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交通線的發明

交通線的發明

發布時間:2021-08-16 20:17:30

A. 馬路中間的白線叫什麼線誰發明

瓊瑪卡若

瓊瑪卡若是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一名外科醫生。她在日常工作中看到太多因車禍受傷的患者。傷者的痛苦時時讓她如同身受。於是她開始思考如何能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瓊瑪卡若注意到駕駛員總喜歡靠公路的中間行駛,正是這個偏好讓汽車相撞的可能大大增加。一個念頭閃現在她腦海里:在公路中間畫一條醒目的線,讓不同方向行駛的車輛各行駛在線的一側。
當她把自己的想法提供給有關部門時,卻得到了他們的冷默和拒絕,他們認為自從有汽車那天起從沒人懷疑過汽車在公路上跑還用畫什麼線,至於汽車相撞那是不可避免的,快速行駛不相撞才不正常!對於瓊瑪卡若的提議他們笑她是異想天開。
瓊瑪卡若並沒有忘記醫院里傷員痛苦的表情與呻吟,他不停地向有關部門呼籲,經過七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在1924年內布拉斯加州的公路管理委員會終於同意在一條99號的高速公路上做試驗,試驗的結果是該州的所有公路都畫上了 「瓊瑪卡若線」,並以此為榮。
現在,我們對公路中間的那條線再熟悉不過,只是很少有人能說出它的名字叫「瓊瑪卡若線」。

B. 公路上劃的線是誰發明的最早的公路劃線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道路標志線的發明者:瓊瑪卡若(June McCarroll)

瓊瑪卡若是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一名外科醫生。她在日常工作中看到太多因車禍受傷的患者。傷者的痛苦時時讓她如同身受。於是她開始思考如何能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瓊瑪卡若注意到駕駛員總喜歡靠公路的中間行駛,正是這個偏好讓汽車相撞的可能大大增加。一個念頭閃現在她腦海里:在公路中間畫一條醒目的線,讓不同方向行駛的車輛各行駛在線的一側。
當她把自己的想法提供給有關部門時,卻得到了他們的冷默和拒絕,他們認為自從有汽車那天起從沒人懷疑過汽車在公路上跑還用畫什麼線,至於汽車相撞那是不可避免的,快速行駛不相撞才不正常!對於瓊瑪卡若的提議他們笑她是異想天開。
瓊瑪卡若並沒有忘記醫院里傷員痛苦的表情與呻吟,他不停地向有關部門呼籲,經過七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在1924年內布拉斯加州的公路管理委員會終於同意在一條99號的高速公路上做試驗,試驗的結果是該州的所有公路都畫上了 「瓊瑪卡若線」,並以此為榮。
現在,我們對公路中間的那條線再熟悉不過,只是很少有人能說出它的名字叫「瓊瑪卡若線」。

C. 中國古代交通發展史

中國古代交通發展史

1、先秦時期的道路

歷史發展到原始社會傳說中黃帝炎帝和堯舜禹擔當部落首領的時候,各地的交通有了明顯的進步。到公元前1066年至公元前771年的西周時期,可以說我國道路已經初具規模 。

周武王姬發滅商後,除都城鎬京(今西安附近)外,還根據周公姬旦的建議,修建了東都洛邑(今洛陽),以便於控制東方新得到的大片疆土,對付殷商殘余勢力為了有效發揮兩京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作用,在它們之間修建了一條寬闊平坦的大道,號稱周道。

並以洛邑為中心,向東向北向南向東南又修建成等級不同的呈輻射狀的道路周道是西周王室的生命線,也是國家交通的中軸線。這條交通線也仍然是橫貫東西的大動脈周道在我國經濟文化發展的歷史上,起了奠基性的作用 。

東周時期,社會生產力空前發展,大規模的經濟文化交流軍事外交活動和人員物資聚散,都極大地推進了道路的建設。除周道繼續發揮其中軸線的重要作用外,在其兩側還進一步完善了縱橫交錯的陸路干線和支線。

再加上水運的發展,把黃河上下淮河兩岸和江漢流域有效地聯接起來這個時期修建的主要道路工程有許多,秦國修築的著名的褒斜棧道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項。秦惠王時,開始修築褒斜棧道貨殖列傳記載:關中南則巴蜀,棧道千里,無所不通,唯褒斜道綰轂其口。

戰略上為蜀之咽喉,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如在公元前206年,著名的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故事即發生於此除了秦國的棧道外,其他主要的道路工程還有:楚國經營的從郢都通往新鄭的重要通道,晉國打通的穿越太行山的東西孔道,齊魯兩國建設的四通八達的黃淮交通網路,燕國開辟的直達黃河下游和通往塞外的交通線等。

至此,穿大袖寬袍的中原人善射箭騎馬的戎狄人居雲夢江漢的荊楚人披長發嬉水的吳越人喜椎髻歌舞的巴蜀人就連成一體了,為中華民族的進一步統一打下了基礎 。

2、秦漢時期的道路

中國全國陸上交通網的形成,始於秦朝早在秦國出兵掃滅六國的同時,實現了車同軌全國車輛使用同一寬度的軌距,它適應了秦朝全國土木工程和戰爭等方面長途運輸的需要,對道路修建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 。

根據車同軌的要求,秦朝在把過去錯雜的交通路線加以整修和連接的基礎上,又耗費了難以數計的人力和物力,修築了以馳道為主的全國交通干線這項費時10年的工程,規模十分浩大,它以京師咸陽為中心,向四方輻射,將全國各郡和重要城市,全部聯通起來。

公元前212年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下令修築一條長約1400公里的直道,命蒙恬扶蘇率20萬大軍,邊駐守邊關,邊修直道這條大道沿途經過陝甘等省,穿過14個縣,直至九原郡(今內蒙自治區包頭市),僅僅用了兩年半的時間就修築完畢。

3、著名的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在公元前2世紀至十三四世紀期間,絲綢之路是一條橫貫亞洲的陸路交通干線,是中國同印度古希臘羅馬以及埃及等國進行經濟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古代中國的絲綢主要是通過漢朝時開辟的絲綢之路運往西方的。

在我國的漢朝和唐朝時期,東部山東和東南沿海江浙一帶的大批質量上乘的絲綢從水路或陸路集中到長安城有相當一部分通過陸路轉運到西方去由於在這條陸路上,絲綢的貿易佔了很大比重,因此把它稱為絲綢之路以後又開辟了經海洋通往西方的航線海上絲綢之路。

陸上絲綢之路這條國際通道的開辟,有著極為深遠的意義它經過中亞西亞,可與東南歐及北非的交通線相銜接,構成了世界性的東西大商道不僅在兩漢時期,而且在唐宋元明時期,它始終發揮著重要作用,成為古代東西方文明聯系的主要紐帶 。

4、唐代以後的道路

唐朝是我國古代道路發展的極盛時期。當時,京城長安不僅有水路運河與東部地區相通,而且是國內與國際的陸路交通的樞紐,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之一。城內有11條南北大街,14條東西大街,把全城劃分為100多個整齊的坊市。

皇城中間的南北大街稱為承天門大街,寬441米,視野開闊連接12座城門的有六條大街,其中朱雀大街,是盛唐時期長安城的一條貫穿南北的重要大街。出了長安城,向東,向南,向西,向北,構成了四通八達的陸路交通網不僅通向全國各地。隨著唐朝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也相繼成為國內外交通的重要中心。

到了宋和遼金時期,我國的道路建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特別是在城市道路建設與交通管理方面,與隋唐時代有著明顯的區別這一時期的城市建設,實現了街和市的有機結合城內大道兩旁,第一次成為百業匯聚之區。

元明時期建成了以北京為中心的稠密的驛路交通網,驛路干線輻射到我國的四面八方。特別是元代,綜合拓展了漢唐以來的大陸交通網,進一步覆蓋了亞洲大陸的廣闊地區,包括阿拉伯半島蒙古族各部在成吉思汗等有作為的領袖統率下東征西略。兵鋒所至,驛站隨置,道路貫通。

運輸不絕蒙古軍軍事勢力的極盛時期,道路直通東歐多瑙河畔,南下攻滅金政權和南宋政權後,把南中國的大片疆土也納入自己的版圖同漢唐時期的絲綢之路比較起來,元明道路規模更大,效率更高,發揮著更為直接的重要作用。

清朝把驛路分為三等,一是官馬大路,由北京向各方輻射,主要通往各省城;二是大路,自省城通往地方重要城市;三是小路,自大路或各地重要城市通往各市鎮的支線官馬大路,是國家級官道,在京城東華門外設皇華驛。

作為全國交通的總樞紐,管理北路西路南路東路等官馬大路干線系統。官馬北路系統最重要的是通往大東北的干線,即從北京經山海關盛京(今沈陽)分別延伸到雅克薩廟屯(在黑龍江入海口)的官路和通往朝鮮半島的國際通道。

屬於官馬北路系統的還有分別到呼倫恰克圖的干線以及塞上的橫向大通道這些道路在開發清代北疆,捍衛北疆的斗爭中發揮過重要戰略作用。官馬西路系統包括蘭州官路與四川官路的兩大幹線,前者從北京經保定太原西安蘭州,分別到青海西藏和新疆,並通往中亞西亞諸國。

後者則是通往大西南的干線,從西安通往雲貴川,並向西延伸到西藏拉薩在大清帝國創建和鞏固的過程中,這個覆蓋我國整個西部地區的官馬西路系統,起過十分重要的作用官馬南路系統,包括雲南官路桂林官路和廣東官路三條干線前兩條干線均從太原南下過黃河到洛陽。

後分道到昆明或桂林,並延伸到印度支那半島;第三條干線即廣東官路的主幹道,則是從北京出發經濟南徐州合肥南昌贛州韶關,直達廣州這是元明以來北京到廣州縱貫中國南北的主要官道,歷來當作使節路,而終點廣州又曾是清代對外通商的唯一口岸。

所以清政府對這條干線特別重視,官馬東路的唯一干線就是福建官路,沿途經過天津、濟南、徐州、南京、蘇州、上海、杭州、福州等重要城市。

它是清政府經濟上賴以生存的重要通路此外,還有橫貫東西的長江官路等等清政府正是通過這些道路,實現了對全國各省各市各縣各鄉鎮乃至自然村落的政治控制與經濟榨取;全國各地各民族人民為了生存和發展,也通過這個龐大的交通網路,實現了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

我國古代的道路,都是沙石或泥土路,還沒有用瀝青或水泥鋪成的道路直至19世紀末期,我國才出現了鐵路和公路1876年,英帝國主義欺騙滿清政府,擅自修築了吳淞到上海的鐵路。這是在我國領土上的第一條鐵路。

而1881年建成的唐山到胥各庄的鐵路,則是我國出資修建並延存下來的第一條鐵路。我國最初的公路,是1908年蘇元春駐守廣西南部邊防時興建的龍州到那堪公路,可惜沒有全部完工。

(3)交通線的發明擴展閱讀:

古代關於道路的稱呼

在遠古堯舜時,道路曾被稱作康衢。西周時期,人們曾把可通行三輛馬車的地方稱作路,可通行兩輛馬車的地方稱作道,可通行一輛馬車的地方稱作途畛,是老牛車行的路,徑是僅能走牛馬的鄉間小道。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車同軌,興路政,最寬敞的道路,稱為馳道,即天子馳車之道。唐朝時築路五萬里,稱為驛道。後來,元朝將路稱作大道,清朝稱作大路、小路等。清朝末年,我國建成第一條可通行汽車的路,被稱作汽車路,又稱公路,由此一直沿用至今。

至於馬路,則是外來語,巷、坊、弄、胡同等,被認為是從唐朝沿用下來的舊稱,系指大道以外的路。

D. 誰發明的地鐵

E. 道路交通標線是哪個美國人發明的

GB 5768.1-2009 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 第1部分:總則
GB 5768.2-2009《道路專交通標屬志和標線》 第2部分:道路交通標志
GB 5768.3-2009《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 第3部分:道路交通標線

F. 鐵路是誰發明的

鐵路是英國喬治·史蒂芬遜發明的。

1814年,史蒂芬遜發明了蒸汽機車,又於1825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條鐵路。

1825年9月27日,世界上第一條現代意義的鐵路(「木」路被「鐵」路代替,蒸汽機車開始使用)在英國的斯托克頓(Stockton)和達靈頓(Darlington)之間開通,最初的速度為4.5km/h,後來達到24km/h。

中國修建的第一條鐵路,是1876年英商怡和洋行在上海修建的淞滬鐵路。此路全長30里,運行正常,搭客載貨,一時營業興盛,但未幾因出了重大傷人事故,引起輿論嘩然。清政府即以28萬兩白銀高價購回,全數拆毀,用船運至海上,拋棄海底。

(6)交通線的發明擴展閱讀:

火車和鐵路作為人類征服自然的偉大成果之一,最先出現在產業革命的故鄉英國。1814年,史蒂芬遜發明了蒸汽機車,又於1825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條鐵路。鴉片戰爭以後,中國也開始出現修建鐵路的議論,

一些外國商人向清政府提出了修築中國鐵路的大規模綜合計劃。1865年,一個名叫杜蘭德的英國資本家,在北京宣武門外修築了一條長僅一里的鐵路,試行小火車,意在勸說清政府同意外國人修築鐵路的要求和計劃。有人認為,雖然這只是一條展覽路,

不具備什麼實用價值,且很快被清政府派兵拆毀,但這畢竟是鐵路和火車這種新鮮事物最早在中國出現。有人對此持不同意見,認為「中國土地上的第一條鐵路」,應是1876年英商怡和洋行在上海修建的淞滬鐵路。此路全長30里,運行正常,搭客載貨,一時營業興盛,

但未幾因出了重大傷人事故,引起輿論嘩然。清政府即以28萬兩白銀高價購回,全數拆毀,用船運至海上,拋棄海底。

G. 公路中間的黃線是誰發明的

公路中間的那條分割線叫做「瓊·瑪卡若線」。是以美國女醫生瓊·瑪卡若的名字命名的。
1917年的一個秋天,瓊·瑪卡若在公路上駕車行駛與一輛對面的貨車發生了碰撞。她注意到駕駛員總喜歡靠公路的中間行駛,這個偏好讓汽車相撞的可能大大增加。產生了一個創新的想到:在公路中間畫一條醒目的線,讓不同方向行駛的車輛各行駛在線的一側。
經過七年堅持不懈的爭取和努力,1924年內布拉斯加州的公路管理委員會終於同意在99號高速公路上做試驗,試驗的結果可以大大降低交通事故比例,於是該州的所有公路都畫上了 "瓊瑪卡若線"。

H. 馬路上的線是誰發明的

瓊瑪卡若抄

瓊瑪卡若是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一名外科醫生。她在日常工作中看到太多因車禍受傷的患者。傷者的痛苦時時讓她如同身受。於是她開始思考如何能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瓊瑪卡若注意到駕駛員總喜歡靠公路的中間行駛,正是這個偏好讓汽車相撞的可能大大增加。一個念頭閃現在她腦海里:在公路中間畫一條醒目的線,讓不同方向行駛的車輛各行駛在線的一側。
當她把自己的想法提供給有關部門時,卻得到了他們的冷默和拒絕,他們認為自從有汽車那天起從沒人懷疑過汽車在公路上跑還用畫什麼線,至於汽車相撞那是不可避免的,快速行駛不相撞才不正常!對於瓊瑪卡若的提議他們笑她是異想天開。
瓊瑪卡若並沒有忘記醫院里傷員痛苦的表情與呻吟,他不停地向有關部門呼籲,經過七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在1924年內布拉斯加州的公路管理委員會終於同意在一條99號的高速公路上做試驗,試驗的結果是該州的所有公路都畫上了 「瓊瑪卡若線」,並以此為榮。
現在,我們對公路中間的那條線再熟悉不過,只是很少有人能說出它的名字叫「瓊瑪卡若線」。

I. 交通紅綠燈的發明人是誰

19世紀初,在英國中部的約克城,紅、綠裝分別代表女性的不同身份。其中,著紅裝的女人表示我已結婚,而著綠裝的女人則是未婚者。後來,英國倫敦威斯敏斯會議大樓前經常發生馬車軋人的事故,於是人們受到紅綠裝啟發,1868年12月10日,信號燈家族的第一個成員就在倫敦議會大廈的廣場上誕生了,由當時英國鐵路信號工程師德·哈特設計、製造的燈柱高7米,身上掛著一盞紅、綠兩色的提燈-----煤氣交通信號燈,這是第一盞信號燈。在今天,紅綠燈安裝在各個道口上,已經成為疏導交通車輛最常見和最有效的手段。但這一技術在19世紀就已出現了。
1858年,在英國倫敦主要街頭安裝了以燃煤氣為光源的紅,藍兩色的機械扳手式信號燈,用以指揮馬車通行。這是世界上最早的交通信號燈。1868年,英國機械工程師納伊特在倫敦威斯敏斯特區的議會大廈前的廣場上,安裝了世界上最早的煤氣紅綠燈。它由紅綠兩以旋轉式方形玻璃提燈組成,紅色表示「停止」,綠色表示「注意」。1869年1月2日,煤氣燈爆炸,使警察受傷,遂被取消。
1914年,電氣啟動的紅綠燈出現在美國。這種紅綠燈由紅綠黃三色圓形的投光器組成,安裝在紐約市5號大街的一座高塔上。紅燈亮表示「停止」,綠燈亮表示「通行」。
1918年,又出現了帶控制的紅綠燈和紅外線紅綠燈。帶控制的紅綠燈,一種是把壓力探測器安在地下,車輛一接近紅燈便變為綠燈;另一種是用擴音器來啟動紅綠燈,司機遇紅燈時按一下嗽叭,就使紅燈變為綠燈。紅外線紅綠燈當行人踏上對壓力敏感的路面時,它就能察覺到有人要過馬路。紅外光束能把信號燈的紅燈延長一段時間,推遲汽車放行,以免發生交通事故。
信號燈的出現,使交通得以有效管制,對於疏導交通流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減少交通事故有明顯效果。1968年,聯合國《道路交通和道路標志信號協定》對各種信號燈的含義作了規定。綠燈是通行信號,面對綠燈的車輛可以直行,左轉彎和右轉彎,除非另一種標志禁止某一種轉向。左右轉彎車輛都必須讓合法地正在路口內行駛的車輛和過人行橫道的行人優先通行。紅燈是禁行信號,面對紅燈的車輛必須在交叉路口的停車線後停車。黃燈是警告信號,面對黃燈的車輛不能越過停車線,但車輛已十分接近停車線而不能安全停車時可以進入交叉路口。此後,這一規定在全世界開始通用。

閱讀全文

與交通線的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
2010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答案 瀏覽:259
3系馬年限量版價格 瀏覽:952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
產權年限到期後怎麼辦 瀏覽:83
銅川58同城轉讓 瀏覽:477
著作權使用許可範本 瀏覽:846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瀏覽:414
火石創造筆試題 瀏覽:545
河南醫院轉讓 瀏覽: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