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侯氏制鹼法發明者侯德榜簡介主要貢獻有哪些 侯德榜的
侯德榜(1890年8月9日~1974年8月26日),名啟榮,字致本,生於福建閩侯,著名科學家,傑出化學家,侯氏制鹼法的創始人,中國重化學工業的開拓者。近代化學工業的奠基人之一,是世界制鹼業的權威。
20世紀20年代,突破氨鹼法制鹼技術的奧秘,主持建成亞洲第一座純鹼廠;30年代,領導建成了中國第一座兼產合成氨、硝酸、硫酸和硫酸銨的聯合企業;40~50年代,又發明了連續生產純鹼與氯化銨的聯合制鹼新工藝,以及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氫銨化肥新工藝;並使之在60年代實現了工業化和大面積推廣。
1926年中國「紅三角」牌純鹼入萬國博覽會,獲金質獎章。
他還積極傳播交流科學技術,培育了很多科技人才,為發展科學技術和化學工業做出了卓越貢獻。
4. 著名科學家侯德榜有何愛國事件
侯德榜不僅依靠自己獲得了侯氏制鹼法,他更是把這個制鹼法毫無保留的公之於眾,他不像那時候的外國資本家為了壟斷制鹼技術獲取高額的利潤,而是傾盤托出,沒有任何私心。侯德榜的愛國事件有很多,他為了很夠打破洋人對制鹼法的壟斷,決心要研製出屬於中國人的制鹼技術,為祖國爭光。
為了尋找適合內地的制鹼技術,侯德榜准備向德國人購買察安法的專利,但是意向瞧不起中國的德國人對侯德榜等團隊一再刁難,不僅門沒讓他們進去,更是漫天要價,甚至提出純鹼製作出來不準在滿洲國賣的要求。侯德榜自然是接受不了這樣不公平的交易,為了祖國的尊嚴,他覺得難道洋人能做的中國人就做不到嗎?
抗戰期間,條件艱辛,侯德榜憑借著自己淵博的學識與探索的精神一步步在制鹼的道路上前進,他結合蘇爾維法和察安法,將制鹼的原料的利用率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以上,顯然這樣成本降低了不少。他的這一套制鹼法就是聞名中外的侯氏制鹼法。晚年的侯德榜雖然體弱多病,但是他仍舊沒有放棄為科學的道路上前行,他心中慢慢的愛國之情和責任感是每個人都能夠體會到的。我們還應該記住侯德榜的這一句話,他說:我的一切發明都是屬於祖國的。侯德榜的愛國事件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不能忘記的。
侯德榜的英雄事跡
說到侯德榜的英雄事跡主要是他的愛國表現,侯德榜的侯氏制鹼法為祖國帶來的不僅是經濟效益還有崇高的國家榮譽感。侯氏制鹼法為制鹼技術的發展道路開辟了一個新的視角,在那個時候打破了外國人對制鹼法的壟斷並且收到了國際學術界的關注與稱贊。
侯德榜的英雄事跡最值得一說的便是這個制鹼法事跡。侯氏制鹼法實現了中國人制鹼的理想,他把自己的全身心都投入到研究制鹼中,通過五年的努力探索和與員工的團結奮斗,終於研製出純鹼。
最早的純鹼其實是英國人在賣的蘇爾維法,這種純鹼在中國形成了壟斷的地位並且在中國只有一家。於是英國可以隨意定價,甚至把純鹼的價格提高到可以同銀子一般價值的價格。當年的永利公司第一次開工,製作出來的純鹼居然是紅色的,當時的人都認為這註定是失敗的。但是侯德榜看過後並沒有那麼灰心,而是通過現象看本質。他認為紅色的元素應該是鐵元素。中國製作純鹼的原料不像英國人那麼差,一般純度很高,於是侯德榜在原料中添加了一些雜質,奇跡般的紅色的現象沒了,雪白的純鹼呼之欲出。一次次的失敗換來了成功,這讓大家都喜出望外。
侯德榜對中國化工業的貢獻不僅僅只是一個侯氏制鹼法,他研究的三酸兩鹼為中國的工農業帶來了很大的經濟利潤。由此可以看出中國人的智慧與勤勞。
5. 我國著名的科學家的事跡有哪些
1、錢學森
錢學森(1911.12.11-2009.10.31),漢族,吳越王錢鏐第33世孫,生於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臨安。
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
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於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
2、鄧稼先
鄧稼先(1924.6.25—1986.7.29),漢族,出生於安徽懷寧縣的一個書香門第。鄧稼先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並在美國普渡大學留學並獲得了物理學博士學位。
他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是著名的核物理學家,科學家。鄧稼先設計了中國原子彈和氫彈,被譽為「兩彈元勛」。
他是中國核武器研製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為我國的核武器和原子武器的研發做出了重要貢獻。

3、華羅庚
華羅庚(1910.11.12—1985.6.12),漢族,出生於江蘇常州金壇區,祖籍在江蘇丹陽。他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與多元復變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並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
國際上以華氏命名的數學科研成果有「華氏定理」、「華氏不等式」、「華—王方法」等。有「中國現代數學之父」「中國數學之神」「人民數學家」的美稱。
4、李四光
李四光(1889.10.26—1971.4.29),字仲拱,原名李仲揆,蒙古族,出生於湖北省黃州府黃岡縣。李四光畢業於英國伯明翰大學。
他是地質學家,教育家。中國地質力學的創立者、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的主要領導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批傑出的科學家和為新中國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元勛,2009年當選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他的代表作是《地質力學之基礎與方法》和《地質力學概論》。
5、袁隆平
袁隆平,漢族,1930年9月7日出生於北京,他是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人。袁隆平畢業於西南農學院(現西南大學)。
他是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是中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有「世界雜交水稻之父」的美稱。
於2000年度獲得國家最高科技學技術獎。他的代表作有《袁隆平論文集》,《兩系法雜交水稻研究論文集》和《雜交水稻育種栽培學》。
6. 從侯德榜的故事中,得到了什麼啟示。
從侯德榜的故事中,得到了啟示:要努力學習,為我國的工業發展,振興民族工業,為實現強國夢,復興夢做出自己的貢獻。
20世紀20年代,突破氨鹼法制鹼技術的奧秘,主持建成亞洲第一座純鹼廠;30年代,領導建成了中國第一座兼產合成氨、硝酸、硫酸和硫酸銨的聯合企業。
40~50年代,又發明了連續生產純鹼與氯化銨的聯合制鹼新工藝,以及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氫銨化肥新工藝;並使之在60年代實現了工業化和大面積推廣。

(6)侯德榜科學發明故事擴展閱讀:
侯德榜為世界化學工業事業所作的傑出貢獻受到各國人民的尊敬和愛戴,英國皇家學會聘他為名譽會員,美國化學工程師學會和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也先後聘他為榮譽會員。
侯德榜打破了索爾維集團70多年對制鹼技術的壟斷,發明了世界制鹼領域最先進的技術,並為祖國的化工事業奮斗終生。他猶如一塊堅硬的基石,與范旭東、陳調甫等實業家、化學家一起,托起了中國現代化學工業的大廈。他就是被人們稱為「國寶」的侯德榜先生。
7. 侯德榜發明了什麼
侯氏制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