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越位的規則
足球越位 越位規則是在1874年的足球規則中正式規定的。不過,那時的越位規則跟現在的越位規則有很大的不同。當時規定:攻方隊員攻到前場,前面守方隊員如果只有兩個人(包括守門員)時,那麼這個進攻隊員就算越位了。19世紀70年代初,足球運動開始在西方等國盛行起來,那時,普遍重視進攻,而不大注意防守。這從當時一些國家常用的比賽陣形(1217,1226)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放在前面的鋒線隊員竟多達六七個。攻方攻到前場,就像決堤的洪水一樣,勢不可擋。守方一搶到球,也往往容易偷襲成功。這樣,由於進攻的人多,防守的人少,造成攻與守的力量極不平衡,嚴重地影響了球技和戰術的發展與提高。另外,由於攻守雙方缺少人數上勢均力敵的對抗,比賽也就不那激烈和精彩了。為此,一些人便在戰術陣形上動腦筋,有些人則在規則上想方設法給進攻一方以適當的限制。越位規則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一、越位位置 1.隊員處於越位位置本身並不是犯規。 2.隊員處於越位位置: ·進攻隊員和對方底線中間少於兩名防守隊員(包括守門員)。 3.隊員不處於越位位置: ·隊員在本方半場內; ·隊員帶球時; ·隊員齊平於最後一名對方隊員; ·最後一名對方隊員比隊員更接近於對方球門線。 二、犯規 1.處於越位位置的隊員,在同隊隊員踢或觸及球的一瞬間,裁判員認為其就下列情況而言「捲入」了現實比賽中時才被判為越位犯規; ·干擾比賽; ·干擾對方隊員; ·利用越位位置獲得利益。 2.沒有犯規 ·如果隊員直接從下列情況下接到球,則沒有越位犯規: 球門球; 擲界外球; 角球。 三、違規和判罰 對於任何越位犯規,裁判員應判給對方在犯規發生地點踢間接任意球。 現在運用的越位規則,是1925年規定的,它對足球運動技術和戰術的發展,起到很大推動作用。在某種意義上說,沒有越位規定的制度,也沒有足球運動的今天。 越位,顧名思義就是越過球的位置的意思。用足球規則的術語來說就是:隊員較球更接近於對方球門線者,即處於越位位置。換句話說,當隊員踢或頂球時,同隊接球隊員在對方半場內所站的位置是在球的前面,並且他與對方球門線之間,對方隊員不足兩名(只有一名對方球員或沒有)時,就是越位了。 如果同隊隊員回傳球或平行傳球時(即球與接球人平行,距對方球門線相等),接球人不算越位,因為他並未在球前面,僅與球平行。 判罰越位的關鍵,不是在隊員接球時而是在同隊隊員傳球時即同隊隊員踢球或頂球的一剎那。當傳球時,接球隊員如果不處在越位位置,而是在踢出的球在空中或在接球時跑到越位位置,不得判罰越位。相反,雖然隊員在同隊隊員傳球時處於越位位置,然後又跑回非越位位置接球,則應判罰越位。 在對方隊員踢球時,同隊隊員停球或帶球時,無論哪方的隊員,無論在何位置,均無越位犯規可言。因為判定越位是指同隊隊員傳球時的一剎那,這是判定越位的主旨和關鍵所在。 如果守方隊員故意退出場外造成攻方隊員越位屬非體育的行為,裁判員不但不判攻隊隊員越位,反而應在成死球時給守方隊員予以警告。 國際足聯最新規則規定:隊員所站的位置與對方倒數第二名防守隊員平行(包括守門員),不算越位。 下列情況不能算越位: 1.隊員在本方半場。 2.對方有兩個較其更近於對方球門線者。 3.直接接到由球門球、角球、界外球開出的球及裁判員所最後接觸的球 隊員如處於越位的位置,如果裁判員認為該隊員沒有影響比賽,沒有阻礙對方的活動,或沒有從所處的越位位置獲得有利條件,不應判罰。 規則規定:最後觸球或踢球為對方隊員者,不算越位。 這一規定系指隊員雖然處越位地位,但觸球或踢球給他的不是同隊隊員而是對方隊員。但如果是對方隊員沒有控球權時的觸球將球交到隊員腳下,則有越位犯規,此時判斷越位的依據仍為最後觸球的同隊隊員出球的一剎那。擁有控球權與否由裁判掌握。 隊員進攻時,由於前沖使身體越過了球門線(跑入網內),裁判員應看該隊員是否影響了守門員來決定是否判罰越位。 觀眾在看台上欣賞比賽,因為角度的關系,往往認為某隊員已越位了,實際上並沒有越位。因為巡邊員的位置能更加准確地判斷隊員是否越位。 越位是足球規則中很重要的一條規則,也是較復雜的規則。從定義來講一般球迷基本上都能理解它的精神實質。但是,足球比賽的形勢錯綜復雜千變萬化,場上隊員不斷地跑動,像有矛就有盾一樣,有了造越位戰術,也有反越位戰術。 越位的情況是多種多樣的,越位是攻方的大「忌」,一個個極有威脅的攻勢常常喪失在「越位」身上。守方也常用造越位戰術瓦解對方強大的攻勢,不費什麼力氣便可將球「搶」到而由本方踢間接任意球。
② 足球比賽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紅黃牌,和越位
首次使用紅黃牌的世界盃:1970年在墨西哥舉行的世界盃。紅黃牌發明者為英國裁判阿斯頓。
越位規則是在1874年的足球規則中正式規定的。不過,那時的越位規則跟現在的越位規則有很大的不同。當時規定:攻方隊員攻到前場,前面守方隊員如果只有兩個人(包括守門員)時,那麼這個進攻隊員就算越位了。19世紀70年代初,足球運動開始在西方等國盛行起來,那時,普遍重視進攻,而不大注意防守。這從當時一些國家常用的比賽陣形(1217,1226)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放在前面的鋒線隊員竟多達六七個。攻方攻到前場,就像決堤的洪水一樣,勢不可擋。守方一搶到球,也往往容易偷襲成功。這樣,由於進攻的人多,防守的人少,造成攻與守的力量極不平衡,嚴重地影響了球技和戰術的發展與提高。另外,由於攻守雙方缺少人數上勢均力敵的對抗,比賽也就不那激烈和精彩了。為此,一些人便在戰術陣形上動腦筋,有些人則在規則上想方設法給進攻一方以適當的限制。越位規則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2006年德國世界盃 荷蘭vs 葡萄牙 16張黃牌4張紅牌裁判:伊萬諾夫 全名:瓦倫汀"伊萬諾夫(Valentin IVANOV) 國籍: 俄羅斯 職責: 裁判 生日: 1961年 7月04日 身高: 184 (cm) 體重: 80 (kg) 第一次執法時間: 1997年 1月01日 首次國際比賽: 盧森堡 v. 波蘭 (1999年 6月09日) 居住地 (城市): 莫斯科 居住地 (國家): 俄羅斯 母語: 俄語 其它語言: 英語 職業: 教師 一般興趣: 聽音樂、打排球 最美好的回憶: 2004 葡萄牙歐洲杯;2003 法國 FIFA 聯合會杯 改寫歷史 前17屆世界盃中單場最高出牌紀錄由西班牙人涅托保持。2002年6月11日,德國與喀麥隆在韓日世界盃第五小組的最後一輪比賽中相遇,由於比賽結果事關兩隊的出線命運,因此場面非常火爆,90分鍾里涅托總共出示了16張黃牌、2張紅牌,這也成了世界盃歷史上單場得牌最多的比賽。 然而這一紀錄已經成為了歷史。在本屆杯賽葡萄牙vs荷蘭的比賽中,當值主裁判伊萬諾夫總共出示16張黃牌、4張紅牌,俄羅斯人「成功的」創造了世界盃歷史上的出牌紀錄。在世界盃的歷史上,2006年6月25日(歐洲中部時間)這一天註定不會在人們的記憶中被抹去。 參賽的兩支球隊是歐洲技術型足球的代表,但是本場比賽中精彩對攻場面寥寥,反倒充斥著大量野蠻粗暴的犯規。俄羅斯主裁伊萬諾夫的執法水平低劣無比,除了出牌他根本不懂如何控制場上的局勢。
③ 足球中的越位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1.凡進攻隊員較球更接近於對方球門線者,即為處於越位位置。下列情況除外:
a.該隊員在本方半場內。
b.至少有對方隊員兩人比該隊員更接近於對方的球門線。
2.當隊員踢或觸及球的一瞬間,同隊隊員處於越位位置時,裁判員認為該隊員有下列行為,則應判為越位:
a.在干擾比賽或干擾對方;
b.企圖從越位位置獲得利益。
3.下列情況,隊員不應被判為越位:
a.隊員僅僅處在越位位置;
b.隊員直接接得球門球、角球或界外擲球。
4.隊員被判罰越位,裁判員應判由對方隊員在越位地點踢間接任意球。如果該隊員在對方球門區內越位,那麼這個任意球可以在越位時所在球門區內任何地點執行。
④ 越位是誰發明的,
越位規則是在1874年的足球規則中正式規定的。不過,那時的越位規則跟現在的越位規則有很大的不同。當時規定:攻方隊員攻到前場,前面守方隊員如果只有兩個人(包括守門員)時,那麼這個進攻隊員就算越位了。19世紀70年代初,足球運動開始在西方等國盛行起來,那時,普遍重視進攻,而不大注意防守。這從當時一些國家常用的比賽陣形(1217,1226)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放在前面的鋒線隊員竟多達六七個。攻方攻到前場,就像決堤的洪水一樣,勢不可擋。守方一搶到球,也往往容易偷襲成功。這樣,由於進攻的人多,防守的人少,造成攻與守的力量極不平衡,嚴重地影響了球技和戰術的發展與提高。另外,由於攻守雙方缺少人數上勢均力敵的對抗,比賽也就不那激烈和精彩了。為此,一些人便在戰術陣形上動腦筋,有些人則在規則上想方設法給進攻一方以適當的限制。越位規則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現在運用的越位規則,是1925年規定的,它對足球運動技術和戰術的發展,起到很大推動作用。在某種意義上說,沒有越位規定的制度,也沒有足球運動的今天。
越位,顧名思義就是越過球的位置的意思。用足球規則的術語來說就是:隊員較球更接近於對方端線者,即處於越位位置。換句話說,當隊員踢或頂球時,同隊接球隊員在對方半場內所站的位置是在球的前面,並且他與對方端線之間,只有對方一個隊員時,就是越位了。
如果同隊隊員回傳球或平行傳球時(即球與接球人平行,距對方端線相等),接球人不算越位,因為他並未在球前面,僅與球平行。
判罰越位的關鍵,不是在隊員接球時而是在同隊隊員傳球時即同隊隊員踢球或頂球的一剎那。當傳球時,接球隊員如果不處在越位位置,而是在踢出的球在空中或在接球時跑到越位位置,不得判罰越位。相反,雖然隊員在同隊隊員傳球時處於越位位置,然後又跑回非越位位置接球,則應判罰越位。
在對方隊員踢球時,同隊隊員停球或帶球時,無論哪方的隊員,無論在何位置,均無越位可言。因為判定越位是指同隊隊員傳球時的一剎那,這是判定越位的主旨和關鍵所在。
如果守方隊員故意退出場外造成攻方隊員越位屬不正當的行為,裁判員不但不判攻隊隊員越位,反而應在成死球時給守方隊員予以警告。
國際足聯最新規則規定:隊員所站的位置與對方最後一個防守隊員平行(守門員除外),不算越位。
下列情況不能算越位:
1.隊員在本方半場以內者。
2.對方有兩個較其更近於對方端線者。
3.最後觸球或踢球為對方隊員者。
4.直接接到球門球、角球、界外擲人的球及裁判員所拋出的球。
隊員如處於越位的位置,如果裁判員認為該隊員沒有影響比賽,沒有阻礙對方的活動,或沒有從所處的越位位置獲得有利條件,不應判罰。
如果裁判員已判斷某隊員越位,但在裁判員鳴哨停止比賽以前,守方隊員企圖搶截而接觸了球,這個球又被越位隊員所控制,則應判罰該隊員為越位。這個問題在前面已經講過,因為最後觸球為對方隊員。
如果裁判已鳴哨判定隊員越位後,守方隊員由於搶截而接觸了球,這個球又被越位隊員所控制,則仍應判罰該隊員為越位,因為當同隊隊員傳球時,裁判員已鳴哨並判定該隊員為越位。就是說該隊員已經犯規,也是我們常說的犯規在先了。
規則規定:最後觸球或踢球為對方隊員者,不算越位。
這一規定系指隊員雖然處越位地位,但觸球或踢球給他的不是同隊隊員而是對方隊員。
隊員進攻時,由於沖力關系使身體越過了球門線(跑入網內),裁判員應看該隊員是否影響了守門員來決定是否判罰越位。
觀眾在看台上欣賞比賽,因為角度的關系,往往認為某隊員已越位了,實際上並沒有越位。只有巡邊員的位置才能正確判斷隊員是否越位。
越位是足球規則中很重要的一條規則,也是較復雜的規則。從定義來講一般球迷基本上都能理解它的精神實質。但是,足球比賽的形勢錯綜復雜千變萬化,場上隊員不斷地跑動,像有矛就有盾一樣,有了造越位戰術,也有反越位戰術。
越位的情況是多種多樣的,越位是攻方的大「忌」,一個個極有威脅的攻勢常常喪失在「越位」身上。守方也常用造越位戰術瓦解對方強大的攻勢,不費什麼力氣便可將球「搶」到而由本方踢間接任意球。
⑤ 為何足球比賽中有越位的規定
很好理解,是為了提高比賽的觀賞性和可行性.
如果沒有越位規則,那就會沒有顧忌的把前鋒放在對方門前不動,那對方就會相應的派人在門前防守,這樣循環下去,比賽不就變的無聊而可笑了嗎.
籃球三秒區的設置也是處於這個考慮.
⑥ 足球誰發明的
代足球是英國人一百多年前發明的,最早的足球是誰發明的?很多人都認為是中國的蹴鞠.
但蹴鞠卻不是最早的,出土於美國西南部的一種石球有6000年歷史。它與如今土著美洲人玩的兩種游戲很相似:一種是用腳弓將球挑起,然後看誰扔的遠;另一種是用腳弓將球踢遠,然後追球跑,最遠的距離可達30公里。
1863年第一個足球協會在英國成立,場上22個人,有裁判、固定的規則、場地、比賽時間、球門、甚至球網的現代足球才宣告正式誕生。
正式現代足球是有許多英國人合力提出並實踐和加以推廣的,至於這是誰最初想出來的,是個謎!
英國人最早玩的足球之所以被稱之為「發明」,是因為現代足球與過去各種不同的類似足球的游戲相比,從內容上有太多的突破,這種突破完全是一次深刻的革命。有固定的比賽時間、場地、球門,充氣的球(不太輕、不太重、滾動快),場上有位置的分工,這是工業化和工業革命的產物;有獨立的裁判,體現的是公平競爭原則;而偶然發現運用上的球網,則使這項至今都沒有什麼大改動的人類第一運動趨於完美。
1863年10月26日,英國足協在倫敦成立,制定了第一個足球規則,宣告了現代足球運動的誕生。以後,人們就把這一天作為現代足球的誕生日。
最早的足球比賽陣形是英國人創造的「九鋒一衛」式,即九個前鋒,一個後衛,再加一名守門員。後來又產生了「七鋒三衛」式陣式,使攻守力量達到相對平衡。1870年蘇格蘭創造了「六鋒四衛」式陣形。接著,英國人又創造了「1+2+3+5」的「塔形」陣形。這一陣形對當時世界足球運動的發展影響很大,因為它體現了攻守力量的基本平衡。
為了適應足球運動發展的需要,1904年5月21日,法國、比利時、丹麥、荷蘭、西班牙、瑞典、瑞士等國在巴黎發起成立了國際足球聯合會(總部設在瑞士蘇黎世)。1925年,國際足聯發布了新的「越位」規則,加重了防守任務,攻防矛盾又趨尖銳。據此,英國人契甫曼於1930年創造了「WM」式陣形,使攻防人數的分布達到均衡狀態。這一陣形在40年代前後盛行於全世界。
50年代以來,世界足球運動經歷了三次革命性的變革。1953年,匈牙利人突破了「WM」式的傳統打法,創造了「三三四」陣形,有力推動了當時的世界足球運動。1958年,巴西人在技術、技巧上有了新的發展,創造了攻守趨於平衡的「四二四」的陣形,並奪得6、7、9屆世界盃賽冠軍。此後,又出現了「四三三」式陣形及其變體,由於這種陣式攻守平衡,戰術靈活多變,體現了技術、戰術和身體素質全面發展的趨勢,因而被譽為足球運動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足球運動是一項古老的體育活動,源遠流長。據說,希臘人和羅馬人在中世紀以前就已經從事一種足球游戲了。他們在一個長方形場地上,將球放在中間的白線上,用腳把球踢滾到對方場地上,當時稱這種游戲為「哈巴斯托姆」。到19世紀初葉,足球運動在當時歐洲及拉 美一些國家特別是在資本主義的英國已經相當盛行。直到1848年,足球運動的第一個文字形式的規則《劍橋規則》誕生了。 然而眾多的資料表明,中國古代足球的出現比歐洲更早,歷史更為悠久。我國古代足球稱為「蹴鞠」或「蹋鞠」, 「蹴」和「蹋」都是踢的意思,「鞠」是球名。「蹴鞠」一詞最早記載在《史記匪漲亓寫》里,漢代劉向《別錄》和唐人顏師曾為《漢書 .枚乘傳》均有記載。到了唐宋時期,「蹴鞠」活動已十分盛行 ,成為宮廷之中的高雅活動。1958年7月,國際足聯現任主席阿維蘭熱博士來中國時曾表示:足球起源於中國。當然,由於封建社會的局限,中國古代的蹴鞠活動最終沒有發展成為以「公平競爭」為原則的現代足球運動。這個質的飛躍是在資本 主義的英國完成的。
足球發展
從17世紀中後期開始,足球運動逐步從歐美傳入世界各國,尤其是在一些文化發達的國家更為盛行。越來越多的人走向球場,投身到這一富有刺激性和暢快感的運動中去,以至於一度將足球運動開展得好壞作為衡量一個國家 文化發達與否的標志。在這種情況下,英國人率先為足球運動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1863年10月26日,英國人在倫敦皇後大街弗里馬森旅館成立了世界第一個足球協會—— 英格蘭足球協會。會上除了宣布英格蘭足協正式成立之外,制定和通過了世界第一部較為統一的足球競賽規則,並以文字形式記載下來。英格蘭足球協會的誕生,標志著足球運動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因而,人們公認1863年10月26日,即英格蘭足球協會成立之日為現代足球的誕生日。 英格蘭足協的成立帶動了歐洲和拉美一些國家足球運動的蓬勃發展,1872年英格蘭和蘇格蘭之間進行了歷史上第一次協會間的比賽,1890的奧地利開始舉辦足球錦標賽,1889的荷蘭和阿根廷出現了若干個足球組織,1900的西班牙巴塞羅那成立了「女泰羅尼亞」足球協會。這些發展,為創建國際性的足球組織創造了 條件。1904年5月21日,國際足球協會聯合會(簡稱國際足聯,英文縮寫為FIFA)在法國巴黎聖奧諾雷街229號法國體育運動,協會聯盟駐地的後樓正式成立,法國等7個國家的代表和代理人在有關文件上簽了字。1904年5月23日,國際足聯召開了第1屆全 體代表大會,法國的羅伯特.蓋林被推選為第一任主席。1905年4月14日,英格蘭足協加入國
⑦ 誰發明了足球
現代足球是英國人一百多年前發明的,最早的足球是誰發明的?很多人都認為是中國的蹴鞠.
但蹴鞠卻不是最早的,出土於美國西南部的一種石球有6000年歷史。它與如今土著美洲人玩的兩種游戲很相似:一種是用腳弓將球挑起,然後看誰扔的遠;另一種是用腳弓將球踢遠,然後追球跑,最遠的距離可達30公里。
1863年第一個足球協會在英國成立,場上22個人,有裁判、固定的規則、場地、比賽時間、球門、甚至球網的現代足球才宣告正式誕生。
正式現代足球是有許多英國人合力提出並實踐和加以推廣的,至於這是誰最初想出來的,是個謎!
英國人最早玩的足球之所以被稱之為「發明」,是因為現代足球與過去各種不同的類似足球的游戲相比,從內容上有太多的突破,這種突破完全是一次深刻的革命。有固定的比賽時間、場地、球門,充氣的球(不太輕、不太重、滾動快),場上有位置的分工,這是工業化和工業革命的產物;有獨立的裁判,體現的是公平競爭原則;而偶然發現運用上的球網,則使這項至今都沒有什麼大改動的人類第一運動趨於完美。
1863年10月26日,英國足協在倫敦成立,制定了第一個足球規則,宣告了現代足球運動的誕生。以後,人們就把這一天作為現代足球的誕生日。
最早的足球比賽陣形是英國人創造的「九鋒一衛」式,即九個前鋒,一個後衛,再加一名守門員。後來又產生了「七鋒三衛」式陣式,使攻守力量達到相對平衡。 1870年蘇格蘭創造了「六鋒四衛」式陣形。接著,英國人又創造了「1+2+3+5」的「塔形」陣形。這一陣形對當時世界足球運動的發展影響很大,因為它體現了攻守力量的基本平衡。
為了適應足球運動發展的需要,1904年5月21日,法國、比利時、丹麥、荷蘭、西班牙、瑞典、瑞士等國在巴黎發起成立了國際足球聯合會(總部設在瑞士蘇黎世)。1925年,國際足聯發布了新的「越位」規則,加重了防守任務,攻防矛盾又趨尖銳。據此,英國人契甫曼於 1930年創造了!!!!!!!!!!!
這是轉載的!!!!!!!!!!!!!!!!!!
⑧ 判罰越位球條件是什麼
越位是始創於1874年的足球運動規則。它對進攻方向前傳球時接球運動員允許站到的位置作出嚴格限制。
即在進攻方傳球球員起腳的瞬間,接球球員比倒數第二名防守球員距離球門更近(與倒數第二名防守球員平行不算越位),同時比球距離球門更近,並試圖藉此位置進球或干擾比賽(若沒有因此獲利也沒有關系),就會被判罰越位。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角球和界外球並不算傳球。
(圖中橙色球衣離球門最近的一名球員與對方倒數第二名防守球員位置平行,不是越位)
⑨ 介紹一下越位規則的演變 足球
越位規則的歷史演變
一八七四年 隊友傳球時,第一名進攻隊員前面的防守球員不足三人,則被判為越位
一九二五年 隊友傳球時,第一名進攻隊員前面的防守球員不足兩人,則被判為越位
一九九零年 IFBA更改越位定義,特別指出「平行」不算越位
一九九五年 越位位置上的球員在干擾比賽、干擾對方球員或在越位位置上獲利時視為越位犯規
二零零五年 對一九九五年提出的越位規則進一步定義,明確三種可被判罰越位犯規的具體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