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竹子可做成哪些家用器具
最簡單的就是筷子,還可以做成撓癢癢、晾衣杠
Ⅱ 實用的生活小發明
你們老師的用意是在讓你們平時多注意觀察身邊事物,多動動腦筋,就是讓你們平時多問個「為什麼」和「幹嘛不這么做?」出發點是好的,但《發明》跟《小手工》是兩個概念!跟不給人提示和基本的培訓還得必須交的話,那就是霸道了!
如果不喜歡搞發明的話,完全可以明確告訴你那老師「我不喜歡!」就可以。360行,行行出狀元,不是說誰都想成發明家,也不是誰都能成為發明家,如果老師找你別扭你直接找家長收拾他!不能貫他們只會欺負小孩的毛病!
我是過來人,跟你這么講吧,可以說,國內小學老師水平普遍不高,正好跟發達國家相反----學歷越低的教師教的學生年齡也越低。。他們堆里真正手裡有象樣發明的不到萬分之一!我相信你們應該老師不在其中,他也根本沒有資格讓你們發明什麼!因為好的發明在量產的前期都是要保密的!
Ⅲ 竹子都可以用來製作什麼生活用具
竹子製作的生活用具有:
日用品
竹籃、竹篩、竹笊籬、筲箕、竹蒸籠、炊帚、竹畚箕、竹畚斗、竹耙、籮筐、竹扁擔、竹筷、竹掃帚、竹笠、竹匾、竹背簍、竹簟、竹席、竹床、竹凳、竹椅、竹躺椅、刀架、紙巾盒、瀝碗架、衣帽架、微波爐架、衣架衣櫃 、竹托盤、沙發、遙控器架、鍋蓋架、墊子、竹炭製品、竹纖維製品、竹製電腦桌、竹製書架、竹製鞋架、竹製換鞋凳、竹製辦公傢具。
工藝品
浙江省常山縣老篾匠章嘉水,製作了竹書鞋匾、竹藝玉冠瓶等民間工藝品 ,鞋匾正面字體為:空心八角,"福祿壽喜"、"王正山卍"等。
Ⅳ 竹子可以用來做什麼教玩具
竹子可以做很多種教玩具,下面以做小箱子為例,具體製作方法如下:
工具/原料:竹子一節、掛鎖一把、繩子一根、手電筒鑽一把、畫線筆一隻、合頁2個、木塊4個、砂紙、透明漆。
1、首先截取一節竹子,要大點的,如下圖所示。
Ⅳ 竹子能做什麼樣的小工藝品
竹製工藝品很都,小一點的可以做笛子,大的就是竹椅、竹凳和傢具。
還有竹子皮經過加工可編涼席,也可做成水杯,在上面燙畫。
可以做風鈴,快板,呵呵。。。
Ⅵ 學校要教一個用竹子做的小手工,你們有么 要個小巧,做法簡單的。 詳細說下製作方法,最好有截圖
1.屏風:美術加手工:剪刀,彩筆,竹子(竹條即可),透明膠帶,美工刀,鉛筆等
A:將竹子削剪成兩根牙簽粗細的竹條,然後沒8CM截斷一下,共要5根,當然要想屏風大可將竹條的長度,數量加多。
B:尋找有風景畫的掛歷等彩色卡紙,當然也可以自己繪畫。裁剪成7CM長3CM寬的長方形紙條(畫條)共要四張。
C:將四張畫條與五根竹條拼接起來,兩根竹條間加一張畫條,用透明膠帶完成。
D:將半成品沿著竹條與畫條的交界處折疊,使得屏風像摺扇子一樣,之後讓他保持這樣數分鍾,然後拉開,那麼一個立體的屏風就做好了,你還可以寫一些名言警句在上面!很不錯的工藝品!
2.簡易風力發電機 物理加美術加製作:易拉罐一個,剪刀一個,馬口鐵一條,木條一條,四驅車馬達一個,強力膠一瓶,彩色LED燈泡一些(或者燈泡,二極體)
A:用剪刀將易拉罐上部分剪去1CM左右,保留剩下的罐體,也就是先做一個「杯子」,然後在杯體上等間距畫出三條,然後保留這三條,剪去剩下多餘部分,之後呈現一個圓底座加三個葉片,像螺旋槳,然後用剪刀尖在底座正中間鑽出一個與馬達中軸略小一點的圓孔。
B:有馬口鐵(就是普通的鐵片)將馬達牢牢包住,然後用釘子定在木條上。
C:用強力膠將葉片固定在馬達的中軸上,保證葉片的垂直型,水平性,向風性。
D:將馬達的兩根導線連接在LED燈泡上,保證導線介面連接正常(正負,接觸良好)
E:手持木條快速向前奔跑,或者安裝在自行車上,在風的作用下推動葉片的轉動,進而推動馬達轉子的轉動,於是發生磁生電,LED燈泡就會亮,如果風的持續性與穩定性好,那麼與一節電池沒有區別,如果風力忽大忽小,則LED燈泡忽亮忽滅,如果再加一個敏感充電器,那麼就可以將電流儲存起來,然後釋放的電流,會比較理想!
Ⅶ 怎樣用竹子做手工
可以使用竹子做水杯,需要准備的材料包括有:竹子、鐵鋸、膠水、裁紙刀、鐮刀、紙條、記號筆
一、首先准備一截竹子,用鐮刀去掉底部凸起來的皮
Ⅷ 竹子做的簡單科技小發明
竹蜻蜓又叫飛螺旋和「中國陀螺」,這是我們祖先的奇特發明。有人內認為,中國在公元前400年就有容了竹蜻蜓,另一種比較保守的估計是在明代(公元1400年左右)。這種叫竹蜻蜓的民間玩具,一直流傳到現在
在這里找找看吧
Ⅸ 我們生活有很多東西都用竹子做成的,你見過的竹製品有哪些
竹席 竹椅 桌子 竹筒筆筒 筷子 老式梯子 衣架 簸箕
Ⅹ 用竹子怎麼做科學小製作
你好!你可以試著做一個風箏啊!竹子是製作風箏骨架的主要材料。選取壁厚3-5厘米的竹子削成竹片,利用竹片的韌性做風箏的骨架。根據自己的愛好製成各種各樣的風箏骨架,比如蜻蜓狀、蝴蝶狀。 做風箏的工具:漿糊, 紙刀做風箏的材料:竹篾,紗紙條,馬拉紙做法:
1. 首先將竹篾浸水,令竹篾軟身,再用 刀將竹篾破開,約三份之一粗度,然後修半形,因為稍後要將竹篾貼在馬拉紙上,如果太粗,竹篾會拉破紙張,同時竹篾太粗,紗紙條就貼不穩.將修好的竹篾裁成兩條長短適當的長度,約為(16吋及23吋).下一步,就將馬拉紙裁成一個四方,長約24吋,馬拉紙是一種非常粗糙的紙張,最適合作風箏之用2. 到此時就可以將竹篾貼在紙上,但要記著,將長長的竹篾,用紗紙扎在短的三份之一,然後慢慢屈曲,直至長竹篾兩端觸到紙的對角之上將它貼好.
3. 最後一步就將風箏的尾巴貼在風箏的下方,較好線與風箏的角度後,就可起放 4. 風箏的尾巴是平衡風箏的主要工具,當風箏乘風而上之時,如果一方較重,風箏就會偏向這方,而尾巴最好比較長,因為越長就會有一個重量今風箏頭部升起,使全身受風,平衡了斜的一方.
5. 風箏的絲線可以用牛皮線,棉線,玻璃線等線轆可分圓線轆及排轆將線扎在風箏上,要成一斜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