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舊約·創世紀為什麼天主兩次造人
沒有兩次造人。
第一次是出現在《創世記》第一章,當時是列舉神六天的聖工,當然要說一次了。
第二次是出現在《創世記》第二章,有這么一句話——「創2:4 創造天地的來歷,在耶和華 神造天地的日子,乃是這樣,」。下面就開始非常詳細地說是怎樣的,先造了男人,又造了女人。
不沖突。
㈡ 天主為什麼造了人類
你的問題太深奧,如果簡單來說就是因為愛!但我想這一定不是你想要的答案!
更詳細只能用有限的認知來以世界上的某些現象作比喻,比如說 1+1=3或更多
經上有話說: 人被造是為榮耀神 !
人被造是因為神的愛 到了某個地步,要在一種活物上來顯明出來,這活物就是人,在神看來人比萬有更寶貴 就像男人和女人的愛到了一種地步,那種愛肉眼雖看不見,卻在孩子的身上顯明了出來!(比喻)原來萬有被造是為人,人被造是為神=愛(神的榮耀),看到地上的花草樹木、河流、山川、平原、高原、各種動物,又看到天上的藍天白雲、日月、浩瀚星空,不禁會想:人算什麼?它們的存在竟是因為人! 因為某個緣故,現在已經很難看到這些了,也很少有人思想這些,因為這世界同世界之王已經被判了死刑;
在人中有一位最好的,除了他以外,再也沒有如此完全的人,他來到這個世界卻被殺了,這能說明什麼呢?說明這世界是黑暗的,是不接受光的!
但信那人的有福了,因為他曾來這世界,與人一樣的體驗出生 苦難 死亡 以完全勝過了世界 以愛勝過了仇敵 以義勝過了罪 以復活勝過了死亡,照樣信他的人也能如此,那時沒有人見過神,卻看見了他,看見他又信又明白的,後來就會知道 「原來我們看見神了」正如他曾說:看見我就是看見父!
㈢ 天主第幾天造人
神說,地要生出活物來,各從其類。牲畜,昆蟲,野獸,各從其類。事就這樣成了。
於是神造出野獸,各從其類。牲畜,各從其類。地上一切昆蟲,各從其類。神看著是好的。
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里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
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
神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
神說,看哪,我將遍地上一切結種子的菜蔬和一切樹上所結有核的果子,全賜給你們作食物。
至於地上的走獸和空中的飛鳥,並各樣爬在地上有生命的物,我將青草賜給它們作食物。事就這樣成了。
神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有晚上,有早晨,是第六日。
㈣ 上帝創造人的
起初,我們來可以認為,自上帝是從一個未知世界裡來的,來到我們這個世界,看到一片荒涼,就創造了現在的一切物質,然後又創造了人,你可以在聖經中理解一下;
但是,回答不止一個,上帝有可能是外星來的生命體,擁有未知力量,在我們地球上做了一個實驗就走了。
我認為這些是因該慢慢探索,不是強求來的,也許有一天上帝就會重現人間,看到這樣的烏煙瘴氣的城市,又會很生氣。
㈤ 聽說,人是上帝創造的,那麼上帝是誰創造的
上帝存在問題的哲學沉思
在對待上帝是否存在這個問題,可劃分為有神論,無神論及不可知論三種觀點,神學家不斷提出證明有神論的論證方法,縱然人們並不是先天從理論上認知了神的存在才去信仰神,但作為自由思想者,我們必須嚴肅對待神存在與否的問題,從而幫助人們樹立無神論科學世界觀。
本體論證
這個論證由神學家安瑟倫提出,他的論證見於他的<<宣講篇>>,他說:
「如果說那種不可設想的無與倫比的偉大東西,只在心中存在,那麼,凡不可設想的無與倫比的偉大的東西,可設想的無與倫比的偉大的東西,就是相同的了。但是,這明明不可能的。所以,亳無疑問,某一個不可設想的無與倫比的偉大的東西,是既存在於心,也存在於現實中。」
其思路是首先把上帝定義為一切可能想像中最偉大的存在,假如它不存在,那麼在它之外就還有一個更偉大的存在,而這就和前提矛盾了,故此這個想像中最偉大的存在(上帝)必須存在。
這種十足十的唯心主義後來被笛卡兒哲學命題「我思故我在」的命題以及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茲發揚及補充,但是安瑟倫的本體論證一出,就受到同時代人的批判,最有名的可算是法國僧侶高尼羅,他在<<為愚頑人辯護>>中出兩點尖銳的批判,其一是我們可理解的東西並不等於真實的東西;其二我們心靈的存在未必就是現實的存在。
高尼羅有一個很形象的比喻生動地揭露安瑟倫本體論證的不合理處,正如安瑟倫的上帝猶如一個傳說中的一座仙島,這座仙島有無窮無盡的寶藏,要是有人表達世上真有這么一座仙島,那麼尚不難理解;但若說這座仙島比任何地方都完美,所以它必然地既在心靈中存在,也在現實中存在,則明顯是邏輯上的錯誤,因為概念的存在並不等同客觀的存在。
由此可見,安瑟倫這種論證只是純粹的玩弄概念的文字游戲,哲學家康德在其<<純粹理性批判>>中已把它推翻。
設計論證
設計論證又稱目的論證,它也屬於後驗的證明,阿奎那第五種論證就是從宇宙的目的性推論出「有智慧的存在者」,換言之,這個論證就是用一些明顯有秩序的事例來證明宇宙或世界源自有智慧的設計者(上帝)。
神學家佩利提出 「鍾表類比」,佩利是英國福音派神學家,他在<<自然神學:或從自然現象搜集來的關於上帝存在及其屬性的證據>>一書中出他的「鍾表類比」。
佩利說如果在沙漠中見到一隻結構精美的手錶,一定會聯想起這只手錶有一個設計主,這世界比鍾表更復雜,故此必有一創造主。
英國主觀唯心主義哲學家休謨對設計論證在<<自然宗教對話錄>>中早已質疑,而<<自然宗教對話錄>>比佩利的<<自然神學>>更早20年發表,這表示佩利精心設想的設計論證前,休謨早已對此論證全盤否定了。
休謨指出,我們可以從機器等人工作品推論出是人創造,這是因為我們從經驗中歸納了無數實例,但若然從自然推論出造物主時,這是從獨一的果推出獨一的因,我們並無同類例子可供歸納結論,因此這樣的推論是不能成立的。
而且我們知道,進化論已給這個論證給予毀滅性攻擊,當代進化論已可以解釋所有生物由非生物到簡單的單細胞生物,然後經過自我復制,進化成現今的復雜生物,整個過程完全都是根據自然選擇(天擇)而成,特別是進化學家Richard Dawkins的<<盲眼鍾表匠>>一書,已闡析得很清楚,而且,無任何跡象說服到世界是「設計」而成的,如果是設計,那將是「失敗的設計」,例如「基因垃圾」這個問題便是神學解釋不了的。
基督徒最後的把戲便是無力地說「神造的」,然而這無疑小孩子無法解析時只有說 「just because...」
宇宙論證
宇宙論證的奠基人可算是中世紀的經院哲學家托馬斯.阿奎那,不同於本體論證的是前者是一種先驗性的證明,從「上帝的觀念」來論證「上帝的存在」;宇宙論證則注重經驗事實,它是從宇宙的存在來論證「上帝的存在」。
阿奎那的典型論證見於他的<<神學大全>>,他提出的五種證明上帝的方式如下:
第一種:從事物的運動推論出「第一推動者」
第二種:從因果關系的有限性推論出「第一因」
第三種:從偶然的存在推論出「必然的存在」
第四種:從萬物的等級性推論出「完滿性」
第五種:從宇宙的目的性推論出「有智慧的存在者」
阿奎那的推理方法主要是由第一因,第一推動者總結出上帝的存在及其屬性,然而這個論證先後經過哲學家休謨,康德及羅素質疑而被推翻,正如康德所說,從偶然性推至原因的理論,只適用於感知世界,在起驗世界則毫無意義。
羅素也說:
「如果說萬物都要有起因,那麼,上帝也必有起因,如果存在著沒有起因的事物,那也很可能就是世界,正和可能是上帝一樣,因此這一論點就毫無活力可言。」
「認為萬物必定都有個開始的觀念實際上是因為我們缺乏想像而造的。」
如果宇宙的存在需要第一因,則上帝也需要有因(據馬克思主義宗教學,上帝的「因」在階級社會),如果說上帝的因在其自身,那憑什麼不準宇宙的「因」在其自身?
在科學層面上,阿奎那的宇宙論證也是站不住腳,特別是當今的量子物理學上,科學在解釋宇宙時更已經不再把所謂的第一因,第一推動者訴諸於神或上帝了。
當代科學已指出宇宙並無需要假設第一因,英國物理學家霍金更把宇宙因的上帝驅逐了。
道德論證
道德論證認為道德來自<<聖經>>里的教誨,道德義務是神聖的命令,哲學家康德在理性范圍內批駁了上帝的一切論證,但卻在<<實踐理性批判>>上炮製出道德論證,以上帝作假設的存在而作為道德的公設,二十世紀最流行的劉易斯提出的道德論證。
經驗告知,基督教不但不能帶來道德,卻反而帶來更多的不道德,法國戰斗無神論者霍爾巴赫早在<<自然的體系>>中指出把道德建立在宗教基礎上是十分危險的,若然宗教基礎崩潰了,那麼道德亦隨之崩潰。關於道德與宗教的關系, 羅素<<為什麼我不是基督徒>>一書有出色探討。
約翰.希克亦對康德的道德論證提出嚴厲的批判,他說這種論證不能成為上帝存在的證明,是因為「最高責任的權威」可受到懷疑;即使道德價值指向某種先驗的基礎,也不能把道德價值一直歸於基督教崇拜的耶和華。
劉易斯的道德論證堅決反對道德相對主義,而強調道德的客觀性,也遭受了約翰.希克的質疑,他指出劉易斯論證的前提是很作問題的,因為此類論證基於一個假設就是根據自然主義的觀點解釋不了道德價值;但在自然主義的懷疑者來說,從這樣一種未經證明的假設來推論上帝的存在,等於什麼也沒說。
其實,以宗教作為最高價值的道德標準是十分危險的,因為信徒往往籍著神的名義做出駭人聽聞的行為。而人文主義的道德觀主張道德標準是相對的,即是凡對人類有害的行為,我們便會視之為不道德,反之亦然。
意志論證
意志論證又名「實用性論證」,在這里主要介紹帕斯卡的「打賭說」和詹姆斯的「風險論」。
「打賭說」
帕斯卡是數學家,物理學家,哲學家,他是這樣表達他的「打賭說」的:
「是的,你非下賭注不可。你早已委身,就別無選擇。然而,你將賭定哪一方呢?讓我們來看一下:既然非得作出一種選擇,只有看看哪一種快擇與你的利害最少。你有兩樣東西可賭:真與善;你又有兩樣東西可賭:你的理智與意志,你的智識與福祉;同時你的本性又再躲避兩樣東西:謬誤與邪惡。既然你非作抉擇不可,你的理智所面對的已不再是選擇這一面而不是那一面。這一點是我們早己明顯了的。那麼,就你的福祉而言又將如何呢?讓我們估量一下賭注的正面,即相信上帝存在所包含的得與失吧。我們可對兩種情況加以估量:若賭贏了,你將獲得一切;若賭輪了,你並沒有失去什麼。還有什麼可猶豫的,就賭定上帝存在吧!」
帕斯卡這種相信上帝的理由相信早已為人們所唾棄,第一,帕斯卡沒有考慮到這世界有各種不同的宗教,而不信者入地獄亦非只是基督教唯一,那麼我們應該把賭注押在哪一個宗教呢?萬一佛教是真實的宗教,而我們把賭注押在耶和華上,則會受到不信佛教的可悲下場。
此外,上帝是否存在是不能用打賭來決定的,因為有很多人已經用自己的理性判斷了上帝的存在與否(無論是有神論者,或是無神論者);再而,對那些不能相信上帝存在的人來說,若違心地打賭信仰上帝,他並不是「並沒有失去什麼」,因為他要花大量時間來信仰虛幻的上帝,參與宗教活動,所造成的損失是無法估量的。
最後,即使上帝存在,上帝也很有可能因為帕斯卡的投機賭博心理而罰他下地獄。
「風險論」
「風險論」的代表詹姆斯是美國心理學家和哲學家,他的思想特點是實用主義的哲學,他在信仰問題上與帕斯卡相似之處在於他們都把在上帝存在與否在缺乏理性的說服力下訴諸賭博。
在詹姆斯來說,「信仰之選擇既然在缺乏理性論據下,應憑什麼作出快擇呢?按照詹姆斯,即是憑著人的」情感本性「來作出快擇,即是信仰什麼會帶來最大的益處。
神?瘋子?騙子?
這個論證由C. S. Lewis提出,然而,這是一個極偏狹的論證,耶穌的可能性怎可簡單概括為這三種,如果這三種可能性可應用在耶穌,也應該同樣應用在其他宗教人物身上,如果應用在佛陀身上,那麼佛陀甘棄皇位出家,苦修七年,他不是騙子;佛陀能悟出高深哲理,那佛陀不是瘋子;但是佛陀是神嗎?
事實上耶穌即非神即非瘋子即非騙子,他是當時一世紀猶太教某一分枝充滿末世思想的狂熱天啟論者的宗教領導人,而且耶穌好可能根本沒有自稱為神,只是耶穌死後幾十年後的基督徒在褔音書中將他神化。
瀕死體驗
基督徒亦企圖以瀕死體驗意圖論證靈魂,從而販賣神秘主義,那些經歷瀕死體驗的人往往聲稱自己臨死的剎那見到光,隧道,其實現代神經科學已經能夠以唯物角度解釋人體這些現象,病人所見現象只是他們腦部神經中樞中斷時所見的幻象。
結論
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論>>明確指出世界統一於它的物質性:
「世界的真正的統一性是在於它的物質性,而這種物質性不是魔術師的三兩句話所能證明的,而是由哲學和自然科學的長期和持續的發展來證明的。」 這段話充份表述我們在對待神存在與否的問題上所持守的態度,就是由由哲學自然科學的發展來證明上帝的不存在,人類社會發展至今,已累積了種種駁斥有神論,論證無神論極有說服力的思想,而只有這點,我們才能真正駁倒有神論。
㈥ 天主第()天創造了人
「創1:27」 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
「創1:31」 神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有晚上,有早晨,是第六日。
㈦ 為什麼上帝要創造人類
我們先看看聖經的創世記是怎麼記載的;
1:26 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版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權使他們管理海里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
1:27 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
1:28 神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
從聖經中我們看到神造人的原因,第一個是要照著我們的形象造,神的形象是什麼呢?就是公義、良善、信實,具有非凡的創造力和聰明智慧的,只有按神的形象造的人,才能明白上帝的心意,才能和上帝溝通,才能榮耀上帝。
第二個,上帝所造的人是具有使命的,就是管理世界,治理全地。上帝需要具有智慧懂得上帝心意的人來管理這個上帝所創造的自然界。
人卻中了撒旦的詭計,犯了罪,辜負了上帝的心意。但是上帝沒有就此拋棄他所造的人,一次又一次的挽救人類,甚至不惜降下他的獨生子捨命來做挽回祭,接受耶穌悔改的人,就是新造的人。
㈧ 關於神創造人類的神話
紐西蘭是一個島國,這里居住著古老的毛利人。毛利人在解釋自己來源的時候是這樣說的:有一位神,他有不同的名字,圖、蒂基和塔內,他取河邊的紅泥,用自己的血捏成一個自己的肖像或形象,有眼睛、手、腿,一應俱全。事實上,就是神的惟妙惟肖的復製品。他做成這個模特後,就向這個泥人的嘴和鼻子里吹氣,使他活起來,這個泥人立刻有了生命並打了一個噴嚏。
澳大利亞的造人神話是這樣的:創世者龐德一傑爾用他的一把大刀割下三大塊樹皮。他在一塊上面放了些泥土,用他的刀把泥調好。然後他把一部分泥放到另一塊樹皮上面,造成一個人形。他先造了腳,然後造腿,然後是身軀、手臂和頭。就這樣,他在兩塊樹皮上各造了一個人,他對這兩個人很滿意,於是,又從按樹上取下多纖維的樹皮,把它做成頭發,粘在泥人的頭上。然後,他躺在他們的上面,使勁往他們的嘴裡、鼻孔里和肚臍里吹氣,這些小人立刻動了起來,圍著神又蹦又跳。
生活在婆羅洲的達雅克人說:有一個大神,名叫薩拉潘代,天神命令他來到地球上造人,他先造了一個石頭人,但石頭人不能說話,就被廢棄了。他又造了一個鐵人,而這個鐵人的舌頭比石頭人還硬,天神看了很不滿意。第三次,薩拉潘代造了個泥人,泥人極有靈性,一造好就開口說話,天神十分高興,說:「你造的人能行。讓他成為人類的祖先吧,你必須另造一些像他這樣的人。」
在非洲白尼羅河生活的希盧克人的神話說:創世者喬奧克決定創造人類,他拿起一塊泥土,對自己說:我將造人,但他必須能走能跑,能到野外田裡去工作,所以我將給他兩條長腿,像火烈烏一樣。這樣做了以後,他又想:人必須能種植他的黍粟,因此我將給他兩只手臂,一隻手拿鍬,一隻手拔雜草。於是他給人安了兩只手臂。按照這樣的構思,他先後給人安上了兩隻眼睛,一張嘴,一個舌頭和兩個耳朵,於是他創造出了一個完美的人類。
古希臘的神話說:人類是奧林匹斯山上的諸神創造的,他們先造出了一個黃金人類,這些人像神仙一樣生活,沒有悲哀,沒有恐懼,死亡就像是沉睡一樣;接著諸神又創造了白銀人類,雖然他們不能跟黃金人類相比,但也算得上幸福、安寧;隨後就是青銅人類,因為有了他們,慾望和爭斗便開始咬嚙這個世界,他們不受神的愛護;最後是鐵的人類,這是亂世中的種族,也就是我們現在這一代人。鐵人類的命運就是日夜勞作和無窮的煩惱,直到種族滅絕時為止。
至今生活在北美洲亞利桑那州的皮馬人認為,是大地之主創造了世界上的一切,他又造了一個漂亮的泥像,並稱這個泥像為人。可是人這種東西並不好,不知怎麼搞的,一下子就變出了那麼多,以至水和食物都不夠了。這些人也奇怪,他們從來不生病,也沒有人死去,結果,他們吃光了世界上的所有東西,最後開始互相殘殺,互相吞食。大地之主十分傷心,他抓住天上的掛鉤,把天往下拉,把所有的人和動物都壓成了粉末兒。接著,大地之主用他的手杖將大地鑿穿7一個洞,他來到了大地的另一邊,又開始重新創造世界,創造人類。
阿拉伯的創世神話說,上帝派阿茲列來創造人,他取了一些泥土來到阿拉比亞,然後造成了一個人形,並把這個泥人放到一個地方,使它慢慢變干。過了40天,當泥人變干以後,上帝給了他們生命,並賦予他們理性的靈魂。
南美奎什瑪雅人的聖書《波波爾—烏夫》寫到:最初的世界什麼都沒有,只有造物主特拍和古庫馬茨,他們創造了所有的動物,並對這些動物說:「你們的肉將被撕得粉碎,就這樣,這將是你們的命運。」接著,他們想造一種靈物,「讓我們造出能供養我們的人來吧!我們應該做些什麼才能受人祈求,在地上被人禱念呢?……那麼就讓我們造順從的、恭敬的、能供養我們的人吧!」於是,他們用泥土造了一個人,但這個人很不美,雖然會說話,但卻沒有思想。造物主沒有辦法,只好打碎重新來做。他們又用黃谷和白谷磨碎和成面因造了一個人,但這些人沒有靈魂也沒有思想,於是,神又找到了可以進入人肉體的東西,人就開始在地球上繁殖。
㈨ 世界和人類真的是由天主創造嗎
不是啊,宇宙的一切都是我們的心造成的,建議您看下佛陀與梵天的對話
㈩ 天主於是照自己的肖像造了人:造了一男一女。 上主天主用地上的灰土形成了人,為什麼兩次造人
很高興你在研讀聖經,而且認真地思考。
聖經是「天主給人寄來的家書」,包含非常深厚的神學、倫理、靈修思想。
聖經不是文學小說,學習天主的話必需祈求聖神的光照指引。
我簡要給你講兩點:
1.你引用的章句不準確。聖經希伯來原文是「造了男女」(希伯來字意為,天主造了釘子性的人和孔道性的人)。
2.並非兩次造人,這兩句話啟示我們同一奧跡的兩個真理——
其一,天主照自己的肖像造人,指他賦予人不死不滅的靈魂。
其二,上主天主用地上的灰土形成了人,指人的肉身,物質元素與灰土相同(這一點早已由現代科技證明,而且是在聖經成書三四千年之後)。
繼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