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的步驟和要求有哪些
l、加強學習的獨立性,保持應有的好奇心。
2.增強問題意識,在課堂聽講和讀書學習中,注意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3、注重思維的發散,在解題練習中進行多解、多變。
創造性思維是人類的高級心理活動。創造性思維是政治家、教育家、科學家、藝術家等各種出類拔萃的人才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心理學認為:創造思維是指思維不僅能提示客觀事物的本質及內在聯系,而且能在此基礎上產生新穎的、具有社會價值的前所未有的思維成果。
創造性思維是在一般思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是後天培養與訓練的結果。卓別林為此說過一句耐人尋味的話:"和拉提琴或彈鋼琴相似,思考也是需要每天練習的。"因此,我們可以運用心理上的"自我調解",有意識地從幾個方面培養自己的創造性思維。
(1)展開"幻想"的翅膀
心理學家認為,人腦有四個功能部位:一是以外部世界接受感覺的感受區;二是將這些感覺收集整理起來的貯存區;三是評價收到的新信息的判斷區;四是按新的方式將舊信息結合起來的想像區。只善於運用貯存區和判斷區的功能,而不善於運用想像區功能的人就不善於創新。據心理學家研究,一般人只用了想像區的15%,其餘的還處於"冬眠"狀態。開墾這塊處女地就要從培養幻想入手。想像力是人類運用儲存在大腦中的信息進行綜合分析、推斷和設想的思維能力。在思維過程中,如果沒有想像的參與,思考就發生困難。特別是創造想像,它是由思維調節的。
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就是從他幼時幻想人跟著光線跑,並能努力趕上它開始的。世界上第一架飛機,就是從人們幻想造出飛鳥的翅膀而開始的。幻想不僅能引導我們發現新的事物,而且還能激發我們作出新的努力,探索,去進行創造性勞動。
青年人愛幻想,要珍惜自己的這一寶貴財富。幻想是構成創造性想像的准備階段,今天還在你幻想中的東西,明天就可能出現在你創造性的構思中。
(2)培養發散思維
所謂發散思維,是指倘若一個問題可能有多種答案,那就以這個問題為中心,思考的方嚮往外散發,找出適當的答案越多越好,而不是只找一個正確的答案。人在這種思維中,可左沖右突,在所適合的各種答案中充分表現出思維的創造性成分。197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金獲得者、美國科學家格拉肖說:"涉獵多方面的學問可以開闊思路......對世界或人類社會的事物形象掌握得越多,越有助於抽象思維。"比如我們思考"磚頭有多少種用途"。我們至少有以下各式各樣的答案:造房子、砌院牆、鋪路、剎住停在斜坡的車輛、作錘子、壓紙頭、代尺劃線、墊東西、搏鬥的武器......如此等等。
(3)發展直覺思維
所謂直覺思維是指不經過一步一步分析而突如其來的領悟或理解。很多心理學家認為它是創造性思維活躍的一種表現,它即是發明創造的先導,也是百思不解之後突然獲得的碩果,在創造發明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物理學上的"阿基米德定律"是阿基米德在跳入澡缸的一瞬間,發現澡缸邊緣溢出的水的體積跟他自己身體入水部分的體積一樣大,從而悟出了著名的比重定律。又如,達爾文在觀察到植物幼苗的頂端向太陽照射的方向彎曲現象時,就想到了它是幼苗的頂端因含有某種物質,在光照下跑向背光一側的緣故。但在他有生之年未能證明這是一種什麼物質。後來經過許多科學的反復研究,終於在1933年找到了這種物質植物生長素。
直覺思維在學習過程中,有時表現為提出怪問題,有時表現為大膽的猜想,有時表現為一種應急性的回答,有時表現為解決一個問題,設想出多種新奇的方法、方案等等。為了培養我們的創造性思維,當這些想像紛至沓來的時候,可千萬別怠慢了他們。青年人感覺敏銳,記憶力好,想像極其活躍,在學習和工作中,在發現和解決問題時,可能會出現突如其來的新想法、新觀念,要及時捕捉這種創造性思維的產物,要善於發展自己的直覺思維。
(4)培養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創性
流暢性、靈活性、獨創性是創造力的三個因素。流暢性是針對刺激能很流暢地作出反應的能力。靈活性是指隨機應變的能力。獨創性是指對刺激作出不尋常的反應,具有新奇的成分。這三性是建築在廣泛的知識的基礎之上的。6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曾採用所謂急驟的聯想或暴風雨式的聯想的方法來訓練大學生們思維的流暢性。訓練時,要求學生像夏天的暴風雨一樣,迅速地拋出一些觀念,不容遲疑,也不要考試質量的好壞,或數量的多少,評價在結束後進行。速度愈快表示愈流暢,講得越多表示流暢性越高。這種自由聯想與迅速反應的訓練,對於思維,無論是質量,還是流暢性,都有很大的幫助,可促進創造思維的發展。
(5)培養強烈的求知慾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都說過,哲學的起源乃是人類對自然界和人類自己所有存在的驚奇。他們認為:積極的創造性思維,往往是在人們感到"驚奇'時,在情感上燃燒起來對這個問題追根究底的強烈的探索興趣時開始的。因此要激發自己創造性學習的慾望,首先就必須使自己具有強烈的求知慾。而人的欲求感總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沒有精神上的需要,就沒有求知慾。要有意識地為自己出難題,或者去"啃"前人遺留下的不解之迷,激發自己的求知慾。青年人的求知慾最強,然而,若不加以有意識地轉移地發展智力,追求到科學上去,就會自然萎縮。求知慾會促使人去探索科學,去進行創造性思維,而只有在探索過程中,才會不斷地激起好奇心和求知慾,使之不枯不竭,永為活水。一個人,只有當他對學習的心理狀態,總處於"躍躍欲試"階段的時候,他才能使自己的學習過程變成一個積極主動"上下求索"的過程。這樣的學習,就不僅能獲得現有的知識和技能,而且還能進一步探索未知的新境界,發現未掌握的新知識,甚至創造前所未有的新見解、新事物。
B. 如何培養自己的創新思維和創造思維
破除障礙
我們要創新思維有障礙的,我認為主要有三大障礙。第一,思維定勢。你的思維定在那兒了,你的思維進了牛角尖了,出不來了,那你的創新思維就不可能展現出來,那一個人的思維為什麼會定在那兒,動不得了。為什麼進了牛角尖,進了死胡同,就出不來了,這個思維定勢是怎麼產生的呢,一個權威,一個是從眾,權威說過了,我們就沒法說了,我就定在那兒了。還有什麼從眾,從眾心理,就是個體他順應了群體,盲目地有理無理地順應了群體,順應了先驗,我過去是這樣的,我的思維也定在那兒。先驗,還有情感。這四大因素使我們的思維定在那兒了。
這里我舉個案例,有一個中小學的老師,對中小學生出了一個考題。同學們,我要提問題,問大家。在一條船上有75頭牛,有32隻羊,問船長的年齡有多大。抽樣調查的結果,一個班有百分之七八十,都是75減32,船長43歲,75頭牛減32隻羊,船長43歲。同學們,這是一道沒有答案的題啊,那個船長的年齡,他和75頭牛,和32隻羊有什麼關系,沒有關系的。可是中小學生一看,這個題出出來了,肯定有標准答案,他們還是動了腦筋了,他們一相加,也一想,一加,75加32 ,107歲。107歲能開船嗎?早就退休了。他們一除,一除出來,75除32,二點幾歲。又一乘,一乘起來,2000多歲,他動腦筋了,75頭牛減32隻羊43,43歲開船不正好嗎,這就是思維定勢就定在那兒了。有一句經典的語言叫做什麼呢,思維一旦進入死角,其智力就在常人之下。你的思維一旦進入死角,進入定勢,你的智力,再聰明的人的智力就在常人之下。所以,我們既然創新思維要具備,首先是要把思維定勢要打破。
思維創新
要打破第二個,思維慣性。習慣性思維,傳統性思維,思維慣性。舉個例子,老師又問中小學同學了。同學們有一個聾啞人,又聾又啞,說不出話來,聽不見呢。他到五金商店去買一個釘子,他說不出話就怎麼辦?比劃。人家就給他一個hammer(錘子),給他一個榔頭?hammer。他搖手,不,他是要買釘子,他就使勁比劃。就這點東西,不是hammer不是榔?頭,肯定是釘子,給他了,他非常高興,點頭,高興。老師一說同學們,下面又有一個盲人,一個瞎子,他要買剪刀,我們怎麼用最簡潔的方式表達。那個同學們說,老師老師我們知道,不能這樣比劃了,要這樣比劃。全班同學都贊成這樣比劃,老師說他不需要比劃,他直接說買剪刀,因為他是盲人,瞎子們嘴巴會說是吧。你看前面就是比劃,老是比劃比劃比劃,把你的思維引進,引進什麼,引進比劃的思維定勢上了,叫思維慣性。除了這個以外,我們還要打破一個叫思維封閉。你站得層次太低了,沒有站得很高,思維封閉了,當然就不能創新了。思維封閉,要打開思維的空間。
C. 如何培養自己的創造思維能力,
現代社會極具競爭性、挑戰性和開拓性,只有富有創造能力的人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需要。而創造能力的核心是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自己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可以採取以下方法:
一是積極參加各種創造性活動。
思維一般是在問題情境中發生的,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的。創造性思維亦如是。積極參加創造性活動,或者在活動中進行積極的創造,自然會遇到種種常規思維所不能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將迫使你動腦筋,想辦法,進行創造性思維活動。因此,積極參加各種實踐活動,特別是那些富有創新性的實踐活動,是培養自己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前提。
二是積極進行發散性思維訓練
創造性思維雖然是聚合思維和發散思維的統一,但發散思維更集中體現了創造性的特點。因此,在生活、學習和工作中,有意識地進行發散思維訓練,有助於提高自己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做一件事,可以設計兩個甚至三個、四個方案;遇到一個問題,不要局限於一個維度的思考,不能滿足一個答案,而應進行二維甚至多維思考,敢於走出常規,廣思多慮,標新立異。長期有意識地進行發散思維訓練,久而成習,其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提高自在其中。
三是學會捕捉靈感。
靈感是人腦以最優勢功能加工處理信息的最佳心理狀態,它常給人一種豁然開朗,妙思突發的體驗,使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頓釋。對許多科學家和藝術家的調查表明,在他們的發明創造和創作過程中,大多出現過靈感。靈感具有突發性、瞬間性,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不易捕捉,使人感到非常神秘,可欲而不可求。其實,靈感的出現,也是有規律可循的:
第一,靈感是深思熟慮的產物。靈感出現的基本條件是,個體必須對所要研究的問題有了一個長時間的思考,達到了深思熟慮甚至思維飽和的程度。這時從表面上看,已經走到了「山窮水復疑無路」的困境。但由於窮思竭慮,已諳熟了問題的方方面面,所有產生問題的原因及其導致的結果都爛熟於心。此時,一旦外界某種刺激忽然與所要研究的問題契合,靈感就一觸即發。
第二、靈感往往出現在個體緊張思維後精神鬆弛的狀態中。當問題百思不得其解,走投無路的時候,人們往往暫時把問題放下,從事別的活動或思考別的問題,使自己從該問題的緊張狀態中解脫出來。這從表面上看,似乎是一種無為的鬆弛、消遣,如下棋、看電視、閑聊、散步、聽音樂或舒適地躺在草地上,望著白雲從蔚藍色的天空中飄過,等等。其實,這種放鬆不知不覺地敞開了人的思維的大門,使人的思維更加開闊,思維因無任何限制而自由奔放,靈感不期而至。阿基米德在沐浴時,從池水外溢想到了物體的浮力原理發現了金冠攙假的秘密;牛頓從蘋果落地這一司空見慣的現象,發現萬有引力定律;華萊士因發瘧疾卧床時想到進化論中的自然選擇觀點;凱庫勒在瞌睡小憩時解開苯的化學結構之謎等科學家發明創造的事例,都充分印證了一張一弛是靈感產生的道理。
我們知道靈感是怎麼產生的,也就懂得了怎樣去捕捉靈感。這就是:一要對問題深思熟慮,對問題本身以及有關資料要進行長時間的、反復深入地研究探索,直至把問題的方方面面都搞清楚,為靈感的捕捉鋪平道路。二是對問題達到一種專注沉迷的程度,要全身的投入問題的思考,不達目的絕不罷手。三要適時放鬆精神,在走投無路的時候,可以轉移注意力,做點別的事情或休閑一下,給思維留足發散的空間。
四是培養想像力,敢於大膽猜想
想像是人腦對記憶表象進行加工改造而產生新形象的過程,它是一種創造性思維。在想像過程中產生的新形象,叫做想像表象。想像表象可以是人自己未曾親身感受過的事物,也可以是現時生活中尚不存在的,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事物形象。豐富的想像力和聯想力,不囿於成見的標新立異的大膽猜想,是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重要標志。魯班發明了鋸,是他被絲茅草劃破手指聯想的結果;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是他們觀察飛鳥和看到一架有螺旋槳的玩具而聯想的結果。
培養自己的想像力、聯想能力和猜想能力,一要博覽群書,豐富記憶表象;二要重視自己生活、學習、工作的所有經歷,處處留心,深入觀察,細心體會,增強感悟能力;三要有膽量,不畏攝權威與定律,敢於提出超常的想法。人生不能沒有夢想,沒有夢想的人生是黑暗的。
D. 如何培養創造性思維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隨著教育的發展,教育越來也傾向於孩子的創新思維能力。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創新思維能力,現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議,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寫在最後:
日常生活中,凡是可以調動孩子積極性的,培養孩子自主意識的觀察,都可以提高孩子的創新思維能力,切忌一成不變的傳授給孩子。
E. 論述怎麼培養自己的設計思維和創造能力
為你奉上解答,請參考!
現代社會極具競爭性、挑戰性和開拓性,只有富有創造能力的人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需要.而創造能力的核心是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自己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可以採取以下方法:
一是積極參加各種創造性活動.
思維一般是在問題情境中發生的,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的.創造性思維亦如是.積極參加創造性活動,或者在活動中進行積極的創造,自然會遇到種種常規思維所不能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將迫使你動腦筋,想辦法,進行創造性思維活動.因此,積極參加各種實踐活動,特別是那些富有創新性的實踐活動,是培養自己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前提.
二是積極進行發散性思維訓練
創造性思維雖然是聚合思維和發散思維的統一,但發散思維更集中體現了創造性的特點.因此,在生活、學習和工作中,有意識地進行發散思維訓練,有助於提高自己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做一件事,可以設計兩個甚至三個、四個方案;遇到一個問題,不要局限於一個維度的思考,不能滿足一個答案,而應進行二維甚至多維思考,敢於走出常規,廣思多慮,標新立異.長期有意識地進行發散思維訓練,久而成習,其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提高自在其中.
三是學會捕捉靈感.
靈感是人腦以最優勢功能加工處理信息的最佳心理狀態,它常給人一種豁然開朗,妙思突發的體驗,使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頓釋.對許多科學家和藝術家的調查表明,在他們的發明創造和創作過程中,大多出現過靈感.靈感具有突發性、瞬間性,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不易捕捉,使人感到非常神秘,可欲而不可求.其實,靈感的出現,也是有規律可循的:
第一,靈感是深思熟慮的產物.靈感出現的基本條件是,個體必須對所要研究的問題有了一個長時間的思考,達到了深思熟慮甚至思維飽和的程度.這時從表面上看,已經走到了「山窮水復疑無路」的困境.但由於窮思竭慮,已諳熟了問題的方方面面,所有產生問題的原因及其導致的結果都爛熟於心.此時,一旦外界某種刺激忽然與所要研究的問題契合,靈感就一觸即發.
第二、靈感往往出現在個體緊張思維後精神鬆弛的狀態中.當問題百思不得其解,走投無路的時候,人們往往暫時把問題放下,從事別的活動或思考別的問題,使自己從該問題的緊張狀態中解脫出來.這從表面上看,似乎是一種無為的鬆弛、消遣,如下棋、看電視、閑聊、散步、聽音樂或舒適地躺在草地上,望著白雲從蔚藍色的天空中飄過,等等.其實,這種放鬆不知不覺地敞開了人的思維的大門,使人的思維更加開闊,思維因無任何限制而自由奔放,靈感不期而至.阿基米德在沐浴時,從池水外溢想到了物體的浮力原理發現了金冠攙假的秘密;牛頓從蘋果落地這一司空見慣的現象,發現萬有引力定律;華萊士因發瘧疾卧床時想到進化論中的自然選擇觀點;凱庫勒在瞌睡小憩時解開苯的化學結構之謎等科學家發明創造的事例,都充分印證了一張一弛是靈感產生的道理.
我們知道靈感是怎麼產生的,也就懂得了怎樣去捕捉靈感.這就是:一要對問題深思熟慮,對問題本身以及有關資料要進行長時間的、反復深入地研究探索,直至把問題的方方面面都搞清楚,為靈感的捕捉鋪平道路.二是對問題達到一種專注沉迷的程度,要全身的投入問題的思考,不達目的絕不罷手.三要適時放鬆精神,在走投無路的時候,可以轉移注意力,做點別的事情或休閑一下,給思維留足發散的空間.
四是培養想像力,敢於大膽猜想
想像是人腦對記憶表象進行加工改造而產生新形象的過程,它是一種創造性思維.在想像過程中產生的新形象,叫做想像表象.想像表象可以是人自己未曾親身感受過的事物,也可以是現時生活中尚不存在的,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事物形象.豐富的想像力和聯想力,不囿於成見的標新立異的大膽猜想,是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重要標志.魯班發明了鋸,是他被絲茅草劃破手指聯想的結果;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是他們觀察飛鳥和看到一架有螺旋槳的玩具而聯想的結果.
培養自己的想像力、聯想能力和猜想能力,一要博覽群書,豐富記憶表象;二要重視自己生活、學習、工作的所有經歷,處處留心,深入觀察,細心體會,增強感悟能力;三要有膽量,不畏攝權威與定律,敢於提出超常的想法.人生不能沒有夢想,沒有夢想的人生是黑暗的.
F. 如何培養創新思維
1、用「求異」的思維去看待和思考事物
也就是,在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多去有意識的關注客觀事物的不同性與特殊性。不拘泥於常規,不輕信權威,以懷疑和批判的態度對待一切事物和現象。
2、有意識從常規思維的反方向去思考問題
如果把傳統觀念、常規經驗、權威言論當作金科玉律,常常會阻礙我們創新思維活動的展開。因此,面對新的問題或長期解決不了的問題,不要習慣於沿著前輩或自己長久形成的、固有的思路去思考問題,而應從相反的方向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3、用發散性的思維看待和分析問題
發散性思維是創新思維的核心,其過程是從某一點出發,任意發散,既無一定方向,也無一定范圍。
發散性思維能夠產生眾多的可供選擇的方案、辦法及建議,能提出一些獨出心裁、出乎意料的見解,使一些似乎無法解決的問題迎刃而解。
4、主動地、有效地運用聯想
聯想是在創新思考時經常使用的方法,也比較容易見到成效。我們常說的「由此及彼、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就是聯想中的「經驗聯想」。
任何事物之間都存在著一定的聯系,這是人們能夠採用聯想的客觀基礎,因此聯想的最主要方法是積極尋找事物之間的關系,主動的、積極地、有意識的去思考他們之間聯系。
5、學會整合,宏觀的去看待
我們很多人擅長的是「就事論事」,或者說看到什麼就是什麼,思維往往會被局限在某個片區內。整合就是把對事物各個側面、部分和屬性的認識統一為一個整體,從而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的一種思維方法。
當然,整合不是把事物各個部分、側面和屬性的認識,隨意地、主觀地拼湊在一起,也不是機械地相加,而是按它們內在的、必然的、本質的聯系把整個事物在思維中再現出來的思維方法。
G. 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而英語教育又是我國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初中英語作為入門階段,其主要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和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特別是初一學生由於年齡較小,學習英語又缺少語言環境,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他們的好奇心、求知慾強,記憶力好,又富於聯想,能夠初步做到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此時,教師要想方設法創造英語交際情景,使學生身臨其境,鼓勵學生充分發揮想像力,靈活運用知識表達思想。下面談談筆者的一些具體做法。
一、創造氛圍,激發創新思維
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和場合下產生的。對於語言的學習,更需要教師創造一個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下學習特定的語言的氛圍。教學中,筆者注意用實物演示情境,用圖畫再現情境,用音樂渲染情境,用語言描繪情境,把學生帶入實際情境之中,從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學語言內容。藉助錄音、錄像、電視、語言、實物、幻燈等多種媒體進行教學,創造良好的氛圍,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濃厚的興趣,使學生一個個精神飽滿、全神貫注,有利於他們創新思維的開發。如在教學對話時,我先給學生放一段有趣的課文配套動畫錄像,錄像中卡通動物有趣的動作、幽默的語言、豐富的語調和鮮艷的顏色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注意,並使學生對教學內容有了初步的了解。隨後,我又出示有關的幻燈片,用簡單的語言向學生描繪情境。逼真的畫面、優美的樂曲,加上教師貼切的解釋,學生一下子便對所學課文熟悉了。接著,播放課文錄音,讓學生模仿著說。經過這樣的學習,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慾和興趣,很快便掌握了對話內容。在此基礎上,我又讓學生利用表演體會情景。整節課學生興趣盎然,注意力高度集中,良好的教學氛圍促進了學生積極學習。
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轉變教育觀念
創新意識是創新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礎和動力之源。尊重學生的創新意識關鍵在於滿足他們強烈的好奇心和促進他們的求學慾望。在課堂教學中,筆者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都給予耐心的回答,對他們新穎、獨到、特別的見解給予肯定和表揚。帶著這份愉快與興奮的成功情緒,學生的那份執著創新意識就會潛滋暗長;尊重和理解學生的異想天開、奇思妙想,實質上就是對學生創新意識的保護和培育。反之,是對學生創新靈魂的扼殺。教師需要做的是轉變觀念,尊重、欣賞學生的創新意識,這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前提條件。學生只有在這種自主、廣泛的思維天地里才能更好地發揮創新的潛能,學生的創新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和培養。
三、提供充分的實踐機會,培養學生的創新激情
在教學中,教師需要有意識地引導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精心設計每一教學環節,調動學生的思維,使他們學會學習,學會探索,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動參與者,給學生展示才華的機會,在不斷的學習實踐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銘記:nothing is too difficult, if you put your heart into it.時刻激勵自己,自強不息。在課堂上,筆者鼓勵學生大膽想、大膽說、積極參與。如果學生答問題有錯誤,就鼓勵說:i am sure you must be better next time.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竭力營造一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使學生產生探求創新的願望。如課文中learn to say的內容,通常我都讓學生在特定的環境中模仿說話人的語氣和語調進行練習,每個不同的模仿既引發了不同的笑聲,同時又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另外,運用游戲、歌曲教學也同樣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創新思維,拓展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巧學活用,引導創新思維
英語是拼音文字,與漢語象形字不同的是,英語有很多較相似的詞,如:cap和cat, plane和play等。這不僅給學生繼續學習英語造成障礙,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並導致一部分學生學習滯後。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採用多種教學手段從多角度、多方位設計各種教學活動,發展學生橫向、類比、逆向、聯想等思維,引導學生運用經驗轉移、側向思維和遙遠聯想對所學內容提出新問題、新猜測和新結論。如學習hot, cold, rainy, windy等表示天氣情況的詞時,可引導學生用簡單的圖畫來表示單詞的意思。由此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想像力,同一個單詞畫出了不同的圖畫,例如:戴草帽和搖扇子表示hot,打雨傘或穿雨衣表示rainy,頭戴沙巾或樹枝晃表示windy,戴墨鏡表示sunny等等,活躍了課堂氣氛。通過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五、精心設置學案,激發創新思維
在英語教學中,筆者立足於基礎教學和訓練,力求做到學生有發展,學得活,學得透。要求學生在聯系應用中學知識,充分理解而不是死記硬背。把掌握知識的重點放在思考力上,根據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和特點,通過各種渠道把知識結構鋪墊成學生思維的方式,通過提問、啟發和點撥,引導學生思維,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訓練思維方法,用思維方法指導知識學習。學生要掌握好基礎知識,是與教師的指導分不開的。古語雲: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只有教會了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生的能力才會提高。培養學生自學英語的能力,必須改革課堂教學結構,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習慣的鞏固和自學能力的提高,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索,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創新能力。在指導學生自學時,教師要結合目標教學,要求學生針對目標,做到讀思相結合,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學生自學英語的能力得以明顯提高。
六、課堂中巧設疑問,引導創新思維
在教學中,筆者注意多角度、多方位地設計各種思考題,發展學生橫向、類比、逆向、聯想等思維,使學生利用現學的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去創造,去探索,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增強創新能力。在教學中,教師應採用多種思維訓練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設置疑點,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再加工,鼓勵學生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進行思維。力求讓學生舉一反三,培養多種思維能力,讓學生正確判斷不同變化的題型。總之,只要教師在課堂上巧妙地適時設問,對學生進行多種思維訓練,那麼,學生的思維創造性便能得到充分發揮。
七、進行積極評價,鼓勵創新思維
初中學生是一個需要肯定、需要體驗成功喜悅的群體。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信任和鼓勵直接影響學生求知慾的產生,影響學生創造意識的萌芽和創造力的產生。課堂上,學生只有處於一種和諧寬松的環境之中,才能激起主動的內部活動。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及學習結果、反應等作出積極的評價,鼓勵學生的創新思維。在評價中,教師要注意客觀、公正、熱情誠懇,使學生體驗到評價的嚴肅性,注意發揮評價的鼓勵作用。以鼓勵為主,滿足學生的成功需要,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筆者採取了以下方式進行評價:
1. 鼓勵性評價。即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對於答錯的同學,不立即說 sorry, you are wrong,而是說please think it over again。對於作業中的錯誤,也不單劃×了事,而是在錯的下面劃線,並在旁邊註上?,示意學生再考慮考慮。
2. 分層次評價。對不同程度的學生,要設以不同程度的要求,並分層評價指導。對優秀學生,給予嚴格和高要求的評價;對後進生,給予肯定、鼓勵的評價,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尊重他們的自尊心。
H. 怎樣培養自己的創新思維和創造力
很簡單吶
1.多去做一些趣味性的練習題
2.思考問題的時候從另一個角度出發
3.學習的時候要學會舉一反三
4要把自己的思維發散開來 多看看腦筋急轉彎
I. 創新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區別
創新思維是人體現思維的一種方式.創新能力是動物本能,也是人類各內種能力的其中一種能力容的詮釋或代稱,如果將人類的各種能力分級的話,那麼創新能力是各種能力中的最高級別,創新能力,是由創新和能力兩個名詞共同構成,而創新是指:以現有的思維模式提出有別於常規或常人思路的見解為導向,利用現有的知識和物質,在特定的環境中,本著理想化需要或為滿足社會需求,而改進或創造新的事物,並能獲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為
創造性思維能力,指思維活動的創造意識和創新精神,不墨守成規,奇異、求變,表現為創造性地提出問題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創造性思維不是生來俱有的,而是後天認真思考、培養鍛煉出來的。
激發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這是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的主要環節。影響人的創造力的強弱,起碼有三種因素:一是創新意識,即創新的意圖、願望和動機;二是創造思維能力;三是各種創造方法和解題策略的掌握。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是培養創新意識、提高創造思維能力和掌握創造方法與策略的推動力。實驗研究表明,一個好奇心強、求知慾旺盛的人,往往勤奮自信,善於鑽研,勇於創新。因此,有人說:「好奇心是學者的第一美德。」
金色雨林整理發布。
J. 如何培養創新思維能力
要想創新 ,創新思維是前提。創新思維是有創見的思維 ,是思維的一種特殊形式 ,是創造活動中一種特殊的高級思維形式。創新思維又稱創造性思維 ,是指在激烈的創新意識下 ,把頭腦中已有的信息重新組合 ,在事物的現狀和科學的現有成果的基礎上 ,揭示事物或現象的本質特徵及其規律性 ,形成新的認識結構 ,並使認識超出現有水平 ,從而達到探索未知 ,創造新知的境界。它是人類思維能力的最高體現。創造性思維是以邏輯思維為基礎 ,以發散思維為主要內容和形式 ,突出表現為思維的流暢性、思維的變通性和精密性、思維的獨特性、思維的輻射性、思維的發散性。國外以發散思維的品質為指標 ,編制了許多創新思維的測驗 ,並且得出了創新思維能力與通常所說的智力相關不大的結論 :即有創新思維能力的人智商雖然不致很低 ,但高智商的人卻未必具有較高的創新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