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宋代的科技發明

宋代的科技發明

發布時間:2021-08-15 22:13:10

① 宋朝有哪些科技成就

雖然宋代給後世的印象是重文輕武。但鮮為人知的是,宋朝擁有中國古代防護最好的重裝步兵。

在宋代,歐洲鎖子甲的重量不過15公斤,15世紀時的哥特式全身甲也只有20公斤。雖然17世紀最重的盔甲達到了42公斤,但普通的重型四分之三甲也只是在20——30公斤的范圍內。以重量而言,中國宋代的步人甲(步兵鎧甲)是中國歷史上最重的鎧甲,根據《武經總要》記載,北宋步人甲由鐵質甲葉用皮條或甲釘連綴而成,屬於典型的札甲。其防護范圍包括全身,以防護范圍而言,是最接近歐洲重甲的中國鎧甲,但是也沒達到歐洲重甲那種密不透風般的防護程度。

根據宋紹興四年(1134)年的規定,步人甲由1825枚甲葉組成,總重量達29KG,同時可通過增加甲葉數量來提高防護力,但是重量會進一步上升。為此,皇帝親自賜命,規定步兵鎧甲以29.8KG為限。此後,又把長槍手的鎧甲重量定為32-35KG;由於弓箭手經常捲入近戰格鬥,其鎧甲定為28-33KG;而弩射手的鎧甲定為22-27KG。同時期的歐洲步騎兵的鎧甲類型還以鎖子甲為主,沒有達到如此的重量。

紹興十年前後,是宋朝軍隊最強大的時期。名將岳飛、韓世忠等,率領以鐵甲、長槍強弩為主要裝備的重步兵,以密集陣容屢屢擊敗女真騎兵。包括兵器在內,當時宋軍重步兵的負荷高達40-50KG,由於裝備過重,機動性受到影響,如紹興十一年(1141)的祏皋戰役,以步兵為主力的宋軍,由於身被重甲,加上過於長大的兵器,負荷過重,因為未能全殲已潰不成軍的女真騎兵。

同時為了更有效抗擊裝甲騎兵的需要,宋代還生產了大量的各種大刀。特別是在南宋的初期,大刀和大斧已成為裝甲步兵(重步兵)的重要裝備。例如,宋高宗紹興十年1140)宋軍和金兵的郾城之戰,宋將岳飛就把裝備有大刀、大斧的裝甲步兵按兩翼擺開陣勢,有效地阻止了金兵裝甲騎兵的進攻。當時,用大刀對付裝甲騎兵進攻的基本戰術,先是用大刀劈砍防禦比較弱的馬腿,然後,對准騎兵的胸部猛砍。

從歷史資料中可以看出,宋朝並非想像中那樣弱,其重裝步兵更是在中國古代首屈一指。

② 宋朝的科技成就有什麼

宋代科技成就有指南針、印刷術、火葯。聞名世界的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有三大發明是宋代的科技成果,沈括的指南針、畢升的印刷術、唐福和石普發明了火葯。

③ 宋朝時期的科技發明有哪些

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成就 春秋:九九乘法表,籌算計演算法 戰國:司南;《甘石星經》我國最早版的天文學權專著;《石氏星表》世界上最早星表;《黃帝內經》。 東漢:蔡倫造紙術(4世紀起外傳);東漢張衡渾象儀,候風地動儀;《九章算術》;張仲景《傷寒雜病論》;華佗針灸、「麻沸散」、五禽戲 南北朝:祖沖之圓周率;賈思勰《齊民要術》農書 唐:雕版印刷《金剛經》;發明火葯《丹經》,用於戰爭;曾一行本初子午線 北宋:畢升活字印刷術(13世紀傳播到西方);火葯娛樂(14世紀傳西方);指南針用於航海(13世紀轉入西歐) 元:郭守敬簡儀;王幀《農書》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分類法體現生物進化論,東方醫學巨典。《天工開物》(總結性巨作)

④ 宋代的所有發明都有什麼啊

宋代科學技術無疑居於當時世界的最前列。兩宋時代在科學技術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之大、之高,在中國歷史上是罕有的。震驚世界的三大發明——火葯、活字印刷和指南針,就誕生於這一時期。正如國內外許多著名史家指出的,這三大發明改變了整個世界文明的發展進程。除此之外,中國人在許多方面也取得了成功,興修水利,實施水稻的雙季栽植;茶葉種植面積擴大;棉花成為普及性農作物;算盤開始應用,從此成為東亞商人的主要計算工具;火葯的發明又推動了火箭、突火槍、火炮、地雷、火毬等兵器的革命。總之,沒有兩宋社會良好的科技氛圍,活字印刷的發明是很難降生的。可能活字印刷的發明是偶然的,但它確實又寓於兩宋社會尊重科技、重視科技氛圍的必然之中。
在天文領域,宋代也取得了輝煌成就。北宋中期,楊忠輔制定《統天歷》,以365.2425日為一年,這個數字與西方1582年頒布公歷時的數據完全相同,比現代天文學所測數值只差26秒。由此可見,宋代天文學發展水平之高。
在生物學和醫學領域,宋代也是成就卓著。在經濟文化全面發展的背景下,宋朝政府十分重視與廣大民眾衛生健康息息相關的醫學事業,不僅政府出面編輯刻印了很多醫學典籍,而且要求各州縣加以推廣應用。其中《太平聖惠方》100卷,收錄中葯處方16834個,《聖濟錄》200卷,是醫學上的一部網路全書,收集了診斷、處方、審脈、用葯、針灸等各方面的理論和實踐成果。《政和本草》共介紹各種葯材1558種,其中新增加628種新葯,可以說是一部完備的葯物學著作。南宋時期的宋慈收錄並總結了前人的法醫知識,創作出《洗冤集錄》一書,其中涉及驗傷、驗屍、血型鑒定、死傷鑒別、檢骨等多方面的理論和實踐,同時對毒葯和醫治服毒的方法也進行了總結,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法醫學著作。上述僅僅是介紹了宋代醫學領域很小部分的成就而已,於此亦可以看出兩宋時期科學技術發展水平之一斑了。

⑤ 歷史上,宋朝的科技都有哪些

活字印刷、火
葯、指南針,這是四大發明的3項是在宋朝。

沈括及他的《夢溪筆談》,如內李約瑟博容士把沈括譽為「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而他的《夢溪筆談》則是「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

在兩宋時期的科學技術成就,決不僅僅是三大發明,沈括及其《夢溪筆談》。如數學方面,兩宋時期可謂在中國古代以籌算為主要計算工具的傳統數學的發展過程中,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在許多方面都取得了極其輝煌的成就,這些成就都遠遠超過了同時代的歐洲。如高次方程的數值解法比西方早了近800年,多元高次方程組解法和一次同餘式的解法要比西方早500餘年,高次有限差分法要比西方早400餘年等等。賈憲、秦九韶、楊輝等數學家,堪稱中國數學發展史上的傑出代表人物。至於天文、物理、化學等等,兩宋的成就也令人矚目。

⑥ 宋朝有哪些發明

宋朝也是我國為世界貢獻最大的時期,我國歷史上的重要發明一半以上都出現在宋朝。那時我國四大發明的3項發明在宋代得到大規模實際的運用,像火葯、指南針、印刷術、紙幣、垂線紡織、瓷器工藝的重要改革等。

⑦ 宋代在科技發明上有那些突出成就!

指南針最初的裝置方法,都是以磁針為主體。在磁針的形狀和裝置上,人們曾做過多種試驗。據沈括《夢溪筆談》的記載,北宋時有4種不同裝置的針型指南針,即水浮法、縷懸法、指甲法和碗唇法。但人們發現,這四種裝置的指南針都沒有地盤,使用時不得晃動,受到很多限制。於是便將指南針和方位盤聯成一體,這就出現了更便於使用的羅經盤,又稱羅盤針。這是指南針發展史上的一大飛躍。我國古代有關羅盤針的記載,最早見於南宋曾三異的《因話錄》一書。
南宋突火 槍
1259年,宋軍和蒙古軍作戰時,壽春府(今安徽壽縣)的軍民創制了以竹管為筒能發射「子窠」的突火槍。這種「子窠」,用石子和鐵塊製成。筒里除裝「子窠」外,還裝有火 葯。火 葯點燃後,產生很強的氣壓,將「子窠」射出。「子窠」就是原始的子彈。以後管形火器里的「子窠」又發展成為彈丸,槍彈由石彈、鉛彈發展到鐵彈。
元代火 炮
火 炮也叫火銃,是古代用金屬鑄造的以火 葯氣體壓力發射彈丸的管形火 器。插圖元代火 炮是至順三年(1332年)鑄造的,現藏於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它重6.94公斤,長35.3厘米,炮口直徑10.5厘米。炮筒中部蓋面鐫有「至順三年二月十四日,綏邊討寂軍,第三百號馬山」等三行銘文。銅火 炮是裝置在木架上發射的,木架的形狀似一條長板凳。將銃筒嵌裝在板凳上。因為在炮筒的尾部兩側各有一個約2厘米的方孔,這樣通過方孔在尾部穿一根鐵栓,就可以使炮筒固定在木架上。為使火 炮高低俯仰,炮筒下加墊木楔,賦予不同的射角,以求達到需要的射擊距離。宋元時期,我國古代科技發展達到了高峰,如活字印刷術、火 葯武器在軍事上的應用、沈括創制的「十二氣歷」等許多科技成就都居世界領先地位。宋詞成了宋代文學的主流,著名詞人及詞作層出不窮,創造了燦爛的宋元文化① 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
② 指南針應用於航海事業。
③ 沈括創制"十二氣歷"。
④ 李誡著成《營造法式》一書。

⑧ 宋代的三大發明是哪三大發明在宋代各達到了怎樣的水平

1、指南針

沈括《夢溪筆談》首先記載了指南針和地磁偏角。介紹了四種支掛磁針的方法。一是浮於水面,二是放在指甲兒上,三是放在碗沿上,四是線縷懸掛。宋軍中配備有指南魚,後來發展為羅盤(水羅盤)。最晚在北宋後期指南針已用於航海。 2、活字印刷

由於雕版印刷的普及,北宋形成了不少印書中心,因此而形成了不同版本。國子監刻印的書稱監本。民間書坊刻印的書稱坊本。地方官府的稱庫本(公使庫)。北宋三大印書中心:杭州、西川(四川)、福建,其書依次為杭本、蜀本、建本。福建建陽麻沙鎮書坊的書世稱麻沙本。

宋仁宗慶歷年間(1041—1048),平民畢升(?—約1051)發明了活字印刷。沈括《夢溪筆談》記載為膠泥活字。還研究過木活字。已經具備了製造活字、排版和印刷三道基本程序(參見圖片泥活字版復原圖)。 3、huo 葯
煉丹家之功。硫磺(S)、硝(KNO3)和木炭(C)的混合物。唐朝孫思邈《丹經》中已有記載。唐末天佑年間戰爭中已有huo葯箭和「發機飛huo 」。北宋時,huo 葯武器已開始普遍使用。曾公亮、丁度《武經總要》(中國第一部官修兵書,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軍事網路全書)中記載了三種配方和十幾種huo葯 wu器名稱:huo箭、huo炮、蒺藜huo球、毒葯煙球、飛huo槍、huo雞、竹huo鷂、鐵嘴huo鷂等。南宋軍隊中又有huo槍、突huo槍、鐵huo炮、霹靂pao等。當時的霹靂pao和震天雷威力極大。南宋初年即開慶元年(1259),壽春(今安徽壽縣)軍民陳規發明「突huo槍」管形huo器,在竹筒內裝huo葯和「子窠」。

⑨ 宋朝以前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宋朝時期,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有:

1、北宋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比歐洲早四百年。

2、指南針、火葯取得突破性進展,並廣泛應用在航海業和軍事上。

3、北宋沈括若有《夢溪筆談》一書,記述了不少古代科技成就。

(9)宋代的科技發明擴展閱讀

宋朝的經濟繁榮程度可謂前所未有,農業、印刷業、造紙業、絲織業、制瓷業均有重大發展。航海業、造船業成績突出,海外貿易發達,和南太平洋、中東、非洲、歐洲等地區50多個國家通商。宋代對南方大規模的開發,促成經濟中心南移。

造紙術

宋朝時期,主要的造紙材料包括絲、竹、藤、麻、麥稈等。重慶、四川、安徽、浙江是主要的造紙產地。渝川地區的布頭箋、冷金箋、麻紙、竹紙,安徽的凝霜、澄心紙、粟紙,浙江的藤紙等都聞名於世。甚至還有紙被、紙衣、紙甲等。

紙張的大量生產與活字印刷術為印刷業的繁榮提供了基礎。宋朝的印刷業分三大系統,官刻系統的國子監所刻的書被稱為監本,而民間書坊所刻的書被稱為坊本,士紳家庭自己刻印的書籍屬於私刻系統。東京、臨安、眉山、建陽、廣都等都是當時的印刷業中心。

當時坊刻書中以浙江最好,稱浙本,四川次之,稱蜀本。福建的刻書以量取勝,稱建本,其中尤以建陽麻沙鎮最多,世稱麻沙本。社會上流行刻書的風氣。其中以臨安國子監所刻的書品質最好。宋朝的刻書以紙墨精良、版式疏朗、字體圓潤、做工考究、傳世稀少、價值連城而聞名於後世。

閱讀全文

與宋代的科技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
2010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答案 瀏覽:259
3系馬年限量版價格 瀏覽:952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
產權年限到期後怎麼辦 瀏覽: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