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2000字)
通過對《形勢與政策》的學習,使我對國內外的形勢有了深刻的了解,學習《形勢與政策》使我們也學習到關注世界的重要性。當今世界飛速發展,「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時代過去了。地球村裡的變化日新月異。生在當代,作為一名大學生,關注世界動態,了解時代變化,拋掉陳舊的觀念,擁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一個國家的強盛,離不開精神的支撐;一個民族的進步,有賴於文明的成長。我們常說,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僅要在經濟發展上創造奇跡,也要在精神文化上書寫輝煌。
形成健康良好的社會風尚,需要每個公民的協力;打造奮發的時代氣質,離不開億萬人民的參與。今日中國,「到此一游」觸動的深刻反思,「扶老人」引發的熱烈討論,無不折射國人對道德良知的重視、對精神品格的嚮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正是從公民層面提出的價值准則,涵蓋了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等各個方面,是每一個公民都應當樹立的道德規范和價值追求。
當今國內外形勢風雲變幻,進入21世紀的中國正面臨著難得的機遇和巨大的挑戰,當代大學生也面臨著深刻的國內外環境,所以,在高校大學生中廣泛開展形勢政策教育,對當代大學生如何在紛繁復雜的國內外形勢下,正視我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堅定信念,振奮精神,努力學習,報效祖國,具有重大的現實價值,與深遠的歷史意義 只有了解國內外的形勢與政策才能更好地幫助發展中國,認識中國,了解我們與世界的差距以及我們自身的不足。我們必須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靈活變通,具備創新能力。與此同時,我們還應順應形勢與政策,發展自我:找准自己的發展目標,結合自己的優勢,定位自己的方向及發展地位;依據個人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努力奮斗,構建知識結構體系,拓展素質,不斷提高個人能力,打造出「誠、勤、信、行」的品牌大學生;利用形勢與政策,為我所用,形成對形勢與政策的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養超前的把握形勢與政策的膽識,「藝高人膽大,膽大藝更高」,利用形勢與政策,實現自身的大理想,大發展。
形勢與政策教育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密結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際、針對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和思想特點,幫助學生認清國內外形勢,教育和引導學生全面准確地理解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堅定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和決心。
中國當前國際形勢總體和平、緩和與穩定態勢,但局部性的動盪與緊張有所加劇。國際競爭中,為什麼有的國家勝出,有的卻一敗塗地?德國為什麼會成為世界諸多豪華車主要生產廠商的大本營?中國現在處於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在世界局勢如此動盪的情況下,中國如果能夠抓住機遇,就可以以此作為跳板,無論在經濟或國際地位都會上身一個等級。中國在快速發展的同時,會有很多的阻礙,因為其他國家會眼紅,中國威脅論因此而出,但在金融危機時期,外界卻把中國比喻為「救世主」。中國並不是什麼「救世主」也不存在對外國的威脅,中國只是在做自己認為對的事。
青年是推動社會和歷史前進的一支重要力量。無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程中,還是中華民族發展的歷程中,青年都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大學生是青年中,知識層次較高,最具潛力,最有創造性的群體,因此,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價值取向,將直接影響到國家的未來,事關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復興的全局。 當今國內外形勢風雲變幻,進入21世紀的中國正面臨著難得的機遇和巨大的挑戰,當代大學生也面臨著深刻的國內外環境,所以,在高校大學生中廣泛開展形勢政策教育
在大學緊張忙碌的學習生活之餘,形勢與政策課給了我們一個機會審視社會,也審視自己。在了解社會發展趨勢,了解專業具體內容的同時,尋找與調整自己的方向。以及高等學校形勢與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開闊胸懷視野、增強責任感和大局觀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們更深刻地認識了世界,認識了中國,認識了我們與世界的差距,以及我們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邁進了一大步。
『貳』 讀 關於民族問題的基本觀點和政策 的感想
我國是一個由56個民族組成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上,各個民族相互依存、彼此融合,共同發展經濟,創造文化。而這一切都離不開黨和國家民族理論、民族政策的正確指引。這些理論和政策,是我們黨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進程中積累的處理我國民族問題的基本經驗,是黨的集體智慧的結晶,是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
回顧改革開放的30年,黨的民族理論和政策發展成果豐碩,亮點紛呈。結合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族工作走過的光輝歷程,我們從30年來黨的民族理論和政策發展創新中可以得到許多重要啟示。
第一、推進黨的民族理論和政策發展創新,必須始終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30年來,我們黨在處理民族問題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不照搬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堅持從中國民族問題的實際出發,尊重民族發展規律,高度重視民族問題,不迴避、不誇大、不縮小,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和創新民族理論,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理論和政策體系。這要求我們在日後的工作中,要加強民族問題和民族工作的調查研究,認真了解新情況新問題,切實把握新特點新規律,制定的方針政策,經得住實踐的檢驗,經得住風險與挑戰的考驗,經得住歷史的檢驗。
第二,推進黨的民族理論和政策發展創新,必須始終做到解放思想,與時俱進。解放思想是進行理論創新的先聲,是推動實踐發展的前提。30年來,我們黨緊密結合新的歷史條件和新的歷史任務,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不斷推進黨的民族理論創新、政策創新,使黨的民族理論和政策不斷適應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發展要求。當前,我們推進黨的民族理論和政策發展創新,就要立足世情、國情、黨情的發展變化,始終注意把握時代前進的脈搏,體現實踐發展的要求,不斷研究新情況、提出新論斷、制定新政策、採取新措施,推進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中國化和當代化,推動民族工作理論和實踐與時代發展同步伐。
第三,推進黨的民族理論和政策發展創新,必須始終樹立世界眼光,加強戰略思維。30年來,正是堅持和做到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樹立世界眼光,加強戰略思維,我們黨處理民族問題的理論和政策,既深刻總結了我國處理民族問題的經驗教訓,也積極借鑒了世界上一些國家處理民族問題的經驗教訓,因而具有世界的寬廣眼光和視野。當前,我們推進黨的民族理論和政策發展創新,就要密切關注當代世界民族問題發展變化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特點、新趨勢,充分考慮其可能對我國民族問題產生的影響,從中得出有益的啟示與結論,做到未雨綢繆、趨利避害;就要加強戰略思維,善於從國際形勢發展變化中把握發展機遇、應對風險挑戰,使黨的民族理論和政策在國際和國內的比較中走向更加成熟。
第四,推進黨的民族理論和政策發展創新,必須始終堅持綜觀歷史,以歷史的深遠眼光觀察、研究和處理民族問題。這是黨的民族理論和政策發展創新的重要基礎。30年來,正是從我國歷史上處理民族問題的豐富實踐中總結經驗、汲取營養,黨的民族理論和政策才體現了時代性,把握了規律性,富於創造性。當前,我們推進黨的民族理論和政策發展創新,就要深刻總結我國歷史上處理民族問題的經驗教訓,注重從各民族發展的歷史中把握民族問題發展規律,在歷史和現實的結合上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努力在理論上不斷有新發展,政策上不斷有新突破,實踐上不斷有新創造,繼續堅定不移地把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推向前進。
第五,推進黨的民族理論和政策發展創新,必須始終堅持胸懷全局,以全局的戰略眼光觀察、研究和處理民族問題。這是黨的民族理論和政策發展創新的關鍵所在。30年來,我們黨正是從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深刻認識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始終把民族工作作為一項重大工作來抓,才不斷推動了黨的民族理論和政策的發展與完善。當前,我們要站在堅持黨的先進性的高度,站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高度,站在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的高度,妥善處理好民族問題,認真做好民族工作,扎扎實實推進黨的民族理論和政策發展創新。我們要根據新世紀新階段形勢和任務的發展變化,深入研究、思考黨的民族理論和政策發展創新中全局性、前瞻性、戰略性問題,不斷以新的舉措、新的經驗、新的認識和新的成效,推進黨的民族理論政策體系發展完善,不斷提高民族工作水平。
實踐永無止境,創新永無休止。30年來黨的民族理論和政策發展創新取得的偉大成果來之不易。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征程中,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和風險,我們都要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和不斷發展黨歷經30年艱辛探索取得的這些成果,不斷推進馬克主義民族理論和政策的中國化,不斷推動民族工作實踐與時代發展同步,使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道路越走越寬廣,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和政策放射出更加燦爛的光芒。
參考網路文庫:http://wenku..com/link?url=tVcoPKJeTb_2WWrc0vpPPdvke8CpSiV6k9ZgC
打包:電影/連續劇/視頻/紀錄片/影視評論/觀後感/讀後感/原創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