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罐頭是誰發明的
1795年,法國受到鄰國的圍攻,拿破崙緊急調動部隊,准備征服他們。俗話說:「兵馬版未動,權糧草先行。」軍隊的食品供應問題尖銳地擺到人們面前,必須找到一種貯存食品的好方法,才能適應戰爭的需要。於是,法國政府在全國懸賞1.2萬金法郎,徵求貯存食品的新發明。一位叫阿佩爾的工人潛心研究,歷經十餘年時間研究出罐頭,得到這筆優厚的賞金。阿佩爾用這筆錢開辦了以他名字命名的、世界上第一家罐頭工廠。阿佩爾最初制罐頭的方法與現代人們制西紅柿醬的方法基本相同。先把食品加熱,隨即放進玻璃瓶里,蓋好蓋,放進沸水煮幾小時,趁熱密封好就行了。經這樣處理,瓶子里是個無菌又缺少空氣的環境,食品可以長時間保存。由於玻璃瓶不好攜帶,以後人們又改用馬口鐵做罐頭筒,封火、殺菌的方法也做了改進,罐頭才漸漸成為現在這個樣子。
2. 罐頭是在什麼情況下發明的
最早的罐頭是用玻璃瓶加上軟木及鐵絲緊緊塞著瓶口而成的。
18世紀末,法國將領拿破崙率軍征戰四方,由於戰線太長,大批食品運到前線後便會腐爛變質,他希望解決打仗行軍時儲糧的問題,於是他懸賞巨額12,000法郎,如果有人能發明防止食品變質的技術和裝備,就將這筆巨款獎給他。
法國的許多科學家為此苦思冥想,當時有一位廚師叫尼古拉·阿佩爾(Nicolas Appert, 1749-1841),曾在酸菜工廠、酒廠、糖果店和飯館當過工人。他在販賣果漿、葡萄酒等食品時,發現有些往往變壞,而有些卻不易變壞。他又偶然發現,密封在玻璃容器里的食品如果經過適當加熱,便不易變質,他從中受到了很大啟發。於是,阿佩爾回應公家的懸賞,對食品保藏的方法進行專門研究。
尼古拉·阿佩爾他經過十年的艱苦研究,終於在1804年獲得成功。他將食品處理好,再裝入廣口瓶內,全部置於沸水鍋中,加熱30-60分鍾後,趁熱用軟木塞塞緊,再用線加固或用蠟封死。這種辦法,就能較長時間保藏食品而不腐爛變質。這就是現代罐頭的雛形。
阿佩爾獲得了拿破崙頒發的獎金,更開設了一間工廠,為法軍提供食物。阿佩爾的玻璃罐頭問世後不久,英國人彼得·杜倫(Peter Durand)研製出薄鍚鐵製成的鐵皮罐,並在英國獲得了專利,為現時常用的鐵罐頭的始祖。
1862年,法國生物學家巴斯德發表論文,闡明食品腐敗是細菌所致。於是,罐頭工廠採用蒸氣殺菌技術,使罐頭食品達到絕對無菌的標准。
現今的鋁箔包裝罐頭則在20世紀的美國誕生。
3. 罐頭是由誰發明的
食物腐敗變質,是由於細菌在搞「破壞」。在製作罐頭食物時,工人師傅會先將食物加熱,使食物中的細菌在高溫下死亡,然後迅速密封,製成罐頭,從而阻隔了罐頭外細菌的侵擾,所以它保鮮的時間相對長得多。
1795年的一天,巴黎街頭貼出一張12000法郎獎賞的布告,懸賞徵求食品貯藏法,要求在任何的氣候條件下,在任何地方都能長期貯存食品而不腐敗,還要保持味道新鮮。
當時的12000法郎,數額巨大,吸引了很多人紛紛進行試驗和研究。在這些研究者中,有一位叫阿貝爾的巴黎人。1804年夏的一天,阿貝爾准備製作糕點,他把一些果汁煮沸,然後放進罐子里冷卻,為了防止爬進蟲子或落進灰塵,他用軟木塞將罐子塞嚴。但當他要揉制糕點時,伙計告訴他說,庫房裡的麵粉沒有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阿貝爾無可奈何地等了一個多月,終於買到了麵粉。阿貝爾重新操起了製作糕點的手藝。他想,放在罐里的果汁肯定壞了,他准備將果汁倒掉。但它偏偏卻沒有壞!這真是奇跡。
阿貝爾靈機一動,他想,這種方法可以用來保護食品。於是他找來一些肉,裝進瓶子里,在蒸鍋里蒸了兩個小時,取出瓶子後,乘熱將瓶子用軟木塞塞緊,然後他又用蠟把瓶口密封嚴實。他把瓶子放到一邊,每天看看有無特殊變化,經過兩個月,他把瓶塞打開後,裡面的肉好好的,嘗嘗也沒變味,他樂得合不攏嘴,終於成功啦!阿貝爾的食品保藏方法很快傳到歐洲各國,各國紛紛生產起罐頭食品來。
在20世紀80年代,美國推出了一種「冷氣罐頭」和一種「熱罐頭」,真是要冷有冷,要熱有熱。日本還推出一種「活魚罐頭」,在「迷它水」中昏睡的活魚在兩三天內不會死。打開罐頭,將魚放進清水裡,10分鍾後魚會從昏睡狀態中蘇醒過來。罐頭食品越來越保鮮了。
罐頭食物也有壞掉的時候,如果發現罐頭的外表有凹陷和生銹不平的情況,這就表明此罐頭食品很有可能腐爛變質了,所以這種罐頭最好不要買。
4. 罐頭是1810年發明的,為什麼開瓶器1858年才發明出來
任何物體的發明都是要經過時間的驗證,要推廣、不斷的改進,罐頭發明時間雖然早,但最早的罐頭不需要開瓶器,隨著罐頭的改進以及推廣在世界流行,能夠達到我們所說的罐頭已經是1862年了。而開瓶器的第一個世界專利是在1795年,也就是開瓶器不僅僅是為了開罐頭,而是人們在不斷的改進過程中,為了滿足大部分人的需要才改進成了罐頭開瓶器的。
5. 是誰發明了罐頭
尼古拉·阿佩來爾
公元自1800年,拿破崙·波拿巴提出了價值12000法郎的賞金,徵求行軍軍隊可用的實用食物保存方法。經過了14到15年的實驗,阿佩爾提出了他的發明並於1810年贏得賞金。
阿佩爾之家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家商業罐頭工廠。阿佩爾為他的發明申請了專利,並設立了一家公司,以封閉的瓶子保存各類食物。這項技術在1810年獲得專利後公開。這種辦法,能較長時間保藏食品而不腐爛變質。這就是現代罐頭的雛形。
1959年,美國俄亥俄州帝頓市DRT公司的ERNIE.C.FRAZE(艾馬爾·克林安·弗雷茲)發明了易拉罐。
1940年,歐美開始售用不銹鋼罐裝的啤酒,同一時期鋁罐的出現也成為制罐技術的飛躍。
1963 年,易拉罐在美國得以發明,它繼承了以往罐形的造型設計特點,在頂部設計了易拉環。這是一次開啟方式的革命,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和享受,因而很快得到普遍應用。
1980年,歐美市場基本上全都採用了這種鋁罐作為啤酒和碳酸飲料的包裝形式。隨著設計和生產技術的進步,鋁罐趨向輕量化,從最初的60克降到了1970年的21~15克左右。
6. 是誰發明了罐頭
1804年的一天,法國有個叫尼古拉·阿佩爾的糖果點心匠在整理物品時,發現一版瓶放置了很長時間的權果汁沒有變質。為什麼這瓶果汁經久不壞呢?納悶中,他細心地察看著這瓶不尋常的果汁,終於找到了答案。原來,這是一瓶經過煮沸又密封很好的果汁。看來食品用這種方法可以得到長期保存。於是他將一些食品裝入廣口瓶,在沸水中加熱半小時以後,趁熱將軟木塞塞緊,並用蠟封口,果然可使食品長時間地保鮮。罐頭就是這樣發明的。尼古拉·阿佩爾為長期貯藏食品做出了貢獻,獲得了兩萬法郎的獎金。不久以後,他就在巴黎建起了世界上第一家罐頭廠
7. 用罐頭來保存食物是根據誰的實驗發明的
法國人Nicolas Appert
據中國罐頭工業協會提供的資料顯示,1804年,法國人Nicolas Appert為因應普法戰爭法國軍艦須在高溫長時間海上運輸之需要,發明以廣口瓶裝食物,以軟木塞輕塞瓶口,煮沸30~60分鍾後,塞緊瓶口以達貯藏目的。經試驗結果,達到頂期的效果,於1810年獲法國拿破崙皇帝頒獎金一萬二千法朗。
罐頭加工貯藏法,發明於法國,馬口鐵皮罐發明於英國,在美國逐步研發工業量化生產技術,形成今日龐大的罐頭食品企業。我國之罐頭,日本稱為罐詰,德國稱為SterilisertenBuchsen,美國稱為Can,英國稱為Tin,法國稱為Conserve,義大利稱為Conserva。
(7)罐頭放發明擴展閱讀:
1810年6月,NicolasAppert發表動植物的長期保存法。1810年,英國人PeterDurand以馬口鐵皮罐與食品貯藏法,取得英國政府的專利,為馬口鐵皮罐之始祖。1821年,英國人WilliamUnderwood在英國波士頓設廠,產制果實瓶裝罐頭輸出。1825年ThomasKensett的《罐頭加工法及容器》獲得美國專利許可。
1847年美國人AllenTailor發明打拔罐。1874年A.K.Shriver完成殺菌釜設計,殺菌操作獲得改善。1877年罐頭接合機械發明,制罐業逐漸機械化。1896年美國人ChalresAms發明液體封口膠。1897年美國人JuliusBrenZinger發明封口膠塗布機。
8. 罐頭是什麼時候誰發明的
1809年法國人阿佩爾發明的
1809年,拿破崙的士兵東征時因吃不到新鮮的蔬菜、水果等食品而餓死。怎麼辦呢?法國拿破崙政府用12000法郎的巨額獎金,徵求一種長期貯存食品的方法。
很多人為了得獎,都投入了研究活動。其中有個經營蜜餞食品的法國人阿佩爾,曾在酸菜廠、酒廠、糖果店和飯館當過工人,後來成為一名廚師。他在販賣果漿、葡萄酒等食品時,發現有些往往變壞,而有些卻不易變壞。他又偶然發現,密封在玻璃容器里的食品如果經過適當加熱,便不易變質,他從中受到了很大啟發。於是,阿佩爾響應政府的懸賞,對食品保藏的方法進行專門研究。
他經過十年的艱苦研究,終於獲得成功。他的方法是:將食品處理好,再裝入廣口瓶內,全部置於沸水鍋中,加熱30~60分鍾後,趁熱用軟木塞塞緊,再用線加固或用蠟封死。這種辦法,就能較長時間保藏食品而不腐爛變質。這就是現代罐頭的雛形。
這樣,最早的罐頭出現了。阿貝爾得到了法國政府的獎勵,也受到了海員們的熱烈歡迎。
9. 罐頭食品發明的目的是什麼
18世紀末,拿破崙率領的法國軍隊遠征義大利、埃及和敘利亞,由於供給線過長,許多版食品權在運輸途中就腐爛變質了,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法國政府於1795年懸賞12000法郎,徵求長期保存食品的方法。看到公告,許多人馬上開始研究和試驗。在研究者中,出現了一個名叫尼古拉·阿佩爾的巴黎人。
阿佩爾是一個多年從事蜜餞食品加工的商人,具有豐富的食品加工知識和經驗。看到公告,他立即開始了自己的試驗行動。阿佩爾根據自己的實踐知道,放在玻璃瓶里的食品易於保存,而且保存食品時,應當盡量隔絕空氣。阿佩爾按這樣的思路進行試驗,但由於條件限制,始終無法將食品與空氣隔絕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