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高中政治創新創造

高中政治創新創造

發布時間:2021-08-17 07:12:00

Ⅰ 高中政治課怎樣實施創新教育

一 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實施創新教育,要求在傳授知識、發展智能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造性,並將這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創新教育著重在培養學生突破性地發現、開拓新領域的能力,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它要求學生自覺探索知識、學習知識,深入主動地發掘知識的內在價值。而傳統的教學模式,較注重教師的講解、傳授,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違背了教學活動的雙向性規律,也忽視了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要克服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弊端,就要求政治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學習、解決問題的主觀能動性。在教學實踐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鼓勵學生的探索精神,養成良好的探索求知習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索性實踐。政治課教學中常會遇到一些理論性較強的概念,如教學思想政治教材中的人生價值觀時,如果僅就內容而言,較為抽象,如若照本宣讀,更易使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我分析了這一教學內容之後,決定通過感性事例,引導學生自己分析並歸納。所舉事例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的感人故事,從他崇高的信念、頑強的精神和實際行動中,同學們認識到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從而自己歸納和掌握課本知識,自覺樹立良好的人生價值觀,引導人生朝正確的方向前進。
二 改變學習方式,鼓勵學生求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新課程改革,要求注重培養學生的批評意識和懷疑意識,鼓勵學生對書本的質疑和對教師的超越,贊賞學生獨特化與個性化的理解和表達。這就要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求異,讓學生知道沒有絕對的真理,要敢於對權威、理論、教材、教師、學校提出質疑,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提出自己的設想,引導學生去探索、去質疑、去創新,從而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如在教學《經濟生活》中有關「銀行」的知識時,我向學生展示了一些銀行的信用卡之後,問學生生活中信用卡有什麼好處。一個學生在回答說了信用卡的安全、方便等好處後,突然說還可以把信用卡當鞋墊,那樣不但安全還可以增高。結果引得全班鬨堂大笑。他的答案確實有點滑稽,可這正是個發散思維的火花。我讓學生繼續進行討論、交流,拓寬了他們的思維。
三 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打破了「一支粉筆、一張嘴」的傳統教學格局,將現代化教學手段引入課堂。這些現代化教學手段,具有直觀、生動、情境性強等特點,能將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有機結合起來,增強了教學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說服力,能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創設讓學生思維層層展開、步步深入的教學情境,有助於學生分析能力的提高。特別是現代網路的高速發展,開闊了學生的視野,為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創造了更多有利的條件。教師應熟練掌握和應用網路信息,教會學生使用網路遠程技術來搜集資料、整理數據、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創新能力。
四 關注社會、關注生活,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
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基礎。教師應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而教學的目的不能停留在對知識的掌握上,而要用所學知識去觀察、認識、分析、思考、解決現實生活社會中存在的問題,也就是說理論來源於生活實際,而理論又要反過來指導生活實際。創新來源於實踐,所以要強調理論聯系時政、聯系生活、聯系實際,引導學生學以致用,才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師生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關心時事、關心生活,從實踐中獲得新知識、新信息。特別是要思考所學知識與當今國內外重大時事熱點問題是否有聯系。
作為一名思想政治課教師,應腳踏實地,大膽改革,銳意進取,與時俱進,為祖國培養出一大批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優秀人才而不懈努力。

Ⅱ 高中政治創新發展內容有哪些

文化創新的源泉是社會實踐,作用是一方面,文化創新可以不斷推動、引導和制約著社會實踐的發展,所以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又是進行文化創新的目的和衡量文化創新的標准。另一方面,文化創新又表現為不斷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是一個民族永葆活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證。

Ⅲ 高中政治關於創新的知識點

經濟生活:1.企業經營成功的因素之一,就是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依靠技術進步,科學管理手段,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
2.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性國家,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3.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更好的適應經濟全球化的潮流,更好地走出去。
政治生活:1.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競爭,這就要求我國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高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應對激烈的國際競爭。
文化生活:1.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必須提高創新能力,發展科學技術,提高我國的文化軟實力。
2.文化創新的源泉、作用,途徑,這一塊都是關於文化創新的。你該都知道,不再一一贅述。
3.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必須與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相結合。
4.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注重文化創新。
5.文化繼承與創新。
哲學生活:1.辯證否定觀要求我們要樹立創新意識。
2.創新是進步的靈魂這一塊你應該也知道,創新的重要性,為什麼要科技創新……

目前我只想到了這些,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吧。

Ⅳ 創新,分別體現高中政治的四本必修哪些道理,分開,按順序講。非常感謝!

1. 世界是永恆發展的,要求我們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2. 辯證否定觀和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們樹立創新意識。
3. 辯證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聯系和發展的的環節,它的實質是揚棄,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要求我們樹立創新意識,做到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既要尊重書本知識、尊重權威,又要立足實踐,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實現理論和實踐的創新與發展。
4. 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們密切關注變化發展著的實際,敢於突破和實際不相符合的成規陳說,敢於破除落後的思想觀念;注重研究新情況,善於提出新問題,敢於尋找新思路,確立新觀念,開拓新境界。
5. 創新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推動生產關系和社會制度的變革,推動人類思維和文化的發展。總之,它是民族進步的靈魂 ,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

Ⅳ 高中政治 為什麼要以創新為主旋律

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意義,需要從以下四個方面認識:第一,我國的基本國情是人均資源短缺,土地、森林、水、石油、金屬礦產等資源的人均佔有水平都顯著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在這種條件下,要實現工業化,使13億以上的人口普遍過上比較寬裕的小康生活,並逐步走向現代化,必須依靠科技創新,改變大量消耗自然資源的粗放增長的模式,走資源消耗少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是實現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目標的根本出路。

第二,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是優化產業結構、推進產業升級的中心環節。結構調整的任務主要有兩個,一是,消除結構性短缺或過剩,二是促進生產要素向效率更高的部門轉移。現階段我國結構調整的重點是提高生產要素的配置效率,即提高技術密集型產業的比重,並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因此實現結構優化升級的關鍵是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而這種技術的獲得,必須依靠自主創新。

第三,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是改善我國貿易條件,提高產業國際競爭力的主要措施。我國雖然已經是世界貿易大國,但在出口貿易中,55%的出口產品是加工貿易,具有自主品牌的產品出口不到10%;在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中,90%以上也是來自加工貿易。沒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業,只能是為跨國公司做代工的加工組裝型產業,在國際產業分工中,只能獲得微小的利益。對外來技術的依賴程度,發達國家平均在30%以下,美國和日本均在5%以下,我國在50%以上。我國固定資產投資中設備購置所需要的技術含量高的關鍵裝備和零部件,60%以上需要進口。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第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是推進國防現代化建設的迫切要求。當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引發當代一系列軍事變革。科技強軍是新時期我國軍隊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為了維護國家的安全、領土完整和實現祖國統一,必須推進國防現代化建設。國防現代化的基礎是國防科技工業的現代化。我國國防科技工業的技術來源面臨著軍事工業發達國家嚴密的技術封鎖,因此即使花錢,也買不來國防現代化。我們只能依靠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實現國防科技工業的現代化。

Ⅵ 高中政治文化創新問題

1、文化創新的意義 : 文化創新是文化的生命之源,是先進文化的特質。 文化創新是增強綜合國力的要求。 文化創新是實現文化與時俱進,增強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的根本途徑。 文化創新是提高人的素質,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2、積極拓展文化創新的途徑 :我們要有力和有效地進行文化創新,就必須在積極實施文化創新方略的前提下不斷拓展文化創新的途徑。 途徑之一:總結和提升人民群眾的創造性實踐,不斷為文化創新開掘不竭的源泉。 途徑之二:繼承和改造民族傳統文化,構築實現文化創新的深厚基石。 途徑之三:學習和借鑒世界各民族優秀文化成果,擴大實現文化創新的廣闊空間。 途徑之四:加快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為實現文化創新提供靈活機制與強大動力。 途徑之五:發展和繁榮文化公益事業,為實現文化創新建立健全基本保障體系。 途徑之六:發展和壯大文化產業,為實現文化創新不斷拓寬領域和增強活力。 高二課本上的觀點:文化創新的途徑1、根本途徑:立足於社會實踐。 要注意 ① 文化的創新離不開傳統文化②文化的創新要體現時代精神 2、重要途徑:一、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二、 面向世界、博採眾長 ①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鑒與融合,要有海納百川的精神去吸收每個民族文化的優秀成果 ②在文化交流中要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 ③ 要正確的對待當代文化與傳統文化、本民族的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系。 克服「守舊主義」「封閉主義」「民族虛無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的錯誤傾向。

Ⅶ 高考政治 如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技術創新是一個戰略性的支持,以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必須放在國家整體發展的心臟。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之路,以計劃和促進創新的全球視野,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更加註重協同創新。深化體制改革,促進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加快國家創新體系,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相結合的創新體系建設。完善知識創新體系,加強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的研究和技術,社會公益技術研究,提高科研水平和轉化能力,科技發展戰略,搶占制高點。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重大技術突破的瓶頸。新技術和產品,加快新技術,以提高技術集成和商業模式創新的開發和應用。完善科技創新評價標准,激勵機制,轉化機制。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資源的有效配置,促進創新和綜合集成,智慧和全社會的創新和發展起來的實力。

Ⅷ 高中政治,哲學生活,創新的社會作用是什麼

創新的社會作用是社會人對於社會關系的創新性發展。其對於社會關系的內在本質及范疇的發現及創新是對於人類自我解放的自覺實踐的反映。只有人類自我自覺的自我解放行為才可以是真的社會創新,才可以形成整體的社會革命性創新。

社會的革命性創新路徑依賴的是生產力的解放,是勞動人民內在自我解放能力的提升,是勞動科技中勞動者素質及工具的整體進步。其最終表現為所有勞動者的社會化總體生產力的提升與勞動者作為人的存在的發展。

(8)高中政治創新創造擴展閱讀:

創新方法

1、要有創造意識和科學思維

強化創造意識,創造意識要在競爭中培養,要敢於標新立異,要有創新精神,要有敏銳的發現問題的能力,要有敢於提出問題的勇氣。要善於大膽設想。確立科學思維,相似聯想、發散思維、逆向思維、側向思維、動態思維。

2、開拓創新要有堅定的信心和意志

堅定信心,不斷進取;堅定意志,頑強奮斗;當創新活動誤入歧途,需要調整方向時,它能夠強迫自己「轉向」或「緊急剎車」。

Ⅸ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創新 怎樣做

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在於立足於社會實踐。因此,我們要立足於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與時俱進,發揮人民群眾也是文化創造主體的作用,大力進行民族文化的創新發展。 ②實現文化的創新發展必須繼承傳統,推陳出新。民族傳統文化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根基,我們要認同和培育發展好本民族文化,結合社會時代的發展,對傳統文化進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不斷「推陳出新、革故鼎新」,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為傳統文化注入時代精神。 ③實現文化的創新發展還必須面向世界,博採眾長。積極進行對外文化的學習交流、借鑒;汲取和借鑒其他民族優秀文化,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④在發展創造民族特色文化的過程中,必須堅持正確的方向,既要克服「守舊主義」和「封閉主義」,又要反對「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

閱讀全文

與高中政治創新創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
2010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答案 瀏覽:259
3系馬年限量版價格 瀏覽:952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
產權年限到期後怎麼辦 瀏覽:83
銅川58同城轉讓 瀏覽:477
著作權使用許可範本 瀏覽:846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瀏覽:414
火石創造筆試題 瀏覽:545
河南醫院轉讓 瀏覽: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