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世界上有哪些有趣的發明
1、電子寵物狗
人們是否還記得電子寵物?目前萬代公司最新設計了一款新玩具軟體,可成為典型的虛擬電子寵物。人們只需從下載TechPet手機應用軟體,通過觸摸屏就可對電子寵物狗進行餵食。
2、谷歌眼鏡
簡單地說,這是一副內置在眼鏡架中的計算機。這幅眼鏡配備了半英寸(1.3厘米)的顯示屏,你可以用它拍攝和分享照片,進行視頻聊天,檢查約會,訪問地圖和Web。到2014年,消費者就可以買到谷歌眼鏡了。
3、3D智能列印機
下載或新建一個圖樣,點擊列印按鈕,這台佔地很少的3D列印機就可以擠出超薄塑料,一層一層地列印出實物,而且你願意列印多少份都可以。跟MakerBot的前代機型相比,最新的Replicator2效率更高,列印更准確,它的軟體也更加易於操作,而且你不需要對機器進行組裝。有了Replicator2,任何人都可以在家裡開設一個小型工廠。
4、竹筒iphone揚聲器
這種竹筒揚聲器可以放大iphone手機的聲音,並能增強立體感,無需外接電源。
5、高速蝙蝠衣
10月,首屆翼裝飛行世界錦標賽在中國召開,穿著「蝙蝠衣」的飛行者們從5000英尺(1500米)的懸崖跳下,滑翔穿過一個山谷,最終打開降落傘降落地面,在30秒時間內飛行了四分之三英里(超過一公里)。目前只有20人有資格參加比賽,南非的朱利安·布勒(JulianBoulle)榮獲冠軍並創造了世界紀錄,他的成績是23.41秒。
6、噴水背包
法國發明家設計的水上噴水背包,不僅可以讓人們從水中躍至空中30英尺,還能像海豚一樣潛入水中。
7、量子隱身衣
美軍最新投資研製了一種「量子隱身」材料,能夠彎曲覆蓋者身體上的光波,從而使人們實現類似哈利-波特的隱形斗篷效果。該材料被稱為「量子隱身」偽裝材料,通過彎曲人體周圍的光波,從而使覆蓋該織物的人們處於完全隱身狀態。
8、自動充氣輪胎
當輪胎氣壓過低時,這款固特異輪胎能夠探測到,內置的壓力探測器在氣壓不足時自動開啟,使空氣進入一個泵氣管。車輪轉動時,輪胎底部受擠壓部位把空氣從泵氣管中排出。當氣壓達到最佳狀態時,壓力控制器關閉。
9、太陽能盆景充電器
法國設計師最新設計一款「電子盆景」,它的葉片由27塊太陽能電池板構成,能夠對手機等電子裝置進行充電,在陽光充足的情況下,4個小時便能完成對手機充電。
10、小型人造室內雲朵
這並不是PS處理的圖像,荷蘭藝術家本德努特-斯米爾德最新發明了如何在室內製造出白色雲朵。這需要精確一絲不苟的規劃設計:溫度、濕度和燈光必須恰到好處。當准備條件具備時,斯米爾德使用一個煙霧器來製造這個室內人造雲。它持續時間非常短暫,卻十分美麗,能夠奇妙地移動。
㈡ 20世紀十大最瘋狂武器發明
一:這是毋庸質疑的,第一當然是核武器,這種可怕的武器永遠是最變態的!! 二:這也是確定的,當然是飛機,這種兵器幾乎主宰了現代戰爭。想想吧,人們對二戰最深的印象是什麼? 當然是那遮天蔽日的轟炸機!! 三:航空母艦。這種海上巨無霸對戰爭的影響甚至超過了戰列艦(當然,戰列艦19世紀就有了)。 四:導彈。由簡單的V2導彈到現在的「民兵」,「白楊」,「東風」,「三叉戟」,「布拉瓦」,由V1到 現在的 「戰斧」,「金牛座」,「布拉莫斯」,「鷹擊」,導彈一直是強大的戰爭機器。 五:坦克。這種身鐵甲,扛大炮的怪物無疑是極其強悍的作戰裝備,雖說到現在,坦克的作戰價值已大幅 下降,但俄羅斯在與喬治亞的戰爭中證明了:坦克依然是陸戰之王!! 六:直升機。價錢極貴,耗油極大,但各國仍大量裝備,無聲地證明了直升機的價值。無疑在電影中,最 激動人心的除了地毯式轟炸外,就是一大群武裝直升機蜂擁而至,傾斜彈葯了。 七:頭盔。這可能讓人意外,但事實就是如此。在一戰中,英法聯軍由於頭盔設計遠遠不如德國人,以至 於在炮擊中,英法聯軍的死亡率比德軍高25%,甚至還出現了專門偷德軍頭盔的」特種部隊「。 八:雷達。它的重要性幾乎已世人皆知,在不列顛之戰中,英國就使用了簡陋的雷達頂住了德國的「BF- 109攻擊波」,而現在,「沒有雷達就沒有國防」早已是真理。 九:飛機隱身技術。在F-119之前,美國對他國優勢只是局部技術優勢,並沒有形成真正的「代差」,而 這種飛機一出現,立刻讓美國擁有了幾乎無法超越的優勢,而在B2和F-22出現之後,這種差距還將 增大,現在有能力趕上美國的俄羅斯也落後7,8年,這是技術積累的差距。 十:衛星。這種兵器一出現幾乎就實現了所有的戰爭夢想:全球偵查,高速通信,全球打擊,無障礙到達 戰場網路......這一切使得戰爭面貌有了巨大的改變,戰爭不再是平台與平台的對決,而是體系(平台 的組合)與 體系的對抗,所謂的「殺手鐧致勝論」不再適用,即使在某些方面已落後,完全可以用體 系的優勢將其彌補,這也是對抗F-22和F-35唯一的方法(遺憾的是,美國早已實現軍隊的體系化, 信息化,而我國還落後很多。)。
記得採納啊
㈢ 20世紀到21世紀人們的一些偉大的發明和發現
1、青黴素
20世紀40年代以前,人類一直未能掌握一種能高效治療細菌性感染且副作用小的葯物。當時若某人患了肺結核,那麼就意味著此人不久就會離開人世。為了改變這種局面,科研人員進行了長期探索,然而在這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進展卻源自一個意外發現。
近代,1928年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首先發現了世界上第一種抗生素—青黴素,亞歷山大·弗萊明由於一次幸運的過失而發現了青黴素。
1928年,英國科學家Fleming在實驗研究中最早發現了青黴素,但由於當時技術不夠先進,認識不夠深刻,Fleming並沒有把青黴素單獨分離出來。1929年,弗萊明發表了他的研究成果,遺憾的是,這篇論文發表後一直沒有受到科學界的重視。
2、DNA雙螺旋結構
1953年2月,沃森(Watson)、克里克(Crick)通過維爾金斯看到了富蘭克林(Rosalind Franklin)在1951年11月拍攝的一張十分漂亮的DNA晶體X射線衍射照片。
這一下激發了他們的靈感 。他們不僅確認了DNA一定是螺旋結構,而且分析得出了螺旋參數。
他們採用了富蘭克琳和威爾金斯的判斷,並加以補充:磷酸根在螺旋的外側構成兩條多核苷酸鏈的骨架,方向相反;鹼基在螺旋內側,兩兩對應。
一連幾天,沃森、克里克在他們的辦公室里興高采烈地用鐵皮和鐵絲搭建著模型。1953年2月28日,第一個DNA雙螺旋結構的分子模型終於誕生了。
3、第一代電子計算機
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計算機「ENIAC」於1946年2月14日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發明人是美國人莫克利(JohnW.Mauchly)和艾克特(J.PresperEckert)。美國國防部用它來進行彈道計算。
它是一個龐然大物,用了18000個電子管,佔地170平方米,重達30噸,耗電功率約150千瓦,每秒鍾可進行5000次運算,這在現在看來微不足道,但在當時卻是破天荒的。
ENIAC以電子管作為元器件,所以又被稱為電子管計算機,是計算機的第一代。電子管計算機由於使用的電子管體積很大,耗電量大,易發熱,因而工作的時間不能太長。
4、電視
電視 (Television 、TV、 Video)指利用電子技術及設備傳送活動的圖像畫面和音頻信號,即電視接收機,也是重要的廣播和視頻通信工具,電視機最早由英國工程師約翰·洛吉·貝爾德在1925年發明。電視用電的方法即時傳送活動的視覺圖像。
同電影相似,電視利用人眼的視覺殘留效應顯現一幀幀漸變的靜止圖像,形成視覺上的活動圖像。電視系統發送端把景物的各個微細部分按亮度和色度轉換為電信號後,順序傳送。在接收端按相應幾何位置顯現各微細部分的亮度和色度來重現整幅原始圖像。
科學技術的進步,是電視迅速普及的一個重要原因。各國電視信號掃描制式與頻道寬頻不完全相同,按國際無線電咨詢委員會(CCIR)的建議用拉丁字母來區別。
5、無線電
麥克斯韋最早在他遞交給英國皇家學會的論文《電磁場的動力理論》中闡明了電磁波傳播的理論基礎。他的這些工作完成於1861年至1865年之間。
1864年,英國科學家麥克斯韋在總結前人研究電磁現象的基礎上,建立了完整的電磁波理論。他斷定電磁波的存在,推導出電磁波與光具有同樣的傳播速度。
1887年德國物理學家赫茲用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之後,人們又進行了許多實驗,不僅證明光是一種電磁波,而且發現了更多形式的電磁波,它們的本質完全相同,只是波長和頻率有很大的差別。
海因里希·魯道夫·赫茲(Heinrich Rudolf Hertz)在1886年至1888年間首先通過試驗驗證了麥克斯韋的理論。他證明了無線電輻射具有波的所有特性,並發現電磁場方程可以用偏微分方程表達,通常稱為波動方程。
㈣ 求世界武器大全,從20世紀到21世紀的所有兵器資料,越詳細越好....
看 槍炮世界 去吧
㈤ 20世紀十大經典武器
只選十個很難選,我就列了20個。
也請大家幫忙選。
二戰:
1.機槍,尤其是德國人發明的mg42通用機槍。它那種撕油布的發射聲音是美國人在歐洲的噩夢。
2.突擊步槍
3.航母
4.v1 v2導彈
5.喀秋莎火箭炮
6.巴組卡火箭筒
7.拉11和P51戰斗機,螺旋槳飛機的極限。
8.B17和B29轟炸機
9.U型潛艇
10.燃燒彈-凝固汽油彈,曾經毀滅城市最多的武器---德國、日本列島、英倫三島、蘇聯西部城市。數不勝數。
戰後十大經典:
1.rpg系列火箭筒是美國人在朝鮮的噩夢。尤其是後來一直到現在的rpg7
2.B52轟炸機 地毯式投彈一直到今天還在用
3.武直,選阿帕奇吧
4.鷂式垂直起降戰斗機 飛機的革命
5.AK47和M16
6.洛杉磯攻擊核潛艇
7.F15和殲6,世界上僅有的兩款擊落敵機多(不是最多,只是相對不少),而自損為0的戰斗機。
8.戰斧巡航導彈。戰斧打帳篷,最早來源空襲利比亞
9.地空導彈薩姆系列。選薩姆6吧。還有美國的愛國者。
一個曾經輝煌的不得了,甚至出現了飛機無用論。愛國者雖然沒那麼輝煌,可是還是在海灣攔下了一些飛毛腿,而且前途也未暗淡。
10.飛毛腿。雖然貌不驚人,技藝不高,但是幾乎所有軍事愛好者都會想到海灣戰爭時期的導彈攔截戰。 其實用的最多的時候是在兩伊戰爭中的襲城戰。還有第四次中東戰爭中,埃及和敘利亞都大規模使用過。甚至當火箭炮使用大量發射攻擊以色列坦克群。可見進口數量不少。
「飛毛腿」導彈是蘇聯50年代研製的一種近程地地戰術彈道導彈,是德國V—2導彈的仿製品,有A、B兩種類型,可裝配常規彈頭和核彈頭,採用車載機動發射。A型於1957年服役,B型是A型的改進型,1965年服役。雖然不先進,但是這是出口最多的彈道導彈。
㈥ 什麼東西是20世紀發明的
20世紀發明的有:
1、軍用飛機。
1903年12月17日,美國萊特兄弟在人類歷史上首次駕駛自己設計、製造的動力飛機飛行成功。1909年,美國陸軍裝備了第一架軍用飛機,機上裝有1台30馬力的發動機,最大速度68公里/小時。同年製成1架雙座萊特A型飛機,用於訓練飛行員。
至20世紀20年代,軍用飛機在法、德、英等國得到迅速發展,遠遠超過了美國。
2、核武器。
核武器系統,一般由核戰斗部、投射工具和指揮控制系統等部分構成,核戰斗部是其主要構成部分。核戰斗部亦稱核彈頭,並常與核裝置、核武器這兩個名稱相互代替使用。核武器的出現,是20世紀40年代前後科學技術重大發展的結果。
3、人造衛星。
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之後,美國、法國、日本也相繼發射了人造衛星。中國於1970年4月24日發射了自己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截止1992年底中國共成功發射33顆不同類型的人造衛星。
4、雜交水稻。
雜種優勢是生物界普遍現象,利用雜種優勢提高農作物產量和品質是現代農業科學的主要成就之一。世界上首次成功的水稻雜交是由美國人 Henry Beachell 在1963年於印度尼西亞完成的,後被授予1996年的世界糧食獎。
5、個人計算機。
(1971—1973年)是4位和8位低檔微處理器時代,通常稱為第1代,其典型產品是Intel4004和Intel8008微處理器和分別由它們組成的MCS-4和MCS-8微機。
㈦ 一戰中發明的武器
坦克: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交戰雙方為突破由塹壕、鐵絲網、機槍火力點組成的防禦陣地,打破陣地戰的僵局,迫切需要研製一種火力、機動、防護三者有機結合的新式武器。英國人E.D.斯文頓在一起意外中發現,如果在拖拉機上裝上火炮或機槍,它不就無敵了嗎?1915年,英國政府採納了E.D.斯文頓的建議,利用汽車、拖拉機、槍炮製造和冶金技術,試制了坦克的樣車。1916年生產了「馬克」Ⅰ型坦克. 1916年9月15日,有60輛「馬克」Ⅰ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戰役。當時為了保密,英國將這種新式武器說成是為前線送水的「水箱」(英文「tank」)。結果這一名稱被沿用至今,「坦克」就是這個單詞的音譯。
飛機 一般普遍認為是由美國人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而有部分人認為是由克雷芒·阿德爾或阿爾貝托·桑托斯·杜蒙特所發明。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設計製造的飛機進行了成功的飛行,這是世界上首次實現重於空氣的航空器的有動力、可操縱的飛行。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飛機已用於作戰,當時飛機的速度已達180~220千米/時,升限6000~7000米,航程400~450千米,轟炸機載彈量1000~2000千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飛機的速度達到750千米/時,轟炸機載彈量可達10噸左右。20世紀40年代中期以後,發動機由活塞式發展到噴氣式,飛機的飛行性能顯著提高;80年代飛機的升限已超過30000米,最大速度超過3倍音速,航程超過20000千米,最大載重量超過100噸。當然,飛機在現代戰爭中的作用更為驚人。不僅可以用於偵察、轟炸,而且在預警、反潛、掃雷等方面也極為出色。在20世紀90年代初爆發的海灣戰爭中,飛機的巨大威力有目共睹。當然,飛機在軍事上的應用給人類也帶來了慘重災維,對人類文明產生了毀滅性破壞。但是和平利用飛機,才是人類發明飛機的初衷。
H.S.馬克沁發明的機槍。 馬克沁1883年進行了原理性試驗,1884年獲得專利。馬克沁機槍是世界上第一種真正成功的以火葯燃氣為能源的自動武器。其口徑為 11.43毫米,槍重 27.2千克,採用槍管短後坐 (19毫米)式自動方式,水冷槍管;採用容彈量為333發6.4米長的帆布彈帶供彈,彈帶可以接續,理論射速 600發/分,可以單、連發射擊;也可以通過射速調節器調整為慢射速 100發/分。馬克沁機槍結構復雜,採用水冷槍管較為笨重,帆布彈帶受潮後可靠性變差,但在近代戰爭中曾被普遍使用。讓馬克沁機槍一舉成名的戰役要數一戰索姆河戰役。1916年7月,協約國軍隊為了報凡爾登戰役的一箭之仇,在1916年7月1日發動了索姆河戰役。英法聯軍憑著人多勢眾,像潮水一樣躍出戰壕沖向德軍的陣地時,得到的是德軍數百挺馬克沁機槍的回應,英國軍隊一片片倒了下去,一天內竟死了整整6萬人。到戰役結束時,英法聯軍陣亡61.5萬人,德軍陣亡65萬人,大多數人都倒在了馬克沁機槍的火舌下,可以說歐洲整整一代人喪命於機關槍下。索姆河戰役後,以馬克沁機槍為代表的重機槍的威風持續了40年之久,對馬克沁機槍的威力傳出很多神話,其中一個說法就是在馬克沁機槍陣地前的敵人沒有一個活著回去的。
化學武器 是以毒劑的毒害作用殺傷有生力量的各種武器、器材的總稱,是一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化學武器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逐步形成具有重要軍事意義的制式武器的。化學武器大規模使用始於1914年~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wwⅰ)。使用的毒劑有氯氣、光氣、雙光氣、氯化苦、二苯氯胂、氫氰酸、芥子氣等多達40餘種,毒劑用量達12萬噸,傷亡人數約130萬,占戰爭傷亡總人數的4.6%。 第二次世界大戰(wwⅱ)期間在歐洲戰場,交戰雙方都加強了化學戰的准備,化學武器貯備達到了很高水平。關於化學武器中劑的研製,取得實質性進展的則是神經性毒劑;在亞洲戰場,日本對我國多次使用了化學武器,造成大量人員傷亡。 從wwⅱ結束至今,世界上局部戰爭和大規模武裝沖突不斷發生,其中被指控使用化學武器和被證實的有美侵朝戰爭、美侵越戰爭、原蘇聯入侵阿富汗等。80年代初開始的兩伊戰爭,伊拉克在進攻失利、失去主動權的緊急時刻使用化學武器對扭轉被動局面、最終實現停火發揮了重要作用。化學武器雖國際公約禁止使用的非常規武器。如1899年和1907年的兩次海牙會議,1925年日內瓦議定書以及前不久(1993)聯大通過的全面禁止和徹底消毀化學武器公約等。我國政府和人民一貫主張禁止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嚴格恪守《公約》,為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貢獻。
㈧ 20世紀初至二戰前都有哪些新型槍支和火炮被發明
美國M1步槍,M1911手槍,巴組卡火箭彈,潘星坦克
前蘇聯TT33式手槍,莫辛納甘步槍,托卡列夫半自動回步槍,T34坦克答
德國虎式坦克,魯格手槍,毛瑟M1932沖鋒手槍,98K步槍,鐵拳反坦克火箭彈
日本南部十二式手槍,三八式步槍,三零式步槍,四四式騎槍,三零式迫擊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