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根據蛇發明了

根據蛇發明了

發布時間:2021-08-16 06:58:24

❶ 根據蛇發明了什麼

人們根據蛇的紅外線感知原理,發明了一系列紅外成像設備。這些設備能探測物體表面輻射的不為人眼所見的紅外線,從而判斷出物體表面的溫度場分布。

人眼看不見紅外線,但是蛇的身上裝備著一種能感知紅外線的熱眼,位於蛇的眼睛和鼻孔之間。熱眼上的神經末梢感覺到了目標輻射的紅外線就會立刻產生生物電流,傳遞給蛇的大腦,蛇腦經過分析,就可判斷出前方存在物體的大致形狀,然後做出捕獲或躲避的動作。

由於大氣環境會吸收紅外光譜能量,紅外探測設備經常利用的紅外光波段主要有近紅外(0.76-1.1μm)、中紅外(3-5μm)、遠紅外(8-14μm)等,這三個波段也被稱為紅外光譜的「三個大氣窗口」。

紅外線是英國物理學家赫歇爾在1800年發現的,他用靈敏溫度計移到光譜的紅光區域外側,發現溫度計在這里上升得更高,說明那裡有看不見的射線射到溫度計上,這種射線後來就叫做紅外線。

(1)根據蛇發明了擴展閱讀:

紅外線的發現:公元1800年英國科學家"威廉·赫歇爾"發現太陽光中的紅光外側所圍繞著一種用肉眼無法看見的光源,波長介於5.6-1000UM的「遠紅外線」,經過這種光源照射時,會對有機體產生放射、穿透、吸收、共振的效果。

美國太空總部(NASA)研究報告指出,在紅外線內,對人體有幫助4-14微米的遠紅外線,從內部發熱,從體內作用促進微血管的擴張,使血液循環順暢,達到新陳代謝的目的,進而增加身體的免疫力及治癒率。

但是根據黑體輻射理論,一般的材料要產生足夠強度的遠紅外線,並不容易,通常必須藉助特殊物質作能量的轉換,將它所吸收的熱量經由內部分子的振動再發放較長波長的遠紅外線出來。

❷ 科學家根據蛇發明了什麼

抗蛇毒的血清
紅外線夜視儀、響尾蛇導彈

❸ 通過蛇人類發明了什麼

人們根據蛇的紅外線感知原理發明了一系列紅外線成像設備。根據蛇還發明了響尾蛇導彈!

❹ 根據蛇發明啦什麼

蛇的鼻子前端生有一個非常敏感的紅外線接受器官,可以根據周圍環境的熱量變化發現獵物,通過研究進而發現了紅外線

❺ 人類根據蛇發明了什麼

紅外熱成像儀(熱成像儀或紅外熱成像儀)是通過非接觸探測紅外能量(熱量),並將其轉換為電信號,進而在顯示器上生成熱圖像和溫度值,並可以對溫度值進行計算的一種檢測設備。
因為蛇的視力很差,是靠吐蛇信子探測周圍環境的

❻ 人類根據蛇的什麼發明了什麼

比如有的蛇有感受紅外線的能力,藉此,人類發明了紅外線望遠鏡,紅外線瞄準儀。

❼ 通過蛇人類發明了什麼

熱成像儀

❽ 科學家通過蛇類發明了什麼

科學家通過蛇類的夜視功能,發明了「被動紅外線夜視儀」。

❾ 人們根據響尾蛇發明了什麼

人們根據響尾蛇發來明了響尾蛇導彈源。

AIM-9空空導彈(英文:AIM-9 air to air missile,綽號:Sidewinder,譯文:響尾蛇)

AIM-9空空導彈的導引頭結構酷似人眼的結構,使用一個矩形透鏡(這個透鏡的橫截面應該是拋物面形狀,類早期響尾蛇導彈的引導原理似於放大鏡)替代了Enzian導彈控制系統中原有的「操舵」鏡,前者被安裝在導彈的頭部,其對角線交點被垂直固定在導彈軸線上,透鏡可以圍繞這個圓心水平轉動。

(9)根據蛇發明了擴展閱讀:

AIM-9空空導彈由美國美國雷錫恩公司研發,1953年原型試射成功,1956年7月開始裝備,使用單位遍及美國四大軍種,外銷數量與使用國家眾多,是世界上產量最大的空對空導彈,其也是在實戰中廣泛使用的少數導彈之一,參與過越南戰爭、1982年馬島沖突和海灣戰爭等。

文字版鏈接:網路,響尾蛇導彈。

❿ 人類根據蛇的什麼發明了什麼

(熱成像儀或)是通過非接觸探測紅外能量(熱量),並將其轉換為電信號,進回而在顯示器上生成熱答圖像和溫度值,並可以對溫度值進行計算的一種。
因為蛇的視力很差,是靠吐蛇信子探測周圍環境的,所以根據蛇的熱感應發明了響尾蛇導彈。

閱讀全文

與根據蛇發明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
2010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答案 瀏覽:259
3系馬年限量版價格 瀏覽:952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
產權年限到期後怎麼辦 瀏覽:83
銅川58同城轉讓 瀏覽:477
著作權使用許可範本 瀏覽:846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瀏覽: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