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耳機發明成其他的

耳機發明成其他的

發布時間:2021-08-17 06:37:05

Ⅰ 第一個發明耳機的人,發明動機是什麼

方便便捷是初衷,然後就是為了大眾考慮在公共場合不打擾到別人。

Ⅱ 誰發明了耳機

1924年,有個德國科學家尤根·拜爾(Eugen Beyer),在柏林開設了一家電子公司,專門從版事「電動換能權器」(dynamic transcers)的研究與開發,並將有關技術使用在影院專用的揚聲器及其他同類器材上。當時,年輕的拜爾一直有個夢想,就是如何將音樂原汁原味地送到人們的耳朵?於是,他開發了小型揚聲器,並將它們固定在弧形箍架上,於是全球首隻耳機誕生了!
1937年8月18日,拜爾邀請朋友到柏林的發燒房裡聽歌劇《阿依達》(「Aida」)。可是朋友來到了發燒房,卻只見唱機,不見擴音機及揚聲器的蹤影。在唱機一旁,靜靜地躺著一隻金屬的弧形怪物,怪物的兩端各有一個耳罩。當然,你我都知道那是一隻耳機。但對當時的人們而言,這簡直是UFO!而且,它還會唱歌哩。
在這歷史性的一天里,人們見證了Beyerdynamic DT48耳機的誕生,並締造了一個世界記錄,轟動全球!

Ⅲ 耳機的發展篇

因為離自己太近,所以被忽視,耳機就是這樣的一個產品。現實的生活中,到處都可以看到耳機的身影,在家中、在室外、各種英語聽力考試等等,都少不了耳機。耳機從發明到現今,也隨著人們科技的進步在不斷的發展著。
隨著時間的發展,耳機產品從最早的兩個小音箱掛在耳邊已經逐漸走向成熟。不論是耳機的種類還是佩戴方式,甚至到核心的發音單元,都有了很多的改變。 最早耳機就是掛在耳朵邊上的兩個發音單元,已經發展出了很多種類,大體上有耳機、耳塞、耳掛和新發展出來的骨傳導耳機。頭戴式耳機是最早的耳機類型。
耳塞是耳機發展的革命性突破,更小的體積使得在外面使用非常方便。由於城市的發展,環境噪音越來越大,入耳式耳塞又是耳塞產品的一種突破,在室外使用更為適合。
耳掛可以算是耳機與耳塞的一個中間產物,耳掛的特點中和了耳機與耳塞優缺點,屬於特點不很明確的一類產品,不過 就佩戴來說,耳掛十分漂亮。骨傳導耳機是比較新的技術,採用震動原理,通過頭骨將聲音直接傳導到聽音中樞。不過這種產品還沒有普及,能不能給耳機帶來 一種革命性的突破,現今看還不明朗。 由於耳機的用途不同,耳機的種類也逐漸豐富起來。耳機的種類大體可以分為開放式、封閉式和半開放式。
開放式耳機一般聽感自然,佩戴舒適,這里說的舒適是沒有悶熱感,常見於家用欣賞的HIFI耳機。聲音可以泄露出去,反之同樣也可以聽到外界的聲音,耳機對耳朵的壓迫感較小。
半開放式耳機沒有嚴格的規定,聲音可以只進不出或者只出不進,根據使用的需要而做出設計上的調整。
封閉式耳機的耳罩採用了全封閉結構,這樣可以防止外界的聲音進入,對耳朵的壓迫感較大,聲音定位準確清晰,專業監聽領域多採用這種結構。也有部分封閉式耳機擁有開放式耳機的聲場,在隔絕噪音的同時依然保持了高品質的聲音,
耳機發展到現今,最主要的發音單元還是動圈發音單元。動圈耳機技術在發展這么多年之後,已經非常成熟了,不過在聲音提升上也遇到了瓶頸。除了靜電耳機之外,動圈發音單元也有很多的衍生技術,其中現在運用最廣泛的就是動鐵發音單元。
動鐵發音單元就是利用了電磁鐵產生交變磁場,振動部分是一個鐵片懸浮在電磁鐵前方,信號經過電磁鐵的時候會使電磁鐵 磁場變化,從而使鐵片振動發聲。優點是使用壽命長、效率高。缺點是失真大,頻響窄。常用於早期的電話機聽筒。這種技術現今主要用於耳塞上面,由於動鐵發音 單元相對於動圈發音單元要小了很多,很多高檔耳塞中集成了兩個甚至三個動鐵發音單元,各個頻段的聲音表現都十分出色。
振膜懸掛在由兩塊固定的 金屬板(定子)形成的靜電場中,靜電 耳機必須使用特殊的放大器將音頻信號轉化為數百伏的電壓信號,
雖然靜電耳機有種種好處,但是這種發音單元的技術還只是掌握在少數的幾個廠商手裡,市面上的靜電耳機基本售價都在萬元以上。值得一提的是我國的耳機發燒友,WINNY自己開發出了中國的第一套靜電耳機,成為了中國耳機發展史上里程碑式的耳機。
耳機展現的發展向著無線和降噪發展。無線耳機使用起來更加自由,隨著科技的發展,無線傳輸技術逐漸成熟,保證了無線耳機的音質。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手機音樂功能的普及和藍牙無線傳輸技術的誕生,藍牙無線耳機正在飛速發展著。
隨著城市的噪音污染越來越嚴重,在室外使用普通耳機耳塞,只能提高音量來蓋過噪音,這樣一來不但不能享受美妙的音樂,對自己的聽力也有很大的影響。降噪耳機的出現,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主動降噪耳機,擁有一個降噪器,降噪器使用麥克採集外界的聲音,並發出相反的聲波起到抵消噪音的作用。在人們越來越關愛自己健康的今天,降噪耳機能更好的在室外欣賞音樂,還能保證耳朵的健康,是未來耳機的發展方向。主動降噪耳機中已有專為旅行者設計的耳機,帶有無線、降噪和高音質的特點,帶aptX的藍牙3.0,可提供長達10小時的音樂聆聽。
科學技術只能依賴無線電信號來便捷的傳遞信息,所以手機輻射在所難免。手機是個很強的輻射源,尤其驚人的是手機接通瞬間的功率,長期頻繁接打電話甚至可以讓人猝死。由於輻射的強度和距離的平方成反比,所以保持距離在防止手機輻射的應用當中最為有效。防輻射耳機的基本原理也是拉大人腦和手機的距離,違背這一原理就不能真正起到防輻射的作用。
現今市場上用於手機稱可以防輻射的耳機有兩種,包括藍牙耳機和空氣傳導耳機,其中比較的有效的是空氣傳導耳機。由中國科技人員研發的空氣傳導耳機獲得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際局(PCT)的發明專利(專利國際申請號為:PCT/CN2009/000660,國際公布號為:WO 2010/043097A1)。這是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際局首次將發明專利授予手機防輻射耳機產品,證明空氣傳導耳機在手機防輻射方面的突出優勢。 拜亞動力是歷史最悠久的耳機公司,最早創立於1924年,拜亞動力的耳機都在型號數字前冠以DT,這是什麼意思呢?原來,DT是Dynamic Telephone,即動力電話的縮寫。剛發明出DT48的時候,耳機(headphone)這個詞還不存在,拜亞先生把自己的發明稱作動力電話,DT這個字母組合就一直沿用了下來。
1924年,有個德國科學家尤根·拜爾(Eugen Beyer),在柏林開設了一家電子公司,專門從事「電動換能器」(dynamic transcers)的研究與開發,並將有關技術使用在影院專用的揚聲器及其他同類器材上。當時,年輕的拜爾一直有個夢想,就是如何將音樂原汁原味地送到人們的耳朵?於是,他開發了小型揚聲器,並將它們固定在弧形箍架上,於是全球首隻耳機誕生了。
當初人們以為耳機是怪物
1937年8月18日,拜爾邀請朋友到柏林的發燒房裡聽歌劇《阿依達》(「Aida」)。可是朋友來到了發燒房,卻只見唱機,不見擴音機及揚聲器的蹤影。在唱機一旁,靜靜地躺著一隻金屬的弧形怪物,怪物的兩端各有一個耳罩。當然,你我都知道那是一隻耳機。但對當時的人們而言,這簡直是UFO。而且,它還會唱歌哩。
在這歷史性的一天里,人們見證了Beyerdynamic DT48耳機的誕生,並締造了一個世界記錄,轟動全球!
更叫人驚訝的是,DT48耳機的頻帶寬度竟然達到了16Hz至20kHz的驕人規格。就上一世紀30年代的技術條件來說,這個指標簡直令人難以想像。DT48耳機當時稱為柏林(Berlin)牌,由於它驚人的頻率響應及分析度,德軍的情報部門和蓋世太保甚至用它偵察到其他耳機根本無法辨別的聲音,獲取了大量有價值的情報。
1950年,Beyerdynamic推出了全球首隻立體聲耳機——DT48S,再次轟動世界,領先群雄。
更有趣的是,到了60多年後的今天,Beyerdynamic仍然生產DT48系列耳機,只不過改用了更先進的材料而已。這可算是全球銷售歷史最長的耳機了。
中國
很多朋友都開始對耳機發燒,在耳機耳塞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財力,這在外人看來實屬不能理解。這個現象也讓大家不免發起了疑問,聲音到底值多少錢?這個問題沒有正確答案,來看看耳機的發展之路吧,在這來找尋自己認同的答案。
國內的發燒友有燒頭戴式耳機,也有燒耳塞的,在設備上的投資從幾千到幾萬元。據小編所知世界第一的耳機奧菲斯國內某位燒友就曾經擁有過4套,出了一套,自己還保留了三套。到底是什麼魔力讓這些人身陷在耳機的世界不能自拔?沒有親身體會過的朋友很難理解,其實發燒也是一步一步開始的,慢慢得越陷越深。
很多耳機發燒的中堅力量都起源90年代,在那個時代的年輕人都能體會到那股隨身聽的風潮。自從改革開放之後,健伍、三洋等卡式錄音機來到了人們的生活中,將音樂如此近距離得帶到了人們的身旁。隨著時間的發展,索尼帶來了Walkman,一下次成為了年輕一族所追求的目標。
在那個時候是愛華、松下與索尼的天下,一款磁帶隨身聽影響了整整一代人。收錄放、自動反面、線控成為年輕朋友聊天的一個焦點。那時CD隨身聽還算是奢侈品,更不要說小巧的MD了,當然那時更沒有MP3。那時的耳機市場完全也是這三個品牌的天下,市場上銷售的耳機幾乎全是松下、愛華與索尼。
在90年代,人們心中的名牌耳機也就是松下、愛華與索尼,其它的品牌一律不予理睬。也是在那個時候,很多年輕人肯為一條100多元的耳塞節衣縮食,當然那時有多少是真品,大家心裡也都有個數。但是如果自己用得耳機不是這三個品牌的產品,走出去會覺得很沒有面子,有這樣的想法得人在當時大有人在。
時間流逝,年輕人已不再年輕,大部分都走向了自己的工作崗位。有了錢,不免想圓了當年的夢想,又開始接觸耳機,猛然發現市場的品牌已經是如此的繁多,自己所熟知除了索尼之外已經不見了蹤影。於是開始嘗試,一下子體會到了美妙聲音帶來的震撼,走上了發燒之路。
大家回想從前,在90年代的中年人都在玩什麼,他們那個時候忠迷於發燒音響。那個時候有錢人家中都會有一套,很多人都是在顯示自己的品位和地位。當然過了一段時間隨著卡拉OK的流行,各種家庭影院開始飛入百姓家中。
在那個時候很多人都是注重於家庭娛樂,社會的跟風現象也很嚴重。這些朋友也都在40歲左右,成為社會的中堅群體。高端耳機才讓他們體會到真正的聲音,這些人有了財力與精力,走在發燒的最前沿。
隨著來自社會與家庭壓力的增大,對於這些人來說,一套上萬元的耳機系統是很平常的設備。這部分群體隨著時間的流逝,發展成高燒人群。
耳機由消耗品轉向為消費品,這還要歸功於MP3的興起。MP3以其小巧的體積,便宜的價格和網路上大量的資源,向隨身音頻市場鋪天蓋地而來。
開始的時候大家對於MP3的要求僅是能出音即可,隨著市場上MP3產品的增多,人們對於MP3的要求越來越高。首先是外形,然後是功能,到彩屏已經基本普及。人們對於音質的要求從開始就有,但是一直沒有作為挑選MP3的重點。現在不同了,消費者對於MP3的音質要求逐漸提高,大家發現一般MP3的原配耳機都不能發揮出MP3本身的實力,這個時候升級耳機成為了消費者們的焦點。
消費者的MP3擁有量是十分驚人的,這也帶了耳機市場發展的春天,07年的耳機市場也證明了這點,這一年市場上作耳機銷售的櫃台是越來越多。購買為隨身設備開發耳機的消費者,在市場上也是屢見不鮮。
MP3的大量用戶給隨身耳塞耳機帶來了市場,越來越小的居住面積同樣給高檔耳機帶來了市場。在今後可以預見,耳機將成為人們的生活的一部分。
預測未來是耳機的世界不是隨意亂猜的,是個性的年代,每個人的品位都不相同,每個人都希望能擁有自己的音樂空間,耳機就能達到這點。一套音響要想發揮出效果,對於房屋的要求較高,避開音響設備的成本不談,裝修房屋的費用也是驚人。相比音響器材,整套的耳機系統成本就要小的多,更容易被人們接受。
耳機,未來的發展方向,耳機發燒友也在不斷的增多,對於品質的追求會使人們在耳機的投入上越來越高。在文章的最後,希望各位消費者能買到自己稱心的產品。

閱讀全文

與耳機發明成其他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
2010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答案 瀏覽:259
3系馬年限量版價格 瀏覽:952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
產權年限到期後怎麼辦 瀏覽:83
銅川58同城轉讓 瀏覽:477
著作權使用許可範本 瀏覽:846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瀏覽:414
火石創造筆試題 瀏覽:545
河南醫院轉讓 瀏覽: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