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工匠精神內涵是什麼
工匠精神其實是一種理念,一種對自己作品不斷精益求精,不斷完善使其完美的精神理念。在不斷雕琢中享受著自己作品的升華。匠人們總是希望自己的作品是領域中的王者,所以他們不斷追求更加完美的創作。
為什麼提到中國的產品,大多數外國人想到的是manufactured in China「中國製造」原因其實很簡單,很多的中國企業缺少這種工匠精神。做事不嚴謹,想法不創新。如果說企業是國家的經濟命脈,那麼一個以科技創新,技術進步為主體的企業,就是民族振興的動力源泉,是國家財富增加的源泉所在,這也就是新時代下的工匠精神。「中國創造」我們的未來更加美好。
② 關於「工匠精神」的名言有哪些
很多人認為工匠是一種機械重復的工作者,但其實,「工匠」意味深遠,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氣質,與堅定、踏實、精益求精相連。把做的事看成有靈氣的生命體。
手工時代的中國工匠相信願力無邊,不管是做佛像,還是打傢具。即使只是打造一個金絲楠木櫃子,可能都不是一個工匠一生就能做完的。往往是爺爺做出粗坯,父親做完粗工,孫子再精雕細琢,窮盡三代才打造出一件精湛的櫃子。陸續建造了一千六百年的莫高窟,那是多少代無名工匠,用盡了自己的體溫去焐熱了菩薩的慈悲。
.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工匠們喜歡不斷雕琢自己的產品,不斷改善自己的工藝,享受著產品在雙手中升華的過程。工匠們對細節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極致,對精品有著執著的堅持和追求,把品質從99%提高到99。99%,其利雖微,卻長久造福於世。
曾幾何時,工匠是一個中國老百姓日常生活須臾不可離的職業,木匠、銅匠、鐵匠、石匠、篾匠等,各類手工匠人用他們精湛的技藝為傳統生活景圖定下底色。隨著農耕時代結束,社會進入後工業時代,一些與現代生活不相適應的老手藝、老工匠逐漸淡出日常生活,但工匠精神永不過時。
工匠精神的精髓是什麼,答案就是小批量生產,甚至單獨定製!凡是大批量規模化生產的產品,一定是不符合「工匠精神」的。
工作是一種修行,將畢生歲月奉獻給一門手藝、一項事業、一種信仰,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如果做到需要一種什麼精神支撐呢?
一旦你決定好職業,你必須全心投入工作中,你必須愛自己的工作,千萬不要有怨言,你必須窮盡一生磨練技能,這就是成功的秘訣,也是讓人家敬重的關鍵」。而這就是工匠精神最純真的呈現。
工匠精神在歐洲,是象徵著瑞士鍾表的品質,以及德國工匠的嚴謹與精確,工匠精神之於事業,則是服務第一,其他都是第二。
真正的踐行者,一定是工匠精神的受益者,用修行的價值觀代替浮躁功利的工作觀。用一生為代價去做一件事情,那是一種純粹的偉大。
擁有修行的狀態,才會帶給一個人無窮的力量,無窮的熱情,無窮的創造力,無窮的熱愛,無窮的收獲;擁有修行的狀態,才能讓你的生命沉澱下來,才能讓你拒絕身邊無窮無盡的誘惑,才能抑制你的 貪欲,才能讓你專注、聚焦,才能讓你把「簡單的動作練到極致就是招」。
讓我們一起開始「真修實行」吧!放下功利心、拾起公德心、在工作中去提升自己的人格,修煉自己的心性。
精細,嚴謹的將工作做到極致,反思反省,實務精進。帶著「工作是一種修行」的工作觀,每天享受通過努力獲得的成長,取得的成績,達成的結果。
帶著修行的心去工作,成為一個快樂的工匠師。去實現價值、去創造財富、去建造一個帝國。讓社會明白,褪盡鉛華,真正珍貴的,是誠意的用心與對夢想的堅執。
匠人,如果覺得自己的作品「太棒了」的時候,就已經在走下坡路了。
③ 如何踐行工匠精神內容
工匠精神培訓師蔣小華老師認為,工匠精神是指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弘揚工匠精神,需要一種自上而下的全體行動,需要頂層設計。好的制度為工匠的發展提供「肥沃土壤」,好的價值觀為工匠的茁壯成長提供「甘甜雨露」。「土壤」與「雨露」的共同培育下使匠魂得以形成。
倡導工匠精神首先要建立與工匠相吻合的遠景、使命和價值觀,並充分發揮制度的力量。例如,日本有「人間國寶」認定製度,政府不定期地選拔和認定「人間國寶」,將那些大師級的藝人、工匠,經嚴格遴選確認後由國家保護起來,並予以雄厚資金投入,以防止手藝的流失。
④ 生活中有哪些「工匠精神」的例子
問問
工匠精神的案例有哪些?
最佳答案
有以下例子:
張毅:一輩子只干一件事
琉璃工房創意總監與執行長
一個人只要願意一輩子就做一件事,他的工作就是他的人生。
在一個所謂日本工藝振興協會所辦的展覽會里,800多位工藝家的作品集中呈現,陶瓷、漆器、編織、金工、蒔繪、景泰藍、玻璃„„我驚訝的不是工藝家之多或者作品之多,而是每位工藝家的工作年資,竟然普遍在30年以上。
長期沉浸在一項工作里的滋味,想必美好。
再回頭看看那位漆器家的作品,突然開始覺得自卑。因為,他做的,只是一個盤子。 我們生活里有沒有人為了一隻盤子而每天去創作?為什麼沒有?因為一隻盤子不能讓人當藝術家?
聽漆器家說:做漆器的人,因為經常用手去拋磨漆器,因此都沒有指紋。要指紋做什麼?他們的作品就是人類文明的指紋。想到這里,我覺得那一件件圓潤的漆器作品背後,充滿讓人悸動的靈魂。而當那樣一件黑亮的漆器盤子,盛裝著三隻黃色的橘子,是人間罕見的美好印象。
1. 工匠們喜歡不斷雕琢自己的產品,不斷改善自己的工藝,享受著產品在雙手中升華的過程。工匠們對細節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極致,對精品有著執著的堅持和追求,把品質從0提高到1,其利雖微,卻長久造福於世。
2. 工匠精神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尺度、是中國製造前行的精神源泉、是企業競爭發展的品牌資本、是員工個人成長的道德指引。「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創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用戶至上的服務精神。
⑤ 工匠精神是指什麼
是一種職業精神,它是職業道德、職業能力、職業品質的體現,是從業者的一種職業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
⑥ 工匠精神的精髓是什麼
問題是我所理解的工匠之心是懷著敬畏之心把一個簡單工藝重復成千上萬遍而產生精純。去故宮博物院看看元青花什麼樣。唐英監管下宮廷造辦處做出來的東西什麼樣。一年時間基於人家的CM做個rom,還吹什麼顛覆。請不要侮辱工匠。他們也許沒有創造力。但他們知道什麼叫祖師爺。他們懂什麼是本分。
⑦ 工匠精神和創新精神,哪個最重要
都重要,而且工匠精神包括著創新精神。
要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對象中挑選一個最重要(更重要)的,這是一種常見的思維方式;有時很有必要;有時沒有必要;有時非常荒謬。
⑧ 要明白什麼是藝術創作的工匠精神
針對當下藝術發展的疲軟,有人將其歸結為工匠精神缺失。鑒於市面上存在大批粗製濫造藝術品的事實,這一說法乍看上去貌似合理,卻又經不起仔細推敲。工匠精神是什麼?是指工匠執著於產品的精雕細琢,追求極精緻極微、臻於完美的工藝生產理念。當今商業市場上涌現大批低劣產品,讓消費者權益大大受損、商業誠信喪失殆盡,正是因工匠精神缺失造成的。可以這么說,追求極致的工匠意識喪失,讓當今中國面臨的嚴峻商業困境和社會問題,但這又與藝術創作扯得上什麼關系呢?
我們所談論的藝術,是指具有哲學高度的文化創造活動,而不是普通的裝飾工藝品生產(盡管現在很多人也將其稱為藝術)。藝術與哲學、科學、文學等學科一樣,既是基礎文化學科又是文明社會之精神核心所向。藝術創作是具有強烈文化創造慾望的個體以自身的學識、情感、思想進行的知識再創造活動,而不同於普通工匠的手工勞動只為生產一件更為精緻的產品。由於藝術創作過程中需投入大量精細手工勞動的事實,藝術家必然需掌握基本的手工技藝,但並不因此就等同於工匠的製作手藝,其側重點還是在文化創造上。藝術發展史中,如西方的古典油畫和中國北宋以前的繪畫,都非常注重精細描繪,這是因為早期藝術本身與工匠的技藝有密不可分的關系(當然決不能因此將古典繪畫藝術創作等同於普通工匠的手藝)。但南宋以後的文人畫和西方現代繪畫,則是將重點放在個體生命內在精神自由揮灑上。藝術從最初的工匠手藝脫胎而出,發展為需要投入更多心智勞動(而非熟練技能)的文化創造工作 ,這既代表藝術的發展進步,又是人類文明向更高階段邁進的明證!
於此,現在還把工匠精神拿來混同藝術創造精神,且不是開歷史之倒車嗎?事實上,正是在所謂工匠精神的誤導下,才讓當代藝術(特別是繪畫)陷入工匠式重復製作的歧途。一切藝術學習必須從素描開始的荒唐學院派教育,讓很多藝術家練就一手熟練的技藝,卻失去了藝術想像力與創造力。不要說源自西方的油畫有太多機械式製作痕跡,就是所謂的傳統中國畫,許多也變成素描的毛筆翻版。甚至,現在一些畫家為奪得大獎,花上幾個月時間精心打磨一幅工筆畫,可謂將工匠精神發揮到極致了。
雖然西方古典油畫和中國古代繪畫都將對物象的精細描繪看得特別重要,但這種精細的技藝只是藝術創作的基礎,而非終極追求。中國古人認為氣韻生動是藝術創作的最高境界,西方則更重視超越作品圖像之上的精神意境傳達,兩者實質上都有相通之處。東方人眼中的藝術傑作,在西方人眼中仍是藝術傑作,反過來也一樣,因為藝術的本質是語言文字之外的文化創造,是對本體文化的升華與再創造,是所有不同種族、不同語言人類共同追求的至高精神理想!回頭來再看看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本質上追求的是什麼?是製造出滿足人們享受優質生活的高端商品。瑞士的鍾表生產技術和中國古代陶瓷工藝(雖然現在也把古代陶瓷當藝術品,但嚴格講只是工藝品,不能因歲月流失而改變其原為生活用品的本質)都是工匠精神的傑出代表,所做出來的產品,基本職能是滿足日常生活所需,而非具有哲學高度的文化創造物。或許,工匠精神也可衍生出所謂「工匠文化」來,這也是當今社會所需要的東西。但「工匠文化」只能作為次級文化存在,決不能與哲學意義上的高級精神導向文化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