成,琅琅上口。
總之,要想寫好新童謠,必須熟知並學習舊童謠。
三、 童謠的變異
新童謠,是為孩子們作的短詩,強調韻腳,要求琅琅上口。但新童謠的發展出現了分歧:

一是灰色童謠注入校園。

「太陽當空照,骷髏對我笑。
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麼背上炸葯包?
我去炸學校,老師不知道。
一拉弦,趕快跑,轟隆一聲,學校炸飛了。」

這種充斥暴力的「灰色童謠」在全國許多中小學都佔有一定的市場。比如勵志歌曲《真心英雄》被惡搞為:
「在我心中,老師最凶,晚上補課補到九十點鍾;
回到家裡,老媽最凶,盯著作業從不放鬆;
父母不在,老子最凶,拳打腳踢發泄一通!」

以及厭世頹廢充滿色情的「順口溜」:
「上學苦、上學累,不如加入黑社會。
好吃好喝好滋味,晚上還有美眉睡。」

灰色童謠也叫「痞子童謠」,在小學生和初中生中流傳,內容灰色、形式簡短、語言庸俗。例如:
「一年級的小偷,
二年級的賊,
三年級的帥哥沒人陪,
四年級的美女沒人追,
五年級的流氓一大堆,
六年級的情書漫天飛。」

我以為,灰色童謠的產生是社會垃圾文化對少年兒童影響的結果。灰色童謠是一種病毒,瘟疫般地擴散和感染著少年兒童。可以看出,灰色童謠大多以戲謔的方式發泄稚嫩的牢騷,是對時下應試教育模式的一種反叛,也反映了學校里和社會上的許多不正常現象。
但,如此蔓延流行,勢必影響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民族的未來和國家的發展。

二是校園新童謠的興起。

要與灰色童謠對抗,便產生了校園新童謠,也稱綠色童謠。實踐證明,它是我們教育工作的一柄利器!
孩子的心靈本是一片凈土,沒有鮮花在上面開放,雜草便會叢生。由於優秀童謠的稀缺,一些灰色童謠便乘隙而入,污染著孩子們的心靈。據有關部門調查:28%的孩子小學四年級以前就開始唱流行歌曲、說「灰色童謠」,到了初中,所有的孩子都有此經歷。
灰色童謠之所以大行其道,原因在於孩子們的生活缺少鮮活明快的童謠,缺少經典!
現在的兒歌,有的節奏拖拉,有的死氣沉沉,有的內容枯燥,有的缺乏時代氣息,有的說教意味太濃。有的童謠或者只是幽默,或者沒有生活味道。還有的淺白得粗俗,語言雖然自由無拘束,但不上口。
包括我創作的童謠在內,還稱不上經典!
但,好歹我們有了一些綠色童謠,可以為孩子們調「一杯羹」了。
為此,我呼籲教育工作者,要為孩子們大力推廣一些「綠色童謠」,讓優美的童謠盪起雙槳,輕輕劃入孩子們的心靈深處,伴著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四、 縣教育局支持新童謠推廣
多年來,我一直想要把灰色童謠染綠!盡我所能去綠化孩子的精神家園!
其實,這也是廣大家長和教育工作者的心願。
正是為遏制灰色童謠的泛濫,2004年中央教育部發文徵集校園新童謠,以此激發廣大工作者積極創作、大力推行校園新童謠。這使我如虎添翼,我慶幸,我趕上了一個好時代,我可以大顯身手了。
但是創作何其艱難!
我國目前有2億多兒童,可是還沒有從事童謠創作的專業人員!究其原因,還是畸形市場經濟在刮怪風。誰都知道,為歌手創作一首流行歌曲能拿到上萬元的稿酬;而在刊物上發表一首童謠,所得不過四五十元。然而,童謠創作的難度並不比流行歌曲小。
我曾經讀過一個資料,說有兩家文化教育單位想發起童謠大賽,策劃得到了上級部門的首肯,主辦方試圖按照市場運作方式聯系廠家合作,但大大小小的企業都推卻了。托詞竟然驚人的相似:「童謠比賽沖擊力不夠,廣告效應不明顯!」由於沒有足夠的經費做支撐,這場童謠大賽還沒有啟動就不了了之了。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許多組織可以為一場球賽、一個節慶活動「錦上添花」,一次性投入數百萬甚至上千萬元,而對教育兒童這一千秋大業缺乏熱情。
然而,巴彥縣教育局,卻把校園新童謠的推行,作為德育工作的「新亮點」,把童謠傳唱納入了巴彥縣鄉土特色教材研發方案之中。
2008年末,縣教育老科協成員高占生同志發現了我的童謠作品《一日行為歌》,並推薦給老科協領導人柳春陽同志。《一日行為歌》這部作品,已經在2005年獲得哈爾濱市校園新童謠創作一等獎,並在興隆鎮得權小學推行了5年之久,是比較成型的作品。經老科協成員劉國祥、姜海山在內的所有成員進一步考證,認定有推廣價值。
之後,我又把近幾年創作的校園新童謠《一周行為歌》、《上課行為歌•五言版》、《上課行為歌•七言版》和《禮貌行為歌》等十餘首較為成型的新童謠,奉獻出來。又經考證,老科協的幾位老同志一致認為:其中五首童謠極富德育教育價值,推廣這些童謠能夠開辟一條德育教育的新途徑。於是,制定了學習童謠活動試點方案並向教育局遞交。
教育局極為欣賞此舉,下了批文,同意於2009年上半年印發《校園新童謠》小冊子,並在巴彥鎮、興隆鎮和松花江鄉各選一所小學做試點。
一學期很快下來了。2009年6月,教育老科協及縣政府老科協、縣關工委、縣教育局基礎教育股有關領導組成驗收團,對三個試點校進行了驗收。驗收結果令人相當滿意!
各校均出示了以童謠為內容的主題班隊會,童謠被學生背誦、被學生改編成小品、歌唱、舞蹈、快板……學生帶著新奇的心理談了對新童謠的理解;教師代表懷著喜悅的心情交流了新童謠的試用情況;自願前來參加反饋會議的家長熱情洋溢地吐露了真心話,還要求見一見作者;各試點校介紹了試驗的基本情況和取得的經驗與教訓,還提出了新童謠創作的思路。總之,試驗是成功的,並肯定校園新童謠極具推廣價值。
教育局將批准教育老科協在2009年下半年,擬將我創作的20多首新童謠編成巴彥縣小學生品行教育鄉土教材在全縣普及推廣。
我還記得,當試點校的老師和家長要求見作者的時候,我激動不已。我代表首批受益的4000多名小學生言謝,感謝教育局、感謝教育老科協為孩子們送去了一批「綠色的精神營養液」!
我將進一步創作,豐富內容,嘗試新的形式,盡力形成校園新童謠作品系列,為巴彥縣教育工作做出更大的貢獻。
五、 我的童謠創作
1.為用而作。
《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是小學生的必修課。每一個小學生耳熟能詳。可是為什麼對孩子們的行為約束力不夠呢?
守則、規范的每一條都是烈火鍛燒、千錘萬鑿出來的真理,每一句都千真萬確,擲地有聲!但它畢竟是綱,是目,是則。它不能直接為小學生所用。
我所創編的《一日行為歌》就是把守則、規范中的要求,變成具體的行為樣式,直接告訴孩子們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
《上課行為歌》,以新教育理念為指導思想,明確了小學生什麼樣的課堂行為才是正確的。其中有課前行為指導、課上行為引導、感恩教育、理想教育。內涵很多,但都具體化了,「直指人心,直導行為」。
《愛校拍手謠》是我為一位班主任的班會寫的材料。我寫的一些童謠,就是為實際工作服務的,是因為需要才寫的,為用而作。
一位家長反映,以前她的孩子在家學習只是寫作業,可是現在還能做到「先復習、再預習,反反復復多練習。」
我的校園新童謠富有時代氣息,有新的教育思想內含,所以部分童謠給新時代的兒童指出了一個廣闊的社會天地和人生舞台。
《一周行為歌》中說:
星期日,到戶外
做調研,搞競賽
參加活動成長快
新世界,新時代
會創新,能實踐
新式人才人人愛

《四季活動歌》開頭說:
小朋友,聽仔細
放下滑鼠遙控器
推開房門走出屋
外面有個新天地

結尾說:
山水長,天地寬
世間萬物盡奇觀
書讀遍,仍有限
還需親身去實踐

大自然,是名師
增悟性,長真知
生活多彩人多智
從小不做書獃子
一位家長對我說:「我要是早點看到這首童謠,當年我都能同意去當幼兒教師。」

2.用一點古風,加一些古典。
童謠光是講究淺白也是不行的,重要地一點還是要有內含。有多少舊童謠早已在人們的記憶中淡出,叫人想都想不起來,糾其原因,就是淺白得沒有品頭。當時說著逗樂,笑過之後,淡不如水。
我嘗試,在新童謠里,用一點古風,加一些古典。這可能使童謠難了一點。如《交友歌》中「清張英,六尺巷,從小要有容人量。」這裡面有個典故。
是說清代康熙年間,在朝為官的張英,其家人與鄰居在宅基地上發生了爭執,家人飛書京城,讓張英「擺平」此事。很快家人接到回信,卻見裡面只有一首詩:「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見書,深受感動,主動在爭執線上退讓三尺,而鄰居也自愧不如,退地三尺,於是兩家蓋完房子後,在院牆之間形成一條六尺寬的巷子。六尺巷由此而來。
有一次,毛主席會見蘇聯駐華大使,曾經講到這個故事,用來表達兩國之間的事宜應該謙讓、平等。包容互讓、平等待人,是中華民族的一種美德。能夠心胸寬廣、放眼遠處、恭謙禮讓的人無論在何時都是受人尊敬的。在物慾橫流、錢權肆虐的年代裡,提倡這種傳統美德更為必要。
如果把這個故事給孩子講了,這句童謠也就不難了。
也許難就難在,要給學生講一下這故事。也許設一點「童謠課時」就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但這輕而易舉的突破難點的教育行為,該使孩子們多麼受益!不僅讓孩子們明白了互讓的道理,還學會了一個他也可以傳播出去的歷史故事。一舉多得!
我認為這個難點,著實難得可貴,難能可貴,難才可貴。
過分追求淺白,還容易喪失語言的藝術性。
讓童謠成為語言之花,應該讓孩子們通過童謠學點語言,長點文字功夫。《讀書歌》使然。
聖賢讀書破萬卷
全憑勤奮長才幹
每逢佳作細細品
何曾憐惜書角爛
……
程門立雪多請教
刺骨懸梁苦鑽研
面壁十年圖破壁
不信人生夢不圓
巴彥鎮兆麟小學的一位語文老師:童謠的語言非常美,許多語句都被學生們引用到作文里。

3.「文合為時而著」。
創作《榮辱行為歌》是形勢的需要,最難就是找不準治國大道理與日常小行為的結合點。感謝縣政府老科協於躍琛同志和教育老科協柳春陽同志的指點。是更多的老一輩的關懷才使我完成這個作品的。

4.應邀而撰。
《法制教育歌》是應縣文聯征法制三字經之邀而寫。在形式上是個三字經。

5.情動辭發。
寫《安全行為歌》的背景:
2009年6月份,驚聞豐樂鄉一名8歲女生,在放學回家的路上被雨後匯成的大水沖走。一場大雨,奪走了一個燦爛的生命……知道了這條噩耗,我心悲痛,也思緒萬千。
我能因之做點什麼嗎?是聲討?是譴責?還是能出謀劃策?...
且用今夜時光,成詩一首,以圖教育更多的小孩子們。也許這首詩寫成得太晚,又不能及時推廣。盡管這裡面深蘊著許多生命的代價。
我傻想:如果,那個悲命的女孩能夠早點背誦我的童謠……唉,要亡羊補牢哇!我忍倦耐累,《安全行為歌》成於三遍修改之後,時間已至夜半。
寫《背給親友的戒賭歌》的背景:
我的親人中,有好賭和豪賭的,結果不是影響家庭和睦,就是敗家廢業,深感厭惡,便寫下了這首童謠。這首童謠不是針對學生行為的,但可以讓學生看到賭之危害,給孩子們打打預防針。防,重於救。遠離黃賭毒,是小學生生命教育的重要內容!
另外,倘能真的通過童謠教育了哪個染賭的成年人,對幼小的孩子來說,這種源於他自己的社會實踐的、來自於周圍生活中反面實例的教育作用會更大更實際!畢竟,實踐出真知!

6.厚積薄發。
如《名人謠》。七首童謠源於七個故事。這些故事是我平時讀書積累的。並非要寫童謠了,才去找來的。源於積累!
之所以寫名人謠,我就是想讓孩子們與名人為伍,和大師交流,沿偉人的腳步前行!我就是想讓孩子們知道:
名人出名前
也是普通人
與眾不同處
就是有精神

我想讓孩子們:
童年立奇志,求學心有恆
做事勤為貴,德高棄虛榮
成功謙受益,損友不為朋
學習趁年少,一刻不能等
這七首童謠從不同的角度來警喻學生。並鼓勵孩子們,讓他們堅信:
七首名謠七顆星
七星就是七盞燈
七燈齊照人生路
皇天不負學子情
滄桑世上無難事
功到苦心自然成
而我在童謠的創作上,何嘗不是「功到苦心自然成」呢?

7.再拓新域。
突發奇想:古有《三字經》,我難道不可以寫個《五字經》嗎?

五字經

百念善為首
萬事學當先
胸有龍鳳志
誓償父母願

為人子女者
千萬別嬌慣
嬌是家人寵
懶是自己慣

家境不如意
切莫怨祖先
將相本無種
好漢地換天

人前講體面
不在吃與穿
寒門多才俊
奢華少偉男

粗布百姓衣
開水家常飯
衛生斷病源
鍛煉身強健

娛樂固然好
耗財費時間
出行多看路
讀書心要專

從師很重要
自身更關鍵
能吃苦中苦
敢碰難上難

深思出靈感
久戰克雄關
博學生才氣
德高有尊嚴

從小品德正
長大路不偏
一勤治百病
前程大無邊

新的嘗試:用學生生活中的事寫童謠。 如《比學習》:

甲: 同學同學我問你
我想和你比一比

乙: 比就比,誰怕你
我穿金,我戴玉
我家玩具滿屋地

甲: 不比金,不比玉
就比上課守紀律
看誰練習做得好
看誰舉手最積極

乙: 比就比,誰怕你
我這還要挑戰你

甲: 挑戰我,我更樂
比摘星,比摘月
難題我就沒怕過

乙: 不比星,不比月
就比回家寫作業
看誰作業獨立寫
看誰一點不出錯

甲: 比學習,爭模範
比出輸贏怎麼辦

乙: 逛北京,隨便看
輸的掏錢贏的管飯

合: 拉勾——
上吊——
說好了
不變

是啊,我會堅定信心,克服工作壓力和生活中困難,進一步創作校園新童謠。假如能有更多的時間專門從事此項工作,能夠深入學生中間,了解學生的生活和心理,能有更好的創作環境,那該多好哇!
不過,我已經和自己說好了,在現實生活和繁忙的工作中,「即使希望的琴弦斷了,我也會用無聲的筆創寫校園新童謠,讓可愛的孩子們謳歌未來。」
童謠童心不泯,奉獻創意彌堅,「說好了,不變」!
六、 我心中的童謠
好的童謠,還應該成為孩子與孩子、孩子與成人之間進行心靈溝通的鑰匙。古人有言:童謠「一兒習之,可為諸兒流布」。我已經了解到,一些家長和老師都能背下來校園新童謠中的一些片段。在松花江五四小學,一位座談的家長,在說話中自然地提到了童謠中的許多語句。
好的童謠,應該像壓縮餅干,是合金鋼。要融會中華傳統文化、傳統美德和當今教育發展的優秀成果,要有時代性、要有較高的文化含量和道德含量。要成為孩子們發展的有利有效工具。
好的童謠,應該是一種特殊的方式記憶,能在兒童中間傳播人類文明。我最為喜歡這種方式,我想在以後要為孩子們創作出更多更好的童謠作品來。
提升童謠品位,追求經典。耐人尋味的童謠,才好。
好的童謠應具有娛樂、審美、教育、認知、自我保護五個功能,這就給人們提出了一個新課題,要求人們創作出符合時代特徵、真正反映兒童天性、表達兒童心聲並為兒童所喜愛傳唱的新校園童謠。只有健康、積極向上的新校園童謠得以廣為傳唱,那些消極內容的童謠才會自動消失。
眾多的童謠,能結集成冊,成為小學生品行教育的教材!廣為推行,讓更多的孩子愛益。
我的遺憾,是我不能夠為童謠配圖,更不能為其配樂!但我期待著,企盼有能人去做這些事情!而我相信,被譽為「江省文風,東荒稱勝,巴彥尤著」的富饒之鄉,肯定有這樣的能人!

㈤ 創作一首童謠童謠

你拍一,我拍一,助人為樂要牢記。
你拍二,我拍二,關心他人最寶貴。
你拍三,我拍三,尊老愛幼樂助殘。
你拍四,我拍四,相互學習共促進。
你拍五,我拍五,是非分明搞清楚。
你拍六,我拍六,集體的事放心頭。
你拍七,我拍七,清潔勞動要自理。
你拍八,我拍八,愛護公物不折花。
你拍九,我拍九,保護環境不亂丟。
你拍十,我拍十,愛心基礎打扎實。

新年到 新年到,新年到,提花燈,看花炮。小娃娃,長一歲,走路不用媽媽抱

3. 小剪刀小剪刀,張嘴巴,不吃魚,不吃蝦,愛吃娃娃的長指甲

4. 騎大馬小娃娃,騎大馬,呱噠呱噠呱噠呱。騎到外婆家,外婆對她笑哈哈。小弟弟買巧克力

5. 小弟弟,上街去,買了兩塊巧克力。一塊留給自己吃,一塊送到媽嘴裡。

6. 小老鼠上燈台小老鼠,上燈台,偷油吃,下不來。喵喵喵,貓來了,嘰哩咕嚕滾下來。

7. 拍手歌手手,拍拍,拍拍,手手。媽媽,拍手,娃娃,拍手。媽媽,娃娃,拍拍手,拍拍手。

8. 金鉤鉤金鉤鉤,銀鉤鉤,說話要算數,不然是小狗。金鉤鉤,銀鉤鉤,說話要算數,請你伸出小手手。一二三,勾呀勾呀勾三勾!

9. 看我摸拍手掌,看我摸,我不摸呀你別摸。我摸耳朵你也摸耳朵。我摸鼻子你也摸鼻子。我摸眼睛你也摸眼睛。我摸腦袋你也摸腦袋。 10.

10. 小貓 樊發稼小貓小貓,本領真大,一生下來,就會畫畫。畫的什麼畫?喏,五個瓣的梅花。 11.

11. 小鼓咚咚咚我的小鼓咚咚咚,我說話兒它都懂,我說小鼓響三下,我的小鼓:咚、咚、咚。哎喲喲,這不行,寶寶睡在小床中,我的小鼓別響了,小鼓說聲:懂、懂、懂!

12. 布娃娃,別生氣布娃娃,你別生氣,我來給你賠個禮。剛才不該發脾氣,使勁把你扔在地。弄臟了你的新花衣,摔得你臉上都是泥。一定還很疼吧?真是對不起!衣服臟了我給你拍,臉兒臟了我給你洗。哪兒疼了我給你揉揉,從今以後,我要愛護你。 13.

13. 一隻小雞嘰嘰嘰一隻小雞嘰嘰嘰;二隻小狗汪汪汪;三隻綿羊咩咩咩;四隻老鼠吱吱吱;五隻鵓鴣咕咕咕;六隻青蛙咯咯咯;七隻蟋蟀唧唧唧;八隻小鴨呷呷呷;九隻斑鳩啾啾啾。

14. 兩只小貓兩只小貓,上山偷桃,一隻上樹,一隻放哨。聽見狗叫,汪汪汪汪,下來就跑,被狗趕上,一頓好咬。咬去皮,咬去毛,咬去兩個尾巴梢,疼得小貓"妙妙妙"。

15. 千顆星千顆星,萬顆星,點點星,點點明,一閃一閃亮晶晶,閃閃爍爍數不清。

16. 手指謠 食指拇指碰碰,做只小雞叫叫:嘰,嘰,嘰。 食指中指並攏,做把剪刀玩玩:嚓,嚓,嚓。 五個手指捏緊,做個拳頭敲敲:咚,咚,咚。伸出拇指翹翹,誇你戴上紅花:好,好,好。小指小指鉤鉤,我們笑笑跳跳:嘻,嘻,嘻。小手小手拍拍,大家歌兒唱唱:妙,妙,妙。

17. 拉勾勾你出手,我出手,小拇指頭拉勾勾。拉勾勾,拉勾勾,咱們都是好朋友。

18. 雪老頭雪老頭,做年糕,磨了粉,往下倒,倒在地上,大家都不要。

19. 做早操小朋友,起得早,一二三四做早操,先學鳥兒飛,再學馬兒跑,天天做操身體好。

20. 拉大鋸拉大鋸,扯大鋸,外婆家,唱大戲。媽媽去,爸爸去,小寶寶,也要去。拉大鋸,扯大鋸,你過來,我過去。拉一把,扯一把,小寶寶,快長大。

21. 指甲長了指甲長了不剪掉,又象小狗又象貓,小手伸給奶奶瞧,嚇了奶奶一大跳。

22. 手指歌兩個拇指彎彎腰,點點頭。兩個食指變公雞,斗一斗。兩個小指鉤一鉤,做朋友。兩個手掌碰一碰,拍拍手。

23. 23.堆雪人北風吹,雪花飄,堆雪人,真熱鬧。兩個胡桃當眼珠,辣椒鼻子朝上翹。太陽不出它微笑。太陽出來它沒了。

24. 24.笑小雞怎麼笑:"嘰嘰嘰!"鴨子怎麼笑:"呷呷呷!"青蛙怎麼笑:"呱呱呱!"娃娃怎麼笑:"哈哈哈!"

25. 25.洗手歌排好隊,向前走,做什麼?去洗手。小肥皂,給我擦擦手;自來水,給我沖沖手;小毛巾,給我揩揩手。小手洗得真干凈,我們大家拍拍手。

26. 26.長一歲雪花、冰花、臘梅花,喜鵲飛來叫喳喳,叫弟弟,叫妹妹,都是爸爸的小寶貝,過了新年長一歲。

㈥ 怎樣創作童謠

網友們都很給力:只要押韻有節奏感就可以。當代詩歌就是兒歌,不是兒歌就是朦朧的~連自己都看不懂的鳥語。例如,早晨的陽光照耀。我在上學的路上蹦蹦跳跳。不知道今天學習什麼,媽媽囑咐我好好鬧。

㈦ 如何自己編寫童謠

1、仿寫

引導學生讀後交流,進一步發現童謠的寫法特點。為了降低難度,首先指導學生仿寫。學生選擇一首自己最喜歡的童謠,模仿別人的寫法編寫,學生的熱情很高。很快學生仿寫出來了。

2、留心生活

學生有了仿寫練習,接下來引導學生打開視野,留心生活,從生活中尋找寫作內容。如走在上學路上,可以寫寫心情:早上天氣好,小鳥枝頭叫。背著小書包,走進大學校。學校環境美,心裡樂陶陶。

走在馬路上,看到車水馬龍的車輛,你還可以寫:大馬路,寬又平,紅燈站,綠燈行。不擁不搶守法規,道路暢通任我行。

這樣一來,學生立刻明白了,可寫的內容很多,操場可以寫,教室可以寫,活動游戲可以寫,環保可以寫,甚至吃飯洗衣都能寫。只要留心生活,善於觀察,一切皆可編寫童謠。

3、把握主題

一首童謠就像一篇文章一樣,要表達一定的思想情感,學生明白要明白這一點,以免偏離主題,缺乏思想情感。如引導學生讀《小白兔》,學生一讀就知道童謠是表達了作者對小白兔的喜愛之情。

4、多修改

好文章不是寫出來的,而是改出來的,童謠也不例外。由於童謠有「押韻」的要求(中間可不壓韻)。

(7)創作一篇童謠怎麼創造擴展閱讀

對於很多學生和老師而言,日常教學和學習中,很少關注童謠的創作,因此,對如何寫童謠沒有研究,於是便有些迷茫。其實,童謠的選材十分廣泛,日常生活中的所有事物都可以作為童謠的材料來寫。

如果在平時的生活、學習中,善於做一個有心人,注意觀察和思考,並力求找出其中的積極思想或特點,就可以將其寫成童謠。比如大家司空見慣的公雞,如果能留心思考,它們每天打鳴喚醒沉睡的人們,卻從來不期望人們的回報;

小蝸牛移動的速度極慢,卻依然背著沉重的行囊堅持爬行;農村的太陽灶依靠太陽能為人們提供清潔的能源……生活中類似的情景很多,只要善於捕捉,並能夠發現它們的特點,就可以確定寫作中心,借鑒童謠的類別,創作出不錯的童謠來。

㈧ 如何創作童謠

兒童的音域窄,而且不似大人(成人)已變聲完全,並兒童有些歌唱技術沒有辦法專達到一屬般成人的水平。所以創作童謠要注意一下幾點。
1音域盡量不要超過八度
2,節拍(歌曲本身的節奏,律動)還有速度不要太快,(反應不過來)
3,音符本身的跳進不要太大,尤其是五度以上的大跳盡量不要用。
受限於此~~所以~~兒歌能「朗朗上口」。

㈨ 請創作一首童謠!

十五、竹枝詞六組
1. 靈 山 衛
靈山衛,靈山衛,
幾度夢里空相會。
未曾忍心擱下筆,
滿紙都是血和淚。

靈山衛,靈山衛,
一草一木皆憔悴。
聞說靈山高千尺,
難覓一朵紅玫瑰。

靈山衛,靈山衛,
多少情系天涯內?
日日空見雁南飛,
不見故人心已碎。

靈山衛,靈山衛,
一年一度寒星墜。
遙望去年星在北,
今年寒星又是誰?

靈山衛,靈山衛,
靈山何處無血脈?
且聽夜半松濤聲,
訴說昨日功與罪。
2. 哭周慶進
靈山客,靈山客,
獨自去游天上月。
本欲帶上花一朵,
無奈山上百花謝。

靈山客,靈山客,
群仙為誰來鼓瑟?
遙聞天上鼓瑟聲,
聲聲悲憤聲聲切。

靈山客,靈山客,
捨身忘情情益烈。
不聞雄舟從君走,
唯見潮起潮又落。

靈山客,靈山客,
從此相伴唯黃鶴。
昔日良弓和駿馬,
至今無人能騎射。

靈山客,靈山客,
悠悠長恨何時滅?
李波欲掬靈海水,
淚水和流到長夜。
3.花 語
吾本是,荷花女,
衷腸未訴淚如雨。
君若看到荷花淚,
可知荷花幾多苦?

吾本是,荷花女,
只是與君心相許。
今宵為君把歌唱,
句句都是傷心曲。

吾本是,荷花女,
朝朝暮暮為君舞。
看盡人間多少事?
知己只有吾和汝。

吾本是,荷花女,
夢里與君做詩侶。
但願天下有情人,
總有一天成眷屬。

吾本是,荷花女,
一片芳心請記取。
他年荷花盛開日,
朵朵帶去吾祝福。
3. 黍 離
(紀念楊靖宇)
風也奇,雨也奇,
風雨之中話黍離。
黍離聲聲不忍聞,
聞之含淚皆離席。

風也奇,雨也奇,
縱橫四海無強敵。
看淡人間生與死,
坦然面對槍林逼。

風也奇,雨也奇,
甘以鮮血濺胡逆。
蒼天為你唱輓歌,
大地為你致悼辭。

風也奇,雨也奇,
留下此恨恨無極。
來生親率百萬兵,
長白山下雪國恥。

風也奇,雨也奇,
神州因你而風靡。
振古鑠金百萬年,
今日風靡又一時。
4. 葦編五絕
(紀念孔子)
蘆葦高,蘆葦長,
蘆花似雪雪茫茫。
蘆葦最知風兒暴,
蘆葦最知雨兒狂。

蘆葦高,蘆葦長,
蘆葦盪里捉迷藏。
多少高堂名利客,
都是當年放牛郎。

蘆葦高,蘆葦長,
隔山隔水遙相望。
蘆葦這邊是故鄉,
蘆葦那邊是汪洋。

蘆葦高,蘆葦長,
蘆葦旁邊編織忙。
編成捲入我行囊,
伴我從此去遠航。

蘆葦高,蘆葦長,
蘆葦笛聲多悠揚。
牧童相和在遠方,
令人牽掛爹和娘。
5. 峨 眉 山
(題西方凈土變)
峨眉山,峨眉山,
吾今為你譜新篇。
山上一曲《紅梅贊》,
山下一曲《相見歡》。

峨眉山,峨眉山,
處處秀色皆可餐。
峨眉一山有四季,
峨眉十里不同天。

峨眉山,峨眉山,
冰清玉潔似嬋娟。
峨眉風情千萬種,
奈何獨自守西川?

峨眉山,峨眉山,
峨眉千載無烽煙。
不與群峰爭險峻,
只為社稷保平安。

峨眉山,峨眉山,
虛無縹渺天地間。
雲游四海三十年,
至此方知天地寬。

㈩ 童謠該怎麼創作

朝花夕拾杯中酒
寂寞的人在風雨之後
醉人的笑容你有沒有
大雁飛過菊花插版滿頭
*朝花夕拾杯中酒權
寂寞的我在風雨之後
時光的背影如此悠悠
往日的歲月又上心頭
朝來夕去的人海中
遠方的人向你揮揮手
南北的路你要走一走
千萬條路你千萬莫回頭
蒼茫的風雨何處游
讓長江之水天際流

山外青山樓外樓
青山與小樓已不冉有
緊閉的窗前你別等候
大雁飛過菊花香滿樓
聽一聽看一看想一想
時光呀流水匆匆過
哭一哭笑一笑不用說
人生能有幾回合
童白:「風雪連天萬戶候
蓮花寶座伸出蘭花手
妙語解開心中事
幾家拜我(歡樂)幾家愁

閱讀全文

與創作一篇童謠怎麼創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
2010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答案 瀏覽:259
3系馬年限量版價格 瀏覽:952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
產權年限到期後怎麼辦 瀏覽:83
銅川58同城轉讓 瀏覽:477
著作權使用許可範本 瀏覽:846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瀏覽:414
火石創造筆試題 瀏覽:545
河南醫院轉讓 瀏覽:798
工商局法制工作總結 瀏覽: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