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酒器發明人

酒器發明人

發布時間:2021-08-15 13:55:54

1. 酒器的發展歷史

明清時期,是我國古代瓷酒器發展的鼎盛時期。

明初制瓷業以永樂、宣德年間為最盛,不論數量和質量都超過前代。江西景德鎮成為陶瓷業的中心,所燒造的白釉、青花瓷器頗為著名,不但享譽國內,而且成為國外貿易的主要商品。另外,此間生產的「鬥彩」、「五彩」、「冬青」等均為新的品種,亦頗負盛名。明代中葉,出現了一種新工藝,即景泰年間創世的「景泰藍」。景泰藍製品,多為帝王將相、高貴顯達用做餐具和酒器,成為中國古代酒器發展史上新的奇葩。

明成化年間,制瓷業有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所燒各式酒杯更是技高一籌,被人稱為「成窯酒杯」。此時的青花瓷也引人注目,尤其所繪圖案與中國古代繪畫藝術融為一體,給人以清淡典雅、明暗清晰的感覺。青花酒器傳世頗多,如各類青花梅瓶、青花高足杯和青花壓手杯等青花酒器,均為藝術珍品,再現了明代匠師們極高的人生修養和藝術境界。

清王朝時期,由於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對瓷器的喜好,中國制瓷業得到進一步發展,瓷器除青花、鬥彩、冬青外,又新創制了「粉彩」、「琺琅彩」和「古銅彩」等品種,真可謂「五光十色,耀眼奪目,萬紫千紅,美不勝收」。

清代流傳在世的精美瓷酒器頗不乏見,最常見的器形主要有梅瓶、執壺、高腳杯、壓手杯和小盅等,如景德鎮琺琅綵帶托爵杯、康熙鬥彩賀知章醉酒圖酒杯、青花山水人物蓋杯、五彩十二月花卉杯以及各種五彩人物壓手杯等,均為清代瓷酒器精品,飲譽海內外,有些已高價出現在國際拍賣市場上。

除了瓷質酒器外,明清的帝王顯貴們對金銀酒器和玉酒器依然鍾情不減,愛意有加。明定陵中出土的萬曆御用金托玉爵、金托金爵杯、金箭壺、傳世的陸子剛玉卮和合巹玉杯,以及山東鄒縣明魯王墓出土的蓮花白玉杯等,均為明代酒器佳品,就連萬曆帝孝靖皇後棺內也隨葬金溫酒鍋一隻,可見當時人對飲酒的養生之道頗為重視。

清宮設有「造辦處」,專為皇室製造各類物品,其下所設金銀作和玉作便是承做金銀器和玉器、珠寶的重要作坊。目前故宮所藏的不少原清宮酒器,如雍正雙耳玉杯、乾隆雙童耳玉杯、「金甌永固」金杯等即為造辦處所制。除此,外埠貢入的金銀、玉質酒器也不在少數。

蟠桃乃傳說中的仙桃,吃了可長生不老。歷代多以蟠桃寓意長壽,成為繪畫題材中常見的吉祥圖案。這種認識在明清時期頗為流行,在出土或傳世文物中也有不少桃形酒器,如1982年12月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縣的銀器窖藏中,出土的7件蟠桃銀杯形與項聖思桃形紫砂杯相似,以枝葉襯托桃杯,結合巧妙自然,既美觀又實用,皆為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我國自三國時期就開始流行碧筒飲,即以莖葉相通的荷葉來飲酒。後受碧筒飲的影響,唐宋時期的工匠們用金、銀、玉、瓷、琥珀等質料,模仿荷葉製作出了各種各樣的酒杯,俗稱「荷葉杯」。荷葉、蓮花本為一家,皆具有清熱涼血、健脾胃之功效。圖中這件蓮花玉杯可能是由荷葉杯演化而來的,宋詞「酒盞旋將荷葉當,蓮舟盪,時時盞里生紅浪,花氣酒香清廝釀」,惟妙惟肖地再現了以荷葉、蓮花杯進行碧筒飲的場面。

清代的瓷、金、銀和玉等質地的酒器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即多仿古器。如清宮御用的雙耳玉杯、龍紋玉觥、琺琅綵帶托爵杯、銅彩獸耳尊、各類瓷尊、雙貫耳瓷壺和天藍釉雙龍耳大瓶等,皆為清代仿古酒器。清代仿古酒器盛行,可能與康、雍、乾等三位皇帝嗜酒有關。

明清時期,雖然外倭不斷襲擾,但作為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分支的酒文化仍在繼續發展,作為酒文化載體的酒器亦以其固有的強勢,向世人展示著它不朽的藝術內蘊和輝煌成就,也許這正是具有中國特色的酒文化之魅力所在。

2. 歷史上最早的酒是誰發明

中國制酒源遠流長抄,品種繁多,名酒薈萃,享譽中外。傳說,發明酒的人,名叫杜康。他當長工時,有一次偶然把高粱米飯放在樹洞中,時間久了,發酵成了酒。所以開始名叫「久」,後來才有「酒」字。增加「酒」的歷史典故。酒產生於何時,現已無可考。 傳說中的釀酒鼻祖:杜康、儀狄。

3. 酒是誰發明的

民間傳說酒是杜康發明的,曹操的詩歌里有說「何以解憂,唯有杜康」。說到中國古代的酒具和酒文化,首先第一個話題就涉及到酒的發明。很可能大家都非常關心的,就是說中國古代的酒到底什麼時候發明的?那你有了酒才能有酒具,沒有酒那就談不到酒具,也就談不到酒文化的問題。所以,跟朋友們探討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追根求源。我們來研究一下,或者說討論一下,中國古代酒的發明這么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涉及到這么三個小的問題,一個是關於酒的發明,一個是酒的種類。還有呢,經過我們考古的發現,對於酒的發明這么一種實證性的東西。那麼現在關於酒的發明,首先大家關心的一個問題,就是年代問題,什麼時候開始發明的酒?誰發明的酒?現在有這么幾種說法,一個說呢是古猿造酒法,說酒不是人造的,是猿猴造出來的。這種說法聽起來是有點幼稚,似乎應該排除在我們的話題之外,因為它不屬於人類的一種行為了;第二種說法呢,是儀狄造酒。儀狄這個人物是夏代的一個人,傳說是大禹時期的;還有一種說法,是杜康造酒。杜康造酒也是從漢代就開始傳說了,叫做「少康造秫酒」。少康就是杜康。我們都很熟悉的曹操有一句詩言,說:「何以解憂,惟有杜康。」說一喝了杜康什麼憂愁都沒有了,這個說明古代以杜康為酒名的很早就有了。 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埃及古王國時代,已經有作為飲料的麥酒(啤酒)及葡萄酒了。法老、貴族、祭司等人飲葡萄酒,一般平民消費價格低廉的麥酒。考古挖掘證明,在古王國時代的墓葬中,不論是法老、貴族、平民都將酒作為隨葬品。可見此時酒已經是古埃及人生活的重要飲料了。從古王國第四王朝開始,貴族墓葬中常出現以採摘葡萄與釀造葡萄酒為題材的壁畫。 大約在同一時期,美索不答米亞流域的蘇美爾人也開創了燦爛的葡萄酒文明,他們開辟葡萄圓,釀造紅葡萄酒,技術已很高明。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兩快楔形文字泥班記載著埃什嫩國王法典,其中說到釀造者令人尊敬的職業,而婦女是當時主要的釀酒師。 雖然人類所能查實的史料僅能證明酒類釀造只有幾千年的歷史,但真正的酒的形成的歷史可能要早得多,甚至早於人類本身的歷史,酒是一種有機化合物,糖在酶的作用下便可分解成酒精,自然界存在著許多含糖的物質,植物果實成熟後如果不即使採摘,自然脫落,聚集在一起,在一定的溫度和水分作用下,果實外皮上的酶即能將糖分轉化為酒精。 我國素有「猿猴造酒」之說,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的說法,法國釀酒界普遍認為鳥類可以銜集含糖果實與鳥巢中,如未吞食久而久之鳥巢即可變成「酒器」,如果說「猿猴造酒」還有主觀模仿大自然的動機,那麼鳥類造酒純屬意外。但無論如何,這種造酒還是要晚於自然造酒。 至於人類何時開始造酒,這不僅要取決於人類要在自然中發現酒的存在,而且要取決於人類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去模仿自然造酒的工藝,推測人類釀酒最早歷史應該發生在能夠找到足夠的食物,又有食物能短期貯存之時,這樣的時期應該在人類開始定居之後,又此而已推斷,人類開始人工釀酒的年代應該在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兩三萬年左右),當然那時的釀酒只是重復大自然的自釀過程而已。

4. 請問酒是誰發明的

杜康.相傳杜康放羊時把吃剩的米飯放到樹洞,進過雨水發酵生成了酒.

5. 是誰發明了酒

中國酒的起源

我國是酒的故鄉,也是酒文化的發源地,是世界上釀酒最早的國家之一。酒的釀造,在我國已有相當悠久的歷史。在中國數千年的文明發展史中,酒與文化的發展基本上是同步進行的。

據有關資料記載,地球上最早的酒,應是落地野果自然發酵而成的。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認為,酒的出現,不是人類的發明,而是天工的造化。一般來說,有了酒,才能有酒器,因此,人工釀酒的先決條件,應該先從陶器的製造開始,否則,便無從釀起。考古學證明,在近現代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陶器製品中,已有了專用的酒器。這說明我們的祖先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和酒發生了關系,而且當時我國釀酒技術已經開始盛行。以後經過夏、商兩代,飲酒的器具也越來越多。在仰韶文化遺址中,既有陶罐,也有陶杯。在出土的商、殷文物中,青銅酒器佔有相當大的比重,說明當時飲酒的風氣確實很盛。而且,我們可以從《史記·殷本紀》關於紂王「以酒為池,懸肉為林」,「為長夜之飲」的記載,以及《詩經》中「十月獲稻、為此春酒」和「為此春酒,以介眉壽」的詩句中推知,約在六千年前,人工釀酒就開始了。

晉人江統在《酒誥》里載有:「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有飯不盡,委余空桑,郁積成味,久蓄氣芳。本出於此,不由奇方。」說明煮熟了的穀物,丟在野外,在一定自然條件下,可自行發酵成酒。人們受這種自然發酵成酒的啟示,逐漸發明了人工釀酒。

我國最晚在夏代已能人工造酒。如《戰國策》:「帝女令儀狄造酒,進之於禹。」

據考古發掘,發現龍山文化遺址中,已有許多陶制酒器,在甲骨文中也有記載。藁城縣台西村商代墓葬出土之酵母,在地下三千年後,出土時還有發酵作用,漢代班固在《白虎通·考點》中亦有芳香的葯酒意思的解釋。羅山蟒張鄉天湖商代墓地,發現了我國現存最早的古酒,它裝在一件青銅所制的容器內,密封良好。至今還能測出成份,證明每一百毫升酒內含有8239毫克甲酸乙醋,並有果香氣味,說明這是一種濃郁型香酒,與甲骨文所記載的相吻合。

周代,釀酒已發展成獨立的且具相當規模的手工業作坊,並設置有專門管理釀酒的「酒正」、「酒人」、「郁人」、「漿人」、「大酋」等管職。

酒,是人類各民族民眾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的一大飲料。世界上最古老的實物酒是伊朗撒瑪利出土的葡萄酒,距今三千多年,仍芳醇彌人;中國最古老的實物酒是西安出土的漢代御酒,據專家考證系糧食酒(也有專家認證為黃酒,作為黃酒工作者聞之為之躍呼、幸哉至善!)至今仍香醇可飲,可謂奇也!中國甲骨文中早就出現了酒字和與酒有關的醴、尊、酉等字。從中可以佐證酒的存在之久。至於文史中的記載更是枚不勝舉,如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有「即醉以酒,即飽以德」(《大雅·即醉》)的詩訊《周易》、《周禮》、《禮記》、《左傳》等典籍中,關於古代酒俗的記載更多,如「酒者可以養老也」(《禮記》)、「酒以成禮」(《左傳》)等。這說明酒存在著多種用途。是生活習俗中必不可少的。

中國制酒歷史

中國制酒源遠流長,品種繁多,名酒薈萃,享譽中外。傳說,發明酒的人,名叫杜康。他當長工時,有一次偶然把高粱米飯放在樹洞中,時間久了,發酵成了酒。所以開始名叫「久」,後來才有「酒」字。增加「酒」的歷史典故。酒產生於何時,現已無可考。

黃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約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時代,中國人獨創酒麴復式發酵法,開始大量釀制黃酒。約一千年前的宋代,中國人發明了蒸餾法,從此,白酒成為中國人飲用的主要酒類。酒滲透於整個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從文學藝術創作、文化娛樂到飲食烹飪、養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國人生活中都佔有重要的位置。

中國酒之最

傳說中的釀酒鼻祖:杜康、儀狄。
我國最富有民族特色的酒:黃酒和白酒。
人類最先學會釀造的酒:果酒和乳酒。
我國最早的麥芽釀成的酒精飲料:醴。
現已出土的最早成套釀酒器具:山東大汶口文化時期。
現存最古老的酒:1980年在河南商代後期(距今約三千年)古墓出土的酒,現存故宮博物院。
已發現的最早的蒸餾器:東漢時期的青銅蒸餾器(現藏上海博物館)。
最早實行酒的專賣:漢武帝天漢三年(公元前98年)。
酒價的最早記載:漢代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官賣酒,每升四錢。
記載酒的最早文字:商代甲骨文。
葡萄酒的最早記載:司馬遷的《史記·大宛列傳》。
最早的麥芽製造方法的記載: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
最早的葯酒生產工藝記載:西漢馬王堆出土的帛書《養生方》。
最早的賣酒廣告記載:戰國末期韓非子《韓非子》「宋人酤酒,懸幟甚高」。
我國最早的機械化葡萄酒廠:煙台張裕葡萄釀酒公司。
我國最早的啤酒廠建於1900年:哈爾濱。
我國第一個全機械化黃酒廠: 無錫黃酒廠。
目前國產價格最貴的酒:茅台酒。
目前產量最大的飲料酒:啤酒。
麥芽製造方法的記載: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
最早提出釀酒始於農耕的人:漢代劉安《淮南子》,「清盎之美, 始於耒耜」。
最早提出酒是天然發酵產物的人:晉代的江統《酒誥》。
現已出土的最早成套釀酒器具:山東大汶口文化時期。
現已出土的最早的反映釀酒全過程的圖像:山東諸城涼台出土的<<庖廚圖>> 畫像石。
最早的釀酒規章:周代,見《禮記·月令》。
古代學術水平最高的黃酒釀造專著:北宋朱肱的《北山酒經》。
最早記載加熱殺菌技術:北宋《北山酒經》。
古代記載酒名最多的書:宋代張能臣的《酒名記》
古代最著名的酒網路全書:宋代竇蘋的《酒譜》。
最早的禁酒令:周代的《酒誥》。
最早實行酒的專賣:漢武帝天漢三年(公元前98年)。
最早的賣酒廣告記載:戰國末期韓非子《宋人酤酒》:「宋人酤酒, 懸幟甚高」,幟:酒旗。

6. 白酒起酒器是什麼年代發明的

明清時期,是我國古代瓷酒器發展的鼎盛時期。
明初制瓷業以永樂、宣德年間為最盛,不論數量和質量都超過前代。江西景德鎮成為陶瓷業的中心,所燒造的白釉、青花瓷器頗為著名,不但享譽國內,而且成為國外貿易的主要商品。另外,此間生產的「鬥彩」、「五彩」、「冬青」等均為新的品種,亦頗負盛名。明代中葉,出現了一種新工藝,即景泰年間創世的「景泰藍」。景泰藍製品,多為帝王將相、高貴顯達用做餐具和酒器,成為中國古代酒器發展史上新的奇葩。
明成化年間,制瓷業有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所燒各式酒杯更是技高一籌,被人稱為「成窯酒杯」。此時的青花瓷也引人注目,尤其所繪圖案與中國古代繪畫藝術融為一體,給人以清淡典雅、明暗清晰的感覺。青花酒器傳世頗多,如各類青花梅瓶、青花高足杯和青花壓手杯等青花酒器,均為藝術珍品,再現了明代匠師們極高的人生修養和藝術境界。
清王朝時期,由於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對瓷器的喜好,中國制瓷業得到進一步發展,瓷器除青花、鬥彩、冬青外,又新創制了「粉彩」、「琺琅彩」和「古銅彩」等品種,真可謂「五光十色,耀眼奪目,萬紫千紅,美不勝收」。
清代流傳在世的精美瓷酒器頗不乏見,最常見的器形主要有梅瓶、執壺、高腳杯、壓手杯和小盅等,如景德鎮琺琅綵帶托爵杯、康熙鬥彩賀知章醉酒圖酒杯、青花山水人物蓋杯、五彩十二月花卉杯以及各種五彩人物壓手杯等,均為清代瓷酒器精品,飲譽海內外,有些已高價出現在國際拍賣市場上。
除了瓷質酒器外,明清的帝王顯貴們對金銀酒器和玉酒器依然鍾情不減,愛意有加。明定陵中出土的萬曆御用金托玉爵、金托金爵杯、金箭壺、傳世的陸子剛玉卮和合巹玉杯,以及山東鄒縣明魯王墓出土的蓮花白玉杯等,均為明代酒器佳品,就連萬曆帝孝靖皇後棺內也隨葬金溫酒鍋一隻,可見當時人對飲酒的養生之道頗為重視。
清宮設有「造辦處」,專為皇室製造各類物品,其下所設金銀作和玉作便是承做金銀器和玉器、珠寶的重要作坊。目前故宮所藏的不少原清宮酒器,如雍正雙耳玉杯、乾隆雙童耳玉杯、「金甌永固」金杯等即為造辦處所制。除此,外埠貢入的金銀、玉質酒器也不在少數。
蟠桃乃傳說中的仙桃,吃了可長生不老。歷代多以蟠桃寓意長壽,成為繪畫題材中常見的吉祥圖案。這種認識在明清時期頗為流行,在出土或傳世文物中也有不少桃形酒器,如1982年12月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縣的銀器窖藏中,出土的7件蟠桃銀杯形與項聖思桃形紫砂杯相似,以枝葉襯托桃杯,結合巧妙自然,既美觀又實用,皆為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我國自三國時期就開始流行碧筒飲,即以莖葉相通的荷葉來飲酒。後受碧筒飲的影響,唐宋時期的工匠們用金、銀、玉、瓷、琥珀等質料,模仿荷葉製作出了各種各樣的酒杯,俗稱「荷葉杯」。荷葉、蓮花本為一家,皆具有清熱涼血、健脾胃之功效。圖中這件蓮花玉杯可能是由荷葉杯演化而來的,宋詞「酒盞旋將荷葉當,蓮舟盪,時時盞里生紅浪,花氣酒香清廝釀」,惟妙惟肖地再現了以荷葉、蓮花杯進行碧筒飲的場面。
清代的瓷、金、銀和玉等質地的酒器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即多仿古器。如清宮御用的雙耳玉杯、龍紋玉觥、琺琅綵帶托爵杯、銅彩獸耳尊、各類瓷尊、雙貫耳瓷壺和天藍釉雙龍耳大瓶等,皆為清代仿古酒器。清代仿古酒器盛行,可能與康、雍、乾等三位皇帝嗜酒有關。
明清時期,雖然外倭不斷襲擾,但作為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分支的酒文化仍在繼續發展,作為酒文化載體的酒器亦以其固有的強勢,向世人展示著它不朽的藝術內蘊和輝煌成就,也許這正是具有中國特色的酒文化之魅力所在。

7. 第一個發明酒的人是誰

傳說第一個造酒的人是上古時期的杜康,杜康造酒就是造的米酒,度數不高還很渾濁,但是大米造的還是小米造的無從考證。

8. 酒最早是由誰發明的

最佳答案 - 由投票者2008-03-18 19:52:01選出 中國酒的發明,歷來都說是源於杜康。曹操詩賦中更有「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名句。杜康是夏代人,傳說還當過國王,以目前現有資料考之,恐難如願。問題在於,如果說夏代才開始有酒,考古學家一定會笑掉大牙。 、 確切的釀酒時間,當然也不可考。但依考古發現,距今6000年前,太湖地區己開始釀酒。在崧澤文化中,專門釀酒的澄濾器屢屢被發現。1999年春天,在江陰周庄龍爪墩遺址中發現一件,此器直徑近30厘米,形如碗缽,唯口部有倒酒的流,酒器內壁以底為中心刻了許多呈放射狀分布的凹槽。古人把米飯裝進澄濾器里發酵,酒生成後便順著凹槽向下滲,飲用時只須把流對准杯子傾倒就行了。 這種釀酒器在蘇南多處發現,然後通過蘇北地區傳人黃河中游地區,亦即廟底溝二期文化,黃河流域因此開始釀酒。但由於黃河流域大多種植旱作物,水稻的種植並不普遍,而旱作物釀酒較大米的釀酒要困難得多,因此,在龍山文化時期前(距今4000年),中原的釀酒並未普及,直到龍山文化時期,黍的釀酒問題解決了,酒器才大量在中原出現。而此時,太湖地區的古代居民己喝了2000年的酒了。由此可見,把酒的發明歸於杜康,不過是後來北方執政者篡改歷史,貶低四夷一貫做法中的又一例子罷了。 糧食富足和酒的釀造是有一定的因果關系的。江陰人傑地靈,又是魚米之鄉,喝酒之風也就源遠流長,而且似乎比其它地方要更勝一籌。1998年12月在雲亭花山遺址發掘時,考古隊在一個不大的灰溝里(垃圾溝)發現破碎的145個個體的釀酒器。從現場觀察,3800多年前花山村民大約家家都有幾個釀酒器、這種釀酒器比6000年前的要精製一點,凹槽更密,所以倒出來的酒更清,沒有多少酒渣。這么大的數量,在全國同時期的遺址中,從未見過,可見江陰人善飲。 江陰黑酒的誕生,傳說是杜康因釀酒的時間過於匆忙,把糯米炒焦後偶然作成。事實果如此乎?我想未必。著名作家路遙在創作《平凡的世界》時積勞成疾,卧床不起,久治無功,後經榆林一張姓老中醫治療,短時期便恢復精神,重新工作。他在《早晨從中午開始》一文中說到:老中醫的葯方共有兩味葯,其中一味便是炒焦的糯米。路遙說服葯後數月,肺腑中的臟毒都化為黑痰吐出。由此我想,江陰黑酒以炒焦的糯米作原料,絕對不是偶然,而應該是江陰這個古老的酒鄉吸收了傳統中醫的精華——「精心釀制而成」。無怪乎徐霞客雲游四方時不但對黑酒念念不忘,而且常常以自豪的心情向遠方的朋友推薦家鄉的黑色佳釀。 如今,倍受江陰人珍視的「霞客牌」黑酒已在日本。韓國和香港博得一片贊賞,我這個滴酒不沾的人有時也喝上一杯,果然清洌可口,醇香戀人。我在台灣的一位朋友,曾多次托我幫他購買黑酒,每次一買就是10箱。看到朋友如此喜愛霞客黑酒,我這個親手發掘過古代花山酒器的考古工作者,心中真是高興。

閱讀全文

與酒器發明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
2010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答案 瀏覽:259
3系馬年限量版價格 瀏覽:952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