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袁隆平創造的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
水稻養殖之父
個人價值不計其數
⑵ 袁隆平對社會做的貢獻究竟有多大
袁隆平院士對中國農業貢獻甚大,對袁老什麼溢美之詞也不過,用全世界7%的耕地面積,養活22%的世界人口,這種世界奇跡唯有袁老一人方能創造,世上無人能敵!中國目前最值錢的人是袁隆平,單他個人品牌就價值數十億,"民以食為天",袁隆平憑他一人之力就解決了這個民生問題,是蓋世之功,無人可與匹敵。對袁老我認為給什麼待遇也不為過,應配給袁老一架私人飛機,另私人保健醫生.秘書.警衛也必不可少,這樣方體驗出袁老的"價值",聯合國糧農組織聘任袁老為國際首席顧問,美國國家科學院高票聘任袁老為外籍院士,袁老不但是中國人的驕傲,還是全世界的驕傲。最近袁老以88歲高齡還又創造一項奇跡,實現在沙漠種植水稻,他還是世界笫一人獨創此壯舉。偉哉袁老!奇哉袁老!祝袁老龍馬精神!健康長壽!再創輝煌!
⑶ 袁隆平的自我價值表現在那些方面
⑷ 袁隆平的貢獻
袁隆平不僅是雜交水稻事業的開創者,而且始終是這一研究領域的「領頭雁」,創建了一門系統的新興學科——雜交水稻學。四十多年來,雜交水稻研究的每一發展階段、每一項重大創新,都離不開他所起到的關鍵作用,都體現了他非凡的經驗智慧與學術思想。
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研究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保障了國家糧食安全。有人曾經風趣地說,中國農民吃飯靠「兩平」,一是靠鄧小平的責任制,二是靠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從1976年開始,「三系」雜交稻在全國大面積推廣,比常規稻平均增產20%左右,為解決我國糧食問題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袁隆平把「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作為畢生最大的追求,為推動雜交水稻的國際發展、促進我國對外交往做出了巨大貢獻。1980年,雜交水稻作為我國出口的第一項農業專利技術轉讓給美國,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袁隆平培養了大批雜交水稻研究和推廣人才。四十多年來,在他的親自培養、直接教導和間接影響下,不論是在他的研究中心,還是在全國雜交水稻技術攻關協作單位,已經形成了一支梯隊結合、協同作戰的雜交水稻技術隊伍,肩負著將雜交水稻向縱深發展的重任。
⑸ 袁隆平是怎麼樣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的
中國科技界的傑出代表袁隆平院士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獎金500萬元,體現了中華民族尊重人才的優良傳統。評審委員會專家都認為,袁隆平院士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及產業化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是我國科技工作者的傑出代表,雖然袁隆平也已七十多歲高齡,但他至今仍活躍在科研與生產實踐的第一線。他們榮獲大獎受之無愧。
正是因為袁隆平院士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及產業化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體現了其社會價值所在,他才獲得了社會的尊重和滿足,500萬元的巨獎就體現了自我價值的實現。
⑹ 袁隆平值多少錢
袁老對隆平高科貢獻是有目共睹的,沒有袁老就沒有隆平高科;隆平高科種子公司佔有了袁隆平的全部雜交水稻技術,隆平高科的利潤是袁老用自己的全部心血和力量創造的,這就是袁老一生對國家和社會的貢獻,這些功績是任何人都無法否定的。
⑺ 袁隆平的人生有價值嗎請說明理由
如果說他的人生沒有價值那麼地球上就沒有更有價值的人了。他創造的價值就是多養活地球的1/5的人口。而你可以認為錢多就有價值吧,其實錢多沒有任何價值,錢財不是財富很可能是罪惡。
⑻ 袁隆平對國家的貢獻是什麼
袁隆平對國家的貢獻是研究出來了雜交水稻。
袁隆平1930年的9月在北京出生,祖籍是江西省九江市的德安縣,他是中國雜交水稻的培育專家,同時也是中國研究和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被人們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
在1964年的時候,袁隆平開始致力於雜交水稻的研究,並且於1966年在菲律賓國際水稻研究所當中培育出了奇跡稻。
1974年袁隆平又成功的培育出了起一個雜交水稻的優質組合,也被稱為南優二號。之後在袁隆平的不懈努力之下,終於在1975年的時候研製成功了雜交誰造的製作和栽培技術。
從而為大面積推廣雜交水稻奠定下了基礎,1985年,袁隆平提出了雜交水稻培育的戰略設想,在一次為雜交水稻的發明進展指明了方向。
與此同時,袁隆平又先後研發出來了三系法雜交水稻和兩系法雜交水稻還有超級雜交水稻的一期和二期。
(8)袁隆平創造的價值擴展閱讀:
1970年秋天,幾個人的科研小組到了海南島崖縣的南紅農場,這時候剛好《人民日報》發表《農業學大寨》評論,後來袁隆平得意地說,在外面搞科研,成了逍遙派,兩頭都不管。
南紅農場技術員馮克珊上了袁隆平的課,就意識到農場附近的假禾,很可能就是他們要找的野生稻。
它們一大叢匍匐著,穗粒又小又少,一碰就掉,看起來就像野草,他約了袁老師的助手李必湖一起去辨認,然後挖回了一兜雄花異常、花葯細瘦沒開裂的稻穗。
這株被取名野敗的野生稻後來成了所有雜交稻的母本,1971年初,國家科委和農業部又組織了一個全國性協作組。
3月下旬,全國18個科研單位的一百多名農業科技人員都來到了南紅農場。此時"野敗"的雜交第一代正在抽穗,還沒有人知道其科研價值,但袁隆乎卻毫無保留,把野敗材料分送給大家做實驗。
人多力量大,很快,在用上千個品種與野敗進行上萬次回交轉育後,結果,湖南組和江西組、福建組都培育出了幾個優良的不育系和保持系。
1974年,袁隆平育成中國第一個強優勢組合南優2號。經試驗種植,兩季水稻產量都比常規水稻增產30%以上。
隨後,他又設計了父本與母本分壟間種的栽培模式,還創造出用竹竿趕花粉的土辦法,將種子產量從畝產5.5公斤提高到40公斤以上。
1976年是很特別的一年。稻田邊的廣播里,不時播出周恩來逝世、唐山大地震、毛澤東逝世等大事件。
稻田裡面,稀稀疏疏的雜交水稻卻長出了粗壯飽滿的顆粒。這年,全國大面積試種,208萬畝雜交水稻,增產20%以上,此後雜交稻面積開始急速推廣,到1998年,全國有一半的稻田都在栽種雜交稻。
⑼ 袁隆平的成就給人類帶來了什麼好處
簡明扼要地說:袁隆平的成就給人類帶來的最主要的好處是:提高農作物產量,解決人類糧食缺乏問題。
⑽ 袁隆平的發明有什麼現實意義!!
當然很有意義了,他的發明能讓中國人有飯吃啊,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多,飢餓也成為了一個世界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大力糧食單位面積的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