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X射線是誰發明的。
x射線,波長介於
紫外線
和
γ射線
間的
電磁輻射
。由德國物理學家w.k.倫琴引於1895年發現,故又稱倫琴射線。波長小於0.1埃的稱超硬x射線,在0.1~1埃范圍內的稱硬x射線,1~10埃范圍內的稱軟x射線。
⑵ X光是誰發明的
X光是科學家倫琴發現的(樓主請注意,X光在倫琴發現以前就客觀存在了,所以只能說發現,不能說發明)。
求採納
⑶ 誰發明的X光線,怎麼發現的,研究的過程是怎樣的
倫琴在研究陰極射線管(也稱之為克魯克斯管)的時候,發現隔著一層木板的膠片竟然曝光了,於是倫琴聯想到是一種不可見的光線穿透了木板,使底片曝光。因為不可見,所以他稱之為x射線。。
⑷ X光是誰發明的有什麼原理嗎
世人為了表示對發明者的敬意,亦稱之為「琴倫線」。X光是一種有能量的電磁波或輻射。當高速移動的電子撞擊任何形態的物質時,X光便有可能發生。X光具有穿透性,對不同密度的物質有不同的穿透能力。在醫學上X光用來投射人體器官及骨骼形成影象,用來輔助診斷。 1894年,實驗物理學家勒納德在放電管的玻璃壁上開了一個薄鋁窗,成功地使陰極射線射出管外。 1895年,物理學家倫琴在探索陰極射線本性的研究中,意外發現了X光。X光的發現,不僅揭開了物理學革命的序幕,也給醫療保健事業帶來了新的希望。倫琴因此成為第一個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x光是穿透性很強的射線,一種高能量光波粒子,所以一般物體都擋不住,射線要被阻擋,關鍵由射線強度、頻率、阻擋物質與射線作用程度、阻擋物質厚度、阻擋物質大小共同決定。一般情況下,常見的X光(醫院用)大約3~5cm的鉛塊就可以阻擋了。但是也會在背景屏上會顯示阻擋物的陰影形狀,就好像日食,雖擋住了太陽光,卻留下了陰影。 倫琴在一次在暗房裡洗照片時,把一個光導管放在了旁邊。結果,在沒有太陽光照射下,照片竟被過度曝光了。這是只有在洗照片時經陽光直射才可能發生的。難道在可見光之外還有別的光存在?倫琴對這一現象作了仔細研究。經過反復試驗,他發現是光導管中無意產生的一種不可見光。他又經過了多次試驗,又發現了這種光束能穿透金屬以外的物體的特性,把它廣泛運用於各個方面,並為後來發現紅,紫外線等不可見光奠定了基礎。
⑸ x光是哪年發明的
德國維爾茨堡大學校長兼物理研究所所長倫琴教授(1845~1923年),在他從事陰極射線的研究時,發現了X射線。
倫琴
1895年11月8日傍晚,他研究陰極射線。為了防止外界光線對放電管的影響,也為了不使管內的可見光漏出管外,他把房間全部弄黑,還用黑色硬紙給放電管做了個封套。為了檢查封套是否漏光,他給放電管接上電源(茹科夫線圈的電極),他看到封套沒有漏光而滿意。可是當他切斷電源後,卻意外地發現一米以外的一個小工作台上有閃光,閃光是從一塊熒光屏上發出的。然而陰極射線只能在空氣中進行幾個厘米,這是別人和他自己的實驗早已證實的結論。於是他重復剛才的實驗,把屏一步步地移遠,直到2米以外仍可見到屏上有熒光。倫琴認為這不是陰極射線了。倫琴經過反復實驗,確信這是種尚未為人所知的新射線,便取名為X射線。他發現X射線可穿透千頁書、2~3厘米厚的木板、幾厘米厚的硬橡皮、15毫米厚的鋁板等等。可是1.5毫米的鉛板幾乎就完全把X射線擋住了。他偶然發現X射線可以穿透肌肉照出手骨輪廓,於是有一次他夫人到實驗室來看他時,他請她把手放在用黑紙包嚴的照相底片上,然後用X射線對准照射15分鍾,顯影後,底片上清晰地呈現出他夫人的手骨像,手指上的結婚戒指也很清楚。這是一張具有歷史意義的照片,它表明了人類可藉助X射線,隔著皮肉去透視骨骼。1895年12月28日倫琴向維爾茨堡物理醫學學會遞交了第一篇X射線的論文「一種新射線——初步報告」,報告中敘述了實驗的裝置,做法,初步發現的X射線的性質等等。X射線的發現,又很快地導致了一項新發現——放射性的發現。
⑹ 發明X射線的人是誰
x射線,波長介來於
紫外線
和
γ射線
間的源
電磁輻射
。由德國物理學家w.k.倫琴引於1895年發現,故又稱倫琴射線。波長小於0.1埃的稱超硬x射線,在0.1~1埃范圍內的稱硬x射線,1~10埃范圍內的稱軟x射線。
⑺ 世界上第一個發明X光的人是誰
世界上第一個發明X光的人是德國物理學家W.K.倫琴於1895年發現,故又稱倫琴射線。
X射線是內由於原容子中的電子在能量相差懸殊的兩個能級之間的躍遷而產生的粒子流,是波長介於紫外線和γ射線 之間的電磁波。其波長很短約介於0.01~100埃之間。
倫琴射線具有很高的穿透本領,能透過許多對可見光不透明的物質,如墨紙、木料等。這種肉眼看不見的射線可以使很多固體材料發生可見的熒光,使照相底片感光以及空氣電離等效應。波長小於0.1埃的稱超硬X射線,在0.1~1埃范圍內的稱硬X射線,1~100埃范圍內的稱軟X射線。X射線最初用於醫學成像診斷和 X射線結晶學。X射線也是游離輻射等這一類對人體有危害的射線。
⑻ X光是誰發明的
最早發現X射線是特斯拉,特斯拉制定了許多實驗來產生X射線。特斯拉認為用他內的電路,「我的容儀器可以產生的愛克斯光(即X射線)的能量比一般儀器可以產生的要大的多。
特斯拉完成了一些實驗,並先於倫琴證實了他的發現(包括拍攝他的手的X射線照片,之後他將照片寄給了倫琴),但沒有使他的發現眾所周知,他的大部分研究資料在1895年3月的第五大道一次實驗室大火中給燒毀了。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X射線和伽馬射線輻射在一類致癌物清單中。
(8)x光是誰發明的的擴展閱讀:
x光的輻射分類:
1、軔致輻射
當高速電子流撞擊陽極靶受到制動時,電子在原子核的強電場作用下,速度的量值和方向都發生急劇的變化,一部分動能轉化為光子的能量而輻射出去,這就是軔致輻射。
x射線管在管電壓較低的時,被靶阻擋的電子的能量不越過一定限度,只發射連續光譜的輻射。
2、特徵輻射
一種不連續的,它只有幾條特殊的線狀光譜,這種發射線狀光譜的輻射叫做特徵輻射,特徵光譜和靶材料有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X光
⑼ x光機的發明者
1895年,德國物理學家威爾姆·康拉德·倫琴發現的X光導致醫生使用的新診斷工具出現。他發現X光幾個月後,拉塞爾·雷諾茲就製成了這個X光機。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X光機之一,它使人類得以在沒切口的情況下,觀看人體內部。
X光機醫療適用范圍
X線介入診斷、胸部透視、拍片、胃腸道鋇餐透視、氣鋇雙重造影、檢查胃腸道疾病、檢查大腸疾病、檢查泌尿系疾病、膽道「T」型管造影、檢查肝膽系情況。
X射線發生器原理X射線發生器組成
一.X射線源
二.X射線控制系統
三.電源
一.X射線源由高壓倍加器,X射線管組成
高壓倍加器提供X線管燈絲電源和高電壓
X射線管為一高真空的二極體,杯狀的陰極內裝著燈絲;陽極由呈斜面的鎢靶和附屬散熱裝置組成 .
冷卻方式採用密封油冷循環冷卻
二.X射線控制電路開信號實現提供給射線源所需電壓和燈絲信號,並監控X射線源工作狀態.
三. 射線源發生器的電源來自電網220V提供,X射線發生器使用對電網要求是波動小於+/-10%(有穩壓要求除外)
X線是一種波長很短的電磁波。波長范圍為0.0006~50nm。X線安檢中常用的X線波長范圍為0.008~0.031nm(相當於40~150kV時)。在電磁輻射譜中,居γ射線與紫外線之間,比可見光的波長要短得多,肉眼不可見。
射線成像主要利用射線的穿透性,熒光效應和攝影效應
X射線與物體相互作用
1.光電效應
2.康普敦散射(非相干散射)
3.瑞利散射(相干散射)
4.電子偶效應
X線的發生程序是首先接通電源,經過降壓變壓器,供X線管燈絲加熱,產生自由電子並雲集在陰極附近。當升壓變壓器向X線管兩極提供高壓電時,陰極與陽極間的電勢差陡增,處於活躍狀態的自由電子,受強有力的吸引,使成束的電子,以高速由陰極向陽極行進,撞擊陽極鎢靶原子結構。此時發生了能量轉換,其中約1%以下的能量形成了X線,其餘99%以上則轉換為熱能。前者主要由X線管窗口發射,後者由散熱設施散發
(以克金公司採用的140KV 美國斯派曼射線源為例)發生器原理
X射線是由燈絲管產生的,當燈管燈絲上電,燈管兩極分別加上+/-70V電壓時,就會有X射線發射出來.
XRAY提供相應的反饋信號,供閉環控制用採用脈寬調制技術,工作頻率在30KHZ左右.電壓電流閉環調整,並設有過壓,過流保護.
工作原理
X射線安全檢查設備是藉助於傳送帶將被檢查行李送入履帶式通道完成的。行李進入通道後,將阻擋光障信號,檢測信號被送至控制單元,觸發射線源發射 X 射線束。一束經過準直器的非常窄的扇形 X 射線束穿透傳送帶上的行李物品落到雙能量探測器上,高效半導體探測器把接收到的 X 射線變為電信號,這些很弱的電流信號被直接量化,通過通用串列匯流排傳送到工業控制計算機作進一步處理,經過復雜的運算和成像處理後得到高質量的圖像。
應用
X光機廣泛應用於火車站和機場的安全檢查等等。
⑽ 誰發明了X射線
X射線的發現者威廉·康拉德·倫琴於1845年出生在德國尼普鎮。他於1869年從蘇黎世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在隨後的十九年間,倫琴在一些不同的大學工作,逐步地贏得了優秀科學家的聲譽。1888年他被任命為維爾茨堡大學物理所物理學教授兼所長。1895年倫琴在這里發現了X射線。 1895年9月8日這一天,倫琴正在做陰極射線實驗。陰極射線是由一束電子流組成的。當位於幾乎完全真空的封閉玻璃管兩端的電極之間有高電壓時,就有電子流產生。陰極射線並沒有特別強的穿透力,連幾厘米厚的空氣都難以穿過。這一次倫琴用厚黑紙完全覆蓋住陰極射線,這樣即使有電流通過,也不會看到來自玻璃管的光。可是當倫琴接通陰極射線管的電路時,他驚奇地發現在附近一條長凳上的一個熒光屏(鍍有一種熒光物質氰亞鉑酸鋇)上開始發光,恰好象受一盞燈的感應激發出來似的。他斷開陰極射線管的電流,熒光屏即停止發光。由於陰極射線管完全被覆蓋,倫琴很快就認識到當電流接通時,一定有某種不可見的輻射線自陰極發出。由於這種輻射線的神密性質,他稱之為「X射線」——X在數學上通常用來代表一個未知數。 這一偶然發現使倫琴感到興奮,他把其它的研究工作擱置下來,專心致志地研究X射線的性質。經過幾周的緊張工作,他發現了下例事實。(1)X射線除了能引起氰亞鉑酸鋇發熒光外,還能引起許多其它化學製品發熒光。(2)X射線能穿透許多普通光所不能穿透的物質;特別是能直接穿過肌肉但卻不能透過骨胳,倫琴把手放在陰極射線管和熒光屏之間,就能在熒光屏上看到他的手骨。(3)X射線沿直線運行,與帶電粒子不同,X射線不會因磁場的作用而發生偏移。 1895年12月倫琴寫出了他的第一篇X射線的論文,發表後立即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和振奮。在短短的幾個月內就有數以百計的科學家在研究X射線,在一年之內發表的有關論文大約就有一千篇!在倫琴發明的直接感召下而進行研究的科學家當中有一位是安托萬·亨利·貝克雷爾。貝克雷爾雖然是有意在做X 射線的研究,但是卻偶然發現了甚至更為重要的放射現象。 在一般情況下,每當用高能電子轟擊一個物體時,就會有X射線產生。X射線本身並不是由電子而是由電磁波構成的。因此這種射線與可見輻射線(即光波)基本上相似,不過其波長要短得多。 當然X射線的最著名的應用還是在醫療(包括口腔)診斷中。其另一種應用是放射性治療,在這種治療當中X射線被用來消滅惡性腫瘤或抑制其生長。X射線在工業上也有很多應用,例如,可以用來測量某些物質的厚度或勘測潛在的缺陷。X射線還應用於許多科研領域,從生物到天文,特別是為科學家提供了大量有關原子和分子結構的信息。 發現X射線的全部功勞都應歸於倫琴。他獨自研究,他的發現是前所未料的,他對其進行了極佳的追蹤研究,而且他的發現對貝克雷爾及其他研究人員都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然而人們不要過高地估計倫琴的重要性。X射線的應用當然很有益處,但是不能認為它如同法拉第電磁感應的發現一樣,改變了我們的整個技術;也不能認為X射線的發明在科學理論中有其真正重大的意義。人們知道紫外線(波長要比可見光短)已近一個世紀了,X射線與紫外線相類似,但是它的波長比紫外線還要短,它的存在與經典物理學的觀點完全相符。總之,我認為完全有理由把倫琴遠排在貝克雷爾之後,因為貝克雷爾的發現具有更重大的意義。 倫琴目己沒有孩子,但他和妻子抱養了一個女兒。1901年倫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是獲得該項獎的頭一個人。他於1923年在德國慕尼黑與世長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