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幻想 什麼是想像
幻想
幻想(fantasy)是指向個人所希望的未來事物的想像過程。
幻想,本是人內心的荒謬的想法;
個體遇到挫折或難以解決的問題時,便脫離實際,想入非非,把自己放到想像的世界中,企圖以虛構的方式應付挫折,獲得滿足。白日夢便是一種幻想,白日夢者往往超越現實,打破時間空間的界限,滿足某些需要,伴有一定的欣快感。有時,白日夢可以推動人們追求某種目標。若是白日夢代替了有意義的行動,就會成為逃避現實的手段,可能成為心理變態的徵兆。
幻想是童話的基本特徵,也是童話用以反映生活的特殊藝術手段。它是童話的核心,也是童話的靈魂,沒有幻想就沒有童話。
幻想是創造想像的一種特殊形式。由個人願望或社會需要而引起,是一種指向未來的想像。積極的、符合現實生活發展規律的幻想,反映了人們美好的理想境界,往往是人的正確思想行為的先行。藝術幻想是一種創作手段,是作家不滿足於模仿現實的本來形態,而按自己的需要來虛構形象的一種創作方法。它植根於生活,往往又對生活作誇張的敘述和描繪而達到一種升華,因而幻想中的事物比真實情況下的更活躍,更富色彩。童話中充滿豐富的詩意的幻想,作家利用幻想手段作折光的反射,藉以寄託自己的情感和理想,表達對真、假、善、惡、美、丑的審美評價。
例如《槍炮國去打糖果國》,寫糖果國的小朋友用糖果擊敗了槍炮國,實際上是通過孩子們用糖果作為武器的幻想,反映了人們熱愛和平、反對戰爭的美好願望。
總之,不直接描繪現實生活本身,而是藉助幻想去塑造並不存在於現實之中卻又具有現實意義的形象,間接地反映生活,這就是童話區別於其它文學形式的特點。
想像
定義:
1.普通心理學中的解釋:想像是人在頭腦里對已儲存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選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它是一種特殊的思維形式。想像也思維有著密切的聯系,都屬於高級的認知過程,它們都產生於問題的情景,由個體的需要所推動,並能預見未來。
2.心理學上指在知覺材料的基礎上,經過新的配合而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
也可理解為對於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體形象;設想。例如:不難想像/想像不出。
3.想像是人在腦子中憑借記憶所提供的材料進行加工,從而產生新的形象的心理過程。也就是人們將過去經驗中已形成的一些暫時聯系進行新的結合。它是人類特有的對客觀世界的一種反映形式。它能突破時間和空間的束縛,達到"思接千載""神通萬里"的境域。
二.類型:
想像可分為不隨意想像和隨意想像。
a.不隨意想像是沒有預定目的和計劃而產生的想像。夢是不隨意想像的極端情況。隨意想像是有預定目的、自覺地進行的想像。
b.根據想像的創造性程度的不同,又可分為再造想像和創造想像。
再造想像是指主體在經驗記憶的基礎上,在頭腦中再現客觀事物的表象;創造想像則不僅再現現成事物,而且創造出全新的形象。
文學創作中的藝術想像屬於創造性想像,是形象思維的主要形式,存在於整個過程之中。即作家根據一定的指導思想,調動自己積累的生活經驗,進行創造性的加工,進而形成新的完整的藝術形象。
童話創作離不開想像,而童話創作中的幻想形象就是創造性想像的產物。讓兒童多讀童話作品,有助於培養他們的想像能力。
三.相關詞:
想像力:在知覺材料的基礎上,經過新的配合而創造出新的形象的能力。
『貳』 想像和幻想有什麼區別
想像和幻想的區別:想像的對象是以現實物體為基礎,可以找到現實的依據和原回型,幻想答是偏離現實的,無法直接找到原型,是將現實抽象化而形成的。
想像讀音:[ xiǎng xiàng ]
釋義:
1.也作想像。
2.在改造記憶表象的基礎上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活動。按照對事物的客觀描述在頭腦中構成形象叫再造想像;新形象的獨立創造叫創造想像。
3.設想:不難~。
幻想讀音:[ huàn xiǎng ]
釋義:
1.以社會或個人的理想和願望為依據,對還沒有實現的事物有所想像:科學~。~成為一名月球上的公民。
2.幻想出的情景:一個美麗的~。
想像近義詞:設想
幻想近義詞:妄想
一、設想讀音:[ shè xiǎng ]
釋義:1.想像;假想:不堪~。他提出了關於技術改造的大膽~。
2.著想:應該處處替國家~。
二、妄想讀音:[ wàng xiǎng ]
釋義:1.狂妄地打算:敵人~卷土重來。
2.不能實現的打算:痴心~。你想瞞過大夥兒的眼睛,那是~。
『叄』 幻想與創造性活動有什麼關系
幻想指的就是在你腦中先形成了一個比較有想法的創意,然後再通過自己的學識把它變成創造性的東西,而這個創造的過程中就是創造活動,他們的關系就是先有這個想法再有這個行動。
『肆』 再造想像.創造想像及幻想三者的區別
再造想像是根復據詞語制的描述或非想像得描繪產生,是已有的,像是一般看書啊,聽課啊之類;
創造想像是不根據現成的描述產生的,是新的,像是科技啊,童話啊,宗教啊之類;
幻想是創造想像的特殊形式,是個人所嚮往的指向於遙遠的未來,不與創造活動直接相關。
我的理解就是這樣了。
『伍』 幻想和想像的意思是什麼
幻想是每個人都具備!幻想是不切實際的,在現實生活中是無法去實現的,主要是因為人們對於現實的不滿而產生了幻想。想像力不是每個人都擁有的。對於同樣的一件事情想像力的不同做出來的結果也不一樣。
『陸』 想像與幻想的區別
從對象、對象行為、對象活動環境三個方面來區別。
想像的對象是以現實物體為基礎,可以找到現實的依據和原型,幻想對現實偏離的更大,無法直接找到原型,是將現實抽象化而形成的。
對象行動上,想像出的行動比幻想更切合實際,但這里是有一個相對的程度問題,很難絕對區分。
活動環境上,想像中對象的活動的環境是現實環境的一部分,幻想中對象的活動環境則是將現實環境全體抽象化後再造的,有一個另外的,完整的世界觀,更系統。
打個比方說,你思考20年後的自己就是想像,如果你將自己當成比如《風色幻想》之類游戲的主人公時,那就是幻想了
總之:想像近於現實,以生活中目標為基礎。幻想超出生活基礎,往往幻想更「系統」,更「完善」。
『柒』 想像與幻想的區別是什麼呀
想像與幻想的區別為:對象不同、對象行為不同、活動環境不同。
一、性質不同
1、想像:對象是以現實物體為基礎,可以找到現實的依據和原型。
2、幻想:是對現實偏離的更大,無法直接找到原型,是將現實抽象化而形成的。
二、對象行為不同
1、想像:想像相較於幻想更切合實際。
2、幻想:幻想是虛而不實的思想。
三、活動環境不同
1、想像:想像中對象的活動的環境是現實環境的一部分。
2、幻想:幻想中對象的活動環境是將現實環境全體抽象化後再造,有另外一個完整的、更系統的世界觀。
『捌』 再造想像與創造想像有何區別
根據語言的表述或非語言的描繪(圖樣、圖解、模型、符號記錄等)在頭腦中形成有關事物的形象的想像,就是再造想像。 例如,建築工人根據建築藍圖想像出建築物的形象;沒有領略過北國冬日的人們,通過誦讀某些描寫北國冬日風光的文章,可在腦海中形成北國風光的情景。 再造想像有一定的創造性,但其創造性的水平較低。
創造想像是一種有意想像。它是根據一定的目的、任務,在腦海中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用以積累的知覺材料作為基礎,使用許多形象材料,並把他們加以深入,通過組合,創造出新的形象來。 在新作品創作、新產品創造時,人腦中構成的新形象都屬於創造想像。
再造想像在人類的實踐活動中是必不可少的,學習者藉助模型、圖表和說明展開再造想像,能形成正確的概念,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考古學家依據出土的化石和有關資料能想像出遠古時期地球上的情境,對各種文學藝術作品的欣賞,更離不開再造想像,可見,再造想像有助於擴大知識經驗的范圍,豐富精神生活的內容。為了形成正確的再造想像,首先要正確理解詞與實物標志的意義,其次要積累豐富的表象儲備,再造想像依賴於頭腦中已有表象的數量和質量,正確反映客觀現實的表象愈豐富,再造想像的內容就愈生動、准確。
再造想像和創造想像(Reproctive Imagination and Creative Imagination)
創造性程度不同的兩種隨意想像。根據他人的言語描述或圖形示意,在頭腦中形成相應的新形象的過程稱為再造想像。再造想像的基本特徵是以他人的描述、說明、圖示為想像發生發展的前年,依據自己以往的經驗再造出新的形象,如讀到「霜葉紅於二月花」的詩句,頭腦是出現了滿山的楓葉在秋季紅似春花的景象。由於個體間的知識經驗、興趣愛好、個性差異,對同樣的描述提示會再造出各不相同的形象,如1000個人看了小說《阿Q正傳》,頭腦中會有1000個不同的阿Q形象,因此,再造想像也有創造性成分。
再造想像在人類的實踐活動中是必不可少的,學習者藉助模型、圖表和說明展開再造想像,能形成正確的概念,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考古學家依據出土的化石和有關資料能想像出遠古時期地球上的情境,對各種文學藝術作品的欣賞,更離不開再造想像,可見,再造想像有助於擴大知識經驗的范圍,豐富精神生活的內容。為了形成正確的再造想像,首先要正確理解詞與實物標志的意義,其次要積累豐富的表象儲備,再造想像依賴於頭腦中已有表象的數量和質量,正確反映客觀現實的表象愈豐富,再造想像的內容就愈生動、准確。 不依據現成的描述而獨立地創造新形象的過程稱為創造想像,如作家構思小說情節、人物形象,工程師設計樓房、橋梁。創造想像具有首創性、獨立性和新穎性,是一切創造性活動的准備階段,在文藝創作過程中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創造想像總是從預定目的出發,通過詞對已有表象進行選擇、加工、改組而形成新形象,主要方式有三種:(1)粘合。把現實生活中事物的某些屬性、特點或部分結合在一起形成新形象,如美人魚的形象就是美女的上身與魚身的結合。(2)誇張。通過改變、突出或誇大事物的某些特點而創造出新形象。如九頭鳥的形象就是將鳥頭從一個誇張到九個。(3)典型化。綜合現實生活中復雜多樣的素材,創造出典型化的形象,如魯迅先生創造的阿Q就是當時中國農民的典型形象。創造想像在人類實踐活動中有重要作用,實踐需要和個人強烈的創造願望是創造想像發展的動力;豐富、精確的表象儲備是創造想像的基本材料;積極的思維活動的參與是創造想像的關鍵。當人長期努力,把全部精力集中於所創造的對象時,由於偶然因素的觸發,會突然出現頓悟現象,在一個新形象產生的同時,人會體驗到無法形容的巨大喜悅,這就是創造性活動中的靈感狀態。
幻想也是一種創造想像,幻想中創造的形象總是和個人的願望相聯系,體現個人所嚮往或祈求的事物,並指向未來活動。幻想常是創造性活動的先導,推動科學的發展,如人類幻想能像鳥一樣在空中自由飛翔,終於以鳥類身體結構為原形發明了飛機。幻想包括科學幻想、童話幻想、宗教幻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