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李斯被關在獄中時,發出了怎樣的感嘆
李斯身帶刑具,關在獄中。他仰天長嘆:「悲修啊!無道的昏君。哪裡可以為他謀劃呢漁昔日夏萊殺關龍逢,商封殺比干,吳王夫差殺伍子青。這三位大臣是何等忠君,然而卻都不免一死。』現在我的才智比不上他們,而二世的無道又超過萊、封和夫差,由此看來,我死也就順理成章了。二世做皇帝的辦法豈能不使天下混亂!誅殺兄長自己登位,害死忠臣提拔奸人,修阿房宮,橫征暴斂。不是我不進諫,是他不聽我的話啊!現在造反的人已經古了半個天下,他卻執迷不悟,讓趙高為輔佐、我一定會看到寇賊踏破咸陽,朝廷成為魔鹿遊玩的荒草崗。」
② 小篆是李斯所創嗎
小篆在漢字發展過程中是一種里程碑式的字體,是漢字古文字階段的休止符,對漢字的規范化起了很大的作用。千百年來,秦朝宰相李斯在秦統一後將大篆(籀文)簡化為小篆的說法流傳很廣。通用著作無不沿襲此說。
但是,另有一些學者認為,此說依據不足,其主要論據是:小篆是秦代文字的說法沒有史料依據,《史記》關於秦統一文字的記載僅「書同文字」、「周道廢,秦撥去古文」兩句,並說明秦國創小篆,更無李斯造小篆的意思;對李斯一生軼聞瑣事均有詳細記載的《史記·李斯傳》隻字未提李斯作小篆的事。因此可以肯定,小篆形成於秦統一之前。秦始皇不過將其規定為全國的統一文字而已,並非新創。
然而,小篆究竟形成於秦統一之前的何時,說法又不盡一致。
一種意見只是否定秦代李斯作小篆,至於小篆具體成於何時卻言之不明。如南宋范成大所撰《跋〈詛楚文〉》中就有「小篆非出李斯」之語;民國時故宮博物院院長馬敘平先生在《中國文字之變遷》一文中也寫道:「小篆就是秦文,李斯要廢六國異形文字,用秦文來統一它,並沒有另創小篆。」
另一種意見則依據對戰國時期秦國文物所載銘文和當時人書法字體的考察,在否定小篆為秦統一後李斯所創的基礎上,進而提出小篆為戰國文字之說。對古代文字研究造詣很深的清代學者王國維在《史籀篇疏證序》中就持這種看法。
各派論者各持己見,孰是孰非,未有定論。
③ 秦朝李斯受命統一文字這種文字叫做什麼秦朝大將誰用六毛和羊毛混合發明出了描
李斯受命統一文字這種叫做小纂
④ 千古名相李斯,被自己制定的刑法殘酷處死,臨死有何遺言
李斯是我國歷史上的千古名相,他統一文字和度量衡,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毫不誇張的說,如果沒有他,秦始皇就不可能那麼快實現天下的大一統。可就是這樣一人,卻不得善終,以被砍頭為結局。而在砍頭之前,李斯說了兩句話。
如果李斯當初沒有為了一己私利,立胡二世為帝,結局可能就大不相同。但事已至此,他只能為自己的過錯付出慘痛的代價。
⑤ 李斯是怎樣被處死的
由於秦始皇的賞識,李斯不僅官運亨通,他的子女也都跟著沾光。李斯的長子李由做三川郡守,掌握了一定的軍政大權,其他子女也都與帝室結了婚姻關系。有一次,李由回到咸陽,李斯擺設家宴,百官都來赴宴祝酒。在這種熱烈的酒席上,李斯想起了他的老師荀卿告誡他的「物忌太盛」這句話,感慨地說:「我是個平民百姓,今天卻做了丞相,可以說是富貴到了極點。但是,物盛則衰,我還不知道將來會有什麼樣的結局呢屍由此可見,李斯並沒有完全陶醉於高官厚祿之中,他對現實的認識還是比較清醒的。
秦朝建立以後,由於秦始皇對廣大人民實行殘暴的統治,各地人民群眾的反抗從來沒有停止過。除了武裝斗爭形式外,廣大人民還以歌謠的形式咒罵秦始皇,如說:「阿房阿房,亡始皇」等。人民群眾的不滿和反抗,使地主階級也很擔心。因此,秦始皇在統一後的十餘年間,先後進行了五次遠途巡行。其目的就是到各地耀武揚威,加強對全國的控制。
盡管秦始皇到各處巡行,殘酷鎮壓人民群眾,然而反抗還是不斷發生,如有人攔截皇家使者,有人公開咒罵秦始皇:「今年祖龍(秦始皇)死。」所以,在秦王政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決定第五次巡行。
這一次巡行,丞相李斯和秦始皇寵愛的小兒子胡亥等一同前往。巡行的路線是:從咸陽出發,出武關,沿丹水、漢水流域到雲夢,再沿長江東下直至會稽(今浙江紹興市南)。登會稽山,祭大禹,並刻石留念。在北歸之時,秦始皇得了重病,不久死在沙丘(今河北鉅鹿縣東南)。
秦始皋死後,李斯怕引起天下大亂,每日照常令人送水送飯,不讓外火知道死訊,按照慣例,應由秦始皇長子扶蘇繼位。扶蘇思想傾向於儒家,不同意秦始皇的焚書坑儒,當面提過意見,惹得秦始皇生氣,把他派到西北大將蒙恬那裡。這時,宦官趙高也正在進行陰謀活動,他曾是胡亥的老師,極力想讓胡亥稱帝,他就可以大權在握了。唯一需要注意拉攏的是李斯,所以他就想方設法爭取拳斯也同意胡亥上台。趙高口才極好,善於雄辯,與李斯有這樣的一段對話。
趙高說:「皇帝臨死前,曾召扶蘇參加葬禮的這封信,沒等送出去,皇帝就死了,這封信沒有人知道,現在胡亥手裡。決定由誰來繼位;全由胡亥和我來決定丁,你認為如何?」這是探聽的口氣。
李斯說:「這是亡國的言論,不是人臣應該議論的。」反映出李斯對趙高的不滿。但趙高早就對李斯的為人了如指掌,他讓李斯和蒙恬進行對比,李斯自覺不如蒙恬。於是,趙高乘機又說:扶蘇剛毅面勇敢善戰,他繼位後必將任用蒙恬為丞相,這話很能抓住李斯當時的心情。趙高接著又威脅說,現在天下實際上掌握在胡亥和他的手裡,扶蘇、蒙恬、李斯的命運也全都攥在我們的手裡。李斯見形勢不妙,就只好聽從趙高的調遣了。胡亥、趙高將秦始皇召扶蘇來咸陽送葬的書信,改為斥責扶蘇「無尺寸之功」、「不孝」的信,令他自殺;同時責備蒙恬「不忠」,也令他自殺。結果扶蘇乖乖地自殺了,蒙恬不肯自殺,後被囚禁,還是服毒而死。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胡亥繼承了帝位,開始了比秦始皇更加殘忍的統治。李斯與胡亥、趙高的結合,是為了互相利用,所以後來他們之間勾心鬥角,也就是自然的事情了。
李斯是個不惜一切代價而想得到功名的政客,比昏庸無能的胡亥,當然要高明得多。他看到了秦王朝的危機,為了保存自己的既得利益,也不敢規勸胡亥。一次,胡亥責問李斯說:過去韓非曾經說過,古代的君王都是十分辛勤勞苦的,難道君王管理天下是為了受苦受累嗎?這是因為他們無能。賢人有天下,就要讓天下適應自己,如果連自己都不能滿足,又如何治理天下呢?我想隨心所欲,而又要永遠統治天下,你李斯有什麼辦法嗎?這時,李斯的兒子李由鎮壓農民起義進軍不利,大將章邯要追查李由的責任,並譏諷李斯的無能。李斯因此心中恐懼,為得到秦二世胡亥的信任,提出一套「督責之術」。
李斯在上書中說:賢主若能行「督責之術」,群臣不敢不全心全意為君王服務;不能行「督責之術」的君王,如堯、舜等比百姓還辛勞,簡直是受罪。
什麼是「督責之術」呢?實際上就是嚴刑酷法和君王的獨斷專行。李斯說:「彼唯明主為能深督輕罪,夫罪輕且督深,而況有重罪乎?故民不敢犯也。」就是對臣下和百姓實行「輕罪重罰」,使人人不敢輕舉妄動。君主對臣下要實行獨斷專行,要駕馭群臣,不能受臣下的影響。李斯認為,只有這樣的君主才能隨心所欲,為所欲為。實行「督責之術」,群臣百姓也就不敢造反了,君王的地位才能牢靠。
李斯關於「督責之術」的主張,既有取寵於秦二世的一面,也有他繼承法家思想的一面。在上書中,他也是一再引申不害、韓非的話,來證實自己的看法。不過,李斯講得更加露骨而已。糊塗可笑的秦二世,不顧天下百姓的反抗,採納了李斯的「督責之術」。此後,殺人多者為「忠臣」,殘忍者為「明吏」,弄得天下怨聲載道。
在李斯,趙高的慫恿下,秦二世胡亥更加奢侈腐化,胡作非為。為了鎮壓農民起義,不斷地從關中征發人民去打仗,給人民造成極大的負擔,秦二世胡亥為了修好阿房宮,征發徭役,把人民推向苦難的深淵。當時全國人民的反秦起義已經風起雲涌,為了統治階級的共同利益,李斯同右丞相去疾、將軍馮劫勸秦二世胡亥停建阿房宮,減少一些徭役。當時,秦二世正與宮女宴飲作樂,見李斯等人上書十分惱怒,下令將他們逮捕入獄。李斯在獄中多次上書,都被趙高扣留。趙高借機說李斯與其兒子李由謀反,對李斯嚴刑拷打,刑訊逼供。李斯被迫承認謀反,在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七月被殺死
⑥ 古代的刑具刑罰
中國古代的刑罰種類繁多,大致可以歸為五類。隋以前的五刑為;墨刑、劓刑、刖刑、宮刑、大辟,前四種為肉刑。漢文帝始議除肉刑,至隋文章制《開皇律》,基本上以五刑——笞刑、杖別、徒刑、流刑、死刑取代了舊五刑,以身體刑(又稱痛苦刑)取代了肉刑。值得一提的是,這里所提到的自刑、身體刑,基本上屬於法律規定的正刑,而實際上法外施刑的情況非常普遍,施刑有著極大的隨意性,五花八門,十分殘酷。
l、湯鑊
例: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臣請就湯鑊。(《廉頗藺相如列傳》高中語文第一冊)
湯鑊:死刑的一種,也作「烹」,是把人放過大鼎或大鑊,用滾湯將人活活煮死的酷刑。
2、黥
例:臏至,龐涓恐其賢於己,疾之,則以法刑斷其兩足而黥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高中語文第一冊單元統習)
黥;又稱墨刑,其法是以刀刻鑿人面(體)再用墨塗在刀傷創口上,使其永不褪色。漢以前,墨刑主要施於犯人面、額之上,適用於較輕罪犯;以後,墨刑間或有之,主要用於選奴、竊盜和輔助刑。
3、斬
例:君既系獄,……以八月十三日斬於市,春秋三十有三。(《譚嗣同》高中語文第二冊)
斬:死刑的一種。古時分腰斬和斬首,腰斬用鐵鑕(今鍘刀),斬首用刀刃。隋以後新刑告皆指斬首之刑。此處即為斬首。
4、刖
例;王以和為誑而刖其左足。(《韓非子?和氏》高中語文第三冊單元練習)
刖;斷腳之刑。刖刑系以臏刑演變而來。臏刑是去掉犯人的膝蓋骨,犯人受臏刑後不能行走,受刖刑即斷足後,裝上假肢仍可行走,故刖刊輕於臏刑。
5、刺配
例;我因惡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場官司,刺配到這里。(《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高中語文第四冊)
刺配:臉上刺了字,發放送往遠地充軍。刺:即上文的黥刑,在罪犯額面或肌膚上刺上字,用墨染上顏色。配;流刑,發往遠地充軍。
6、笞
例:履至君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過秦論》高中語文第四冊)
笞:古代新五刑的一種,用竹板或荊條打人背部或臀部。笞刑自十至於五十下。敲撲,刑具,短的叫敲,長的叫撲,這里指用嚴酷的刑罰來奴役天下的百姓。
7、謫戍
例:謫戍之眾,非抗於九國之師也。(《過泰論》高中語文第四冊)
謫戍:流刑,將有罪的人流放到邊遠地區防守。課本注為「被征發戍守邊遠地區」是不準確的。
8、菹醢
例: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涉江》高中語文第五冊)
菹醢:古代的一種酷刑,把人剁成肉泥,製成肉醬。
9、杖
例:宰嚴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促織》高中語文第五冊)
杖;自隋起定為五刑之一。用大荊條、大竹板或棍棒抽擊人的背、臀或腿部。杖刑自五十至於一百下。
10、宮刑
宮刑;又稱腐刑,是僅次於死刑之刑。男子閹割生殖器,女子幽閉。因犯人閹割後畏風須暖,要在蓄火如蠶室之宮刑獄中將養百日,所以宮刑也叫做隱宮、下蠶室。大家熟悉的《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就曾因「李陵之禍」而遭受了宮刑。
⑦ 李斯創造了什麼體
小篆
⑧ 李斯最後是被自己制定的刑法處死的嗎
一代名相李斯確實由自己定製的嚴酷刑法殺死的,李斯死於他所定製的十大酷刑中的五刑之行,死狀極其慘烈,甚至李斯三族都被連累致死,而李斯這樣一個結局也稱得上是自食其果了。
李斯之死更多的源於自身對權力的執著,在王朝建立之時退出權力的爭奪,李斯也不會因為身居高位權力過大輕易的被挑撥君臣關系,也不會落得這樣一個悲慘的下場。
⑨ 古代腰斬是一種多麼殘酷的刑罰,誰是第一個處罰的人
據說是李斯。腰斬是一種非常殘酷,可以說是喪心病狂、泯滅人性的刑罰。它的殘酷程度堪比五馬分屍、凌遲等酷刑,所以說非常恐怖。腰斬腰斬,顧名思義,就是從腰部斬開。它不同於砍頭這種刑罰,將人從腰部斬開,人並不會馬上死去,而是會痛苦掙扎一段時間後,才會死亡。據說,古時候第一個被實行腰斬的人是李斯。
腰斬的可怕程度主要在於,往上一分,痛不欲生,往下一分,生不如死。也就是說,劊子手在行刑的時候,如果稍微往上一些,剛好在某些重要器官的部位斬斷的話,人雖然極端痛苦,但是會極快死亡。但是要是往下一點,那麼人不但要承受極端痛苦,還不能馬上死亡,最終失血過多而亡,或者活生生疼死。一代權臣,害死韓非子的李斯,最終落得這樣的下場,也是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