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辯論賽:時勢造英雄的辯詞與資料
立論
謝謝主席。各位評委,對方辯友,大家好。
今天我方的觀點是「英雄造時勢」,與對方辯友相同,我們也需要闡明兩個基本概念:什麼是英雄,什麼是時勢。英雄有三個定義:1、武藝超群的人;2、為社會作出較大貢獻的人;3,為社會作出較大貢獻的群體。我們從今天要討論的英雄是指後兩者。而時勢是指:某一時期的客觀形勢,是事物的發展狀況,以及發展的趨勢。
在弄清兩個基本概念之後,我們仍需強調我方的三個基本觀點:第一,我方不否認時勢對英雄的產生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不能說是時勢造英雄,因為時勢終歸只是影響而不是決定性的因素。成為英雄的人不能只依靠環境的給與,而必須要運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思考和判斷,才最終創造出一定的時勢而促進歷史的發展。時勢只是外部條件,是通過英雄這個因素才能發揮作用的。
第二,我們所說的英雄造時勢的創造,不是主觀臆造更不是憑空捏造,而是英雄把握客觀發展規律並按其要求,巧妙利用當前的形勢,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開創新的局面,在歷史發展的進程中明顯地留下自己意志的印記,影響歷史事件的外貌特徵。
第三:時勢所指的是在某一時段的客觀形勢。所以說英雄和其所開創的時勢,都是有時效性的,但是我們不能否認其在一定時期內對社會產生的強有力影響和對歷史進步的貢獻。英雄無論其最終的成敗,都可以在一定時期內影響社會的形勢。劉邦是英雄項羽也是英雄。英雄的成功可以使世界面貌煥然一新,有的英雄雖然失敗了,但是也可能對人民思想,社會形勢上產生重要的不可忽略的影響,從而改變社會的時勢。
所以,我方認為:英雄造時勢。大家必須看到,英雄最可貴的地方就在於他的前瞻性,他認清了客觀的規律,把握住了發展的脈搏,並運用自己的睿智,對各種客觀條件加以分析和利用,當機立斷,敢於犧牲,最終造就了歷史發展的新篇章。正是由於英雄一步一步的改造時勢,才會出現我們今天生活的光明。特別是在形勢扭轉的一瞬之間,客觀和主觀達到了完美的統一,而英雄的英明決斷,勇往直前,更是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領導作用。可以說,歷史,常常來自無數英雄的舉手決策間。
再者,英雄通過自己思想的宣傳,可以對人民大眾思想上的啟蒙和進步產生強大的推進作用,促進其覺醒和奮斗,從而更好的發揮領導作用,造就新的時勢。死去的英雄不一定能完成他的使命,但是還有千千萬萬的無名英雄為完成這一使命而繼續奮斗。如果沒有那些高瞻遠矚的人站在歷史的肩膀上,為我們指明方向,我們很難有堅定的信念,有足夠的勇氣去像理想的生活邁進,去不畏艱險地開創新的局面。我方不是個人英雄主義者,也不是唯英雄主義者,只是強調英雄在時勢變化發展的過程中起到不可代替的,至關重要的作用。
對方攻辯
1.四川地震、98洪水,如果沒有這樣的天災降臨,那些抗震英雄和抗洪英雄怎麼可能會出現?
答:這些抗震英雄和抗洪英雄不是別人,是我國的人民軍隊,他們在抗日戰爭的時候就已經成為了英雄,我們應該感謝他們一次又一次地救人民於水火之中。之前是抗戰英雄,現在是抗震英雄和抗洪英雄,但時勢不同,這怎麼是時勢造英雄呢
2.那發生天災時候的老師和學生呢?如果沒有這樣的天災降臨,他們又怎麼可能會出現呢?
答:我們首先看這些老師和學生,他們之所以能成為英雄是因為他們不怕犧牲,敢於拼搏的這種英雄精神,即使當時沒有發生這個天災,或者發生其他情況的天災,他們一樣也會站出來的,所以當時的環境只是起著一個烘托的作用。(打比方:比如海邊的一塊大石頭,當海水漲潮的時候它是看不到的,當海水落潮的時候它就會顯現出來,這難道就是說海水產生了石頭嗎?)
3. 當時日本侵略中國,也給中國帶來了一定的經濟發展,難道日本帝國主義也是英雄嗎?
答:日本帝國主義當然不是英雄,他們侵略中國主要還是為了霸佔我國的領土,搶取我國金銀財寶,難道他們是為了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才侵略我國的嗎?(如果一個小偷殺了一個人,卻救了一隻貓,你說這個小偷是好人嗎?)
4.如果把***放在古代,或者另一個時代他還是英雄嗎?(是)這不正是不同的時勢造就不同的英雄嗎?
答:這只能是不同的時勢烘托不同的英雄,是金子到哪裡都發光,不管英雄背後存在一個什麼樣的時勢,只要他具備英雄的潛質,他總歸會成為一名某個領域的英雄。這不剛好證明了我方觀點,英雄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才是起著決定性作用而並非時勢。
5.長征是被迫選擇的,這不就說明了時勢起決定作用嗎?
答:大家應該看到,毛澤東所指揮的前四次反圍剿全部取得勝利,而王明指揮的第五次反圍剿卻失敗了,這不正是毛澤東的自身主觀能動性的最好體現嗎?也許長征這個選擇是無奈的選擇,但是這也是毛澤東通過准確把握當前狀況,分析思考之後得出來的,並且被歷史證明是英明的決斷。正是毛澤東的這個決斷改變了第五次反圍剿紅軍所處的極端劣勢,挽救了紅軍,這還不是英雄造時勢嗎?
6.(萬能句)當社會發展到一定時期,一定階段,它就會需要一個英雄出現來成就其偉業……這不是時勢造英雄嗎?
答:按照對方辯友的觀點,在歷史發展時,時勢需要一個英雄所以它創造一個英雄。時勢為什麼會需要這個英雄。時勢要發展,歷史要進步,但顯然它不可能通過自身就能改變自身,所以它需要一個英雄來改變自己。而對方辯友所說的英雄他要改造現在的形勢,促進歷史的發展才能完成自身的使命成就偉業。而英雄改造目前形勢這還不是顯而易見地英雄造時勢嗎?那對方是不是在一會兒同意您方觀點一會兒同意我方觀點呢?
7.楊利偉在現在的時代是航天英雄,把他放在建築業他還是不是英雄?
答:對方辯友,我們今天的辯題是時勢,不是行業!
8.那如果把他放在以前的朝代,他還是不是英雄?(是)回到第4題
9.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是為了營造環境才能造就文學的繁榮。如何解釋呢?
答: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正是為了營造文學的繁榮,但是這也正是偉人們認清了時勢,提出的方針和政策,才有的我們新中國文化的復興。這不正是英雄造時勢嘛
10.您方立論里說英雄具有前瞻性,隋*帝,他有前瞻性,為什麼最終失敗了呢?他是英雄嗎?
答:說英雄最可貴的地方是其前瞻性,但是並不是意味著英有前瞻性的人都可以成為英雄。英雄不僅要看清形勢發展,也需要分析和思考,利用正確的方法才可以達到其目的,取得成功。
11.您方說時勢是被英雄利用的,那如果沒有了時勢,是不是英雄就不能成功了呢?
答:環境是客觀存在的,而客觀存在的環境是今天你我雙方展開辯論的共同前提。但是,我方觀點是英雄利用這樣的環境而造就了新的局面。
12.和諧社會造就新人才,如何解釋?回到第4題
13.岳飛和文天祥是不是英雄?(是)但是他們最後沒有改變時勢呀?
答:我方一辯立論的時候就已經說了,時勢是某一時段的客觀形勢,具有時效性,如果沒有岳飛和文天祥這樣的英雄品質,怎麼能掀起當時反對民族掠奪和民族壓迫的浪潮,這難道就不是改變時勢嗎?(岳飛《滿江紅》,文天祥《正氣歌》)
14.孟母三遷(如何解釋)
答:我們都知道孟母三遷只是孟母用來教導孩子的一個方式,請問對方辯友,如果孟子本身就不是個好學的小孩,他又怎能成為一代聖人呢?古往今來,教育環境比孟子好的何止千萬,可又有幾人的思想影響程度超過孟子了呢?
15.生不逢時(如何解釋)
答:生不逢時是人的一個非常主觀的感嘆。歷史證明,不論哪個時代都會有英雄造時勢的例子。比如說,這次你考試沒及格,你能怪我們的教育系統出問題了嗎?
16.奸雄有時候在特定的時代也會被當做英雄(如何解釋)
答:我們今天討論的英雄要放在人類社會發展歷史這個大范圍上去看,對人類社會發展起著重要作用的人我們稱其為英雄。奸雄或許也改變了當時的時勢,但站在人類歷史的高度不會被稱為英雄。
我方攻辯
1. 問:請問對方辯友,脫離了英雄的時勢會向前發展嗎?
答1:不會…
問1:那對方就同意我方觀點咯,這不就正好證明了英雄對時勢的前進時局的開創起至關重要的決定性作用嘛!好,我繼續提第二個問題:如果沒有英雄的毛澤東帶領英雄的中國人民奮起反抗日本侵略者,中國能取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等一系列成就嗎?
答2:會…
問2:對方辯友明顯犯下了邏輯上的錯誤嘛,打個比喻,以平地為坐標系,平地上的石頭沒有「勢」,高山上的石頭有勢能,但如果沒有英雄往石頭上一推的話,這個高山上的石頭也就永遠形成不了前進的力量了嘛,可見英雄的作用勢最關鍵的呀!
答2:可至關重要的還是高山上的石頭本身具有勢能啊….
問2:不錯,高山上的石頭本身具有時能,可缺乏英雄這么一推的話,這個石頭也就只能一直停留在那呀毫無前進的可能,同樣的道理,人類歷史如果沒有英雄的話,或許我們現在還生活在茹毛飲血的時代呀!
答3:可英雄都是生活在一定時勢下的英雄啊…
問3:好,對方辯友沒有正面回答我的問題,我接著問第二個問題:如果沒有英雄的毛澤東帶領英雄的中國人民奮起反抗日本侵略者,中國能取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等一系列成就嗎?
2. 問:請問對方辯友,項羽立志要英雄造時勢,拯萬民於水火為己任,並成功的推翻了秦王朝的暴政統治,請問項羽是不是英雄?
答1:項羽是英雄….
問1:那您就同意我方觀點咯,正是因為項羽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帶領英雄的人民一舉推翻了秦王朝的暴政,開創了歷史的新紀元吶。
答2:項羽不是英雄,因為他失敗了……
問2:對方辯友眼中的英雄可真是完美啊!所謂人無完人,項羽推翻了秦王朝的暴政統治他就是英雄!按對方的辯友的邏輯,我看只有全能的上帝才符合要求啊!可上帝是你時勢能造出來的么?
3. 問:請問對方辯友,您怎麼看待孫子兵法中的這句話:「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
答1:對不起,對方辯友,我不太清楚這句話的意思… …
問1:好,那我來解釋下這句話吧,這句話突出強調的是將帥的作用,也就是英雄的作用。孫子早在兩千多年前就知道了英雄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什麼對方辯友還不明白呢?
答2:這句話說的只是將帥個人的作用,可還是脫離不了人民群眾的支持呀…
問2:那對方辯友就是同意我方觀點咯,就是說英雄對時勢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不可或缺的作用呀!
4.問:對方辯友口口聲聲的說時勢造英雄,那請對方辯友能解釋下時勢是怎麼造英雄的呢?
答1:…
問1:
5.問:請問對方辯友,是開創時勢重要,還是產生英雄有意義?
答1:開創時勢重要…
問1:那對方就是同意我方觀點咯,我方認為英雄就是要決策千里,帷幄籌中,開創一番新的局面,達到開創時勢的目的。
答2:產生英雄重要…
問2:那對方就是同意我方觀點咯,我方認為英雄在開創時勢方面的起主導作用,正是因為眾多有名的無名的英雄推動時勢向前發展,我們才能享有今天的文明世界。
6.問:請問對方辯友,您喜歡英雄這個角色嗎?
答1:我喜歡…
問1:很好,我想您是因為英雄能認清客觀規律,把握發展的脈搏,並運用自己的睿智,對各種客觀條件加以分析和利用,當機立斷,破釜沉舟,最終造就發展的新篇章。才喜歡英雄這個角色的!
答2:…
問2:請對方辯友正面回答我的問題…
7.問:請問對方辯友,您是怎麼看待我們敬愛的錢偉長校長帶領校領導班子締造了上海大學的這個事實的?
答:…
問:咱們敬愛的老校長就是英雄造時勢的典型例子,錢校長不論走在哪都能幹出一番大事業來,當年美國師從馮卡門,發表了世界上第一篇關於奇異攝動的理論,回國後更是創辦了中科院力學研究所,即使在被錯劃為右派時仍能發明高能電池出來,古稀之年的錢校長仍是一手創辦了我們今天的上海大學。…
8.問:請問對方辯友,你能舉例說出人類社會有哪一次發展進步會沒有英雄在那起主導作用嗎?
答1:…
問1:對方辯友不肯正面回答我方問題是因為對方根本就舉不出來這方面的例子,因為歷史證明,幾乎每一次歷史的進步,每一種歷史局面,都有著英雄利用了時勢,發揮主觀能動性而創造的。
9.問:請問對方辯友,你知道為什麼今天你我能站在這里友好辯論,盡情發揮我們聰明的才智嗎?
答1:…
問1:正式因為千千萬萬有名無名的英雄推進了時勢前進,才有我們幸福的今天啊!難道對方辯友到現在還不同意英雄的毛澤東和英雄的共產黨一起推進著我們時代的前進么?
問2:
10.問:馬克思也稱印刷術是「最偉大的發明」,請問對方辯友,您說畢升是不是英雄?
答1:是…
問1:那對方就是同意我方觀點咯,我們都認為畢升是因為他創造了活字印刷術才稱他為英雄的,如果沒有畢升,信息傳播速度哪有現在這么快啊!事實證明正是中國印刷術推動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的呀!…
答2:畢升是當時時代的產物…
問2:對方辯友的邏輯真是好笑,北宋發明家畢升改良了中國活字印刷術,使得中國在這方面領先了歐洲近500年,而歐洲的印刷術也是中國傳播過去的。歐洲在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後的那麼多年都沒有人真正發明活字印刷術,最終還是吸收學習了中國的印刷術的呀!…
1.問: 對方辯友,如果時勢可以造英雄的話,那麼請問還要英雄來做什麼呢?
答:1.時勢的發展需要的人民群眾的推動,而不是英雄人物,英雄作用不可或缺,但不是決定性的,你方是唯心主義的觀點
問:感謝對方辯友同意我方觀點,我們認為,英雄人物運用自身的智慧和卓越的領
能力帶領人民群眾推動了時勢的發展
答:2.英雄只是順應時勢,在恰當的時間、恰當的條件下完成了歷史賦予的使命。
問:英雄人物利用其超乎常人的能力力挽狂瀾在歷史上舉不勝舉。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在毛的英明指揮下擺脫了圍困,完成了長征,這不能說是英雄造時勢和英雄的不可替代性嗎
2.問: 歷史一次又一次的說明,英雄人物對時勢發展的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沒有唐太宗,怎麼會有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呢?
答:沒有唐太宗,也會有另一個人出來完成他所作的事,時勢造英雄,英雄只是順應時勢
問:我們都知道,真是在唐太宗的英明執政之下,中國在封建時代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英雄的不替代性得到了最好的說明,請問還有第二個唐太宗嗎
答:英雄人物只是順應時勢,做了時勢要求他做的事,一個離開社會條件的空洞的英雄是不存在的
問:英雄創造歷史要有一定的時勢作為條件,而沒有的英雄的存在的時勢會發展嗎
答:不能,英雄在歷史中有一定作用,但不能誇大,是廣大的人民群眾創造了歷史
答:會
如果沒有聖雄甘地的領導,印度人民怎麼會奮起反抗英帝國主義?又怎麼會出現著名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呢?
3.恩格斯說:「恰巧某個偉大人物在一定時間出現於某一國家,這當然純粹是一種偶然現象。」和時勢造英雄的觀點相對立,請予以解釋
答:時勢造英雄是必然的,而具體造出的是哪個英雄,則具有偶然性
問:這不正是說明了英雄的不可代替性嗎,因為歷史雖然有其發展的客觀必然性,但這必然性可能是在一個很長很長的歷史時期和很大很大的世界范圍內才能體現的。毛/范蠡/華盛頓
答:歷史的發展有其內在的規律性,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在適當的歷史時刻,英雄人物順應了時勢的要求,以成其事。
問:感謝對方辯友同意我方觀點。英雄造時勢是時勢造英雄的目的,請問是造時勢重要呢還是造英雄重要呢
答:時勢
答:時勢重要,所以要由英雄來創造,你們選時勢是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而不敢自己去創造
答:英雄
答:感謝對方辯友同意我方觀點,真是英雄帶領人民群眾創造了歷史
4.當年錢校長受中央委任,開始了他和上大的傳奇故事。他根據自己對於大學和教育的理解,在上大引入了諸多新的舉措,如短學期制和選課制,使得今日的上大以其辦學特色而聞名,更使我校成為進步最快的高校之一,這難道不正說明了英雄造時勢嗎?
5.在你的立論當中說,是因為時勢驅動才有英雄的造就,我想問你,是不是時勢越嚴峻之,表示產生的英雄越多?
6.按照對方辯友邏輯,只要有事情發生的條件,那麼就有英雄人物出現羅?
時勢不是自己產生的,是種種人為原因造就時勢。沒有造就這種時勢的人,就無法形成時勢。英雄造時勢更能體現出創造歷史這一偉大意義
1.對方辯友,您是崇拜英雄的英雄事跡呢?還是羨慕他所生活的時代呢?
攻辯小結
謝謝主席。謝謝對方辯友
在這幾輪的攻辯中,對方辯友犯了這樣幾個錯誤。
首先,不是時勢造就了英雄,英雄之所以成為英雄,是因為每一個英雄都有著他獨特的性格以及成為英雄的潛質,所以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英雄的。而時勢只是對其有一定的影響作用。他們做到了常人做不到的事,改變了常人改變不了的社會形勢,才成為英雄。
其次,真正的大英雄不會完全被形勢所左右。他們不但會認清形勢,把握機會,更要會引導形勢和改造形勢。當他們發現形勢不利的時候,也不會坐以待斃,而是設法擺脫困境。而對方辯友的邏輯是抹殺了人的主觀能動性,把我們的歷史變成了空如流水,毫無玄機的歷史。
我方辯手進一步向大家強調了英雄至關重要的作用,並證明了英雄造時勢的正確性。打個簡單的比喻:如果我們現在所處的社會是一間有門有窗的房間,但是如果沒有人自己走到窗邊,怎麼會透過窗戶看見外面鳥語花香的世界,又有誰會推開門走向這美好的世界呢?歷史上,秦孝公任用商鞅進行變法,改變了當時的局勢,為後來始皇一統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是商鞅的貢獻使得秦國在七國爭雄的局面中脫穎而出,漸次強大。所以,英雄能運用自身的才智造就合理的社會形態或者歷史變革,能夠正確把握時勢利用時勢,並及時推時勢一把,這正是英雄的基本功。如果沒有人有這種智慧和擔當,在時代呼喚變革呼喚新形勢的時候,又有誰,能為歷史獻上光輝的篇章。
謝謝!
總結陳詞
謝謝主席,各位評委,對方辯友,大家好
非常感謝對方辯友精彩的辯論,但是我還是不得不指出對方辯友在辯論的過程中所犯的幾個錯誤。
首先,對方辯友在立論的時候就把時勢出英雄,歸在了時勢造英雄的范圍之內,時勢出英雄是指在一個時勢下出現了英雄,時勢是客觀存在的,我方不否認英雄是生活在一定的時勢下,但這並不能說明時勢造英雄,很顯然這兩句話不是同一概念。打個簡單的比方,比如一杯咖啡,咖啡是存在於這個杯子中的,但這就說明了這個杯子成就了這杯咖啡嗎?顯然不是,人們欣賞的始終還是這杯咖啡本身的品質。
其次,對方辯友一而再再而三地給我方強加一頂帽子,說我方脫離了當時的時勢背景,一直強調如果沒有當時的時勢,還會不會出現英雄。我方一辯在立論的時候就已經表明了,我方不否認時勢對英雄產生一定的影響作用,但時勢總歸只是影響不是決定性因素,時勢只是為了英雄的出現創造了條件,讓英雄能夠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質,利用當時的條件改變歷史。
再次,對方一直認為什麼樣的時勢創造什麼樣的英雄,毛澤東在抗日年代,他是一位抗日救國的大英雄,如果把他放在唐朝、宋朝,或者任何一個其他朝代,他也許會成為一名偉大的詩人或者發明家。對方認為的這個觀點不剛好也同意了我方的觀點嗎?是金子到哪裡都會發光,不管英雄背後存在一個什麼樣的時勢,只要他具備英雄的潛質,他總歸會成為一名某個領域的英雄。
最後,對方辯友還認為英雄是社會的產物,當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就會需要英雄的出現,所以就造就了英雄。時勢為什麼會需要這個英雄,時勢要發展,歷史要進步,但顯然它不可能通過自身就能改變自身,所以它需要一個英雄來改變自己。而對方辯友所說的英雄他要改造現在的形勢,促進歷史的發展才能完成自身的使命成就偉業。而英雄改造目前形勢這不正是顯而易見地英雄造時勢嗎?
英雄之所以成為英雄,是因為每一個英雄都有著他獨特的個性以及成為英雄的氣質。他們超越常人的意志,正確地把握大局,利用時勢登上歷史舞台。如果沒有一個真英雄在關鍵歷史時刻的「驚險一躍」,很多重要的歷史機會往往會稍縱即逝,只會令後人扼腕長嘆不已。在一個犬儒盛行、強者缺乏擔當的時代;再洶涌澎湃的民意和「歷史潮流」也不一定能夠帶來社會制度的偉大革新。也就是說,沒有英雄,再好的時勢也暗淡無光,空如流水;反之,真英雄一定能夠透過時代的黑暗,燭照未來的光明。識時務者為俊傑,懂得判斷時勢、把握時勢並且及時推時勢一把,才是英雄的基本功呀。英雄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人,也不是一枚英雄像章,更不是一個冷冰冰的墓碑,它所代表的是一種精神的象徵,是民族的旗幟與國民的榜樣。
縱觀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或者是外國的歷史,歷史上的每一個篇章哪一個不是由英雄譜寫的。如果沒有漢武大帝,西漢王朝怎麼會出現光武中興的這個局面呢?如果沒有唐太宗,怎麼會有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呢?如果沒有聖雄甘地的領導,印度人民怎麼會奮起反抗英帝國主義呢?如果沒有玻利瓦爾的帶領,南美怎麼能獲得民族的解放呢?如果沒有這么多的英雄人物一個一個地創造著新形勢,我們說不定還在原始社會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
英雄是石,敲出希望之火;英雄是火,點燃歷史之燈;英雄是燈,照亮人類之路;英雄是路,引領我們走向燦爛的明天!我們不是唯英雄主義者,但我們的歷史迴避不了英雄救人民於水火的事實,迴避不了英雄力挽狂瀾的功勛,迴避不了歷史冊頁上英雄們留下的火辣辣的記憶。歷史,常常來自無數英雄的舉手決策間。在這鐵一般的事實面前,怎能不承認是英雄造時勢呢?謝謝大家。
Ⅱ 「時勢造英雄」與「英雄造時勢」的哲學道理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個人對社會有反作用,其中表現為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 但不能片面地認為」英雄造時勢」,因為「人是社會中的人,具有一定的社會關系,他的實踐帶有社會性、歷史性,如果單純地認為英雄造時勢會犯唯心主義。
人的實踐,人的活動受到歷史的限制。 相反,「時勢造英雄」則反映了人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受客觀條件的制約,但並不是所有的時勢都能造英雄,因為如果人不去積累知識,培養能力,不斷充實自己的主觀因素,空有客觀條件也不能成為英雄。
人首先是社會中的人,而社會存在是客觀的,因此時勢造英雄.。社會存在可以由人發揮主觀能動性來影響發展,因此順應歷史發展規律的人就可能成為英雄,在社會中取得成就。
在國家出現危難之時,總有一些人挺身而出,為國效力,這樣的人,稱為英雄。他們中間都涌現出大批民族英雄,他們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與自由、利益與安全、尊嚴與榮譽無私奉獻、無怨無悔。
Ⅲ 時勢造英雄(要論點和論據)
有什麼樣的環境才會有什麼的英雄出來,這樣的英雄才會創出相應的時勢出來。時刻在上演著滄海桑田的戲劇性場面,一輪大的行情波動可能就決定或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而在不斷的大浪淘沙之中,能夠立於不敗之地的人顯然是鳳毛麟角。而他們之所以能夠成為成功者,就在於很好地把握了「時」和「勢」,所謂「時勢造英雄」何謂之英雄?「所謂英雄,就是做到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的人。」羅曼.羅蘭如是說。也許英雄就是個那麼平凡的人,並非每個都有著驚天動地的壯舉,但必定是讓人可敬可佩的人。然而許久以來,有個問題都搞不清楚,究竟是時勢造就了英雄,亦或是英雄改變了時勢?昔者曹操煮酒論英雄,天下之大,無一人放在眼內,『惟使君(劉備)與操耳!』而今,「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正可謂亂世出英雄。而真正得勢者,可得守勢者又有幾人?「秦掃六合,其勢何壯哉?」,姑不論秦人之殘暴,能平定天下者,英雄也!而秦始皇所以得天下者,惟暴惟武,未曾有絲毫之文治之功,是故二世而亡也!此則「時勢造就了秦始皇也」!隋煬帝可謂昏君也,然京杭大運河大可與秦長城相媲美,只有夠魄力者,才敢如此大膽地為人所不敢為。而正因為此,隋亡矣!不得民心,不可謂之英雄,但他卻改變了時勢。唐太宗皇帝,文有「貞觀」,武功更可平天下,平突厥,可謂英雄否?然而又不可避免地有「玄武門之變」,是故英雄不是完人。成吉思汗率領他的蒙古大軍橫掃千鈞,大有席捲天下之勢,可謂英雄也!然大元王朝之殘暴,有如秦人也,在歷史的車輪中不可避免地滅亡了。亂世也,時也;英雄者,得勢者也!毛澤東可謂大英雄也,救民於水深火熱之中,救中華民族於危亡之中;中國革命若非他,興許結局就會改變了。然而時勢造英雄者,偶然性是很大的。如果陳獨秀等中共早期領導人能堅持正確的領導,也許他們就是英雄。機會是平等的,所以英雄莫問出處。鄧小平之改革開放的提出,正是由於社會之需要,順應時勢之發展的情況下提出來的。所以如果若非是他,興許另外一些領導人也會提出這個改革開放來的。現今我們美好的生活是由無數無名英雄用他們的青春,用他們的血淚,用他們的生命所換來的。正是由於這些無名的英雄,所以大英雄才更顯得出他們的雄才大略,運籌帷幄。就是故英雄乃得人心者也!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者,得勢;失道者,失勢。時也,勢乎?勢者,命也!荀子有言曰:制天命而用之!英雄未必可以改變時勢,但時勢卻是造就英雄的搖籃。 時勢造英雄是個永恆不變的概念,亂世中如此,綠茵場上也是如斯。遠點的有義大利金童羅西,近點的有英格蘭帥哥小貝,義大利國家隊和紅魔曼聯的強大成就了他們「世界盃射手」和「三冠王英雄」的美譽,但在取下外在的光環之後,他們的殺傷力依舊是溟然眾人矣。或者說,現在的世界足壇更需要一些英雄造時勢的壯舉,一如當年的馬拉多納帶領阿根廷隊連續兩次殺進世界盃決賽,讓世界足壇多了一些人為製造的新鮮空氣。我們現在不能不承認切爾西的強大,雖然肯定會有很多人唾棄有錢人阿布的奢侈無度。阿布並不是英雄,他只是一個願意為英雄提供舞台的富紳,穆里尼奧目前在歐洲足壇如此飛揚跋扈,這也得益於俄羅斯老闆給了他恃才放曠的機會。這至少對世界足壇是件好事,天下足球之中又多了一種令人為之而動的性格。接下來才有蘭帕德引起的驚聲尖叫,穆里尼奧給了他一個支點,他卻用這個支點來撬動了整個世界足球。切爾西可以謂之新,他們是一股在試圖改變世界足壇格局的新興勢力。而米蘭則在進行一種蛻變,由一種傳統的「1:0主義」逐步向更加現代的攻守平衡進化。米蘭人在近5年只獲得了一個聯賽冠軍,這樣的變化讓我們淡忘了昔日的一個王朝,也讓我們感嘆歐洲足壇的時勢風雲變幻。但安切洛蒂卻在入主米蘭之後展示了一種創造時勢的能力,看看近兩個賽季AC米蘭的表現,我們會發現又一個王朝正有悄然崛起的跡象。而皮爾洛則是米蘭乃至整個義大利的新領軍人物,他的存在,讓義大利足球有了煥然一新的感覺。我們不能否認這是一種進步,英雄在變,時勢也應該隨之而變。這正印證了足球運動中一個恆久不變的道理,就是人永遠控制著足球。 在危急存亡的關頭容易教人想到英雄,所以因大風而思猛士不獨是劉邦一個人的情緒,在任何時代都是有的。我們的民族處在今日的危機上,希望英雄的出現比往昔更為迫切。但是「英雄」這兩個字的意義自來就沒有很明確的解釋,因此發生這篇論文所標的問題——到底英雄是時勢造的呢?還是時勢是英雄造的呢?「英雄」這兩個字的真義須要詳細地分析才能得到。固然我們不以一個能為路邊的少女把寶飾從賊人的手裡奪回來的人為英雄,可是連這樣的小事都不能做的有時候也會受人崇拜。在這里,我們不能不對於英雄的意義畫出一個范圍來。 古代的英雄在死後沒有不受人間的俎豆,崇拜他們為神聖的。照禮記祭法的規定,有被崇拜的資格的不外是五種。第一是「法施於民」的,第二是「以死勤事」的,第三是「以勞定國」的,第四是「能御大災」的,第五是「能捍大患」的。法施於民是件[使]民有所,能依著他所給的方法去發展生活,像後稷能殖百穀,後土能平九州,後世的人崇祀他們為聖人。(所謂聖人實際也是英雄的別名。)以死勤事是能夠盡他的責任到死不放手,像舜死在蒼梧之野,鯀死於洪水,也是後世所崇仰的聖人。以勞定國是能以勞力在國家危難的時候使它回復到平安的狀態,像黃帝,禹湯的功業一樣。御大災,捍大患,是對於天災人患能夠用方法抵禦,使人民得到平安。這些是我們的祖先崇拜英雄的標准。大體說起來,以死勤事,是含有消極性的,以勞定國,能御大災,捍大患,也許能用自己的智能,他們是介在消極與積極中間的。惟有法施於民的才是真正的聖人,他必需具有超人的智能才成。 看來,我們可以有兩種英雄:一是消極的。二是積極的。消極的英雄只是保持已成的現狀,使人民過平安的日子,教他們不受天災人患的傷害,能夠在不得已的時候犧牲自己的一切。積極的英雄是能為人群發明或發現新事和新法度,使他們能在停滯的生活中得到進步,在痛苦的生活中減少痛苦,換一句話,就是,他能改造世界和增進人間的幸福。今日一般人心目中的英雄多半不是屬於第二類,並且是屬於第一類中很狹窄的一種,就是說,只有那為保護人民不惜生命的戰士才被稱為英雄。這種英雄不一定能造時勢,甚或為時勢所造。因為這類的英雄非先有一個時勢排在他面前,不能顯出他的本領,所以時勢的分量比英雄本身來得重些。反過來說,積極的英雄並不等到人間生活發生什麼障礙,才把他製造出來。人們看不到的痛苦,他先看到,人們還沒遇到困難,他先想像出來。他在人們安於現成生活的時候為他們創制新生活,使他們向上發展。也許時勢造出來的英雄也能達到這個目的,但是可能性很小。 真英雄必定是造時勢者。時勢被他造得成與不成,於他的英雄本色並無妨礙,事的成敗不足為英雄的準度。通常的見解每以為成功者便是英雄,那是不確的。成功或由於機會好。「河無大魚,小蝦稱王」,在一個沒有特出人才的時境,有小本領便可做大事。這也是時勢所造的一種英雄。還有些是偶然的成功,作者本身也夢想不到他會有那麼樣的成就。他對於自己的事業並沒有明了的認識,也沒有把握,甚至本來是要保守,到頭來卻變成革命,因為一般的傾向所歸,他也樂得隨從。這也是時勢所造的一種英雄。還有些是剝削或榨取他人的智力或體力來製造自己的勢力和地位。他的成功與受崇敬完全站在欺騙和剝削的黑幕前面。有時自己做不夠,還要自己的家人親戚來幫他做,攬到國家大權,便任用私人,培植爪牙。可憐的是渾渾沌沌的群眾不會裁製他,並不是他真有英雄的本領。這也是時勢所造的一種英雄。 我們細細地把歷史讀一遍,便覺得時勢所造的英雄比造時勢的英雄更多。這中間有一條很大的道理。我們姑且當造時勢的英雄是人間所需求的真英雄,而這種英雄本是天生的。真英雄是超人,但假英雄或擬英雄也許是中人以下的「下人」(Underman)。所謂假英雄是指那班偶然得到意外的成功的投機家而言。所謂擬英雄是指那班被時勢所驅遣,迫得去做轟轟烈烈的事業的苦幹者而言。所謂下人是對於超人而言。他的智力與體質甚至不及中人。在世間里,中人都很少,超人更談不上,等到黃河清也不定等得到一個出現。人間最可憐憫的是下人太多,尤其是從下人中產生出來的英雄比較多。這類的英雄若是過多,就於國族有害。怎麼講呢?因為他們沒有中人的智力而作超人的權威,自我的意識太重,每持著群眾的生命財產智能是為他們的光榮和地位而有的態度。這樣損多數人以利少數人的情形便是封建制度。英雄與封建制度本來有密切的關系,但這里應當分別的是古代的封建英雄於其同時的一般群眾中確實具有超人的能力,而現代的封建英雄只是靠機緣。哪怕他是乳臭未除,只要家裡有人掌大權,他便是了不得的人物。哪怕他智能低劣,只要能夠聯絡權要,他便是群眾的領袖。他的方法是利用新聞和金錢來替他鼓吹,甚至神化一個過去的人物來做他的面具。一個人生時碌碌無奇,死後或者會被人當做「民族英雄」來崇拜,其原因多半在此。這類神化的民族英雄實際等於下劣民族的咒物。今日全世界人類的智力平均起來恐怕不及高等小學的程度,所以凡有高一點的知識而敢有所作為的都有做領袖或獨裁者的可能。不過這並不是群眾的福利。我們講英雄的事業應當以全世界民眾的福利為對象,損人利己固不足道,乃至用發展自己民族的口號去掠奪他民族的土地的也不能算是英雄。 今日世界時局的困難多半由於這類的英雄所造成。如果我們縮小范圍來講一下我們的英雄,我們也會覺得有許多是下人中所產出的。他們的要求是金錢與名譽。金錢可以使他們左右時勢,若說他們是造時勢的英雄,其原動力只是這樣,並非智能。名譽使他們享受群眾的信仰,欺騙到萬古流芳的虛榮。他們的要求既是如此低下,無怪他們只會把持武力,操縱金融,結黨營私,持權逐利,毀群眾的福利來增益自己。他們只會享受和浪費,並無何等遠慮,以善巧方便得到金錢名譽之後,便走到海外去做寓公,將後半生事業付與第二幫民賊。 我們講到假英雄之多,便想到在人群中是否個個有做英雄的可能。現在人間還是在一個不平等的情況底下過日子。不但是人所享受的不平等,最根本的是智力與體力的差異太甚。英雄是天生嗎?不。英雄是依賴先天的遺傳與後天的訓練所造成的。英雄是有種的。我們應當從優生學的原理研求人種的改善,凡是智力不完,體質有虧的父母都不許他們傳後代。反之,要鼓勵身心健全的男女多從事於第二代民眾的生育。這樣,真英雄的體質與理智的基礎先打穩固,造成英雄的可能性便多。否則生來生去,只靠「碰彩」,於人間將來的改進是毫無把握的。第二步還要使社會重視生育,好種的男女一生下來當要特意看護他們,注意訓練他們,使他們的身心得以均衡地發展。現在已有科學家注意到食物與體質性格與壽命的關系,可是最重要的還是選種,否則用科學方法來培養下人,延長他們的生命,使他們剝削群眾的時間更長,那就不好了。 真英雄是不受時勢所左右的。因為他是一個「形全於外,心全於中」的人,他的主見真而正,他的毅力恆而堅。他能時時檢察自己,看出自己的弱點,而謀所以改善的步驟。事業的成敗不是他所計較的,惟有正義與向上是要緊的。今日我們所渴望的是這樣的英雄。我們對於強敵的侵略,所希望的抗敵英雄也要屬於這一類的人物。戰爭在假英雄的眼光里是賭博的一種,但在真英雄的心目中,這事是正義的保障。為正義而戰,雖不勝也應當做,毫無可疑的。 最後,我們還是希望造時勢的英雄出現,惟有他才能拯民眾於水火之中。等到人人的智力能夠約束自己與發展自己,人間真正平等出現的時候,我們才不需要英雄。英雄本是蠻野社會遺下的名目,在智能平均與普遍發展像蜂蟻的社會可以說個個都是英雄,因為其中沒有一個不能自衛,沒有一個不能為群眾犧牲自己。所以我想無論個個人達到身心健全,能利益群眾的時代是全英雄時代,也是無英雄時代。
Ⅳ 請問 英雄造時勢 有沒有什麼論點是比較犀利的
結合自己歷史知識去發現這個論點,抄襲別人的話語永遠都是紙上談兵,想要了解英雄造時勢,就必須結合自己的看法加上歷史案例去分析,要是連歷史都不知道,要如何論證論點,要驗證命題必須結合案例,臨時抱佛腳也無濟於事。
Ⅳ "時勢造英雄"和"英雄造時勢"是什麼觀點
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是諺語,意思是英雄人物創造時代,時代造就英雄人物。
相關介紹:
時勢造英雄意思是特定的歷史條件(如社會動盪),使人的聰明才智顯露出來,並相互作用,使之成為英雄人物。
英雄者,有凌雲之壯志,氣吞山河之勢,腹納九州之量,包藏四海之胸襟,肩扛正義,救黎民於水火,解百姓於倒懸。「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的辯證道理,其本旨離不開「國」、「民」兩字。
(5)英雄創造時勢論點擴展閱讀
在國家出現危難之時,總有一些人挺身而出,為國效力,這樣的人,稱為英雄。在近代民族復興的和平變革時期,也同樣涌現出如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何子淵、陳嘉庚、錢學森、鄧稼先、同盟會、愛國華僑團體等大批民族英雄和英雄團體。
無論工人、農民、知識分子、軍人、商人,還是海外華僑,他們中間都涌現出大批民族英雄,他們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與自由、利益與安全、尊嚴與榮譽無私奉獻、無怨無悔。
Ⅵ 辯證論點:時勢造英雄(就是說明下為什麼說時勢造英雄,舉點例子)
一段時期內的客觀形勢。
特定的歷史條件(如社會動盪),使人的聰明才智顯露出來,並相互作用,使之成為英雄人物。
Ⅶ 時勢造英雄和英雄造時勢這兩種觀點
大賢孟子曾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這幾句講的就是時勢造英雄.當社會造成你食不果腹,衣不蔽體之時,你就會由窮轉換成變,在由變轉換成通.
而英雄造時勢則講的是蝴蝶效應,一個偉人的一個決定,可以成就社會也可以毀了社會.楚王喜纖腰,宮中多餓人.
Ⅷ 英雄造時勢的觀點是什麼
英雄造時勢的觀點是統治者個人能力的作用大小取決於統治者權力所受到的約束。當統治者權力無邊時,其能力對於國家的影響顯著,而受到議會等制度制衡下的統治者個人能力對於國家幾乎沒有影響。
研究者還考慮了君主年幼時期由他人攝政、外國入侵佔領、君主統治多個國家的情況,並調整Woods的編碼方式,使用多種回歸模型和聚類標准,以上的操作更加強本文的結論:統治者的個人能力的確影響國力。
研究分析:
研究主要採用Woods提供的指標測度君主能力,存在這樣的可能:Woods根據國力反向推測君主的能力。為了進一步明確因果關系。
研究者利用歐洲的王室繼承製度和近親結合的史實,設計了巧妙的識別方法。中世紀到近代早期的歐洲普遍實行長子繼承製。因此,統治者的能力與其能否繼位無關。
以上內容參考:鳳凰網——英雄造時勢:歐洲君主能力對國家治理的影響