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是科學還是技術

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是科學還是技術

發布時間:2021-08-15 13:50:16

㈠ 有人說四大發明屬於技術,不屬於科學,你怎麼看

中國在數千年中曾經創造了無數光芒四射的發明,比如我們常說的四大發明: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葯。但這些是科學嗎?

兩千年後,當牛頓將宇宙中所有星體的運行規律,以及人如何立於天地之間,全部歸納為用數學表述的萬有引力公式的時候,西方科學正式騰飛,從此遠遠超過了其他文明。

這一切的根源就是畢達哥拉斯。

中國所缺少的就是用數學把古人的成就描述並傳承下去,我們景仰魯班、張衡、蔡倫、畢升、李時珍,沈括,郭守敬 ,祖沖之等等古代的科學家,但他們都無法將他們天才的成就傳承下來,每念及此,唯有長嘆!還好中國現在開始追了上來,也許不遠的將來,科學的殿堂里中國人的身影會越來越多。

㈡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是發現還是發明

是發現

因為,如果「發現」磁場有指南特點,也叫「發明」,那古代人發現水內能喝、是容無色液體,那不也都叫「發明」了???

發明一定是指運用科學原理開發出的設備和裝置,比如發明無線電、發明電燈、發明晶體管等等;

而造紙、印刷、火葯、指南針這都是人們在無意中的「發現」,都是經驗的產物都與科技無關;

比如:印刷術,實際就是古人早就在用的「篆刻」術的擴展應用而已,只不過是很多「圖章」捆在一起,好一起「蓋章」罷了,這只能叫改進而絕對不叫「發明」;

而火葯也是無意中發現的配方,古人根本就沒有對火葯特性給出科學解釋,只是經驗的產物、發現的產物而已;

㈢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更靠近技術而不是科學,對不對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僅僅屬於技術范疇,它不屬於科學,科學是運用范疇,定理,定律等內思維形式反映現容實世界各種現象的本質的規律的知識體系,而四大發明是勞動人民經驗的積累所發明的巧妙的技術,比如指南針,人們只知道它能指示方向,找得著家,卻並不知道它為什麼能指示方向,更不知道閉合的導線切割磁力線能夠發電,再比如火葯,人們只知道一硝二碳三木碳配出來能夠爆炸,卻並不知道其原理,而國外的黃色炸葯是通過化學原子研究出來的,有人說國外的黃色炸葯是在我國黑火葯的基礎上研究出來的,這是不對的,其實黑火葯和黃色炸葯沒有半毛錢關系,說白了中國古代四大發明都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是科學。

㈣ 中國的四大發明是不是科學技術

科學,一科之學,科者專門也,學者思考也,專門的思考認識,技之術,技藝方法,火葯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是科學,而且引領了各方面技術的進步,推動了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

㈤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為什麼不算科學

什麼是發明?發明是應用自然規律,解決技術領域中特有問題而提出創新性方案、措施的過程和成果。中國的四大發明——造紙術、指南針、印刷術、火葯。馬克思曾對此高度評價,說這是推動世界歷史前進的杠桿!我國的四大發明有算不算科學呢?回答這個問題前,首先我們就需要明白科學和科技之間的關系,就拿最簡單的例子來說,你說原子彈是不是科學?答案是否定的,原子彈不是科學,而是科技,原子彈是有科學理論衍生出的產物,所謂的科學是用通過推算出來的質能方程等理論,說簡單點,科學就是一種理論,而這種理論可以創造出許多未知的新東西。

無論你如何定義四大發明,無論你是否認為四大發明是不是科學,對四大發明的本質沒有任何影響。是否屬於科學並不重要,因為科學本身就是人為的定義,人為主觀的定義,而四大發明就在那裡,客觀的存在,不會因為“是否屬於科學”而有任何改變。

㈥ 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分別是什麼

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分別是:指南針、造紙術、火葯及膠泥活字印刷術。

  1. 指南針是用以判別方位的一種簡單儀器。前身是司南。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可以自由轉動的磁針。磁針在地磁場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南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常用於航海、大地測量、旅行及軍事等方面。指南針的N指北方,E指東方,W指西方,S指南方 。

  2. 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發明創造。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漢族勞動人民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製取絲綿。漂絮完畢,篾席上會遺留一些殘絮。當漂絮的次數多了,篾席上的殘絮便積成一層纖維薄片,經晾乾之後剝離下來,可用於書寫。這種漂絮的副產物數量不多,在古書上稱它為赫蹏或方絮。這表明了中國漢族造紙術的起源同絲絮有著淵源關系。

  3. 火葯:一種黑色或棕色的炸葯,由硝酸鉀、木炭和硫磺機械混合而成,最初均製成粉末狀,以後一般製成大小不同的顆粒狀,可供不同用途之需,在採用無煙火葯以前,一直用作唯一的軍用發射葯。

  4. 活字印刷:北宋科學家、政治家沈括曾在《夢溪筆談》中有一篇文章叫《活板》,其中詳細介紹了活板印刷術的全過程,通俗易懂,非常詳細。在他寫於1088年的著作《夢溪筆談》中,將此發明歸於不知名的工匠畢升(990年-1051年)。隨著燒結陶土字元的使用,沈括描述畢升製作字形、撿字排列、印刷、並在印刷後拆解留待後來使用。畢升曾嘗試木製活字,但木製活字一直要到元朝(1271年–1368年)王禎(活躍於1290年至1333年)的木模才趨完善。王禎亦將文字按照音韻組合置於有小隔間的轉輪排字盤以方便撿字。至於銅版活字要等到明朝(1368年-1644年)華燧(1439年至1513年)於1490年的印刷作品才趨完美

㈦ 中國傳統科技中的 四大學科 三大技術 四大發明是什麼

「冶石為器,千爐齊設」,晉曹毗《詠冶賦》的著名詩句,真實描繪了我國古代冶鑄生內產的情景。在我容國古代金屬加工工藝中,鑄造占著突出的地位,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像「模範」、「陶冶」、「熔鑄」、「就範」等習語,就是沿用了鑄造業的術語。勞動人民通過世代相傳的長期生產實踐,創造了具有我國民族特色的傳統鑄造工藝。其中特別是泥范、鐵范和熔模鑄造最重要,稱古代三大鑄造技術。

㈧ 中國四大發明屬於科學還是技術

是經驗,也人民從事生產活動中積累的經驗。經過後人整理出來。中國古代沒有一種是用推、理論發展成的科學技術。

㈨ 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是什麼

四大發明是指造紙術、指南針、火葯及印刷術。
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紙是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發明創造。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漢族勞動人民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製取絲綿。漂絮完畢,篾席上會遺留一些殘絮。當漂絮的次數多了,篾席上的殘絮便積成一層纖維薄片,經晾乾之後剝離下來,可用於書寫。這種漂絮的副產物數量不多,在古書上稱它為赫蹏或方絮。這表明了中國漢族造紙術的起源同絲絮有著淵源關系。
指南針又稱指北針,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的磁針,磁針在天然地磁場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轉動並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北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常用於航海、大地測量、旅行及軍事等方面。物理上指示方向的指南針的發明由三部件組成,分別是司南、羅盤和磁針,均屬於中國的發明。 據《古礦錄》記載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的磁山一帶。
火葯,又被稱為黑火葯,由硝酸鉀、木炭和硫磺機械混合而成。是在適當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進行迅速而有規律的燃燒,同時生成大量高溫燃氣的物質。在軍事上主要用作槍彈、炮彈的發射葯和火箭、導彈的推進劑及其他驅動裝置的能源,是彈葯的重要組成部分。火葯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也改變了人類的戰爭史。
印刷術是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四大發明之一。印刷術源自道家的雕版印刷,它活躍於唐朝的雕版印刷 ,經宋仁宗時代的畢升發展、完善,產生了活字印刷,並由蒙古人傳至了歐洲,所以後人稱畢升為印刷術的始祖。中國的印刷術是人類近代文明的先導,為知識的廣泛傳播、交流創造了條件。印刷術先後傳到朝鮮、日本、中亞,西亞和歐洲地區。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後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

閱讀全文

與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是科學還是技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
2010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答案 瀏覽:259
3系馬年限量版價格 瀏覽:952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