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兒童畫線描要注意哪些
首先要循序漸進,開始要畫簡單的。最好要寫生,選擇線條變化明顯的物體,把線條的變化描繪出來,再找一些近似的范畫臨摹學習。兒童畫線描確實是兒童學畫入門的好途徑。
2. 學習兒童線描有何作用
再之,線描教學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注重引導,尊重並認可兒童用自己的繪畫語言來表達所選擇的對象。另外,本文通過六小點談論學習兒童線描的作用。第一點、在線描中培養兒童的觀察能力。第二點、在線描中維護兒童積極思維的習慣。第三點、線描可以培養人的記憶能力。第四點、在線描中培養兒童的想像能力。第五點、在線描中培養兒童的分析能力。第六點、線描可以培養兒童的表現能力。現代基礎教育注重人的素質培養,引導並激發人的創造思維和實踐能力。現代兒童線描是兒童情趣、思想、內在潛能的自由表現方式。更為重要的是,它可以培養兒童的觀察、思考、想像和創意等方面的能力,並成為教育領域內值得注意的一項課目。這種用積極思維的教育來替代單純的記憶和模仿式的傳統教育的嘗試,完全超越了專業技能培訓的價值和意義。可以說,從幼兒時期就開始培養兒童在社會環境中的獨立自主性,拓展兒童自身的內在潛能,已日益引起教育工作者們的關注,是基礎美術教育的一個重要課題。在現代兒童線描創作中,一般沒有成人化的主題,也很少人為地去規定兒童創作,更不必用嚴格的透視比例結構來束縛兒童。現代兒童線描創作只是兒童自身情趣的表達。正是孩子的思維賦予了線描作品極活躍的藝術生命力。純真而有創意,是現代兒童線描的閃光點。不少畫家們將此稱為「大師」的畫或「創意畫」,並對現代兒童線描中有獨特「風格」的美感自嘆弗如而贊嘆不已。從某種意義上講,現代兒童線描確實有值得美術工作者欣賞,探討和借鑒的地方。那麼,兒童線描如何教及學習兒童線描又有何作用呢?一、我們始終把線描練習看作是對兒童多種能力的鍛煉,而不是專業技法的單純作業。兒童在繪畫時想些什麼呢?男孩子畫樹枝,可能出自對樹能否長出多種果實的關心;女孩子畫花草,是出自對「花」的喜愛。兒童在一定生活環境下自主地去發現、感覺和思考,並透過繪畫活動,培養獨立表達能力。如果說,掌握知識是人接受教育的目標,那麼,從兒童時期就開始培養繪畫創作能力,將有助於人的一生的發展。1、在線描中培養兒童的觀察能力教師可以進一步指導兒童認識事物的多樣性,如樹枝的正面、側面、背面的不同形狀,樹皮的不同紋樣;還可以讓兒童去觀察瓦、水、石的自然紋理,鹿、虎、貓、斑馬、孔雀的花紋。教師通過對兒童進行觀察訓練,使兒童積累感性認識,增強兒童在繪畫中的自我表達能力,使他們養成觀察事物的良好習慣,並能夠在自然中敏銳地捕捉到美的事物,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2、在線描中維護兒童積極思維的習慣五至八歲的兒童的思維正處於積極活躍的時期,引導兒童拓展自己的思維,是現代兒童線描的目的之一。比如,教師播放小提琴《梁祝》,講述充滿理想化的情節故事,在音樂的節奏中引發兒童大腦思維處於一種興奮的狀態,並產生積極的聯想。兒童會異想天開地把自己的情緒和想法,毫無顧忌地表現出來。教師要營造促使兒童無拘無束地思維的環境,讓兒童根據自己的發現和想法去塑造他們心目中活靈活現的形象。實質上,誘發兒童積極探索、思維、才是線描教學的目標。3、線描可以培養人的記憶能力記憶畫是鍛煉兒童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沒有記憶則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渡將難以實現。在人的記憶中,語言信息量與形象信息量的比例是1:1000,可見形象思維對兒童思維發育的影響有多麼重要。因此,加強對兒童記憶能力的訓練,有利於兒童身心的發展。六至七歲的兒童可以畫日記畫、故事畫、自編情節畫、默記畫。一位兒童看完電視後創作出「皇宮里邊不好玩,皇帝和大臣下江南,江南風景真好看」的三聯畫,便是運用追憶畫的形式來鍛煉形象思維的一種方法。4、在線描中培養兒童的想像能力五至七歲的兒童對事物的認識和理解能力有限,對現實世界充滿著幻想。他們對事物不甚了解,只能以想像去加以補充。兒童不習慣用成人的邏輯思維方式來束縛自己,他們不僅具有多向性的積極幻想,而且有著無可抑制的表現慾望,這是兒童天生具備的創造潛能。兒童在想像中強烈地表達自己的情感,並融入奇異的幻想。無論是敘情式的想像畫,還是具有神話色彩的想像畫,都是兒童想像性創意思維的結晶。5、在線描中培養兒童的分析能力花瓶設計課--畫線八歲後的兒童在畫線描時,偏向追求具象性。觀察只能攝取感性認識,分析才能獲得理性認識和結論。兒童的表現能力來自內心的情感,他們只靠自己的感覺去畫,憑興趣畫才能表達自己的意願,只有這樣,線描造型才不會受到形式或技法的束縛,成為兒童自由自在地去塑造和表現的藝術形象。教師要尊重兒童的表現慾望,即使是十分單純幼稚的繪畫,也要加以鼓勵。有時,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畫出一個簡單的圖形,鼓勵兒童去添加畫面,或鼓勵兒童畫出一個與教師不同的畫面。兒童線描這一創作活動,涉及到有意識地利用繪畫形式來幫助兒童身心的發育成長。它能夠通過描繪事物,對培養兒童的觀察、思考、動手、創造能力及良好的品格,起到十分有益的作用。二、兒童線描如何教兒童線描是教師「教」出來的嗎?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說兒童線描可以「教」,是指把比例、結構等造型方法教給兒童。然而,在實踐中,我們發現,兒童在描繪成人所希望的准確形體時,總是一敗塗地。如果說藝術只是再現,看來只有成人才能做到這一點,兒童似乎無能為力;如果說藝術並非僅僅是再現,而是再創造,那麼,兒童線描的造型應是兒童內心情趣與表現的融合,而這決不是教師「施教」可以做到的。兒童線描中的造型,是童心童真的反映。所以,激發他們的想像力和表現力,才是我們教學的目的。在課堂上,兒童的形象思維主要來源於他對具體事物表象的印象和聯想。教師問:「馬是什麼?」低齡幼兒回答是:「馬可以騎。」四至六歲幼兒回答說:「有四條腿,兩只豎起的耳朵,還有一條尾巴。」線描教學重在引導,以幫助兒童認識事物,同時又不能拘泥於物體的具體細節,更不能以「像不像」來束縛兒童的想像,應鼓勵兒童把他的想法畫出來。兒童線描並非真的難教,而在於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教則注重引導,尊重並認可兒童用自己的繪畫語言來表達所選擇的對象。這是一種似教又非教,它是教觀察、認識,重思維表現,而不是用固定的、成人化的模式去教比例、結構、解剖。兒童線描如何表現對象?兒童有著自己對直觀形象的敏感時期,正是這一點賦予了兒童線描圖中造型的情態。在從簡單圖形到復雜圖形的創作過程中,不能拔苗助長,而貴在因人施教。只要不用成人的思維去規范和束縛他們,兒童就能夠在他們感知的世界裡自由自在地表現。七歲兒童已經有了較成熟的分析能力,但描繪人物,動物或景物的時候還不可能有準確的分析能力,他們會用不同的眼光去觀察事物。任何一個兒童畫線描,都是在特定環境下,自由自在地表現自己的所見所想。兒童在線描造型時不再以某種事物為基礎,他們更多地借抒發自己的情感來塑造出一個個「藝術形象」,這是兒童的一種創造性思維。兒童線描正是建立在這一基礎上,展示兒童的創造性活動的,它包含了兒童的觀察思考和個性情感的自然流露,以及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3. 寫實性線描與表現性線描哪種變現形式更適合幼兒美術教育活動的運用
寫實的東西,不管是什麼表現方法都不適合小孩子學習,這是定論。
4. 學線描畫的好處
1.線描畫有利於激發兒童繪畫潛質,保護兒童繪畫興趣,提高兒童的繪畫信心
兒童開始繪畫時的線條沒有多少變化,本身也沒有意識到線條可以有如此多的變化與內涵。歌德曾說過:「鑒賞力不光是光靠觀賞中等作品而是靠觀賞好的作品才能培養的。」通過欣賞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大師的線條,了解線條的豐富的變化與強大的表現力,並且感受線條的美感與樂趣,提高其欣賞與鑒賞能力,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與創新的激情。
2.線描畫有利於培養兒童的創造性思維
線描畫中突出線條本身的美感。線條有粗細、濃淡、長短、彎曲等變化,在繪畫時可以充分運用這些元素,體現畫面的生動。兒童最經常接觸的就是他們身邊的人、事、物,這些也是最具有感想認識的。這比給他們示範畫或者要求他們畫抽象的內容要更實際、更容易。
比如在昨天的線描畫課堂中,年僅6歲的小學員陳子元就畫上了自己非常喜愛的動畫片「小馬寶莉」中的小馬「紫悅」的形象,在上課過程中,老師就發現,比起前幾次課堂,這一次子元小朋友繪畫時會更有創造力,更有耐心,畫面效果更好。
5. 兒童畫線描要注意哪些事項
兒童畫線描要注意:
1、多觀察
線描畫是表現學生生活的豐富畫卷,畫面上經常出現各種動物、植物、人物、建築及其它種種道具,這就要求學生多觀察、多積累感性認識,這樣在作畫時就會下筆如有神。
2、多練習
因為線描畫講究畫面疏密有致、線條整齊,一切內容的基本元素都有線條,並且多是各種線條的平行組合,只有多練習才能達到熟能生巧的地步。
3、多想像
同樣是樹干,可以有不同的形狀,而填充樹干時可以有不同圖案、線條組合、黑白處理,這就要求學畫者多動腦、多想像,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創造性,這是一種樂趣無窮的練習。
4、有耐心
一幅學生線描畫,可能會有成千上萬的線條,一筆一畫,都要細致勾勒,這就要求學生有高度的耐心和毅力堅持下去,相信不僅畫技會不斷提高,學生的耐心和毅力也會增強。
6. 畫線描的好處
既然稱為線描,必不可少的是線描的基礎,要想紮根就得先從簡單的線開始練起。比如正方形、長方形等。練習的時候要注意幾何的貫穿性和線條的整體性,還包括線條的一致性。
那麼,兒童練習線描畫有哪些好處呢?
1.線描畫有利於激發兒童繪畫潛質,保護兒童繪畫興趣,提高兒童的繪畫信心
兒童開始繪畫時的線條沒有多少變化,本身也沒有意識到線條可以有如此多的變化與內涵。歌德曾說過:「鑒賞力不光是光靠觀賞中等作品而是靠觀賞好的作品才能培養的。」通過欣賞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大師的線條,了解線條的豐富的變化與強大的表現力,並且感受線條的美感與樂趣,提高其欣賞與鑒賞能力,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與創新的激情。
2.線描畫有利於培養兒童的創造性思維
線描畫中突出線條本身的美感。線條有粗細、濃淡、長短、彎曲等變化,在繪畫時可以充分運用這些元素,體現畫面的生動。兒童最經常接觸的就是他們身邊的人、事、物,這些也是最具有感想認識的。這比給他們示範畫或者要求他們畫抽象的內容要更實際、更容易。
比如在昨天的線描畫課堂中,年僅6歲的小學員陳子元就畫上了自己非常喜愛的動畫片「小馬寶莉」中的小馬「紫悅」的形象,在上課過程中,老師就發現,比起前幾次課堂,這一次子元小朋友繪畫時會更有創造力,更有耐心,畫面效果更好。
7. 線描和白描的區別
白描和線描的區別是,前者只有用毛筆畫出,講究十八描的線條表現和用筆,既能作為獨立的作品,也可以做工筆重彩人物的底稿。後者不一定用毛筆了,但也講究用線疏密,虛實而有變化,相對於白描它以簡潔概括為特色。
線描,亦稱「白描」,以單一墨色,汲取書法的用筆技巧,求得「以線存形」,區別質感,拓展空間,抒發情感。最初的線描,在繪畫中只是起草稿之用。即便唐代留存的一些深厚功力,畫了一些「不施丹青而光彩動人」、富有創造性的線描作品,提升了線描的規格。
什麼是白描?
中國繪畫的傳統技法之一,即用墨線勾描物像的一種畫法。也有略施淡墨渲染的。能作為獨立的作品,也可以做工筆重彩人物的底稿。汲取書法的用筆技巧,求得「 以線存形」,白描畫法多用於畫人物。這可分為兩派,一派出自於北宋大畫家李龍眠的,稱之為鐵線描,另一派出自於唐代大畫家吳道子的,稱之為蘭葉描。
什麼是線描?
「線描」也叫「白描」,是中國傳統畫的主要造型手段。在西方繪畫中也有線描,它多出現在工藝繪畫和早期的藝術形式里。東方的線描注重傳達對象的神情和線本身的美感,西方的線描則注重表現對象的物理特徵,東方的線多於變化,西方的線多於單純。慢寫中的線描則要求上述兩者的結合,既要有線本身的優美,又要表現客觀對象的「真實」。
線描中的「線美」,要求在用線表現物體比例、空間、結構的同時,線本身要具有美感。線條在中國傳統繪畫中是最基本的表現形式,所以對線的應用和研究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中國的書法本身就是線條的藝術,從篆、隸、行、草到歐、柳、顏、趙,書法中的每一筆、每一劃都是高度美與力的體現。中國畫用線講究渾厚高古,一波三折,力透紙背。平如錐劃沙,圓如折釵股,留如屋漏痕,重如高山墜石。可見中國畫對線的要求之高。前人總結的經驗能啟示我們用線方式的多樣性和創造性,但不可當做一種公式和框框,我們應該根據對象的具體特徵加上自己的感受,吸收前人的經驗,創造出具有強烈時代氣息和鮮明獨特個性的線條。
線條在西方繪畫中也被廣泛地運用,如拉斐爾的流暢的線、安格爾的嚴謹工整的線、馬蒂斯的瀟灑、席勒的凝練、盧奧的奔放、庫里維支的幾何線、西蓋羅斯強有力的線。我們應該通過觀摩研究,吸收到線描的表現技巧中來。
將「形准」和「線美」結合在一起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學習者不但要進行大量的寫生訓練,還要大膽地進行探索和實踐。只有勇敢的實踐者才能達到兩者完美結合的境界。
如果硬要區分,
白描,只屬於中國畫中的一種畫法,和西方繪畫中的速寫有些相象,但又不是那麼簡單,白描在中國畫中也有相當藝術價值,她是中國繪畫的主要造型手段和精髓之一,是中國畫的基礎.
在西方繪畫中也有線描這一說法,卻代有更多的主觀東西,它多出現在工藝繪畫和早期的藝術形式里。東方的線描注重傳達對象的神情和線本身的美感,西方的線描則注重表現對象的物理特徵,東方的線多於變化,西方的線多於單純。慢寫中的線描則要求上述兩者的結合,既要有線本身的優美,又要表現客觀對象的「真實」。
8. 哪種線描表現形式更適合為幼兒園教育活動提供支持
關鍵詞】主題活動 幼兒 線描畫教學
整合的主題活動能夠給予幼兒美術創作豐富的生活經驗與美感體驗,而美術活動也能在整合中使主題活動變得更加生動和有趣。我國著名美學家滕守堯在《藝術的綜合與綜合的藝術教育》一文中講道:「藝術本身是綜合的,教授藝術的方式也應該是綜合的。」因此,筆者嘗試鼓勵幼兒把主題中汲取的豐富的感性經驗用線描的形式表徵出來,促進幼兒認知能力、情感體驗、審美情趣、繪畫技能、創造性思維的協同發展。
一、挖掘主題內容,給予經驗支持
進入中班下學期,幼兒開始對機械感興趣,他們會圍在一起討論自家汽車的牌子、顏色及乘車的經歷。於是,我們從幼兒感興趣的交通工具入手開展主題活動「來來往往——交通工具」,期待主題活動能從多方面、多途徑向幼兒傳遞豐富的信息,幫助幼兒直接或間接地建構各種交通工具的經驗,並據此激發幼兒進行線描畫創作的興趣。以下是我們對幼兒提供的經驗支持:首先,提供豐富的圖片和玩具,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觀察各種交通工具的主要特徵。其次,帶領幼兒走出去,參觀「凱迪拉克汽車展」。孩子在聆聽銷售人員輕松的講解、愉悅的互動游戲中既收獲了汽車的感性經驗。最後,力圖通過領域間的相互滲透,加深幼兒對交通工具的認識。例如通過泥塑、手工、拓印等方式鼓勵幼兒表現交通工具的造型;角色游戲中我們開設出租汽車主題;區域及環境的影響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結構區的幼兒利用各種材料拼插交通工具;唱唱跳跳區的幼兒手持汽車模型隨音樂展示;探索區的幼兒則在拆裝各種交通工具的過程中了解交通工具的結構;巧手坊的幼兒則可以利用各種材料製作交通工具。樓梯轉台處則布置了「海陸空」的牆飾,讓幼兒以線描畫的方式在上面「展示」各種交通工具。三維空間處設置名車相框,讓幼兒在與環境的互動中獲得有關交通工具的知識。主題活動支持下的「交通工具」使幼兒獲得了大量的感性經驗,為線描表徵積累了大量的事物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