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麼樣理解藝術欣賞的再創造,與藝術作品的「創造」又怎麼樣的區別與聯系
藝術欣賞在創造,簡單的說就是通過欣賞別人的藝術作品,從而受到啟發來創造專自己的藝術,藝術作品的屬創造是藝術家對客觀事物理解的主管表達,意境的升華,他們直接的聯系是,都是受外物啟發,區別是一個是通過別人的作品的啟發,另一個是受客觀事物的啟發。
② 什麼是藝術欣賞的再創造
藝術欣賞是人們以藝術形象為對象的審美活動。是人類精神生活的重要內容,是實現藝術的美育社會功能的必要環節。
這種審美活動既包括對象(藝術形象),也包括主體(欣賞者)。
藝術欣賞是對藝術作品的接受,這種接受不是被動的,而是主動的,包括了欣賞者的感知、體驗、理解、想像、再創造等心理活動。
藝術欣賞既是對藝術作品中的美的一種發現,又是欣賞者的一種再創造。
在藝術欣賞的過程中,欣賞者所產生的愉悅主要來自兩個方面:
① 對藝術家所創造的美的發現
藝術本身的的美不僅包含了生活美、自然美的精粹,而且凝聚著藝術家的心靈美和精湛的技巧;欣賞者面對一件精美藝術品的「拍案叫絕」,既是對藝術家創造性勞動的肯定,也是對欣賞者自身審美能力的肯定。
② 欣賞者對藝術形象的「再創造」
盡管藝術形象規定了欣賞者的感覺、想像、體驗、理解等認識活動的基本傾向和范圍,但欣賞者總是從自己的興趣出發去感受藝術形象,理解作品的意蘊;欣賞者在藝術形象的誘導下,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去馳騁想像,深化情感體驗,使藝術形象的生命在欣賞活動中顯得更加活躍和豐富,彷彿欣賞者與藝術家在一起共同創造;由於欣賞者的想像各不相同,因此,在「再創造」的過程中比作品更具有廣闊的社會內容,甚至可以用藝術的審美眼光去觀察自然、觀察生活和體驗人生。
藝術欣賞中的「再創造」:
藝術欣賞既是對藝術作品中的美的一種發現,又是欣賞者的一種再創造。
① 藝術形象是欣賞者發揮想像的客觀基礎
首先要有藝術形象,要有蘊含在藝術形象中的藝術的美。(大的快樂來自於對美的作品的欣賞)
② 欣賞者的審美活動是主動的,不是被動的接受
藝術形象不僅展現了自然的美和生活的美,而且凝聚著藝術家的感情。
③ 如何理解藝術欣賞的「再創造」
欣賞主體在受欣賞客體的制約的同時,又可以主動積極地突破制約,對藝術形象進行「再創造」和「再評價」。藝術形象因為象生活本身那樣豐富多彩,而且它是立體地、多向地、多層面地反映生活,所以,雖然藝術家只是從自己感受的特定角度來創造形象,但他們創造出來的藝術形象的這種立體性、多向性、多層面性,往往比藝術家主觀上對現實的把握豐富得多,深刻得多,活躍得多。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形象大於思想」,或者「客觀思想大於主觀思想。」藝術家創造藝術形象的過程,就是由「面」到「點」,由「多」到「一」的過程,他要盡量做到以一當十,言有盡而意無窮,寓永恆於一瞬。藝術欣賞要求欣賞者能夠主動積極地體驗和想像,做到由一到十,由點到面,由有盡之言到無窮之意,否則,藝術欣賞就是失敗的。古語:詩無達詁。歌德:「一般說,我們都不應該把畫家的筆墨或詩人的語言看得太死,太狹窄。一件藝術作品是由自由大膽的精神創造出來的,我們也就盡可能地用自由大膽的精神去觀照和欣賞。」這種「自由大膽」的欣賞,這種被動中的主動、制約中的能動,就是藝術欣賞過程中的形象再創造、再評價。它表現在欣賞者不但能夠「復現」,領悟和理解藝術形象(與藝術家「相似」或「」相近),而且能夠對原有藝術形象進行補充、變動、改造、深化和提高(與藝術家「有所不似」、「有所遠」)。曹禺在話劇《雷雨》公演後曾寫過:「這一年來批評《雷雨》的文章確實嚇住了我,它們似乎刺痛了我的自卑意識,令我深切的感觸自己的低能。我突地發現它們的主人了解我的作品比自己要明切得多。……我不由自已地感覺一種局促,一種不自在……」敦煌莫高窟壁畫《割肉貿鴿》,說的是一個宗教故事:一隻被鷹追逐的小鴿子,逃到佛身上求救,佛用自己的血肉喂鷹,來換取鴿子的一息生命。但血肉割盡,直到全力投身到秤盤上,也還抵不上小鴿子的重量,於是大地震動,一切復歸原狀……壁畫中的佛身盤腿而坐,一手舉在胸前,一手托著小鴿,身旁是劊子手,周圍眾多人物,或悲傷或哀嘆或同情或恐懼。空中舞盪著飛天的飄帶,如和聲伴奏,襯托著這悲壯庄嚴的主題。當時宗教信仰的煽動力量(殉道精神),在現代觀賞者眼中早已不復存在,圖景本身的大含量、多義性和模糊性,為欣賞者創造出與壁畫主題相去甚遠的審美心象:或從中體味人間的悲慘世界,或從中參悟人生的苦難,或喚起某種痛苦而崇高的獻身精神,或激起某種懲治邪惡的正義感,或嚮往一種博大仁慈的胸懷……
④ 蘇小妹曾在那些文本中被創造和再創造
故事一
一天蘇東坡拿妹妹的長相開玩笑,形容妹妹的凸額凹眼是:
未出堂前三五步,額頭先到畫堂前;
幾回拭淚深難到,留得汪汪兩道泉。
蘇小妹嘻嘻一笑,當即反唇相譏:
一叢哀草出唇間,須發連鬢耳杏然;
口角幾回無覓處,忽聞毛里有聲傳。
這詩譏笑的是蘇軾那不加修理、亂蓬蓬的絡腮胡須。女孩子最怕別人說出她長相的弱點,蘇小妹額頭凸出一些,眼窩凹下一些,就被蘇軾抓出來調侃一頓,蘇小妹說蘇軾的胡須似乎又還沒有抓到痛處,覺得自己沒有佔到便宜,再一端詳,發現哥哥額頭扁平,了無崢嶸之感,又一幅馬臉,長達一尺,兩隻眼睛距離較遠,整個就是五官搭配不合比例,當即喜孜孜地再佔一詩:
天平地闊路三千,遙望雙眉雲漢間;
去年一滴相思淚,至今未到耳腮邊。
蘇軾一聽樂得拍著妹妹的頭大笑不已。蘇家兄妹戲諺起來,可說百無禁忌,常常是語帶雙關,任你想像。
[編輯本段]故事二
有年冬天,雪後初晴,蘇軾披一件大裘袍坐在向陽的地方曬太陽,風吹過,裘毛拂動,蘇小妹在旁邊走過,看到這一景象,當即說道:「風吹裘裘毛亂動。」說完笑眯眯地看著蘇軾傻笑,一副得意的神氣。她所站牆角的牆壁上正好也結了些冰雪,此時在太陽的照射下,融化的雪水,順著牆壁直往下淌,蘇軾想也不想,順口就說:「陽照壁壁水直流。」蘇小妹雖還年小,但已初解人事,當即羞紅了臉,狠狠地看了哥哥一眼,飛快地跑開。還有一次,蘇小妹正蹲在井邊剖魚,蘇東坡從外回來,騎馬經過,一見,立即說道:「妹妹剖魚,蹲下來一剖兩半!」蘇小妹猶豫了一下,但終究忍不住,將頭微微揚起,半羞半嗔對哥哥說:「哥哥騎馬,跨上去又加一鞭。」
蘇東坡有許多和尚朋友,宋代理學盛行,提倡明心見性之餘,也使女性的地位大大下降,女子的人格飽受壓抑,除大力提倡女子裹腳之外更要求女子話不高聲,笑莫露齒,天天就躲在閨房中習那女紅,出嫁的那天頭上都還要頂一塊紅布不讓別人看見。蘇家是讀書人家,見識有別,另外與蘇東坡交往的那些和尚是四大皆空,所以蘇東坡與那些和尚交談玩笑的時候,並不幹涉他那伶牙俐齒的妹妹在中間攪和,管她雅緻也好,粗野也好。
[編輯本段]故事三
一天,蘇東坡跟一群和尚出外遊玩,蘇小妹亦步亦趨地跟著,突然看到一個和尚在江中游泳,載沉載浮,碧波中就好像一個光溜溜的圓球滾動不已,蘇小妹少見多怪,看得興致盎然,謾聲說道:「清江水中洗和尚,浪滾葫蘆。」跟在她後邊的一位主持僧也是個愛開玩笑的,當即對道:「碧紗帳內坐佳人,煙籠芍葯。」這一下扯開話題就不止不休,蘇小妹不甘示弱,再出一聯:
「僧眠錦被,萬花叢中一葫蘆。」
主持立即對道:「女對青銅,半畝塘中兩菡萏。」
蘇小妹一時為之語拙,正無可奈何,抬頭望見江心有個和尚在撐船,話題一轉:
「和尚撐船,篙打江心羅漢。」
這聯有些難處,它是從「影子」落筆,必須要以「影子」對答才能貼切,主持不由得仔細推敲,終於說道:
「佳人汲水,繩牽井底觀音。」
蘇小妹不甘心,再次發難:
「五百羅漢渡江,岸畔江心千佛手。」
這次蘇小妹遇到了對手,主持僧迅速對道:
「一個佳人望月,人間天上兩蟬娟。」
在蘇東坡眾多的和尚朋友中,佛印是關系最密切的一位,他和蘇小妹鬥口也就百無禁忌。一天佛印戲謔地對她說:「我有一聯,敢請女施主對答」聯語是:
「一女孤眠,縱橫三隻毛眼。」
蘇小妹是個女子,佛印知道她從來爭強好勝,與人對聯從不服輸,這次就選了這么一副充滿黃色情調的想逼蘇小妹無法開口,誰料到蘇小妹從來頑皮大膽,早和她哥哥對過類似的聯語,根本就不覺得怎樣,雖然開始難免有些臉紅,但一想到你出家人都敢說,我又有什麼不敢說的,便對道:
「二憎同榻,顛倒四個光頭。」
佛印連連搖頭,自認失敗,連贊蘇小妹錦綉心機,才思敏捷。一次蘇東坡和佛印和尚在林中打坐,日移竹影,一片寂然,很久了,佛印對蘇東坡說:「觀君坐姿,酷似佛祖。」蘇東坡心中歡喜,看到佛印的褐色袈裟透迄在地,對佛印說:「上人坐姿,活像一堆牛糞。」佛印和尚微笑而已。蘇東坡心想這回讓佛印和尚吃了一記悶虧,暗暗得意,禁不住悄悄告訴蘇小妹,想不到蘇小妹卻說:「哥哥你又輸了。佛家有經雲:心有所想,目有所見。佛印心中有佛,所以看你像佛。而你看他像牛糞,是因為你心中只有牛糞呀!」
[編輯本段]故事四
給詩加「腰」
傳說有一天,蘇小妹、蘇東坡和黃山谷三人在一起談論詩句。蘇小妹說:「輕風細柳,淡月梅花。兩句中間各加上一個字,作為詩的『腰』,成為五言聯句。」
蘇東坡略加思索,隨即說出:「輕風搖細柳,淡月映梅花。」蘇小妹說:「還算好。不過,這個『腰』不夠美。」黃山谷接著吟道:「輕風舞細柳,淡月隱梅花。」蘇小妹說:「是個佳句,但是仍然沒用上理想的字。」這時蘇東坡忍不住了,問:「那麼,妹妹你加的是什麼字呢?」蘇小妹說:「兄長的『搖』『映』二字,確實寫出了柳的動態和月的皎潔,但山谷公的『舞』『隱』,要略勝一籌。因為『舞』是模仿人的動作,把柳的姿態反映得更加形象;『隱』是誇張寫法,使月的皎潔更加突出。而我要說的是:『輕風扶細柳,淡月失梅花』。」蘇東坡、黃山谷聽了,一起鼓掌稱贊。
蘇小妹的「扶」字和「失」字,好在「扶」的擬人化更准確,既寫出了風的輕微、柳的纖弱,又寫出了風與柳的親昵和互相依偎的神態,所以比黃山谷的「舞」更生動得體。「失」字,也比「隱」字更傳神,它准確地寫出了月、梅融為一體的情景。
⑤ 商品再生產和再創造是一個意思嗎
商品再生產和再創造肯定不是一個意思,生產是已經有模具直接生產就行了,但是創造可不一樣,因為創造是需要思維去重新構想創造一個新的產品。
⑥ 再創造是什麼意思
再創造是相對首次創造而言。雖然不是首創,但在沒有任何幫助的情況下,依靠自己的能力,完成創造。
⑦ 詩歌欣賞是一種再創造,再創造的主要方式是什麼 由哪五個字概括了欣賞的過程
詩歌鑒賞是一種再創造。再創造的主要方式是「想像」;
「泡、找、進、猜、補」這五個字概括了欣賞的過程。
⑧ 詩歌欣賞是一種再創造,再創造的主要方式是什麼由哪五個字概括了欣賞的過程
詩歌鑒賞是一種再創造.再創造的主要方式是「想像」;
「泡、找、進、猜、補」這五個字概括了欣賞的過程.
⑨ 什麼是再創造
在原有基礎上,求變,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