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誰能給出柳永詞作特徵的詳細介紹
柳永對宋詞創新的貢獻
柳永生卒年不詳,原名三變,字耆卿,崇安(今福建崇安縣)人,世稱柳屯田,因排行第七,亦稱柳七。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並以「白衣卿相」自許。柳永是北宋一大詞家,在詞史上有重要地位。他擴大了詞境,佳作極多,許多篇章用凄切的曲調唱出了盛世中部分落魄文人的痛苦,真實感人。他還描繪了都市的繁華景象及四時節物風光,另有遊仙、詠史、詠物等題材。柳永發展了詞體,留存二百多首詞,所用詞調竟有一百五十個之多,並大部分為前所未見的、以舊腔改造或自製的新調,又十之七八為長調慢詞,對詞的解放與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柳永還豐富了詞的表現手法,他的詞講究章法結構,詞風真率明朗,語言自然流暢,有鮮明的個性特色。他上承敦煌曲,用民間口語寫作大量「俚詞」,下開金元曲。柳詞又多用新腔、美腔,旖旎近情,富於音樂美。他的詞不僅在當時流播極廣,對後世影響也十分深巨,他是北宋前期最有成就的詞家,有《樂章集》。
1 慢詞的發展與詞調的豐富
整個唐五代時期,詞的體式以小令為主,慢詞總共不過十多首。到了宋初,詞人擅長和慣用的仍是小令。與柳永同時而略晚的張先、晏殊和歐陽修,僅分別嘗試寫了17首、3首和13首慢詞,慢詞占其詞作總數的比例很小,而柳永一人就創作了慢詞87首調125首。柳永大力創作慢詞,從根本上改變了唐五代以來詞壇上小令一統天下的格局,使慢詞與小令兩種體式平分秋色,齊頭並進。
小令的體制短小,一首多則五六十字,少則二三十字,容量有限。而慢詞的篇幅較大,一調少則八九十字,多則一二百字。柳永最長的慢詞《戚氏》長達212字。慢詞篇幅體制的擴大,相應地擴充了詞的內容涵量,也提高了詞的表現能力。
在兩宋詞壇上,柳永是創用詞調最多的詞人。他現存213首詞,用了133種詞調。而在宋代所用八百八十多個詞調中,有一百多調是柳永首創或首次使用。詞至柳永,體制始備。令、引、近、慢、單調、雙調、三疊、四疊等長調短令,日益豐富。形式體制的完備,為宋詞的發展和後繼者在內容上的開拓提供了前提條件。如果沒有柳永對慢詞的探索創造,後來的蘇軾、辛棄疾等人或許只能在小令世界裡左沖右突,而難以創造出像《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念奴嬌·赤壁懷古》、《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那樣輝煌的慢詞篇章。
2 市民情調的表現與俚俗語言的運用 羈旅行役之感與抒情的自我化
柳永不僅從音樂體制上改變和發展了詞的聲腔體式,而且從創作方向上改變了詞的審美內涵和審美趣味,即變「雅」為「俗」,著意運用通俗化的語言表現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調。北宋陳師道說柳詞「骫骳從俗,天下詠之」(《後山詩話》),王灼也認為柳詞「淺近卑俗,自成一體,不知書者尤好之」(《碧雞漫志》卷二),都揭示出柳詞面向市民大眾的特點。
唐五代敦煌民間詞,原本是歌唱普通民眾的心聲,表現他們的喜怒哀樂的。到了文人手中,詞的內容日益離開市俗大眾的生活,而集中表現文人士大夫的審美情趣。柳永由於仕途失意,一度流落為都市中的浪子,經常混跡於歌樓妓館,對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歌妓和市民大眾的生活、心態相當了解,他又經常應歌妓的約請作詞,供歌妓在茶坊酒館、勾欄瓦肆里為市民大眾演唱。因此,他一改文人詞的創作路數,而迎合、滿足市民大眾的審美需求,用他們容易理解的語言、易於接受的表現方式,著力表現他們所熟悉的人物、所關注的情事。
首先是表現了世俗女性大膽而潑辣的愛情意識。在其他文人詞的同類題材作品中,愛情缺失的深閨女性一般只是自怨自艾,逆來順受,內心的願望含而不露。而柳永詞中的世俗女子,則是大膽而主動地追求愛情,無所顧忌地坦陳心中對平等自的愛情的渴望。試比較: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水長闊知何處。(晏殊《鵲踏枝》)
自春來、慘綠愁紅,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鶯穿柳帶,猶壓香衾卧。暖酥消,膩雲嚲。無那。恨薄情一去,音書無個。
早知恁么。悔當初、不把雕鞍鎖。向雞窗、只與蠻箋象管,拘束教吟課。鎮相隨,莫拋躲。針線閑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陰虛過。(柳永《定風波》)
這兩首詞都是寫女主人公因愛人外出未歸而憂愁苦悶。然而晏詞含蓄,柳詞坦率。柳永此詞因直接表現世俗女子的生活願望,與傳統的禮教不相容,而受到宰相晏殊的責難。柳永另一首《錦堂春》(墜髻慵梳)所寫的市民女子,更是對負約不歸的郎君既埋怨,又數落,並且設想等他回來時該如何軟硬兼施地懲治他,以使他今後,不敢再造次。這種潑辣爽直的性格,直抒其情的寫法,正符合市民大眾的審美趣味。
其次是表現了被遺棄的或失戀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聲。在詞史上,柳永也許是第一次筆端伸向平民婦女的內心世界,為她們訴說心中的苦悶憂怨。且看其《滿江紅》:
萬恨千愁,將年少、衷腸牽系。殘夢斷、酒醒孤館,夜長無味。可惜許枕前多少意,到如今兩總無始終。獨自個、贏得不成眠,成憔悴。 添傷感,將何計。
空只恁,厭厭地。無人處思量,幾度垂淚。不會得都來些子事,甚恁底死難拚棄。待到頭、終久問伊看,如何是。
詞以女主人公自敘的口吻,訴說失戀的痛苦和難以割捨的思念。另一首《慢卷?》(閑窗燭暗)寫女主人公與情人分離後的追悔和對歡樂往事的追憶,也同樣傳神生動。這類表現普通女性心聲的詞作,配合著哀婉動人的新聲曲調演唱,自然容易引起大眾情感的共鳴,故「流俗人尤喜道之」(徐度《卻掃編》)。
再次是表現下層妓女的不幸和她們從良的願望。柳永長期流連坊曲,與歌妓交往頻繁。他雖然有時也不免狎戲玩弄歌妓,但更多的是平等的身份和相知的態度對等她們,認為她們「心性溫柔,品流詳雅,不稱在風塵」(《少年游》);欣賞她們「豐肌清骨,容態盡天真」(《少年游》)的天然風韻;贊美她們「自小能歌舞」、「唱出新聲群艷伏」(《木蘭花》)的高超技藝;關心同情她們的不幸和痛苦;「一生贏得是凄涼。追前事、暗心傷。」(《少年游》)也常常替她們表白獨立自尊的人格和脫離娼籍的願望:「萬里丹霄,何妨攜手同歸去。永棄卻、煙花伴侶。免教人見妾,朝雲暮雨。」(《迷仙引》)柳永這類詞作,與晚唐五代以來的同類相比,不僅有內容風格的不同,更體現也一格觀念的變化。而作為當時一個特殊社會群體的歌妓,與市民的生活內容、消費方式密不可分,因而,柳永詞真切地表現她們的命運,也非常貼近市民大眾的日常生活和欣賞趣味。不過其中也有些低級趣味的色情描寫,這是他常常受到宋代文人指責的原因之一。
另外,柳永詞還多方面展現了北宋繁華富裕的都市生活和豐富多彩的市井風情。柳永長期生活在都市裡,對都市生活有著豐富的體驗,「列華燈、千門萬戶。遍九陌、羅綺香風微度。十里然絳樹。鰲山聳、喧天簫鼓」(《迎新春》)的(《瑞鷓鴣》)的蘇州,也使他贊嘆不已。他用彩筆一一描繪過當時汴京、洛陽、益州、揚州、會稽、金陵、杭州等城市的繁榮景象和市民的游樂情景。這方面的代表作,首推《望海潮》: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詞從自然形勝和經濟繁華兩個角度真實地交錯描繪出杭州的美景和民眾的樂事。這都市風情畫,前所未有地展現出當時社會的太平氣象,而為文人士大夫所激賞。據說,金主就是因為看了這首詞,嚮往「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西湖景色,而動了南下入侵的貪念。
柳記不僅創造和發展了詞調、詞法,並在詞的審美趣味方面朝著通俗化的方向變化,在題材取向上朝著自我化的方向發展。晚唐五代詞,除韋庄、李煜後期詞作以外,大多是表現離愁別恨、男歡女愛等類型化情感,柳永詞則注意表現自我獨特的人生體驗和心態。他早年進士考試落榜後寫的《鶴沖天》,就預示了這一創作方向: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盪。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此詞盡情地抒發了他名落孫山後的憤懣不平,也展現了他的叛逆反抗精神和狂放不羈的個性。
柳永在幾度進士考試失利後,為了生計,不得不到處宦遊干謁,以期能謀取一官半職。南宋陳振孫所說柳永「尤工於羈旅行役」(《直齋書錄解題》卷二一),正是基於他一生宦遊沉浮、浪跡江湖的切身感受。由於「未名未祿」,必須去 「奔名競利」,於是「遊宦成羈旅」,「諳盡宦遊滋味」(《安公子》)。而長期在外宦遊,又「因此傷行役。思念多媚多嬌,咫尺千山隔。都為深情密愛,不忍輕離拆」(《六么令》)。但「利名牽役」,又不得不與佳人離別:「走舟車向此,人人奔名競利。念盪子、終日驅驅,爭覺鄉關轉迢遞。」(《定風波》)《樂章集》中六十多首羈旅行役詞,比較全面地展現出柳永一生中的追求、挫折、矛盾、苦悶、辛酸、失意等復雜心態。稍後的蘇軾即是沿著這種抒情自我化的方向而進一步開拓深化。
3 詞的表現方法的改變
柳永在詞的語言表達方式上,也進行了大膽的革新。他不像晚唐五代以來的文人詞那樣只是從書面的語匯中提練高雅綺麗的語言,而是充分運用現實生活中的日常口語和俚語。諸如副詞「恁」、「怎」、「爭」等,代詞「我」、「你」、 「伊」、「自家」、「伊家」、「阿誰」等,動詞「看承」、「都來」、「抵死」、 「消得」等,柳永詞都反復使用。用富有表現力的口語入詞,不僅生動活潑,而且像是直接與人對話、訴說,使讀者和聽眾既感到親切有味,又易於理解接受。當時「凡有井水飲處,能歌柳詞」(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下),與柳詞語言的通俗化不無關系。嚴有翼《藝苑雌黃》即說柳詞「所以傳名者,直以言
多近俗,俗子易悅故也」(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引)。
詞的體式和內容的變化,要求表現方法也要作相應的變革。柳永為適應慢詞長調體式的需要和市民大眾欣賞趣味的需求,創造性地運用了鋪敘和白描的手法。
小令由於篇幅短小,只適宜於用傳統的比興手法,通過象徵性的意象群來烘托、傳達抒情主人公的情思意緒。而慢詞則可以盡情地鋪敘衍展,故柳永將「敷陳其事而直言之」的賦法移植於詞,或直接層層刻畫抒情主人公豐富復雜的內心世界(如上舉《定風波》、《滿江紅》詞);或鋪陳描繪情事發生、發展的場面和過程,以展現不同時空場景中人物情感心態的變化。試比較兩篇名作: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欄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歐陽修《踏沙行》)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柳永《雨霖鈴》)
兩首詞都是寫別情。歐陽修詞用的是意象烘托傳情法;則柳永詞則是用鋪敘衍情法,整個送別的場景、過程,別前、別時、別後的環境氛圍以及人物的動作、情態、心緒,都有細致的描繪和具體的刻畫。歐詞是借景言情,情由景生;柳詞則是即事言情,情由事生,抒情中含有敘事情和隱約的情節性。這也是柳永大部分詞作的共同特點。
同時,他善於巧妙利用時空的轉換來敘事、布景、言情,而自創出獨特的結構方式。詞的一般結構方式,是由過去和現在或加上將來的二重或三重時空構成的單線結構;柳永則擴展為從現在回想過去而念及現在,又設想將來再回到現在,即體現為回環往復式的多重時間結構,如《駐馬聽》(鳳枕鸞帷)、《浪淘沙漫》(夢覺)和《慢卷?》(閑窗燭暗)等。後來周邦彥和吳文英都借鑒了這種結構方式而加以發展變化。在空間結構方式上,柳永也將一般的人我雙方互寫的雙重結構發展為從自我思念對方又設想對方思念自我的多重空間結構,如「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八聲甘州》);「算得伊家,也應隨分,煩惱心兒里」(《慢卷?》)。
與鋪敘相配合,柳永還大量使用白描手法,寫景狀物,不用假借替代;言情敘事,不需烘托渲染,而直抒胸臆。如《憶帝京》:
薄衾小枕天氣。乍覺別滋味。展轉數寒更,起了還重睡。畢竟不成眠,一夜長如歲。 也擬待、卻回征轡。又爭奈、已成行計。萬種思量,多方開解,只恁寂寞厭厭地。系我一生心,負你千行淚。
不加任何藻飾,卻生動地刻畫出主人公曲折的心理過程。
作為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大詞人,柳永對後來詞人影響甚大。南北宋之交的王灼即說「今少年」「十有八九不學柳耆卿,則學曹元寵(組)」;又說沈唐、李甲、孔夷、孔榘、晁端禮、萬俟詠等六人「皆在佳句」,「源流從柳氏來」(《碧雞漫志》卷二)。即使是蘇軾、黃庭堅、秦觀、周邦彥等著名詞人,也無不受惠於柳永。柳詞在詞調的創用、章法的鋪敘、景物的描寫、意象的組合和題材的開拓上都給蘇軾以啟示,故蘇軾作詞,一方面力求在「柳七郎風味」之外自成一家;另一方面,又充分吸取了柳詞的表現方法和革新精神,從而開創出詞的一代新風。黃庭堅和秦觀的俗詞與柳詞更是一脈相承。秦觀的雅詞長調,其鋪敘點染之法,也是從柳詞變化而出,只是因吸取了小令的含蓄蘊藉而情韻更雋永深厚。周邦彥慢詞的章法結構,同樣是從柳詞脫胎,近人夏敬觀早已指出: 「耆卿多平鋪直敘,清真特變其法,回環往復,一唱三嘆,故慢詞始盛於耆卿,大成於清真。」北宋中後期,蘇軾和周邦彥各開一派,而追根溯源,都是從柳詞分化而出,猶如一水中分,分流並進。
❷ 簡述柳永詞在藝術上的創新
1、開創鋪敘與創制新聲
鋪敘雖然是宋詞藝術的一種主要特徵,但卻始於柳永。在柳永之前的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漢賦與六朝小品文多用此法,而柳永則首次將其運用到詞的創作之中。
致使詞這種音樂文學具有了賦的特點。所以,鋪敘或者鋪陳,實際上就是採用賦的直言其事的手法去進行詞的創作,也即「以賦為詞」。這是柳永對於詞學的一種貢獻。鋪敘作為一種藝術手法。
於詞中主要具有兩個方面的作用,其一是使所描繪的景物構成一個復雜而完整的畫面,其二為將所描述的事件(或人物的活動,或故事之情節)構成一個具體而清晰的鏡頭。
二者的互為結合,不僅能收到交相輝映、回環反復的藝術效果,而且還能為表現人物思想感情製造環境氣氛,使詞的抒情更加具體深人。
2、雅俗並陳
詞本來是從民間而來,敦煌曲子詞,也多是民間詞,到了文人手中後,漸漸被用來表現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感。柳永生活在市民階層已漸壯大的北宋中前期,混跡青樓酒館。
對市民的生活相當了解,柳永表現女性生活、感情的詞作,不僅從音樂體制上改變和發展了詞的聲腔體式,而且從創作方向上改變了詞的審美內涵和審美趣味。
即變「雅」為「俗」,使詞從貴族的文藝沙龍重新走向市井。但柳永的羈旅行役詞,又相當的典雅。羈旅行役詞,多和懷才不遇、天涯淪落有關,這一類詞抒發的是士不遇的感情。
這本身就屬於「雅」的范疇;在創作手法上,柳永還兼容了詩的表現手法,意境的創造、氣氛的渲染,用典使事,遣詞造句,無不體現了「雅」的特色,使其詞呈現出雅俗並陳的特色。
(2)柳永詞作的創造特徵擴展閱讀:
柳永詞的內容:
1、描寫市民階層男女之間的感情
在詞史上,柳永第一次筆端伸向平民婦女的內心世界,為她們訴說心中的苦悶憂怨。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柳永的詞才走向平民化、大眾化,使詞獲得了新的發展趨勢。
2、描寫都市生活和市井風光
柳永詞多方面展現了北宋繁華富裕的都市生活和豐富多彩的市井風情。前所未有地展現出當時社會的太平氣象。
3、描寫羈旅行役
在這類詞中,柳永寫其行蹤所至,自抒漂泊生活中的離別相思之情,背景遠比五代以及宋初詞人所寫思鄉念遠詞闊大,意境也更蒼涼,特別真切感人。
4、其他
柳永還寫過不少歌頌帝王、達官貴人的詞,也寫過一些自敘懷抱,自嘆平生遭際的詞。
人物介紹:
柳永第一次進京參加科考,無奈落榜,那時的他意氣風發,本來是名揚天下的才子,卻在科考落榜,這對他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可能是他承受挫折的能力不夠。
所以他一怒之下便決心不入朝堂,放縱自己,縱情歌舞,流連煙花場所。在那一段時期,柳永度過了一段肆意的生活。整日出入瓦舍、教坊,與歌姬、舞女為伍,過起了歌舞昇平的生活。
可能是這種渾渾噩噩的生活終歸不是柳永想要的,所以在那樣放縱的一段時間後,他又再一次打起精神來,想要再次入京趕考。這一次柳永才是真正的得罪了宋仁宗。
這次的開罪最終導致柳永在有生之年都與朝堂無緣。那是在宋仁宗的壽宴上,一個大臣為了博得仁宗的好感,說看到天降神仙來為仁宗賀壽要求柳永作詞一首助興。
柳永雖然不齒跟他們共行這種諂媚之事,但是認為這次賀壽可能是自己的進身良機,於是詞性大發寫下了《醉蓬萊》一詩。在現在我們認為他是一首詞中絕句,但是在當時的朝代。
宋仁宗可不是這樣認為,這個詞中的字句寫中了宋仁宗的傷心之事。皇帝本就多疑,在看到柳永所作這首詞時就頗多不喜,壽宴過後趙禎再次細想這首詞,越想越氣憤。
覺得柳永在挑戰他的黃權。柳永自是沒有這個意思,但是厭惡的種子就這樣種在了皇帝的心中。這次的科考柳永高中進士,在柳永興高采烈之時,卻不曾想宋仁宗在看到他的名字時。
只問了句可是寫了《醉蓬萊》的柳永,若是他便去淺吟低唱吧,何必要這浮名。本是考試高中進士,因帝王一言從此再不可入朝堂,這次的經歷著實打擊到了柳永,他從此便真的一次科考也未曾參加過。
❸ 柳永詞有哪些特點他對宋詩的發展有何貢獻
1. 北宋詞至柳永而一變。柳永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作家,也是真正開啟宋詞天地的重要詞人。他以一落魄文人,流連坊曲,採納市井新聲,為文人詞作輸入新鮮血液,並自覺地以市民情調取代貴族情調,變「雅」為「俗」,從而改變了詞的審美內涵和審美情趣,在詞中開拓出另外一番境界。從內容上來看,柳詞雖仍多倚紅偎翠、淺斟低唱之作,但也體現出許多新的傾向,擴大了詞的題材范圍:第一,在描寫男歡女愛的傳統題材時,柳詞從達官顯宦的峻台重閣轉向了平民百姓的市井青樓,具有濃厚的市民氣息。這類詞作有的表現了世俗女性大膽潑辣的愛情意識,有的表現了慘遭遺棄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聲,有的抒寫了處於社會下層的伶工樂伎的不幸遭遇和美好願望,皆透露出新的時代氣息。第二,工於羈旅行役,他把這些本來多入於詩的言志抒情內容一並移入詞中,用來描寫江湖流落的索寞,抒發別離相思的況味,此類作品達到了比較完美的藝術境界。第三,部分詞作還展現了北宋承平之世繁華富庶的都市生活與多彩多姿的市井風情,這在柳永之前的詞作中是不曾見過的。另外,那些抒寫作者身世遭遇,表達懷才不遇的憤懣和對遊宦生涯厭倦的作品也頗值得注意。著有《樂章集》。
2. 柳永詞標志著北宋詞發展的轉折,他對詞的創造性貢獻更主要是體現在詞調和藝術方面。首先,發展了詞的長調體制。柳永精通音律,或利用民間原有的曲調,或把小令擴展為慢詞,或舊曲新翻,或自創新調,使慢詞的曲牌大為豐富,詞的體式至此相當完備,這樣就增加了詞的表現容量,擴大了詞的表現能力。長調蔚然成為一代風氣,倡導之功不能不歸於柳永。其次,豐富了詞的表現手法。柳永把六朝小賦的作法移植於詞,創造了鋪敘展衍、恣意渲染的藝術手法,寫景狀物備足無余,敘事抒情淋漓盡致;與鋪敘相配合,他還長於白描,不加藻飾而又生動傳神;此外,構思細密,布局完整,章法委婉,層次分明也是柳詞的重要藝術特徵。第三,革新了詞的語言表達方式。柳永也能以清麗的語言寫傳統的雅詞,但他貢獻最大的卻是使用極其生動、淺近的語言寫出的俚詞。他一掃晚唐五代詞人的雕琢習氣,充分吸收日常生活中的俗語、口語入詞,以通俗流利的語言取代雅緻綺麗的修辭,達到了「狀難狀之景,達難達之情,而出之以自然」(馮煦《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的境界。正是在柳永手中,俚詞才具備了和傳統雅詞分庭抗禮的資格。作為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柳永對後來詞人沾溉甚深,許多大家都受惠於他,柳詞不僅促進了宋代俗文學的發展,也為金元曲子開啟了先河,以至有人稱他為「曲祖」。代表作品有《雨霖鈴》(寒蟬凄切)、《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望海潮》(東南形勝)。
〔作品講讀〕
一、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
1. 此詞把男女戀情與羈旅行役結合在一起來寫,在傾訴與情人依依惜別的同時,也寓含著詞人仕途失意的抑鬱、知音不再的悲涼以及江湖飄零的凄苦,感情真切誠摯,情調哀怨傷感,是頗能代表柳詞風格的佳作。
2. 此詞的藝術特點:
(1)情景交融,虛實兼寫。這首詞上闕敘述別情別景,下闕設想別後相思,或融情入景,或因情見景,都是以冷落凄清的秋景來渲染襯托難以割捨的離情,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詞的上闕寫臨別的情景,是實寫;下闕寫別後的想像,是虛寫,或實景傳虛,或虛景實寫,既可以打破時空的限制,又拓展了作品的藝術境界,虛實相生,相得益彰。
(2)鋪敘與點染緊密結合。運用白描手法層層鋪敘,是本詞的突出特點,無論是別前、別時、別後的場景氛圍,還是人物的動作、情態、心緒,都形容曲盡、刻畫具體;柳永還將繪畫中的點染手法運用於詞中,既大筆揮灑,反復渲染,又精細入微,宛轉自如。
(3)章法謹嚴,層次分明。此詞在結構上,是以時間發展為序依次寫別前、別時、別後,同時也通過鋪敘由表入里、由淺入深地揭示了人物的感情變化,首尾連貫,層次清晰,全篇的組織結構非常自然,如行雲流水,全然看不出連接的痕跡,充分顯示了作者駕馭長調的傑出才能。
(4)雅俗兼備的語言藝術。本篇的語言自然流暢,雅俗兼備。「執手相看淚眼」等語,淺近俚俗,當和民間俗曲同調;而「今宵酒醒何處」二句,清雅俊逸,堪與文人雅詞比肩,因此被稱為「古今俊語」,後人也常用之來指代柳詞的風格。此詞體現了柳詞俗不傷雅,雅不避俗,雅俗共賞的語言特色。
❹ 柳永詞有哪些特點他對宋詩的發展有何貢獻 他的生平經歷是怎樣的,是什麼造就他的詞風
柳永由於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轉而厭倦官場,沉溺於旖旎繁華的都市生活,在「倚紅偎翠」、「淺斟低唱」中尋找寄託。作為北宋第一個專力作詞的詞人,柳永是北宋一大詞家,在詞史上有重要地位。他擴大了詞境,佳作極多,他不僅開拓了詞的題材內容,而且製作了大量的慢詞,發展了鋪敘手法,促進了詞的通俗化、口語化,在詞史上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他是景祐進士,官屯田員外郎。為人放盪不羈,終身潦倒。死時靠妓女捐錢安葬。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 柳永詞作流傳極廣,有雲「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許多篇章用凄切的曲調唱出了盛世中部分落魄文人的痛苦,真實感人。他是北宋前期最有成就的詞家,有《樂章集》。 柳永的父親、叔叔、哥哥三接、三復都是進士,連兒子、侄子都是。柳永本人卻仕途坎 奉旨填詞柳三變中林志穎飾演的柳永坷,景祐元年(1034年),才賜進士出身,是時已是年近半百。詞作極佳,流傳甚廣。其作品僅《樂章集》一卷流傳至今。描寫羈旅窮愁的,如《雨霖鈴》、《八聲甘州》,以嚴肅的態度,唱出不忍的離別,難收的歸思,極富感染力。 少年柳永混跡於煙花巷陌中。51歲時,柳永終於及第,去過福建,留有《煮海歌》,對當時煮鹽為生的民眾給予了深切的同情。短短兩年仕途,他的名姓就載入了《海內名宦錄》中,足可見其在經綸事物上的天賦。可惜由於性格原因,他屢遭排貶,因此進入四處漂泊的「浮生」,養成了一種對蕭索景物,秋傷風景的偏好。柳永常以宋玉自比,對此,不與置評。柳永晚年窮愁潦倒,死時一貧如洗,是他的歌妓姐妹們集資營葬。死後亦無親族祭奠,每年清明節,歌妓都相約赴其墳地祭掃,並相沿成習,稱之「吊柳七」或「吊柳會」。 柳家世代做官。柳永少年時在家鄉勤學苦讀,希望能傳承家業,官至公卿。學成之後,他就到汴京應試,准備大展鴻圖,在政治上一試身手。不料,一到光怪陸離的京城,骨子裡浪漫風流的年輕才子柳永,就被青樓歌館里的歌妓吸引,把那政治理想完全拋在了腦後,一天到晚在風月場里瀟灑,與青樓歌妓打得火熱,而且還把他的風流生活寫進詞里: 「近日來,陡把狂心牽系。羅綺叢中,笙歌筵上,有個人人可意。」「知幾度、密約秦樓盡醉。便攜手,眷戀香衾綉被。」(《長壽樂》)當然,他也沒有忘記此行考中進士的目標,只是他「自負風流才調」,自信「藝足才高」,「多才多藝善詞賦」(《擊梧桐》),沒把考試當回事,以為考中進士、做個狀元是唾手可得的事。他曾經向可以的心上人誇口說,即使是皇帝臨軒親試,也「定然魁甲登高第」(《長壽樂》)。不料事與願違,放榜時名落孫山。他沮喪憤激之餘,寫下了傳誦一時的名作《鶴沖天》(黃金榜上),宣稱「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你皇帝老兒不讓我進士及第去做官,我不做官,又奈我何!在詞壇上叱吒風雲,難道不是一樣的輝煌?正是「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表面上看,柳永對功名利祿不無鄙視,很有點叛逆精神。其實這只是失望之後的牢騷話,骨子裡還是忘不了功名,他在《如魚水》中一方面說「浮名利,擬拚休。是非莫掛心頭。」另一方面卻又自我安慰說「富貴豈由人,時會高志須酬」。因此,他在科場初次失利後不久,就重整旗鼓,再戰科場。 仁宗初年的再試,考試成績本已過關,但由於《鶴沖天》詞傳到禁中,上達宸聽。等到臨軒放榜時,仁宗以《鶴沖天》詞為口實,說柳永政治上不合格,就把他給黜落了,並批示:「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十六) 再度的失敗,柳永真的有些憤怒了,他乾脆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從此無所顧忌地縱游妓館酒樓之間,致力於民間新聲和詞的藝術創作。官場上的不幸,反倒成全了才子詞人柳永,使他的藝術天賦在詞的創作領域得到充分的發揮。當時教坊樂工和歌姬每得新腔新調,都請求柳永為之填詞,然後才能傳世,得到聽眾的認同。柳永創作的新聲曲子詞,有很多是跟教坊樂工、歌妓合作的結果。 柳永為教坊樂工和歌妓填詞,供她們在酒肆歌樓里演唱,常常會得到她們的經濟資助,柳永也因此可以流連於坊曲,不至於有太多的衣食之虞。南宋羅燁《醉翁談錄》丙集卷二就說「耆卿居京華,暇日遍游妓館。所至,妓者多以金物資給之。」柳永憑借通俗文藝的創作而獲得一定的經濟收入,表明宋代文學的商品化開始萌芽,為後來「職業」地從事通俗文藝創作的書會才人開了先河。
❺ 柳永詞的語言特點
婉約派的高手,自然是以柔美見稱。
他在擴大詞境、發展慢詞、豐富詞作表現手法上都有傑出貢獻。柳詞內容有三類:1�描寫城市的繁榮景象和市民的生活風尚,《望海潮》最為有名。這是一首最早出現的,由文人創作的長調慢詞,它形象地描繪出錢塘江的秀美景色和繁華富庶。2�描寫男女情愛。這類詞中有表現下層人民不幸以及作者對他們的深切同情的,如《定風波》,有寫妓女悲苦和她們對輕薄男子怨恨的,如《少年游》,有寫妓女渴望自由、渴望真正愛情生活的,如《迷仙引》。3�江湖落拓的感慨是他詞作的另一重要內容。《雨霖鈴》、《八聲甘州》、《夜半樂》是這部分詞的代表作。「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八聲甘州》)、「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雨霖鈴》),道出了居無定處,四海漂泊的鄉思愁懷;「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雨霖鈴》)、「敗荷零落,衰楊掩映」(《夜半樂》)和「是處紅衰翠減,冉冉物華休」(《八聲甘州》)中主人公頹唐的心情將秋日景象塗抹上濃重的陰影。詞人的離愁別緒與冷落清秋的景物相互交融,達到了高度的藝術境界。
宋詞自柳永起開始作容納內容更多的慢詞,這為小令之外又提供了一種新的形式。柳詞善以鋪敘的手法說物言情。大量吸收口語,是柳詞表達富於變化的內容時的一種手段。
關於柳永作品的評價,自宋以來即有分歧。各家評語有一點比較一致的,即認為他引用俗語,不登大雅之堂,作品主題多與婦女有關,不免塵下,但也因此而為廣大人民所喜愛。從西夏來的使臣說,凡有飲井水處即能歌柳詞。這和他採用民間俗語入詞有關。可是就現有柳詞之見於《樂章集》者來看,他的詞中用俗語者其實不多,還不如黃庭堅,大概編集時已經刪削。
--------------------------------------------------------------------------------
❻ 柳永寫詞的藝術風格特點
柳永寫詞的藝術風格特點
1、抒情的自我化
柳永詞則注意表現自我獨特的人生體驗和心態,採用「代言」的抒情模式,注重自我的情感體驗。
2、語言的通俗化
柳永在詞的語言表達方式上,也進行了大膽的革新。他不像晚唐五代以來的文人詞那樣只是從書面的語匯中提練高雅綺麗的語言,而是充分運用現實生活中的日常口語和俚語。
諸如代詞「我」、「你」、「伊」、「自家」、「伊家」、「爭」,動詞「看承」、「都來」、「抵死」、「消得」等,柳永都反復使用。用富有表現力的口語入詞,不僅生動活潑,而且使讀者和聽眾既感到親切有味,又易於理解接受。
3、鋪敘和白描的手法
小令由於篇幅短小,只適宜於用傳統的比興手法,通過象徵性的意象群來烘托、傳達抒情主人公的情思意緒。
而慢詞則可以盡情地鋪敘衍展,故柳永將「敷陳其事而直言之」的賦法移植於詞,或直接層層刻畫抒情主人公豐富復雜的內心世界;或鋪陳描繪情事發生、發展的場面和過程,以展現不同時空場景中人物情感心態的變化。
4、結構巧妙
同時,柳永善於巧妙利用時空的轉換來敘事、布景、言情,將一般的人我雙方互寫的雙重結構發展為從自我思念對方又設想對方思念自我的多重空間結構,體現為回環往復式的多重時間結構。
柳永詞的內容
1、描寫市民階層男女之間的感情
柳永詞大量描寫市民階層男女之間的感情,詞中的女主人公,多數是淪入青樓的不幸女子。柳永的這類詞,不僅表現了世俗女性大膽而潑辣的愛情意識,還寫出了被遺棄的或失戀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聲。在詞史上,柳永第一次筆端伸向平民婦女的內心世界,為她們訴說心中的苦悶憂怨。
2、描寫都市生活和市井風光
柳永詞多方面展現了北宋繁華富裕的都市生活和豐富多彩的市井風情。柳永長期生活在都市裡,對都市生活有著豐富的體驗,他用彩筆一一描繪過當時汴京、洛陽、益州、揚州、會稽、金陵、杭州等城市的繁榮景象和市民的游樂情景。這些都市風情畫,前所未有地展現出當時社會的太平氣象。
3、描寫羈旅行役
《樂章集》中六十多首羈旅行役詞,比較全面地展現出柳永一生中的追求、挫折、矛盾、苦悶、辛酸、失意等復雜心態。在這類詞中,柳永寫其行蹤所至,自抒漂泊生活中的離別相思之情,背景遠比五代以及宋初詞人所寫思鄉念遠詞闊大,意境也更蒼涼,特別真切感人。
4、其他
柳永還寫過不少歌頌帝王、達官貴人的詞,也寫過一些自敘懷抱,自嘆平生遭際的詞。
❼ 柳永的詞的特點和代表作
柳永的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 《雨霖鈴》《八聲甘州》。
柳永十大代表作
雨霖鈴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 留戀處,蘭舟摧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晚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蝶戀花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望海潮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八聲甘州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
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
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
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
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愁。
定風波
自春來,慘綠愁紅,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鶯穿柳帶,猶壓香衾卧。暖酥消,膩雲享單。終 日厭厭倦梳裹。無那!恨薄情一去,音書無個。早知恁么,悔當初、不把雕鞍鎖。向雞窗、只與蠻箋象管,拘束教吟課。鎮相隨,莫拋躲。針線閑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陰虛過。
鶴沖天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盪。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黃鶯兒
園林晴晝春誰主。暖律潛催,幽谷暄和,黃鸝翩翩,乍遷芳樹。觀露濕縷金衣,葉映如簧語。曉來枝上綿蠻,似把芳心、深意低訴。
無據。乍出暖煙來,又趁游蜂去。恣狂蹤跡,兩兩相呼,終朝霧吟風舞。當上苑柳農時,別館花深處,此際海燕偏饒,都把韶光與。
雪梅香
景蕭索,危樓獨立面晴空。動悲秋情緒,當時宋玉應同。漁市孤煙裊寒碧,水村殘葉舞愁紅。楚天闊,浪浸斜陽,千里溶溶。
臨風想佳麗,別後愁顏,鎮斂眉峰。可惜當年,頓乖雨跡雲蹤。雅態妍姿正歡洽,落花流水忽西東。無憀恨,相思意,盡分付征鴻。
彩雲歸
蘅皋向晚艤輕航。卸雲帆、水驛魚鄉。當暮天、霽色如晴畫,江練靜、皎月飛光。那堪聽、遠村羌管,引離人斷腸。此際浪萍風梗,度歲茫茫。
堪傷。朝歡暮宴,被多情、賦與凄涼。別來最苦,襟袖依約,尚有餘香。算得伊、鴛衾鳳枕,夜永爭不思量。牽情處,惟有臨歧,一句難忘。
❽ 柳永詞作的創作特徵
柳永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作家,也是真正開啟宋詞天地的重要詞人。他以一落魄文人,流連坊曲,採納市井新聲,為文人詞作輸入新鮮血液,並自覺地以市民情調取代貴族情調,變「雅」為「俗」,從而改變了詞的審美內涵和審美情趣,在詞中開拓出另外一番境界。
(1)、擴大了詞的題材范圍
第一,在描寫男歡女愛的傳統題材時,柳詞從達官顯宦的峻台重閣轉向了平民百姓的市井青樓,具有濃厚的市民氣息。這類詞作有的表現了世俗女性大膽潑辣的愛情意識,有的表現了慘遭遺棄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聲,有的抒寫了處於社會下層的伶工樂伎的不幸遭遇和美好願望,皆透露出新的時代氣息。
第二,工於羈旅行役,他把這些本來多入於詩的言志抒情內容一並移入詞中,用來描寫江湖流落的索寞,抒發別離相思的況味,此類作品達到了比較完美的藝術境界。
第三,展現了北宋承平之世繁華富庶的都市生活與多彩多姿的市井風情,這在柳永之前的詞作中是不曾見過的。
(2)、發展了詞的長調體制
柳永精通音律,或利用民間原有的曲調,或把小令擴展為慢詞,或舊曲新翻,或自創新調,使慢詞的曲牌大為豐富,詞的體式至此相當完備,這樣就增加了詞的表現容量,擴大了詞的表現能力。長調蔚然成為一代風氣,倡導之功不能不歸於柳永。
(3)、豐富了詞的表現手法
柳永把六朝小賦的作法移植於詞,創造了鋪敘展衍、恣意渲染的藝術手法,寫景狀物備足無余,敘事抒情淋漓盡致;與鋪敘相配合,他還長於白描,不加藻飾而又生動傳神;此外,構思細密,布局完整,章法委婉,層次分明也是柳詞的重要藝術特徵。
(4)、革新了詞的語言表達方式
柳永也能以清麗的語言寫傳統的雅詞,但他貢獻最大的卻是使用極其生動、淺近的語言寫出的俚詞。他一掃晚唐五代詞人的雕琢習氣,充分吸收日常生活中的俗語、口語入詞,以通俗流利的語言取代雅緻綺麗的修辭。正是在柳永手中,俚詞才具備了和傳統雅詞分庭抗禮的資格。
作為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柳永對後來詞人沾溉甚深,許多大家都受惠於他,柳詞不僅促進了宋代俗文學的發展,也為金元曲子開啟了先河,以至有人稱他為「曲祖」。
❾ 簡答題:柳永詞有哪些寫作特點
柳永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作家,也是真正開啟宋詞天地的重要詞人。他以一落魄文人,流連坊曲,採納市井新聲,為文人詞作輸入新鮮血液,並自覺地以市民情調取代貴族情調,變「雅」為「俗」,從而改變了詞的審美內涵和審美情趣,在詞中開拓出另外一番境界。
(1)、擴大了詞的題材范圍
第一,在描寫男歡女愛的傳統題材時,柳詞從達官顯宦的峻台重閣轉向了平民百姓的市井青樓,具有濃厚的市民氣息。這類詞作有的表現了世俗女性大膽潑辣的愛情意識,有的表現了慘遭遺棄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聲,有的抒寫了處於社會下層的伶工樂伎的不幸遭遇和美好願望,皆透露出新的時代氣息。
第二,工於羈旅行役,他把這些本來多入於詩的言志抒情內容一並移入詞中,用來描寫江湖流落的索寞,抒發別離相思的況味,此類作品達到了比較完美的藝術境界。
第三,展現了北宋承平之世繁華富庶的都市生活與多彩多姿的市井風情,這在柳永之前的詞作中是不曾見過的。
(2)、發展了詞的長調體制
柳永精通音律,或利用民間原有的曲調,或把小令擴展為慢詞,或舊曲新翻,或自創新調,使慢詞的曲牌大為豐富,詞的體式至此相當完備,這樣就增加了詞的表現容量,擴大了詞的表現能力。長調蔚然成為一代風氣,倡導之功不能不歸於柳永。
(3)、豐富了詞的表現手法
柳永把六朝小賦的作法移植於詞,創造了鋪敘展衍、恣意渲染的藝術手法,寫景狀物備足無余,敘事抒情淋漓盡致;與鋪敘相配合,他還長於白描,不加藻飾而又生動傳神;此外,構思細密,布局完整,章法委婉,層次分明也是柳詞的重要藝術特徵。
(4)、革新了詞的語言表達方式
柳永也能以清麗的語言寫傳統的雅詞,但他貢獻最大的卻是使用極其生動、淺近的語言寫出的俚詞。他一掃晚唐五代詞人的雕琢習氣,充分吸收日常生活中的俗語、口語入詞,以通俗流利的語言取代雅緻綺麗的修辭。正是在柳永手中,俚詞才具備了和傳統雅詞分庭抗禮的資格。
作為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柳永對後來詞人沾溉甚深,許多大家都受惠於他,柳詞不僅促進了宋代俗文學的發展,也為金元曲子開啟了先河,以至有人稱他為「曲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