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湖南大學得了2016年度國家科技獎沒有
2016年年度的國家科技獎才剛開始申請呀,能不能獲獎要等明年這個時候才版能公布,權剛不久公布的獎項是2015年度的,不過很遺憾湖南大學沒有任何獲獎的,只能期待明年啦。
2016年湖南大學申請了四項國家獎,其中兩項自然科學獎,一項技術發明獎,一項科技進步獎
B. 2016年度東北石油大學獲國家科技獎了嗎
沒有,2016年度「三大獎」(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獲獎者中都沒有東北石油大學。
C. 有哪些紡織企業獲得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CTEI網訊為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國務院決定,對為我國科學技術進步、經濟社會發展、國防現代化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技術人員和組織給予獎勵。
2017年1月9日,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科院院士趙忠賢和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屠呦呦,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大會現場還授予42項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獎,66項成果獲國家技術發明獎,171項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另外,5名外國科技專家及1個國際組織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紡織行業在本次獎勵大會上共有4項成果獲得獎勵。其中,「管外降膜式液相增黏反應器創制及熔體直紡滌綸工業絲新技術」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支持工業互聯網的全自動電腦針織橫機裝備關鍵技術及產業化」、「薴麻生態高效紡織加工關鍵技術」、「干法紡聚醯亞胺纖維制備關鍵技術及產業化」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D. 2016年獲得中國國家科技最高獎的兩個人
1、國家最抄高科學技術獎:空缺。襲
2、國家自然科學獎42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41項。
其中一等獎是多光子糾纏干涉計量學。(潘建偉團隊)
3、國家技術發明獎66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65項。
其中一等獎是南昌大學襯底LED項目。
4、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87項:特等獎3項,一等獎17項(含創新團隊3項),二等獎167項。
公布的獲得特等獎的兩項分別是高效環保芳烴成套技術及應用和京滬高速鐵路工程。
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7人:楊克里斯特·楊森(瑞典),沖村憲樹(日本),葉甫蓋尼·維利霍夫(俄羅斯),彼得·史唐(美國),維爾特·伊恩·利普金(美國),卡洛·魯比亞(義大利),約翰尼斯·弗蘭肯(荷蘭)。
E. 院士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他們是誰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自2000年正式設立至今,已有29位科學家獲獎。每位獲獎者獎金萬元人民幣
201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 王澤山,侯雲德
王澤山曾於1993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又於1996年和2017年兩次摘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侯雲德是中國分子病毒學、現代醫葯生物技術產業和現代傳染病防控技術體系的主要奠基人。
201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 趙忠賢 屠呦呦
趙忠賢,我國高溫超導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國際上最早認識到柏諾茲和繆勒關於「在Ba-La-Cu-O中存在可能高達35K 超導性」(後獲諾貝爾獎)的重要意義的少數幾位學者之一,此外,他還發現系列50K以上鐵基高溫超導體並創造55K紀錄。
屠呦呦的科學貢獻是發現青蒿素,她從中醫古籍中得到啟迪,改變青蒿傳統提取工藝,創建的低溫提取青蒿抗瘧有效部位的方法,成為青蒿素發現的關鍵性突破。
2015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空缺
2014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於敏
於敏是我國著名的核物理學家,我國核武器研究和國防高技術發展的傑出領軍人物之一。在倡導、推動國防高科技項目尤其是我國慣性約束核聚變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是我國慣性約束聚變和X光激光領域理論研究的開拓者。
201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程開甲 張存浩
程開甲院士是我國著名物理學家,是我國核試驗科學技術的創建者和領路人,為我國核武器事業和國防高新技術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張存浩院士是我國著名物理化學家,我國高能化學激光的奠基人、分子反應動力學的奠基人之一。
2012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 鄭哲敏 王小謨
王小謨院士是我國著名雷達專家,現代預警機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他主持開展低空雷達技術攻關,研製成功我國第一部中低空兼顧雷達,並在國際雷達裝備同台競技中為國產雷達贏得了世界聲譽。
鄭哲敏院士是國際著名力學家,我國爆炸力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是中國力學學科建設與發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之一。他闡明了爆炸成形的機理和模型律,解決了火箭重要部件的加工難題,發展了一門新的力學分支學科——爆炸力學。
201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吳良鏞 謝家麟
吳良鏞院士是我國著名的建築學家、城鄉規劃學家和教育家,人居環境科學的創建者,同時也是新中國建築教育的奠基人之一。
謝家麟院士是國際著名物理學家,我國粒子加速器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他多次就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重要建議和指導意見,對促進我國加速器領域的發展發揮了重大作用。
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王振義 師昌緒
王振義院士,血液學專家,在60餘年的從醫生涯中,為醫學實踐和理論創新作出了重大貢獻,他成功實現了將惡性細胞改造為良性細胞的白血病臨床治療新策略,奠定了誘導分化理論的臨床基礎;確立了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治療的「上海方案」,闡明了其遺傳學基礎與分子機制,樹立了基礎與臨床結合的成功典範;建立了我國血栓與止血的臨床應用研究體系。
師昌緒院士一直致力於材料科學研究與工程應用工作,在國內率先開展了高溫合金及新型合金鋼等材料的研究與開發。他的成果使我國航空發動機渦輪葉片由鍛造到鑄造、由實心到空心邁上兩個新台階,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自主開發該關鍵材料技術的國家,迄今為止已大量應用於我國戰機發動機。
200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孫家棟 谷超豪
孫家棟院士,為我國突破衛星基本技術、衛星返回技術、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發射和定點技術、導航衛星組網技術和深空探測基本技術做出了重大貢獻;為創建和發展我國人造衛星總體技術、衛星航天工程管理技術和深空探測技術,做出了系統的、創造性的成就和貢獻。
谷超豪,著名數學家,在當今核心數學前沿最活躍的三個分支:微分幾何、偏微分方程和數學物理及其交匯點上做出了重要貢獻。
200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徐光憲 王忠誠
徐光憲院士是我國著名的化學家和教育家。他基於對稀土化學鍵、配位化學和物質結構等基本規律的深刻認識,發現了稀土溶劑萃取體系具有「恆定混合萃取比」基本規律,在20世紀70年代建立了具有普適性的串級萃取理論。該理論已廣泛應用於我國稀土分離工業。
王忠誠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神經外科專家,也是我國神經外科的開拓者之一。在半個世紀的醫學生涯中,他為我國神經外科事業的發展壯大、走向世界做出了創新性貢獻。
200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吳征鎰 閔恩澤
吳征鎰院士是著名植物學家,從事植物學研究和教學七十年,是我國植物分類學、植物系統學、植物區系地理學、植物多樣性保護以及植物資源研究的著名學者。
閔恩澤院士主要從事石油煉制催化劑製造技術領域研究,是我國煉油催化應用科學的奠基者,石油化工技術自主創新的先行者,綠色化學的開拓者,在國內外石油化工界享有崇高的聲譽。
200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李振聲
李振聲院士主要從事小麥遺傳與遠緣雜交育種研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科學成就,同時開展了農業發展戰略研究。
2005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吳孟超 葉篤正
吳孟超,肝臟外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他創立了肝臟外科的關鍵理論和技術體系,開辟了肝癌基礎與臨床研究的新領域,創建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肝臟疾病研究和診療中心,培養了大批高層次專業人才。
F. 最高科學技術獎2020
截止到2020年10月,2020年最高科學技術獎還沒有頒發。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於2000年由中華人內民共和國國務院設立,由容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負責,是中國五個國家科學技術獎中最高等級的獎項,授予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科學技術工作者。
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官網顯示,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每年評選一次,每次授予不超過兩名,由國家主席親自簽署、頒發榮譽證書、獎章和800萬元獎金。截至2020年1月,共有33位傑出科學工作者獲得該獎。
(6)國家技術發明獎2016擴展閱讀:
申報條件
1、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的。
2、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
3、在科學研究、技術開發項目中僅從事組織管理和輔助服務的工作人員,不得作為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候選人。
4、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候選人應當熱愛祖國,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並仍活躍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從事科學研究或者技術開發工作。
G.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獎金是多少
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獎金標准進行了調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金額度由500萬元/人調整為800萬元/人,獎金將全部授予獲獎者個人,由個人支配。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評審始於2000年度。此後每年評審一次,次年年初開會公布結果並頒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的規定,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授予下列科學技術工作者:
1、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的;
2、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
每年授予的人數不超過2名(即可能空缺);每屆和歷屆的獲獎者之間不分等級。獎金的數額由國務院規定;獎勵經費由中央財政列支。
自2000年度起至2015年度,歷屆獲獎者全部為中國科學院或中國工程院的院士,直到2016年這一局面才被打破;每位獲獎者的獎金總額均為人民幣500萬元,其中50萬元直接授予個人,另外450萬元作為科學研究經費由獲獎人全權管理具體用途。
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獎金標准進行了調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金額度由500萬元/人調整為800萬元/人,獎金將全部授予獲獎者個人,由個人支配。
隨著國家功勛表彰制度體系的實施,2019年1月8日,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設立獎章。獎章圖案為五星,象徵國家獎;外圈採用飄帶、牡丹花、如意形和翅膀等視覺元素,包含榮譽、吉祥和科技事業展翅高飛等美好寓意。
(7)國家技術發明獎2016擴展閱讀:
申報條件
1、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的。
2、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
3、在科學研究、技術開發項目中僅從事組織管理和輔助服務的工作人員,不得作為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候選人。
4、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候選人應當熱愛祖國,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並仍活躍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從事科學研究或者技術開發工作。
H. 電子科技大學2016年國家科技大會獲獎沒有
有,在1月8日舉行的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電子科大獲得三項大獎。通訊學院邱昆教授,微固學院鄧龍江教授分別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光電學院蔣亞東教授的團隊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I. 省級科技進步獎的一、二、三等獎各有幾個獲獎者
省級科技進步獎的一、二、三等獎,以江西為例,獲獎者科學技術進步獎共73項,其中一等獎7項、二等獎(項)、三等獎(41項)。根據《江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勵辦法》可獲得相應的獎勵,相關法律法規為:
第四條 省級科學技術進步獎,按其所獎項目的科學技術水平、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對科學技術進步的作用,分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3個等級,授予獎狀、證書,並發給獎金。獎金數額分別為10000元、5000元、2500元。
省科學技術委員會可以會同省財政廳,根據經濟發展情況,提高獎金數額。
第五條 對我省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特殊貢獻的科學技術進步項目,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可授予特等獎,頒發獎杯、證書、獎金,其獎金數額至少高於一等獎的2倍,對項目主要完成者給予重獎。
(9)國家技術發明獎2016擴展閱讀:
《江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勵辦法》
第三條 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可以申請省級科學技術進步獎:
(一)應用於我省社會主義建設的新的科學技術成果(包括新產品、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新設計、生物新品種等),屬於國內或省內首創,本行業先進,經過實踐證明取得顯著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
(二)在推廣、應用已有的科學技術成果工作中,做出創造性貢獻並取得顯著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
(三)在重大工程建設、重大設備研製和企業技術改造中,採用新技術,做出創造性貢獻並取得顯著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
(四)在引進、消化、吸收、開發、應用國外先進技術中,做出創造性貢獻並取得顯著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
(五)在標准、計量、科學技術情報、科學技術檔案等為社會公益服務的技術基礎工作中,做出創造性貢獻並取得明顯效果的。
(六)在為各級各類決策科學化與管理現代化而進行的軟科學研究中,做出創造性貢獻並經過實踐證明取得顯著綜合社會經濟效益的。
(七)闡明自然的現象、特徵或規律的自然科學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成果,在科學技術發展中具有較大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的。
申報上述科學技術進步獎項目,必須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科學技術成果鑒定辦法》規定鑒定(評審),並經省科學技術委員會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