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袁復禮的創立學會
倡議成立中國地質學會,首次發現中國早石炭世地層
1916年農商部地質研究所教員與畢業生合影
1921年11月,袁復禮從美國留學歸來,與1920年從美國學成回國的謝家榮交談認為:欲發展地質科學,當務之急應建立一個學術團體,以便進行國內外的學術交流,開闊視野,跟上時代。他們向地質調查所所長丁文江和礦產股長翁文灝提出建議,得到了他們的贊同。丁文江責成他們用英文起草了《中國地質學會章程》,經外國學者葛利普修改和審定,最後由翁文灝譯成中文。1922年1月27日,中國地質學會在北京地質調查所正式成立,這是中國成立最早的學會之一,為促進中外學術交流和中國地質事業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在成立會上,他被選為《中國地質學會會志》編輯。在中國地質事業的開創時期,袁復禮做了大量基礎地質工作,而最重要的是1925年在甘肅武威(現劃歸天祝)西南35公里的「臭牛溝」發現了豐富的海相化石,其中有許多新的屬種,如袁氏珊瑚(以袁復禮姓氏命名)、大長身貝等,其時代與西歐的「韋憲期」相當,為此,他第一個確定了中國有早石炭世地層,為中國南、北方石炭紀地層、古生物對比和古地理的研究打下了基礎。
袁復禮應用豐富的野外實踐經驗和幾十年教學科研工作中積累的資料,開出了新中國第一門《地貌和第四紀地質學》課程,編出了中國第一本《中國第四紀地質學》教材,首次提出了中國第四紀地質的特點和分區。他是中國地貌和第四紀學科的創始人之一。
② 合肥最好的排名前十的中職院校有哪些
1、安徽建設學校:安徽建工技師學院始建於1980年,是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首批技師學院;安徽建設學校是全日制普通中專學校,兩校一套建制,合署辦公。學校地址:合肥市包河大道188號。
2、安徽汽車應用技師學院:安徽汽車應用技師學院(安徽省汽車工業學校)始建於1979年,前身為安徽省機械工業幹部學校,1985年成立幹部中專學校,1991年經批准成立「合肥機械學校」,1997年經省政府批准更名為安徽省汽車工業學校。地址:合肥市雙鳳工業區鳳霞路15號。
3、安徽城市管理職業學院:安徽城市管理職業學院是經省政府批准設置、教育部備案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前身為1981年成立的安徽省直機關業余大學,1988年更名為安徽省直職工大學,2003年轉製成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學院,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區淮海大道300號。
4、安徽省淮北師范學校:地址:淮北市濉溪澮河路
是淮北市教育局直屬的一所公辦學校,也是淮北地區唯一的一所培養小學和幼兒教師的中等師范學校。它始建於1950年,已有60年的辦學歷史,2009年經省教育廳評估已晉升為安徽省示範中等職業學校。辦學幾十年來,為淮北市培養了2萬余名優秀教育工作者,是淮北市培養小學和幼兒教師的搖籃。
5、合肥機電學校:是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培養中、高級技能型人才的綜合性全日制職業技術院校。是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安徽省省級示範中等職業學校、安徽省重點技工學校、安徽省文明單位、合肥市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經濟開發區宿松路與紫蓬路交口往西200米。
6、合肥工貿高級技工學校:座落在國家級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一所以培養高級技工為主體的全日制(高職層次)技工院校,我校深入貫徹「高端引領、校企合作、多元辦學、內涵發展」的辦學理念,各項工作全面上台階。地址:合肥市經開區紫雲路與蓬萊路交口。
7、合肥市職業教育中心:合肥市職業教育中心又名合肥工業學校,直屬合肥市教育局領導。學校始建於1962年7月,是一所公辦工科類的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全國職教先進單位,中國創造學會實驗基地。
8、安徽能源技術學校:是省教育廳直屬的公辦全日制中等專業學校,建校於1980年,現為國家級重點中專,是一所集教育、培訓、技能鑒定為一體的綜合性中等專業學校。
9、安徽電氣工程學校:始建於1956年,是一所以工科為主的多專業公辦國家級重點中專學校。
10、安徽經濟技術學校:是一所公辦的國家級重點中專。始建於1964年,佔地396餘畝,校舍建築面積5萬多平方米,圖書館藏書12萬多冊,計算機800餘台。
③ 合肥市廬陽高級中學在什麼地方 急急
固鎮路78號
在臨泉路與蒙城北路交叉口,一直沿蒙城北路往北,走到與固鎮路交口往西走一截就到了。
可以坐126或15路公交
④ 如何學會創造
1.創造,是一個從抄小實驗的話題。首先襲,我們要學會怎麼面對創造。我們要用自己那勤勞、機靈手巧的雙手去社會上發展。其次,我們要學會如何為祖國做出貢獻。我們要在新社會里建起許多許多的好習慣
2.學會創造,就是要注意能力素質的培養,做好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過渡。每位同學都應注重培養自己科學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自己的科技意識和開拓創新意識。要培養從工程實際中提煉問題的能力,而不是等待老師出好題目,讓你寫算式。大學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愛護和培養學生學習的好奇心、求知慾,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保護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思維,營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圍。
⑤ 學會創造的好處
你會得到別人沒有的
⑥ 丁明的人物履歷
1981年至1985年在原合肥聯合大學學習,1985年起留校任教。
1989年至1992年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學習,郭沫若獎學金獲得者,獲理學碩士學位。
1999年起任原合肥聯合大學教授。
2000年任原合肥聯合大學化學工程系主任、校長助理。
2000年任原合肥聯合大學黨委委員。
2003年6月起任合肥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
2015年1月起任合肥學院黨委副書記。
現任安徽省科協委員,合肥市科協委員,合肥學院粉體與新能源材料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阻燃學會常務理事,安徽省腐蝕與防護學會副理事長,安徽省化工學會副理事長,安徽省化學學會常務理事, 安徽塑料工業協會副會長,合肥市化工學會副理事長,合肥市創造學會副理事長。
⑦ 什麼是創造學
創造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創造發明活動規律的科學。因為創造發明是人類勞動中最高級、最活躍、最復雜、也是最有意義的一種實踐活動,其實質是:人類追求新的有價值的功能系統。而創造發明可以發展生產力,推動社會進步,改善人類的生活環境、勞動環境,因此創造發明是人類最寶貴的財富。
當前是創造發明的時代,是知識爆炸的時代,國家之 間、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從現象上看是產品競爭, 從實質上看是智力競爭,是創造力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創造 發明的競爭。創造學就是要通過對創造發明史和當今大量的發現、發 明的過程實例進行解剖、分析、研究,力求找出創造發明活 動的規律,藉助規律有效地進行各種創造發明。創造學的分類及研究的內容創造學的分類:創造學研究的任務是多方面的,因為創造過程遍及各行各業,在知識爆炸的年代,有關創造學知識的廣泛應用,對任何一個實踐領域都具有現實意義,對任何一個立志搞革新的人都是不可缺少的。創造學已經發展並衍生許多分支領域,大體歸納為三類:①創造科學——它是研究創造活動,揭示創造活動和創造過程的客觀規律,是對創造學的基礎理論研究。②創造性科學一一研究人的創造性,開發人的創造性,培養、造就創造性人才,並為其提供理論依據。②創造工程一一研究各種有效地創造發明方法,促進創造發明效率的提高,它是創造學最富於應用性的一個領域。此外,還出現了與其它科學交叉的邊緣分支,如創造心理學、創造教育學、創造性開發學等等。總之,不同的崗位有不同的研究重點。創造學研究的內容:1.創造精神創造精神是人們的意識或創造慾望的反映。創造學研究者認為,創造者必須具有以下五種精神:①造福於人類的精神;②敢想、敢幹、敢於實踐的精神。③達不到目的誓不罷休、百折不撓的精神;④善於發現問題、敢於創新的精神;⑤堅持不懈、虛心好學的精神。2.創造性思維思,就是想;維,就是序;思維就是有次序的想一想,思索一下,思考一番。總之是指對事物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認識活動的全過程。創造性思維就不是一般的想一想,它是人類思維的高級形式,它想的是獨立的見解,空前的前所未有的想像目標,其結果是新穎的、有使用價值的、先進的產品。而創造性思維又是擴散思維與集中思維的綜合反映。3.創造環境創造環境的好壞,對創造發明者來說,是起促進和制約的作用。任何個人與團體,雖然都蘊藏著巨大的創造力,但由於受不同環境的影響,或促進或阻礙創造力的發展。充分認識阻礙創造力發展的環境,創造一個有利於創造發明的環境,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開拓有利於創造發明的環境,必須是領導重視創造發,明,積極培養職工的創造精神,有良好的民主作風,認真分析群眾意見,從開發群眾創造力的高度,來尊重群眾提出創造性想法,保護職工創造權益,在群眾中造成人入動腦筋搞革新的競賽風氣,否則必將影響創造力的發展。另外,車間班組團結,協作氣氛濃,家庭成員的支持等也是非常重要的。4.創造性教育. 根據「創造學」研究者們提出的有關創造理論與方法, 運用到教育活動中來,提高人員素質。創造性教育就是通過: 運用創造思維和創造技法開發人們的想像力、創造力和解決 問題的能力,使人們的思維活動能夠出現超出現有的知識范圍,具有獨創性,從而去搞革新、搞創造發明。 ·我們舉辦創造學學習班,就是進行創造性教育的實例。5.創造技法是從創造發明的活動、過程、成果中總結出來帶有普遍 規律的方法,到目前為止,創造技法有300多鍾。創造學研究的原則和任務1.創造學研究的基本原則一一總結創造發明的經驗。2.創造學的根本任務——開發人的創造力,使人類更加聰明。當今的時代是創造的時代,一個人如果沒有創造力,就會忙忙碌碌一輩子,沒有發明成就。一個企業沒有創造力,就不能發展適銷對路的新產品,就會在商品競爭中失去競爭力。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沒有創造力,就很難繁榮,甚至會危及國家、民族的生存。
⑧ 我們要培養自己學會創造學會探究學會學習的能力修改病句
這句話可以這樣改,我們要培養自己,學會學習,學會探究,學會創造的能力 是因為這三個詞的層次是不一樣的,需要修改一下
⑨ 如何學會創造機會
「沒有機會」永遠是那些失敗者的托詞。當我們嘗試著步入失敗者的群體中對他們加以訪問時,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會告訴你他們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不能得到像別人一樣的機會,沒有人幫助他們,沒有人提拔他們。他們還會向你抱怨好的地位已經人滿為患,高級的職位已被他人擠占,一切好機會都已被他人捷足先登。總之,上天對不起他們。
但有骨氣的人卻從不會為他們尋找這樣的托詞。他們從不怨天尤人,他們只知道盡自己所能邁步向前。他們更不會等待別人的援助,他們是自助:他們不等待機會,而是自己製造機會。
等待機會成為一種習慣,這是一件危險的事。人的熱心與精力,就是在這種等待中消失的。對於那些不肯努力而只會胡思亂想的人,機會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只有腳踏實地奮力前進,不肯輕易懈怠的人,才能看得見機會。
機會的降臨往往是非常偶然的,機會就暗藏在你的日常行事之中。不管你從事哪一類事,其中都有機會。
偉大的成就和業績,永遠屬於那些富有奮斗精神的人們,而不是那些一味等待機會的人們。應該牢記,良好的機會完全在於自己的創造。如果以為個人發展的機會在別的地方,在別人身上,那麼一定會遭到失敗。機會其實包含在每個人的人格之中,正如未來的橡樹包含在橡樹的果實里一樣。
世界上最需要的,正是那些能夠製造機遇的人。時機雖是超乎人類能力的大自然的力量,但人在機遇面前,不都是被動的、消極的。許多成就大事的人,更多的時候是積極地、主動地爭取機會,「創造」機會。
培根指出:「智者所創造的機會,要比他所能找到的多。正如櫻樹那樣,雖在靜靜地等待著春天的到來,而它卻無時無刻不在蓄銳養精。」人在待機之時,不能放鬆蓄銳養精的積累,還要時時窺測方位,審時度勢、見縫插針,以尋求有利自身發展的機會。
當一個人計劃周詳,考慮縝密,在多種有利因素的配合下,時機常常會來到你的身邊。一個強者,總能創造出契機,常常與機會結緣,並能藉助機遇的雙翼,搏擊於事業的長空。
創造機會需要一種韌勁、磨勁,需要耐心。當你確定明確的奮斗方向,有堅定的信念,並時時刻刻准備「接納」機遇時,就可能得到機遇女神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