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歷史上誰發明了「走後門」
是蔡京 發明的!
2. 宋體書法到底是蔡京發明,還是秦檜所創造
都不是。
宋體是中國明代木版印刷中出現的字體。最初是在復刻臨安書棚本時將筆劃加以直線化,呈現出硬朗表情的一種字體。嘉靖三十二(1553年)刊刻的《墨子》中宋體的基礎已經成型。明朝後期的萬曆年間刊本數量急速增加,促進了書籍製作的分工化。
宋體字於明朝以後才出現,那何以謂作「宋體」?原來,明朝出版界多翻刻宋本,但為求便捷,這些仿宋刊本經常只刻出「膚廓字樣」,而非原來楷味濃厚的字。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敕廷臣補刊經庵《文獻通考》的序文中,規定:「此後刻書,凡方體稱宋體字,楷書均稱軟字」。「宋體」之名,乃清朝康熙皇帝指定。這命名是有問題的,除了「宋體」非宋,歷代隋、唐、宋、元的刊本字樣也各有特色,卻一概劃作一類。然而皇帝之令,不能不從,中國文人自此稱明代刊本字作「宋體」。
3. 宋體字是誰發明的,秦檜還是蔡京
傳說宋體字為秦檜所創。然而宋體字於明朝以後才出現(出版翻刻宋本時為求便捷而出現的)。至康熙十二年方稱宋體。
4. 宋體是秦檜還是蔡京發明的
傳說宋體字為秦檜所創。
然而宋體字於明朝以後才出現(出版翻刻宋本時為求便捷而出現的)。至康熙十二年方稱宋體。
5. 蔡京的歷史評價
北宋歌謠:「打了桶(童貫),潑了菜(蔡京),便是人間好世界。」
方珍:「蔡京睥睨社稷,內懷不道,效王莽自立為司空,效曹操自立為魏國公,視祖宗為無物,玩陛下如嬰兒,專以紹述熙豐之說為自謀之計。京不孝夾持人主,下以謗訕詆誣天下。大臣保家族不敢議,小臣護寸祿不敢言。顛倒紀綱,恣意妄作,自古人臣之奸,未有如京今日之甚者。」
孫覿:「自古書傳所記,巨奸老惡,未有如京之甚者。太上皇屢因人言,灼見奸欺,凡四罷免,而近小人,相為唇齒,惟恐失去憑依,故營護壅蔽,既去復用,京益蹇然。自謂羽翼已成,根深蒂固,是以凶焰益張,復出為惡。倡導邊隙,挑撥兵端,連起大獄,報及睚眥。怨氣充塞,上干陰陽,水旱連年,赤地千里,盜賊偏野,白骨如山,人心攜貳,天下解體,敵人乘虛鼓行,如入無人之境。」
陳東:「今日之事,蔡京壞亂於前,梁師成陰謀於後。李彥結怨於西北,朱勔結怨於東南,王黼、童貫又結怨於遼、金,創開邊隙。宜誅六賊,傳首四方,以謝天下。」
余應求:「欺君妄上,專權怙寵,蠹財害民,壞法敗國,奢侈過制,賕賄不法者,蔡京始之,王黼終之,則京之罪大於黼審矣。」
洪邁:「章惇、蔡京為政,欲殄滅元祐善類,正士禁錮者三十年,以致靖康之禍。」
《宋史》:「京天資凶譎,舞智御人,在人主前,顓狙伺為固位計,始終一說,謂當越拘攣之俗,竭四海九州之力以自奉。帝亦知其奸,屢罷屢起,且擇與京不合者執政以柅之。京每聞將退免,輒入見祈哀,蒲伏扣頭,無復廉恥。燕山之役,京送攸以詩,陽寓不可之意,冀事不成得以自解。見利忘義,至於兄弟為參、商,父子如秦、越。暮年即家為府,營進之徒,舉集其門,輸貨僮隸得美官,棄紀綱法度為虛器。患失之心無所不至,根株結盤,牢不可脫。卒致宗社之禍,雖譴死道路,天下猶以不正典刑為恨。」
《大宋宣和遺事》:「蔡京、蔡攸、童貫之徒,縱恣於上;高俅、楊戩、朱勔之黨,朋邪於下。」
李廷機:「童貫擅專權,與京相表裡。 童與金人謀,共圖契丹地。 契丹既已亡,引禍害自己。」
王夫之:「奸人得君久,持其權而以傾天下者,抑必有故。才足以代君,而貽君以宴逸;巧足以逢君,而濟君之妄圖;下足以彈壓百僚,而莫之敢侮;上足以脅持人主,而終不敢輕。李林甫、盧杞、秦檜皆是也。進用之始,即有以聳動其君,而視為社稷之臣;既用之,則信向而尊禮之;權勢已歸,君雖疑而不能動搖之以使退。」
康熙帝:「蔡京以庸劣之流,依附小人,以圖登進,即當燭其奸回,決意屏黜,迨其誤國而始逐之,已無及矣。用人之道,誠不可不慎之於始也 。」
梁啟超:」其下者,則巧言令色,獻媚人主,竊弄國柄,荼毒生民,如秦之趙高,漢之十常侍,唐之盧杞、李林甫,宋之蔡京、秦檜、韓侂胄,明之劉瑾、魏忠賢,穿窬斗筲,無足比數。「
蔡東藩:「徽宗即位以後,所用宰輔,除韓忠彥外,無一非小人。蔡京固小人之尤者也,何執中、張康國、鄭居中,張商英等,皆京之具體耳。何執中始終善京,固不必說,張康國、鄭居中、張商英三人,始而附京,繼而攻京,附京者為干祿計,攻京者亦曷嘗不為干祿計耶?小人不能容君子,並且不能容小人,利慾之心一勝,雖屬同類,亦必排擊之而後快。」
6. 蔡京哪個朝代的
蔡京北宋權人
7. 蔡京為什麼能成為宋朝第一奸臣
這個人啊,是什麼都干,貪污,買賣官位,拉攏朝臣,人稱蔡太師,任用高俅,誣陷忠良
8. 搜刮民血的一代奸臣蔡京,為何說他竟是中國古代社會福利制度的開創者呢
因為是蔡京創造性地提出了要給中國的老人實行國家養老制度,這個在中國歷史上是沒有這樣地制度的,雖然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尊老愛幼的傳統,但是遲遲沒有相應的法律或者制度將其具體化制度化下來,所有蔡京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中國古代社會福利制度的開創者。
不過,當時的福利制度是非常有限的,並且當時的制度很難落實到具體實處,真正的百姓也很難享受到這樣的福利待遇。
9. 蔡京為什麼發明了「御避密進」
蔡京怕諫官向皇帝告發自己,就發明了「御避密進」的說法:讓徽宗照抄自己起草的稿子,稱為「御筆詔」,誰敢違詔議論,就以違旨論罪。這樣一來,諫官們為了自身性命,誰還敢直言上諫?
10. 蔡京是哪個朝代的
北宋宋徽宗時期,同時還有六賊
「北宋六賊」是民間對北宋年間六個奸臣的合稱,這六個人分別是蔡京、王黼、童貫、梁師成、朱勔、李彥,基本都是北宋最後一任皇帝宋徽宗時期重要的大臣,這六個人貪贓枉法、橫行霸道,害的民不聊生,是導致當時江南方臘起義和金國入侵中原的罪魁禍首。
蔡京,字元長,北宋權相之一、書法家,以貪瀆聞名。興化仙游(今屬福建)人,熙寧三年進士及第(即狀元),先為地方官,後任中書舍人,改龍圖閣待制、知開封府。崇寧元年(1102),為右僕射兼門下侍郎(右相),後又官至太師。蔡京先後四次任相,共達十七年之久。蔡京興花石綱之役;改鹽法和茶法,鑄當十大錢。北宋末,太學生陳東上書,稱蔡京為「六賊之首」。宋欽宗即位後,蔡京被貶嶺南,途中死於潭州(今湖南長沙)。《東都事略》卷一○一、《宋史》卷四七二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